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例6篇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文1

关键词:卫星网络;组密钥协商;网络模型;组密钥序列

中图分类号: TP309 文献标志码:A

Group key agreement and rekeying scheme in satellite network based on group key sequence

PAN Yan.hui1,2*, WANG Tao1, WU Yang1, ZHENG Yan.ru2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 China;2. Xi’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 Xi’an Shaanxi 710033, ChinaAbstract:

Group key agre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ges to carry out secure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A group controller node switch method was given pointing to the problem of satellite network topology changed dynamically. It could adjust controlling nodes in a dynamic way. Then, both authentication and integrality mechanism were used to attest agreement messages and group keys, a group key generation and renewing method was proposed, which could improve security of agreement messages.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is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 leads to high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Key words:

satellite network; group key agreement; network model; group key sequence

0引言

组密钥管理的目的是为组成员生成、分发和更新组密钥,实现组播通信时秘密信息在组内合法成员之间共享。而卫星网络结构及其资源受限等特点,给卫星网络组密钥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文献[1]提出了一种集中式的组密钥协商模式,优势在于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与通信量。但面临严重的单点失效问题,而且组控制节点的密钥存储量、计算开销及通信量与组成员数具有线性关系。基于分层逻辑密钥树(Logical Key Hierarchy,LKH)与单向函数树(One.way Function Tree,OFT)的方案ELK(Efficient Large.group Key)[3]、TTS(Tree and Threshold Scheme)[4]等,这类方法的关键在于怎样构建合理的逻辑密钥树,却面临组成员的频繁加入及离开时的密钥更新效率问题,而且会占用较多的通信带宽和计算资源[5]。文献[6]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节点动态变化的动态群组密钥协商方案,但其在组密钥更新过程中,未对交互信息的完整性进行验证,难以保证所协商的组密钥的一致性[7]。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卫星网络组密钥协商协议SGKMS.GS(Satellite network Group Key agreeMent and rekeying System based on Group Sequence)。在组密钥协商过程中,引入了信息完整性验证机制,为减少节点加入及组密钥更新过程的系统开销,给出了基于组密钥序列的组密钥产生及更新机制。

1网络模型

用TCC(Telluric Control Center)来标记卫星网络地面控制中心,用GCN(Group Control Node)来标记组控制节点,这些组播组控制节点分布在高层卫星网络空间中,相应地,用GN(Group Node)表示组成员节点,卫星网络组密钥协商方案的网络模型如图 1所示。其中,TCC节点的功能是负责系统的初始化及GCN节点的选取。在初始化阶段,假定系统中所有节点已根据对密钥管理方案获取相应的公钥和私钥信息,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密钥协商过程建立了TCC节点与GCN节点、GN节点与GCN间的会话密钥。

TCC定义映射函数g(),映射函数g()的输入参数为组播组成员位置信息,函数返回值为组播组控制节点信息,在初始化过程结束后公开g()。

TCC为所有GCN节点选择适合于组播组规模的密钥树生成算法,并确定组密钥更新周期w。2组控制节点的切换算法星节点处于不断运动状态过程中,因此,当组控制节点中所管理的某一个组成员GN将要脱离当前组播组控制节点GCNi的有效管制范围时,需要进行组播组控制节点的切换,将GN的组播组控制权交由下一组控制节点GCNi+1,因此组控制节点GCNi与GCNi+1间需交换的信息主要包括:当前组的组密钥序列信息,当前组中所有组成员与组控制节点的会话密钥,逻辑密钥,而这些均可由逻辑密钥树信息表示。具体的组控制节点切换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即:GCNi节点构造并发送切换消息,GCNi+1节点的处理,GCNi+1节点接收并处理切换信息,GCNi+1节点接收并处理切换信息。

图1卫星网络组密钥协商网络模型1)GCNi节点构造并发送切换消息。

步骤1GCNi对GCNi+1节点的身份进行认证,由于节点GCNi+1节点的公/私密钥对是通过SKMS.ESC方案获取的,而其建立在自认证公钥基础上,因此,可以简单地通过GCNi+1的公钥来实现。通过认证则继续;否则结束该过程。

步骤2GCNi构建其组成员信息Msg={LKTI,T,IGN1,IGN2,…,IGNn-1,IGNn,H(LKTI,T,IGN1,IGN2,…,IGNn-1,IGNn)}。其中,LKTI(Information for Logical Key Tree)为当前组播组逻辑密钥树信息,逻辑密钥树信息LKTI的数据结构如图 2所示。T为信息有效期,IGNi为节点i的信息;H()为安全Hash函数。

步骤3使用先前与GCNi+1建立的会话密钥K,向GCNi+1节点加密发送信息E({LKTI,T,IGN1,IGN2,…,IGNn-1,IGNn,H(LKTI,T,IGN1,IGN2,…,IGNn-1,IGNn)},K)。

2)GCNi+1节点接收并处理切换信息。第4期

潘艳辉等:基于组密钥序列卫星网络组密钥协商协议计算机应用 第32卷

步骤1GCNi+1节点收到E({LKTI,T,IGN1,IGN2,…,IGNn-1,IGNn,H(LKTI,T,IGN1,IGN2,…,IGNn-1,IGNn)},K)。

图片

图2LKTI数据结构

步骤2记录当前系统时刻t,使用K解密并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步骤3根据当前系统时刻t与T值,进一步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当信息的完整性及生命周期验证合格后,则继续;否

则丢弃该信息数据包。

步骤4节点GCNi+1将信息E({LKTI,T,IGN1,IGN2,…,IGNn-1,IGNn,H(LKTI,T,IGN1,IGN2,…,IGNn-1,IGNn)},K)标记为已验证过期信息,以后再次收到类似的信息后将不再做出响应。

步骤5GCNi+1发送控制节点切换确认信息E({CI,ti+1},H({CI,ti+1}),K)给GCNi节点,其中:CI为控制节点切换标记,ti+1为GCNi+1节点发送确认信息的时刻。

3)GCNi节点处理切换回复信息。

步骤1GCNi节点收到切换信息E({CI,ti+1},H({CI,ti+1}),K)。

步骤2GCNi节点解密信息。

步骤3根据当前系统时刻t及网络最大传输时延DW,判断切换信息的有效性,若信息验证通过,则控制节点切换成功;否则重新启动该切换过程。

3组密钥协商与更新算法

3.1组密钥协商

第i个组播组确定该组的控制节点GCNi后,其组密钥协商过程如下。

步骤1组播组控制节点GCNi根据组播组成员个数n及逻辑密钥树生成算法,为n个组播组成员构建m叉平衡逻辑密钥树。每个组播组成员均对应密钥树上的唯一一个叶子节点,将每一层上的节点标记为NLU;LU代表密钥树的第L层上的第U+1个节点(从左至右);非叶子节点NLU对应的密钥为逻辑密钥LKLU,逻辑密钥LKLU产生方式为:GCNi节点选择随机函数f()与随机数x,令LKLU = f(mL+U)x。叶子节点LNj对应的密钥为该叶子节点与组播控制节点GCNi的会话密钥Skij。

步骤2GCNi根据组成员申请服务时间长度与组密钥更新周期生成组密钥序列STSi={GK1,GK2,…,GKr-1,GKr}。

步骤3GCNi为组播组所有组成员生成其密钥树路径上的逻辑密钥及其申请的组密钥序列。

步骤4GCNi发送E({GK,LK,H(GK,LK)},SKij)。

其中:1≤j≤n,GK为节点GNj的组密钥更新序列,LK为节点GNj到根节点路径上的逻辑密钥序列,SKij为组控制节点与节点GNj建立的会话密钥。

步骤5节点GNj收到组控制节点GCNi的信息。

步骤6节点GNj用SKij解密信息并验证其有效性,待验证成功后,获得组密钥GK;否则重新协商。

3.2组密钥更新

组密钥的更新可归纳为三种情况,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无成员变化时的组密钥更新。

组播组无成员变化时,所有组播组成员根据上次组密钥更新时刻t1与系统组密钥更新周期w,结合当前系统时刻,判断组密钥更新时刻是否到来。若需要进行组密钥更新,则根据已知组密钥更新序列,将当前组密钥GKi更新为GKi+1。

2)组成员加入时的组密钥更新。

当有新的组成员GNj已通过身份验证并向GCN节点申请加入组播时,需更新系统的逻辑密钥及组密钥序列,以保证组密钥的前向安全性。新成员加入时其组密钥及节点逻辑密钥更新步骤如下。步骤1申请加入成员GNj向GCNi发送请求加入信息。

步骤2GCNi节点验证申请成员GNj身份的有效性,其身份验证成功后,GCNi节点与申请节点GNj以安全会话密钥协商方式协商产生其会话密钥SKij;否则,丢弃该申请节点的加入信息。

步骤3组控制节点GCNi根据密钥树生成算法及已有组播组成员节点信息,为新节点GNj选定其可用的一个叶子节点。

步骤4组控制节点GCNi根据GNj的申请通信时长,为GNj生成相应的组密钥序列GK。

步骤5组控制节点GCNi根据GNj在逻辑密钥树中的位置,为GNj生成到根节点路径上的所有节点逻辑密钥LK。

步骤6组控制节点GCNi向新节点GNj发送秘密信息E({GK,LK,H(GK,LK)},SKij)。

步骤7节点GNj收到信息E({GK,LK,H(GK,LK)},SKij)。

步骤8节点GNj使用SKij解密信息并验证其完整性。若信息完整性验证通过,则新加入节点GKj可加入到组播通信中,否则节点GNj重新启动该过程。

3)组成员离开时的组密钥更新。

在第t次组播会话之前若有组成员节点离开,为确保前向安全性,需进行逻辑密钥及组密钥更新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①逻辑密钥树结构无变化时。

步骤1GCNi节点产生组密钥更新信息GKUI(Group Key Updating Imformation),以及逻辑密钥更新信息LKUI(Logic Key Updating Imformation);

步骤2组控制节点GCNi构造离开节点的除根节点以外的所有祖先节点集合SOP(Set of Predecessors);

步骤3组控制节点GCNi构造SOP节点的邻节点集合ASOP(Adjacent Set of Predecessors);

步骤4组控制节点GCNi使用ASOP节点处密钥加密组密钥更新信息GKUI、逻辑密钥更新信息LKUI;

步骤5组控制节点GCNi通过Hash函数提取密钥更新信息GKUI、逻辑密钥更新信息LKUI的摘要;

步骤6组控制节点GCNi广播信息E({GKUI,LKUI,H(GKUI,LKUI)},SK/LK);

步骤7组成员节点收到LKUI和GKUI更新信息;

步骤8组成员节点解密LKUI和GKUI,因为剩余的组成员节点至少具有ASOP集合中的一个密钥,故可解密并验证收到消息的正确性,若验证通过则继续,否则丢弃该消息;

步骤9组成员节点更新其逻辑密钥路径上的逻辑密钥为LK′=LKLKUI,组密钥更新为GK′=GKLKUI。

②逻辑密钥树结构发生变化时。

当大量组成员退出组播组,逻辑密钥树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时,将采用第2章中的组密钥切换方式,GCNi节点根据密钥树生成算法为剩余组播组成员构建新的逻辑密钥树,并计算新的节点逻辑密钥。4仿真分析

4.1安全性分析

1)抗重放攻击。

在信息交互过程中,为避免潜在的重放攻击威胁,引入了时间戳标志,并采用安全Hash函数进行了信息摘要提取,即使攻击者截获了先前发送的相关信息,由于信息采用了加密与完整性验证机制,故攻击者无法修改信息中包含的时间戳信息,信息接收方可通过时间戳标记验证信息的有效性。

2)能够确保信息完整性。

在信息交互过程中,使用了安全Hash函数提取信息摘要信息,并将摘要信息连同数据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保证了攻击者在不具有加解密密钥的前提下,无法实现对信息的修改而不被察觉,确保了交互信息的完整性,也保证了协商的组密钥的一致性。

3)具有前向安全性。

当有组成员离开时,组控制节点将发起组密钥及逻辑密钥更新过程,通过广播组密钥及逻辑密钥更新信息,剩下的组成员可更新其组密钥序列及逻辑密钥,故离开成员无法获知新的组密钥信息及逻辑密钥信息,保证了前向安全性。

4)具有后向安全性。

当有新的组成员加入时,组控制节点将为其分发其有效服务时间段内的组密钥序列及逻辑密钥,由于组成员组密钥序列及逻辑密钥更新,均由组控制节点产生秘密随机值方式实现,前后更新过程无任何联系,因此,新加入的组成员无法通过其现在的组密钥序列及逻辑密钥获知先前的组密钥序列和逻辑密钥信息,故组密钥协商及更新过程具有后向安全性。

4.2性能分析

为便于分析,首先给出如表1所示符号定义。

表格(有表名)

5结语

构建合理的卫星网络组密钥管理方案,关键在于怎样平衡开销与安全性。文中通过组控制节点切换机制,适应卫星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给出了组密钥建立与更新方法,仿真分析表明其具有安全高效性。参考文献:[1]

ZHENG LI. Secure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D]. Regina: University of Regina, 2003.

[2]

BALENSON D, SHERMAN A. Key management for large dynamic groups: one.way function trees and amortized initialization [DB/OL].(1999-12-10) [2011-09-01].省略/pub/id/draft.balenso.n.groupkeymgmt.oft.00.txt.

[3]

PERRIG A, SONG D, TYGAR J. ELK,a new protocol for efficient large.group key distribu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Washington, DC: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2001:247.

[4]

王志伟, 谷大武. 基于树结构和门限思想的组密钥协商协议[J]. 软件学报, 2004,15(6):924-927.

[5]

武涛, 郑雪峰, 姚宣霞,等. 一种适用于大型动态群组的密钥管理方案[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8,29(4):639-642.

[6]

武涛, 郑雪峰, 白丽珍. 一种高效的组密钥分发协议[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0,31(10):2030-2033.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文2

1大型体育赛事的特征与物流需求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在参赛规模、举办频率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体育赛事日趋全球化,举办规模、参赛范围日趋扩大,观众和运动员数量成倍增长。具体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呈现出如下特征:(1)赛事规模愈来愈大,参赛单位、参数人员、服务人员的规模愈来愈大。(2)赛事项目日趋多样化,新的比赛项目不断增设。(3)赛事周期日趋增长,并呈现出多阶段赛程的趋势。(4)赛事空间集中性日益突出,物流空间相对比较集中。众多参与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必然形成一个巨大的物流市场,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大部分比赛器材、体育用品以及人员衣食住行等赛事用品和生活用品在国内各区域甚至国际范围内的生产、运输、储存、返回等活动,更是给大型体育赛事运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赛事本身来说,参赛人员来往、出行、旅游及消费品配送,比赛前后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包装,赛事信息处理等都需要对赛事物流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规划;对于主办城市来说,合理有效地应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保障大型体育赛事顺利开展则是一种客观需求。

2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型体育赛事物流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和设施设备建设相比,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管理相对滞后。(2)物流管理理论指导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实践不足,缺乏完整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管理理论体系。(3)大型体育赛事缺乏完整统一的物流体系。物流体系是在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而组合成的一个整体,而当前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尚缺乏整体性。(4)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管理中物流流程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运行调控手段。

二、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预警

1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识别与诊断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识别的任务是判断哪个赛事活动正在变异并对重要致灾因素监测信息进行分析,通过预警管理系统识别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致错因素。识别的另一项任务是判断大型体育赛事中某个环节已发生的变异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即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趋势。诊断是对已经被识别的现实致错诱因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明确哪个致错因素是主要的突发事件源。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诊断主要是在致错环节的诸多现象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大的因素,并对其形成进行因素分析和损失评价。

2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预警的流程设计(1)预警准备。预警准备是指大赛的组委会为了保障大型体育赛事顺利进行而开展的预警管理活动,包括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相关制度、规章、标准的制定等。(2)普通监测。它是指对通过预警分析确定的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诱因进行专门监控的管理活动,主要有两个任务,即普通对策和模拟危机。普通对策即对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进行预防与改正,并使大型体育赛事恢复到正常状态。危机模拟是指发现突发事件不能有效控制时,对有可能引起更大灾害的危机状态的假定与模拟活动,据此提出策略方案,时刻为进入危机状态做好对策准备。(3)危机处理。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危机处理是指突发事件预控失败后所必须采取的一种特别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方式。

3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预警等级设计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分析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所处的状态,从而进行态势分析,为预警建立基础。根据态势信息,利用威胁估计技术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威胁程度进行定量估计,做出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预警等级预报。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预警等级可以划分为轻警情(Ⅳ级,非常态)、中度警情(Ⅲ级,警示级)、重警情(Ⅱ级,危险级)和特重警情(Ⅰ级,极度危险级)4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加以表示:(1)蓝色级(Ⅳ级)。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影响面小,关联到其他事件的可能性低,没有转换为大面积、大规模体育赛事物流应急连锁事件的可能。(2)黄色级(Ⅲ级)。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影响面较大,关联到其他事件的可能性较高,但没有转换为大面积、大规模体育赛事物流应急连锁事件的可能。(3)橙色级(Ⅱ级)。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影响面大,关联到其他事件的可能性高,有转换为大面积、大规模体育赛事物流应急连锁事件的可能。(4)红色级(Ⅰ级)。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影响面极大,关联到其他事件的可能性极高,即将转换为大面积、大规模体育赛事物流应急连锁事件。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机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其完善与否、科学与否需要一个重要的反馈环节,即需要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后评估来促进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动态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在后评估环节中,应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信息收集与处理、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态势评估、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预警、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动态调控策略制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动态调控方案制定等各环节工作进行后评估,将上述环节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经验教训以及收集到的大量相关信息的总结与归纳作为要点,为日后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机制的完善奠定基础。

三、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动态调控策略

1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诱发因素(1)人为因素。在大型体育赛事中,人的管理是最活跃的致灾因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时短时间内有很多人参与,且活动点面广,这是赛事中最不稳定的因素。(2)场地因素。场地作为大型体育赛事的承载体,其安全关系到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例如,2007年1月12日,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体育场坍塌。该体育场是世界最大的建筑之一,巴西建筑师和工程师工会的调查报告令人震惊———巴西境内80%的球场存在着同样的安全隐患。(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赛事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治安、交通状况和公共卫生状况等。对赛事环境致灾因素的管理是大型体育赛事应急事件预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环境因素的预警有效管理营造好的比赛氛围、提供好的比赛服务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主办者需要努力的重要内容。

2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动态调控的总体框架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领域方方面面,各方面调控工作很难一步实现,即使能实现调控的质量也很难保证。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机制的特点,本文提出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机制的总体框架,该框架中的几个基本环节形成一个闭环反馈链。

3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动态调控的措施与步骤为了加强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机制的可靠性,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机制的实时性与稳定性要求,与传统的一阶段应急动态调控机制不同,本文提出两阶段应急动态调控机制。为充分发挥专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动态调控人员宝贵经验的作用,在调控方案生成过程中采用两阶段应急动态调控机制:一阶段动态调控机制主要处理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总体调控策略问题;二阶段动态调控机制主要处理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具体调控方案问题。在上述两阶段生成机制间充分利用人机交互方式,由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人员参与应急方案的决策、修正、确认等,这样可以保证由第一级生成机制进入第二级生成机制时的方向是正确的,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按照这一流程,第一阶段的应急动态调控机制通过调控人员来确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总体策略,而第二阶段是在总体调控策略敲定的基础上制定出可行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具体方案。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问题状态特征输入到第一阶段应急动态调控系统中,进行第一阶段的预案匹配,如果匹配到合适的预案进入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3;步骤2对第一阶段匹配到的预案进行预案调整,得到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总体调控策略;步骤3调控人员确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总体调控策略是否可行,当步骤1未匹配到合适案例时,直接由调控人员确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总体调控策略;步骤4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总体调控策略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所面临的状态,从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具体方案预案库中进行第二阶段的预案匹配,如果匹配到合适预案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6;步骤5对第二阶段匹配到的预案进行案例调整,得到更为具体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具体准方案;步骤6调控人员确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具体准方案是否可行,当步骤4未匹配到合适预案时,直接由调控人员确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具体准方案;步骤7对确定的准方案进行检验,如果不满意进入步骤8,否则进入步骤9;步骤8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的工作人员对方案进行调整,回到步骤7;步骤9将满意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具体方案输出,形成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具体方案。如果必要,可将新方案作为预案存入到预案库中,以备再次使用。这种调控方案生成过程既充分发挥了专业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动态调控人员的决策作用,又降低了其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检索速度以及系统的可靠程度。

四、结语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文3

1.1为装修工程制定出可靠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装修工作开始前,施工方必须针对施工图纸、监理和设计方面进行严格的评估,若审批不合格,则不能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在对图纸资料评估时,应实行连带责任制,这样可以保证参与审批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避免图纸审批成为面子工程,这样才能使施工图纸取得预期的效果,将由于施工图纸的失误而对装修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在制定细致的监理方案时,必须要根据有关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科学的制定,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监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在装修工程中,建议对各道装修工序均应用样板引路,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当中的内容严格遵循,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完成施工作业HSE指导书、施工方案等审查工作后,以相关制度为依据,对样板引路的运作方面进行规范化。建筑装修工程应根据项目的施工图纸做好专业划分,并将样板分项罗列出来,从而更好的掌握各个样板的相关信息,在完成吊顶样板间、门窗样板间、墙面样板间、地面样板间等相关样板间后,再全面展开施工作业。

1.2对装修工程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材料选择好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和装修的高质量。但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装修材料市场一直都疏于管理,这为许多未通过国家质检标准的劣质材料提供了发展机会。当今时代倡导的是循环利用和绿色施工,装修单位在选择材料时也要以这一原则为指导,不仅要选择质优价廉的装修材料,还要保证材料的高质量和环保性。装修企业在购买材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当然,还需要结合具体施工的实际。使装修材料在规格、型号、材质、性能等方面均与施工图纸一致,还要根据《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具体规定,尽量选择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装修材料入场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以保证所有入场的材料都符合国家质检标准,保证装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遵循这些检测规范的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不遵循检测规范的单位要进行曝光或惩罚,而遵规守法的单位则要适度表扬,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装修作业过程中,一定要以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作为可靠依据,施工过程中方案的改变必须经过层层审查,还要有明确的书面申请和审批通过的记录,完成这些步骤后才能变动,切忌擅自做主,特别是装修材料,一定不能轻易替换,以保证材料规格、性能的一致性。

1.3对装修工程的施工工序进行优化装修工作设计的步骤繁多且环环相扣,这众多步骤虽然繁琐但却是整体施工质量的保证,这些步骤做好了,将有助于提高装修质量和装修效果,反之,则会对装修质量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有关人员在对装修质量进行检测控制时,一定不能忽略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装修质量。做好这众多装修步骤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步骤进行,以装修技术作为装修施工的主要依据,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严密性,保证每一环节的高质量;(2)在进行各个施工步骤的质量控制时一定要占据主动地位,严格把关质量的同时还要不间断的进行质量检测,对施工进度、效果进行实时的综合分析,更好的把握整个工程进展。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以不耽误正常的工期,同时保证各个步骤的施工都符合有关规定,符合业主的需求;(3)要对每个工序中的重点、难点、易忽略点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可以使整个装修过程中主次分明,工作任务的目标性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装修过程都在工作者的控制之中。在这个环节的工作中,还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制定最适宜的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检测。确定好质量控制点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一点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并在查明原因之后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整个装修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制定质量控制点,可以最有效的避免装修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出现。

2结束语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文4

关键词:发动机难起动 故障灯亮 抖动无力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H165+.3

随着现代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设备更复杂、数量更多给维修人员带来了难题。同时也要求维修人员具有更高、更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对汽车的各种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分析进而排除故障。本文细致的分析了afira―B(欧宝赛飞利)汽车难起动、发动机故障灯亮、抖动无力故障的原因并采用最经济的维修方案,已达到最终目的,恢复汽车的良好的工作性能。

故障现象:

一辆Zafira―B(欧宝赛飞利)汽车,行驶里程为48916Km,起动时间长,发动机故障灯亮,怠速抖动,行车无力。据车主反映该车之前曾出过事故:正时皮带被撞断,在维修店更换过气门、中缸等。

故障诊断:

起动车汽车,观察发现该车确实难起动,发动机故障灯亮,而且启动以后,发动机抖动厉害。大约十秒后,发动机抖动减轻。用TECH2检测发动机故障码,共读取两个故障码,分别是:P0011、P0014。查阅TRSWEB B―053故障码。

P0011:

1、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械故障解释:控制单元识别到凸轮轴错误位置。

2、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械范围和性能解释:控制单元识别到凸轮轴错误位置。

3、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械参考位置、范围和性能解释:控制单元识别到凸轮轴错误位置。

P0014

1、排气凸轮轴配气相位故障解释:控制单元识别到凸轮轴错误位置。

2、排气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械范围和性能解释:控制单元识别到凸轮轴错误位置。

3、排气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械参考位置、范围和性能解释:控制单元识别到凸轮轴错误位置。

针对这两个故障码 ,逐步进行检查:

步骤一:查看相关保险FE26号保险,保险正常。

步骤二:检查电源是否断路

1、关闭钥匙,拔下进气凸轮轴插头;

2、打开钥匙,测量二号端子和接地电压,大于11V电压,检查结果:正常。

步骤三:短路到电源

1、关闭点火开关钥匙,拔下发动机ECU插头A84;

2、打开点火开关钥匙,测量Y164电磁阀(进气凸轮轴);

3、控制阀一号脚和接地电压小于0.3V,检查结果:正常。

步骤四:将信号线短路,断路到地

1、关闭点火开关钥匙,插上发动机ECU插头

2、打开钥匙,测量Y164电磁阀一号脚到接地电压,大于9V, 检查结果:信号线正常。

步骤五:检测可变控制电磁阀电阻值在7―13欧姆正常范围内。

步骤六:检查可变控制阀滤网,检查结果:滤网未堵塞。

步骤七:检查机油压力,机油压力正常不低于130KP。,检查结果:机油压力正常

步骤八:检查正时、皮带安装位置进排气凸轮轴正时轮位置,检查结果:发现进排气凸轮轴正时轮电脑,导致进、排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识别信号出现故障码P0011、P0014。

维修措施:

1、拆下正时皮带;

2、拆进排凸轮轴正时轮;

3、重新按规定装上近排凸轮轴正时轮;

4、用专用工具装上正时皮带加工。

维修结果:

起动车发现发动机依旧难启动,发动机抖动厉害,大约10秒后,发动机怠速抖动减轻,同时发现空滤处有一点“突突”回火的声音,但发动机故障灯未亮,没有故障码。

研究分析:

分析以上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发现一个问题:空气滤清器处有一点“突突”回火的声音,可能导致在空气滤清器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进气门密封不严;

2、气门间隙小;

3、正时不对;

4、混合气过稀等。

重新分析故障过程:

1、把各缸重新转到压缩上止点位置,用专用工具拧到动火花塞处,往发动机内充气,一、二、三缸进气支管处听到漏气声,二、四缸排气支管也能听到漏气声;

2、拆卸气门室盖,按照逐缸调整法,逐缸转到压缩上止点位置,分别测量进、排气门间隙,一、二、三缸进气门无间隙,二、四排气门无间隙。

维修措施:

按照两次调整法,分别调整各缸的进、排气门间隙。规定进气门间隙为0.20―0.30mm,排气门间隙为0.24―0.36mm。

维修结果:

发动机顺利起动,且无抖动,空气滤清器处无“突突”回火的声音,路试汽车,发动机动力正常。

维修总结: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TP273-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45-2

1 概述

近年来,“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为我国的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制造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在我国制造业的瓶颈是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而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要想生产出品牌过硬的高端产品,必须要加大教育人才体制的改革,狠抓创新人才的培养。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六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端技术工人的培养,以振兴制造业为己任,坚持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案,塑造出大量具有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级技工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导致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跟不上,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普遍为高等教育毕业后直接成为老师,没有或欠缺企业实践经验;另外,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高职教育有很大脱节:普通高等教育重视理论原理的教学,高职教育重视操作使用技能的教学,所以高校毕业生进行高职教育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为改善这些不利局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很多措施:一方面下功夫进行课程改革,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定制培训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每年派大量骨干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实践经验,锻炼操作技能。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以下简称PLC)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在制造业应用十分广泛。是机械类和自动化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由于应用性强,这门课程以往一直采用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先讲授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再讲授基本编程语言,功能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理解PLC的理论知识,并且锻炼的学生的编程技能,一般设计十个左右的编程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其次,设计的编程实验是为理论教学服务,一个完整PLC项目的系统性不够。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学完课程后,对理论知识仍然一知半解,操作能力也不够完整,无法完成整个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此我们初步的课程改革思路是:既然我们是职业院校,应该重实践,轻理论。减小理论知识范围,降低理论难度,增加实验课时,增加操作能力的训练时间,期望能达到使学生熟练操作PLC的目的。经过几届学生的培养后,发现这样改革仍有弊端。学生虽然能熟练完成几个PLC项目,但是技能拓展能力不高,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创新能力不高,这有悖于我们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宗旨。怎样改革课程能使学生既熟练了操作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的一场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报告带给了我们启发。于是我们创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

具体的改革过程是这样的:我们创立了企业工作任务情景,假定学生在工作中要完成一个项目。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选取几个典型PLC项目。选取的标准是要有代表性,工程实践中常用,与理论知识连接紧密,并且在学校实训平台上能够实现。我们初步选了八个项目:天塔之光,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售货机,自动往返小车,交通信号灯控制,邮件分拣控制,抢答器,四层电梯控制。这些项目在企业实践中都非常常见,但是因为有些项目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后来为了提高代表性,让每个项目各具特色,一删再删,最后保留了四个,它们分别是:天塔之光,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售货机,四层电梯控制。对于每个项目,我们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融合于具体的工作步骤中,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划分若干步骤。在每个步骤中既有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为指导技能操作服务,技能操作又会巩固提高理论知识。每个典型的可编程控制器项目完成步骤基本相同,这些步骤顺序都具有可移植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独立完成可编程控制器项目。但是各个项目任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的内容逐个加深,涵盖的知识点也是逐个增多的。

2 天塔之光

这个项目简单易上手,可以引入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知识点,并且让学生熟悉PLC的编程元件。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一。

3 水塔水位

水塔水位控制让学生继续熟悉PLC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更多基本指令。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二。

4 自动售货机

自动售货机项目让学生PLC功能指令的使用方法。PLC的功能指令非常多,不可能每一个都学,所以务必使学生掌握指令的使用方法。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三。

使学生掌握PLC的几种编程方法,另外,由于这个项目是控制电机的,在实际生产中会有更广泛的应用。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四。

5 PPT的制作方法

自13级学生开始我们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教学,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因为带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而比起抽象的理论,清晰、具体、形象的操作步骤使高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因为学生分组之间的竞争作用,很多学生甚至主动搜索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有限知识,认为知识够用即可。这时需要教师趁着学生的积极性正高,适时引导学生扩展理知识范围,加深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到过多的工作任务,或者开发更快捷新颖的任务解决办法。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改革工作,我们发现学生编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PLC有了系统的认识。我们对13级毕业生所在企业进行走访后发现,企业对这一级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有普遍的肯定,认为学生来之能用,减轻了企业的培训压力。

参 考 文 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变更控制的主要步骤范文6

关键词:matlab;控制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1-0000-01

The Use Of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in Control System

Mi Wengpeng1,Hong Chenghua2,Cao Juan2,Zhao Xuyang2

(1.202 Teaching&Research Section,PLA Second Artillery Corps Officer School,Qingzhou262500,China;2.103 Teaching&Research Section,PLA Second Artillery Corps Officer School,Qingzhou262500,China)

Abstract:Auto control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it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control and daily life. As a very excellent emulational soft,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accessorial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Keyword:Matlab;Control system;Emluator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学科在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业控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工程设计及教学一线人员,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模型,针对系统模型,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最后对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分析。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分析呢?靠人工进行绘制图形进行分析实非常复杂、繁琐的,我们必须借助仿真软件进行。而matlab作为优秀仿真软件,由于其编程、设计灯的方便性,在控制系统研究与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详细介绍matlab在控制系统仿真时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一、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在MATLAB中提供了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Control System Toolbox)。20世纪90年代初的3.5版推出RobustToolbox,模糊逻辑控制箱(Fuzzy Logic Toolbox),鲁棒控制箱(Robust Control Toolbox)灯各类控制类工具箱,通过这些工具箱所提供的专用函数,为设计研究人员避免重复籍琐的计算和编程,更快、更好、更准确地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

二、控制理论基础

控制系统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古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古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一单输出一类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其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是传递函数,主要的分柝和综合方法有Bode图法、根轨迹法、劳斯(Routla)判据、奈魁斯特(Nquist)稳定判据、PID控制等。[2]

现代控制理论是六十年代在古典控制理论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研究多输入一多输出、时变、非线性、高精度、高效能等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主要包括有:状态反馈控制、最优控制、智能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大系统多层分散控制、模糊控制等控制方法。它克服了经典控制的许多局限性,它能够解决某些非线性和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最优控制规律。

三、控制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

我们以某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为例来进行具体的控制系统仿真一般步骤的说明。

(一)数学模型的建立

建立某系统的线性数学模型如下:

(二)控制律的设计

我们以变结构控制理论为设计方式进行控制律的设计。

首先采用到达律具有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方式来设计变结构控制器,控制律推导如下。

设滑模面方程为:

令 =0,将(6)式代入则可得

则可求出等效控制为

而采用准滑模控制时我们用饱和函数sat(s)来代替到达率为指数趋近律的滑动模态中的符号函数sgn(s).

其中 称为”边界层”。其图1所示。饱和函数的本质是:在边界层外,采用切换控制;在边界层内,采用连续状态的线性化反馈控制,有效避免或消弱“抖振”。

图 1、饱和函数

滑模面和控制律具体形式如下:

(三)matlab仿真

对于给定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我们通过极点配置法求得C=[1],设置适当的 的值,取采样时间为0.001s,选取初始状态为

进行仿真。通过MATLAB仿真我们可以分别得到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如下:

图2、x1的收敛过程

图3、x2的收敛过程

限于篇幅,控制律、切换函数、状态x3、x4的仿真图不再给出。通过仿真得出的图形,我们就可以进行控制系统稳定性、相应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四、小结

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控制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实例及方法说明我们可以看出,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方法简单且易于实现,是用于教学和科研的非常好的工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