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例6篇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1

关键词: 微课程 物流系统仿真 微课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视频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视频为信息传递的微课程教学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广泛应用。融合互联网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根发芽,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学习理念为微课程设计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微课程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的高级产物。时下,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工科物流工程专业中,《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系统仿真的理论、方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又要靠理论指导,两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这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内容多,但课内学习时间有限。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效和深入学习,作为专业教师,笔者考虑利用先进微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对课程重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本文主要讨论微课程在物流系统仿真课外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微课程的设计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课程“微课程”的特点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认知主体被动接受知识,而学习主动性被忽视或压抑。同时,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以知识点为单元,短而精悍。

微课程的设计是以课程需要为出发点,针对每个单元的具体问题,通过视频或文档将核心的概念重新编排,形成的教学资源。每一个单元相当于一节微课,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从时间来看学生每学习一个单元用20分钟,而传统课堂教学为45分钟,利用微课形式可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学习。另外,每个单元的微课都是教师精心提炼的重要知识点,俗话说“浓缩的即是精华”,传统课堂中教学重点难点都可以通过微课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课程更形象,教学方法多样。

微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讨论、直观演示、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等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学习时间自由和灵活。

传统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指定地点和时间进行教学,并且教室、人数是有限制的。而微课程很灵活,因为是视频媒体,主要通过网络传播,所以学生学习时间和地点就比较随意和自由。教师录制完课程之后,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自由学习,在学习人数上没有过多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学习,还不会耽误其他事情的处理。

二、“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按照学习内容、学习需要及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进行的课程设计,是微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按照不同分类方法,微课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讲授型、问答型、讨论型、演示型、启发型、练习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和合作学习型。按照视频录制方式可以分为拍摄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型、混合型等。按照传递方式可以分为讲授型、解题型、软件合成型、混合型等。进行微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按照课程特点和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首先将微课程按照知识点分成需要录制的微课单元;然后按照每单元微课的教学主题进行分析和细化,确定微课的类型;接着准备相关文档并录制拍摄微课视频;最后对微课视频进行后期编辑与输出。另外,除了核心资源微视频之外,还需要制作其他多种资源,如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反馈、微点评等。

1.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课外学习简介。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针对物流工程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这门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物流系统仿真基础、离散事件系统建模、随机数与随机变量、输入数据分析、系统仿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校验等内容。实践教学部分主要是利用仿真软件对具体物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理论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在物流系统仿真理论课程中涉及很多数学知识,虽然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开设了相关数学课程,但是掌握相关知识有个体差异,所以有些同学对较难较深的数学知识产生畏难心理;同时,在物流系统仿真实践课程中,由于使用了比较专业的仿真软件,同学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的,一开始入门和掌握都比较慢,特别很多仿真软件在进行复杂系统建模时需要编写程序才能实现相互作业流程之间的通信,因此需要同学们具备相关编程知识,这些都是学习的时候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物流系统仿真这门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学习步调不一,如果需要学习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还得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学习这门课程,考虑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课程制作成微课程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2.物流系统仿真微课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中,笔者作为专业教师要设计和开发一个物流系统仿真微课程教学资源。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分出重要知识点确定每个微课的播放时长,根据内容不同,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次,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设计不同微课录制形式,主要以学生易于接受为目的;最后设计相关辅助资源,目的是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有利于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本微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兼顾个体差异,帮助同学提高学习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本课程理论课内学习时间是32学时,主要按照章节分为物流系统仿真基础、离散事件系统建模、随机数与随机变量、输入数据分析、系统仿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校验六大部分。由于每一章节课内都要讲授,因此在课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中,主要把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出来,每一部分做成微课。同时,还有一些补充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做成相关微课。由于每一章节中都有相关上机操作练习,这个在课内有涉及,但是时间有限,有些同学在课内学习时没有完全掌握,所以会把相关实践操作的知识点做成微课,方便同学们复习和完成作业。

课程实践部分课内学习时间是2周的综合实践,在这两周内不仅需要同学们学习专业的仿真软件,还需要做出一个相对综合的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于零基础学习者来说很有挑战。课内时间安排是非常紧凑的,涉及软件的使用和操作,都需要同学们练习,有些同学并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完成相关操作练习,课下又忘记操作流程,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这里可以按照软件的操作步骤,制作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操作的微课录屏小视频,再配上教师解说,让同学们课后也能学习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一般操作实践类微课程可以做成演示型的,方便学习者模仿和操作。

在每一部分微课设计中,除了录制视频,还需要准备和设计相关微课资源。如为了视频录制效果更好,教师要充分准备微教案、微练习和微课件等资源。微教案与课内学习教案相似,但由于微课本身就短小精悍,因此设计微教案时更要强调突出教学重点,精炼、简单而准确。微练习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或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教师设计微练习时要注意其练习内容少而精,并且具有针对性。微课件能为学习者提供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微课件时要注意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并合理安排信息量,易于教师的控制。另外还需要设计适当的微反馈、微点评,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微课程”的实施

制作物流系统仿真微课程的时候,笔者首先分析课程课内教学实际情况,包括课程进度、学生掌握情况、课堂练习情况等。然后对重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制订微课程教学计划。接着,申请网络微课堂的账号。之后,对微课程教学计划的每一部分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相关微课,包括编写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等教学资源。最后,进行视频的录制、编辑和输出,并整理出来发到网络上供学生学习。

通过微课程的应用,笔者发现学生比较欢迎这种新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深化相关知识点。在课外学习方面利用微课程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学习能力。

四、结论

信息时代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物流系统仿真课外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教师在新的教学方式下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也是一种挑战。在今后研究中,会重点研究微课制作,为课程建设带来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2

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点分析

1.1 知识目标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尝试利用磁体、电线、黑板擦等制作生物膜模型;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知识发现的一般规律。

1.2 教学重点

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教学难点

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物理模型构建过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物理模型的构建见表1。

3 生物膜物理模型构建过程的呈现方式

3.1 常用教学方法调查

3.1.1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3.1.2 原因分析

调查人数虽不是很多,但从中也反应出一些问题。从调查中可知,在具备了多媒体设备的中学教师基本上100%都直接选择了PPT教学模式,而在设备不够的或是有一定年纪的教师,则更多采用板画和板书的教学方式。在三种教学模型中实物方式教学方法被采用的机率是最小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1) 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所决定:PPT教学模型相对而言,较形象直观、具备动态效果,教学方式能较轻松驾驭,同时又能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实物模型教学需要教师花费相当多时间去制作或寻找适当的教具,同时在设计教学时,需要花精力去思考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2) 教师个人素质起到影响作用:具备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型是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不仅需要观摩大量优质课的视频和同事的教学过程,还需在教具的制备和克服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时时间的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遍遍的反思和修改。种种原因使得物理模型的教学方式被教师较少采用。

3.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各种教学方法分析

3.2.1 PPT多媒体展示方式

主要授课模式是用幻灯片展示本节课中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辅助手段是师生绘制磷脂双分层基本支架。

优点分析:层层递进,由宏观到微观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模型的建构过程;学生理解得快,对结构模型的特点掌握准确性高。

缺点分析:学生动手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力。由于PPT的播放顺序和模型构建过程不能同进出现,因此对于模型的构建过程缺乏具体形象的了解。

3.2.2 物理模型构建教学方式

主要授课模式是利用磁体、电线、黑板擦等制作生物膜模型,并结合PPT多媒体技术。教师在PPT中展示本节课中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同时使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通过磁体、电线制作的磷脂分子的物理模型,利用教学中所用的圆形与方形的黑板擦表示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分布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亲自动手在黑板上再现科学的探索过程,一步一步构建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优点分析:通过建构模型,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缺点分析:模型保存是一问题,比如橡皮泥制作的较大的物理模型。学生难以把握制作的实物模型精确度和科学性。教师对课堂进度较难掌控,对学生引导需要达到自如程度。同时在黑板上展示物理模型,对于四维空间和动态展示相对不足。

3.2.3 板画加板书的教学方式

优点分析:学生能根据模型构建历史过程和师生模型构建内容相结合,从而对模型构建的过程有具体的了解。缺点分析:对流动性这个特点缺乏动态的了解。

3.2.4 物理模型建构、PPT技术及微课技术相结合教学模型

主要授课模型是:(1) 先用微课展示一个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最后胀破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膜的功能之一:选择透过性。(2) 通过PPT展示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同步探索历程,用磁体、电线、黑板擦等实物制作生物膜模型。(3) 以微课方式整体展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微课视频的设计思路是:① 截取一小片细胞膜;② 从显微结构到亚显微结构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③ 立体展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即磷脂双分子层及蛋白质分布情况;④ 展示细胞膜中糖被的分布;⑤ 体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流动性。

总的设计思路:要通过微课体现生物膜成分及各种成分所形成的结构,同时要体现生物膜结构中“流动”及“镶嵌”特点。更重要的是要突破其他教学方式中所不足的地方,即体现细胞膜的立体空间结构。

优点分析(与物理模型构建教学方式相比较):对微观世界通过声、画、音等方式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对微观世界探索的兴趣,导入情景设置合理;最后以微课模型从四维空间角度展示整个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克服了板画加板书的教学方式黑板展示中缺乏四维空间和流动性不足的缺点。

缺点分析:做一个微课容易,但做一个好的微课实属不易,需要教师自身对微课录制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同时微课使用中由于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突破,在问题思考中往往不能根据实际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在教学安排中灵活性相对不够,且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稍显不足。

4 微课使用情况调查

4.1 调查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测试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是部分测试题,主要从微观角度来检测学生对生物膜结构的理解。

【例1】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

A. 蛋白质分子 B. 一层磷脂分子

C. 两层磷脂分子 D. 核酸分子

【例2】 脂溶性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 磷脂双分子层内镶嵌着蛋白质

C.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有

D.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例3】 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那么这个CO2分子共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 4 B. 8 C. 6 D. 5

4.2 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测试结果见表3。

数据显示:使用微课中班级高分率比常规教学模式高出22.76%;最高分相差8分,距离比较小;但是最低分之间则相差12体现出了较大差距。这说明在于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方面和立体结构的了解中,微课起到一个很重要作用。

4.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微课应用,学生学习效率反馈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效率反馈见表4。

数据是对使用微课教学的高一(5)班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能存在着小部分学生没有根据自己内心实际出发做出回答,不过也能从中得出微课使用的一些建议。从数据中可见微课在显示微观世界中给学生带来极大震撼效果,100%学生认为应当常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与微观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如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而对空间结构认识,有3.5%学生认为用与不用没有什么差别。课后教师也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解,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学习素质相对都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微课在空间立体结构显示方面对于学习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效果会比较好。

微课在教学模型构建中使用还在探索过程中,先以此案例与各位同仁商榷,请不吝赐教。正如PPT技术曾经经历过的:从全盘接受到多数的否定,最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微课也可能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3

关键词:多模态;混合式学习;微课

一、引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从PPT多模态演示教学发展到了基于微课的多模态外语混合式教学。有学者将微课定义为针对单个知识点、短小精悍、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这种定义明显是有问题的。[1] 首先,微课与PPT课件的主要区别是它不仅仅只是给教学提供支持的学习资源,而是包含按教学目标安排的学习内容、教学活动和学习效果评价等的具有完整教学结构的课程。其次,微课的表现形式并非只是视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用所有的多媒体形式。在这两点基础之上,微课具有点状、碎片化、小型化等特征,能满足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特点。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将学生自主的线上学习与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方式结合,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以高校公共英语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目前的读写或听说课程慕课资源以及微视频教学资源多但不成体系,教材版本差异或学生群的英语基础和教学目标定位不一,在实际的混合式教学中直接可用的微课资源甚少,为保证教学效果,大多需要任课教师在了解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基础之上自主制作微视频课件。用于混合式教学的微视频制作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一大挑战,也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冲击,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多模态外语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

二、微课内容设计

一般而言,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流程是包含语言知识讲解和课下任务布置的微课程制作,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微课程以及课堂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和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的知识内化过程三部分组成。但是微课的内容设计还可以包括课前复习、新课导入、讲解知识、巩固练习、学结、知识拓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等。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在设计微课内容时,首先要聚焦问题且主题突出,围绕各个主题进行学习资源的传递;其次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点的分割。根据单元课文的教学活动流程划分为话题导入微视频、文章主旨与结构分析微视频、语言知识点讲解与练习、写作训练等等。

充分发挥多模态外语学习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讲解、动画讲解和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话题导入与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充分的熟悉话题,并且留下思考题目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输出性技能水平。通过教学录像、屏幕录制和多媒体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章主旨与结构的分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训练阅读能力。微课语言知识点讲解的可反复观看性和学习者可自主控制性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所提出的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教学条件适应每位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那么学生们都可以掌握所学知识的观点。[2]

三、微课制作技术

总之,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教学录像型、屏幕录制型、多媒体讲解型、动画讲解型和视频剪辑型等等。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制作者对以下软件的熟练使用:PowerPoint 2010,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Snagit 等录屏软件, MovieMaker、会声会影、QQ 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DV+白纸,DV+白板,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PPT,等等。[3]用PowerVideoMaker Professional可将PPT转换为视频。屏幕录像专家是使用较广的视频录制软件,可将所有在电脑上的操作过程全部录制下来的同时录制声音讲解。拍摄教师讲解时使用DV+白纸或DV+白板简单便捷。在录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和特效等,否则将会视听不一致或音画不同步等等。为减少外语教师开发微课的技术障碍,需要开发集屏幕书写、微课录制、上传、在线预览、视频提示、视频内嵌式测验、视频标注、学习记录(云端学习数据及统计分析)、多终端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微课程一体化平台,这将成为未来微课发展的技术发展方向。

四、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其它注意事项

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教学内容和活动都旨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因此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而要注意知识的学习过程设计。其次,微课的成功诚然需要能够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应过分的追求动态化的趣味性,还应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简短,避免给学习者造成太多的记忆空间压力。最后,微课视频的录制成功需要选择个人形象较好且英语发音较好的老师,精品课程教师或教学名师等,这样保障讲解流畅、亲切而又自然。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4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应用;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3-0048-03

随着各级各类微课大赛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微视频资源已成为当前教育实践领域的炙热话题。毋庸置疑,微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实现教学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实践来说,如何设计与开发微视频资源,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应用微视频资源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微视频资源的内涵

1.微视频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一般认为,微视频资源是指时间较短(短则30秒,长则20分钟),涵盖DV短片、影剪辑、小电影等多种形态,可通过多种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1]它主要表现出三个核心特点:一是它以视频和动态图像为载体形式呈现其内容,相比于其它媒体形式的资源,微视频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直观的、高体验感的感官刺激;二是微型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持续时间和承载内容上的短小、精简,这就使微视频资源能更广泛地传播,也有利于用户的参与和分享;三是内容上的原子性特征,它通常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模块(知识点),由多个“知识原子”构成。[2]

2.典型的教育微视频资源

微课和微视频课程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两种最为典型的微视频资源。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特点是主题突出、资源多样、短小精悍、半结构化,它表现为一种信息化资源或资源的组合。[3]而微视频课程则是指以微小、简短的视频为主要载体来表现的课程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综合。与“微课”不同,它的本质属性是课程,除了微型化的资源外,还要通过视频的方式将课程的教与学活动表现出来。从构成来看,微视频课程主要由多个主题单元(或加上零散的微视频)构成,它广泛应用于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场域。[2]

二、微视频资源在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1.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特征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指面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课程,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常见的课程如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编程、平面设计、影视编辑、数据库技术及网站开发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此类课程在强调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发展中,该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也逐步加大。

2.微视频资源对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价值

传统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固定、单调,主要表现为课堂内教师的理论讲解和示范演示,学生的活动更多局限于模仿操作。由于缺乏合适的资源支持,课前的知识学习和课后的应用创新少之又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非常薄弱。而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潜在的优势,下面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解析其对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在“学”的方面,微视频资源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升学习效果。它以视频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让复杂、生涩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可模仿,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原理和相关技术参数的理解;同时,微视频的微型、主题化的内容结构,使它可被潜入到情境化的学习中,也便于学习者以多种方式学习,如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学习者可以通过微视频反复观看,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来说,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在“教”的方面,微视频资源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育变革。探索微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其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其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模式。在实践上,我们可以将微视频资源与恰当的教学模式、方法相结合,实现创新的教学模式,如目前较为典型的有基于微视频资源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主题探究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充分实现了微视频资源的优势和价值。

三、微视频资源在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1.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是其教学应用的第一步,其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和技术实现两部分。

教学设计是教学微视频资源开发的核心,它体现在资源的教学目的性、教育规律性、学习者的适应性等方面。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应从学习者特征出发,以微小、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为中心,充分考虑其内容逻辑、视频节奏等技术要点,重点实现其突破重难点、抽象知识具体化等教学功能,如郑小军等人提出微视频设计应从课程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重难点、疑点、易错点等,设计和制作系列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微视频。[4]

在技术实现上,主要考虑其类型、呈现形式以及时间长短等因素。在类型上,目前教学微视频主要有课堂拍摄型、录屏型、混合合成型等三种。[5]课堂拍摄型是指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如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片段、实验过程)进行实录的方式;录屏型是指教师或学生不出现在视频中,采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将知识内容和讲解过程独立呈现;混合合成型则是指将多种不同形态的视频合成的微视频。呈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视觉表达上,在微视频的设计中可利用图表等工具将文字和数据视觉化,但要注意知识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干扰学习。[6]持续时间上,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一般而言,面向中小学生的微视频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面向大学生和成人的微视频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4]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课程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制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将课程内容进行主题化(项目化)设计,根据知识体系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将该课程分为5个大项目,分别为网站建设基本操作、基本网页的创建与编辑、网页布局技术与实现、网页样式表的编辑(CSS技术)、综合静态网站设计与实现。第二,重点对这5个项目的技能目标、知识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分析和设计,根据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及其逻辑关系,抽取形成19个知识要点(难点)。第三,针对每个知识点,遵循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三大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第四,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示范演示,采用录屏和混合合成型两种类型,设计与制作19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间长度在6~15分钟。微视频资源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理论依据

在应用微视频资源的信息化教学中,主要依据的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是人们对在线学习的理性反思后提出的一N融合式学习模式,也是当前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其内涵是指将传统课堂面授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有效发挥各种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优势。基于该理论,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充分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利用微视频资源实现课堂内外、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连接和融合。

(2)环境基础

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开展微视频资源教学应用的基础条件。笔者所在学校自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并引入了卓越课程中心平台。该平台能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以及丰富的教学互动、管理功能,为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支持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课程便是依托该平台开展微视频资源的教学应用研究。

(3)实施流程

依据笔者前期研究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教学实践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的预学习、课中的任务驱动学习、课后的延伸学习,其流程如图1所示。[7]

课前的预学习阶段,教师的主要活动是针对教学目标和主题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依据相关原理设计并开发出主题单元的微视频资源,并将学习指导书及微视频资源(包括其它相关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推送给学习者。而学习者的主要活动则是针对微视频资源以及学习指导书进行在线的自主学习,了解单元的知识要点,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为课堂的任务实施做好准备。

课堂教学阶段则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模式,主要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8]本课程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活动流程可分为三步――主题分析与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与作品制作、成果交流与反馈总结。

首先,师生对课程的学习主题进行分析,也可通过分析与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了解知识的应用情境。然后,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设定情境性的学习任务(如根据案例制作相关的网页作品)。需要注意的是,任务设计要与知识点密切相关,难易适中,可操作性强,在当前教学条件和时间下能够完成。[8]

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始实施任务,完成作品制作。根据任务类型和性质(模仿操作型和综合创新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任务实施方式,如个人任务或小组协作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者或小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习者如遇问题也可通过微视频资源进行补救学习。

最后,学习者将完成的作品共享,并通过学习平台或QQ交流工具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教师则对学习者的任务实施过程及作品给予反馈,总结学习中的问题,提出作品改进的方向和技术要点。

课后的延伸学习阶段以学习者的自主探索和实践创新活动为主。学习者根据课堂学习的情况,结合教师和同伴的交流反馈意见,对作品进行优化、完善,并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延伸学习、实践创作。教师则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给予评价,并将优秀作品上传至在线课程平台,供学习者借鉴和学习,同时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供学习者深入学习。

四、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探索和应用研究,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学生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高,课程教学得到了较好的评价;二是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创作的网页设计作品质量较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然,在本研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如不同类型课程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方法、更多创新的教学应用模式的探索以及不同模式的效果比较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2]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 (4):88-9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61-65.

[[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5]熊剑.翻转课堂教学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3):350-355.

[6]焦宝聪,苏古杉,陈楠.微课程设计的三重属性和六大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6):89-95.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5

国外论述视域中微课的雏形主要是英国的“一分钟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60秒课程”(60-SecondCourse)。这两种教育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更新了教育者对教育模块教学的传统认知,小模块多媒体教学引起学界关注。在我国,最早的微课探索起源于实验性的微型教学视频,大范围的区域性实践出现在广东佛山市。自2011年以来,该地区进行了微课视频大赛,促进了微课的实施和完善。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微课的出现是基于数字时代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个性化和非正式学习要求。一方面,多点交互的互联网思维造成了人人、人机交互及多终端交互的互通现状,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主的信息平台,拉近了各个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开启了智能服务化生活。在传统认知模式转变过程中,作为数字技术“土著”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生活在数字技术迭代加速、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接受与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常态。因此,基础教育的微课化顺应了教育模式创新和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个性化学习、非正式教育理念的杠杆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其中,慕课(MOOCs)、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互动教育手段不断涌现,其结果是更新了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为每个学习主体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方案得以成为现实。但是,本体论意义上对微课的肯定,并没有让教育界对微课的概念形成共识。国内外对微课较为主流的理解来源于微型课堂的构建和新课标教学的新要求。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的主体是一种由文字、音频、画面组成的视频文件,它需要观看者采用全息的阅读方式参与其中,是介于3—10分钟左右的在线视频教学形式。这一定义一方面揭示了微课阅读方式的更新,另一方面也描述了微课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知识点的活动属性。可以说,微课不仅适应了新课标教学中的基本要求,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是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如实展示的视频形式。基于上述微课的含义,我们可以模拟出微课应用的多媒体教育生态。其中,最核心资源是3—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这些资源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总结归纳的与教学性质相关的活动记录,同时根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拟定的短程课堂。教师应该在这个生态中提供教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微课件、微思考、微反馈。这些微型的网络资源,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展现手段,加速了布局合理、良好交互的外部教学生态环境的形成和完善。这样一个教学应用生态被学者们概括为让教学具有了“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因此,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把视频作为教学内容记录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学符号和外在表现形式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效仿的。当然,微型课堂的对象始终都是学生,微课的核心意义仍然在于突出“为学生服务”这一根本宗旨。[2]

二、比较视域下微课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以其“短”“活”“快”“精”“趣”等特点丰富和扩充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微课在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等方面意义重大。但由于硬件资源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实施经验欠缺等原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开发的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困惑。

(一)微课认知的误区

一是对微课作为“微型课程”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深刻。作为课程的微课至少应包括目标、内容、活动、评价四大构成要素,但在实践中,部分老师将微课简单地等同于“课例片段”“微型视频”“浓缩课”,致使微课教学要素不全。二是对微课“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突出不够。根据这一理念,微课中的课件、教案、习题等教学资源应直接为学生服务,微课的设计要注重问题导向,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但在实践中,学生大多被视为微视频的观众,问题还未经过学生的充分思考,答案就直接呈现出来了。三是重微课的外在形式而轻内容建设。教师往往倾注大量心血到微课视频的制作和剪辑上,过于重视微课的外在结构,盲目追求画面的整体精美和协调程度,忽视了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讲解。换句话说,微课视频的制作侧重于视频本身的结构布置和形态改善,而忽略了微课教学对学生的实际功效,呈现出“形式大于内容”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离。

(二)微课制作的误区

一是把微课制作成了“视频式课件”。尽管微型课程作为新兴教学模式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然而,在制作上,诸多的微课实质上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微课呈现的或是传统教学中一整节课堂的一段,或是相关知识的信息汇总,缺乏教学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本质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视频化。二是在微课制作上分类不科学。微课分类探索和开发作为一项重点教研课题,正在成为提升教育创新的重要支撑。目前,从教学方法上,微课主要分为传授法、问答法、探究法等;从教学目的上,微课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等。以上分类仍旧沿用了传统教学的方法,没有与微课的本质特征相切合,致使微课的课外拓展受到一定的约束。三是在微课制作上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微课制作在示范课、参与教学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获奖等动机的推动下,以教师个体为单位各自为阵展开建设,导致微课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教学内容更是零散化,质量也良莠不齐。

(三)微课使用的误区

一是微课配套资源的失衡。一方面是配套资源短缺。一堂微课容量有限,只能罗列出重点知识的重要侧面,而不能将有关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这一现实决定了微课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但在基础教育微课的实际使用上,微课教学只有微视频的呈现,缺乏有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是配套资源超载。为了弥补微课容量的不足,教师为一堂微课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源及资源链接,让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二是微课效果评价不完善。微课教学主要借助网络自主化的学习方法实施,从操作样态上看较为简洁实用,但有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却是个问题。当前,微课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往往需要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以此检测教学的效果。这一方式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微课教学要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追问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三是微课选题针对学生实际不够。一方面,由于中小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微型视频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还未普及,微课的教学模式多元化还受到限制。因此,如何保障学习者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中,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当今微课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微课的设计和安排不仅要成为方便教师完成教学的手段,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诊断学生的需求,让其真正成为区别于日常教学的创新设计。

三、基础教育微课的设计理念和开发策略

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基础教育微课设计理念可从内容知识点微型化处理、课程开放的整体性原则、课程开发的规范化、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设计层次、规避微课实践误区。

(一)知识的“微型化”处理策略

微课设计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微”字做文。“微”是从传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向小粒度的微观设计转变的过程。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微课仍然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但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时间短、容量小,具有非结构化与切片化的特点。因此,微课开发要做到“微而精”,它关注的是知识的“点”,而不是知识的“面”。在具体开发中,一方面,要对传统教学中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切分,依据“微目标”的标准和最小粒度原则,把完整的知识内容切割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一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要围绕这一知识点,选择短小精悍的经典材料,作深入具体的讲解,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单一的知识切片。只有这样,才能让微课达到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理解和掌握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目的。

(二)微课开发的“系统化”策略

课程是微课的本质属性。微课课程的含义是指要实现从一堂微课到一门微课的转变。一堂微课只是一个知识切片,只有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来设计和开发微课,才能避免对一门课程的“碎片化”呈现和“浅层化”讲解。因此,微课的设计要做到系统性和完整性。首先,微课既然是课程,就应有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微课开发要以课程为单位,建设某“一门微课”。一堂微课是一个知识点,一门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的谱系。以课程为单位开发微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其次,对一堂微课来说,不仅要有作为微课的核心要素微视频,还需要有与微视频配套的相关微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3]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道,构成了一个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的应用生态环境。

(三)微课开发的“规范化”策略

微课的开发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经典的ADDIE模式把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4]。微课作为一种在线网络课程,在开发上也应把这一模式作为规范化流程。结合这一模式、微课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目标诉求,微课在开发上应遵循以下十大流程:一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二是把教学内容切分为知识点;三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知识准备、学习动机等);四是根据知识点设计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确定微课程的结构和脚本;五是拍摄微视频(微课的核心);六是微视频后期制作;七是形成微课资源包并上传到微课平台;八是微课教学实施;九是微课教学的反思;十是微课资源动态优化和完善。这一流程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可为微课制作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

(四)教学内容的“视听结合”策略

微课的开发要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一方面,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是学生通过观看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内容要通过视频来呈现,这就需要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字幕等符号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作可视化处理,做到画质清晰、画面切换丰富、课件制作生动。另一方面,微课对知识点的呈现,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微课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发思考、概括提升等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因此,微课的制作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可视化形式,更要重视对教学语言的精细打磨,做到讲授简洁、通俗、流畅,通过教学语言推动知识的传递,启发学生思考,完成知识建构。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6

关键词:交叉融合;微型游戏项目;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8-0041-04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第二期教学改革重点资助课题“中职专业课程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ZZ17)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6-11

作者简介:崔志钰,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海门,226100)科研处主任,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科学技术带头人,海门市e项目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随着职教课改的深入,中职课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但课堂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多样化的中职课堂呼唤更多“异质”教学样式的涌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样式――“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以游戏之“形”和项目之“神”的双重“性格”为中职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一、项目化:游戏教学的新使命

(一)中职游戏教学的项目化诉求

当前,在中职课堂上很少能看到游戏的“身影”,即使偶尔闪现,也基本局限于以游戏的方式创设项目教学情境,成为项目教学的前奏和课堂气氛的“调味品”。游戏成为项目教学事实上的点缀,这固然受制于教师的思维惯性,他们往往以为中职生已经“长大”,已不屑那些简单而低级的游戏。同时也因为,游戏本身的“低效性”甚至“副作用”也使教师对中职游戏教学敬而远之。游戏天然的“趣味”和“娱乐”本性又使游戏不时被“派上用场”,于是在“遗弃”与“利用”之间徘徊,游戏始终没能成为中职教学的基本样式。

“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1]中职生与游戏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游戏应当是中职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因为游戏的“低效性”和“副作用”而抵制游戏无异于“因噎废食”。但事实上,游戏也确实难以承载项目教学的重任,游戏与项目教学似乎有着天然的排斥性。一方面项目教学是以工艺流程或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完成一个事实“产品”为教学目标,而工艺流程或工作流程显然不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游戏的主要作用往往被限定在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调味品”,并非是一个有效的知识“载体”。正因如此,游戏式学习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和“传说”,似乎只能是教学的“非主流”和“配角”。

当下,应摘除有色眼镜,正所谓“不用飞花来点缀”,赋予游戏以教育的功能,赋予学习以游戏的方式[2],给游戏教学以正名,使游戏不再是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载体,是教师一种自然的教学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才能真正实现游戏的项目化。这种游戏项目化就是在保留游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使游戏承载相应的项目知识内容,促成游戏“下嫁”项目,变原先单一的游戏为项目游戏,这是实现中职课堂游戏化的基本“路径”,也是中职游戏教学的基本诉求。

(二)游戏项目化“改编”的基本策略

要使游戏顺利地“下嫁”项目,实现游戏向项目的靠近,进而实现游戏的项目化,必须对现有游戏进行“改编”,使其具备项目的基本特征。游戏项目化“改编”必须坚持三大基本策略:一是不弱化娱乐性。娱乐性是游戏的本质属性,是游戏的价值所在,如果在游戏项目化“改编”的过程中,弱化了游戏的娱乐性,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游戏愿望,即便“改编”成相应的项目,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二是催生出教育性。没有教育性的游戏是难以进入中职课堂的,变原有的游戏为教育游戏是游戏项目化“改编”的应然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把相应的知识融入不同的游戏,开发出相应的游戏项目。三是现实的可行性。游戏的“改编”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和游戏本身的难易程度,尤其是对当前较为流行的游戏软件进行提炼和改编。[3]

笔者在运用PowerPoint教学过程中,合理“改编”一款较为流行的游戏――“走迷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走迷宫”本是一款纯娱乐性的游戏,基本没有教育价值,笔者巧妙地将PowerPoint中的超链接、动作按钮等核心知识点附着其中,再适当设置一些关联知识点,如文本框、自选图形、艺术字等的插入与设置等,实现了游戏的项目化。整个教学以游戏为载体,学生通过“激情游戏―解密游戏―自制游戏―互玩游戏―感悟游戏”等环节,变“教”中“学”、“做”中“学”为“玩”中“学”,变“赤”的授受为悄无声息的自主建构,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见图1)。

这种基于游戏的项目化“改编”,既没有弱化原有的游戏趣味性,又“移植”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在保留原汁原味游戏的同时,又无形中使游戏的“副产品”――项目教学目标悄然实现。卢梭曾说过,急于达到目的,结果反而不如慎重前进的快,这种游戏的项目化路径与其说是教学目标的“暗渡陈仓”,不如说是一种无痕的教学策略,这将使中职课堂教学更为灵动、更富情趣、更具吸引力。

二、游戏化:项目实施的新追求

(一)中职项目教学的游戏化需求

项目教学作为中职专业教学的主流样式,其“六步方略”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路径,原本千姿百态的中职专业课堂渐有“一统江山”之势,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课程改革绝对不应该是用一种教学模式替换其他教学模式,也绝对不是将丰富多样的课堂改革成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不需要“穿制服”“走正步”。项目教学以生产(工艺)流程为线,教学过程演变成“生产”过程,教学成果演变成展示“产品”,这种“所学即所得”固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模糊”了学生与工人的身份界限,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便于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但这种单一的项目教学样式使中职专业课堂高度程式化、技术化,缺乏足够的生机与活力,课堂难以涌现生命的活力。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是一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项目教学不能“死守”技术路线,不能如此短视地、“心无旁骛”地朝向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只顾一味地走路,而无暇顾及沿途的风景,教学必将失去生命感。无论从生命多样性的角度还是基于中职生的年龄特点,无论从中职课堂的本原要求还是教师教学风格的独特性诉求,中职教学都应保持足够的趣味性,探求多样化的项目教学路径,使项目教学不但可“触摸”,更可“亲近”,不但“好做”,更“好玩”。

“游戏化”是中职项目教学的一种全新诉求,它一方面可使单一的项目教学“面容”变得丰富而“可爱”,使教师发自内心地喊出“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使学生真切地感到“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当玩变成了学习的主旋律,学习显然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自然会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这种游戏化教学,学生可能会忘记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但其中的游戏也许会“剩下”,而一旦游戏被“剩下”,则镶嵌在其中的知识与技能却也可能被“剩下”。正如一些大家学者所言,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

(二)项目游戏化“改造”的基本策略

要实现项目的游戏化,必须对项目进行游戏化“改造”,赋予项目以“玩”的特性,变“做”起来为“玩”起来,或者以“借鸡生蛋”的方式,将现有的游戏资源融入项目中,使项目富有“趣味性”。项目的游戏化开发同样必须坚持三大基本策略:一是坚持项目教学的基本特征。即教学必须呈现一个可视化或可触摸的结果,游戏是达成这一结果的过程或者游戏的结果就是项目的“产品”,如此实现游戏项目一体化。二是坚持先解构再重构的基本方针。即先对项目进行解构,实现“骨肉分离”,分离出核心知识点、关联知识点和通用知识点,再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编写游戏剧本”,融入游戏样式,实现“骨肉相连”。三是坚持独立开发与“借鸡生蛋”并重,以“借鸡生蛋”为第一考量,在项目的游戏开发时,优先利用和改造现有的游戏资源。

笔者在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对原有的项目“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进行了解构和重构,以“远程登录”为主要知识负载,在无“鸡”可借的情况下,开发了一个“玩转远程登录”游戏项目。整个游戏项目的实施分成三个环节:一是远程唤醒,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远程唤醒一台电脑,实现远程开机;二是远程登录,学生远程登录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实现远程控制操作;三是远程关机,学生通过远程控制关闭一台电脑。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感十足、充满好奇,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生动局面:表面上是游戏,形式上是操作,实质上是学习。当然,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游戏项目教学中还可适当对学生进行奖励。

这种项目的游戏化以探究为主要形式,以游戏引领学习活动,变原先单一的任务驱动、项目驱动为游戏“自动”,并以学生自主选择游戏等级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分层,避免不分层与教师的强行分层,游戏的结果――“项目合格证书”既是对学生游戏成功的奖赏,也是项目教学的“产品”,学生在收获项目合格证书的同时,项目教学评价也悄然完成。

三、微型化:游戏项目的新视角

(一)项目游戏的微型化融合取向

在游戏项目化和项目游戏化的交叉融合中,必须把握微型化的改造原则。一是对原有的项目进行分解,以形成一个个“微型项目”。[4]如在Excel相关知识教学中,笔者对原项目“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改造,以“微型项目”为主要形式,将原有的大项目解构成四个微型项目:(1)测测你的零用钱,主要知识负载是Excel地址与公式;(2)算算你的零用钱,主要知识负载是Excel函数的灵活运用;(3)明明白白零用钱,主要知识负载是Excel图表的建立与使用;(4)合理用好零用钱,主要知识负载是Excel图表的分析与修改。这种项目的微型化改造为游戏的嵌入提供了条件。二是开发和“改编”微型游戏。中职教师受多种条件限制,并不具备开发大型游戏的能力,他们更多地是利用现有的游戏资源进行微型化“改编”,以便融入课堂,抑或自己设计和开发一些微型游戏。如笔者就针对上述四个微型项目,利用现有游戏资源设计开发出四个微型游戏,实现了项目与游戏的微型化融合。

“植物大战僵尸”是一款中职生较为喜爱的休闲益智游戏:可怕的僵尸即将入侵,每种僵尸都有不同的特点,玩家防御僵尸的方式就是栽种植物(如图2)。游戏本身较为简单,易于上手,但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不强。笔者通过提炼,在保留游戏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微型化的改造,融入到PointPower教学中,赋予其相应的知识负载,其中核心知识负载为PointPower自定义动画,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微型游戏项目。通过与僵尸的搏斗,学生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对PointPower自定义动画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所谓微型游戏项目就是以一个连续的教学活动为项目教学周期(可以是1课时、2课时、4课时等),通过在项目中融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负载,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形成的教学载体。这种微型游戏项目可以确保学生“玩完”后便可看见自己的成果,或“晋级”或“战胜对手”或“收获战利品”……微型化是项目与游戏融合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游戏项目的微型化教学策略

游戏项目微型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师生双方就教学内容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协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游戏类型,学生先初步感知游戏(试玩,了解游戏的基本结构),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对游戏进行深度“解剖”,以破解游戏,在破解游戏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悄然实现,在自主开发、再现游戏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游戏进行有效的“改编”或“升级”,实现项目的有效拓展。

以“室内寻宝”游戏项目教学为例。首先,明确有宝,且就在室内,激发学生获宝“欲望”,明确学生获得宝物的途径是游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学生运用工具,自主探究,根据自己的实力自觉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游戏闯关,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如没做或做错,则不能进入下一关,学生遇到问题可通过同伴互助、教师指导方式,也可利用课件自身的帮助功能,确保每个人闯关成功。这一环节的物化成果是学生获得藏宝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藏宝图。学生根据藏宝图进行寻宝,教师先行简要介绍Windows搜索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明确“寻宝”路径。然后学生自主探究,深入体察“搜索”功能,这一环节的物化成果是学生获得宝物――数字书签。最后通过互藏与互寻环节,一方面使课堂涌现灵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学生收获项目合格证书。见图3。

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学生个性、灵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学生享受自由的学习,不仅是形式上的自由,更是心灵和精神上的自由。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游戏为主形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收获“过程利”,而随着游戏的结束学生又会收获“终结利”,学生的不断获利既可满足学生“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又使教学目标一步步趋于实现。

游戏与项目的“微型牵手”、“交汇对接”,使中职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愉悦,这种游戏本质上是一种“轻游戏”[5],这种项目实质上是“微项目”,这种“轻微”的碰撞催生出的微型游戏项目教学样式将使平静的中职专业教学泛起圈圈涟漪,激起中职专业课堂教学的层层浪花。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梁君利,叶名贤.高中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8).

[3]谢同祥.Edugame:让教学与娱乐走向融合的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6(6).

[4]崔志钰.微型项目:打造高效计算机专业课堂[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4).

[5]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The Basic Strategy to Implement Mini-game Project Teaching: Integration

CUI Zhi-yu

(Jiangsu Haime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aimen 226100,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