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20*年沼气建设,对我县来讲,是第一年实施,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各个项目乡镇、项目村、县农委都能认真履行责任状规定的义务,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脚踏实地地一户户地去抓落实,基本完成了项目任务,在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目村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涌现了一批沼气建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农村能源建设队伍得到了锻炼,项目的管理经验逐步成熟,特别是全县8个乡镇9个项目村近1500户建池农户,他们从这次沼气国债项目实施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项目的落实,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正面宣传材料等等。这些经验我们都需认真总结,在下一年的项目实施中予以推广。

不过,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项目乡镇、项目村思想认识不到位,对需要花钱而没有收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项目乡镇、项目村、县能源办只图任务的完成,降低了建池标准,没有达到“一池三改”的目的以及建后跟踪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好,一定会影响当前的项目建设,同时还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希望各项目乡镇、项目村、县农委都要认真对待工作中存在问题,认真做好整改和完善工作。

二、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落实20*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农村能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同时还强调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对20*年农村户用沼气安排了25亿元,20*年还将增加10亿元,总投资达到35亿元。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能源工作如此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农村能源工作的春天到来了。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深刻理解、抓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1、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愿意,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寻求让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农村面貌改变的抓手。国家举债建设农村沼气,就是因为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抓手。

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农户每年可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其中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可供4口之家一年80%的能源,节约开支500左右;年提供有机肥料约20吨,施用沼肥可防治或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年节约化肥、农药开支200元左右;沼肥还可改善农产品的品质,生产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沼气建设是农民增收的新起点,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着力点,是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点,是一件利国利民大好事。

2、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是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新农村建设涵盖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和谐社会要求。农村的脏乱差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发生。小小沼气既是燃料库、肥料库,又是卫生池,它改变了农村庭院、街道粪水横流的卫生状况,使村容村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根本变化。普及农村沼气,可以在短期内低成本地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把妇女从烟熏火燎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3、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我县20*年国债沼气项目的实施表明:在建沼气池的同时,改厕、改厨、改圈,使土地和生物质能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了“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实现了社会要生态,农民要致富的目标,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通过综合利用,既解决了农村的能源和农民增收问题,又解决了农村的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发展农村沼气,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技质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4、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高速增长,能源紧张将成为必然。《根据国家发改委20*年-2020年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我国农村地区能源消耗将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43%。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不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的增量将全部被农村地区能源消耗的增量所占用。由此可见,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问题。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改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增加农村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农村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而且还能使农业走上生态、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当前,面对经济加速增长的新形势和能源全面紧张的新情况,新的科学发展观已经赋予农村能源建设新的内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是因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充分认识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利国利民大事做好。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20*年我省争取到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8659.6万元,项目涉及到65个县,建设任务1*245口沼气池。涉及到我县有10个乡镇20个村1800户,国家补助项目资金144万元,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建设标准高、管理要求严,监管力度大。各项目乡、镇、村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1、迅速落实20*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20*年国债项目今天开始正式启动,各项目单位要抓紧启动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是一项建设到户的工程,必须一个村一个村抓落实,一户一户抓落实,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在落实中,要注意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不得随意改变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规模等。

2、乡、镇政府和项目村要切实负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责任。各项目乡、镇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实施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将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放在心上,摆上位子,抓在手里,定期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切实负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责任。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建设任务。否则会影响到我县下一年的项目申报工作。乡、镇要尽最大的可能挤出资金支持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同时要为农业综合服务站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让他们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确保项目实施运行正常。项目村也要根据自身条件对农户实行一定的补助,以减少农户的投入,提高建池积极性。

3、要加强宣传,营造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目前大多数农户对沼气还了解的不多,而且有些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加之国家补助有限,还需自己出一部分资金,这就为100%的落实项目计划带来难度,所以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能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在项目村的村务公开栏、墙面用标语营造氛围;三是要主动上门,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为那些想建沼气而又有这样那样困难的农户出谋划策,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抓好试点示范,推进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是当前今后的工作重点。我县已有9个村沼气用户1500户,但大多数都达不到生态示范村要求。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利用20*年沼气项目建设几个高标准的示范村和示范户。让农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让他们学有榜样,干有方向。生态家园示范村的选点要准,标准要高,要有超前意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实施。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能源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农委、能源办的同志必须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对农村能源队伍的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强项目申报、管理、实施方面的业务学习,同时要学习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管理和技术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能源队伍。

6、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搞好项目建设。各项目乡、镇要严格执行项目投资计划,确保投资计划100%落实;农委、能源办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运行安全,100%到位,并要严格执行项目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建池成功率100%。

7、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抓好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既是保证沼气池正常使用的需要,也是发挥沼气建设综合效益的需要,更是农村能源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以专业化、市场化、物业化为主的各种有效服务形式。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系统现有推广服务机构的指导作用;二是要建立村级农民沼气协会、沼气生产工协会等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加快建立健全县、乡、村沼气维修服务网络,尽快达到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确保建后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8、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农村沼气建设是公益性很强的基地设施建设,必须加强部门协作,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各乡镇要将农村沼气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扶贫功坚、改水改厕、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分散的项目资金捆绑起来,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9、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让农民从沼气发展中得到实惠。要彻底转变“就能源抓能源”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坚持“一池三改”,必须坚持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建设沼气。要把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真正重视起来,落实下去,积极开展沼液喂猪、浸种、喷施农作物、果树、蔬菜和沼渣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引导农民不断延伸技术和产业链条,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提高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

10、加强项目督查检查,确保计划落实、资金安全、质量优良。项目质量是项目的生命,我们要十分重视项目建设质量,要通过加强项目检查、督查等手段,保证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进村入户予以技术指导,对建设质量和技术服务等进行跟踪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也将组织检查组,对项目的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1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概念的定义国外的能源立法既有在名称中使用能源开发术语的,比如韩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和传播促进法》,也有在法典条文中使用能源开发一词的,但并无对能源开发一词的解释。在对日本、美国、拉丁美洲、罗马尼亚、泰国等国能源进行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中,也未见到对能源开发一词进行诠释。可见,在国外的能源立法和研究中,人们只注重能源开发的实效,而对其定义的解释并不重视,这使得我们很难对能源开发概念有明确的认识。在国内的能源立法中,能源开发经常与能源利用合并使用,但也没有一部能源立法对能源开发一词进行解说。在国内的能源立法研究中,目前所见的正式出版物中只有张勇先生的《能源基本法研究》对能源开发进行了释义。吕振勇先生的《能源法简论》所讲的能源开发建设与张勇先生的《能源基本法研究》中的能源开发一语同义,但他并没有使用能源开发一词。另外,百度百科和搜搜百科也对能源开发进行了界定。下面先详细地分析这3个已经查明的能源开发的概念。百度百科认为,能源开发是从能量资源调查、勘探、计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开采加工的全过程。搜搜百科认为,能源开发是指勘探能源资源,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自然矿藏,建设水力、火力、原子能发电站以及探索和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一系列生产技术经济活动。

在《能源基本法研究》中,能源开发是指以扩大能源能力或新增能源生产设备为主要目的,以勘探能源资源、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自然矿藏,建设水力、火力、原子能发电站以及探索和利用新能源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能源开发建设规划、能源开发建设前期工作、选址、勘探以及能源开采等一系列活动[2]。百度百科的定义外延过宽。能源加工是能源开发以后的另外一个生产环节,故《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之放在能源开发之后的加工转换环节中。此外,该定义只说明了能源开发的流程,并没有说明能源开发的目的和能源开发究竟是什么。搜搜百科的定义虽全面地表述了能源开发的对象,但能源开发并不包括能源利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在能源法学领域,能源开发与利用也是作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立法和研究的。此外,能源开发并非仅仅是一系列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如我国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带有明显的政治活动色彩,它涉及到国家问题。张勇先生的能源开发定义借鉴了搜搜百科和百度百科的相关定义。他对能源开发的定义虽开能源法学界之先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但仔细研究其定义,不足之处有3点。1)能源开发的目的是能源利用和能源安全,并不是张先生所说的扩大能源能力或新增能源生产设备。从逻辑上讲,扩大能源能力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能源利用与能源安全,因此无需这种曲折的表达。新增能源生产设备虽有利于能源的开发,但它只是能源开发的基础设施投入,并不是能源开发的目的。2)能源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应该包括能源开发建设规划、选址和勘探,它们之间并非先后关系。3)能源开发定义沿袭了搜搜百科能源开发定义的缺陷,在此不赘。简言之,上述3个能源开发的定义都是从广义上讨论的,均包括了为能源开发所做的准备工作。而狭义的能源开发实际上仅指从能源开采到加工转换或者就地转化之间的一系列活动。本文采用广义的能源开发定义,即能源开发是指以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资源利用和资源安全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该定义既阐明了能源开发的对象和目的,又没有把能源开发局限于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在国外能源立法和研究中,虽然也使用能量转换或能源转化,但它们只是举例说明那些是能量转换或能源转化,并未对之进行释义。如《日本合理利用能源法的执行规则》第三条就专门讲到了不同能源的转化方法,《南非共和国一体化能源计划》中也讨论了能源转化[3],美国罗格斯大学的Andrews等的学术论文《能量转换趋于本地化对于能源规划者的意义》也使用了能量转换[4]。但它们所讲的能源转化或能量转换不是我国的能源就地转化,它们实际是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因此我们也无法从其中汲取能源就地转化的概念。在我国能源实践中,能源就地转化风起云涌。在能源法学界,能源就地转化是一个无人涉足的冷僻概念。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政界已有人对与能源就地转化概念相关的资源就地转化概念进行了界定。

2011年6月,贵阳市常务副市长马长青在《21世纪经济报道》对其采访时对就地转化的概念予以定义。就地转化,即改变原来相对粗放和低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的附加值[5]。他所讲的就地转化概念虽是针对贵阳的铝、磷等矿产资源就地转化所下的概念定义,但这一概念为能源就地转化概念的界定绘制了值得肯定的蓝图。竟资源是能源的上位概念,资源的概念包含能源的概念。同理,资源就地转化与能源就地转化这两个概念之间也是属种关系,资源就地转化概念中蕴含着能源就地转化概念的应有要素。显而易见,马长青资源就地转化的概念说明了其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的附加值,以及资源就地转化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总结这一概念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1)它没有阐明资源就地转化究竟是什么;2)它没有说清楚资源就地转化在资源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3)它没有表明资源就地转化的实施者;4)它没有言明资源就地转化的终极目的。因此,它算不上是一个严格的资源就地转化概念的定义。不过,它为我们解释能源就地转化的概念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依笔者浅见,能源就地转化,就是能源产地在能源开发之后,通过延长能源产业链,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提高能源产业附加值,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的一种相对较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此能源就地转化的概念较全面地阐释了能源就地转化在能源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能源就地转化的实质、能源就地转化的目的和能源就地转化的实施主体。从其在能源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而言,它是介乎能源开发与能源利用之间的一个能源产业环节;从能源就地转化的实质论,它是一种较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从其实施目的讲,其实施的初级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产业的附加值,其实施的终极目的在于实现能源产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即能源产地所谓的“吃干榨尽”)与将能源产地的能源优势转化为其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从其实施主体视之,它是由能源产地实施的。

2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法制的现状能源既是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又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6]。具体而言,能源开发主要造成“输出式”环境问题,即生态破坏;能源的转换和利用主要造成“输入式”环境问题,即环境污染[7]。事实上,能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在持续地吞噬着我国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如此,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还会挤占其实施地的环境容量,影响其实施地的工农业生产。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攀升已给环境带来难以疏解的压力。如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9.14亿t标煤,同比增长3.9%;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0.66亿t标煤,同比增长5.2%;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2.50亿t标煤,同比增长6.0%;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4.80亿t标煤,同比增长7.0%。特别是2011年,增速和增量分别为7.0%和2.3亿t,均创下近年来的最高纪录[8]。在这种喜忧参半的能源消费总量推动下,我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污染物排放国。在此情形下,运用法律对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危害进行规制刻不容缓。为此,我们需要事先考量对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危害进行规制的法律的供给状况。

2.1地方立法中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法制的状况我国的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基本在地级市以下的市县实施,相反,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定权却由省级以上立法机构掌控。这种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实施地无立法权,有立法权者不实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的错位使得我国的地方立法中只有个别省份制定了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在我国的绝大部分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实施地,能源环境违法因无直接的法律规定可依而处于放任状态。即使在那几个制定了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省份,其规定也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同样行为异样处罚。加上很多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实施地未建立环保法庭,其环境违法主要依赖行政执法。在单一的救济手段失灵时,能源环境问题必然雪上加霜。

2.2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状况我国已经建立起由环境法牵头,各能源单行法为主体,《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为补充的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从形式看,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堪称完美;从实质上论,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2.1环境法基本制度的弊端虽然环境法基本制度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极大地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促进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3者的协调发展。减少了新污染的产生,防止环境质量急剧恶化。促进了污染治理,改善了环境质量。确保了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了环境法制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环境法基本制度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捉襟见肘[9]。关于我国现行环境法基本制度的缺陷,学者们的基本意见是: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各项制度之间仍缺乏协调,缺乏可操作性[10]。

2.2.2能源单行法中的能源环境保护法制的瑕疵我国已经有《煤炭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以及《节约能源法》4部能源单行法,但《石油天然气法》和《原子能法》至今尚未出台。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有关立法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我国针对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的立法还处于严重缺位的状态。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立法空白较多,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都缺乏必要的专门规定,这极有可能导致能源开发的混乱和无序,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目前中国核能法律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核能开发利用的基本法———《核能法》;2)立法体系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规范效力低;3)具体制度不健全[11-12]。

2.2.3《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的能源环境保护法制的缺陷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环境保护被放在其立法目的的最后,体现其所受的重视不足;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近乎虚化,很难贯彻实施;能源法纳入了公众参与制度、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和资源税费制度,相较于以往的法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和资源税费制度的吸纳是一大飞跃,但其规定较为原则,无法满足能源利益分配的需求;在能源法中开发利用企业违反环境保护义务责任模糊,加上其还没有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这一切都使得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无法依赖能源法基本制度实现其环境保护之目的。

3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法制的构建能源就地转化是一种重在实现能源产地能源利益最大化分享的能源利用现实化选择。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主要能源产地都不会放过这一促使其能源优势转化为其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良机。我国煤炭运力疲于奔命、电力输送体制不畅更是加剧了能源就地转化的实施。如前所述,能源就地转化的大力实施势必造成环境危害,需要法律对之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防治。由上文可知,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法制供给不足,需要对之通过建构予以满足。

3.1适合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的立法模式我国现行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极少,这些法律之间多有差异。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却又在国内的主要能源产地遍地开花,任由各省自由制定本省的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地方性法规,既有害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对国内能源产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无益。环境保护立法与能源单行法针对性差、存在诸多的法律漏洞和一些领域所需法律的缺位,也没有办法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规制。鉴于目前《能源法》还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笔者建议,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4章拆分整合,能源开发单列为1章,将第32条至第38条纳入能源开发之中;增加1章专门规定能源就地转化与能源加工转换,总结2者的共性和特点使之形成一般规定和其他规定,在第40条增加能源就地转化项目准入,将第43条纳入本章,增加其能源环境危害防治措施;将第30条第1款并入第5条,将第41条和第42条置于第5条之后单独成条;将第30条第2款单列一条,放入第16条第2款;将第31条并入总则第4条;将第39条并入第23条,列为其第5款。之所以如此构想,理由如下。1)这种立法设想实现了能源就地转化与能源加工转换的同等对待,使得能源就地转化环境保护有法可依。2)把能源开发单列成章凸显了其作为能源产业链首要环节的重要地位,使之与后面的各种能源利用立法相对应。尽管李艳芳对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能源开发利用持有异议,认为“开发利用”是具体的、比较微观的问题,适宜于并已经由具体的单行能源法加以规定,如《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等就是调整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行为的[13]。事实上,任何能源立法都是围绕能源开发利用展开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本身也是按照能源开发、能源利用这样的产业环节依次安排法典内容的,只不过是把能源开发与加工转换放在一章而已。把能源开发与能源加工转换分开单独成章的理由在于二者本是不同的能源产业环节,能源加工转换应该跟其他能源产业环节一样适用不同于能源开发的制度。3)法条之间的整合使得立法更加科学合理。能源投资利益平等保护本身属于能源投资产权制度;能源资源所有权本身属于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第32条至第38条是各种能源的开发,是能源开发的应有之义;能源基地建设既然纳入国家能源规划,那么将其列为第23条第5款合情合理。企业安全环保义务和生态环境补偿要贯穿整个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不能仅局限于能源开发与加工转换,因此将其放在总则第5条之后作为该法的基本原则是妥当的。如此修法既将能源就地转化纳入我国能源立法范畴,又便于人们清晰地认识其与能源加工转换的关系,同时解决了能源就地转化的环境保护问题,可谓一箭三雕。

3.2我国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上文我们确立了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内部解决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环境保护法制的立法模式问题。众所周知,能源环境危害覆盖面广、影响深远且很难恢复原状和阻却,故除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已有的制度外,还应当在其中增添一些有利于能源开发与能源就地转化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具体设计如下。1)在能源开发章增加能源开发总量控制制度、绩效保证金制度和环境托管金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能源的巨量消费是与环境危害的累积成正比的。实行能源开发总量控制制度一方面可以控制能源消费的适度增长,从而把环境危害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限度内,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我国能源开发“吃菜心”的做法,克服我国能源开采过程中的大量资源浪费。绩效保证金是指能源公司在获取能源开发利用的许可证之前,要求存放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门用于环保的目的。如果在能源开发过程中,没有出现石油污染或其他的环境污染事故,那么该保证金将返还给能源公司。这种方式将给能源公司以经济上的刺激,促使其尽最大努力执行环保要求,以免保证金被扣除[12]175-176。环境托管金要求能源公司在进行能源勘探开发前,要把一定的资金作为环境托管资金。在能源开发过程中,没有出现石油污染或其他的环境损害,该基金将作为捐赠的基金,其利息则用来作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预防的费用。而一旦发生环境损害事故,该基金就用来减轻或清除环境污染。每次动用该基金后,能源公司都要及时补充资金,并要达到基金设立时的数量[12]175-176。绩效保证金制度和环境托管金制度作为环境危害的事先预防举措,虽对能源开发与就地转化企业有强制性,但正是这种强制性能够敦促企业防止环境危害。2)在能源就地转化与能源加工转换章加入环境留置权制度和能源存留制度。环境留置权是指如果能源公司没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那么政府机关就有权对该能源公司的资产实施环境留置权,以便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的影响[12]175-176。环境留置权制度作为企业造成环境危害的事后治理措施,有助于弥补事先预防措施的不足。能源的开发既要满足能源产地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惠及能源产地项目对于能源的要求。因此,应在在能源就地转化与能源加工转换章加入能源存留制度以保障其能源就地转化需求。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教育技术;05定义;AECT;思考

Abstract:This Article assay the development of AECT’s definition simply and compare 05 definition to 94 definition precisely,from which can be got some thought and revelation to Chine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educational technology; 05 definition; AECT; consideration

1、AECT05定义的翻译及从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来理解05定义

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以下简称AECT)发布的94定义至今有10年了,在我国也讨论了近十年。它不仅作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基础定义被许多教育技术类教科书广泛引用,而且还是教师讲授教育技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基本原理,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思路。2004年7月,美国AECT定义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教授在参加中国·长春2004年教育技术国际沦坛会议上, 首次提出了AECT05教育技术新定义。因为AECT协会将于2005年5月正式发表新的教育技术定义,所以,准确地说,新定义应该被称为AECT2005定义。新定义的发布不可避免的会掀起国内外的同行(包括专家、老师和同学)对它的一番激烈讨论,对它的理解也会略有不同。新定义的原文表述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讨论中对它的翻译也有所不同。

彭绍东教授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老师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刘志波博士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便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

上述翻译中,主要内容的意思都差不多,只是个别用词有所差异,本人比较赞同彭绍东教授的翻译。然而新定义会给我国的教育技术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从新定义中又能获得什么启示和思考呢?要想明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新定义有深刻的理解。新定义是在94定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94定义又是在以前定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育技术定义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从萌芽到发展,从发展到初步成熟,其内涵和外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教育技术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修订。因为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定义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从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路程。教育技术定义由最初的63定义发展到如今的2005年05定义,经历了由媒体论、学习资源论、过程论到系统论的演变过程。其定义演化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教育技术实践的促进作用等。

AECT于1963年提出第一个教育技术定义(即63定义)后,又提出了72定义、77定义、94定义和05定义。其中94定义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05定义是最近才提出的,它正处于人们对它的讨论和逐步的理解中。教育技术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科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也在日臻完善。

63定义是:“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分支,是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以高效率的利用传播中的每一种方法和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为目的。

72定义是:“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以有利于人类学习”。比较63定义和72定义,可以看出63定义将“视听传播”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即作为一个学科的归属,还没有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而72定义中已发展为教育技术,并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77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方面,与人类的所有学习方面都有关系。”77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77定义是随着教育技术软硬件开发的不断深人,在教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已经开始使用系统方法来解决人类学习的过程。

94定义原文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常用的翻译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94定义将教育技术定义为理论与实践,清楚地定义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与工作范围。94定义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影响也最大。

2、AECT05定义与94定义的具体比较

94定义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使教育技术领域也不断有新的进展,也需要新的定义来适应它的发展以及给它有力的指导。2004年,AECT在94定义的基础上总结近十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在讨论中大家发现,AECT2005定义(简称为05定义)在1994年定义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为使读者能进一步深刻理解05定义的含义,以下将具体比较94定义与05定义的不同。

1.定义中使用术语的不同

(1)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改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教育技术定位在教育概念上, 而教学技术定位在教学概念上。教育指的是支持学习的各类活动和资源,而教学指的是由学习者以外的人组织的、指向特定目的的活动。显然,教育的外延要比教学的外延宽泛得多,教育包括了教学,即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这一广义概念的一个子集。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门学科或者领域的定义,教育技术比教学技术能更好的描绘出领域的现状,涉及更广的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theory改为study

研究(study)指的是超越传统研究(research)意义上的知识收集和分析,它包括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以及其它形式的研究,如:理论化的分析、哲学化的分析、历史调查、开发项目、故障分析、系统分析和评价等。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领域,需要不断地以“研究和反思性实践”来建构其理论体系。

(3)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改为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ECT2005年定义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合为三大范畴(创设、使用、管理),这三大范畴形成一个统一的、互相衔接的整体,而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05定义中的创设代替了设计、开发,创设包括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用来设计、开发有效学习必需的材料、扩展资源和支持条件,也包括了设计、开发。创设是一种比设计、开发要求更高且具创新含义的过程,更能表达21世纪人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

05定义中用一个较简单的词using(使用)代替了utilization(利用),“使用”这一术语是把学习者引入到学习环境与资源中去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应用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而且“使用”包括了利用、推广革新、整合、制度化等,范围也比“利用”更广。

05定义中把management换成了managing ,“managing”是动名词形式,包含管理的过程与状态双重含义,而“management”是名词形式,表达的只是事物的一种性质或状态,因此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05定义中将评价职能整合在创设、使用、管理三个范畴中,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对领域的职能的描述更加广泛,使其更加有弹性。05定义中认为每一个范畴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实际上都包含有评价,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将评价过程融入创设、利用和管理之中了。

2. 05定义中新增的内容

(1)practice前加了限定词ethical

一般把ethical译为“符合道德规范的”, 强调实践应该合乎道德规范。这一限定词第一次出现在定义中,说明人们开始反思教育技术中的规范性问题,反思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否对社会有价值和特殊贡献。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关注道德规范的论题将会越来越多。道德规范不只是“规范”、“期待”或“新的规范”,而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道德规范的考虑,教育技术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教育技术实践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两个目的:facilitating learning 和improving performance

05定义中目的的表达比94定义更具体,94定义中只是笼统地讲:for learning, for learning 与facilitating learning意思相近,但05定义中增加了提高学习绩效(improving performance)这一目的,运用教育技术能更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绩效。在04定义中,学习绩效是指学习者能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对于教育技术而言,“提高学习绩效”就意味着对效力的要求,对学习效率的追求,以更少的时间、努力和耗费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强调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对学习绩效的关注也使得教育技术更加联系现实世界,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教育技术的目的从为了促进学习扩大到便于学习和提高学习绩效。

(3) process和resource前增加了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05定义中过程和资源前加了修饰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说明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教育技术区别于其他教育领域中过程与资源的本质所在。定义中的“技术性的过程”是指基于有价值的目标的研究过程、反思性的实践过程。“技术性的资源”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各种媒体(硬件与软件)。同时,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还应是合适的,即必须注意到学习者、教育者、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学习资源等的具体情况。“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的应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注意合适性问题,遵循“最佳使用”原则。

3. 定义所处背景与条件不同

(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94定义主要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而05定义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2)技术基础不同:94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刚刚起步,对人们来说比较陌生;而05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已经飞速发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3)问题的提出不同:94定义时,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有很大的向往,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05定义时,经过10年的发展与大力投资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结果。

3、AECT2005定义的思考

在对05定义理解的基础上,下面简略阐述从05定义的理解中得到的一些思考。

教育技术新定义的引进应该本土化,即应该符合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05定义是建立在对一系列新现象、新理论、新技术、新实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后得出的,也是对美国教育技术发展新动向的总结,代表了美国的发展水平。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但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定义、理论、实践,从而更好的指导和促进我国教育技术。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引进和消化这个新定义。

要加强从业人员及使用者其中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学生的道德规范。新定义中首次提出了道德规范,极力强调了道德规范。教育技术是一门职业,既然是一门职业,就应该有从事该职业的道德标准及基本的职业道德。其实,教育技术也具有双重作用,利用得当,可以极大地推动教育改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极大贡献;利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劳民伤财,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工具。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中,有些“技术至上者”一味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求新、求时髦,而不考虑它的实用性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本人认为我国的各级教育(技术)管理部门及组织有必要制订并实施教育技术专业道德规范,加强行业伦理道德规范。

教育技术过程与资源应该是合适的。在实践中,教育技术的使用要和实际的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具体的情况相结合,而不是为了追求花样、形式使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情况,如重视教学形式,忽视教学效果;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忽视教学理念的建立,其实质是“换汤不换药”;注重硬件设备的置备,忽视软件资源的建立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由此造成很大的浪费,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力),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实施和选用合适的教学目标、策略、内容及教学媒体。

要树立教育技术的绩效观。做什么事都要讲求效率,讲求投入与产出,教育技术也不例外。如果不讲求效率,则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其学科的发展。最近几年,由于对教育技术的重视以及新技术的向往,人们对网络教育、网络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也包括人力的投入,但却没有取得与投入对等的产出,更不用说大于投入的产出。所以要重视对教育技术高成本投入的分析,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教育技术的绩效水平。

总之,我们应该透彻的理解05定义、把握它,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一个好的指导作用,但应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当然,教育技术的定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AECT05定义并非是完美无缺的金科玉律,定义也不会停滞不前,随着教育技术的向前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教育技术定义的表达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焦建利教育技术定义fDB/OL].http://6]144.23 75/ret/bhs/

[2]刘志渡.李阿琴.ARET2004定义解读_JJ电化教育研究,2004(l2).

[3]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

[4]尹俊华,庄荣霞. 简评教育技术的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7)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关键词]建构主义 人本主义 一体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开放式

[作者简介]史建政(1971- ),男,河北大城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集成与安全;林鹤(1982- ),男,天津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河北 廊坊 065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CDIO的创新型网络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2217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60-02

实践教学是高职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整合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实践能力培养的层次化方面。高职教育在新时期要真正实现内涵发展,必须从实践教学层面进行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职内涵建设已成为国家实施教育战略的重要抓手。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高职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研究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而自主建构内心确信的过程,学习者在构建内心确信的过程是借助教师和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使之产生有意义的关联、整合的过程。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强调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情境、途径和过程。支持不同的学习者进行“发现式”“互动式”“探究式”“自主式”和“协作式”学习,为学习者创建建构主义的学习情境。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主要研究健康的人格和自我实现。强调学习的主体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①,强调“以人为本”和“以整体人为对象”,在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②。

在建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应该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③,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学习社区,探索协作学习和移动学习,注重师生间情感互动环节的设计,为合作式学习的实施提供条件。

二、高职一体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内涵

高职一体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考虑高职实践能力培养的层次化,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衔接起来,构建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主要研究网络平台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构建方法。

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教学的本质与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实践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三、高职一体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与对策分析

高职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思路是围绕区域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以职业化的要求、标准化的规范和项目化的管理,规划、建设和运作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具体对策如下:

1.引入国际、国内先进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确保实践教学平台系统性和先进性。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精髓,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专业建设委员会必须根据对区域行业发展背景、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群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充分调研,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的规律,明确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践课程标准,围绕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课程的教学素材整合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从根本上保障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系统性、先进性。

2.整合区域行业企业优质项目资源,实现平台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增强网络实践教学资源活力的重要基石。参照企业的技术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将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优质项目资源纳入平台资源中,通过整合企业正在使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流程,构建高度仿真的工作场景,设计平台的实践教学资源,实现与工作岗位内容的对接,深入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

3.实践项目以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引领,建立项目资源库。CDIO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英文单词缩写。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工程院院士Ed.crawley的带领下,联合瑞典三所工程大学组成跨国组并获得Knut and Ahce Wanenberg基金会近1600万美元巨额资助,正式启动CDIO教育模式研究改进计划,在2004年创立了CDIO教育模式同时还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④。

网络实践教学平台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引领,将产品或系统运行的生命周期作为载体,以工程项目库建设为中心,按照分层递进的原则,围绕项目构思、项目设计、项目实现和项目运作四个环节组成项目管理流程。教师在工程领域的网络情景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的综合能力。

4.参照国内外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标准,确保平台的标准化。技术规范和标准是实现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前提。教育部在200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制定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目前,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有《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3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开发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要参照国际通用资源开发SCORM标准(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可共享对象参照模型)、中国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学习者模型规范)和网络内容属性标准(IMS),构建实践教学资源,确保平台建设资源的标准化。

5.建立平台资源更新保鲜机制,保证资源持续更新。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持续的工作,然而很多网络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网站上传到网络上,却没有相应的维护和更新,更谈不上服务教学、服务学生。因此,探索实践资源开放性建设机制尤为重要。一是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评价组织,加强平台资源在建设过程中的监控、监督,明确职责,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二是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平台资源的互动,建立学习社区,链接班级博客,以人为本,调动资源使用者的积极性。各专业带头人和教师分工上传教学资源,同时学生是平台资源的最广泛使用者,也可上传个人资源,从而形成平台资源更新的良性机制,实现“海量资源库”的目标。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背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11年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获得专项建设资金210万元。该项目坚持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资源库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该项目的重点建设举措之一。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逻辑功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平台从逻辑功能划分为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实践教学资源模块、VPN远程实训平台管理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实践教学资源模块围绕管网、建网和用网三大核心能力,按照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引领,以课程为单元,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构建一体化的实训项目库;学生模块由系统动态生成,包括个人信息、我的项目和在线讨论、协作答疑室等,其功能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完成学生实践知识的动态建构;教师通过教师模块构建个性化的课程,可以从实践教学资源模块获取项目,管理教学资源,进行在线答疑。管理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进行管理,角色授权,上传公告,对答疑室和讨论区的内容进行规范管理,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开发同步和异步交互工具,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知识的主动构建。

VPN远程实训平台管理模块是实践教学平台的特色。远程实训平台利用虚拟专网技术,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网络实训室的设备,突破了传统实践教学受时间、地点和实训设备和师资条件等的限制,利用L2TP+IPSEC技术,创建了一个远程开放的实训环境,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该平台模块分为实训项目预约、教师批准(给学生分配VPN远程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线实训、实训项目书和配置文档提交等。

3.建立有效的网络评价系统。在平台的管理员模块建立基于网络行为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系统,通过形成性评价分析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发现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教师对实训项目书和配置文档的审核,形成终结性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告知学生。通过网络评价系统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网络平台资源的动态更新。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学的发展正处在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阶段。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建立开放的一体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典型项目培养能力,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迎接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注释]

①张应奎.CAI课件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基本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Z6):25-26.

②田凌飞.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37-38.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这包含3个内涵: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与人的和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与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一个和谐社会,既要造福当代,使人们不断得到利益,也要顾及后代,使后代有发展的空间、资源和物质基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重中之重

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人和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是维护地球生命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在辩证发展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一方面是自然力作用于人,另一方面是人反作用于自然。人的生产活动就是对自然的利用,这种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其后果固然有影响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力将日益增强,然而,这种趋势也积累着巨大的隐患。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优美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如果经济繁荣了,环境却恶化了,恶化了的环境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繁荣的经济就不能持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长久的环境优化比暂时的经济繁荣更重要。环境优化是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3我国当前的生态透支状况

据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18%的GDP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而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与全球荒漠化直接有关的指标———大陆度,同现在相比将提高3.3%。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年平均气温预计比现在增加0.6~1.4℃,海平面将上升10多㎝。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年平均陆地总蒸发量比现在增加45~50亿m3;冬小麦播种期将比现在平均延迟1.5~3d;旱地每年平均增加0.47~0.5万km2;生物多样性上,受威胁的植物物种将由目前的15%~20%增加到17%~22%;人均水资源由目前的2600m3下降到1850m3。依赖于18%的生态透支增长起来的GDP让人们忧心。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1年多来,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未经环保部门审查就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仍屡屡出现。甚至一些官员为了“帽子”、“票子”,不惜违背经济规律,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在一些严重污染环境或埋下生态破坏隐患的建设项目中,出现“先上车,后买票”现象;一些原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服务业方面很有优势的省市,却要向“重型化”转型;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却把大量耗水的冶金和化学工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那些不顾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的做法也没有受到严肃追究。再看看下面两组数据:①2004年,全国共出动整治违法排污执法人员131万人次,检查企业60万家,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6462家,限期治理6755家。②2004年山西、河南、四川等12个省发生暴力抗法事件上百起,环境执法受阻事件4400余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执法已经成为当今整治环境的“软肋”,这也正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社会公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结果。在我国,资源的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能源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20%。有消息说,目前长江流域有90%的污水直排长江中,污水排放量达3t/s,年均污水排放量256亿t,直接威胁长江两岸人民的身体健康。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预言:中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民族生存空间收缩。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除去自我能够接纳3000万人外,将有1.5亿人沦为生态移民。

4我国生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

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大自然已经开始了它的报复:气候在变暖,冰川在消融,热带雨林在锐减,荒漠化在扩展,沙尘暴在增多,物种在减少,资源短缺,酸雨侵蚀铜铁桥梁,大气、淡水遭到严重污染……如果我们不及时醒悟,大自然的报复将会更加可怕。2005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而生态建设则是实现人和自然协调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5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生态责任

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度的“零增长”,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度的“零增长”,这3个“零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和我国政府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从这个立场来讲,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树立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生态意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每个人应该培养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养成的环境意识。他要求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都要以维护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标准,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积极的维护和不破坏的行为。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来源。在树立公众环保意识方面,政府应做到:首先,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高GDP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坚决遏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政府要为公众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营造出提高公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方式,包括新闻媒介、网络、公益广告等方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环境科学和环保法律知识,从而提高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再次,政府还应该努力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保护环境有突出贡献的组织、企业、个人等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做出严厉的惩罚,以此来促使整个社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让环境保护不再是一句空话。第四,要在全社会培育和提高环保生态意识,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5.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公众的生态责任,确保“代内公平”,保证“代际公平”今天,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今正好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已经给我国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不仅要保证“代内公平”,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代际公平”。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应该强调公民的生态责任,培养公民的生态责任感,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对保护环境、宣传可持续发展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感一旦树立起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将会得到每一个公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我国的生态法制建设也会得到公众的理解。

5.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社会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首先要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环境保护部门应该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一方面,执法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在环境执法时做到勇于执法、敢于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另一方面,在制度制定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同时增进公民的环境守法意识。对于人民群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和提高,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对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的实体化和具体化,让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进而将环境守法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5.4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推行绿色产品,从生产和消费领域调节人们的生态行为a)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实现综合勘察、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察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b)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c)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粉煤灰、煤矸石、废轮胎、废电子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机械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d)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科技,集中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新的工艺流程。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物耗低、能耗少,而且能生成新物质、新能源,潜力无限,效益巨大,应加快发展。三是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面广量大的传统工业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主体,应制定规划,分步实施,下决心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促使其升级换代,步入循环经济轨道。四是加大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政府要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力求尽快有所突破。e)在推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公民心中树立起“绿色”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消费。首先,要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其次,要教育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再次,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5.5确立环境保护目标,认真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计划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和农村饮水水质、全国地表水水质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有所好转,草原退化趋势有所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面积有所增加,矿山环境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及污染趋势减缓,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村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根据环保目标,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状况,认真制定环保计划,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确保2010、2020年我国环保目标的实现。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科学人才观;现实;理论;意义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上任后不久提出了三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即科学发展观、

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在“三观”中,目前宣传贯彻落实得最薄弱的是科学人才观。要使各地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人才观的指引。探讨树立科学人才观的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对现实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一、科学人才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对人才问题认识的深化

科学人才观基于我党对人才这一特殊的人力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化。

(一)1955年同志第一个提出了“伟大的人力资源”的新论断

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于1955年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在按语中他写到“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将“中国的妇女”评定为“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既肯定了我国妇女的人权地位,又评价了我国妇女在“人力资源”生产中的伟大功绩。对于同志的“伟大的人力资源”科学论断,现在我们可以称其为“人力资源母体论”。

(二)1985年邓小平同志第一个提出了“人才资源”巨大优势的新观点

从同志提出“伟大的人力资源”母体论,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才资源”优势论,整整花了三十年时间。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其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从尊重人才、解放人才开始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反复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早在1977年5月,他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4年10月,他在中央顾问委员会讨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又说:“这个文件一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国开始大规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三)2001年同志第一个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

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2001年8月7日,同志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与社科专家座谈时又强调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要更新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观念。”在2002年9月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的命题

曾庆红同志在2002年底中央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我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从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相关论述,可发现一道鲜明的认识轨迹。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同志特别强调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他说:人多,热情高,干劲儿大;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知识分子的作用,小平同志大声呼吁,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志进一步发扬了小平同志的人才观,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实施人才战略。我们要注意的是,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显示了人才观念的重要变化。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一提法的背后是比较看重了“科学技术”即“才”的价值,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提法,强调的则是对于作为“才”的载体的“人”本身的尊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对人才的地位、标准、途径等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强调了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同志人才观的回归;强调以人为本,即是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同志人才观的发展,符合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学人才观是同、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科学人才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二、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归跟到底统一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别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经济增长。在这样一份骄人的成绩后面,与令人鼓舞的世界现展史上最成功的奇迹共生共存的还有上述这些画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被社会边缘化。在经济空前繁荣背后的我国,已经出现了因社会与经济大转型所引起的高社会风险;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所引起的严重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因政治体制不能适应转型而导致的政府治理能力低下,这些均是催生不稳定的有机土壤。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敏锐洞察,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动响应挑战,高屋建瓴地在发展观上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我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战略,其核心贯穿了“以人为本”,极赋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治国、执政理念。新发展观由狭义的GDP扩展到广义的HDI(人类发展指数),正是向人本主义回归的价值观转变。随后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精髓是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曾庆红在中央党校2004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把三者统一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才。

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使我们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强大武器。这“三观”紧紧围绕着一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只有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只有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三观”充分展现着一个鲜明的指向,这就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这“三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党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实现途径。这“三观”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政绩观使政绩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造,人才观成就每个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这“三观”既各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又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归跟到底统一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重新认识人才的地位、标准等,人才工作才能有大的起色,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有坚强的思想保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新世界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抓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显著成绩,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等等。

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国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比较严重,国家的人才安全形势面临较大挑战;人才管理工作力量分散,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偏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等等。总之,在日趋激烈的全球性人才竞争中,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和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相比,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的人才观念严重滞后。如果我们本着狭隘的人才标准,将难以发现人才,将埋没人才。那么我们怎么可能造就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果我们还只“见物”不“见人”,不真正重视发挥人才资源的主导地位,又怎么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怎么去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怎么去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怎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呢?所以要转换观念,观念一变天地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重新认识人才的地位、标准等问题,我们的人才工作才能有大的起色,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有坚强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4.

2、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1.

3、曾庆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J].党建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