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例6篇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免疫系统论、专项审计调查、研究

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是在总结过去我国审计25年实践经验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念,积极探索该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以及对于加强廉政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免疫系统论”与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在联系思考

1、“免疫系统论”思想重在预防

“免疫系统”的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其工作的重点是切断产生问题的“火源”,而不是只顾“救火”。审计“免疫系统”主要是重在预防,把事后监督推移到事前控制,把重点问题的解决转向问题的预防。这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让国家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都处于这样一个免疫系统之中,积极防止火源的产生、有力控制火源的扩大蔓延。

2、专项审计调查针对性强

目前,专项审计调查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创新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事项有目的有重点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指是指审计机关主要通过审计的程序,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近年来,国家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一般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专项调查客观上目的更明确、内容更具体、重点更突出、针对性更强。

3、“免疫系统论”与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在联系

“免疫系统论”思想重在预防重在预防,事前切断火源。专项审计调查是有重点的带着问题的审计调查。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重在问题的预防,是经济事项发生前的事前防御,后者则是经济事项发生后的检查、考核。二者有所不同,但也是有内在联系的,把“免疫系统论”运用于专项审计调查中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专项审计调查不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更要在“免疫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注重同类问题的防范,预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

二、“免疫系统论”理论下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要转变思想

“免疫系统论”理论下的专项审计调查要转变过思想,首先就是要转变对专项审计调查意义的认识,转变调查目标,把目标转向到同类问题的预防上来。

1、重新认识专项审计调查的意义

“免疫系统论”理论下实施专项审计调查,首先就是要重新认识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重要意义,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不仅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更要找出预防同类问题发生的措施,要把专项审计调查的意义与目的上升到同类问题的“免疫”上来。同类问题的“免疫”一是指事前有效地预防问题的发生,不产生问题;二是指产生问题,但能在问题产生的苗头阶段及时发现,并通过免疫自稳的作用控制事态把事件处理在其初级阶段,最小化降低经济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和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在实际的专项审计调查中转变思维方式,从带着疑问寻找问题的方式转变为凭借丰富的经验的高度的执业敏锐感洞悉问题可能产生的苗头,并要落实到一些列的免疫措施和上去,不能等到问题不可收拾时才有所反映。

2、转变思想要注重落实到行动中

认识到 “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的重要意义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把免疫思想落实到专项审计调查的行动之中。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都要系统总结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有益实践、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探讨与合作,深入剖析问题,深究根源,把握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在把握问题本质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问题预防措施,提交有关部门参照实施。认识在专项审计调查发挥作用的落脚点就是在质量上,为了保证专项调查的质量,还可以积极探索有效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围绕“免疫系统论”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专项审计调查,分析和把握其特点,设计不同的专项审计调查方式,对各方式的“免疫”性进行比较,选择采用。

三、 把握“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各环节的重点

要把“免疫系统论”运用到专项审计调查之中,指导专项审计调查的实践,必须把从专项审计调查的环节入手,把握每个环节的重点。

1、事前准备阶段如何体现“免疫”思想

专项审计调查的准备阶段中“免疫系统论”的思想主要是表现在调查方案的编制上。审计调查项目的计划方案是整个专项审计的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指南,所以一个充满“免疫”思想的专项审计计划方案,必是“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顺利实施的保证。在编制转向审计方案时一定要考虑调查的目标,其目标不仅仅包括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体现如何对同类问题的预防。既然要体现出“免疫”的思想,那么更要注意对未知问题的探索,根据现有的情况推测事态的发展趋势,由已经暴露的问题联想到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一点在计划方案中也要有所涉及。

2、事中实施阶段“免疫”思想的实现

“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讲的就是要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及时控制问题,所以在专项审计调查的实施阶段,收集的证据质量就十分关键,关系到对事态的把握和问题本质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对问题的及时控制和预防。专项审计调查在收集证据时,不仅要按照原定计划方案收集证据,还要在收集中注意分析不同证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问题组成的各个方面,关注并问题的发展趋势,该趋势的发展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如果是不利的要怎样加以控制。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处于苗头阶段的问题,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采取一些列措施将问题处理在初级阶段,最大限度的减小损失。

3、事后总结阶段如何突出“免疫”思想

“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的事后总结阶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全面的认识。二是对已经存在问题和潜在问题都要有详细的披露。三是一定要有同类问题的预防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具体可行。简 单的讲,总结阶段不仅要“救火”,还要体现切断“火源”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体现要落到实处,必须出具具体可行的同类问题防范措施,提高有关部门论证、参照实施。同时对于本次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发现潜在问题并实施预防的事例也要认真总结,详细记录,推广这种思维模式。事后的总结还要进行事态的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并就潜在问题的处理形成初步意见,这也是“免疫系统论”的要求。

四、“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要注重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有体现“免疫”思想

“免疫系统论”下的专项审计调查也不例外,要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必须有一个标准,标准有在三个方面。一是是否按照调查方案有序的推进各项审计工作,各项计划的内容是否顺利完成。二是调查结果是否真实全面的反映了经济事项的各个方面,包括对问题的认识是否准确、对问题的记录是否完整,等等。三是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免疫”思想的体现,是否体现了“免疫”思想,是否采取了符合“免疫”思想的实际行动,“免疫”措施是否适时开展,其效果如何等。这三个思想在考核评价中“免疫”思想考核的比重可以略大。

2、考核评价要注意对经验的总结与提高

以“免疫系统论”的思想来推进专项审计调查总会经历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推行之初,应多注意对经验的总结与提高。从专项审计调查整个活动中寻找实施“免疫”思想的成功事例,总结分析,给与肯定的评价。典型的事例还可以拿出来用于交流学习,相互借鉴推广。对于审计调查过程中“免疫”思想实施不成功的案例也要给予客观的评价,同时可以督促相关责任人员对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问题的苗头阶段没有发现,为什么当时没有能预测到将要发生的问题。模拟当时情景,就现在来看如果当时预测到将要发生的问题,那么该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讲问题扼杀在苗头阶段,将损失降到最低,今后如何有效的预防类似的问题发生。

3、要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落实

这里讲考核评价结果的落实主要是指对于考核评价中有“免疫”功能的措施,要得到实施,要保障其能够实施。在考核评价中予以肯定的应该推广的可以预防某类问题的发生的措施,或是可以主动发现潜在问题、苗头阶段问题的方法,也或者是可以将问题处理在苗头阶段,将损失降到最小的措施。这些措施和方法要得到落实,可以由政府主要责任部门出台一个办法。在办法中对落实的责任主体、落实的实施条件、落实的预期效果、落实的监督主体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具体的办法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姚敏.郭道扬评述”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访著名会计学家国道杨教授[M].《中国审计》,2008年16期;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理念;对象;方法;变革

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是“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要求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查处大案要案,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三是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提出“民本审计”理念。现任审计长刘家义提出了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理论。这一切的一切意味着审计工作转型时代的到来,审计干部面临变革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审计本质的自然回归。

一、审计理念的变革——由查账到服务

传统审计的理念认为,审计就是查会计;审计就是查错误、查舞弊;审计就是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审计就是查处大案要案。换句话说,审计就是抓贼,抓得越多越好,审计没有抓住贼,或抓得少,就是没有成绩。

笔者的观点:审计是经授权的专业人员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搜集相关可靠的证据,按照确定的标准对受托责任进行独立的调查和评价,向有关方面提出报告,用以查错纠弊、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确保受托责任完成的控制系统。

什么是受托责任?我国已故着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曾经指出:任何个人和单位,接受了委托人的资金、资源,就具有代他保管和运用这些资金和资源的权利,就应对委托人负起下列责任:以最大的忠诚,最使委托人满意的方式,运用这些受托的资金和资源完成委托人托付,向他们报告,请求解除责任。这种责任是因受托引起的,就叫受托责任。所谓的委托人就是人民、股东、捐款人、其他各种出资人。而受托人则是政府、董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他各种受资人。

受托责任的内容在逐渐发展变化。在民主启蒙时期,人民只要求取之于民的能有所限度,过此限度,人民有权拒绝。至于取之于民的如何花费,人民就不过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逐渐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用之于民,不按照人民意志来使用,人民就要求他负政治责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力的进一步增长,人民又进而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而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审计应服务于科学发展,服务于宏观经济,服务于社会公共管理。政府审计要有病治病,,防范舞弊与风险;无病健身,增强自身免疫功能。现代审计理念在审计目的上,由以财务收支真实性为主向以国家经济安全性和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为主的转变。审计干部应该由“警察”转为“顾问”、“参谋”和“保健医生”。审计工作应该是“摸清家底、揭露隐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审计为谁服务呢?审计为党委政府服务,关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审计为人民群众服务,关注民生审计,积极开展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保、环境等领域审计;审计为各个被审计单位服务,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制度、完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见图1.

二、审计对象的变革——由财政财务收支到宏观公共政策

传统审计只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与合法,今天的审计更应该关注宏观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基础和起点,它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公共政策从层次上划分由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构成。从涉及领域可以划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公共政策的运行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五个环节构成。

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经济问题或调整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手段,包括财税、金融、产业、投资、贸易、分配等方面。社会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社会问题所采取的行动或行为规范,包括人口、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等方面。文化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文化问题以及发展文化事业方面的政策,包括科技、文教、体育、卫生等方面。

转型期政府审计对象概括起来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国家经济的安全性、政策制度的合法性与经营管理的效益性。审计对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国家安全审计与民生审计两个方面。

转型期政府审计应关注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括财政资金安全、金融安全、能源与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关注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关注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关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防止其流失;关注民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关注环境安全,防止生态恶化。

转型期政府审计关注民生是审计对象的又一创新。审计应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对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类民生政策合理性与落实情况开展审计,是重中之重,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政府审计=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效益性从现行体制考虑,我国政府审计只能关注具体政策,关注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只能开展政策评估。但是,政府审计不能关注全部公共政策,这主要是受到审计法律地位的制约与影响。根据我国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机关的基本审计对象还是定位在政府预算、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审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由此看来,即使是专项审计调查,也离不开财政收支。所以,政府审计关注公共政策,只能是关注与财政收支相关的公共政策,否则就会出现越位现象。

三、审计干部自身知识的变革——由单一知识到综合知识

传统审计就是查账,所以审计干部只需要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了。而今天的审计是服务,全心全意为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为各个被审计单位服务,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渊博的知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学知识。公共管理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政府审计属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要服务于宏观经济,要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公共政策建议,要为提高政府管理绩效服务。政府审计在财政、金融、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文化教育、交通、能源、住宅、失业、犯罪、市政、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审计干部的视野拓宽了,责任也就加大了。

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人员之间,存在大量的心理活动,审计人员要及时把握被审计人员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态,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做好审计工作。

人际关系学知识。人际关系学是研究人际交往的技术、方法与规律的一门科学。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与各个党委政府机关沟通交流,要与各个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要与形形的人员打交道,在调查了解、审计取证和意见交换中,沟通与协调显得非常重要。

逻辑学知识。逻辑学是研究分析、判断和推理的一门思维规律的科学。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审计证据取舍、审计标准的选择、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结论的得出等都需要分析、判断和推理。

侦查学知识。侦查学是关于收集证据、审查证据、揭露违纪违法行为人的责任而采用专门方法和特殊手段的科学。审计工作中大量取证就是侦查工作的一部分,在取证中,需要常规的取证方法,也需要非常规的取证方法,但取证方式与方法必须合法,如何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取得有力证据,显得格外重要。

四、审计思维方式的变革——由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

传统的审计思维就是查账,审计干部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寻找问题和漏洞,获取各种各样的证据。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有余、相关性不足。审计就事论事,只注重当前的表面现象,而不关注现象的背后,不关注被审计单位未来的发展变化。

审计人员的多元思维包括:

(一)“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审计干部对待被审计事项,既要如实揭露存在的问题和违纪违法行为,又要辩证分析存在问题的环境因素和客观条件,不要把问题简单归咎于被审计单位。同时要充分肯定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肯定被审计单位在加强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和进步,肯定被审计单位对待审计意见的积极态度、整改情况和行动方案。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审计干部对待审计事项,在揭露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深层次问题,从体制上、机制上查找原因,从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上寻找对策。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内部控制的缺陷,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与执行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整改,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的怪圈,从源头上规范社会经济行为,推进制度建设,服务宏观大局。

(三)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让思考活动从一个基点开始发散,力求衍生出众多的新设想。在根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敞开思路,对问题作出一定的试探性的估计和设想,为进一步思考问题开辟思路。发散思维不是随便的猜测,要以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发散思维不需要等到有关的事实材料充分积累起来以后才进行;发散思维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要被思维定势所束缚。例如发现现金的巨额支出,应该有多种考虑:归还债务、采购物资、支付费用、对外投资、挪用资金等等。有效利用发散思维,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和有价值的信息。审计工作中职业怀疑就是要充分利用发散思维方式。

(四)反向思维反向思维是指当从一个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受阻时,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加以考虑。反向思维的具体做法有:把事物的作用过程倒过来思考,把事物的重要结果倒过来思考,把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考,把某种方式倒过来思考等等。在审计过程中,当从一个渠道无法取得审计证据时,可以考虑从其他渠道取证;当审计人员无法取得审计证据时,可以考虑让被审计单位提供直接证据支持已有结论。例如,1998年大洪水过后,武汉特派办对工程审计中,当书面资料无法证实已有的事实时,运用“审山审船审老天”的办法,就是典型的反向思维方式。

(五)换位思维换位思维是把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从另外的角度加以观察和思考,以求获得新的认识或设想的思考方法。学会换位思考,首先要避免自我封闭;其次要注意选择新视角,思考角度不同,就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审计干部对待审计事项,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经常要换位思考,从党委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角度思考问题,从被审计单位的执行和管理角度思考问题,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需求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一来,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才有力度、深度和广度。

以上思维都涉及到一个打破思维定势的问题。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时,会习惯地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考程序,重复同样的思路。审计人员的思维定势一般是:寻找证据——揭露问题——得出结论。找不出问题誓不罢休,审计报告一定要显示问题和缺陷。这就是审计干部的常规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一定要打破。

审计思维方式的变革促使审计报告要注重理性分析, 主要体现: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概述、审计工作基本情况概述、审计对象的基本肯定评价、发现问题的披露、产生问题原因的剖析、加强管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的行动计划。

总之,要跳出圈子、抓住点子、体现效益;体现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深化审计成果,提升审计报告的思想内涵。

五、审计行为方法的变革——由单一取证方法到方法体系构建

传统审计方法往往认为就是审计取证方法,包括检查、监盘、询问、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其实这是片面的,随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和绩效审计的全面推行,传统审计方法的实践显得力不从心,审计方法体系整合力量的发挥,才能真正发挥免疫作用,才能开展好绩效审计。审计方法是一个体系,包括书面资料审阅方法、客观实物证实方法、审计调查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判断方法、审计评价方法、审计报告方法、审计沟通方法、制度建设方法、审计心理分析等十大方法。

审计现场的大量工作应该是在审计调查上而不是在审计取证上。目前审计干部把大量时间花在审计取证上,对于审计调查只是走过场图形式,这是本末倒置。无论是审计前的准备、审计实施过程还是审计结果沟通,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的审计调查。

审计是一种高智商的工作,经常要运用取证、判断、推理来核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审计与被审计之间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行为所做的估计、断定或选择。审计判断具有目标性、主观性、经验性、风险性和连续性。

由于审计人员与其他人员的角色地位不同以及角色的转化形成了人际关系的冲突。冲突的产生来自于:各自价值观、利益观的不一致,来自于职业道德信念的差异,来自于对同一经济事项的认识分歧,来自于相关信息的不畅通。因此,审计沟通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审计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积极变革服务方式,创建良好、宽松、和谐的审计环境。一位审计局长说得好,审计要“审出水平、审出形象、审出效益、审出感情”。所谓“审出水平”,不仅体现出审计部门的业务水平,还要通过审计工作体现党委政府的管理水平;所谓“审出形象”,不仅是审计工作、审计干部本身要有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通过审计工作,防微杜渐,和管理漏洞,提升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所谓“审出效益”是审计工作本身要讲究效益,同时,经过审计工作以后,党委政府和单位组织内部也产生巨大效益;所谓“审出感情”,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者的关系,要从对立面转化为朋友、亲人、爱人关系,设身处地为被审计单位考虑,一心一意为党委政府和组织发展考虑,一个当好家,一个看好门,在共同的事业中培养出深厚感情。审计的结果应该是:和谐共存、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3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理论著作,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在工作上,在院领导下,对照相关标准,严以律己,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本年度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完成我市2017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相关考务工作。公务员招录考试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用时总共8天(包含法定节假日和晚上加班),审核通过人数为8458人,缴费人数为7169人。完成考场数据和考场座次表核对工作,并对考场座次表进行打印工作; 自2010年以来全市事业单位大规模招聘工作人员,网上资格审查来了二十几家用人单位,资格审查用时7天,审核通过人数6763人,缴费人数为5469人,并做好资格审查的后勤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用时总共7天,审核通过人数878人,缴费人数为688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用时总共5天,审核通过人数67人,缴费人数50人。安全平稳地完成这4项政策性考试的其它考务工作,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二、完成各项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考试考生网上报名的照片审核、现场资格审查和后台标记确认工作。2017年共完成了30多项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的信息审核工作,审核人数为3万人次。积极联系专技科等相关职能科室及我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完成了24项考试的现场资格审查工作,审查合格人数近2.5万人次,各项资格审查和后台标记确认工作有序安全进行,确保了“零差错”。完成了2017年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执业药师执业资格考试和经济专业资格考试等4项在本市举行考试的考务工作。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4

一、对在审查调查过程中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如何评价?

有所进步,但仍然不够到位。

首先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执法机关,更首先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执纪执法者,更首先是政治工作者。用理想信念宗旨、党章党纪党规做审查调查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执纪审查、监察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武器,也是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有机统一的基础和保证。

从办案实践看,审查调查对象违纪,无不是从思想滑坡、忘记初心开始的,而堕入违法深渊,也无不是从破纪开始的。在审查调查期间,用理想信念宗旨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审查调查对象重温初心,就能唤醒其党性意识,深挖自己错误思想根源,主动反思和发自内心的忏悔,才能让其彻底心服口服,正确面对组织的审查调查。只有审查调查对象思想打通了,真正悔错了,才能主动承认错误,进而改正错误,纪检监察工作也才真正实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就目前来看,在审查调查过程中做思想工作,仍然不够到位。在实际的审查调查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认为不必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认为执纪审查只要扎实做好初核,做好调查,形成完整证据链就能办成铁案。另一种情况是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和颜悦色、细声细语,不够严肃震慑、触及心灵;有的认为被审查调查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领导干部,他们原本就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现在要对他们做思想工作难度较大,难以形成有效震慑。还有的认为审查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思想政治工作耗时耗力,见效慢,比较务虚;与收缴违纪款相比,工作成绩难以衡量,政绩难以显现,不愿去做。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监察体制改革后党内监督和监察监督实现了全覆盖,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全覆盖。不仅仅是对全体党员,对非党员的国家公职人员,更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可有可无”的想法。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做被调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防止方式方法僵化、表面化,防止形式大于内容,真正做到直抵灵魂、触及思想深处,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在做好审查调查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一是注重政治效果。传承和弘扬好纪检监察机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做法,必须破除思想政治工作在审查调查中“可有可无”的认识偏差,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过程。突出政治属性。审查调查期间,将党性教育融入其中,帮被审查调查对象从政治上看待自身所犯的错误,从而唤醒内心的党性意识。

二是注重关怀效果。突出人文关怀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审查调查对象的心坎上,咬住“精准”两个字,深入了解每个审查调查对象在违纪违法方面的原因、性质、行为、背景等,把这些情况融入到工作预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注重警示效果。把开展警示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由“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的重要环节,针对严重违纪违法案例和典型案件,创新警示教育表现形式,组织拍摄案件警示教育片,编印好案例剖析材料和忏悔录,注重把警示和教育的意义融入其中,营造查处一案、警醒一片的舆论氛围。面向社会公众持续曝光违纪违法案件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持续释放执纪必严、执法必严的强烈信号。

三、在做好审查调查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影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我认为影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四个:首位的是政治觉悟;二是执纪理念;三是规范程度;四是工作能力。我也主要通过这四点,谈谈问题和不足。

一是政治机关定位树得不牢。部分同志对纪委“政治机关”定位把握不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把执纪审查等同于司法调查,存在以法代纪的思维定势,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要充分体现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实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这一新要求理解不透,认识不深刻。

二是纪在法前理念把握不准。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只注重办案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执纪审查全过程,如何精准有效开展,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感召教育、转化挽救功能等方面办法不多。

三是教育挽救措施规范不够。现实工作中,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总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执纪审查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序、方法、内容等不够明确,特别是执纪审查思想政治工作职责、思想政治工作量化考核、工作落实不力责任追究等方面缺少具体规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

四是执纪审查队伍能力不足。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政策能力、谈心谈话能力、政策运用能力不强,特别是对“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等政策精神领会不透,将这一政策要求贯彻体现到纪检监察过程的方法缺失,不善于用党章党规党纪去教育挽救党员干部。

四、对做好审查调查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证据引领作用。对审查调查对象存在的具体问题,条分缕析、各个击破,发挥法纪的威慑力和政策的包容力,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一方面,告诫审查调查对象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依规依纪指出其行为性质的后果,不知悔改、对抗组织必将严惩。另一方面,释明惩戒不是唯一目的,教育挽救也是调查工作的重要目标,依规依纪指出争取从轻处理的出路,表明组织态度,体现组织关怀,让他们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促其主动交代问题,积极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

同时,要坚守安全底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贯方针,审查调查工作目的是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充分认识审查调查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审查调查工作效果应当是唤醒初心、促其忏悔、认错认罪,从而有效防止安全事故事件发生。

五、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5

一、加强创建工作领导,落实创建措施

*县审计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全局的大事来抓,用精神文明规范审计部门的管理和建设,切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审计工作的协调发展,确保审计监督职责的有效履行。始终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创建工作班子抓协调、各股室抓落实的组织机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齐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小组,党政妇工紧密结合,齐抓共管,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研究制定了《*县审计局2009年—1011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和《*县审计局2009年度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审计业务工作一同作为年度目标任务纳入《2009年度审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一同决策部署,一同督办落实,一同检查考核。

二、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创建水平

(一)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在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工作类制度,如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生活会制度、支部会议制度等;局机关工作类制度,如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宣传制度等、计算机管理制度、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廉政建设类工作制度,如“审计组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业务工作方面建立了审计组长负责制、三级复核制等制度的基础上,2009年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有关制度。一是建立完善了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了《*县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试行)》和《*县审计局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试行)》;完善了审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所有工作都纳入责任书,年终对股室和人员进行考核。二是结合*审计实际,研究拟定出*县审计局实施“云审工程”具体方案,为审计局的全面科学发展明确了任务和措施。并抓好各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通过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工作体系,激发了全局同志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能力

一是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半年的学习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促进了审计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结合单位实际,主要采取以自学为主,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参与具体业务现场学习,以及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强化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干部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出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养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提高监督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和审计“八不准”等审计纪律制度,观看法制教育片《马背上的法庭》、廉政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学习了反面案例《*县问责办关于顾坤、王顺德同志行政问责的通报》、《昭通市审计局关于高明同志违反审计“八不准”纪律的通报》。通过学习教育与宣传,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从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是强化审计工作纪律。审计组每次在进点前,不仅要学习和熟悉相关的审计业务,而且还要组织学习有关的审计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绷紧反腐败这根弦,拒腐防变。工作中,严守审计工作纪律,把住思想和道德底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努力做到勤政廉政,维护好审计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努力提高审计公信力。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审计质量。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发挥群众对审计组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审计人员认真遵守审计纪律,工作中对审计情况必须做到完整记录,如实反映,如实汇报,不隐瞒实情,不避重就轻;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做到处理处罚客观公正恰当。否则,如经反映属实有违上述情况的人员,将严肃处理。

三、丰富创建载体,塑造审计良好形象

一是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如春节开展慰问挂钩村困难群众活动,送去慰问金1000元;6月在职工中开展“爱心包裹”捐赠活动,共捐1000元;9月在职工中开展“普九”巩固提高捐资助学活动,共捐2000余元。

二是开展扶贫挂钩帮扶活动。开展对挂钩村百千万帮扶工程结对帮扶效益情况入户调查,并投入经费6000余元帮助解决竹苗款和工作经费开展移民挂钩帮扶入户调查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和公益活动,陶冶情操,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如开展义务献血、职工体检、三八节郊游、支部活动和工会钓鱼活动等。

四、履行职能强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6

一、创新审计理念,以现代审计理念拓宽审计监督思路。要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现代审计理念带动思维方式、工作内容、工作重点的突破。要在工作指导上树立三种意识,关注五个方面问题,坚持四个并重。即:要坚持树立大局意识、宏观意识、责任意识;重点关注和查处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问题、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体制和管理问题等五个方面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并重、查错纠弊与整改问效并重,拓展监督领域和层次,突出监督重点,深化审计内容,使审计工作在不断创新的进程中得到科学发展。

二、创新管理制度,努力实现依法治审。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提高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要加强对干部管理、教育培训、审计业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适合审计工作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涉及审计业务管理、符合实际的审计项目督察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审计项目集体审定制度等,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用章程约束人,用措施规范人的运行机制,使各项工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以此不断促进审计工作上水平。 三、创新审计业务管理,建立新型的审计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要注重调查研究,切实找准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探索不同种类审计项目之间的有机结合,做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要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定期考核,建立“审计对象档案库”、“审计资料数据库”,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审计业务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二是加强审计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质量水平。要将审计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工作作为全面反映审计工作成果的基础环节来抓,进一步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加强考核力度,定期通报考核结果。三是加强审计信息宣传,努力营造依法审计的良好氛围。要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增强新闻报道的主动性,扩大审计工作在系统内外的影响力。四是加大审计项目督察整改力度,促进审计决定全面落实。要多措并举,认真执行审计回访督察制度,充分发挥人大、纪检监察、财政等机关和部门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合力,着力构建督促审计整改多方联动机制,做好向人大的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巩固审计成果。五是完善“四项分析”制度。要坚持审计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审计质量控制情况、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机关廉政建设情况“四项分析”制度。通过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强化审计成本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四、创新审计质量控制办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要始终把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建立以审计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审计管理体系。一是细化和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要根据年初计划,把审计项目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包括审计组成员、审计组长、法制机构复核人员、审计项目的分管局领导。二是加强优秀审计项目的评选工作。建立优秀项目评选、奖励机制,实施精品工程,争取有更多的审计项目参与上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的评比。三是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要完善审计项目复核机制,规范审计工作程序,防范审计风险,不断促进审计项目从审前调查到审计回访全过程的规范化。要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在具备条件的审计项目中积极推广计算机审计技术,在运用现代审计方法上实现新突破。

五、创新目标考核制度,促进审计干部队伍廉洁从审。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牢记党的宗旨,筑牢思想防线。二是设立审计干部廉政档案。记录勤政廉洁的好人好事和举报事项的查处结果,与干部的考核任用挂钩。三是探索试行一个审计项目两个报告制度;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组既要向机关报告审计情况,也要报告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情况;四是坚持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情况的回访监督制度。实行分管局领导和纪检组长两个方面的回访机制;五是通过签订廉政责任书,将责任目标落实到分管领导、责任股室,继续实行“一票否决”。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形成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要建立符合审计工作特点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深化、细化和拓展考核内容,调整考核分值,使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对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