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例6篇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文1

   小学教师双减政策个人心得体会

      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对学生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深有体会,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视,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种种重担都压在了孩子的身上作业越来越多,学校周边被各种“托管班”、“培训班”包围,家长们不得不掏出高额的“补课费”,孩子们在放学后、节假日不情愿地走进这些培训班,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必要,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五项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政策的出台,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志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加大力度将政策落地落实,切实取得实效。

        今后,我们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双减”政策落地,师生、家长这样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我区引起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广大教师、家长、学生和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共同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小学教师双减政策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 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 “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二、提高教师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小学教师双减政策个人心得体会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老师们要理解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双减”?“双减”之后,我们要朝哪个方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因为“双减”,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又有了更高规格的期待,所以,教师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更加创新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2、充分钻研教材教法,发展素养,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3、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5、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某某。在这条路某某,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小学教师双减政策个人心得体会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文2

辩论一结束,国内诸多大V、名人、意见先锋们仿佛听见了“美国好声音”,纷纷发表感言,或艳羡帝国主义的制度设计,或点评驴象之争的选情走势。那热情劲儿,似乎到11月份能领到一张写有老奥和老罗名字的选票。胸怀世界也好,追赶热点也罢,都是别人家的事情。我们终归要面对冷峻的现实——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前进道路上的诸多问题和矛盾等等——因此,从辩论中探寻可鉴之处,比羡慕、围观、抱怨、指责来得更有正能量。

且说90分钟的辩论。两位候选人围绕经济政策和民生领域的话题,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针尖麦芒,其中一半的时间围绕经济政策展开。激辩之下,双方的语言虽不像政策文本那样层次清晰,但内容显然经过了各自竞选团队的精心准备,多有值得思鉴之语。

以我之浅见,美国经济政策的某些细节,其中若能有两方面为我所用,则幸莫大焉。

之一,是其清晰的政策目标。

本届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即遇金融危机,为重振美国实体经济,政府推行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等战略,还通过实施数字教育计划,包括在大中小学推广平板电脑、使用电子教材等,以此撬动电子信息、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出版等产业的市场需求。这种路径选择,既针对当前,又立意长远。关键是,其各项政策都有细致的时间路线和目标。例如,奥巴马在辩论中强调,其推行的“竞争登顶计划”(Race to the Top)中,包括要增加10万名数学和科学教师,在社区大学新增200万个培训机会等明确目标。

政策目标清晰,操作起来将更具效率。反观我们,一些政策出发点很好,但操作起来往往走偏。比如“家电下乡”,本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政策,既能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升级,又能够拉动家电行业市场需求。但政策实施后,企业并不清楚国家最终将分别补贴多少台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和空调等,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家电行业的产能扩张。加之补贴政策内透支了未来数年的消费量,加剧了家电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在政策行将到期之际,主流家电厂商一致反对政策延期,可见一斑。

之二,是其全面的政策设计。

辩论中,两位总统候选人对减税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但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并不只停留在减税本身,而更多的是关于减税后的财政赤字、减少政府支出等延展性问题。可以看出,双方的智囊团对于一项政策的提出,都考虑了其消极影响和应对策略。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文3

“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蒙山旅游度假区辖区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对我区税收有非常大的影响。

区财政局面对减税政策对我区的不利影响,认真分析,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加强财源建设。

一是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纳税情况跟踪,掌握税收增长点。详细梳理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清单,督促镇、办事处和税务部门做好纳税跟踪服务,及时掌握辖区内税源情况,解决缴税环节存在的问题,确保税收及时足额缴纳。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文4

一、基本情况

我乡现共有优抚对象名(户),其中伤残军人名,烈属户,复员军人名,退伍军人名,现役军人家属户。

二、开展的工作

双拥工作是牵动全局工作的大事,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大好事,更是一项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的实事。东林乡党委、政府不把双拥工作作为一个空洞的口号,更不把它看成事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且特别注意运用邓小平理论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且把双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层层抓落实。为了使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动员和组织广大军民积极参与,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全社会来关心军队建设,支持军人服役,爱戴军人家属,支持国防建设。因此,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教育群众,强化群众“拥军优属”意识。

(一)、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板报、标语等宣传工具,宣传双拥政策、法规,刊播国防知识,使双拥工作深入人心。乡上制作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语一副并在公路沿线书写固定标语4副,大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社会舆论,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文5

关键词:绿色信贷;节能减排;辽宁省

一、成就

(一)“三方联动,信息共享”,共筑地方绿色信贷机制的典范

辽宁省环保及金融机构在加强联动方面有所强调。在辽宁省“绿色信贷”政策运行体系中,环保局除为银行提供企业信贷的参考信息外,还连同沈阳分行和银监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信息共享机制,同步更新环保信息为各方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并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辽宁省企业征信系统同时向“三方”提供信息供其履行职责。

(二)银行正向激励,推动节能减排

一些分行在授信审查环节上,建立审批优化机制,实行评级授信功能整合、评估审查环节整合、信贷业务集中省行审查审批的一站式管理模式。对于绿色环保、清洁能源以及严格执行环保审批程序、节能降耗等优质项目优先审查审批发放,优化了审批流程环节。这种方式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是一种激励。

(三)企业环保意识提高,防治污染被动变主动

辽宁省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企业环保指标进行监控并即时向金融部门提供参考信息,在第一期《绿色信贷专供信息》上,39家企业列入三类名录,其中鼓励类有13家,预警类有6家,限制类有20家。这不仅帮助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双高”企业的信贷风险(2007年,即绿色信贷启动的第一年,仅工商银行辽宁分行就先后拒绝不符合“绿色信贷”政策的授信及贷款19亿元,共发放各类项目贷款88项(含银团),贷款优良率为100%。两年之内,辽宁分行又相继从“两高一剩”客户清退贷款近90亿元,进一步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严格控制对双高企业的信贷投入,减少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等于给污染企业断了“奶”。企业的“命脉”一旦被控制住,在防污治污上就由被动变主动,要想生存就要向环境友好型发展,同时,企业环保意识也得到提高。

(四)行业环境大幅度改善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辽宁省煤炭、化学、冶金等高耗能行业投资大幅度回落(见表一)。

可见,辽宁省内高能耗行业在环保与发展的平衡中放慢了步伐,呈稳定趋势。

而在辽宁省的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以及工业增加值能耗的指标值数据也都呈递减趋势(见表二),这都是辽宁省在节能减排上努力的见证。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强的大工程,须集行政,金融,法律,媒体等各方力量多管齐下。而绿色信贷作为辽宁省保护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金融调控手段,特别是从经济刺激和市场机制对企业的促进约束方面,在以上成就的取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问题及挑战

首先,辽宁省民间融资规模大,借贷活跃,方式多样,这就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融资渠道,那些因违反环境规定而无法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依然拥有资金来源。其次,辽宁省作为地方政府在绿色信贷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自主空间,但基本框架和政策依据仍然以国家制定下达为主。

三、建议

首先,针对“双高”企业跨过金融部门直接从民间融资的问题,辽宁省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其次,在相关环境法律以及技术性政策欠缺方面,辽宁省作为地方政府应关注国家政策的动态,积极配合各种最新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辽宁省的“绿色信贷”体系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一红,陈文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信贷[J].绿色财会,2009,(9).

[2]张燕娇.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环境金融,2008,(2).

[3]尹尤宪.实施绿色信货助推节能减排[J].西南金融,2008,(4).

对双减政策的意见范文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大多数的家长表示欢迎“双减”政策,认为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校外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看着其他孩子们都报了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不报,怕跟不上。迫于压力,只能自己省一些,不能苦了孩子。

再有,周末、寒暑假,孩子上辅导课,不论天气如何,刮风下雨、酷暑难耐,家长都需要接送孩子上下辅导班。

大家现在普遍的感受是:现如今培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一年花几万元上辅导班都是正常的,有的甚至更多。

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忧,虽说政策出来了,但是中考和高考还是要看成绩,培训机构依然有市场需求。不能在线下开培训班了,会不会转到线上或者是一对一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线上教学的质量和面对面还是有差别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都对线上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而且,一对一的私教课程,学费比大班课要高很多,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另外,如果培训机构从“地上”转到“地下”,家长们还要四处去打听。

这个暑假已经有多个在家中开班的辅导老师被举报,也证实了家长们担忧的种种问题。

已经习惯了上校外辅导班的孩子们接下来如何安排时间,不虚度;家长们自由的时间相对少了,如何安排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双减”政策的推出,无疑是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重拳打击,很多培训机构寻求转型,也有一些在观望。

新东方因率先开设父母培训课、体育课等被送上热搜。

父母培训课意味着,作为家长的父母们,除了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赡养父母,照顾孩子,辅导作业,还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上“优质父母培训课”。

父母的确应该学习,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且不说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如期开起来,如果把这个作为一门课程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上的课程,最直观的无疑是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和困难。每个家长的水平不一样,如果学完了这门课程,孩子没有考好,责任在家长还是孩子,无形当中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近几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

很多家长表示,一些老师为了开自己的培训班挣钱,该讲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讲,而是在自己的辅导班讲。应该老师批改的作业,在家长群里变成了家长的任务。

学校是孩子们的主要战场,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源头。

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家长群,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