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的突破范例6篇

航天技术的突破

航天技术的突破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与新动能;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

12月23日,以“数字经济与新动能”为主题的“2016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在京召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凭借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获评“2016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影响力企业”,总经理於亮获誉“2016中国信息产业年度领袖人物”。

作为国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电子政务领域的主力军,航天信息紧抓“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大数据等重大机遇,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以“三个三”为发展理念和成长动力,聚焦三大产业(金税及企业市场、金融及电子支付、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推动三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三突破(“产品(业务)经营结构优化、资本(资产)结构优化以及人才(智力)资源结构优化”取得突破),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成果。

1 重点聚焦“三大产业”

航天信息依托航天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组织大型工程的丰富经验,以信息安全为核心,聚焦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以三大产业板块为支撑,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用户提供全面系统、智慧领先的信息技术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金税领域,航天信息作为我国税务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提供税务行业及企业市场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服务企业用户总量近900万户。

在金融领域,航天信息致力于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客户之间的桥梁,以金融科技产品服务和互联网金融为主线,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体系。

在物联网领域,航天信息持续深耕重点行业,建成一大批重点示范工程。基于“互联网+”理念,在电子政务、出入境大通关业务、智能交通、公安信息化、智慧食药监、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等领域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并不断丰富物联网业务产品线,更好地激发了公司创新与发展活力。

2 全面实施“三创新”

航天信息不断加速“互联网+”布局,运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依托“三创新”,着力推进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发展模式三大战略转型,实现企业整体转型升级,形成产业发展新幽堋

航天信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技术需求为导向,不断落实和推进“双创”工作,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积极构建新业态下新的商业模式,探索跨界经营模式,由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向综合运营服务提供商。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加快实现管理模式从战略顶层牵引向以战略为中心转移,努力打造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

3 着力推进“三突破”

航天信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以“三创新”为驱动,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和体系化,着力推进“三突破”。

航天技术的突破范文2

兰州市秦安路小学四年级五班

2008年9月25日晚,神舟七号飞船启程,冲破茫茫苍穹,飞向神秘的太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宇航员乘神七,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漫步,这将是中国航天技术又一次重大突破。这又怎能不让中国人为之自豪、骄傲呢?

三位宇航员在高度约343公里的轨道完成了安排的各项空间科学技术试验任务。27日17时,当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顺利返回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在看电视时,我问爸爸:“太空里有什么呀?吸引了那么多人。”爸爸说:“太空有许多奥秘,等你探索呢!”我心想:我一定要做一个航天员,为国家争光。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想去太空探索的话,就得好好学习,做到身体好、学习好、样样好!才能做一位航天员,为祖国争光,懂吗?”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航天技术的突破范文3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最终的第三步――2022年前后将建成的在轨运营10年以上的中国空间站。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王忠贵看来,这些成就绝不是终点,而是中国载人航天征程的新起点。

这位1961年生于内蒙古的航天人,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技术局副局长、局长,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二期)副总设计师。

他长期从事航天测控总体和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工作,在测控通信、航天工程总体设计等领域的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有较深造诣,是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两大工程的飞控技术带头人。

2008年、2009年,王忠贵分获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探月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

在伴随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18年里,他参与并见证的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还有中国一日千里的基础制造业和信息化产业――正是整个国家的支持和发展,才造就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独一无二的发展速度。

日前,《望东方周刊》专访了王忠贵,解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央决策和人民支持成就载人航天

《望东方周刊》:你从事载人航天工作十余年,如何看待中国在这个领域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因?

王忠贵:我1997年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开始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工作。这些年,先后参加和见证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历次任务。担任交会对接任务论证组组长,组织了总体方案论证,明确了研制“天宫一号”作为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3艘飞船对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方案。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有很多感受。

一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和有力支持是工程顺利实施和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始终关注工程进展,“三步走”战略每一步的实施和重要节点,中央都要专题听汇报、研究部署。正是中央的正确决策和有力支持,才使我们坚定信念、攻坚克难,调动各方力量,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二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工程发展的动力。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无论是国家部委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老科学家还是在校学生,无论国内民众还是海外侨胞,对工程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这些关心和支持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是载人航天工程队伍事业心强、勇于创新、成长快。经过22年的努力,我们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科学的重大工程管理体系,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培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综合效益,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特别可贵的是,在工程实施中,我们在战略层面抓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大工程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实现了航天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

只有立足创新才能赶超国际

《望东方周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起步发展起来的,初期在国产化方面有哪些主要困难和挑战?

王忠贵: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立项开始就立足自主创新,加强总体设计,积极推动国产化。当时面对的主要困难,一是载人航天对性能要求高,而国内基础相对薄弱;二是载人航天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国内部分产品质量相对不稳定。

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设计和制造出总体性能好的飞船,为此采取了一些办法和举措。一是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进度和指标。既有较高起点以实现后发优势,又不盲目求大、求快、求高。

二是加强总体方案优化设计和递进发展。以一型飞船为基础不断完善,完成单人单天、多人多天、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不同阶段的任务,每一阶段都有前一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这种递进式发展保证了设计和工艺不断成熟,质量和可靠性不断增长。

三是始终突出自主创新意识。得有自己的认识,不能照搬照抄别人。只有立足国内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

另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保证质量和可靠性。一靠工业基础和大协作。国内材料、电子、机械、纺织等相关行业全力提供配套支持,针对我们的需求进行研制攻关,并为我们筛选性能最好最稳定的产品。例如“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面料,就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全国多家纺织企业为工程专门研制的。

二靠工程设计。我们的飞船、火箭在关键部位采用了大量冗余设计,降低了对特定单个元器件的要求,确保了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三靠工程管理。载人航天的管理体系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极其严格,狠抓质量问题归零,狠抓可靠性增长,最大限度地把问题暴露在地面、解决在起飞前。

《望东方周刊》: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能独立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的国家之一,其中关键因素有哪些?

王忠贵:我认为,自主创新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和根本途径。自主创新要选择合理的路径和优化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实现整体性能优化,体现中国特色,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

所以,在最能代表载人航天基础能力的载人飞船上,我们直接从三舱段飞船搞起。“神舟”飞船不但具备“联盟”飞船的功能,而且还有轨道舱留轨利用能力。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轨道舱还能够留在太空继续运行,完成各种空间科学试验。

这一自主创新,大大提高了“神舟”飞船的综合效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神舟”飞船日趋完善,不但可以运送航天员和部分有效载荷在天地间往返,还具备了支持空间出舱和交会对接的能力,其基本设计从早期突破技术的阶段一直可以使用到空间站在轨运营甚至更长时间,这就是合理选择技术创新目标带来的好处。

自主产品经受住了考验

《望东方周刊》:前面你讲到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靠工业基础和大协作。我国的工业基础为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什么样的有效支撑?

王忠贵:工业基础体现在设计和制造上,核心是国产化。在重视发展路径自主创新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飞行产品和地面设备国产化工作。事实上,没有关键部件、元器件、大型试验设备的国产化作支撑,重大科技工程就很难谈得上自主。

在系统体系设计上,我们把提高国产化水平作为大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工作。如即将建成的海南发射场,其信息化网络体系,包括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磁盘阵列、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几千个信息节点,从顶层设计上立足国产化,完全采用国产设备和软件,在国内各主要信息厂商积极参与下,目前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在飞行产品研制上,实现特定功能的单机是飞行产品研制的重要环节,其国产化水平十分重要。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对接机构和交会对接测量敏感器是关键设备,技术复杂、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是引进还是自研,起初意见各异。最后我们统一了意见,决定自主研制,因为只有突破了这两项关键技术,才能说真正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

最终,我们自主研制成功了能够在一两秒内完成几十个联动控制动作的交会对接机构,自主研制成功了满足高精度、轻质量、低功耗,适应严酷工作环境条件的交会对接测量敏感器,确保了首次无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地面设备设施上,为了测试交会对接机构,我们建设了大型的六自由度综合试验台。当时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建这个台需要三年,而调试好需要更多时间,认为应该引进。但我们下定决心自己干,联合国内多家单位集智攻关,在设计和工艺上取得了多项创新,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被专家评价为世界水平最高的综合试验台。

在信息体系建设上,载人航天工程十几万人的研制队伍、上千家参研参试单位、遍布全球和太空的设施设备,相互联系紧密复杂,呈现出鲜明的巨系统特征,研制建设和飞行任务过程中的信息化十分重要。同时,信息技术还提供了工程设计、验证的新手段,通过模拟仿真将大量问题由后验发现改变为先验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高了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交会对接任务中,我们和联想集团共建了载人航天总体仿真实验室,对“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交会对接的飞行控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和复核。联想提供的国产高性能服务器集群连续进行了长时间高密度的航天动力学计算,工作站网络也同步完成各种参数动态设置和可视化计算等工作,有效地预先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各系统配合的协调性,确保了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这些年,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快速发展,满足要求、可供选择的国产高性能产品越来越丰富,性能优势、服务优势越来越明显。自主产品已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各种复杂的重大工程中经受了全面考验,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航天产业需求。

载人航天必然向深空发展

《望东方周刊》:目前很多声音认为,我国也应该学习国外,通过产业化推进科技创新而支持载人航天工程这类高技术项目。你如何看待载人航天的前景和挑战?

王忠贵: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航天产业2013年销售额已达31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近三倍。其中,在通信广播、地理信息、导航定位等产业方向,航天技术都是相关产业圈的核心,产业化和科技创新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与此同时,近年来,传统的航天工业、主要是火箭和航天器制造业,还出现了马斯克这样的新参与者,从资金来源、技术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世界航天的发展和未来走向。

目前,载人航天由于门槛比较高,可靠性要求高,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还主要是各国政府主导,同时带动整个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

随着航天技术日趋成熟,产业化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一定会促进载人航天向更高、更远、更经济、更安全、更快速的方向发展。我认为,近地空间服务和应用市场,采用重复使用技术、机器人技术并部分引入一些商业化运营模式,不断降低载人航天活动的成本,已成为载人航天持续发展现实而迫切的需求和主要发展趋势。

近地空间载人航天技术日益成熟后,载人航天向深空发展是其必然逻辑和内在规律。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的全球探索路线图中,提出了以近地空间为基础、火星为终极目标、月球与小行星为过渡性发展目标的目标体系,基本能够代表当前各主要载人航天国家的认识和看法,反映了载人航天发展的整体方向和趋势,载人航天走向深空只是迟早和快慢的问题。

航天技术的突破范文4

“这次‘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像前5次飞行一样,‘神舟六号’也具有考核各系统、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工程性能的作用,要为‘神舟七号’的发射打好基础。”

发射一次,前进一步。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事业。

回顾短暂而又辉煌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那白色飞船里的两张黄色面孔一样,分明烙着两个深深的印迹:中国。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中国又连续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至“神舟四号”3艘无人飞船,每次都有技术突破。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不断完善,不断优化,这就是成功的基础。

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神舟六号’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一次飞行实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王永志说,“我们的每一步都要有用,实用。我们的计划,每次发射都有空间试验。边研制边试验,这样就会从每次飞行中得到新的东西。”

“我们航天工程的总要求,就是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体现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王永志说。

从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到第二艘载人飞船,6年光阴,6艘飞船,6次突破。

中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太空的执著。这,就是中国特色。

――2005年10月12日新华社

延伸记忆

1月5日至1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

4月29日,在北京与中国主席连战举行正式会谈。会后,双方共同《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5月12日,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正式会谈。

航天技术的突破范文5

2005年,匹克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也成为宇航员们唯一指定的运动装备。当年10月,神舟六号成功飞天,匹克也与中国航天一起经历了第一次伟大的携手。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成功后,匹克将航天业的成功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将不断追求科技发展与技术突破的航天精神,作为企业前进道路上的信条。

匹克抓住航天事业成功的关键,开始逐渐走上更加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先后在北京、广州、泉州和洛杉矶成立四家国际设计研发中心,努力追求更高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全新的缓震技术,细化运动装备市场,为每名匹克运动员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专业性运动装备。通过科研和服务,一步步扩大市场,汲取国际资源,提升品牌整体素质,学习中国航天,匹克也将发展成为源于中国的世界性运动品牌。

2013年3月25日,与中国航天一同成长的匹克荣获“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先生对此非常自豪:“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强大的国家催生强大的企业,也才能塑造强大的品牌并推动其走向世界,匹克希望与中国航天事业共同成长、进步,为走在世界前列而奋斗不懈!”

技术研发+科技突破,这绝非匹克的大话,在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过程中,匹克在这一方面下巨力谋求发展。今年,匹克全新的“梯度双能科技”(使鞋底受力特征符合人体足底受力特质和运动需求)就被应用在“TP9闪电战靴”之上,这项新技术可以达到缓震和反弹的双重目的,为运动者提供更舒适更有效率的反馈和帮助。

NBA赛场上,匹克球星托尼-帕克就是脚踩此款战靴,出色的球鞋性能让帕克在赛场上的表现更胜以往一筹,在今年的季后赛中,帕克一跃成为联盟表现最棒的球员之一,设计款式+附加性能都令人惊艳的“TP9”匹克战靴,也一道成为NBA赛场上的焦点。

航天技术的突破范文6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航天将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呢?在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看吧!

航天运输系统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火箭了!为了进一步提升进入宇宙空间的能力,我国将开展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氢氧发动机、10米直径大箭体结构等关键技术攻关,预计10年左右完成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实现我国运载火箭低轨运载能力从25吨级到100吨级的跨越;研制发射无毒无污染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完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开展低成本运载火箭、新型上面级、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研究,提升发射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

空间基础设施

接下来说说卫星!未来我国将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基本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其中,卫星遥感系统将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3个系列,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手段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将发展固定通信广播、移动通信广播、数据中继卫星,逐步建成覆盖全球、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可靠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可是我们熟悉的话题哦!未来,我国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

此外,我国还将完成空间站各舱段的主要研制工作,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和运营。

同时,我国还将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提升载人航天能力,为载人探索开发地腔间奠定基础。

深空探测

走向深空是人类的使命!未来,我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17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

2018年前后,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开展原位和巡视探测,以及地月L2点中继通信。通过月球探测工程的实施,开展月表形貌探测和地质勘察,对月球样品进行实验室研究;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地质特征探测与研究,以及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的认知。

我国还将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突破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等关键技术。2020年发射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实施环绕和巡视联合探测。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工程实施,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空间科学

浩瀚的宇宙奥秘无限!面向重大科技前沿,我国将遴选并启动实施一批新的空间科学卫星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在空间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在空间天文与空间物理方面,我国将利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探测宇宙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研究致密天体和黑洞强引力场中物质动力学和高能辐射过程;综合利用相关资源,开展太阳风与磁层大尺度结构和相互作用模式、磁层亚暴变化过程响应等研究。

在空间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方面,我国将利用“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嫦娥”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等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研究。

在量子科学空间实验方面,我国将利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展空间尺度上的量子密钥传输、量子纠缠分发及量子隐形传态等量子科学实验和研究。

在基础理论及科学应用研究方面,我国将开展日地空间环境、空间天气、太阳活动及其对空间天气影响等领域基础研究;开展空间科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基于X射线属性特征、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能量与空问分布、空间物理环境、地外天体、地球电磁场及电离层等科学探测数据综合分析技术,促进空问科学成果转化。

空间环境

太空环境充满各种危险和挑战,航天器该如何应对?未来,我国将不断完善空间碎片、近地小天体和空g天气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完善空间碎片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模型,统筹推进空问碎片监测设施、预警应急平台、网络服务系统建设,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航天器防护能力;完善空间环境监测系统,构建预警预报平台,提升空间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能力;论证建设近地小天体监测设施,提升近地小天体监测和编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