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辅导方案范例6篇

学业辅导方案

学业辅导方案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绩效;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65-03

一、目的与基本目标

(一)目的

绩效是指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和态度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和结果,是直接成绩和最终效益的统一体,也可称为工作业绩、成效等[1]。为了建立和优化学院政治辅导员的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管理成为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提高学院的运行效率;同时保证薪酬管理体系的动态、持续发展,成为政治辅导员激励的有效方式;为构筑系统、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保证学院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学生工作管理干部绩效管理方案。

(二)基本目标

1.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保证辅导员老师行动与学院核心价值取向和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提高学院的整体运作能力。

2. 依靠制度性的规范与约束,建立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3. 通过绩效管理帮助每位辅导员老师提升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辉煌,同时建立适应学校和学院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队伍。

4.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参与、沟通的团队氛围,增强学院学生工作的凝聚力。

二、基本原则

(一)公开性原则

考核者要向被考核者明确说明考核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考核有透明度。

(二)客观性原则

考核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对被考核组织和被考核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有事实根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彩。

(三)开放沟通原则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沟通。

(四)差别性原则

对不同岗位的被考核者进行考核评价时,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内容制定切合实际的标准,考核的结果要适当拉开差距,不搞平均主义。

(五)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在考核过程中尽量做到既有定性分析更有定量分析,不能只用一种。

(六)多角度考核

由于辅导员老师的工作绩效由多方面影响,在考核时要做到全方面,多角度的判断和分析。

三、考核者和被考核者

(一)考核者

在本绩效管理规程中,绩效管理的考核者为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考核者必须将绩效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成为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考核者有责任指导、帮助、激励被考核者的工作,被考核组织和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是考核者业绩的重要体现。

(二)被考核者

被考核者有权了解绩效管理的规则、程序和方法,有权知晓考核结果,并对不公正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申诉。

四、绩效管理技术与考核周期

绩效考核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一定的指标体系,定期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是测定员工有效工作程度的一种行为[2]。结合本次考核的目的和辅导员的职业特点,经研究决定在本次绩效考核中采用的技术为关键绩效指标法。根据辅导员岗位的职业特点,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经研究决定:辅导员岗位考核周期为七周,即在每个学期的第七周,第十三周和第二十周对辅导员岗位进行考核。

五、绩效管理程序

(一)绩效计划制定

在各考核期初,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本考核期内的工作任务进行沟通、商量并确立最终的绩效目标,由学生工作组长领取绩效管理表格。

(二)绩效监控

任务变更――被考核者在考核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工作任务变化,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变化的工作任务沟通,双方在任务变更栏中签字;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考核期间的重要工作表现进行记录,作为考核评价的客观依据。

(三)绩效评价

考核期内,考核者根据双方沟通的工作任务,按照绩效管理体系要求的评价标准评价被考核者的任务绩效。

(四)考核反馈

被考核者将评价结果送办公室,由其对考核分数进行整合,并会同被考核者的上级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办公室将整合并审核后的评价结果通知考核者。考核者就审核后的评价结果与被考核者进行面谈沟通,并与被考核者达成工作绩效改进计划;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就绩效考核结果在规定时间内签字。

(五)绩效申诉

如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绩效管理申述表,提出申诉;已签字确认的考核结果,办公室留存备案。对提出申诉的,办公室将申诉表及相关材料送交被考核者的上级进行复核;对于提出申诉者,办公室将考核者上级的复核结果通知申诉者。由申诉者在申诉及复核通知单上签字,并将该复核交由办公室留存;没有申诉的考核结果作为最后的考核结果。已申诉的,申诉与复核通知单上的结果为最后考核结果。

六、绩效计划――辅导员岗位

(一)基本要求

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顾全大局,积极承担院系安排的其他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特殊任务

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参加有关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同班主任及有关人员共同抓好学生的实习、军训、社会实践等;积极协助学院党委做好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关心学生的业余生活,支持学院工作;抓好班委会、团支部建设。

(三)辅导员岗位绩效指标体系(见表1)

七、绩效监控

在整个周期内,评价者采取恰当的领导方式,积极指导下属工作,与下属进行持续的建设绩效沟通,预防或解决绩效周期内可能出现或发生的各种问题,以期达到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的目的。

1. 正式沟通:正式的书面沟通,定期会面。

2. 非正式沟通。

八、建设性沟通

建设性沟通是指一种在不损害,甚至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解决特定问题的作用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沟通。

1. 组织绩效信息时的原则:

A完全性原则:双方提供全部的绩效信息。

B对称性原则:双方提供的信息是精确

2. 合理定位原则:

A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B责任导向原则。

C事实导向原则。

九、评价方法

结合本次考核的目的和辅导员的职业特点,经研究决定在本绩效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为行为锚定量表法。

十、评价者误区

(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宽大化倾向;(4)严格化倾向;(5)中心化倾向;(6)首因效应;(7)近因效应;(8)溢出效应;(9)评价者个人偏见。

十一、绩效评价

辅导员岗位绩效评价记录表(见表2)

十二、绩效反馈面谈

(一)目的

1. 使辅导员老师认识到自己在本阶段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评价者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促使辅导员老师改善绩效

2. 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3.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协商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

4. 为辅导员老师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提供相关信息

(二)绩效面谈的方法

1. 绩效面谈的前期准备

A选择合适的面谈时间。

B选择合适的面谈地点和环境。

C收集、整理面谈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 设计面谈的过程

A如何进行开场白。

B明确面谈目的与预期效果。

C确定面谈顺序。

3. 分析和诊断绩效问题

4.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

1. 绩效诊断与分析

四因素法,三因素法

2. 绩效改进计划

A辅导员老师的基本情况、直接上级的基本情况以及该计划的制定时间和实施时间

B根据上以周期的绩效评价结果和绩效反馈情况,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

C明确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原因,并附上一周期该辅导员老师的在相应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情况和评价者对该问题的描述

D明确写出辅导员老师现有的绩效水平和经过绩效改进后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目标明确表示为辅导员老师的某个绩效指标上的评价得分

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A用于员工报酬的分配和调整。

B用于招募和甄选。

C用于人员调整。

D用于人员培训和开发决策。

十三、绩效申诉

如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绩效管理申述表,提出申诉;对提出申诉的,办公室将申诉表及相关材料送交被考核者的上级进行复核;对于提出申诉者,办公室将考核者上级的复核结果通知申诉者。由申诉者在申诉及复核通知单上签字,并将该复核交由办公室留存;绩效评价结果申诉表。

十四、绩效等级转化

在对被考核者绩效进行综合结果评价后,均按等级评价的方式进行处理,具体的等级标准分为五级S -(72-78分) 工作绩效始终超越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

A -(66-71.4分) 工作绩效经常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并经常提前完成任务,经常在数量、质量上超出规定的标准。

B -(56-61.4分) 工作绩效经常维持或偶尔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基本上达到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等工作标准。

C -(50-55.4分) 工作绩效基本维持或偶尔未达到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偶有小的疏漏,有时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

D -(小于43.4分) 工作绩效显著低于常规本职位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工作中出现大的失误,或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经常突击完成任务。

十五、薪酬转换

在本院的工资组成中基本工资占60%,而绩效工资占40%,因而在绩效考核后根据相应的绩效等级评价个人的绩效工资:

S 级绩效评价获得全部绩效工资

A 级绩效评价获得绩效工资的90%

B 级绩效评价获得绩效工资的75%

C 级绩效评价获得绩效工资的55%

D 级绩效评价将获得绩效工资30%

在年终考核时将每个岗位的年内各考核周期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年度考核结果:

年度绩效水平=∑(年内各绩效评价)/6*0.7+∑(年终考核)/6*0.3

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往往奔波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任务较繁重,他们工作的有序开展事关高校稳定大局。现在无论是学校人事部门,还是学生工作管理干部本身,都希望在建立薪酬体系激励员工的同时,广大员工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肯定与回报。通过举例研究与分析,我们也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考核标准与努力方向,从而将学生工作做的更细、更好 。

参考文献:

学业辅导方案范文2

1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硬件特色化装备

1.1 功能区域

《指南》将功能区域分为基本和拓展两种类型,其中拓展功能区域就是特色装备,应区别于最常见的个体心理咨询室等基本区域,设计更多的拓展区域可以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差异化需求。《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将拓展区域分为心理活动室和心理阅览室两类。《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基本条件标准(试行)》更明确指出,拓展区域可以是“团体辅导区、心理测评区、心理宣泄区、沙盘游戏区、心理放松区等”,同时还提出特色化功能区域设置方案:多个功能区组合,即“个别辅导区+办公区+团体辅导区+其他功能区”的模式,面积在100 m2左右。

1.2 专业设备

《指南》提出:“依需要和条件建设配备学生心理测评系统和心理健康自助系统等工具,沙盘类、绘画类辅助辅导器材,放松类、自助类器材等。”这就为引进特色心理专业设备提供了依据,每个学校可以按需添置,彰显本校心理辅导专业特色。《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及管理指南》规定专业设备配置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包括心理档案系统)、心理学设备管理系统、团体心理辅导箱、艺术心理辅导箱、游戏心理辅导包、沙盘游戏成套设备、放松椅、心理学专业用书、放松音乐光盘、心理学电影、心理学挂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玩具饰物等。《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建议选配的专业设备更加先进,如:动景盘、立体镜、混色轮、动作稳定仪、皮肤电仪、手指灵活性测试仪,并要求逐年增加专业设备。

2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软件特色化装备

2.1 环境氛围

心理辅导室环境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来访者敞开心扉,解除心理防御机制,从而把心理辅导室当作心灵港湾,与心理辅导教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用了极其凝练的5个词语指出了环境氛围营造的要点:舒适、温馨、宁静、保密、安全,而不限定具体营造氛围方法,为心理辅导室营造特色化环境氛围留下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仅房屋色彩搭配方面就可以有多种方案。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在心理辅导室摆放花卉盆栽、张贴温馨话语和悬挂窗帘等方式,想方设法营造兼具专业性与特色性的环境氛围。

2.2 专业人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以下简称《特色标准》)规定:“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省市对此要求更加量化,明确了负责特色心理辅导室的专业人员所应达到的标准。《山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评估细则》规定了配备比例:“要配备一定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其师生比例是1∶1 000,不足千人的学校要配备1名专职或一定数量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制定了心理辅导室的A、B、C三级标准,其中A级是最高标准,可视为特色心理辅导室的装备导向。在A级标准中,规定高中心理辅导室专业人员配备标剩骸芭浔2名教育学或心理学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同时持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并在近5年来,累积参加省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举办的培训40课时以上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3~4名兼职心理教师”;规定初中心理辅导室专业人员配备标准:“配备教育学或心理学本科毕业且具有教师资格证2名,其中1名持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和1名持三级证书,并在近5年内累积参加省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举办的培训30课时以上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3~4名兼职心理教师”;规定小学心理辅导室专业人员配备标准:“配备2名教育学或心理学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同时持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以上证书,并在近5年来累积参加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培训20课时以上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1~2名兼职心理教师。”可见专业人员特色化装备在数量和规格上都要达到硬性要求,并且从高中到小学,要求逐级降低。《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指标》对示范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心理辅导教师为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

3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制度特色化装备

3.1 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动态监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及时预警学生心理问题。《特色标准》提出,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指标》对特色示范校档案管理做出了专门规定:“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分析调研,对学生心理咨询个案有总结和后续跟踪。”《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明确了特色心理辅导室档案的记录和保管方式:“有心理档案管理软件、簿册和资料橱柜。”

3.2 工作制度

特色心理辅导室应保持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时间,《特色标准》规定:“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每周不少于10 h,主要用于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作为特色心理辅导室,应严格制定工作制度,确保心理辅导教师按时到岗,做好值班记录,保证一定的工作量,以便随时呵护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3.3 伦理规范

《特色标准》规定:“心理辅导要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辅导质量,依法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可见特色心理辅导室有着明确的伦理规范,心理辅导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服务,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4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特色化装备建议

4.1 特色心理辅导室装备要植根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反映着师生总体精神面貌,是每个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灵魂”。心理辅导室的装备只有与校园文化密切相关,才能保证独创性。心理辅导室的布置要与室外环境相和谐,形成校园立体环境,充分净化学生心灵。

4.2 量力而行,智慧打造特色心理辅导室

各学校根据自己经济实力采取相应的特色装备方法,避免走入“投入资金多才能办出特色”的误区,有时候可以采取一室多用策略,例如阶梯教室也可当做团体辅导活动室。

学业辅导方案范文3

关键词 班级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 2

文献标识码:A

班级心理辅导是以团体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班级团体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豍。班级生涯辅导是以生涯辅导为主要内容的班级辅导方式,包括自我探索、生涯探索、生涯定位等。

目前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二是宣传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豎。只有极少数同学会就自己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向心理咨询师或就业指导老师寻求个别帮助。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一类的问题都是发展性的,一般不涉及个人隐私豏,而以班级形式开展生涯辅导,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和普及面的问题。本研究就是以自然班为单位,通过设计结构化、操作性强的班级生涯辅导活动,探讨班级生涯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一、 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设计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主要依据生涯理论、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包括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霍兰德的生涯类型理论、史旺的生涯规划金三角理论、团体动力学原理和积极心理学原理豐。

本研究从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学生(大三第一期)中随机选取两个相同专业的自然班,分别设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按照《班级生涯辅导活动方案》豑开展生涯辅导和职业指导,该方案共包括10次,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由笔者担任班级生涯辅导教师;对照班以学校以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为指导方式进行。本研究以自编的《大学生生涯现状调查表》做为测量工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后测,对于实验班的成员,将在第4个活动单元和第10个活动单元后用《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量表》进行两次调查。六个月后,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访谈,了解接受过班级生涯辅导的学生是否能自觉将生涯辅导经验运用到生涯规划中,进一步验证班级生涯辅导的效果。

二、 实施辅导过程

本研究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有4个单元的活动,首先是在班级团体内设定班级生涯辅导的目标、契约,引导学生从价值观、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自我探索,设想未来的理想生涯。第二阶段包括4个单元的活动,带领班级成员审视目前的生涯状况,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进行生涯定位,明确当前的生涯任务;第三阶段包括2个单元,通过前面对自我的探索、对生涯的探索和定位,制定生涯规划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将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行动计划,撰写生涯规划方案。

三、 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班级生涯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价比较。

分别在实验班全部辅导活动之后和对照班一个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后,填写《班级生涯现状调查表》,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的成员一致认为此班级生涯辅导活动课程非常有意义,其中约有42%的成员认为对自己有重大帮助,约有35%的成员认为有较大的帮助,约有11%的成员认为在好几个方面有所改善;与之相对应的,对照班约有60%的成员认为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意义,其中只有15%的成员认为对自己有重大帮助,约有25%的成员认为有较大的帮助。

(二)实验班对班级生涯辅导的中期、后期测评结果的比较。

对实验班学生在第4单元活动后和第10单元活动后填写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班级生涯心理辅导课程的效果比较明显,对“本活动对增强你解决有关生涯问题的能力”,认为“非常有帮助”的由0提高到了44.5%;对“本活动对你制定在学期间的发展目标”,认为“很有帮助”的从56%提高到了78.5%。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

在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课程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提交了《生涯规划方案》,从方案中目标设置的合理度、任务分解的可行性、对自我认识的深度,对职业探索的全面性等方面,实验班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另外从六个月后的随机回访中,85%的实验班回访成员都表示生涯发展目标明确,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有信心,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开始有意识的利用周围的资源探索自我和职业世界;与之相对应的,对照班的回访成员中,只有20%的人表示生涯发展目标明确,有38%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有信心的,只有25%的人表示自己开始有意识探索自我和职业世界。

四、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班级生涯辅导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比较显著的作用。无论是横向的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较,还是纵向的再生涯辅导的不同阶段对实验班成员的调查都显示班级生涯辅导一系列的活动能十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探索自我、探索职业、规划生涯的能力和信心。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是同一专业的两个自然班,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机会较多,难免互相之间有所沾染,涉及到的学生比较多,难以精确控制。辅导效果的评价采用了量表和访谈进行评估,但是量表以笔者自编的主观量表为主,总体而言主观性较强。虽然结果显示班级生涯辅导对生涯规划是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对日后生活、职业、生涯的实际规划效果的检验和评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项目编号:09C521 班级生涯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项目编号:B2010155 班级辅导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实证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注释:

吴增强,沈之菲.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顾雪英.大学生职业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

郑炎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5-36.

学业辅导方案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高校辅导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青年社会化过程的延长,以及大学生生活背景、思想状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当今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必须秉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去管理和服务学生。细化学生档案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我们将从细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档案归类和建档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立学生档案的必要性

现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多元化,其出现的各种心理、突发事件等问题如果不能被辅导员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情节严重时甚至酿成恶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全覆盖,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怎样做到既能服务学生又能对突发事件防范于未然,这就要求辅导员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等,并对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以便及时研究和预测,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帮助。因此细化档案管理应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档案的细化分类

常规的学生档案只限于学生的生源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和联系方式等,我们认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辅导员应该进一步细化学生档案,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我们将学生档案分为以下四类:

(1)常规档案。普通学生的常规档案应包括学生生源信息、家庭住址、家庭及个人联系方式和学生的住宿情况等,这些档案是辅导员必须掌握的,对学生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违纪学生档案。每个学校都会有部分叛逆的学生,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及教学持有不屑的态度,而且这部分学生平时会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这部分学生应成为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对于违纪的学生应单独建立违纪学生档案,内容应包括:违纪的时间,违纪事因,违纪次数,违纪谈话记录,学生保证书以及违纪谈话后的表现等,对于多次违纪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将与家长沟通的结果记录在违纪学生档案中。

(3)贫困学生档案。贫困生是学校资助的重点,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不同的资助以帮助其完成学业,因此辅导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档案。贫困生档案应包括每个贫困生的具体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对自身情况的态度等,并应该对每个贫困生跟进,以便及时掌握家庭突变及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做到及时的辅导,并为其争取相应的资助机会。

(4)问题学生档案。问题学生是细化学生档案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学生可以分为失恋引起的问题学生,家庭生长环境引起的问题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学生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对新生做一些心理方面的测试,对于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筛选,针对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做分批次的谈话,并将谈话内容记录于学生档案,并及时跟进更新。问题学生是学生管理的中心,做好问题学生的档案管理,对于及时掌握并防范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细化学生档案的过程

建立档案很重要,但是建立档案的过程更重要。多渠道了解学生信息,是档案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好学生心灵层面的精细化教育,即以人为本,真情教育,让辅导员走入学生心中,发挥辅导员独有的“亦师亦友”的优势,真正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肯主动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辅导员进行交流,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才能主动想到寻求兼职辅导员的帮助,而不是将辅导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被动地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班会制度。辅导员基本上每周都要深入班级,参加一个班级的心理班会,在这个班会上与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聊天,了解学生们的困惑,并为他们解惑,回来做好记录。

(2)深入宿舍调研。宿舍是一个小集体,通过深入宿舍,辅导员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他们的个人用品,悉知他们的兴趣爱好。

(3)召开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可以分为班委座谈会、舍长座谈会和劳动组长座谈会,每种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4)个别谈话。对于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辅导员应与其单独聊天,聊天的时间和地点都会预先计划好,为的是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同时也达到交流的效果。

(5)家访。与家长坦诚的谈论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仔细的了解其在入学前的表现,同时做好记录,并与家长探讨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极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6)班主任交流制度,我们辅导员一般会定期的与每个班的班主任见面交流,了解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管理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商量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每个学校的必备科室,心理专业的老师会通过约谈或者网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沟通。辅导员老师应与各位心理导师定时联系,加强沟通,相互交流记录材料,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档案。

(8)做好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与任课老师定时交流,了解学生们在课堂和实验室的学习情况,做记录,然后与任课老师协商办法,共同做好学生的上课、学习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精细化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全覆盖,不留死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档案精细化的多层面和繁琐的过程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它必将对我们辅导员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剑 王林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12(3)

[2]张怡浅 谈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8)

学业辅导方案范文5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去行政化、促进校园和谐的迫切要求

在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国高校业已形成了一整套具体工作方法。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经验式操作,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其专业化程度一直偏低,工作成绩不佳,甚至因一味依靠行政命令的强硬粗暴手段导致校园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而作为实务性较强的社会工作,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可操作化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法、团体工作法、社区工作法及社会行政法等。社会工作的这些方法与我国高校一直推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很大区别。正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使得我们有必要把社会工作的方法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弥补思政工作方法的不足和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并最终促成校园和谐生态的形成。

(二)找回失落的大学使命与精神、创新高效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

高校拥有精英人才、齐全的学科、先进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和大量的科技信息,具备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潜力。事实上高校正逐渐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校在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提供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方面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自制力的下降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心理健康的建设势在必行,我们的高校社会工作势不容缓。

(三)建设高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内在需求

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方法更新、领域更新的问题。滞后的思维,会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宝贵的时机,失去应有的实效性。因此,辅导员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要适应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思想、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特点,主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加强社会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建设。这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开展,另一面有益于辅导员工作的成效。所以对于辅导员开展社会工作是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现实困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忽视实效性,投入与收益极不对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本是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近些年来其教学实效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们的迟到、早退、逃课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是在出席听课的学生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在从事一些与政治理论课毫无相关的事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因循守旧流于说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严重脱钩,不能就当代社会问题给出令学生满意的合理解释与说明;高校非理性扩招导致教学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教室资源不足难以小班开课,无法保障教学效果。上述原因使得我国高校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与党和政府庞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的建设投入相比,相关教育的实际效用其实难副不容乐观。

(二)政治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严重滞后,数量明显不足

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度推进,政治辅导员队伍已日益难以满足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是学历层次、高级职称比例、收入状况还是外出进修学习机会都低于或少于专职教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辅导员队伍的数量严重不足,与教育部规定的专职辅导员与学生为1:200的比例还有很大落差。队伍人员不足,任务日趋繁重,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工作时难免力不从心,对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学业情况的了解自然流于浅表。以黑龙江某省综合性大学为例,全校有28个教学单位,在校本科生约22000人,从事学生管理的专、兼职辅导员97人,平均每名辅导员要负责230名学生,其中的经济类、电子类等招生人数较多的热门专业的辅导员,每人所带学生的人数要超过400人,如果要考虑从业人员每年可能面临的生病、产假、人事调整等因素,可能有些学院的部分辅导员所要负责的学生人数要超过600人,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除了能基本完成学校的管理工作之外,很难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进修学习,这一问题在高校当中较为普遍。

三、社会工作如何介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

(一)以专业社会工作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

1.培训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辅导员是以学生社区为主要工作领域的一线工作者,肩负着在社区延伸学生工作的任务。社区辅导员在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学生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以学生党建、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学风建设、指导服务、安全稳定等为主要内容。

2.培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目前,单凭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的工作已无法满足日益高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和完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十分必要。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包括:一级网络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组成,二级网络由院系总支副书记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组成,三级网络由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心理健康辅导员处于三级网络中的第二级,相对普通辅导员而言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又比心理咨询专家更贴近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实施心理救助与介入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沟通技巧,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3.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必须接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计算机应用、毕业生就业与管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的法规研究、人才市场营销及人才需要趋势研究等方面的培训,获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主要负责向学生提供政策法规、就业心理、信息咨询、就业技巧、职业设计等方面的指导,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服务。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从入学开始其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辅导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帮助和指导,同时还提供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的辅导;对高年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提供政策法规、就业技巧、公关礼仪等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社会,在就业初期即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可以选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在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生动准确地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积极

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培训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队伍。这与传统的专职辅导员比较接近,主要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社会实践、考核奖惩、帮困助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具有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或学生事务专业毕业的人员中选拔。

(二)引入可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采纳和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1.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是指以个别帮助的方式,向在生活上遭遇困难或失控失调的个人或家庭(称为案主)提供精神支持或物质帮助等社会福利服务,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我国高校首先在大学生精神健康服务工作中引入了个案工作方法,并有针对性地积累了许多介入大学生精神疾病预防和康复工作的有益经验。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和步骤是:接案、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提供服务直至结案。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是:尊重案主、互相沟通、个别处理、案主自决等。这些程序和原则基本上都得到了贯彻和运用。

2.团体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团体社会工作是指以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为工作对象,通过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及团体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为团体成员提供福利服务,通常由福利机构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来组织服务对象开展文娱、健身等体育活动,形成京剧、歌咏、书法、国画、诗词、养花、舞蹈、太极拳、健身操、气功等活动小组,以互动互助的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服务。在高校,通常是由校团委或院系的分团委,依托校学生会、院系学生会、学生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来负责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学业辅导方案范文6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培养机制 培养理念

1 目前辅导员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缺乏层次性与系统性。辅导员培训机构目前在培训内容方面尚未形成层次分明的内容体系,没有明确的培养内容的分工;一些对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很有价值的培训内容缺失,培训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地予以更新,对提高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的时效性不强。

(2)培养方式相对单一,吸引力较差。目前对辅导员的培养主要是参加教育部或者高校举办的培训。培训的形式基本是课堂讲授和专题讲座,然而像案例分析、素质拓展训练、现场观摩等自主学习、互动高效的方式方法却很少被使用。教学形式不能满足辅导员对所需知识的需求,加之辅导员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培训只能让辅导员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难以提高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紧急事件时的应对能力和处理一些复杂问题的能力。

(3)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联系不紧密,对辅导员的工作不能给予有效指导。当前培训对于学生工作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比如留级或者挂科同学的日常管理问题,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问题以及对沉溺网络的同学如何教育,使他们离开电脑游戏走进课堂等问题触及比较少,对开展学生工作所需要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介绍得比较少,培训内容不能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2 辅导员培养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辅导员培养体系

第一,培养理念不明确。当前对辅导员培养没有正确的培养理念,没有系统的安排,更谈不上培养的针对性,有时甚至存在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的情况。第二,培养制度不规范。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多是刚毕业的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多数不具备教育学或心理学的知识,更不具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知识。多数高校认识不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把辅导员培养工作纳入到整个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中去;没有制定专门的辅导员培养工作条例,对辅导员的培养和提高简单带过,无任何实质性的规定。

2.2 缺乏专门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辅导员培养师资队伍

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辅导员进行培训的教师精挑细选。而目前对辅导员进行培训的教师多是对某一方面有研究的专家,缺乏理论实践集于一身的全能型教师。

3 完善培养机制,对辅导员进行形式多样、系统的培养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为了使辅导员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性,担负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对辅导员的培养必须不断完善规范培养机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变化进行形式多样化、系统性的培养。

3.1 不断完善规范辅导员培养机制

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共同努力,力求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养机制:应建立目标明确、体系完整、分步实施的培养计划与制度;在培养时间和经费方面给予保障;要建立一支由高水平、资深教育专家组成的专门的辅导员培训的专家团队。

3.2 对辅导员进行形式多样、系统的培养

(1)基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常规性工作的培养。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所有常(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69页)规性工作中。基于辅导员工作职责对辅导员进行的培养,目的是让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这种培养一般采取入职前岗前培训,可以请熟悉辅导员工作的资深专家或者优秀资深辅导员做专门讲座。这类培养主要关注辅导员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比如辅导员如何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如何培养学生干部,如何进行党团建设,如何进行就业指导等技能技巧的培训。

(2)基于责任年级学生发展特点的培养。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学习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对辅导员的培训培养工作也要因人而异。高校应做好对各责任年级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分析,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对新生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熟悉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能否适时地调整自己,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新生辅导员的培养则应邀请对当代青少年思想、心理特点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主要介绍大学新生的主要特点、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培养的方式可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

大二、大三的学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该阶段,是大学生大学生活最精彩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发展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挂科、留级等,这些挫折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应根据此阶段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对辅导员进行辅导培训。培训宜采取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培训形式。培训可以邀请部分优秀辅导员传授成功经验,也可以组织辅导员到其他同类高校学习考察,进行校际间的工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