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例6篇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 保护 问题 发展对策

一、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野生植物资源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维系着整个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而且它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野生植物资源因为具有生态性、多样性、遗传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而区别于其他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野生植物资源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野生植物在在维系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同时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野生资源具有种类繁多,有丰富多样的基因的特点,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野生植物作为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第一生产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和水分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异能生物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正好可以满足自然界物质的能量循环的需要。野生植物不仅在提供食物、药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人类科技方面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对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一般的野生植物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较偏远的地区,然而在当地的居民的文化素质都较低,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很淡薄,加上相关部门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没有普及教育,没有在各种传媒上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严重不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律观念的缺乏,再加上大部分人都认为野生植物是没有人管理的,可以随便的采挖,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乱采乱挖,甚至是多度采挖的现象。同时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生长地被其他用途所侵占,直接导致了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的大量减少,生长环境严重退化,分布地区减少,物种濒临的危险更加的严重。

一些领导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也不足,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人员严重缺乏,并且业务水平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很多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概念认识不清,单纯的把野生植物资源认为是几种花草树木嘛,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用处,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而且在我国专门从事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工作人员很少。野生植物资源的主管部门在执法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在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方面都不能适应管理保护工作的需求,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家底认识不清给科学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虽然相关部门组织过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但大部分也都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只是调查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与我国繁多的濒危灭绝的野生植物资源相比实在是收效甚微。总之,我国对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相关的保护管理方面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保护管理系统。

三、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从源头抓起,转变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认识的错误观念,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保护观念。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要未雨绸缪,对生态和社会生产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严格管护,能够防止更多的物种濒临灭绝,不但可以减少管护的难度也可以减少成本的投入,是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对策。在充分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不能够只重视对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工作,要认识到很多物种濒临灭绝都是由于森林和草原等过度开垦和破坏造成的,所以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引导人们研究和开发可替代的能源,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大众宣传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众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认识,让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中来,主动成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生力军,共同承担起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责任。同时要使得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就要从青少年的教育抓起,将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的常识纳入到日常的课程中去,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的局面。

遵守相关的自然规律,才能让野生植物资源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以及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在保护的管理工作中可以进行适度大胆的改革,既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各级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以及森林公安机关要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执法的监督,依法严厉地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促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向良性和健康方向发展。

政府要从政策方面和资金的投入方面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并且要转变保护的对象和模式,以前在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面都是只注重对较大型的木本类植物的保护,经常忽略草本和灌木类植物的保护。实际情况是草本植物因为生活能力较弱,对于自然环境尤为的敏感,加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走向灭绝的边缘。所以在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面要注重对草本类植物的保护工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野生植物不仅在提供食物、药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人类科技方面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促进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2

摘 要:从1984年起鞍山相继建立了8个自然保护区,大大改善了鞍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了鞍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但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提高和改进,本文针对鞍山保护区现状,提出了促进保护区发展和提高管护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建议

根据国务院在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依据国务院政策还生态于民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湿地的精神。我们加快了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步伐。

为了保护鞍山生态环境,我们相继建成了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森林生态型保护区,基本分布在鞍山的东部山区,而湿地型自然保护区,则分布在鞍山南部海城三岔河和西部的台安县境内,8个自然保护区为鞍山形成了一道生态屏障,改善了鞍山的气候和环境,确保了鞍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从1984年起,我们建立了第一个西平自然保护区后,相继建立了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处,其中省级5处,市级1处,县级2处,总面积57894.5公顷。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使我市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

但我市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保护面积还是管理层次均有待提高。

1 加强“大鞍山生态区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

1.1 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

我市尚有许多森林生态类型的地域,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如岫岩哨子河(面积15000公顷);老古庙,娘娘庙(面积4000公顷)地点在杨家小镇;观音沟(面积1500公顷),地点在雅河乡。上述区域,内含丰富的生物群落,动植物区系成份复杂,具有生物资源多样性,森林生态多样性等特点,具有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经努力,均可建成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以扩大保护区面积。

1.2 提升保护区档次

我市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尚无部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市可申建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有三处,一是岫岩清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二是海城九龙川、白云山和瓦子沟保护区,这三处保护区地域相邻,保护对象均为华北,长白植物区系交汇地带的森林生态系统。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40多种,无论从面积,动植物资源,人文景观,生态状态,经过努力均可整合建立部级自然保护区。三是海城三岔河和台安大麦科保护区,这两处湿地保护区,地域相近,生态功能相似,物种丰富,也具备整合建成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

1.3 加强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现有保护区,基本上是抢救性建立起来,仍有大量工作需完善,如对底数的掌握情况,动植物资源的消长情况,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救护工作的设施条件及保护开发,合理利用情况,都是势在必行的工作,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要从各种渠道积极争取资金,从责任和义务入手,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管理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使它逐渐走向规范。

2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的保护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及我省、我市贯彻《决定》意见的出台,为加快新时期我市林业发展,推动生态建设,优化林业结构,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引导和规范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当前我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为有效遏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需求,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恢复与增长,今后在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的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的普遍保护。

(1)除科学研究、资源培育、公众卫生、文化交流等特殊情况外,禁止或严格限制猎捕或采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用于商业性经济利用的活动。

(2)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野生动物和采集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3)经专家证,野外资源的确达到一定数量的野生动植物,其利用必须按照“资源消耗量小于资源增长量”的原则,严格实行审批制度,并且仅限用于医药、保健、传统文化等领域,以有限资源尽可能保障国家重点产业的需要。

对局部区域、个别物种野外资源确实达到生境饱和容量或已对当地农林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从维护生态的角度,各县区主管部门可以提出申请,按照审批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对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实行严格监督管理,防止资源过度消耗。

(4)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执法监管能力,强化对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识别、鉴定技术手段,建立野生动植物执法网络,为保护执法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证据。

3 促进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

野生动植物产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此项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推进以利用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的方向转变,促进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

3.1 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对名单所列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予以大力支持,简化程序、积极服务,并为其进入市场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3.2 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野生动植物培育技术研究及推广的投入,着重于解决培育技术,发展种源,提供市场信息服务,逐步改变技术落后、条件恶劣、优良种源缺乏等现状,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我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的总体发展水平。

3.3 积极争取税费减免、信贷优惠等财政扶持政策,增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的活力和后劲。

3.4 加强行业服务,适时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调配服务机构和市场信息、技术咨询机构,为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植及其经营利用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服务。

3.5 多渠道收集行业发展信息,总结分析行业现状,研究提出行业发展政策建议,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4 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凝聚力、向心力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3

一、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

濒危植物是研究植物起源、进化的有力证据。但由于种类少、数量不多,因此它成为了遗传育种的珍贵材料,每个单独的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对人类培养新物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濒危植物在医疗、文化方面对人类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如:人参、灵芝、枸杞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水杉、杜仲、珙桐等对人类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二、当前濒危植物保护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立法问题:(1)立法效力低。(2)地方性立法有待加强。鉴于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植物种类蕴藏丰富,当然各地的植物资源差异度也很多,这就需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但目前我国有的区域在保护濒危植物的法律法规上发展速度较快,有的则慢,甚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能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当前的地方性立法有待加强。

(3)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虽然我国目前在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管理保护方面大多性出台的只是法规或规章制度,但是关于这些法规和制度的数量也极其稀少,这就使得在针对性的保护濒危植物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即使在一些规定中,有触及到保护濒危植物的情况,但可操作性和保护性的法规过少,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造成我国目前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方面做的尚不到位,导致大量的植物处在濒危的边缘。

2.行政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我国目前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方面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行政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相关管理部门未能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那样重视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对于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行为只是典型走一种形式,缺乏日常执法,执法力度欠缺热情;在日常管理方面,还处于无序、应付的阶段,更别谈要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正常化的管理了;另外,由于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薄弱,大多数人不知道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对珍贵濒危物种还是随意乱猜乱挖,因此使得我国目前的也是植物资源破坏严重。

3.保护管理力量比较薄弱。虽然目前我国已成立多个级别的野生植物资源管理机构,但是管理力度不够,对很多破坏野生植物的行为没有给予相应的处理,这种形似看管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科研的要求,保护管理力量的薄弱是目前管理机制上的一大污点。

4.保护经费难以保证。对于国家而言,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是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不说,就资金的投入都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现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其的经费投入还不稳定,所以导致在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设施投入、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都难以实施,很难满足对濒危植物的保护管理需要。

三、对濒危植物保护的对策

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和睦共处是人类的职责。国际上的一些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组织,已提出要将保护濒危野生植物列入所有保护的优先位置,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下为前提,尽可能的挽救濒危植物的生物资源,这样才能确保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因此,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性措施,作为参考:

1.成立野生植物专门管理机构。由于大多数的濒危物种都生长在林区,所以将该部门设在林业部门旗下,以利于开展调查和研究。通过成立野生植物专门管理机构能够通过调查、采集的方法确认濒危植物的生长年限和年生长量,同时可以获取濒危植物的信息,这就为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可行性的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2.就地保护。因为大多数的物种长期的生活在固定的生态系统中,已经适应了环境本身,这时候通过就地保护的方式,不仅能够保护了物种的种类,也保护了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物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面临的濒危情况。这种措施就要求相关部门致力于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民众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能够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物种的繁殖,促进植物多样化的持续发展。

3.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相对于就地保护而言的,是由于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而采用人工迁移的方法将其迁到人工营造的生存环境中实行就地保护措施。迁地保护已经成为人工保护濒危植物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既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又能对生存在自然环境之外的濒危植物进行保护。

4.建立各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当前我国的法律机制相当不完善,各部门缺乏沟通,相对独立,这就导致了资源和信息不能进行流通。更何况在保护机制少之又少的濒危植物保护方面,这就要求建立各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机制,使各部门的政策互相呼应,形成完备的监管体系采集证的真正实施要靠对最终用户的监管。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4

第一条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植物的保护、发展和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药用野生植物和城市园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的野生植物的保护,同时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第三条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实行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野生植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野生植物科学研究、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培育利用和宣传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教育,普及野生植物知识,提高公民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全国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野生植物管理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规定。

第二章野生植物保护

第九条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第十条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环境保护、建设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保护的野生植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第十一条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其他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

禁止破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的保护设施和保护标志。

第十二条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维护和改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条件。由于环境影响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时,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调查并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四条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对生长受到威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当采取拯救措施,保护或者恢复其生长环境,必要时应当建立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或者采取迁地保护措施。

第三章野生植物管理

第十五条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

第十六条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

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

采集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的国家一级或者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须先征得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同意,分别依照前两款的规定申请采集证。

采集珍贵野生树木或者林区内、草原上的野生植物的,依照森林法、草原法的规定办理。

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发放采集证后,应当抄送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采集证的格式由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采集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和方法进行采集。

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本行政区域内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活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报告批准采集的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

第十八条禁止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

第十九条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经营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必须经进出口者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查验放行。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有关野生植物进出口的资料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

第二十一条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采集或者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必须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其审核后,报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直接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的,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非法进出口野生植物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六条伪造、倒卖、转让采集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有关批准文件、标签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收缴,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未经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收购的野生植物和考察资料,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假定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依照本条例规定没收的实物,由作出没收决定的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建设措施

1基本概况

1.1自然概况。漳河源保护区地处荆山山脉东麓,是由中山地形向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带,位于市县西南山区,海拔在570~1300m之间。保护区内最高点海拔1236m,最低点海拔500m。全区地形西北高,坡度陡,东南低,地势较为平缓。

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保护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页岩和石灰质页岩,除薛坪镇基本为石灰岩外,其它山地各种母质交错分布,土种错综复杂。

漳河为长江二级支流,由明阳洞河、九甲河、杨家河、西林河、东林河、甘溪河、小漳河、麻城河、茅坪河等支流汇集而成,干支流总长度593.7km,占县河流总长的30.28,流域面积1140km2。漳河北部源头三景庄,海拔1220.5m,河道险狭,两岸群山对峙,几无人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完整,自然景观优美。漳河干流河床平均宽30m,河床比降为0.008%,河道面积为28km2。据历史水文资料记载,汛期水位平均为249m,最高水位为250.63m;最大流量为1020m3/秒(1963年8月1日),汛期平均流量为368m3/秒,枯水期流量为12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5亿m3。

1.2资源概况。县的薛坪镇、板桥镇、巡检镇、肖堰镇构成漳河源保护区的主体。保护区总面积39800hm2,其中林业用地26326hm2,农业用地10089hm2。这里森林覆盖率为66.2%。

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79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28种,国家珍贵树种13种,古树103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

此外,漳河源区域茂密的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栖息、繁殖场所。据动物普查资料记载,保护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68种;爬行类动物34种;两栖类动物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8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兽类16种,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30种,国家Ⅱ级保护两栖类动物2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中有金钱豹、云豹、林麝、水獭、斑羚、小灵猫、大灵猫、秃鹳、黑鹳、雀鹰、穿山甲、金雕、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保护区建设意义

2.1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漳河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有大面积的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具有多种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稳定,适宜作长期的科学监测。保护区内山峰林立,是县境内高海拔的集中地带,地理环境特殊,地质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加之地域偏远,保护区内相对人口较少,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至今仍保存完好,核心区基本呈原始状态,具有良好的自然性。保护区地形的复杂性、气候植被的过渡性,造就了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保护区石灰岩分布广泛,山势坡度较陡,植被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生态系统将逆行演替。

2.2种质资源保护的需要。保护区有189科828属1793种植物,26目80科268种野生脊椎动物,物种资源相当丰富,多样性十分显著,是一个巨大的种质资源库。同时,保护区内有许多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稀有性程度高,这对于保存珍稀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森林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河流已经出现断流。据调查,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县西南山区农作物受害面积达4000hm2,灾害严重年份受害面积达6000hm2。因此,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区域各级政府和群众的迫切要求,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4保障水库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益。位于漳河下游荆门市境内的漳河水库是全国人工水库之一,属特大级水库。总库容量20.35亿m3,正常库容17亿m3。水库宽阔,风景如画,水质优良,气候宜人,是疗病避暑和开展水上娱乐项目的理想之地,被喻为“湖北西湖”。199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漳河源保护区的建立,将对水库安全运行,长期稳定发挥调节、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和发电等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设的总体设想和措施

3.1建设类型。漳河源市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即保护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包括:①保护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②保护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栖息地;③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群落和模式植物、特有植物种;④保护森林、自然及人文景观。

3.2保护区建设应遵循的原则:①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培育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宜林荒山荒地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②坚持重点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核心区现有植物资源及珍稀野生动物严加保护,对实验区进行一般保护,在不造成污染、不破坏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可以在实验区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多种经营、植被恢复等经营活动;③坚持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④坚持科技推广、科研优先的原则。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在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保护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以科技成果指导和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

3.3建设措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除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以外,还应就其综合性和特殊性,制定专门的保护管理条例及相应的政策,以保证管理工作行之有效。在保护和管理上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尽快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设立保护区公安及执法机构;②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为保护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③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拯救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逐步扩大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和动物种群,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开展广泛的宣传

教育工作,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保护区及周边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植被保护和恢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也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争取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搞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日元贷款造林、退耕还林建设等工程,逐步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景观、秀丽的风景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佳境。既有高山峡谷、珍禽异兽、源头溪流、奇山怪石、森林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玉印岩、卞和庙、卞和墓,明、清文人墨客的集聚地——三景庄,有“中武当”之称的九龙观,有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的王氏民居、冯氏民居,以及青龙寨、五峰寨、点子寨、樊家寨等28座古山寨,有举世闻名的“鳄”化石,旧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凿等著名文物的出土地和临沮城遗址、罗国遗址等多处重要人文景观。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实验区适当开发景区景点,突出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特点,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推动保护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①深入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方式、管护体制、森林生态效益、植物群落演替规律;②探讨植被恢复措施,树种选择及树种配置,林、草植被的比例、盖度、种类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③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牲畜承载量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等;④利用保护对象存在的长期性和天然性,进行各种环境监测和定位研究;⑤从生态学原理上研究保护区旅游资源承载能力及旅游资源评价。参考文献:

[1]贺庆棠.森林环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浙江庆元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纬27°15′~27°51′,东经118°49′~119°29′。地处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地貌以丘陵山区为主,最高海拔1 857m,最低海拔240m,相对高差达1 617m。境内山地起伏,山峦重叠,立体小气候复杂多样,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低山丘陵还零星分布一些岩成土,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其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

1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经实地调查,庆元县共有野生经济植物112科476属804种[1,2]。根据植物经济用途,可将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分为12类[3],现将其各类植物资源介绍如下:

1.1药用植物资源

经调查,庆元县药用植物有256种,其中用作预防药的有野,用作战备药的有鱼腥草,用于止咳平喘的有胡颓子,用于清热解毒的有金银花,用于祛风除湿的有八角枫,用于收涩的有金樱子等,用于驱虫药的有苦楝皮,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山乌桕、乌桕等。还有鸡矢藤、车前草等可用作草药或凉茶。

1.2观赏植物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观赏植物有216种,可作园景树有华东黄杉、香果树、福建柏、红豆树、浙江楠、南方红豆杉等;可作行道树的有香樟、鹅掌揪等;可作庭荫树的有香果树、伯乐树、红豆树、榉树等;可用作盆景植物的有白马骨、赤楠等;可作观叶植物的主要有深绿卷柏、青荚叶、豪猪刺枫香、山乌桕、厚朴、福建柏、鹅掌楸等;可作观果植物的为朱砂根、冬青、铁冬青、波叶红果树、野鸦椿等;可作观花植物的有含笑属、杜鹃花属、山茶属、绣球属、秀丽四照花、大叶白纸扇、厚朴、鹅掌楸、蛛网萼等。此外,还有马蹄金、垂盆草等地被植物;垂直绿化植物有异叶爬山虎、忍冬、金线吊乌龟等。

1.3用材树种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用材树种有93种,特类材有花榈木、红豆树等;一类用材有榉树、香樟、闽楠、南方红豆杉等;二类用材有石栎、福建柏、榧树等;三类用材有香港四照花、毛红椿、伯乐树等;四类用材有山杜英、厚朴、香果树等;五类用材有华东黄杉、金钱松、猴欢喜等。其中可作船舶用材的有榧树、榉树等;可作高级家具工艺雕刻用材的有红豆树、闽楠、香樟、毛红椿、榉树等;可作建筑用材的有鹅掌楸、华东黄杉、香果树、长序榆等;可作室内装修用材的有福建柏、南方红豆杉等;可作乐器的有福建柏、厚朴等;可作工艺用材的有榉树、长叶榧、闽楠等;可作雕刻用材的有樟树、花榈木、南方红豆杉、毛红椿、福建柏等;香果树、厚朴则属速生优良用材树种。

1.4野生水果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野生水果有132种,比较重要的种类有野山楂、山杏、山桃、山莓、桃叶石楠、杨梅、赤楠、中华猕猴桃、蓝果树、金樱子、乌饭树、胡颓子等。

1.5油脂、胶用植物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油脂植物有27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种类有马尾松、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山苍子、香叶树、乌桕、野桐、油桐、枫香、冬青、无患子、油茶、算盘子、黄连木、构树、猴欢喜、糙叶树、紫苏、苍耳等。胶用植物有37种,如薜荔、毛冬青、豆腐柴、魔芋及猕猴桃属等。

1.6芳香植物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芬香植物有35种,多为柏科、木兰科、樟科、唇形科、芸香科、菊科等,主要有野含笑、深山含笑、含笑、樟树、山苍子、檫木、吴茱萸、枫香、胡颓子、络石、小果蔷薇、牡蒿、黄栀子等。

1.7淀粉植物资源

野生淀粉植物的开发利用,对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人口剧增所带来的对淀粉的大量需求有重要意义。据调查,庆元县淀粉植物有28种,主要有米槠、板栗、锥栗、甜槠、青冈栎、细叶青冈、菝葜、狗脊、野葛、、薯蓣、木防己等。

1.8纤维植物资源

据初步调查,庆元县纤维植物有26种,其中较重要的种类有藤石松、柘树、朴树、苎麻、白背叶、大血藤、钩藤、扁担杆、梵天花、青钱柳、野葛、糯米团、棕榈、芒、毛竹、菝葜、薯蓣、石蒜、灯心草等。

1.9鞣料植物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鞣料植物有24种,其中含量较高、资源量较大的有杉木、杨梅、小叶青冈、栲树、苦槠、虎杖、枫香、青榨槭、金缨子、小果蔷薇、盐肤木、华杜英、山杜英、枫杨、算盘子、厚皮香等。

1.10蜜源植物资源

蜜源植物含有丰富的蜜汁和花粉,是蜜蜂食物的主要来源。据调查,庆元县蜜源植物有20种,主要为柃属、悬钩子属、李属、蔷薇属、山胡椒属、乌饭属、胡颓子属、松属植物,以及牡荆、夏枯草、截叶铁扫帚、乌桕、盐肤木等。

1.11蔬菜植物资源

据调查,庆元县蔬菜植物有47种,主要有鱼腥草、何首乌、马齿苋、香椿、苦苣菜、马兰、鼠曲草、地榆等。

1.12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庆元县是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地区。这类植物虽占整个植物区系的比例不大,但其中不少种类均为古老的残遗植物或中国特有种,对研究该县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及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据调查,列入1999年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4]的保护区分布物种有2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分别为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如福建柏、浙江楠、鹅掌楸、榉树、花榈木、半枫荷等,以及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5],如乐东拟单性木兰、南方铁杉、沉水樟、紫茎等。

2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2.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利用墙报、各类媒体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和《野生植物和动物保护条例》,严禁乱砍、乱伐、乱采,以及破坏野生植物等行为。

2.2加强引种驯化工作

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水果、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加强引种驯化。通过人工驯化和大批量繁殖栽培,不但能使这些资源免遭破坏,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3坚持以保护为主

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上,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在采收野生经济植物时,严禁破坏生态环境。

3参考文献

[1] 程秋波.吴鸣翔.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j].浙江林业科技,1996,16(6)1-7.

[2]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第1-8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董世林.植物资源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