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的来源范例6篇

流浪动物的来源

流浪动物的来源范文1

关键词:浪涌保护器;电源系统,防雷

随着信息网的高速发展,智能建筑越来越多,这些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设备,通信设备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而这些设备的抗雷击电滋脉冲就显得十分重要。当有多个电气系统共存于建筑物内时,电子设备和引雷通道有四个方面,(1)电源系统(2)天馈系统(3)信号系统(4)接地系统。

合理的屏蔽和接地是减少浪涌过电压对人身及设备破坏的前提和途径,为保证电子设备免受浪涌过电压的破坏,在建筑物的屏蔽和接地措施达不到保护及电子设备的要求时,在电气系统中加装多级浪涌过电压保护器(简称SPD),便可将浪涌电压限制在相应设备的耐压等级范围内,有效防止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入。本文就SPD在建筑物防雷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1.浪涌保护器SPD的基本工作原理

浪涌保护器SPD是一个非线性阻性元件,它的工作决定于施加其两端的电压U和触发电压Ud值的大小,对不同的产品Ud为给定值。当U

2.浪涌保护器SPD的分类及作用

浪涌保护器分为限压型和开关型,用于保护电源和电子设备免受雷击浪涌的危害,为电源和电子系统提供瞬态等电位联结。浪涌保护器根据应用分为:

(1)电源系统避雷器,其作用是在最短时间内将被保护线路连入等电位系统中,使设备各端口等电位,同时将电路上因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或经低阻抗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端口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

(2)信号系统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器。

(3)绝缘火花间隙,应用于地线系统或等电位联结中。

3.浪涌保护器SPD的应用

当有多个电气系统共存于建筑物内时,电子设备的引雷通道来自4个方面:电源系统、天线和馈线系统、信号系统、接地系统。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上述4个方面安装多级浪涌电压防护器。

3.1电源系统SPD选用

(1)主要技术参数选择:一、SPD冲击通流容量In反映了SPD的耐雷能力,其值不小于装设部位预期最大的浪涌电流幅值Io。二、限制电压Ur反映了SPD限制浪涌过电压的能力,其值不大于保护对象的雷电(脉冲)电压耐压等级,同时为免除SPD动作对保护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其值应尽量接近所保护对象的网络标称电压。三、漏泄电流Il反映了SPD在非动态时对接地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程度,其值应尽量小,并应自备漏泄超标时SPD自动切除功能。四、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应能满足回路电源电压平衡和不稳定的实际需要,其值根据配电系统不同接地系统类型来选择。

(2)电源系统中SPD的设置及安装。

电源线路应装设多级SPD防护,以达到分级泄流的目的。入户为低压架空线和电缆宜安装三相电压开关型SPD作为第一级保护;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端宜安装限压型SPD作为第二级保护;在电子信息设备电源进线端宜安装限压型SPD作为第三级保护,亦可安装串接式限压型SPD;对于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需要,宜分别选用适配的直流电源SPD作为末级保护。各级SPD应分别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电源线路的前端。SPD各接线端应分别与配电箱内线路的同名端相连接,SPD的接地端与配电箱的保护接地端子板连接,配电箱接地端子板应与防雷区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联结。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长度不宜大于0.5 m。当电压开关型SPD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 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 m时,在两级SPD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当浪涌防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

3.2天馈系统SPD选用

(1)参数选择:天馈系统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连接形式及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插入损耗及电压驻波比适配的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

(2)天馈系统SPD的设置及安装。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宜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入端口处。具有多副天线的天馈传输系统,每副天线应安装适配的天馈浪涌保护器。当天馈传输系统采用波导管传输时,波导管的金属外壁应与天线架、波导管支撑架及天线反射器作电气连通,并宜在中频信号输入端口处安装适配的中频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3.3信号系统中SPD选用

(1)参数选择:信号系统SPD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度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防护器。

(2)信号线路SPD的设置及安装。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应连接在被保护设备信号端口上。信号线路SPD与被保护设备的连接端口有串接与并接之分,由RJ11,RJ45和其他接口组成的线路应串接安装SPD,仅由接线柱组成的接口应并接安装SPD。浪涌保护器也可以安装在机柜口内,固定在设备机架上或附近支撑物上。信号线路SPD接地端宜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2铜芯导线与设备机房内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联结。

3.4接地系统SPD的选用

建筑物内配电系统若采用TN-S系统,电子系统的接地可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直接等电位联结,不设SPD。若受设备、规范、实际条件的限制,电子设备采用独立接地极,或虽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但要求单点接地,设备处不同接地系统的地需绝缘,不能作直接等电位联结时,为防止不同的地电位之间浪涌过电压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需在不同接地系统的接地端子间加装SPD。冲击通流容量In不小于装设部位预期最大的浪涌电流幅值Io。该类SPD一般不安装于LPZOA区,其浪涌电流波形按8/20μs标定。限制电压Ur不大于保护对象的耐压等级。标称导通电压Un反映了SPD对浪涌过电压起作用的灵敏程度,使SPD导通前的过电压不大于所保护对象的耐压等级。

流浪动物的来源范文2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精益物流;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一、精益物流的含义

精益物流指的是:企业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的时间,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持续进行改善。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企业的精益物流生产中,客户需求是驱动生产的源动力,是价值流的出发点。

2.对价值链中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订货等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

3.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流的行动方案。精益物流系统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资源,准确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库存,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充分合理地运用优势和实力;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设施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等浪费,保证其物流服务的低成本。

4.及时创造仅由客户驱动的价值。

5.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努力追求完美。

二、精益物流的重要性

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客户,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产品。精益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已经给为我国的传统企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发展思路,势必会对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将改变企业粗放式的管理观念,为这些企业在新经济中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从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精益物流的前提:正确认识价值流。价值流是企业产生价值的所有活动过程,这些活动主要体现在三项关键的流向上:从概念设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到投产的产品流;从客户订单到制定详细进度到送货的全过程信息流;从原材料制成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物流。

2.精益物流的保证:价值流的顺畅流动。消除浪费的关键是让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步骤以最优的方式联接起来,形成无中断、无绕流和排除等候的连续流动,让价值流顺畅流动起来。

3.精益物流的关键:客户需求作为价值流动力。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区分是哪一种类型的产品,如是需求稳定、可预测性较强的功能型产品,可以根据准确预测进行生产,而需求波动较大、可预测性不强的创新型产品,则要采用精确反应、延迟技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4.精益物流的生命:不断改进,追求完善。精益物流是动态管理,对物流活动的改进和完善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改进,消除一批浪费,形成新的价值流的流动。

三、精益物流的切入方式

(一)企业系统的精益化

1.组织结构的精益化: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计划经济中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制约着企业的变革。因此,企业要发展物流,应当利用精益化思想减少中间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

2.系统资源的精益化:我国的传统企业存在着众多计划经济下遗留的资源,但如果不进行整合、资源重组,则很难与其他大型物流企业进行竞争,将有可能把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

3.信息网络的精益化:信息网络系统是实现精益物流的关键,因此,建立精益化的网络系统是先决条件。

4.业务系统的精益化:实现精益物流的首先要对当前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与改造,删除不合理的因素,使之适应精益物流的要求。

5.服务内容及对象的精益化:由于物流本身的特征,即不直接创造利润,所以,在进行精益物流服务时应选择适合本企业体系及设施的对象及商品,这样才能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

6.不断完善与鼓励创新:不断完善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改变工作方法,使工作质量不断提高。鼓励创新是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物流的实现过程中,人的因素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先进的物流设施,物流系统都要人来完成。

(二)提供精益物流服务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准时、快速、低成本高效率、使客户增值的服务。

四、精益物流的方法

(一)过程活动图。这是一种传统的工业工程方法,它由5阶段构成:

1.过程流研究:作为生产制造厂,一方面要把厂内的物流及整个后勤,按照可用的对价值链中的产品设计、订货、制造和发货运输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

2.浪费识别:对生产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不仅是其重要成本之一,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既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同时也要追求把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迟降至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增值效益。

3.过程再思考:对企业物流而言,多一道环节,就需要多花一份劳动,浪费许多成本。

4.流向设计或运输路线的再优化:也就是产品从毛坯开始由技术部门设计产品的工艺路线,在哪些设备上加工,工序的先后,在哪交验;还有成品的发出,采取哪种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的选择等等,进行优化再优化。

5.价值流中每项活动存在必要性的进一步确认。重新对我们现有的每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每项生产过程的必要性,减少或消除不合理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在运用过程活动图进行分析时,主要把握三个关键点:过程的总体考察;每次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所花时间、所需人员、产品所移动距离、所用设备及场地面积;用5W1H法(活动WHY为什么存在、WHO谁来执行、WHAT用什么设备、WHERE在哪里、WHEN何时和HOW怎样实施)进行分析。

流浪动物的来源范文3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企业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较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对传统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大低碳技术的运用力度和深度,从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化等环节采用高效、低耗、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的应用,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企业物流系统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要求社会的生产、消费、生活等经济活动低碳化、能源消费生态化,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而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企业物流,与低碳经济要求存在着巨大冲突,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必须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低碳经济与企业物流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社会经济活动进程中实现节约资源,加强环境保护,而物流与生产、消费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企业物流乃至物流行业的低碳发展,对低碳经济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企业物流是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重要对象

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化,特别是绿色物流的发展,顺应了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要求。低碳经济已经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当前经济变革的主要方向。发展低碳经济,目的就是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而企业物流既是能源资源消耗的大户,又是碳排放的大户。有资料显示,通过优化企业物流资源,提高企业物流运输工具的节能减排性能、减少企业物流中转次数、降低企业物流包装污染等每年就能实现节约能源资源1.5亿吨标准煤,降低10%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据国际气候组织报告, 2005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 交通运输占26%;2002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中, 交通运输占14%,由此可见,企业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低碳经济需要现代企业物流的支撑。

(二)企业物流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和消费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求社会经济活动实现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企业物流中的绿色物流、绿色制造、绿色消费构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系统。绿色物流是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物流方式,绿色制造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绿色消费是一种既不浪费资源,又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绿色物流不仅是联系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的桥梁,而且绿色物流可以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来促进绿色制造,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来满足和促进绿色消费。不仅如此,绿色物流在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满足消费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和资源。可见,绿色物流方式又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企业物流系统面对低碳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企业的物流系统主要由采购系统、作业系统、销售系统、回收系统和信息系统构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包装等环节,在这些物流活动中存在着能源资源消耗大,废气、废物排放量高等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运输路线设计不合理

当前企业物流在运输路线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既定线路的临时改变或者偏移的应对措施的设计和规划;过多地考虑最短路程成本低、时间短的因素,而对远程运输路线设计不够精细;对零售商户的分布位置、密度,以及客户的订货量考虑不够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了现代企业物流出现舍近求远绕道而行的迂回运输;形成多次装运,增加中间装卸环节,提高装卸搬运费用,延长商品在途时间的重复运输;违反近产近销原则的过远运输。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等污染源的排放量,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因企业物流过程中的不必要重复运输而消耗的汽油量相当于1500万吨标准煤。

(二)交通运输能耗大、污染重

企业物流系统最重要的就是交通运输环节,包括采购运输、配送运输和销售运输等,主要采用铁路的火车、公路的卡车、水路的船舶和空运的飞机等运输方式,能源消耗主要为石油制品。企业物流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的重复运输、多次中转运输,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交通工具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量大、气态污染物以及颗粒污染物排放高,成为温室气体和和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城市噪音的最大污染源之一。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中国交通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石油消费增速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企业物流的巨大市场需求与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三)仓储基础设施落后且资源消耗高

企业仓储设施包括物料仓库、半成品和产成品仓库及其附属设备,普遍存在小而全、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造成仓储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在仓储基础设施仓库建设中,企业普遍进行大规模投资,占用大量的土地、钢铁和建材等资源,结果又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在建筑物选材上缺乏环保型、节能型建筑材料,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同时,由于仓储业没有能源效率标准,储存附属设施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照明工具、防水、防潮、隔热、温度控制设施、通风设备等,再加上使用防腐、防锈、绝缘等设施和物质的使用,出现很大能源浪费,毒气、废气、废物排放,以及噪声污染等现象。据有关数据显示,仓库货架工业是传统的耗能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71%。

(四)物流包装资源浪费造成污染严重

企业在物流的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有效包装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往往出现包装材料低质性或者出于过度保护而实行过度包装,甚至不排除有些企业处于欺骗消费者的目的,在产品包装内填充塑料、纸板等物料。不仅如此,包装材料或用具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袋、盒、瓶、罐、桶、箱等,并且这些废弃物中又有很多材料难以降解,甚至不可降解。而且,产品的过度包装、昂贵包装,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包装废弃物,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70%以上的商品包装为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即变为包装废弃物,每年产生约2400万吨包装废弃物。

(五)物流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资源共享不足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程度还处于较低阶段,各种物流信息软件开发商不了解企业物流的信息需求,导致开发和销售的物流软件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物流信息平台规模小、信息技术差,效率低 ;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区域化,分割严重,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没有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卫星跟踪系统(GPS)。这就导致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诸多失真信息,无法对产品货物进行跟踪定位,因而产生大量的决策失误,增加了企业产品的在途时间,重复运输的浪费资源的现象。

企业物流系统低碳化再设计对策

既然企业物流系统存在诸多能耗高、污染重的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时代,我们必须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再设计,提高企业系统的节能减排功能,已达到顺应时展,造福后代子孙。

(一)加强运输路线的精细化设计,消除不必要运输

企业在物流运输路线设计方面,要本着消除不必要运输的原则,加强运输路线的精细化管理,从客户的分布位置及密度等方面出发,尽量安排近产近销,选择直达的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中转运输、装卸和搬运等中间环节。同时,在运输路线选择上,加强远程运输路线的备选方案管理,不仅要考虑选择最优路线,而且要对路线的改变或者偏移设计备选方案,以应对不可避免的路线改变等状况。

(二)提高运输工具的低碳性能,减少碳排放

运输工具的高能耗、高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提高运输工具的低碳性能,实现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物流运输。在运输工具的污染方面,主要是由于燃烧汽油和柴油而导致的二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排放,企业可以选择新能源作为动力燃料,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以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企业还可以选择安装新型发动机的运输工具,譬如天然气燃气发动机或欧Ⅲ标准发动机等以提高燃料效率,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据预测,如果物流全行业采用节能运输模式,全国公路运输行业营业性车辆汽柴油综合能耗将降低10%,可节约燃油800万吨左右。

(三)提高仓储设施的低碳化建设水平

企业在进行仓储环节建设中,不仅要合理规划物流中的仓储设施规模,整体布局,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土地资源的使用,而且要利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仓储设施建设。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确定仓储设施的设置,并且选择低碳节能环保材料进行仓库构建;在仓储设施使用过程中,充分提高仓库使用率、容积率;在通风、照明、节水等方面应用绿色技术,采用太阳能充分利用仓库屋顶发电、采用太阳能加热的墙壁和太阳能的嵌板等技术;在防腐、防霉、防锈等方面采用无污染的生物防腐等方法,进而实现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四)进行适当包装、绿色包装

在产品包装方面,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物流应该坚持减少数量和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使用可再生包装,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规模,而且可以大力提倡使用可回收容器用于包装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如利用蜂窝材料替代EPS发泡缓冲包装材料,不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产生上百亿元的新兴包装材料市场。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 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五)提高信息化技术,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为了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物流应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不仅要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且要加快信息共享的步伐。一方面,企业加强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和全面的物流信息数据库,不仅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包装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各环节信息数据库的相互衔接和集成。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集成,建立智能运输管理系统。譬如开发应用GPS车辆跟踪定位系统、GIS车辆运行线路安排系统等技术;利用现有的内部网络系统与全国统一的货运电子商务系统联网,构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物联网系统,接收和提供全国的货源信息。这样不仅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能有效地减少对流运输、迂回运输与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的运输方式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我国企业物流系统在运用不完善的情况下,不仅要对传统的落后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而且还要发展和提高物流系统中的低碳技术应用。因此,企业不仅要从自身物流效益上来考虑,而且还要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系统中建立循环物流系统,以实现低碳经济所要求的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目的,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琴.低碳经济:成渝经济区的责任和未来[J]. 软科学, 2010(3)

2.姜阀.论低碳经济下政府和物流企业对低碳物流的作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

3.陶晶.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12)

流浪动物的来源范文4

什么是TNR?

所谓TNR是英文Trap(捕捉)、Neuter(结扎)、Release(放养)的缩写, TNR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把一个群落(Colony) 的猫全部捕捉起来,施以结扎手术后,放回它们原来生活的地方,是现今惟一经过证实能有效控制流浪猫数量的办法。

也许TNR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即便人手多的时候,同一个小区的流浪猫群也要分数次来做,所以即便你不属于任何救助组织,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逐步帮小区的流浪猫绝育并放归或领养。

第1步:沟通和熟悉

首先你要和流浪猫熟悉,了解它们的情况。

1.独自喂食

在隐蔽的地方给它们食物和水,尽量不要打扰他人。在每天喂食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每只猫的性格,比如谁怕生,谁又特别亲人。如果你不准备给它们找领养,那就尽量保持距离。因为保持对人类的警惕性,是让流浪猫免遭坏人毒手的最有效方法。

2.做流浪猫窝

有条件的话,给它们做一个流浪猫窝放在隐蔽的地方。这个窝并不需要很奢华,否则会被人捡走,有时候一个泡沫塑料箱子就足够了。这样也有利于你掌握它们长期活动的据点。

第2步:寻找资源

要完成TNR,必要的救助和医疗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1.一个救助网站

首先你要找到一个救助网站,并在论坛学习里面的经验。慢慢地你会发现在哪里可以找到更加经济实惠的救助资源,甚至可以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2.免费或减价绝育单

找到救助论坛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这些论坛都会绝育资源,比如你可以在这里领取或申请到很多医院的免费或优惠绝育单。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你的经济投入,以便于帮助更多的流浪猫。

3.可靠的医院

如果你在附近的宠物医院有熟悉并信赖的医生,那么你完全可以跳过前面两步,直接跟医生商量流浪猫绝育优惠的事宜,最好能允许流浪猫住院几天后放归。

第3步:TRN行动开始

下面你就可以找一天时间,开始对楼下的猫咪进行抓捕和绝育了。

1.材料准备

首先你需要以下物品。

猫包、航空箱、笼子,至少是打过气孔的帆布袋。

罐头、零食等诱捕物品。

抄子、罩子,最好能借到诱捕笼。

一般来说,跟你特别亲近,一抱就走的猫咪用猫包就可以,如果是特别怕人或陌生的猫咪,则可能需要用到专业的诱捕笼,一般只有专业救助组织才会有,这时候步骤2就起到了作用,你可以回到救助网站,求助借用诱捕笼。

2.抓捕时机

根据你平日喂猫时掌握的流浪猫活动规律,选择它们都在聚集地休息的时候,并避开小区居民活动的高峰期抓流浪猫来绝育。此时一定要叫上一两个朋友,或平时在小区里一起喂猫的人帮忙。

3.少量多次

谁都无法肯定当天能抓到几只猫咪,也许你只抓到一两只猫咪,但作为首次进行TNR活动的个人来说这样就足够了,应该避免逗留,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4.医院绝育

然后你就可以带猫咪去之前联系好的医院进行绝育了,在简单的身体检查之后,由医生按照流浪猫绝育程序进行手术,这可能包括了一般的绝育过程,以及最后的打耳标,以便日后用来区分绝育和未绝育的猫咪。

如果没找到寄养地怎么办?

如果医院无法让你寄养手术后的流浪猫,就需要你另找地方寄养。因为母猫绝育后,还需要至少3~6天的休养时间。你可以联系小区物业,短期租借一间地下室,或在家里腾出一间屋子来安放这些猫咪。如果实在找不到寄养地,则在抓捕的时候,就选择身体健康的公猫绝育,在天气温暖的时候,这样的猫咪是可以当日或隔日放归的。

两种情况下的选择

下面你会遇到两种情况,需要你选择如何安置猫咪。

1.它不亲人

如果TNR中的猫咪,是一只不亲人的猫咪,那么对你来说也许是好事,那么你只要照顾它到身体恢复,再把它放归到小区原来的地方,以后继续喂食就可以了。也许你很快就会发现,它变得越来越肥,这也得益于绝育的影响,对流浪猫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2.它很亲人

流浪动物的来源范文5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 文学意义 流程分析

一、文学意义在文学的整个流程

文学意义在文学的整个流程经历了四个方面的增生和变化,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现实、作者、本文和读者。文学意义的逻辑建构,也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文学意义的第一个层面是现实,在文学意义中都有现实的影子,任何文学意义,都只能来源于现实并在现实的读者中实现。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激起他的原动力只能来源于现实;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他所能阐释的意义也离不开文学本身的现实和读者本人的现实。所以,意义的生成首先来自于现实。但现实的概念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在20世纪的“语言论转向”中,随着对语言力量的认识,现实的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语言不仅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更构成了人类的现实本身。“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不进入语言的实在,意即还没有进入人类的视野,因而不可能构成对人类的影响,语言构成了社会,同时也构造着人类的现实。而个人要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会这个社会的语言,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教化过程。结构主义也指出,如果人类不拥有语言,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构成意义。个体能产生的经验只有经过语言系统的命名和定位以后,个体方能明了这种经验,因而经验也是一种语言事件。这些都说明了语言为个体的生存划定了一定的生活空间,是人类现实的组成部分。从意义流程的全过程来看,这种创作冲动的产生意味着“原初意义”在语境中的触发和产生。当然,这种“原初意义”离不开语言的构造力量。作者将这种创作冲动转化为具体的文字操作,进入具体的创作过程,在这个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演变过程中,作者的“原初意义”经由文字的传达和表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者预留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是不容抹杀的。文学的意义事件在其产生之初,就已预留了许多作者的意义踪迹。当代许多西方文论流派倾向于毁弃作者对作品的作用,认为“作者已死”,但他们抹杀不去作者对本文的先在性和作者和作品的血缘关系,只要作者的生产权还在,其对意义的预设就不能无视。

二、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与西方浪漫主义

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与西方浪漫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都有密切关联,他既以面向西方思潮大幅度的开放姿态出现,又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现实与时代需求,显示出世纪初一代文化巨子面对现代世界文化时的从容宽阔心胸及其从本土现实出发的积极建构心态。现代化与民族化是鲁迅构建浪漫主义文学观的双重方向。代表鲁迅浪漫主义文学观的论著计有《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及《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等等。鲁迅浪漫主义文学观的核心表述是他在《文化偏至论》中所说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就显示出鲁迅作为文化巨子的对于前辈学人的飞跃式超越精神与整体性推动浪漫主义建构步履的功勋 鲁迅在“物质”与“灵明”的冲突中坚守“灵明”;在“个人”与“众数”之间选择“个人”,这就超越了“短视”型的现实功利价值,而立意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建构浪漫主义诗学时对道家文化的借鉴途径,其一是老庄的反异化精神;其二是道家文化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的主体自由诉求。二者都着眼于“物”与“我”的关系。鲁迅对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物”对“人”的压抑、物质文明对主体精神的挤压、美感的丧失、人的灵性的失落、道德的堕落等时时抱有警怵之心。这种浪漫主义思想主张就与道家文化中的反异化思想资源极为接近。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带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而明显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从博克到康德,从黑格尔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无不认为主体受到了外在异己力量的残害,因此,在意识到自己的受压迫过程中,往往伴随有恐怖、痛感与神秘惊悸的成份在内。而鲁迅浪漫主义文学观中并不包含这种惊悸恐怖成份,看不到恐怖和神秘的宗教意味。

三、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当代浪漫主义文学

“自然而然”的道家(尤其是庄子)到注重个性自由、主张感官享受的明季市民浪漫潮流,再到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汹涌澎湃,都用意于打破等级森严的社会壁垒,在平凡人生中寻找生存的快乐与满足,追求个人的解放与精神的飞腾自由。其中,庄子的泛神论对浪漫主义美学影响深远,它以自身雄奇奔放、绚丽无羁的艺术风格标示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道家文化中的泛神主义艺术“强调的是在一切现象里观照太一实体和抛舍主体自我。主体通过抛舍自我,意识就伸展得最广阔”,个人“消融在一切高尚优美的事物中”,“诗人……忘却了他的自我,同时也体会到神性内在于他自己的被解放和扩张的内心世界;这就在他心里产生了东方人所特有的那种心情开朗,那种自由幸福,那种魂游大悦”。这就从艺术发生学角度强调了道家泛神主义的创造性功能,其核心就是“物我交融”。

现当代浪漫主义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广度在读者社群中产生的轰动指数而言,毫无疑问,创造社诸子的创作达到了成功的巅峰;而如果从文学史角度来评价其影响的深度及其艺术造诣所达到的高度而言,三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则超过了20年代的创造社。如果说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是一种富有反抗精神的“狂飙突进”式的浪漫主义的话,那么,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写作则是一种“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而后者更加贴近于“效果史”意义上的道家文化,因为其体现的是道家式的“静”态的欣赏与玩味。郁达夫曾说:“自己大约因为从小的教养和成人以后的习惯的关系,所嗜读的,多是些静如水似的遁世文学。现在寂寞无聊,明知道时势已经改变,非活动不足以图存,这一种嗜好应该克服扬弃了,但一到书室,拿起来读的,总仍旧是二十年前曾经麻醉过我的,那些毫无实用的书。”事实上,早在20年代就有废名在抗争呐喊型的创造社式的浪漫主义写作之外另辟了一方“世外桃源”,他把古老的农村当作理想中的伊甸园,以怡然自适的心态导引读者认同与欣赏原始、朴讷、静谧、封闭的乡村文明,从而在文学史家那里获得了“素雅的浪漫主义者”的称誉。

参考文献:

[1]石玉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流浪动物的来源范文6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现代救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6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流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动过程,涌入城市的大量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的救助管理机构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于是,做好新时期的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的定位,以救助管理站为依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流浪人员的正常回归社会就尤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流浪人员自身权益的实现、生活状态的改善,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及救助现状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前身为1954年组建成立的“苏州市收容遣送站”,2001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在站内设立“苏州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2003年8月响应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办法》的号令,收容遣送站更名为“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原来的儿保中心也在2006年的8月更名为“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中心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以“爱心、真心、热心、耐心、安心”为救助服务理念,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等要求,救助管理站主要提供以下7项服务,分别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存;根据导致流浪乞讨发生原因给予受助者相应的帮助,这主要体现在协助那些因遭遇临时困难的主动求助者返回居住地,或对能查明其亲属和户籍所在地的特殊受助人员进行跨省接送工作;对流浪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甄别工作;对未成年流浪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上街劝导、主动救助工作;对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安置与分流工作;对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妇女儿童的维权、庇护工作。中心不仅为流浪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为他们提供心理矫治、文化辅导和一些相关的技能培训,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苏州市流浪人员救助模式优势与不足分析

    (一)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优势

    1.积极主动为受助流浪人员提供全面的生活照顾、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

    为入站人员首先提供“五个一”的服务,“喝一杯热水,洗一次澡,理一次发,换一身衣服,做一次体检”。针对入站身体不健康的人员,小毛病在站内医务室处理,大毛病送至合作医院治疗。站内设有心理咨询室,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保持长期合作,配有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与不定期为有行为偏差的流浪人员进行心理矫治。

    2.对部分回归家庭的流浪儿童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

    对那些因为家庭重组、家庭暴力等原因被忽视的儿童回归家庭后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了解他们回归家庭后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鼓励孩子要自强自立自信,告诉孩子遇到事情可以打电话向当地公安、民政求助,站里会协同当地机构共同处理好相关事宜。同时对来站接孩子回家的监护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享有受教育权是监护人的义务,避免孩子再次流浪,巩固救助效果。

    3.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推进救助工作专业化发展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之一,亦是建立在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与福利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救助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不足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这项救助不是对救助对象进行长期终身救助并使其生活达到一定水平,而是帮助其临时解决基本生存困难。但现代救助的要求不仅仅是穿暖吃饱,更应该从生活救助到注重能力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性救助到多元化救助、从补救性救助到注重预防性救助、从救助管理到救助服务的转变,相对来说,苏州救助站救助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要求做得还是有些不够。

    1.救助管理机制不完善、实施细则不明晰

    救助力量比较单一,缺乏联动机制,没有发动社会民间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搞好救助管理工作,光靠民政一家肯定不够,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官方硬性的力量可以强制一些问题的解决,剩余的政府不太擅长的,就要有民间机构力量来完成。针对轻度智障、无法核实原家庭地址等一些原因长期滞留站内人员没有其他相应的转介或安置的详细措施。

    2.救助对象单一、救助方式“机械化”

    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他流浪人员救助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救助方式主要还是以提供住所、食物、医疗、车票等物质帮助为主,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条款机械实施,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将救助工作视为一件具有固定流程的工作,按照公安送达或者自投——入站登记——提供食宿等服务——查询家庭地址——接回或护送的这一套救助流程,由于大部分流浪人员留站时间短,还没等工作人员去了解受助者流浪乞讨的深层原因就要离站了,导致对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少,满足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少,缺少对求助者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等连贯性服务,救助产生的社会效果较弱。

    3.物质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为了满足留站人员多方面的需求,救助站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技能室、电脑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健身房、音乐室、投篮机等,但这些设施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长期处于空置状态,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出现这种现象和缺少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是有关系的。目前救助站负责这些设施开展活动的工作人员,远远低于存在的设施资源数量,经常是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忙东忙西,导致不能按时按质开展活动,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4.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少,社工理念普及不到位

    站内现有中级社工师一名,助理社工师四名,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机构设置的岗位要求。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救助管理的质量。新时期的救助管理应是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以维护保障流浪人员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收容遣送的层面,未能体现现代社会工作的要求,在助人的过程中,只严格遵守规范流程,而未能注重方法手段和沟通技巧。在方法的选择上,没能依据受助者的问题特征、个性特点区别对待,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各种专业方法的使用更少之又少,这阻碍快速实施救助和提升救助的效果。

    三、现代救助管理机构职能定位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我国以临时解决求助对象基本生存困难为主体的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成为保障流浪乞讨群体基本生存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这种仅仅以维持基本生存为理念,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方式的救助管理制度已经面临严峻挑战。现行救助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救助群体需求多样化的要求,难以应对被救助者流浪乞讨的诸多复杂因素,难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所以迫切需要对现代救助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制定详细实施细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流浪乞讨成因具有复杂性特点,影响流浪乞讨人员发挥自身职能获得独立生活机会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针对不同个体的需求,对症下药,制定实施细则。流浪乞讨是社会问题,单靠救助站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的主题,救助站应扮演好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积极引导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救助参与到救助主体力量中来。

    (二)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丰富救助方式

    按照《实施细则》中确定的4个救助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的规定,执行救助必定会将一些确实需要救助的人员排除在外。救助管理站应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救助的范围,在实践中要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对那些遇到应急性困难或特殊性原因而生活无着的其他人员实施救助,防止他们沦落为流浪、乞讨人员。

    (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过程中,志愿服务能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向大众宣传救助管理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还能组织、发动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物质帮助、工作机会、法律援助。同时,拥有各种职业、知识、经历、观念和技能的志愿者还能为受助者提供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导,补充救助站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各项设施的缺陷,促进受助者认识与观念的改变,帮助救助管理站实现社会救助的最高目标——“自助”。

    (四)推广社会工作理念,实施社会工作技巧

    社会救助服务需求的深化大大扩展了社会救助管理的内涵,使社会救助工作愈来愈趋向专业化,要求由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技巧向流浪乞讨者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帮助。有鉴于此,救助管理站应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理念与专业技巧方法培训,并逐步吸收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救助站。“平等、尊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平等的姿态、尊重的心态与受助者接触,这样,社会工作者才容易被受助者所接纳。现代社会工作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工作流程,从接案到评估到干预到结案,要求必须做到环环到位,节节不少,这样专业方法的规范性确保了救助环节的完整性,提高了救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