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应急预案范例6篇

噪音应急预案

噪音应急预案范文1

中山港中山港区盛鸿石化码头工程位于中山市民众镇,拟建1个5000吨级石化泊位,装卸货种为汽油和柴油,吞吐量预测为70万吨/年。3月14日,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认为其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批复同时指出,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优化设置码头排水系统。码头废污水(包括码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经后方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五尾涌;船舶压舱水、洗舱水、软管冲洗水和舱底油污水均禁止直接排入水体,应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码头作业时油品的挥发、泄漏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应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三)采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功能区排放限值的要求。

(四)码头及船舶产生的含油废物、含油污泥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其收集和贮存应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

(五)制订有效的环境事故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做好与后方库区及中山港港区区域事故应急预案衔接、联动,落实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范危险化学品码头发生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确保环境安全。为防止废水事故性排放造成影响,项目应设置足够容积的消防事故池。

(六)开展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并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环境监理报告作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之一。

广东省高州市大岭坡矿区金矿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日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认为其开发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批复同时提出,项目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节能、降耗、减污”的原则和“以新带老”的要求,采用先进的矿山采选工艺、技术和设备,并加强采选矿及矿石运输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和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二)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循环用水”的原则优化设置给、排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四)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恢复工作。

(五)优化矿区布局,选用低噪音的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并采取减振、隔音、消音等措施,确保矿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限值要求。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将矿区9线以南的区域列为禁采区的承诺,同时控制一次爆破装药量,减轻对陂头村居民的振动影响。

(六)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应回填于采空区,尾矿排入2#尾矿库。

(七)采矿区范围地面应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地下井巷。

(八)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暂行管理办法》(环发〔2010〕113号)的要求,加强矿山采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事故应急体系,落实有效的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特别是极端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废水事故性排放及因发生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及爆炸等地质灾害和安全事故而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并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确保环境安全。

噪音应急预案范文2

《顺德西部生态产业园分布式能源项目及配套热网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日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该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应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严格执行《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计基础〔2000〕1268号)等的相关规定,并按照《佛山市顺德区热电联产规划(2013-2020年)》等文件要求,配合地方政府严格落实,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前完成供热范围内现有7家企业15台燃煤燃油小锅炉的关停工作。在本项目供热范围内,不得再建分散供热锅炉等。

(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确保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达到《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24号)“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以上。

(三)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循环用水”的原则,优化设置废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系统。本项目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应分别控制在777吨/日、7.74吨/日内。

(四)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本项目采用干式低氮燃烧器,并应预留烟气脱硝装置安装条件。

(五)优化厂区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主要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要求。

(六)按照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妥善处理处置各类固体废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七)应针对天然气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发生泄露、火灾及爆炸等事故,制订并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加强演练,并与区域事故应急系统相衔接,确保环境安全。

(八)各类排污口应按规定进行规范化设置,并按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实施联网监控。

(九)做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十)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应分别控制在1.6吨/年、204.6吨/年以内,具体总量控制指标由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在省下达的指标内核拨。

(十一)本项目配套的天然气管线、送变电设施等工程应依法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沙坦类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期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并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原则,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二)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及初期雨水经处理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较严者后排入三灶水质净化厂处理。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三灶水质净化厂处理。本项目外排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应分别控制在188吨/日和44.6吨/日以内。

(三)采取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处理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避免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应按报告书论证结果,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并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护距离内的规划工作,严禁建设学校、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

(四)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高噪声源设备采取有效的减振、隔音、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五)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其污染防治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废包装材料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生活垃圾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六)制订并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与区域事故应急系统相协调。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生产、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设置足够容积的废水事故应急池,杜绝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超标排放造成大气、水环境污染事故,确保环境安全。

(七)做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 的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

噪音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绿色施工;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推行绿色施工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部2007年9月份的《绿色施工导则》。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还包括了其它大量的内容,它同绿色设计一样,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把绿色施工技术作为重点,应用到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中。

建筑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建筑原材料装卸、运输等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因素主要为废气、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和污水等,其中以粉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较为突出。

1施工中的各项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1.1大气污染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为建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

(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

(3)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

(4)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

1.2 水污染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废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

1.3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比如在施工过程中要产生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

1.4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化学产品的使用增加了施工中的化学伤害和对现场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 绿色施工措施及方法

面对施工现场环境中的各项污染,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或降低污染,达到绿色施工的要求。

2.1环境保护

2.1.1场地环境保护

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

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6)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 、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8)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2.1.2大气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2)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3)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4)施工现场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

5)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7)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2.1.3噪声控制

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2)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3)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4)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5)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6)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7)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2.1.4水污染防治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2.2施工现场材料与水资源

2.2.1材料节约

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2.2.2水资源节约

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2)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3)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4) 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2.3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2.3.1场地文明

1)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

2)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

3)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

4)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2.3.2人员安全

1)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2)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3)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2.3.3卫生防疫

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2)生活区应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4)施工现场制定卫生急救、卫生防疫措施,若施工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应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3结语

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建筑必然要求绿色施工,不仅要在节能方面达到相关标准,而且要在污染方面严格控制。应用“节约能源、节省土地、节约水源、节约原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新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家住建部.绿色施工导则.2007-09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天津市环境监测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06

[3]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01

[4]金礼学.浅谈绿色建筑和绿色节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

[5]张燕林.绿色施工常见问题研究,山西建筑,2009(28)

噪音应急预案范文4

噪声与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是世界三大公害。如果长期接触高分贝噪声会造成环境健康风险,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甚至威胁生命。德国环境部预估,交通噪声每年造成德国约4000人心脏病发。近年来德国修改并完善了噪声污染的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特别是通过刑法设定“噪声污染罪”等综合性法律规制方法和相关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德国噪声污染防治立法概况

从上世纪中叶起,德国开始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立法。先后制定了《建筑噪声法》(1965年)、《噪声技术导则》(1968年,1998年修订)、《航空交通噪声法》(1971年)、《联邦排放控制法》(1974年);目前,德国还没有一部适用于所有类型噪声规制的专门法律。此外,德国还制定了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和标准,比如:关于割草机的合理使用、防治割草机产生的噪声扰民、建筑施工中机械的合理使用、交通运输行业对噪声的防治措施等。根据《联邦排放控制法》及相关标准,工商业噪声受《联邦排放控制法》调整;受许可证管理的设施,标准执行《噪声技术导则》;其他设施则执行指南文件。德国《联邦公路法》还要求公路配套建设隔声措施,保证合理的噪声限值,要求企业生产“安静汽车”,低噪路面计划也在开展中。根据德国《民法典》,对于居民暴露在不合理的噪声之下需要为必要的建筑隔声措施(如隔声门窗等),政府一般给予资金补偿。德国《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1994年)规定“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在处置过程中必须遵循《联邦排放控制法》等有关规定”。

2011年,德国批准了一项保护6岁以下儿童制造噪声权利的新法案,规定即使附近居民受到儿童噪声之扰,也不得驱赶儿童。根据新法,6岁以下儿童有尽情玩耍的权利,幼儿园、沙坑以及儿童游乐场所发出的喧哗声“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适用工业和商业噪声的管制法律。新法将儿童吵闹声归入“自然声”一类,应该得到社会容忍。目的在于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体现了“儿童友好型”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导向。

德国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类型和法律措施

噪声地图噪声行动计划根据《欧盟环境噪声指令》(2002/49/EC),德国在2005年6月修订了《联邦排放控制法》,将战略性噪声地图和噪声行动计划进行了立法转化和法律细化。根据该法案,所有的主要道路、铁路、机场和相关居民聚集区域,都必须绘制噪声地图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噪声水平;如噪声超过75分贝的地区则被列入最高级别,标注为深红色。

目前,德国已有1000多个城镇绘制了噪声地图和噪声行动计划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噪声对策,政府将噪声地图放在城市官网上,民众只需输入当地邮政编码,即可得知“噪声污染”程度。

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

从20世纪70年代起,汽车等交通噪声污染逐渐取代工业噪声污染,成为了德国第一噪声污染源。汽车和交通噪声主要包括发动机噪声、路面噪声、轮胎噪声和风压形成的噪声等。就此德国《交通噪声保护条例》主要适用于新道路的建设和现有道路的扩改建工程,该条例规定针对明显的噪声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大量种植树木营造隔音带、划定城市步行区、严格规定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安宁区禁止鸣笛、使用低噪声标志“L”或“G”、建造噪声防治隔音墙等,以避免或减轻明显的不利影响和和身心妨害。法律规定必须开发和使用更加安静的路面、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目前,德国正在对现有联邦公路进行现代化改造,铺设“消声混凝土”;联邦环境部要求机动车辆、电动两轮车和轮胎的噪声下限值必须反映并采取欧盟和国际上的最佳可行技术(BAT),所有汽车特别是大型公交车和运输卡车的发动机必须配备机舱隔音降噪声装置,以有效隔离、降低发动机噪声;在没有紧急情况下,绝对不允许汽车鸣笛,在居民居住密集的地区对车速有严格的限制。德国环境部还将车辆噪声监测列入每年车检,这使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改进汽车噪声设计。在城市里,过去比较重视汽车的畅通,而现在是以行人为中心,并且各州政府越来越重视步行街建设和噪声污染防治。比如在柏林市就有100多条街道晚22时至次日6时车速不得超过30km/h,城市网状主干道之间30公里限速区的标志随处可见。如今其城市交通噪声基本上控制在40分贝以下。

航空噪声的防治措施

德国《航空交通噪声法》规定了立法目的:“本法旨在通过建设隔离设施与结构性隔音屏等方法,使机场周边公众和社区免受飞机噪声所带来的危险、严重的损害与滋扰。”根据该法,机场区噪声必须低于65分贝,这意味着2007年之后州政府有义务在那些靠近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的附近居民区域安装最先进的隔声设备,对机场进行整体绿化;对机场专门划出噪声防护区域,还要求改进飞机制造技术,淘汰噪声过大的客机,减少噪声源。目前,德国许多机场受到夜间飞行禁令的束缚,但科隆和波恩机场因旅游和军事等原因暂不受此限制。此外,州政府还在噪声保护区规定了住宅结构的隔声质量标准,规定机场舒用降音和隔音板。近几年来,联邦和州政府根据《航空交通噪声法》陆续修改或颁布了相关的实施条例,确保了《航空交通噪声法》的法律统一与高效执法,并为环境噪声治理的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的确定性和依据。

铁路噪声的防治措施

2010年,欧盟通过了对于欧盟向其境内行驶的大卡车征收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费的提议。进入21世纪后德国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高达95%以上,因此历来非常重视铁路噪声的防治。1990年,德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章“交通噪声保护法则”,确认了《噪声03》和《噪声04》作为铁路噪声评价计算规范的权威性依据。德国规定新的铁路车辆噪声限值必须在欧盟水平和相关标准上予以更新,同时强化铁路噪声的环境影响评价和铁路现代化计划,政府每年提供1亿欧元用于建造隔音屏障及按照隔音窗。联邦环境部明确表示,支持对铁路基础设施根据国家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收费,以填补相应的社会损失和环境损失。如今,德国境内公路和铁路两边都是绵延无尽的绿色和随处可见的各种形式的噪声防护墙。

工业和商业设施噪声的防治措施

按照《排放控制法》和《噪声抑制技术指南》,只有当工业或商业设施的噪声对环境无不良影响、达到法定噪声标准的时候,才可获得经营许可证和设备使用许可证。所以,德国主要通过噪声排放许可证和征收噪声税等措施,来治理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噪声污染问题。德国法律规定噪声超标的企业一律迁出城市;施工单位不仅要噪声值达标,施工时间也有严格限制。并且,德国还制定了分年度实施的噪声源标准,促使汽车性能提高和施工机械性能的改善。随着德国环境法典草案的推进,以及《非离子放射防护法》与《环境法规清理法》的生效实施,包括噪声排放在内的许可证制度不断迈向更加综合和一体化的开发行为许可制度。

居住区噪声的防治措施

德国《关于机械设备噪声保护的条例》把居民区作为交通安宁区来保护。

该条例规定了居民住宅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地区机械设备作业方面的噪声防治问题,并规定了低噪声机械设备使用者的激励机制。德国法规定住宅区夜间噪声不得高于50分贝,政府在一些穿过居民密集区的中小干道上,还实行22时至早晨6时之间限速30公里的分时限速规定,尽量避免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目前,德国城市中许多住宅密集地区的道路,都大量采用特殊的降噪材料,在交通频繁地段安装隔音屏,邻近住宅区的高速公路旁和城市交通密集地段都栽种很多树木,没有紧急情况绝对不允许汽车鸣笛。德国政府还规定,受到噪声污染的家庭购建消音设备,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和优惠。

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噪声的措施

《排放控制法》和《保护免受体育设施噪声污染的条例》是德国体育设施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居民住宅区,德国新法规定22点到早上6点,中午12点到14点时间段,以及星期天,不得制造任何噪声,必须维持宁静,期间不准大声说话、放音乐、搞聚会,以免影响邻居休息。如果必须要搞活动或装修必须告知甚至征得邻居的同意,否则会被妨害者可直接报警甚至向法院起诉。那些违反噪声管制法的累犯,最重可处25万欧元的罚款。德国在城市规划中,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区,基本上被划作“步行区”,人们可以在这里观光、购物、闲聊,不受交通噪声及尾气的干扰。不少中心小城市,如莱比锡、罗腾堡等,外来汽车不许入城。如此,既可以保护文物古迹,又可以较好地保障民众观光休闲娱乐权。自联邦体制改革后,州在设施方面的噪声、与活动有关的噪声享有专属立法权,各州根据本州特点和区域特殊情况等,对联邦《排放控制法》进行了具体化和补充完善。德国重视规划的噪声法善于把先进的降噪技术与合理而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降低了各种噪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扰。

总结和启示

在德国市政建设中,环境保护被列为重中之重,德国政府制采取了众多环保政策手段,主要有规划、监督、预防、补偿手段、税收段、排污权交易、担保责任和公共信息手段等,这些手段都得到联邦政府相关法律的支持。同时也体现了德国环境法中的因果原则、预防原则以及合作原则等。如今德国环境立法不再是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而保护生态环境,还要兼顾人体健康和社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噪声污染影响日益突出,环境噪声污染纠纷频发,扰民投诉居高不下;因环境噪声污染引发的矛盾和纠纷频频发生,扰民投诉超越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投诉,上升到所有环境问题投诉的第一位。根据《2014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系统每年收到的反映噪声污染的群众来信平均达到250000件左右。2009年全国环保系统共收到群众来信69.6万封,涉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有关问题的有67.5万件。其中,反映噪声污染的有24.3万件,占涉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投诉总件数的36%,居各类污染来信比例第二位。群众来访4.3万批次,7.4万人次,涉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有关问题的有4.3万批次。

其中,反映噪声污染的有1.1万批次,占涉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总批次的26%,亦居各类污染来访比例的第二位。

噪音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项目施工 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建筑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噪声、 建筑粉尘、 建筑垃圾、 固体废弃物等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施工噪音严重扰民

建筑施工噪声的环境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建筑工地现场产生的环境噪声 ,主要是由施工机械工作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强度也有区别 ,如挖土机 80-93 dB(A) ,运土卡车 85-94 dB (A) ,汽锤风钻 82-98 dB (A) ,打桩机95-105 dB(A) 。同时 ,据测建筑场地清理工程噪声约为80-85 dB(A) ,地基工程为75-85 dB(A) ,安装工程为75-85dB(A) ,整修工程为85-95 dB(A) 。

因此 ,施工场地的噪声一般均超过国家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见表1) 。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列于下表: 等效声级Leq[dB(A)]

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很多工程作业几乎是在居民窗下进行 ,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噪声常常使周围居民难以忍受而采取措施阻止施工 ,使一些建设项目被迫停工 ,甚至有时会发生和法律诉讼。

此外运送建筑材料的重型卡车所产生的交通噪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然而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现在位置基本上处在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类似的地点的显著特点就是居民相对集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来说,噪音对施工地点所居住的居民,工作的民众已经形成了生活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

2、 建筑粉尘的环境污染

建筑粉尘是地表扬尘的主要来源 ,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且近年来其对环境空气的 TSP贡献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筑粉尘污染主要是指水泥、 石灰、 沙石和回填土等建筑原材料在运输、 堆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某些气象因素造成的部分建筑原材料小颗粒散失到环境空气中所造成 ,也包括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地表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主要指一些废弃的建筑原材料、 建筑半成品和建筑原材料的包装物。目前国内的72.3%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着资源耗费的现象;其中85%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还有38%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建筑垃圾排放量大 ,且面广 ,影响深远 ,比较难以降解 ,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特性 ,影响植物的生长 ,并影响城市的美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首先是从工程的拆迁就开始了,继而是施工的开始,原料的耗费也相应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尤其在工程施工中,因为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妥当,不仅没有使本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建筑垃圾的清除,转运不及时还为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4、 建筑废气的环境污染

建筑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 ,如油漆、 涂料等。建筑业废气的排放量较小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此类废气具有污染物种类较多、 毒性较大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点一般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 ,通风状况一般都不佳 ,故对人的危害较大。

5、 建筑业放射性的环境污染

建筑业的放射性污染 ,主要来源于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镭、 氡含量较高的建筑材料、 装潢材料或建筑物建在高放射性本底值的地方。

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参建单位应当及时建立控制对策

1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做到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有关地方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2、针对建筑工程特点确定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1) 施工准备阶段①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②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③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④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⑤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人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⑦在《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培训、监测、检查等,计算环保工作的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 ⑧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2) 施工阶段环境污染控制

施工阶段是形成项目实体的阶段,牵涉的单位和人员多、工艺复杂,对项目环境的影响较大。就当前我国项目施工活动来看,重点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项目现场文明施工

制定有专门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施工中记录环境状况;制定专门的采购政策;与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积极配合。

②工程噪声控制

③粉尘控制 :在项目建设与拆除工作中,人们对粉尘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④建筑垃圾的处理 :通过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文明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施工现场只需配置1台或数台粉碎机,即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渣就地处理、就地使用。

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施工概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行性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下步环保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

3、制定环境保护控制对策

从源头上预防粉尘、 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混凝土是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建筑工程中所用混凝土来源有:

(1)在建筑工地上现场搅拌;

(2)由搅拌站通过搅拌车运送到工地上的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所占的比例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商品混凝土占混凝土生产总量的比例还不到 10 % ,而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混凝土不仅具有节约原材料 ,提高利用率 ,易保证质量 ,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还因为其对施工场地有防尘、 防噪声的作用 ,解决了施工场地噪声大、 尘土飞扬等污染问题。

(3) 工程弃碴、建筑废料污染控制措施 ①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 ②制定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 ③ 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④ 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随意倾倒,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4)生活垃圾污染源控制措施①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② 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或用于回填。施工现场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5)在工程施工中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 噪声 :①噪声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 ②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方法。 ③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超标严重的施工场地安设噪声控制设施。 ④自备发电机做隔声处理,有电力供应时不许使用自备发电机。 2) 振动: ①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90 要求。 ②对临近建筑物事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造成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③其余控制措施与噪声基本相同。3) 水污染 :①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水自然水体,悬浮物(SS)严格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 ②根据排水网的走向和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③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4) 大气污染: ①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 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②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段)。 ③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④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 ⑤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辆携土。 ⑥拆除构筑物时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 ⑦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噪音应急预案范文6

舱内空气清新如春

我们知道,新装修的房子会产生有害气体,新买的家具也会散发出有害气体,因此,需要放一放味才能居住和使用,不然的话,轻者对人体造成不适,重者就要生病。

3名航天员工作生活在一个15立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呼吸和身体都将散发出各种气体,这些气体有的可能有气味;在真空环境下长时间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由于受真空环境的影响,舱内的设备器材将溢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浓度高了,将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另外,人对目标飞行器产品和结构也有影响,比如人要呼吸、要出汗等等,形成的湿气在舱壁上形成水珠,反过来对产品构成影响,时间长了一些产品会生锈,会有微生物,会长毛,这都会影响到组合体的寿命。因此,必须对舱内的有害气体和湿气进行有效的控制,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航天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可靠工作。

在如何保证舱内大气环境的清新上,技术人员也动了不少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在目标飞行器研制之初,就在设计上加强了有害有毒气体的控制,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那些结构稳定的,经过太空飞行考验的优质材料,如果用新型材料,就必须经过充分的地面试验,同时,在舱内还设计了相应的监测及净化装置和大量的措施,这些装置和措施都经过了地面的大量试验。通过这些办法,可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家园里,也能享受清新、无毒、无害、无味空气了。经过多次的试验验证,目标飞行器的舱内空气质量完全满足航天员在里边生活的要求,达到了绿色环保和航天医学标准。

在舱内微生物的控制上,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地面对内装饰布消毒、整舱气体置换以及用无水乙醇擦拭设备表面;在轨道上,采取控制舱内温湿度、配备微生物控制装置以及配备擦拭设备用的毛巾等。

自动化监控飞行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要借助舱内设置的各种仪表,来观察掌握天宫一号和飞船当前的飞行状态。在进行目标飞行器仪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独具匠心,不仅充分考虑到仪表的功能,甚至连仪表安装的位置、形状、大小,仪表盘的颜色等等诸多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努力达到功能优化、方便使用,便于观察,感觉舒适的目标。

在太空飞行中,如果让航天员一直盯着仪表,肯定会让航天员视觉疲劳。为了减轻航天员的工作量,节省更多的精力,科技人员设计了各种自动化预警装置,这种设计使得天宫一号上的仪表不用航天员每时每刻都盯着。如果组合体发生异常情况,哪个系统工作不正常,哪个数据指标发生大的变化,在航天员还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自动化预警装置就会自动报警,提醒他们及时发现和处置。更能体现科技人员细心的是,连报警的时候用什么声调,声音的高低,灯光报警情况下光线的大小强度,都是经过与航天员一起反复斟酌、对比,多次试验,才最后定下来。

科技人员在充分继承神舟飞船过往的安全措施的同时,还结合天宫一号长期无人、短期有人照料的特点,设想了各种应急状态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措施,比如,如果舱内发生了火灾,或者压力没有了等险情,都有可靠的应对预案,在这些预案中,既包括险情发生后怎样紧急处置,还包括航天员怎样安全紧急撤离。这些预案到底管不管用,科技人员都在地面做了充分的试验。

女航天员有自己的“闺房”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舱内噪音、灯光等对航天员睡眠的影响,保证航天员有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在目标飞行器的舱内,专门设计了两个独立的航天员睡眠区,保证同时有两人去休息,一人在值班。其中一间还是专为女航天员设计的“闺房”。

睡袋是航天员在轨道上睡觉的“被子”。人们往往有一个习惯,这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个人用个人的被子,如果盖上别人的被子,可能总是会感到别扭。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里,为使航天员睡得舒服,技术人员专门设置了三个睡袋,也就是说,航天员在睡觉的时候不是大家混着盖“被子”,个人用个人的“被子”。在组合体里,科技人员除了为女航天员预备了单独的床铺和被子以外,还早已针对女航天员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进行了特殊关照。

还有,除了睡觉有“单间”以外,还考虑到每个航天员的生活习惯不同,比如对光线的感觉就不同,有的喜欢亮一点的环境,有的就喜欢暗一点的环境,为适应这种个性化的需要,技术人员在“卧室”灯光的设计中,就采用了可调节式的照明方案,航天员喜欢何种亮度,完全由他们自己随意进行调节。

“太空密室”里说悄悄话

航天员长期在轨道上工作和生活,与家人通话,是他们缓解思念之情,保持快乐心境的重要手段,而与妻子、老公或孩子说说悄悄话,有些是不方便让别人听见的。为保证航天员与家人说悄悄话的私密性,在天宫一号里,技术人员设置了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他们与家人说悄悄话,别人是没法“偷听”的。

天宫一号里,到处都是监控探头,航天员在舱内活动都可以一目了然地被“监控”,为保证私密性,特别是男女混搭的飞行中,为保证个人活动的私密性,科技人员还专门设计了探头的遮挡装置,不愿意被看到的活动,将被挡住。

为保证航天员与控制中心和家人通话的亲切感,天宫一号上,首次实现了与地面双向的可视通话,航天员对着屏幕与领导、与家人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通过屏幕一目了然,极大地增加了亲切感。

航天员可以像在地面一样收发电子邮件,天宫一号的人机界面完全是按照载人状态来设计的,航天员可以借助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与地面进行短信信息编辑和收发电子邮件,如果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字和图像资料需要在太空中与地面进行交换,那么航天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而这些界面与我们地面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一样职能,可以直接输入文字,并可以添加附件,传递大量的数据信息。

长期太空飞行,娱乐活动对于保证航天员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为保证航天员的娱乐,天宫一号组合体里还专门给航天员提供了用来娱乐的笔记本电脑,航天员在工作之余,在睡觉之前,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来看看书,看看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这些乐曲、大片有的是航天员自己带上太空的,有的是地面事先为他们准备的。当他们要娱乐的时候,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用手指轻轻点一下菜单,悦耳的音乐和刺激的大片就会向他们走来。

降低噪声办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