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例6篇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1

Abstract: A variety of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article to deeply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 are also analyze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eacher assistance is presented.

关键词: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实施方案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implementa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98-02

0 引言

教师援助计划,可以称为教师心理援助项目、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管理,它是高校为教师专门提的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支持与福利项目。通过教师援助计划专业小组人员对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诊断,为教师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的指导、培训、咨询服务和切实的帮助,旨在为高校教师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升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帮助高校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教师和高校双向获益。

1 研究我国高校教师援助计划的战略意义

1.1 创建和谐校园,保持高校可持续性发展 一直以来,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校园,保持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是我省高校长期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宗旨。以人为本就是让高校切实地关心师生、尊重师生,就是要促进师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教师身心愉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环境,实施教师援助计划方案恰好体现了这些要求,通过教师援助计划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困扰的各种问题,实现高校人与制度、人与人、学术氛围、不同观点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创建和谐校园,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加强和完善高校师资管理 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校人才的竞争。高校对师资人才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高校的师资人才管理不仅包括对高校师资进行科学合理的招聘、培训和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生活及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只通过政策规章制度等措施,还要通过创建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氛围来实施。

1.3 合理规划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教师在职场道路上,需要建立和规划自身发展的目标,把握职业发展各阶段的工作重点。这样,在教师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身心焦虑的问题都能够进行合理调试和管理,教师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常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如情绪失控、挫折感、经常莫名的发脾气等状况,这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不利于高校教学正常工作秩序的开展。为此,高校需要切实关注和实施教师援助计划,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创建良好的高校文化。

2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实施方案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是一项系统、长期而艰巨性的工作,是一项循环反复性的工作。为此,高校教师援助计划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2.1 亟待政府与高校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保证计划的长期贯彻和执行 教师援助计划的实施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教育厅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真正为教师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服务,由政府或行业协会承担一定的费用,可以使教师获得免费的服务。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承载着学校的内涵文化,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如教师的职业心态和身心健康处于不良状态,则培养出的人才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为此,高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高校应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将教师援助计划方案形成制度化,便于长期贯彻执行。

2.2 组建专门的教师援助计划小组,保证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实施教师援助计划方案前,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这样才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实施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及时考察、辅导和帮助问题教师认识到身心焦虑的严重性,帮助其及时调试心理状态。高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组建专门的教师援助计划小组:一种是由高校独立组建,人员来自高校内部。专项小组可以是由高校内容的职能部门内部教师组成,也可以由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等职能部门人员组建,由于来自不同专业和环境背景的人员较容易掌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便于专项小组业务的开展;另一种是由专业的EAP机构组成,人员来自EAP专业机构人员。由于是专业的项目小组,可以较好地为教师提供各种心理辅导和帮助,具备专业优势;第三种是高校与校外的专业EAP机构共同组建的,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资源互补性,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作为EAP小组成员必须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如何有效帮助教师身心焦虑和职业压力问题。教师援助计划小组可以通过采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设计教师EAP方案需求调查问卷等,针对高校员工的个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储存和评定工作。这里需要注意:在收集、整理员工个人信息过程中,一定要保守秘密,教师个人情况对任何人和机构不能泄露,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给组织带来灾难性的破坏。除在遇到重大或特殊问题的情况下才能与有关的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

2.3 针对高校全体教师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

保证广大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针对高校全体教师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旨在及时给予教师帮助,缓解其身心压力。为落实高校教师援助计划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如通过广播、报纸、专门的网站等给教师提供各种服务,并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调试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保持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教师援助计划应采取自愿的原则给予教师个人帮助,避免出现抵触情绪。教师援助计划主要为教师提供三个方面的帮助: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关注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并掌握科学的缓解心理应对方法,改变内心焦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为教师设立心理健康资料档案,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给予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指导,防患于未然;第三方面是给予问题教师真心的关注与帮助。

2.4 高校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减少教师不良情绪 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增强高校团队的凝聚力,创建和谐的氛围。如定期开展文化体育运动和团队拓展训练。通常,人们在运动、娱乐中能够有效地释放身心压力和紧张情绪。特别是体育运动,可以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精神疲劳和职业压力,调试心理状态,获得愉悦心情。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外比赛,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抵制不良情绪。目前,较为流行的员工职业拓展训练,不仅可以缓解身心压力,还可以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到成功源于同伴的支持与帮助,使教师体会到一种归宿感和认同感,感到成为团队的一员而高兴和自豪。由于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之间会产生大量地近距离交流和身体接触,以一种非常原始而刺激的方式增加成员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这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减少教师流动率和流失率,减少团队内部的分歧和不良竞争性因素,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政策、文化和生活环境。高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为教师营造出公平竞争、择优选拔的用人机制,创建各种渠道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如创建茶话室、咖啡闲谈室、聊天室等,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态,让其有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并及时地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高校在考核各部门工作绩效过程中应将教师的工作状态及身心健康状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一个环节,这样,可明显改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并派专业的EAP小组为其提供帮助。

2.5 各部门管理者与教师本人共同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减少并避免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激励手段和管理系统工作。高校各部门的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共同制定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施:①围绕教师的职业生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价值观以及能力等个体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制定教师职业发展方向;②根据教师的业务方向、岗位定位制定阶段性发展战略和目标,承诺阶段性绩效目标,即培训、晋升和调岗,使教师理解并支持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减少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③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档案。通过阶段性的记录与阶段性目标实现的效果来了解和考察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并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定期或不定期地心理辅导与帮助,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汪霞.关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2).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民办高职 系主任 工作职责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院校风起云涌。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创办时间并不长,都面临着资金紧张、教学资源不足、师资短缺不整、学生素质不高等问题。毋庸置疑,这些问题首先是由学院的高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作为院长的助手、基层管理者――系主任不得不也面临这些问题的困扰。

系主任工作属于以系科为组织支撑的大学基层管理职位,它兼具学术性、教育性、专业性、行政性等多重特性。因此,系主任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学者,又是学术行政管理者。系主任主要的工作包括组织管理本系的各项日常事务,领导本系的整体发展,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办学历史不长的民办高职学院,很少按部就班地从自己的教师队伍中选择教学优秀的教师担任系主任,而是直接聘用退休的公办高校领导或资历较深的教授担任系主任,也会聘用资历较深的社会人士担任系主任。无论谁担任系主任,以往的工作经历或经验对系主任岗位有帮助,但不能直接照搬,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民办高职教育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系主任在明确自己日常工作的工作职责的同时,还必须把协助解决院领导所面临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

一、专业设置及其培养计划

民办高职学院创办伊始,招生专业大多数没有经过认真论证,仅仅依据少数人的工作经历、社会热点或者参考同类院校的招生专业而设置。其培养计划基本上翻版本科培养计划;或者不顾自身的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照搬同类其他院校的专业培养计划;或者依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而不顾专业职业素养和技能构成的实际需要,编制其专业培养计划,因此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调整其专业培养计划是系主任的职责之一。

由于师资不整或资金不足等原因,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设置教研室,专业的培养计划编制由个别教师负责。负责编制专业培养计划的教师因自身教学工作量较大、资源不足或资历较浅,不大可能花大量时间精心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因此,系主任需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走访用人单位,征询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计划的建议,接待回校的毕业生,探询他们对课程设置及其改善的意见,追踪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分布,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只有这样,系主任才能对每个专业培养规格、能力、知识点了然于胸,才能知晓每门课设置的目的,避免出现因人设课的局面,从而实现缩小专业培养计划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追踪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统计专业对口率、分析岗位的重要性,才能发现专业培养学生的质量问题、发现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例如建筑电气(或楼宇智能化)专业毕业生不能应聘于或少量就职于弱电工作岗位,就说明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不满足实际需求或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再如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岗位对口率虽高,然而一年后再追踪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统计专业对口率会发现很大的变化,更不谈分析其专业就业岗位的重要性问题。因此,系主任需要或协助专业培养计划撰写人及时地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动态,及时地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高职教育是培养工作于生成一线技术人才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是培养“手脑并用”(甚至动手实践能力强于理论知识)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基本上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而高职教育基本上采用基础够用、宽口适当、动手能力强的培养模式。因此,基础课程要严格把关,能合并就合并,能使用计算机做到培养技能的,决不设置培养手工技能的课程,除非专业素养要求非这样做不可。

平时做好专业调研工作,及时地发现热点专业及专业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及其培养规格,或者开设选修课程涵盖热点专业及专业发展趋势,等候时机成熟再开设新专业或分设专业。

因此,系主任对于专业设置及其培养计划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学子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

二、师资引入与培养

民办高职学院师资不整,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大学教育的大众化,高职教育也是快速地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公办高职院校也面临师资短缺问题。而公办高职院校具有民办高职院校不具有的某些优势,师资短缺容易解决,仅是时间问题。但民办高职学院解决师资短缺很难:一是学院薪资待遇不具有吸引力;二是引入的教师也艰难稳定。因此,系主任在教师引进和稳定方面应尽心竭力地工作。

民办高职学院解决师资短毫无疑问地采取下面三种途径:1.使用公办本科、高职院校教师;2.引进社会高级人才和退休教师;3.录用应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

专业开设之初或暂前为热门专业,使用公办本科、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不失为明智之举。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压缩其使用数量;其次再将本科、高职院校教师由教授专业主干课转移到教授专业辅助课,这是系主任必须掌握的用人策略。因为部分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难符合民办高职学院的学生素质之要求;部分公办高职院校教师不会把精力放在兼任的课程上,不能因人施教。因而民办高职院系主任不得不面临令人烦恼的人才引进问题。

人才引进,首先考虑引进社会高级人才和退休教师。他们的出现或存在,必将引领其所在专业跳跃地发展,其中道理不言而喻。民办高职院系主任首先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为引进这类人才铺平道路;其次敢于发现人才,引进具备实践经验、口才和道德的实用人才,把好引进人才关;最后知晓引进的人才心理,允许他们在社会适当兼职,变相地满足其对薪资的期求。

引进年轻教师,首先要克服人情关。让真正需要的人能进来并且留得住,这是系主任面临的课题。系主任要熟悉每一位年轻教师的工作能力,合理分派教学任务和分配工作量,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监督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监督检查过程要严,结果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年限而定。因此,系主任必须为每位年轻教师制定其确实可行努力的目标。

另外,培养年轻教师动手能力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进实验室和外派到社会单位工作或实习是惯用做法。前者仅能解决年轻教师一时之需,后者能使年轻教师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因此,系主任利用手中的资源为每位年轻教师创造出使其所学知识得以升华的机会,并且每位年轻教师能为此乐此不彼,那么就能营造和谐的环境,实现和谐的教学,年轻教师们和系主任皆无后顾之忧。

三、学生素质培养与提高

民办高职学院招到的学生始终处于高考分数的末端,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告诉人们,这些学生学习能力弱、自控能力差、怕吃苦等缺点。但他们具有情商高、动手能力强等方面的优点。前者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后者给教学工作带来希望。

因此,系主任针对以上特点,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时第一学年一定要满,再辅以有关的学生工作政策,使大一学生每天几乎围绕“教室、食堂和宿舍”三点转,解决学生们的自控能力差、怕吃苦等缺点。同时开设的每门课不断地进行单元小测试,消耗学生的空闲时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平台,让学生会做人是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同时是长久工作。教会学生做人不仅是辅导员工作职责,而且是任课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任课教师要深入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在中学阶段被歧视、被压抑的心情得以消除。

学生有要求学校配备最好教师的权利,也有自身不要学的权利。因此,系主任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根据教师的能力和特点配置任课教师。同时要求任课教师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得到学生的信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教师一定的权限,使教师能灵活地采用“打、压、哄、奖”的手段,达到教学的目的。

行政班级设置要小,使50%以上的学生有“官位”,锻练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采取多项奖励政策,激励学生的各种热情。尤其就业推荐政策和紧密课程的技能大赛,诱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

学生素质培养与提高,涉及许许多多学生工作,有责任心的系主任决不会把学生工作简单地推给主管学生工作的系副主任而不管不问,必须围绕教学工作制定多项学生工作政策,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资源运用与置办

招生改变生源在专业中的分布,小专业不会得到院长的青睐和重视,而大专业会隐含地帮助系主任在高职民办学院的有限教学资源中争取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因此,有经验的系主任不仅重视招生工作,而且操控生源在专业中分布,从而达到目的。

在自身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积极地利用公办院校的教学资源,不得随意压缩动手实践课程的时数。同时积极开拓利用社会资源的道路,使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明确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因此,系主任要不辞辛苦地并开创性地调整教学计划。

在建设实验实训室时,尽力采用少化钱多办事原则。先解决有无问题,避免使教师落入纸上谈兵境地;再解决数量问题。同时不落俗套地建设实训室,使实训装置与社会实际情况接轨。

以上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民办高职学院系主任的职责,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事情需要系主任苛尽职守,如不在乎上课的课酬也即薪资的高低和有关个人名誉。因此,民办高职学院系主任若能尽心尽责地工作,其实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岗位,每个细节需要我们去雕琢,并不仅仅是发号施令者。

我在任职民办高职学院系主任三年中,在校学生人数由200人发展到1000多人,专任教师人数由5名发展到26名,由2个专业发展到4个专业,固定资产不足20万发展到500多万。

参考文献:

[1]徐洪祥.谈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系主任工作[J].职业技术,2007,(02).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收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引言

新个人所得税法对工薪阶层实行分类与综合所得相结合征税办法以来,纳税人普遍受益。高校是高级人才集聚地,但会计力量相对薄弱,能熟练驾驭税收政策的会计人才十分稀缺,能够灵活运用税收政策开展纳税筹划的会计更是凤毛麟角。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一线教师都身兼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数职,仅教学领域就需承担授课、阅卷、监考、指导学生、兼职班任、评审项目等工作,其决定了教职员工收入来源复杂多样。给会计确认收入类别和分项预扣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带来难度和压力。加之教职员工取得有限的“阳光收入”,有很多要用于支付论文“版面费”、专利费、教材著作“版权费”等的“再分配”,导致其对收入分配特别是扣缴个税反应十分敏感。所以,研究高校教职工个税纳税筹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教职工应税收入构成

高校教职工收入具有类别多样、来源渠道广且形式复杂等特征,大体可概括为几类:(1)工资薪金(以下统称“工薪”),是教职工的常态化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补贴补助等纳入人事处工资表管理的收入。这些表内收入,都是按照国家工资管理政策和地方性规定标准给予的“固定收入”,是计算个税所得额最容易把握的基础性所得。(2)课时费,是高校教师实行“按劳分配”获得的一项很重要的收入,它是根据教师全年的教学业务工作量扣除学校规定岗位基础工作量并经人事处考核合格后,以课时或教分为单位平均分配的费用性收入,也称之为“讲课费”或“超课时费”。教师只要上课就可获取,多劳多得,不劳不得。(3)地方性补贴。高校所在的地方政府或中直大企业为鼓励教师开展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或弥补资源开发等对教职工身心带来的不利影响,给予高校教职工的业务补贴或生活津贴,如大庆市政府给予驻庆高校教师的职称补贴和石油津贴等。该项收入往往有附加条件,比如职称级别和职务差别等。(4)业务补贴或重点岗位工资,是学校依据教职工岗位或技术职务级别确定标准并按照规定办法考评结果,实行分职级、分岗位发放的工资。所以,也称为“绩效工资”。(5)零星收入,是教职员工接受学校安排的各种考试监考(课程结业、英语四六级、考研、职称)、班主任、重修补考阅卷、新入职教师示范讲座、参赛获奖、以个人福利名义取得的劳动补贴、赛事或大创项目评审、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会议补助、坐班出勤补助、午餐费和交通费补助等获得的报酬,以及教师受聘开展培训辅导、技术性指导等社会服务收入。该收入非按人头平均分配,而是谁承担了哪个项目即获得该项报酬,不承担则无此项收入。(6)兼职收入。部分教职工利用个人执业资质、专业技术特长和实践操作能力,受聘于企事业单位担任执行董事、高级顾问、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等岗位所取得的“第二职业”收入。(7)技术成果收入。高校教师因教学科研“双肩挑”,其常年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研究和试验所取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转让、特许使用,以及为他人“”撰写文章和出版教材著作“挂名”等所取得的收入。(8)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所列范围之外取得的应计税收入,如参加庆典获得的礼品、礼金(含网络红包)等偶然所得,投资入股获取的股息红利等。(9)高寒地区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发放的取暖费补贴等免税收入。

三、纳税筹划的客观依据

任何纳税筹划都必须以税收法律制度为客观依据,高校教职工个税筹划同样如此。

(一)个税法律法规。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统称“个税法”)规定: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并称为综合所得,居民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去6万元基本费用并扣减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费用,作为应税所得额,按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征管上,逐项采用累计预扣法、分次扣税法等预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具体税率、费用扣除标准和所得额计算办法等按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61号公告规定执行。

(二)个税政策制度。对高校教职工应计税收入的界定,除个税法规定外,应结合《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2019年第74号公告):个人为单位或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税;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税,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由销售保险公司代扣代缴;对综合所得税前扣除除了原范围和标准外,《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新规定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附加扣除项目”的具体标准和扣除办法;纳税人申报扣除应符合《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规[2019]860号)规定,对其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诺,若存在偷税、骗税、骗抵、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恶意举报、虚假申诉等失信行为,税务部门依法依规采取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对于情节严重、达到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标准的,税务部门将列为严重失信当事人,依法对外公示,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推送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关于综合所得税实行预扣法计算预扣预缴,国家了《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税务总局2018年第61号公告)详细规定出纳税人各项所得申报税额和预扣预缴税额的计算办法,例如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其中,稿酬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为促进就业和消费等,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了《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自2020年7月1日起,对凭《毕业证》《就业报到证》《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证》等相关佐证资料或承诺书证明其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全日制在校生因实习按月取得的临时性工资,也按累计预扣法计税。此外,针对较低收入居民个税做出的《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总局公告2020年第19号)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整年内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薪个税且全年工薪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薪个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6万元扣除,直到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而产生所得额的当月及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税。对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四、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筹划要点及方法

高校教职工的基本工资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部分构成,每月发放金额相对固定,且同一单位同一账户名下个人除费用报销外的表内、表外的所有收入都需汇总计税。所以,基本没有“节税”筹划空间。但教职工的“阳光收入”该不该扣税和该怎样扣税,是决定教职工是否被扣税和扣多少税的关键,因此需掌握好纳税筹划这门“大学问”。

(一)部分工薪所得适当福利化。对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或授予某种特殊荣誉的教职工所发放的单项奖励,可以考虑以实物形式发放奖品;也可以通过校院两级工会组织,适当增加教职工个人福利,扩大工会活动范围,增设校内全民参与或有目标针对性的竞技项目。这些实物奖励虽然属于偶然所得范畴,但也带有一定的“福利性”,可通过打个税政策“擦边球”规避个税。很多学校的会计都不熟悉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文件中的规定或者不能深刻领会该政策精神,对学校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实行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以及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均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就是说,教职工取得上述收入一律并入工薪所得计税。对此,财务处应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文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给予教职工补贴补助的真实用意,体谅受补教职工的工作生活不易,争取将本属于误餐补助的“午餐费”定为误餐费,或者开设教职工食堂免费供餐;取消通勤或交通费补助改按校内通勤车免费或低费标准接送上下班;取消住房补贴,学校提供教职工宿舍或公寓临时居住。这样,可以适当降低教职工生活压力和个税负担。

(二)有限的社会服务收入最大化“支招”。近些年,国家提倡高校加强社会化服务,旨在鼓励高校的专业智慧和科技思想引导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发展知识经济,树立高校的社会威望。社会服务的主体力量是教师,主导力量是专业对口、有较深造诣和享有一定社会威信的中高级职称教师。所以,代表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教师都是高校为数不多的人才精英,他们在岗位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呕心沥血提供社会服务为学校创造社会财富,理应获取预期劳动代价和智慧贡献相匹配的所得收益。对此,国家虽然暂时无配套的税收专门优惠政策,但作为学校财务部门,应该深刻体会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学校图强的大局需要,用心体会教师担纲社会服务重任的艰辛,积极与科技处协同为教师谋划社会服务取酬方式,譬如:结合教师收入大部分将用于科研、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费用支出的客观实际,建议教师与社会单位签订联合攻关课题模式,设立“横向科研课题”,将培训、辅导、咨询、顾问等费用转化成“课题经费”;对利用专项经费预算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只能向教师支付“讲课费”的,建议学院领导巧妙运用“税负转嫁”思想,在商谈所委派教师讲课费标准时一律确定为“税后收入”;有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接受培训等服务,需要通过学校财务“对公账号”结算服务费。这种情况下,会计需预先问清接受服务方即报酬支付方是否已经扣缴税款。若未预扣预缴个税,应先扣税后支付,但需向服务教师预先说明并提供扣税凭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如果确认属于税后收入,学校会计需直接将服务费转付给教师个人,不能再重复扣缴个税。以免侵害教职工个人利益,破坏教育人文环境,挫伤教职工社会服务积极性。

(三)集中补发薪酬巧妙地推迟到年初发放。多数高校都在九月份开展职称和职务评聘。新晋升职称或职务教职工的基础工资及薪级工资将进行上调和全年薪资“补差”,时间恰逢年终岁尾。累计扣税法下,教职工所得额年末已累积到高峰值,若再集中涨薪和补差,便造成扣税增加,甚至出现税率跨级可能。为此,建议学校组织人事机构,调整干部评聘和评审时间,比如10月报名、11月评聘、12月公示,下年一月份发文任职并兑现新晋职级薪资并补差。这样,可取得意想不到的个税扣缴效果。例如:王老师10月份职称晋升到教授,11月工资由15,000元上调到18,500元,前10各月已累计扣缴个税额7,480元,忽略附加扣除和附加扣除项,11月加上补发前10个月工资35,000元(3500×10),会计是否开展纳税筹划,将得出不同计税结果。(1)会计直接按累计预扣法计算王老师应纳税额:应纳个税额=(15000×10+18500+35000-5000×11)×20%-16920-7480=5300元(2)如果财务与人事协商调整确定10月申报评选,11月公示,12月调资,下年1月份兑现,则“累计起点无累计”,会计应按当月发生额直接计税。王老师应纳个税额=[(18500+3500×12-5000)×10%-2520=3030(元)年末晋职晋岗下年初兑现补差,王老师可节税额2270元(3030-5300)。(3)如果累计所得额超过144,000元,可分摊到1月和2月,各补发21,000元,则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如下:1月份预扣预缴个税额=(18500+21000-5000)×3%=1035(元)2月份预扣预缴个税额=(18500×2+21000-5000×2)×10%-2520-1035=1245元王老师合计纳税2,280元(1035+1245),可节税3,020元(2280-5300),节税率达56.98%(3020/5300×100%),比第二方案尚少扣缴个税750元(2280-3030)。说明个税法改革不干扰和控制居民收入分配与发放的自由度,并且还给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留下了足够的灵活把握空间。只要其善于研究运用,纳税筹划空间很大,效果也很突出。实践中,王老师是客观存在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专项附加扣除项的。所以,如果金额分配得当,其2月份的实际所得额会更低,完全有可能适用首档3%税率计税,其节税效果将更为突出。需强调,高校教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绝非会计自身可以完成,必须与人事处的劳资科协同开展。人事机构最为关注教师队伍稳定,相信会全力支持财务的纳税筹划工作。所以,最关键的在于工资会计是否有纳税筹划思想和巧妙的技术方法支撑起操作行动,并付诸于向人事部门沟通协调的实践作为。

(四)其他收入扣税要依法合规。高校教师的其他收入主要是个人提供的与任职无关的劳务报酬所得,包括教职工外出讲课、咨询服务、审稿、监考、学校征集徽标入围中标费等。很多学校都操作错误,会计将这些费用直接计入当月工薪计算预扣预缴税款,严重侵犯教职工个人权益。例如,某高校校庆征集徽标,张教师入围费获得400元。该教师工薪14,700元,扣除社会保险费522元和子女教育费1,000元,会计扣税结果:工薪所得税额=(14700-522-1000-5000)×3%=245.34元徽标所得税额=(14700+400-522-1000-5000)×3%-245.34=12元虽然徽标入围费仅被扣税12元,但张教师怎么也想不明白“税”从何来。国家个税法明确规定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不计税,如果年终并入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因此而补缴税款是完全可以认同的,但偏偏在发放环节给硬生生扣税,难免质疑财务部门的财务能力和学校制度,甚至对这种教育维护环境产生失落感。对此,提醒高校财务,要认真学好个税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内容,深刻领会税收征管法精神,做到依法正确扣税便是最基本的纳税筹划。凡综合所得范围内的教职工所得,不论劳务报酬,还是教师在本校《学报》等正规出版物发文获得的稿酬,虽然都从属于综合所得,但只体现在年终汇算清缴环节,日常实际发放时仍必须“分类计算”各项应预扣预缴税额。换言之,纳税人实际发生各项所得时要分类计税,年终汇算清缴时须综合所得计税,这才是我国个税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征税的实质。由于综合所得实行按实际发生所得预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征管办法,高校财务可从递延纳税筹划角度,考虑个人支付“延后总比提前强”的利益维护心理需要,设法减少教职工的日常所得预扣预缴个税,留待年终汇算清缴时一并补缴税款。这样,教师的监考费、审稿费、评审费、答辩费和培训辅导费等劳务报酬,因其零星分散,一般单次都不超过800元,应建议教务管理、研究管理等部门在劳务活动结束当月,向人事劳资部门提交费用发放明细表,获批后财务即时发放;若个别教职工一次取得该类收入较高或者教职工各月薪酬较高,则主张财务积极与人事部门沟通,将劳务报酬或班主任津贴、奖金奖励和超课时费等工资性收入,集中安排在仅有“档案工资”的寒暑假月份,分别两个月次发放,从而避免教职工收入提前扣缴个税或适用高档税率预扣预缴个税款,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学校财务贴心服务的温暖。

(五)年终奖和年终加薪灵活掌握。年终奖由于财税[2005]9号文即将到期失效,学校仅有超课时费和“第13个月工资”并都按照人事劳资审核办法发放。通常很多高校财务采取的做法是将超课时费按季度或学期进行发放,或者平均分摊到每年4~12月份发放;年终加薪发放恰逢寒假停发“校内工资”等月份;教职工绩效工资通常是学校按“重点岗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结合教师全年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状况的考评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兑现,数额不大,财务灵活掌握即可。这都是可以减轻教职工个税预扣预缴负担的纳税筹划举措,可继续执行该类操作。但需提醒注意的是,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应该认真执行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第19号文件规定,并因其入职时间短、承担教学任务轻而获得的超课时费数额不高,适宜一次性集中发放,避免搞“一刀切”式的平均分摊发放。以免影响年轻教职工生活积极性,引发对学校不满情绪。

(六)用好、用足、用实税收优惠政策。高校是人才流动最频繁的单位,每年都招聘新员工入职。新入职并不一定都是“新手”。作为培养人才的阵营,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聚地,其运用特殊优惠政策引入高端人才司空见惯。这些新教职工入职即应获得学校兑现的职称学历、住房等多种“特殊待遇”。所以,财务必须秉持“特事特办”指导思想,在人事部门审定其应发放的薪酬、学位津贴、特殊人才引进奖励等待遇之后,按照先筹划、后发放、再核算的“稳健性”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文规定,以入职当月核定应发放的全部收入,一次按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的累计月份减除费用。这也是政策规定的重要宗旨。此外,对在学校各部门兼职务工的教职工家属和应视同教职工的实习生,对其按月持续获得的勤工俭学收入或临时工工资,会计不能盲目按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61号公告规定的劳务报酬所得扣税办法扣税,而应执行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9号政策规定,采用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税,并根据该纳税人上年是否在校内实习或务工以及其实际获得劳务报酬应税收入情况,考虑是否适用开始获取收入月份即可一次扣除6万元费用。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4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工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学校教育中心工作,在突出维护职能的同时,全面履行工会职责,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教育工会自身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增强三个意识  

 1、进一步增强工会工作服从服务于教育发展大局意识;  

 2、进一步增强维护意识;  

 3、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二)营造五种氛围  

 1、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2、营造有利于激发教职工创造性的工作氛围;  

 3、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工作学习氛围;  

 4、营造健康向上、情趣盎然的文化生活氛围;  

 5、营造和谐的充满关爱的生活氛围。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民主管理,提升民主意识。

 1、我校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维护职能,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维护教职工在政治上的民主权益;经济上的劳动权益;文化上的精神权益。工会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工会职能,加强与党政的沟通,依靠党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2、加强教代会工作,不断提高教代会工作水平。我校要继续营造和谐民主的政治氛围,切实保障教职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利于维护职工利益,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共谋事业发展。  

 3、健全完善“党政齐抓共管、行政主体到位、工会积极配合、教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考核、奖优罚劣。在工作中不断调整和扩大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拓宽公开渠道,完善公开制度,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参政议政能力。

 4、工会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台帐、有检查、有考核,结合日常工作做好我校工会日常管理。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养。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水准。以关爱学生和爱岗敬业为重点,将师德教育与学习榜样人物、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紧密结合,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推销资料、有偿补习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等不良现象,努力塑造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教师形象。配合学校在完善师德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出台《师德考核细则、奖惩条例》,开展师德考核,并与绩效工资待遇、个人荣誉和外出学习培训直接挂钩,进一步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学生,以正确的育人观去培养学生,朝着“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事佩服、领导放心、自我认同”的方向不断努力。

 2、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提高教师文明素养。礼仪是人际交往中沟通感情的桥梁,加强道德实践,应该从礼仪做起。在学校着力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同时,要组织教师开展“讲教师礼仪、塑儒雅形象、重师德规范”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结合教育行风政风建设,按照“八荣八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职业礼仪、社会礼仪、生活礼仪三方面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学习文明礼仪基本规范、开展文明礼仪一周行、礼仪知识讲坛、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普及和实践文明礼仪,以知礼向善为重点,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师基本行为教育和师德教育活动中去,提高礼仪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文明的育人环境。  

 3、实施“青蓝工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要加大“传、帮、带”力度。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校内名师的有利资源,做好“传、帮、带”工作。二要加强教学技能锤炼。以更新教育观念、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训练重点,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观摩研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撰写、说课与评课、课件制作活动,引导教师从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走向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行列。三要加强综合素质测评。

 4、树教师典型形象,发挥榜样作用。以文明执教,规范从教行为为主题开展论坛或演讲比赛,用身边的爱生故事感染身边人。积极弘扬教职工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工会将组织教学评优、师德评优活动,组织评选教学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十佳师德标兵,并举行教学展示、师德演讲活动,大力弘扬教学技艺精湛、师德师风高尚的先进人物事迹,努力营造以艺储德、以艺益智、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发挥工会职能,创温暖“教工之家”。  

 1、全面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工程”。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创造条件、增加设施,营造良好氛围,广泛传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广泛开展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培养教职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1  

查阅更多 2010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 | | | | | | |

查看更多>>

 2、继续做好“送温暖工程”。把教职工的冷暖和困苦时刻挂心间,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促进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及时地慰问病、困教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坚持“五必访”(生病住院、婚丧喜事、产妇、退离休、重大困难必访)制度,关心教职工生活,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和疗养,为教职工办实事、好事。   

 3、全面推进“女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女教职工是学校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关注女职工,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教学教育环境。除了从教学上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外,还要关心女职工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年10月份~12月份组织女教职工体检,并组织女教职工办理特病保险,维护女教职工特殊利益和合法权益。

 4、认真做好“退管服务工程”。退休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定期召开退休教师座谈会,鼓励退休教师多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关心退休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退休教师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经常过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及时上门慰问。充分利用重阳节,组织退休教师开展庆祝活动。

(2)

查阅更多 2010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

调研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进行,对RZ学院某二级学院教师进行调查。本文结合教师个人成长意愿与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对教师成长进行个性化定制,明确全体教师个人发展任务,期待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赏识和持续发展,同时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团队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人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好局面。

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成长意愿分析

教师成长认知分析

关于教师成长认知的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的重要性程度的认知、对个人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认知、对个人教师类型定位的认知。

调查发现:所有教师认为制定成长计划对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其中,77.27%的教师认为制定成长计划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22.73%的教师认为制定成长计划对个人来说一般重要。

从整体来看,学院教师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更为关注的是晋升职称和多出科研成果,多出科研成果的目的更多的也是为了晋升职称。此外,还有20.45%的教师希望脱产参加企业的顶岗实践活动,9.09%的教师希望获得更高的学位。不同性别的教师对于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有着显著的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更为关注科研成果和职称的晋升,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希望未来五年继续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发展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

此外,调查发现专任教师更多的将自己的类型定位于教学科研型,而坐班人员更多的将自己的类型定位于服务型。从整体看来,学院全体教师对自身定位都较为清晰。

教师成长目标分析

关于教师成长目标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个人是否规划过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和教师个人未来10年的成长目标。

关于是否规划过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的调查发现:学院86.36%的教师简单考虑过自己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但是目标不太明确。只有9%的教师对于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明确。而有4%教师还不确定今后的发展道路。因此,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未来成长方向,并制定成长计划对多数教师的未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从学院教师个人未来10年的成长目标来看,多数教师未来10年的成长目标为成为合格的高职教师和骨干教师,有少数教师的目标是成为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从教师的年龄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未来10年更多的希望成为骨干教师,36岁以上的教师未来10年更多的希望成为合格的高职教师。从教师的身份来看,专任教师更希望成为骨干教师,坐班人员更希望成为合格的高职教师。

教师成长行为分析

关于教师的成长行为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对自身能力及工作情况的评价、教师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和教师不愿意参加除本职外工作的原因以及教师自身成L的不利条件分析。

调查发现:接近80%的教师对自身能力及工作一般满意,能够完成本职工作,这说明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有20%左右的教师对自身评价很满意,觉得目前的工作岗位很适合自己。只有1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工作难以胜任,自身知识和能力需要提高。

通过调查教师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发现:教师愿意参加其他工作的原因中考虑最多的两个个原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评职称,这说明教师参加本职外工作时更多的考虑的是个人发展问题。当然也又接近35%的教师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是出于责任目的。

通过调查教师不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发现:学院教师不愿意参加本职工作以外其他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本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没有精力做其他工作。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不愿意做的原因是对自身发展帮助不大、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不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可做可不做。

教师认为影响自身成长的不利条件居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自身发展;自身条件及能力的制约;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对于教师个人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成长需求分析

关于教师的成长需求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需要从学院得到的支持和教师希望个性化成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通过调查发现,72%以上的教师希望学院能够提供相应的发展支持和服务,还有43%的教师认为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31.82%的教师认为建立教师个性化的成长系统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只有20%左右的教师希望学院帮助他们分析制定个人成长计划,这说明大部分老师对于未来的成长还是有一定规划的。

关于教师个性化成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最希望系统所具备的前四位的功能是可以随时随地记载教师成长结果并计算出成长得分情况、可以共享教师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设计等)、设计交流中心,教师之间可以交流教学困惑、共享教育教学理论。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设计教师个性化成长系统时,要重点考虑教师的这些需求,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师的个人成长。

结论与建议

帮助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教师发展目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对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因此,学院应关注教师需求,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集体研讨,帮助教师确立年度发展规划,重点确立教师个人在本年度的教科研方向、教学任务、教育任务、科研目标、教研目标以及学习培训计划,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帮助教师实现最大发展。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6

一、开端计划中幼儿师资力量的概况

开端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补偿教育计划,它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促进3~5岁的幼儿在社会性和认知上能更好地发展,使他们具备入学前的素质,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以便保障其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这是最终目的。开端计划提供的服务包括了健康、社会、家长参与以及生涯发展等,各种不同的服务对应不同的服务人员,开端计划的职员包括管理人员、家庭顾问、项目顾问、医生、幼儿教师、教师助手等。这些职员中有许多是参与开端计划的家长,这不仅能够强有力地支持幼儿更好地发展,而且对于解决贫困家庭的生计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因此,聘请参与开端计划的家长成为职员是开端计划的一大特色,聘请的家长本身的素质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动开端计划的发展,开端计划从实施时就设置了一些课程来对这些家长进行培训,如探索课程(Exploring parenting)、成人识字教育(Adult literacy demonstrations)、家长教育课程(parenteducation curriculum)、家长提高课程(Paren tenrichment curriculum)等,[1] 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参与开端计划的项目。

除针对家长的培训课程以外,开端计划里还有专门的职员培训项目,主要有:为期一周的40小时培训项目(Forty — Hour Training Program),目的是让毫无经验的工作人员熟悉开端计划工作的目标和工作技巧,做好为儿童服务的工作准备;领导才能发展方案(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是以大学校园为基地,进行8周的课程培训,目的是为员工提供如何同时经营好家庭、教育和工作责任的教学指导;由培训专署(RTOS)负责对1200名教育、医疗、心理学和管理的外聘顾问到方案基地,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顾问咨询(Consultant Utilization)和培训。[2]

随着开端计划的深入发展,对职员特别是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端计划又推出了补充培训项目(Head Start Supplementary Training,HSST)和儿童发展协会项目(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CDA)。补充培训项目(HSST),主要是为开端计划的职员提供大学学习课程,以便学员取得从事教育的资格或学位,HSST仅仅是生涯发展中的一个成分,通过HSST项目之后,职员接受大学训练成为拥有学位的有资格的教师。CDA方案主要是评估和认可儿童保育者和家庭访问者的能力,目的是培养专业辅助人员,尤其是从事早期教育的资格人员。培训完成以后,CDA证书也有一定的标准:具有480小时的早期儿童工作经验,120小时包括8个内容的培训(保健与安全、身体与智力发展、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与家庭的纽带关系、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职业化、观察并记录儿童的行为、儿童的成长与发育),还需要具有CDA所要求的六大能力区域的能力水平。[3] 自布什政府之后,开端计划每年夏季还有针对教师的专门培训来提高教师的质量和水平。通过这些培训项目,大大提高了开端计划的教师的水平,促进了开端计划的发展。2007年的政府改革重新提出了到2008年所有开端计划的新入职教师必须持有学士学位,但把年限放宽到2012年,并要求所有助理教师在20l0年前必须获得儿童发展联合会的认证资格。[4]

二、开端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开端计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利用就近资源——家长中发展师资

把家长纳入开端计划的项目中,使他们以开端计划职员的身份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这种方式使参与开端计划的家长树立了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并尽可能地配合开端计划的项目。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开端计划的90%的家长自发地表明,父母角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譬如在儿童的教育、社会技能、自给自足、自我训练、健康/营养、学习动机、自信和发音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5] 此外,家长作为开端计划的职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2.紧抓教师质量——连贯的职前、职后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促进开端计划的发展,开端计划项目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项目,例如专门对家长参与进来的培训、与生涯发展相联系的项目、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开端计划补充培训项目,除此之外,由于开端计划特别重视参与计划儿童的语言和数学能力,自布什政府以后,每年都有专门的项目培训开端计划的教师,使他们在数学和语言上的水平有所提高,以便能够更好地实施开端计划。这种连续不断的职前、职后的培训提高了开端计划师资的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3.重视社会的需要——实用的课程设置

开端计划教师培训的课程分为普通知识、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知识。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入职前完成大学相应的课程获得的,这些课程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生物、自然科学等的基础课程以及种类繁多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幼儿的发展和教育、健康安全、环境设计、观察记录评价、家庭教育、特殊教育、早期阅读等。[6]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准幼儿教师具备了关于幼儿成长、发展以及健康所需要的知识。实际操作知识则是通过托幼机构的实习完成。一个准开端计划的教师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资格认证中明确地规定必须有480个小时的早期儿童教育经验。由于开端计划比较重视幼儿的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职后的教师都有机会进行专门关于数学和语言方面相应的培训,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开端计划的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4.强有力的后盾——大力的财政支持

以授予地方公立和私营的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机构的托幼机构在财政上提供大力的支持,是美国联邦政府实施开端计划的主要方式,开端计划具有国家性质的灵活性和地区适宜性。联邦政府对开端计划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拨款来实施的。自开端计划实施以来,资金投入不断增多,并有立法和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以此监控开端计划的各个项目的实施状况。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拨款73.5亿、76.5亿、79.省略.2011-08-20.

[4][6]Head start in the news[DB/OL].省略.2011-08-25.

[5]王少妮.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