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体育的意义范例6篇

全民体育的意义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民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全体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意识形态所要回答的是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精神风貌、理想目标等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西方一些政客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幌子,利用网络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加紧对我进行“西化”、“分化”,进行文化领域扩张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对打牢社会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进一步推进理论武装头脑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向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不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理论武装不能放松,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强调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且还要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社会普遍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基本内容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价值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核心的内容,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一,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人们头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要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特别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价值。

第二,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追求目标。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国民教育中必须提倡全体公民树立崇高的理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任务,引领他们把个人追求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

第三,在国民教育过程中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因此,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到国民教育当中,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日常教学计划之中,积极探索适合国民教育的新形势、新内容和新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第四,在国民教育过程中还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公民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在国民教育中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推进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明使命、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和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方法途径

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国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其一,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其二,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为人师表,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自觉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其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努力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广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可学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其四,积极拓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充分发挥学校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党团组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在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在社会教育方面全社会要为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一,新闻宣传舆论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弘扬主旋律,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二,各类互联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网上先进文化主旋律,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四,要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作用,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学习,使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更大教育作用。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2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

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

想·理论·教育,2006,(3).

[7]徐文,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前沿,

2006,(3).

[8]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公民教育; 困境; 检视; 突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10-03

2002年《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为我国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撑,虽然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涵盖公民教育的全部,但对于进一步引导、推动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公民教育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全民素质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加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如何正确理解公民教育的内涵,如何针对现有的公民教育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和探究。

一、公民教育内涵探寻

从法律上来说,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而与该国发生稳定的和全面的法律上联系的个人。此外,公民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内涵的概念,它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的身份而存在,表达了个人与国家的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教育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强、范围广的领域。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对于公民教育的理解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公民教育就是旨在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①,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②。也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就是发展主体的认识结构和参与社会的动机,形成公民意识,进而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生成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社会。③

基于对公民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我们认为公民教育的内涵是通过公民意识的培育、公民知识的教育、公民行为及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个体公民素质的健全发展及社会公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据此分析,公民教育应包括权利和义务、知识与实践及个体与社会三对关系的和谐统一。

1.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的自我认知,以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及在这些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其核心是权责意识,其中“权”指公民的权利,“责”指公民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公民社会的本质要求。要培养出健全自律的公民,就必须确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机统一的理念。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决定了只有当公民越广泛越有保障地享有各方面的权利时,公民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义务才能彻底实现。同样,公民只有认真履行了其对国家的义务,国家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实现其各项权利。公民教育应该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实现权利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平衡。

2.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公民知识教育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教育,是公民意识、能力、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基础,而公民行为及能力的培养以及公民意识的形成必须依靠公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和体会,公民知识才能真正进入公民个体的内心,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能力。公民对于自身权利与责任的认知和理解,也必然需要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公民教育必须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公民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个体将公民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升公民能力,养成正确的公民行为。

3.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它既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关键问题,也要求培养出来的人符合社会的需求。个人是相对于集体而言的,是历史的、社会的人的个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公民教育的内涵体现个体对权利的追求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相反只有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才有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民教育要实现个体公民素质的健全发展及社会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一目标正是体现了公民教育最终要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培养公民的积极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感,公民个体不仅对自己的发展承担责任,也要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承担责任。

二、公民教育困境的检视

基于以上对公民教育内涵的认知,反思公民教育现状,我们认为公民教育存在着公民教育理念狭隘、公民教育内容片面、公民教育环境封闭以及公民教育形式单一的困境。

1.公民教育理念的狭隘性

公民教育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重,公民享有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的一切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作为一个国家公民应尽的义务。反观目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公民在接受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时,把公民意识的培养等同于责任、义务教育,在此种教育理念下,个体更多地接触到的是义务,强调的是个人对国家、社会利益的服从与牺牲。

重视义务教育而轻视权利教育,这样的公民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如此培养的公民,不是权利的主体,而是义务的主体,个体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服从教育,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权利,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个人的权利处于缺位状态。权利意识的低下使得公民主体意识淡薄,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表现为无独立性、自主性。

2.公民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公民教育解决的是个体公民全面素质的提升及公民整体素质提升的问题,公民素质具有宽泛性,因此,从内容上看,公民教育涉及的范围很广,凡是涉及公民素质的问题都属于该领域,涵盖了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法律、政治、生活、职业、社会、心理、身体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

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我国目前的公民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现在强调的公民教育更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公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注重思想问题,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公民教育。

3.公民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公民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动态的教育系统,而目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往往是通过学校教学来进行的,学校仍然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公民教育的环境呈现一定的封闭性。基于对公民教育内涵的认知,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不只是学校、课堂上的公民,更是社会中的公民。学生最终要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学会保卫自身公民的基本权利,遵守公民道德、法律法规。

如果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教育环境的封闭性最终只能造就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疏离,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体对社会事务缺乏关心,在现实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考虑社会的公共需求和利益。

4.公民教育形式的单一性

反观我国目前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形式单一化。从途径上来说,仍然是以知识为重的公民课程教育为主;从方法上来说,公民知识灌输被当作最主要的公民教育方式,教师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公民教育知识,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缺乏实际公民生活的体验、感悟和锻炼。

公民教育形式的单一性决定了公民教育的过程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相脱离的过程,学生个体在公民教育中仅仅学到了一些抽象的、定义式的、概念化的公民知识,而并不具备公民主体参与的能力和行动。知识与实践的脱离使他们即使掌握了充分的公民知识,也依然无法在实践中有效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三、公民教育困境的突围

公民教育困境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公民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可以从深化主体意识,强化权利教育,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拓宽教育途径以及创新教育方法几方面着手。

1.深化主体意识,强化权利教育

人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以及对人的权利的肯定,从本质上来说,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重义务、轻权利的公民教育理念不利于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深化主体意识,强化权利教育,切实提高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自觉性,是发展公民教育的现实举措。

公民教育应唤醒公民的主体意识,即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公民,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和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通过教育,让个体充分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认同自己的公民角色,知道自己应尽的义务与应享有的权利的一致性。公民教育应充分体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并把尊重、保护和关爱公民的权利作为公民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同时有效地开展公民的义务教育。这样,公民个体才会在行使自己所拥有权利的同时履行义务,感受个体生存与社会发展的真实存在,成长为敢言权利、承担责任的现代公民。

2.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

公民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除了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还应涉及其他一些领域的公民教育内容,我们应根据我国公民教育的情况,吸收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借鉴和改进国外公民教育经验,不断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使公民教育的内容更全面,更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在当今的公民教育中,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包含公共价值理性、公共责任意识以及自制自律行为教育的公共精神教育;三是涉及理性自觉意识、权利义务、独立人格教育的主体意识教育;四是规则素质教育,包含伦理品行及法制规则的教育;五是社会能力的教育,指公民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他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能力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

同时,我们应该优化公民教育的环境,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是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而设定的,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体环境;家庭教育是以情感性、补充性为特点的,是公民教育的基础环境;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利补充,有着重要的辅助和制约作用,是公民教育主体环境与基础环境之外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公民教育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发挥各自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公民教育环境的整体教育作用。

3.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

在现有条件下,系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公民教育的实施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多关注以实践为主导的活动途径。互动的、参与性的实践活动是课程的必要补充,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规划、组织各种校内外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公民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比如,校内组织各种公民实践活动,营造学校生活民主化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生活的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班级决策和管理活动的机会与亲身经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责任感、参与意识及参与能力;在校外的公民教育活动中,社区是学生了解、接触社会的良好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公民参与能力、参与意识,使公民教育超越课堂,延伸至社区。总之,通过具体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逐步学习、体验与锻炼公民参与的知识和技能,并内化为个体的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

在教育方法上,我们要转变灌输式的公民教育方式,除了直接教学,还可以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更多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及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互动和合作。例如,在课堂中举行专题讨论,分析在学校中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使学生学会思考,活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参与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注释

①参见《教育专家杨东平解读:总理督学:让“教育家”来主导教育》,载《新京报》,2009年10月24日。

②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③金生容:《公民品质与公民教育》,载《“信息时代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国际研讨会”学术论文集》,2005年。

参考文献

[1] 熊孝梅.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导刊,2011(9):50-52.

[2] 王智慧.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56-58.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公民 公民教育 思考

作者简介:丁雪(1985-)河北沧州人,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8级研究生。

宝晶,女(1986-),辽宁阜新人,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8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80-01

公民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

对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狭义的公民教育则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即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1]。

综上所述,公民应该是指身份平等、具有公共生活品德和公共精神,以正确方式与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意识和主动投身于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也就是以这样的公民理念为核心目标而展开的为民主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负责、效能的社会公民的教育过程,它贯彻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是终身教育的过程[2]。

二、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公民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必然选择

我国传统道德观长于家庭伦理,短于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因而有重私德,轻公德的观念。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公民教育是片面和不完善的。目前,我国的封建传统道德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现代公民身上兼具传统道德的两重性,因此,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水平,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取传统道德之精华,去传统道德之糟粕并与时俱进。

2、加强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公民教育中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长期的封建意识对人思想的束缚根深蒂固,公民意识难以形成;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没有进行系统完整的公民教育[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约束。

3、加强公民教育是积极应对多元文化挑战的现实要求

不同国家赋予“公民”的内涵千差万别,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正通过网络、电影等媒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必须按有关规则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管理方式,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竞争环境,这些必然要求在整体范围内促进公共精神的发展,塑造人们的法规意识、权利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领会民主、法治、市场等WTO精神,而这些都应该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4]。

三、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1、重视公民意识的形成

真正的公民教育,应当是既要使公民懂得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又要使公民懂得如何维护个人的正当权利。完整的公民意识的形成包括从传统道德观念到现代道德观念的转变,如从臣民意识到主体意识、从“中庸之道”到竞争意识、从个人道德到社会公德多方面的转变[5]。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切实进行尊重和维护个人权利的教育,同时在社会文化教育建设中要加速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真正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

2、加强公民教育的民族性

公民是与国家互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二者相互依存。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6]。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日益连为一体的今天,超越于国界之外的公民即所谓的“世界公民”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它要求生活于“地球村”的公民既要有民族意识,同时也要具备面向世界的观念和相应的能力。狭隘乃至狂热的民族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最终只能削弱自己的力量。因此,我国公民教育要强调公民的民族意识,但也要讲一个“世界公民”对世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遵守的起码的世界规则以及适用于各国公民的道德原则。

3、加强公民教育的体系建设

系统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具体来说就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育要求,设计公民教育内容,全面地、科学地进行总体安排[7]。公民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每位公民的相互配合、大力协作。要探索加强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应立足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国情,其次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构建多样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公民教育体系。其中,家庭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要件;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社会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维立体网络,努力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公民教育。

总之,公民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总体事业,公民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公民教育应引起社会全体成员的关注,并推动其迅速发展。只有促进全社会公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素养,才能实现二十一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5): 87.

[2]程晓峰.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3]章舜钦.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岭南学刊,2008(4).

[4]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1): 74.

[5]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5): 88.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5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现阶段公民教育的状况来说,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学德育领域的延伸和深化。

石中英教授提出的“价值教育与公民培养”中的“公民培养”指的就是学校的公民教育。什么是学校的公民教育?即对全体学生进行以培养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为目的,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必须紧紧围绕为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奠基。我认为,在学校公民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校公民培养的目标

1 家国认同

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学校公民教育面临着新的冲击挑战。学校公民教育应进一步强化家国认同,这是时代的需求,更是中华民族真正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热爱家乡,忠诚祖国,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公民。

2 权利义务的价值原则

学校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应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培养学生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以及提出新的权利要求的意识。同时要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养成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他们勇于承担的责任能力。公民意识的主体平等、自由追求应以理性自律精神为内核,不能极端强调主体的自由平等,缺乏自我的理性自律。要帮助学生确立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原则,努力成为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提升素质,融入学生的思想观念,成为行为规范。

4 基本的社会价值观

学校公民教育主张的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个人的自治、道德价值观、公民价值观、民主、性别平等、家庭观念、民族认同、社会的多元性、世界和平、全球意识、生态保护等。家庭、社会对公民基本社会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通过课堂、课外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基本社会价值观强化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社会价值观的传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者本身是否是一个好公民,是否积极主动维护自身权利,履行责任义务,是否可以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公民权利、有健全的自身人格魅力、积极向上、诚信等将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5 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应明确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学生向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转化,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了解社情、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体验”,从动手打扫校园卫生、资源回收保护环境等开始,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习惯,在发展和成长中体验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唤醒激发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内在需要,调动学生在学校事务、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能力。

二、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1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知识教育、政治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及政治参与能力教育,通过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了解自己国家的本质和政体运作,了解政党,学习国际政治形势,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政治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政治参与能力教育,培养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 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是学校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法律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以法律意识为主的公民意识,主要内容为法律法规、权利和义务,司法制度契约关系等,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的态度以及维护法律权利的能力,引导和强化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认同,塑造学生积极的守法精神。要把对学生法律教育渗透到各种校规校纪、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之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为学生提供群体社会所要求的纪律性、规范性、自觉性和责任感的氛围;完成民利和责任义务的初步体验。

3 道德教育

学校公民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重点是“做人”的教育。学校公民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德教育为先的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和公共财产,维护社会正义等行为习惯和态度。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6

【英文摘要】Thenetworkculturebringspositiveeffectonpeople''''slife,learning,entertainment,ontheotherhand,itbringsnegativeeffectonthepatriotismemotionofpeople,especially,the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Tosomedegree,itweakenscollegestudents''''nationalawareness,nationalself-confidence,andnationalvitalizedawareness,causingthecollegestudentsatalossofviewofthenationalvalue.Inthepast,wehaveachievedalotintheeducationofpatriotism,goodtraditionandcultureofchinesenationandidealbeliefetc.towardtheyoungcollegestudents.Butinordertomeetthechallengefromthenetworktimes,th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havethenewperspective.Weshouldfocusonthestrengtheningofthenewawarenessofoursovereignrights,thenewawarenessofournationalsecurity,globalawarenessandthescientificrationaleducation.Intheinformationtimesofnetwork,suchphenomenaastheconflictofcultures,thecollisionofviews,themutualinfitrationofthoughtsandvaluesexistanddevelopatthesametime,th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getholdofthepulseofthetimes,todealwiththeproblemsbetweentheindependenceandtheopening,thenationalself-esteemandthenationalanxiety,thenationalresponsitibilityandselfdevelopmentinafullynewopinionandstrategy,meanwhile,weshouldstrengthenthereformoftheteachingofthepoliticaltheory,establishcolorfulcampuscultureandnetworkculture,establishandamplifytheeducationalnetworksystemandmakefulluseofthenetworktechniquetoconstructtheplatformoftriotismeucation.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networkcultur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

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意识,这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冲击和新挑战。认识、分析这种挑战,探索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爱国意识和情感的新挑战

(一)“网络信息社会”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互联网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时空距离,出现了“地球村”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不少大学生接受外来思潮的“趋同论”,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将不复存在,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世界各国一切政治与文化的纷争正退居到同一的“公域生活”背景之后,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公民”。可见,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全球和人类整体的关注已远胜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减弱。

(二)西方网络强权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是在对民族文化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赞许,是对民族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体现,它是自觉维护民族尊严,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心理基础。但在全球网络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英语信息占90%,法语占5%,其它信息占5%,而其中中文信息还不到1%。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1]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传播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网络强权,而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常常会在这种强权或霸权面前怀疑、否定自己的民族,削弱对本民族的自信心。

(三)网络文化多元造成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迷茫。以前的青年大学生,往往会在历史给定的民族价值体系中抉择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固有的民族目标和方式体系为网络多元文化所冲击,代之而生的是形形陌生的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网上不时出现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暴力凶杀及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给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价值观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式对他们是前所未经验的,因而抉择的困惑与迷茫随之而来。于是,部分大学生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上就呈现出不稳定、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剧烈。在民族价值观选择上困惑彷徨、无所适从或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缺乏对目标及达成方式的思考与自信,这很容易带来民族价值体系中选择的冲突与悖论。

(四)网络“垃圾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振兴意识。爱国主义就本质而言,最终体现在为本民族的振兴的物质动力上,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为本民族振兴的责任和使命。但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垃圾文化”渗透着“黄色”诱惑、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社会意识,使部分缺乏健康思想情操和坚强意志品质的青年大学生失去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转向追求享乐、奢侈。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撞时,偏重于个人目标。讲奉献的学生少了,而追求实惠和物质利益的现象多了。不少大学生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把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抛之脑后。

二、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

(一)新的国家意识教育。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没有就没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捍卫中国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起码的道德规范[2]。但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性的交往、合作、竞争活动更加频繁和普遍,因此,高校应教育青年大学生坚持以发展的观念来认识国家和利益,不能把国家、利益静态化,教条地固守传统的国家观和利益观。我们根据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特点,把传统的具有排他性的国家分成两部分:独享产权和共享产权。前者是不能让渡的,而后者

是可以让渡的。需要指出的是,共享产权即使已经让渡出去与他国共享,但仍然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部分让渡,自觉接受国际规则、规范和制约,就可以获得国际规则的保护,为本国参与国际竞争并从中受益创造稳定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在坚持共享产权的同时,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新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互联网虽然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决不就是“大同世界”、“无国界世界”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文化的完全融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仍在较量。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后,隐藏着建立一个“全球”管理机构”或要以资本主义制度统一世界的阴谋。所以,国家安全意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是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面对互联网、经济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各种潜在威胁,高校务必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保卫国家安全已不仅是保障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同时也包括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抵御各种网络文化的“殖民侵略”,并强化反渗透、反“西化”、“反分化”,为国家在走向世界求发展中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三)全球意识教育。过去我们讲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多局限于国家和民族内部的范围,缺乏全球视野,极少思考把爱国与如何走出国门到世界大家庭中去谋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时代课题联系起来。而互联网时代要求各国要有全球意识,因为互联网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许多问题如环境、能源、疾病、人口等,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因此,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意识,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宽容态度,以及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

(四)科学理性教育。互联网带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的信息文化,使得追逐感官愉悦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信仰,从而削弱人们的理性思考,导致思想和行动上的盲从。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3]。科学理性贯穿在社会和生活领域,就是指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生活规范化,文化生活科学化以及人文精神合理化。当前中国已形成了较好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气,然而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精神化为一种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为服从真理而果断修正错误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内涵。网络时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处理好的新问题

(一)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问题。在网络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只有弘扬民族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才能保持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有了民族的认同感,一个民族才可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开放性又是统一的。***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4]中国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表明:在与异文化的冲突中,它总是能够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选择先进异质文化的合理成分与之交流、融汇与整合,从而达到改造自身的目的。当然,这种交融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中外文化在保留其主体精神基础上双向“扬弃”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交流与融合,不仅不会影响一种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反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创新既能弘扬、提升既有的民族精神,又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5]。因此,我们要使每一个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必须在开放性文化体系中不注入新的内涵,才能充盈朝气与活力。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民族自尊与民族忧患关系问题。民族自尊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它能增加我们自主向上的恒心。邓小平曾说:“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6]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过分夸大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又容易出现民族自信心不足,但妄自尊大的排外意识不适应今天的时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对祖国要有民族自尊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危机意识。其实,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如果不充分利用当今的机遇迎头赶上,那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一个民族具有自尊心与忧患意识相统一的正常心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民族责任与自我发展的关系问题。与网络“亲密”接触,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自主意识。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强烈。可一些青年学生在突出自我发展时,国家观念淡化,民族振兴的责任感正在减弱。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感的人。信息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青年摆脱各种诱惑,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发展前景,要始终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每一个大学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用知识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利益。因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份振兴中华的责任。

四、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空间

(一)建立、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占领网上新空间。网络是一块自由的空间,它联接不同国度的人们,西方可以用它来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用它来宣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建立网络教育体系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们已建立多个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如“九·一八网”、“中国共青网”等,粘贴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和鲜为人知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各高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把这些网站与高校的校园网络及各校远程教育网相连接,让更多的优秀教育媒体进入网络,建立和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形成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格局,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二)利用校园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目前,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载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等。二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教育专题网页制作。这类网页的制作应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吸引学生访问。三是开展网络讨论,建立“电子信箱”等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感情的重要场所。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就是一个典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

际,根据学生热衷上网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网站上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儒、释、道等内容。同时,上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著作,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内容,宣传好人好事,既注意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二是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优秀教案上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分析、思考、选择,从而更好地使自觉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三是改革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表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时代真正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掌握,堵防有害信息。面对鱼龙混杂、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来源,以达到正本清源,给信息空间一片“蓝天”的目的。一是应建立部级“信息海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国家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二是加强对国内所有的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进一步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三是积极推进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立法工作,以强大的法律武器打击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四是高校要利用网络,随时在网上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建议,特别是平时不易暴露的思想和言论,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达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16.

[2]肖佳灵.国家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184.

[3]梅萍.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的重塑[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