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例6篇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人口政策;社会保障

青岛市自1987年起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比全国早12年,是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程度高的少数地区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青岛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15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69%,高于全国4.69个百分点。据青岛市老龄委预测,2020年青岛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到23.2%,将于2035年左右出现人口老龄化高峰,早于全国6年,届时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5%左右。青岛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如何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应对老龄化挑战,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当前青岛市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有效供给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不足。根据《青岛市劳动力资源现状报告》,2014-2016年青岛市户籍劳动力总量分别为449.8万、441.2万、438.1万,每年下降约8万左右,连续出现负增长趋势。从劳动年龄结构来看,2014年40岁及以上劳动力人数为208.7万,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6.4%。2015年40岁及以上劳动力人数为200.2万,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5.4%,大龄劳动力占比接近一半,可以看出青岛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明显。

(二)人口老龄化减缓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体劳动力的潜在生产率大体呈倒U型,随年龄增长生产率到达顶峰,顶峰一般出现在30-39岁间,随后生产率开始下降。劳动生产率会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根据青岛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剔除价格因素,2001-2005年青岛市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1.24%,2006-2010年为10.39%,2011-2014年只有7.59%。具体见图1。劳动力老化问题和总抚养比的不断上升,是造成青岛市人均产出的长期增长速度放缓的因素之一。

(三)人口老龄化将加重社会保障的负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在使得社保基金来源减少的同时,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在不断增加。以企业退休职工为例,2010年青岛企业退休人员为47万人,2015年增至74万人。2013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占养老保险收入的比重为85.32%,2014年为90.99%,2015年,为99.1%,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到2015年收支基本持平(见表2)。可见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周期平衡与财务可持续性形成较大挑战。

(四)人口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率已有的理论模型和跨国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寿命效应与负担效应两种相反的影响。对一个国家来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加总的国民储蓄率会随之降低。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14年青岛市城乡居民储蓄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最近几年保持50%以上,这一趋势显示青岛处于寿命延长的正储蓄效应较大的阶段。根据青岛市发改委测算,青岛市的人口红利期2将持续到2025年,且2020年以前处于人口暴利期3。伴随着青岛市人口红利期的结束,老龄化的负担效应开始显现,届时青岛市的储蓄率可能会按照预测趋势进入下降通道。

(五)人口老龄化带来代际利益分配矛盾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青岛市的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23.7%,平均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24位老年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上升为31.1%。据青岛市发改委预测,到2030年前后,上世纪60至7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步入老年行列,届时,青岛市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将高达58.48%以上,即形成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58名老年人的局面。全社会的养老负担急剧增加,中青年群体的压力将日益沉重,这些都可能使代际利益分配的矛盾深化。

青岛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健康老龄化的氛围,积极推行健康老龄化首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实施终身健康管理,做好“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力促全民健身,提高全体市民老年期的健康水平。再次,加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由被动的疾病治疗转变为主动的疾病预防。改变过去医疗保障制度“重治轻防”的倾向,把疾病预防费用和健康维护费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推动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型。

(二)改革青岛市现行的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青岛市目前的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采用的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权负责征缴的模式,在青岛人口老龄化高峰迫近、城镇化提速、社保“扩面红利”基本消失的背景下,为保持社保制度的平稳运行和基金长期平衡能力,青岛应借鉴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余个地区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转由地税负责的成功经验,向着建立“地税征收、社保发放、财政审计监督”的社会保险征缴体制这个模式迈进,提高征收力度、征缴率及征收质量,提高社保基金总量。

(三)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构建社会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力量,构建一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探索通过优先供房、优惠贷款、带薪护理假制度等方式,向赡养老年父母的子女提供适当的补助。成立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团,设立老年人互助银行,对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照护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时间进行记录,日后可以免费换取相应的照护。

(四)调整产业政策,重视老龄产业的发展结合老龄化进程,青岛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开发老龄市场,发展适宜的老龄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一是目前我国老龄金融产品可以选择的种类很少,青岛作为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可着重发展老龄金融业。二是老年用品业。据测算,从2014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万亿左右。利用青岛健康制造业发展良好的基础,围绕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兼顾高层次消费,发展老年用品制造业。

(五)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吸引外来人口为降低老龄社会的劳动力风险,增强经济活力和人力,完善劳动力与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与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宜的优质年轻化的劳动力应是青岛市人口迁移政策的重点。抢先创造政策差别,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口尤其是25-40岁处于黄金劳动年龄段的人口来青就业,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使他们可以尽快融入青岛并更好的生活。注: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1987年,青岛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7%。2.蔡昉(2010)提出,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这被称作人口红利。相应地,一旦人口转变超过这个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因老龄化而在总体上不再富有生产性时,通常意义上的人口红利便相应丧失。3.通常认为,人口负担系数小于50%为人口红利期,小于44%为人口暴利期。

参考资料

1.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课题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老龄科学研究,2015(3),4-38.

2.陈卫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变[J].南开学报,2013(6),32-41.

3.宋娟.加快完善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J].科学发展,2014(11),61-70.

4.吴香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5(6),77-82.

5.杨雪.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4(4),46-53.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障;改革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与特点

我国人口基数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6.95%。到目前更已接近1.32亿。而且持续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25年60岁老年人口可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以上。老龄人口中,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l,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人口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而生.呈渐进步伐,当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np一般在l万美元以上。而我国成为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与收入水平的变动、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有密切关系,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和大规模高速度的老龄化发展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言是一次挑战,经济压力不言而喻。

(二)我国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呈不均衡性

在上海,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l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整体而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明显低于东部。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我国城乡差别与人口流动使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因此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益突出。

(四)女性老年人负荷沉重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老年妇女容易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老年妇女比低龄妇女以及男性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并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提出改革要求

社会养老保障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人口老龄化对其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首先,养老保险居于社会养老保障中最根本的一环.以资金缺口直接衡量的话,人口老龄化使养老金和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大量增加。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7年的l2年问,我国用于社会福利等各项支出从327亿元增加至3,043亿元,增长近l0倍,其中用于离退休、退职职工保险福利的费用(包括退休金)支出从149亿元增长到2,068亿元,增长了l2倍多,比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快得多。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看,社会保障各项费用的增长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近年甚至用于社会养老保障的基金人不敷出,据报道,仅2003年,由人口老龄化引发基金缺口,中央财政就至少要补助350亿。

其次,人口老龄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削弱,急需社会养老保障向更高层次迈进。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使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家庭内的代际数将相应增加;伴随父母年龄的提高,子女的年龄也在相应提高,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局面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发展,带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日益增加,所以老龄化发展只解决经济供养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好社会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因此,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功能,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养老需求,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一个现实要求。

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养老的发展同样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低、缺乏系统的老年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严重不足、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偏低等。具体就养老保险来说,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计划,现收现付,从目前的情况看,每年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还在不断地加大。据统计,25年后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可能会从现在的2000亿元增加到1.8万亿元。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计划下,中国的基本养老基金将在2032年左右开始出现收不抵支。现收现付制如果不进行改革就有可能把国家财政拖垮,很高的收缴比例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负担。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瑞士和日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瑞士是欧洲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是亚洲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由此而来的养老保险问题日趋严重。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两个同属于世界首富之列的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调整和改革了各自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增加企业和个人的义务

瑞士和日本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都以国家的基本保险为核心。这种单一的公共支柱虽然解决了社会再分配的功能,却难以同时肩负储蓄即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和保险即保障退休工人的基本生活的功能。两国的做法都是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各自负责的多支柱制养老保险制度。在原有国家的基本保险基础上,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支柱。同时,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税收政策,鼓励个人通过储蓄为退休积累一定的养老金,将个人多余的资金以储蓄的形式进行融资。

(二)规范原有养老保险体制、控制新的养老保险规模

日本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着手来规范原有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养老保险的收入,同时,控制新的养老保险收益规模。而瑞士则更多地通过复杂的收益与缴费的精算关系,确保贡献与收益的平衡。

(三)增加国家对养老保险的投入

面对人口老龄化,瑞士政府以建立养老金补偿平衡基金的方式,依托此项基金的稳定的投资回报,来弥补基本养老金计划的缺口,增加国家对养老保险的投入。而日本则更多地依靠政府财政的直接支出的增加。

(四)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调整和改革后的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养老基金通过私营公司的管理进入国际或国内资本市场,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回报为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现收现付制下,政治因素对养老金投资的影响,避免了将退休者的保命钱投资到或借贷到濒临破产的企业中。

四、加快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应对老龄化问题

(一)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形成多支柱体系

我国原来实行的现收现付的以公共养老金为基础的老年保障体系已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国家独立支撑的养老保险体系转化为由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已成为政府必然的选择。因此,我国应增加企业和个人的义务,在国家基本保险之外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支柱和个人自愿参加的其他补充保险,形成新的三元模式。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基本养老金+强制性储蓄积累”的二元养老保险模式,从功能定位和保障目标上看两者应该有所区别,资金筹集、管理运作以及养老金发放方面,应该逐步分离,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别实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基本养老金的比重应该逐步缩小,更多地发挥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在推行的是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险,仍处于探索阶段,覆盖面很小,保障水平较低。从我国人口变动的趋势来看,随着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农村青年人口的大量外流,未来的我国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由于农村老人数量极大,农民本身又有土地使用权,因此从主体来说,农村养老应以家庭为主,社会为辅,提倡老人自养,树立自我养老意识。对于农村“三无”老人继续实行“五保”制度;对于遵守国家生育政策而形成的独子(女)户、双女户,继续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还可以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养老保险,在乡村利用资源优势,开辟养老田、养老山、养老林、养老塘的形式,为农村老龄化人口自我养老提供一个平台。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自愿实行农民退休金制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老年农民或按年度或按月份领取一定数额的退休金。

(二)建立基金管理公司,加强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建设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收缴与支付都由国家来执行,带有统筹的公有制的性质,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在资金运作方面下工夫。政府财政职能的转变、养老社会保险经营上的不足、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的需要以及调动社会成员参与养老保险积极性的需要,都呼唤基金管理公司的建立和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建立。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是依据法律来经营管理全国养老保险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它利用社会成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依法进行投资经营活动,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增殖。目前,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只能投资于政府公债、存人国家银行获取利息,受到通货膨胀等的威胁。特别是这几年,国家为了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公债、银行存款利率在不断下调,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收益率并不高。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能够将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状况直接与公司的生存、公司的利益相联系,调动公司管理人员管理养老金的积极性。商业养老保险必将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养老金缴纳的时间长,有定期性,储蓄的时间也很长,比较适合作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的收益则是很高的。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监督多支柱体系

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险应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政策起引导、宣传和监督的作用,不直接管理基金。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基本养老金+强制性储蓄积累”的二元养老保险模式,从功能定位和保障目标上看两者应该有所区别,政府在此间的职能应该逐步分离,行使宏观调控职能。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健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负担 养老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及特点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过程来势猛,老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使得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2000年占世界的2L29%;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增加到4.2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那时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国际上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翻番到14%,所用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前西德和英国为45年,美国预计要用75年,日本预计要用26年,中国预计也将用26年,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中国人口高龄化显著。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较早地出现了西方国家高度老龄化社会的所有现象,即80岁以上的老龄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得较快。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又快于老年人口。19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不足200万,200(〕年达到了12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0.88亿。

3.中国将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时滞性。欧美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而来的,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从而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这是一种刚性的过程。欧美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先富后老”;而我国进人老年型人口国家时,农村人口占64%,缺乏必要的物质、制度准备,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相应,“中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0%。若按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3.32%)推算,专家们预测到2040年,全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增至3.74亿人, 占人口总数的24.48%,而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疾病支出仅仅由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提供支持,而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对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2. 高龄人口的医疗保障现状

    “老有所医”是老年人口不可或缺的,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制约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人老体衰,功能退化,多病,是老年人的常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患病率高达39.2%,是年轻人的6.5倍,因而他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急切而量大,尤以高龄老人为甚。高龄患者由于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出现轻度的增加,而目前,我国高龄老人的经济、医疗社会保障水平很低,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障是以全民保健为基础,以公费和劳保医疗为主体,以合作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在2011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中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施行规定,我国的老年人口,完全可以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并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各项内容及权利。

    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产生的影响

    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也对中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冲击,具体如下

    3.1医疗费用增加,资金压力增大

    截止2010年底,我市户籍总人口为992.02万人,老年人口为142.64万人,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4.38%。2010年底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53.6万,参合率达到99.13%,超出省规定要求1.13个百分点,筹资总额5.3亿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4.24亿元,多筹资金2,400万。如此庞大的医疗资金的支出,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汇集中,也会产生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未落到实处等多种问题。

    3.2有关老年人的医疗政策规定的缺失

    在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或企业按照“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已经扣除了工人工资的一部分作为职工的医疗保险费,并承诺在工人退休后让他们继续享受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新医保模式是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显着标志为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保健的理念设计而成的,但这种低水平基础上的基本医疗保健的标准却是按照全人群来设计的,对因年龄差异引起的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同,制度设计还不周全。

    3.3我国当前制度无法彻底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问题

    现行制度的漏洞和资源分配与使用的不合理会放大我们解决老年医疗问题的难度。

    3.3.1现行制度覆盖范围过窄。

    3.3.2现行制度的资金筹措能力、积累额很有限。

    3.3.3现行制度的资金分配、使用、保值增值、管理与监督等,存在很多漏洞。

    3.3.4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贫富阶层利用卫生资源的差距大,公共卫生防御体系薄弱。

    3.3.5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撑。

    3.3.6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疗服务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3.3.7缺少能与医疗保险制度相辅相成的社会化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总之,要有效应对老龄化提出的挑战,还需要尽快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

    4. 应对对策与建议

    4.1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管理,对不合理费用的监督 人口老龄化后缴费人群不断减少,导致医疗基金收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保险机构就更应加强对医疗机 构管理和审核,使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尽可能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医疗保险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制度,动态监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发生情况。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摘要】在当下新兴经济体盛行的时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口老龄化也会影响货币政效力。根据有关研究可知,人口老龄化能够削弱货币政策的效力,而且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极不对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对于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也将愈来愈明显。针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要采取多样的货币政策来改变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货币政策效力;新兴经济体

一、引言

全球很多国家的人口结构都开始呈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是当下全球人口结构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老龄化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当下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并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处于中坚力量的年轻人开始变得不堪重负。中国目前正处于一种新兴经济体中:发展速度较快;劳动力正在增长;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国内的发展势态稳定,相关政策创设出了较为自由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消费力也正在增长,外部资金动向也在朝中国发展。新兴经济体国家要采取多种经济政策来消除人口老龄化带给经济的影响,我们对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年轻人的比例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增多的一个社会现象[1]。在当下,很多国家都相继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中国。根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一个向上增长的趋势,并且根据已有数据可知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的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战争使得人口锐减,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下人口得到了激增,而这时我们看到人口剧增所导致的许多问题,在这时,我国施行了计划生育,有效的遏制住人了口的增长,但如今由于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我国放开了二胎政策。虽然这无法立刻将我国老龄化的趋势进行有效的扼制,但是这是为国家的未来投资。当下,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对夫妻不仅要赡养四个老人,还要抚养两个孩子,这会使得青年人出现很多心理问题,社会要重点关注这一群体,为我国顺利度过老龄化而不断努力。当下,整个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尽管处于新兴经济体的行列中,但是以后是否会因为人口老龄化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也是未知的。当下,只有运用多种方法来发展经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三、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

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人口老龄化能够削弱货币政策效力,且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在应对老龄化影响经济问题时,不应仅局限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应该发展多种途径来减少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够更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可以采取经济上对于货币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同时对于市场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大力的发展经济,从各个方面来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越加明显,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改变当下境况时,我国不能照搬别国的方法,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其差异,根据不同的货币政策,需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改变当下所处的窘境。新兴经济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必须在控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发展。尽管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存在着影响,若要使其继续的健康发展对于人口结构有着一定的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正在逐步的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新兴经济体很有可能面临着未富先变老的境况。新兴经济体虽然发展速度快,但会因为老龄化造成经济回冷的现象,目前美联储QE缩减,西方国家发展上升等因素都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影响。通过调整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态势得到了有效调控,如何规避老龄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而适应新兴经济体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四、基于新兴经济体的实证分析

根据网络数据模型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根据相关发达国家的数据,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控效果会被人口年龄的结构所影响。有关学者发现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的可替代性都在不断的降低之中,这很有可能影响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同时人口老龄化对于货币的供应量、财政赤字方面等都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中央银行使用一些货币政策的需要工具以最终改变政策目标得以有所改变。所以,在货币政策传导的方面,货币政策使用的一般做法是采取构建目标或者构建模型从而对于中介变量冲击的脉冲的响应值,通过该种方法来形成对货币政策效力的一个度量。但是,传统的模型因为参数不会有所改变,没有办法捕捉到冲击效果的变化,这一方面不适合进行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联系。近期发现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有关数据我们可知,发现了人口老龄化上升了1.2%其通货膨胀的效应就会下降0.9%,并且这一结果仅适应于发达国家,在剔除发展中国家的样本后显著性明显。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在新兴市场下在货币目标政策上以及中介变量上的特征来说。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于利率更加关注,利用货币政策来稳定当下的基本物价,调整汇率的波动。但是在新兴经济体下,其重要的目标就是国家经济上的增长,并且汇率的波动情况趋于平稳的趋势。所以在选择货币政策或者在选择中介目标时,需要对于利率、货币的供应量以及汇率都要进行相关的考虑分析。这些都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异。

五、结束语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影响下,包括中国的新兴经济体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变当下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货币政策效力的削弱问题。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发挥起作用,使得社会的经济不会因为老龄化的原因而停滞不前甚至是下滑。对于当下的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总局限于一处。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们共同来努力,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发展公共养老福利设施、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积极发展老龄产业都将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悦,曾悦.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24):89-91.

[2]邹瑾,张静娴.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6,(02):7-8.

[3]周源,唐晓婕.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25-32.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03

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一)劳动力的数量会受到人口老龄化影响

变动的人口年龄结构是给劳动供给带来严重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劳动供给长期的人口总量的规模。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劳动者的个人偏好、以及劳动工资制度等都会对劳动力的供给造成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人口数量和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严重短缺,因为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会大幅度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庞大,也间接影响了我国劳动力的供给。虽然随后几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增加,但由于在劳动力增长的同时,老龄人口也会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会被迫下降,2040年将下降到63.32%,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数和比例都会降至该预测期的最低。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老龄化程度加深,大量劳动年龄人口也逐渐出趋于老龄化。我国的劳动力按年龄可分为三个阶段:青年劳动力为15 ^-29岁,中年劳动力为30-44岁,年长劳动力为45^-59岁。2005年我国青年劳动力是年长劳动力的1. 4倍,到2050年将会降到0. 81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程度正在不断的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老龄化在短期内还不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虽然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是已经是在后期阶段,而且我国老龄人口近年来急剧增多,老龄化速度迅速,所以在2015年前后我国将会失去人口红利优势,同时我国劳动力将会逐渐缺乏。一旦劳动力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我国就会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企业就应该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转型。同时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短时间内难以调整等原因也让我们认识到劳动力短缺是经济社会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在的劳动力人口优势发展社会经济,为老龄化未雨绸缪。

(二)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1.劳动生产力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劳动人口年龄的不断增长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大多数劳动力进入中年或老年后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完成工作,不能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更无法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产,最终会导致企业经济受损;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的劳动力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经常生病请假,这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再者,年长的劳动力大多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他们只具备长久的工作经验和技巧,没有时代前沿的知识见解,这将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有研究表明,很多举世闻名的天才的巨大成就都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取得的,所以青年人才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老年劳动力会降低企业生产效率,最终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要根据不同方面做不同的分析。

2.劳动力市场受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由于老人的具有不同的个性,擅长东西也不一样,所以应该对不同老年人从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某些老年人口运用其熟练技术和才能,可以自身独立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这些老年人才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劳动市场中依然有自己的优势地位。

目前我国低端老年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高端资源却十分短缺,人力资源结构严重不平衡。我国在IT行业、技工、精算、数字媒体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全国一共有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人数只占总人数的5.5%。因为老年人才开发的成本低,效益快,所以我国应该加大对老龄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以缓解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矛盾。处理充分利用现在职员工外,也可以对退休老人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可以社区、街道等岗位上任职。

二、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人口规模乘以个人消费支出是消费规模,老年人口数量和平均老年消费支出乘积就是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老龄化对消费规模的影响主要就是体现在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上。以下以少年儿童消费系数是0. 5,老年人口消费系数是0.8,预测了2000-2065年的消费需求。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2065年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老年人消费需求是11970亿元,2020年达到29724亿元,占总消费的17.2%, 到2040年达到149748亿元,占总消费额的29.8%,到2055年达到327218亿元,占总消费额的36.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的时候老年人口消费只占到总消费量的7. 39%,但是到2025年达到了45.89万亿元,占到总消费了的18.0%。

预测结果都说明出老年人口消费需求急剧增长,购买力水平快速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规模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

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影响农业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偏远地区的老龄化速度远高与城市老龄化速度,然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会对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老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导致务农人员急剧减少,而且大多农民的教育水平都较低,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日本和韩国都经历着“三农”问题一一农业空洞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破产化。在我国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根基,只有先有农业的稳定才会有社会稳定的稳定。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将对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我国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

2.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第二产业

我国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需要大量的青年劳动力,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在结构性和数量少都很缺乏。现在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都逐渐趋于老龄化,青年劳动人口正在不断减少,大致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老龄化也会造成一定的结构性失业,从而抑制整个产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一般年长的劳动人口都不会愿意他们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和熟悉的地方,因为他们对长期定居区域和长期从事的工种已经习惯并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大。这就使劳动力很难向新兴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因此阻碍了产业的升级更新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充足的青年劳动力才能使企业顺利的进行大规模调整和升级。但是现阶段很难有足够的青年劳动力,因此重新培训和教育年长劳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重新培训的费用很高,而且由于老龄劳动力自身条件的限制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大多的老龄劳动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就会面临失业。

3.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第三产业包含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国老年产业主要第三产业中的家政服务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卫生健康服务业、保险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和娱乐业、咨询服务业、教育产业、其它特殊产业等十个行业,这十个行业差不多涵盖了今后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老龄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因为知识水平较低的劳动力可以选择从事不需要很高知识水平的动密集型产业,如家庭护理,产品生产等。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劳动力可以从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如金融、旅游、咨询等。

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已经认识到了老年市场的可观性,并且在老年市场上做了相当大的投资,根据老人的需求创造出了大量老年人需要消费产品和服务,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获得了客观的收益。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痛也越来越多,所有瑞辉制药有限公司的用于降胆固醇和降血压的药品备受中国老人喜爱,很多的化妆品,手机公司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以前的化妆品几乎都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现在很多化妆品公司都瞄准了老年消费市场,专门推出了适合老人使用的产品。很多手机公司也根据老人的需求特点推出了各种的老年机。因此应该大力开发老年人消费市场,将老龄化的不利因素转换为有利因素。

四、人口老龄化对投资和储蓄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影响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一般来说,个人收入大多都是用于消费和储蓄。劳动人口在工作期间都会将一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为老年做准备。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人口逐渐丧失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其老年生活主要就是依靠年轻时的储蓄。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老程度的不断加深,年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最终会导致银行储蓄存款的大量留出。

老龄化不仅会对银行储蓄产生影响,还会印象社会家庭经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就代表着家庭经济负担的加大。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将是一笔庞大的开销,因此下一代为老人需要准备一大笔健康资金,这也就间接导致了下一代消费水平和储蓄。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我国在短时期内青年人口的数量不会有显著性变化,也就意味着我国年轻人供养老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必然也会导致家庭储蓄的减少,商业银行个人储蓄也会大幅度缩水。

2.人口老龄化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

目前,个人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个人贷款业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润收益。但贷款业务在获利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银行利用此业务获得的利润越多,个人消费额信贷的风险也越大。

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是社会普遍现象。银行的贷款业务也会受到老龄化的影响,尤其当年轻人的父母进入老龄化阶段的过程。2014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已突破2亿人,在2026年将超过3亿人,2041年将达到4亿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子女不仅要承担父母昂贵的医疗费用同时还要负担直接儿女的教育费用,这会给普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家庭的收支结构,间接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

据央行的报告,我国在近期内将逐步进入违约高风险期,因为我国银行贷款业务飞速发展,产生了许多非良性贷款。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利率、房价等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整个社会、家庭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

3.老龄化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服务

社会老龄化趋势,使得每个人越来越重视个人理财,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有了发展的空间。通过调查发现,预防性动机是过去人们将收入存进银行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因为人们没有更多的投资选择。现在金融行业越来越发展,个人理财方式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人们对于投资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大多数人们都会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各种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这就促进了理财业的发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下降,心理素质也会逐渐弱化容易出现各种消极心理症状,同时会有记忆差、智力衰退、情绪变化大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银行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4.人口老龄化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

老龄化影响资本市场主要是体现在储蓄和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流动上,不同个人或家庭的储蓄状态会随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绝大多数个人或家庭都会在工作稳定并且在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时,才会有足够的储蓄存款,接着随着自身劳动力的逐渐丧失,收入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没有。

当人们年龄越来越大时,自己的资产组合也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一般都是具有系统性的,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将会对这种系统性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其相对的价格。

老龄化对资本的影响还体现在国际之间,因为国与国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一样,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收益率也会有巨大差异。国际之间的投资的收益率差异就会引起资本的流动。发达国家大多属于年老型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是年轻性国家,资本都倾向于从年发达的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工作人口所占比例会迅速上升,那么这些国家就需要更高的投资率,给这些大量进入劳动年龄的人配置资本。,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老龄化都比较严重,所有这些国家同时也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力量。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后期阶段,而且我国的老龄化严重,因此国内投资需求的快速下降,储蓄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将被下降的投资需求所抵消,而储蓄一投资的不平衡(储蓄>投资)将会导致资本的外流。

五、人口老龄化影响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老龄社会中人们对于商业保险产品的需求变化是人口老龄化对商业保险市场的影响之一。我国的保险市场主要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主要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其特点是低保障、广覆盖,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保障需求。而商业保险则可以给老人晚年生活带来更有力的保障,商业保险不断市场化,其在社会上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老年人也越来越希望可以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度过晚年生活。因此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储蓄养老,在年轻的时候给自己存一笔养老金。但是到通货通胀的影响无处不在,货币会面临贬值的风险,而商业保险则不会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国目前很少有老年人认识到商业保险的优势,说明我国的商业保险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韩淞宇.吉林省延边州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亚研究院,2010.

[2]付娟.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孙雯.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D].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