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例6篇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绩效;审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32-01

一、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迫切要求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开始,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近几年,财政部门分别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和《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对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内容、管理程序、指标体系和阶段性任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实现国家良治、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证作用的必然要求。审计署在“十一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刘家义审计长在201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财政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绩效上来。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绩效审计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和值得全面推广的操作指南,更没有一套作为开展绩效审计业务依据的审计准则。2010年7月,审计署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适用于审计机关开展的各项审计业务。该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和流程作了系统规范,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很强的操作性。但对绩效审计而言,其在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处理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与传统审计有很大区别,因此,现行国家审计准则有很多方面不适合绩效审计工作程序,不便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遵循。为进一步规范绩效审计活动,提高绩效审计质量,我国亟需制定一部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绩效审计准则。

二、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原则

(一)绩效审计准则应符合审计法律法规的要求

尽管我国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法律规范,但绩效审计准则应以《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意见》为准绳,绩效审计工作不能偏离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二)绩效审计准则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

应在充分研究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绩效审计准则,以便我们少走弯路并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三)绩效审计准则应易于操作

绩效审计准则要具有可操作性,易于理解、易于实施、简便易行,合理控制成本,能满足横向与纵向分析研究需要。

(四)绩效审计准则要在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基础上进行构建

要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并从绩效审计实务出发,按照统一、效率、符合实际原则,把绩效审计准则与国家审计准则有机结合。

三、绩效审计准则基本框架要素的设计

在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基础上,通用部分依据或适当修改调整原有准则,特殊业务单独设立具体条款或制定审计指南。

与国家审计准则一样,绩效审计准则也分为七章,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以下我们只对不同于国家审计准则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其他部分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规定执行。

(一)总则部分

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的责任及工作目标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内容,明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部分

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方面,增加“根据需要,绩效审计工作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审计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的内容。

(三)审计计划部分

绩效审计项目选择应充分考虑重要性和代表性,对社会关注、老百姓关心,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应优先纳入绩效审计计划。审计机关应建立绩效审计项目库,以信息化方法分类排序,逐个安排审计。同时审计计划制定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审计难度、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和审计成本问题。

(四)审计实施部分

1.审计实施方案制定

一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工作,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基本情况;二要明确绩效审计目标,包括项目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等;三要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

2.绩效审计证据

绩效审计证据收集要坚持科学规范、标准统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对每项审计证据从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规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鉴别。

(五)审计报告部分

1.绩效审计评价依据

绩效审计评价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等。

2.绩效审计报告编写

绩效审计报告应当反映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确定及沟通过程等重要信息;绩效审计报告反映问题除进行相应的审计处理外,还应当侧重从绩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性;绩效审计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六)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部分

审计机关负责人应高度重视绩效审计工作,在审计机关机构设置、审计人员配备、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等方面都要向有利于完成绩效审计工作倾斜。另外,绩效审计质量控制应贯穿于绩效审计每一个循环当中。

参考文献:

[1] 蔡 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绩效审计 内涵 功能 审计模式

一、国内外绩效审计理论发展

在国外,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概念产生之前,一般提法是“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或是“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等。伴随着绩效审计实践的开展,国外绩效审计研究专家学者对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早在1948年3月,阿瑟・肯特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中就出现了“绩效审计”这一概念。据相关文献记载,最早有关绩效审计的论著,当属美国管理咨询师威廉・伦纳德在1962年撰写的《管理审计》(William P.Leonard,1962)。1966年Neil C.Chuchill和Richard M.Cyert发表的《管理审计学》等,以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为切入点,对绩效审计的概念和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相对单一,主要是介绍有关绩效审计的定义与实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结构。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不断开展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逐步将目光转向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就其性质、过程、方法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并在各国各行业之间进行了比较。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1972年美国管理协会出版的《经营审计》及1973年James的《经营审计问题》和随后的《在绩效审计中使用模型》、1981年Robert的《经营审计是什么》、1982年Bagget的《经营审计是一种管理方法》、1994年Ali的《经营审计指南》等。

我国有关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1985年中国审计学会在长春举行了经济效益审计学术研讨会,标志着绩效审计开始跨入我国政府审计的范畴。“绩效审计”一词的引入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最早出现有关绩效审计的学术文章是徐日清和肖正乾写的“经济效益审计初探”,最早外文译作是由张国祥等翻译的美国学者利奥・赫伯特的著作《管理绩效审计学》,它与后来的R・E・布朗等撰写的《政府绩效审计》及约翰・格林撰写的《绩效审计》等,都对我国绩效审计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国内有关绩效审计的著作是吕文基编著的《经济效益审计教程》。到了90年代,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才开始从经济效益审计的角度开展。1998年中国审计学会将绩效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并在南京举办了绩效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政府审计的理念和技术方法开始大量引入我国。就其本质而言,绩效审计与以前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的差别不大,重点都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综上,对国内外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体系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制定了《绩效审计准则》,并将其运用于指导审计实践。尽管有些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审计准则,但也制定了类似的规章制度。第二,基本上确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如R・E・布朗(1992)认为,绩效审计包括“管理经营审计和效果审计”;巴基斯坦审计长公署认为绩效审计可分为管理审计、项目审计和财务与遵纪审计等;美国审计总署认为绩效审计应包括经济、效率和项目审计。第三,形成了适合本国情况并具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除运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指导绩效审计外,绩效审计自身也有其独特的程序与方法。其次,我国现阶段绩效审计尚处于借鉴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理论的阶段,内容不够系统和完善,理论和实践尚未很好的融合,但取得的成果也是后继学者们有目共睹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展。

二、绩效审计内涵界定

绩效审计在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虽然在名称上有些不同,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涵盖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美国审计署(GAO)在1994年为绩效审计下定义时,认为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规划审计。而美国政府领域、内部审计领域、民间审计领域则分别采用了绩效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三种不同的术语表达。加拿大采用“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术语。在综合审计的概念下,审计长公署既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情况,又对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情况加以考量,充分体现其综合性。1989年,加拿大著名绩效审计研究者丹尼斯・普瑞斯波尔认为,除了“综合审计”概念下的“3E”审计之外,还要增加以下两方面:生态性审计(Environment Audit)和公平性审计(Equity Audit)。在瑞典,绩效审计又被称为“效果性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瑞典审计长伯格伦(Berggren)将效果审计定义为:“中央机关效果检查机构或活动的效果和生产能力,目的在于检查经营活动是否有效、有组织和经济的运行。效果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公共机关的效果。”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把绩效审计的目标界定为向客户提供独立的业绩信息和系统的认定保证服务。

我国学者认为,国外的“绩效审计”是经营审计、管理审计、3E审计、货币价值审计以及综合审计等各种绩效型审计的总称。在我国,对绩效审计认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认为绩效审计是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大部分赞同3E审计。至于绩效审计的称谓问题,部分学者将绩效审计称为经济效益审计,如竹德操教授(1997)等认为,经济效益审计就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评定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和分析,以判断其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李凤鸣教授(2000)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有学者没有用经济效益审计来表述,如王光远教授使用管理审计,并强调其本质为受托管理责任;但也有少部分学者直接取名为绩效审计,如王会金教授使用绩效审计,认为绩效审计是对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以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政府部门项目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邢俊芳研究员认为,绩效审计和效益审计是同一含义。目前,我国有许多审计文献将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混同使用,这与我国的审计环境不无关系。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正值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阶段,企业效益问题成为深化改革的突出问题,审计自然要将帮助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审计目标纳入其审计职责范围。到了90年代,绩效审计的概念较多的见诸于审计书刊上,因而出现了目前将绩效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混用的局面。随着绩效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开展,笔者认为绩效审计这一术语应加以规范。

笔者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审计人员运用系统的方法,客观、系统地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活动和政策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从使用惯例及我国传统来看,可以将针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绩效审计,把对企业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管理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

三、绩效审计功能定位

我国审计学界在探讨审计功能时往往习惯以“审计职能”、“审计作用”来代称。如:阎金锷(1985)认为,审计的职能是由审计的本质决定的……审计的职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娄尔行(1987)认为,审计职能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审计固有的、内在的功能。箫英达(1991)认为,所谓审计的职能,指的是审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审计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生活需要所具备的能力,它是内在于审计的客观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本文所述绩效审计功能也是在审计固有功能基础之上扩展出的新功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具体可定位在以下两点:

(一)解除受托经济责任。无论是政府还是经营管理者都对其代表的利益群体或组织集团负有受托责任,特别是政府部门的一切收支活动均应对人民负责。在经济愈加发达的今天,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受人民之托,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和管理各项经济资源并使其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责任。开展绩效审计正是有效利用资源的需要,同时,绩效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02年1月15日,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绩效审计’是世界发达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增强,审计机关之间交流与合作增多,有更多的相通之处需要我们相互借鉴。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在效益审计方面进行探索。”

(二)价值增值功能。绩效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在于其注重专业判断并产生新的信息,从而创造了新价值。所谓职业判断,张继勋(2002)认为,它是指“审计师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所做的估计、判断或选择”。绩效审计师通过专业判断及专业分析并提供审计建议。政府通过采纳绩效审计师的建议改善管理,使其各项经济活动更经济、更有效率,从而产生预期的效果,为社会创造价值。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绩效审计问题的思考与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成果是巨大的、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探索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首先,我国绩效审计实践方面,自恢复审计制度以来,经济效益审计逐步提上了日程,此时重点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很少问津,即使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范围也仅局限于国有资产部门绩效问题的事前审计,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较小规模和较小范围的审计。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虽然绩效审计侧重点发生转移――政府部门,但这种审计体制下的绩效审计通常被认为是“政府内部审计”,这对绩效审计实践的开展是不利的。在绩效审计方法上,往往局限于会计记录的真实、完善及财政收支的合理合法,仍然是以财务审计为主,与真正意义上大规模、大范围的政府绩效审计相差甚远。其次,理论研究方面,从事绩效审计的工作人员对绩效审计理念尚未精准掌握,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审计方式、方法落后于西方国家,真正适合我国的绩效审计准则尚未建立。

在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审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绩效审计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今后我国应进行审计体制改革,从转变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即从行政模式转为立法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绩效审计准则体系,提高绩效审计人员素质、改善人员结构,制定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等几方面入手,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真正彰显绩效审计本色。

参考文献:

1.蔡春,刘学华等.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邢俊芳.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上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3.郑石桥.绩效审计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规性

近年来我们各级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审计中都会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的绩效管理情况单独反映出来。部门预算是指微观意义上政府组织的收支计划,是各个政府组成部门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自身的职能特点,由各预算部门编制,向财政部门上报,再由财政部门审计核后报同级人大批准,再下发给各个单位执行的综合性的计划。绩效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包括四个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根据审计署的要求,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现就基层的审计经验,谈谈对有关部门预算执行中有关绩效审计的认识。

一、目前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判断部门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部门预算执行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的关键工作,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绩效审计的标准现阶段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业(或部门)、项目的成形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依据内部有关绩效的要求,与有关各方进行磋商,选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便于对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的四性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正因为各职能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针对行业、项目的绩效考核标准,再加上绩效审计的组织实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无章可寻,因此造成绩效审计结果的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较差。同时,由于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有着各自的固有属性和独立性,决定了部门资金的使用主要是体现社会效益、宏观效益、长远效益,所以很难直接量化经济效益,从而对制定合理的绩效审计标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标准的制定科学与否,无疑会影响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每个行业和项目的这些标准可能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不会是成形的。即便是同样的项目,其衡量标准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会导致审计结果大相径庭。

其次,部门预算执行绩效的指标体系没有形成。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要提高预算执行单位的的责任心,强化财政支出和预算管理,规范预算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财政支出的合法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目前,虽然审计署提出进行全面绩效审计,但有关绩效审计方面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并不多,审计准则中也没有对指标体系进行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论述。因此,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准则和业务操作指南,有选择的对部门预算执行展开整体绩效、重点绩效以及单项绩效的审计,以便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专业的绩效审计人才队伍急需加强。部门预算绩效审计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项目的绩效评价标准,就目前而言,各级审计机关能全面掌握并能准确进行绩效评价的复合型的审计队伍严重缺少。这就需要现场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对项目业务有一个快速的学习过程,从而较为深入地对相关的情况有个了解,否则就不能对被审计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价。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实行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可能会影响整个绩效审计的全面推进,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绩效评价结论无法得到被审计单位利用。从目前审计报告整改反馈的情况看,绩效审计评价所提的意见建议也只停留在反映情况、找出问题的层面上。财政和各级预算部门并很少有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很好地与政府绩效考核对接。还有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相关评价结果的考核办法,但是由于部门预算项目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有关的预算项目确立是否合理,执行效果如何、出现问题如何追究相关责任等均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所以,审计评价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没有起到预想的的作用。这不仅是一种人才物的浪费,也是影响了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得预算绩效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二、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中的存在问题的建议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有关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政府各级预算单位应从上到下,统一要求,加强行业、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合理安排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构建和完善相关的预算执行评价体系。审计机关也要从顶层开始,根据不同部门业务的特点,并与职能部门的指标体系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设计一系列能够正确评价行业和项目的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应结合财政和各有关部门的特点,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和符合实际需要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规范绩效审计项目实施,确保审计质量,从而达到应有的社会有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是要加强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任何的工作开展的好不好,关键是在于人,绩效审计队伍建设也决定着绩效审计走的有多远。相对于传统审计,绩效审计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关人才严重不足,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内外在潜力,把建立复合型的绩效审计队伍建设作为我们审计工作的重中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审计机关内部的人员,集中各业务部门的骨干加强审计绩效队伍。同时对所有的审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单位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制度,增强其对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专业性强的项目,可以聘请专业人才和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加入,以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水平。还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单位业务精湛的内审人员,充实到审计组中,发挥他们对本单位业务熟悉的特点,快速熟悉单位情况,做到事半功倍。

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整改情况直接反映了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开展的好坏。对审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督促部门、单位按法律法规和绩效目标去有效落实,督促整改到位,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结果反馈给审计机关。同时应逐步建立健全绩效审计公告制度。审计机关应向社会公告审计绩效审计结果,同时也应公告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结论情况,增强审计监督和整改落实的透明度。(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审计局)

参考文献: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财政管理;预算绩效;基层审计机关;财政绩效审计

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地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有效审计评价,以优化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是审计机关开展财政绩效审计的目标。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环境下,笔者对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财政绩效审计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探讨如下。

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环境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念

绩效,是某个组织、个体或项目在某个时间范围以某种方式实现的成绩和效果。

绩效预算,也称产出预算,是指将公共资金的产出,即将政府活动绩效化为指标,并以各项效果指标为编制基础的预算。绩效预算要求将预期的产出效果、所需的成本资源(预算资金额度)和衡量预期的指标都纳入预算编制范围。

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在绩效预算基础之上,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做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它将政府资源的分配与部门绩效紧密结合,强调财政预算支出的结果与目标的关系以及结果的有效性,强化了政府预算为民的服务理念,旨在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2011年3月国务院成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于2011年4月重新修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7月《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财政部的部署,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绩效理念正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正逐步建立。

(三)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把绩效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财政管理紧密结合,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

1、绩效目标管理。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及批复: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支出预算时,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的相关性、可行性、科学性及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进行审核;财政部门向单位批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的财政预算的同时,批复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求清晰、可量化,便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时对照比较。

2、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信息、汇总分析,跟踪管理、督促检查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及时纠正偏离,保障绩效目标实现。

3、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由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自我评价后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财政部门或预算管理单位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审核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报告并再评价。

4、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及时反馈,促进整改、完善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为决策提供参考,并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逐步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新形势下基层审计机关的财政绩效审计思考

(一)政府审计的绩效理念

1977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指出“除了其重要性和意义都不容置疑的财务审计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即对政府当局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进行审计”。2004年INTOSAI《绩效审计指南》认为“全范围的政府审计包括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在考虑应有的经济性的情况下,对政府活动、项目或组织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独立检查,其目标是实现改进”。

国家审计署在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强调“在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同时“2012年底前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3年底前建立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其他审计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更是今后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审计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管理“重分配、轻管理、重收入、轻支出”,政府资金低效率、无效率投资乃至损失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科学规范地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价,以优化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是财政支出管理更是财政绩效审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当前财政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确立了公共财政绩效预算机制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机制,从财政管理制度上规范了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同时对财政绩效审计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为财政绩效审计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平台。

绩效预算是绩效评价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就很难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无论是基于各预算部门(单位)和各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自我评价和复评价,还是审计机关的审计评价。预算编制阶段建立的资金使用效果的考核评价指标,是衡量财政支出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明确了管理部门及用款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责任,为责任追究提供了依据,也是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进行财政绩效审计分析、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依据。该标准经资金使用及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审计人员据此做出的财政绩效审计评价,无疑更能获得被审计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更能提升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成果的利用。

2、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绩效预算及评价机制。

相对于资金使用及分配者来说,作为相对独立第三方的审计部门做出的财政绩效审计评价,是对财政支出绩效及绩效预算财政管理成果的更客观反映。财政绩效审计审查并评价的是财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运用的有效性以及配置与运用的效率性。通过关注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预算约束软化、支出监督缺乏、项目安排失控、投资绩效低下等),审计能及时指出预算绩效管理中不尽合理的绩效目标、不够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发现绩效评价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中的不规范行为。财政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财政绩效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有利于推动和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努力改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的局面。应逐步建立各部门自我评价、财政综合评价、绩效审计评价为一体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

(三)基层审计机关财政绩效审计的现状

我国的绩效审计起步较晚,规范程度较低,目前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还缺乏明确适用的部级审计评价衡量指标体系,基层审计机关的财政绩效审计开展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1、传统审计模式延缓了财政审计的绩效转型。

基层审计机关受传统审计模式影响较大,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判断,审计的成果更多地局限于纠错防弊,缺乏对经济活动效益性分析与评价的经验积累。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的财政绩效审计,通常是在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过程中关注一些具有限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尝试性的审计评价。由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多地起步于微观,审计思路宏观性不够,审计结果揭示出来的问题深度不够、代表性不强,导致效益性评价的充分性与恰当性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审计思维模式的固化,影响了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型,弱化了基层审计机关在财政绩效审计方面的实践探索。

2、审计资源不足限制了财政绩效审计的有效开展。

财政绩效审计要对公共财政收支项目和公共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做出评价,而基层审计机关人才结构相对单一,现有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难以胜任财政绩效评价的高标准要求。人手少、任务重又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交办的审计项目逐年增加。基层审计机关一线审计业务人员偏少,能够投入绩效审计的人员更是缺乏,要开展比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更为复杂的独立型绩效审计,将使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到基层审计机关对绩效审计所进行的深入、系统地探索,限制了绩效审计实务的有效开展。

3、部级专业规范缺乏增加了财政绩效审计的实践难度。

我国目前尚无绩效审计准则及工作指南,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范围、目标和工作规范没有明确,审计部门实施政府绩效审计所做出的意见应达到的要求没有统一。由于缺少科学、完整和权威性的绩效审计实务操作规范,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财政绩效审计没有可参照的专业方法,更没有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影响单位或项目绩效的因素复杂多变,导致财政资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衡量标准也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基层审计机关提升财政绩效审计质量及结果应用遭遇瓶颈,创新实践动力减弱。

(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财政绩效审计的工作思路

1、积极建立以问题导向为主、结果导向为辅的财政绩效审计模式

结果导向和问题导向是两种主要的绩效审计模式:结果导向方式,主要客观评价既定标准是否得到遵守,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绩效(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并将所发现的情况与既定标准(目的、目标和规章)以及审计标准进行比较;问题导向方式,主要核实所述问题的存在性,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的原因。

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结果导向方式的审计评价标准没有统一、确定,实践中往往“因项而异”。而问题导向方式的绩效审计以独立分析为特征,主要关注问题的核实和分析,一般不参考事先确定的审计标准。另外,传统审计思路使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更善于纠错防弊,较之结果导向的绩效标准分析,更能适应对确定问题的核实分析工作。所以,在目前财政审计尚未完全实现绩效转型的时期,基层审计机关应以问题导向方式为主,通过建立健全审计信息资料库,分析整理以往年度审计、调查以及多渠道收集信息以确定绩效审计需揭示分析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阶段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已确立了公共财政绩效预算机制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机制,其中的绩效标准及考核评价指标实际上为结果导向型绩效审计标准的确定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于该标准及指标,经法定程序,由预算部门、财政部门及政府共同确定,可靠及认可度较强,与财政绩效审计目标具体结合后,可适当弥补暂无统一审计标准的缺陷,也更具可操作性。所以,基层审计机关在全力推进问题导向型绩效审计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开展结果导向型的绩效审计,积累更高层次的绩效审计专业经验,提高审计评价水平。

2、循序开展独立型与结合型项目并重的财政绩效审计工作

财政审计大格局下,基层审计机关要大力开展“结合型”财政绩效审计项目。法定必审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每年都要选择一个“角度”对财政收支进行绩效评价,基层审计机关应结合具体的审计项目,紧扣预算执行这个主题的同时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为前提,通过着重分析项目及资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某一点,揭示一些体制、机制上深层次的问题,以此达到“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目的。

基层审计机关应坚持“独立型”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并逐渐加大“独立型”绩效审计的分量。结合型绩效审计一般只选择某一角度进行绩效评价,且从属于整个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对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总体评价,仅开展结合型绩效审计,无法充分满足财政绩效审计对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在同级审过程中,要有重点的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地方安排的专项资金中选择并进行单独立项,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评价国家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方面入手对其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情况审计评价,并出具独立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分析调查报告,结果内容纳入同级审的工作报告一并向人大汇报。

吸收和运用财政部出台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财政绩效审计,深化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提升绩效审计的规范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3、加强同步研究提高财政绩效审计理论实践创新水平

绩效审计视野宽、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又缺少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完善的制度框架下,盲目地等待标准、指南或者条例等具体要求的出台是不切实际的,基层审计机关只有发挥创造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实现政绩效审计工作的主动性突破。

基层审计机关应积极开展同步理论研究,鼓励一线审计人员在具体绩效审计项目中边审计、边思考、边总结,项目结束,审计报告完成,课题研究论文也同时完成。以审计项目为依托,审计实践和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同步开展,增强了理论研究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可及时解决审计实践中的难题,更提高了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探索创新的审计实务上升到理论水平的同时,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实践工作中的理论研究,即用工作实践丰富了理论研究,又用理论研究推动了基层审计机关的财政绩效审计实践。

4、完善绩效评价应用提升财政绩效审计成果利用效能

应用评价结果是绩效审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全部工作的落脚点。一是完善财政绩效审计评价结果报告制度: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反馈,通过绩效审计分析报告、审计建议、审计整改督察督办等方法直接推进问题的解决;将评价结果通报财政部门,作为下年度预算分配的依据;重要情况以审计专报、审计分析简报等形式及时上报人大、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建立财政绩效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把绩效审计结果与行政监察结合起来,对审计中发现的损失浪费现象坚决进行揭露和处罚,对在审计中发现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要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者的经济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坚决予以处理。三是建立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开评价的结果,全方位、多层次转化审计成果,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洲,李琼.基层审计机关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之初探[OL].审计署网站.

[2]王振旭.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OL].中国审计网.

[3]苏明.财政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文5

绩效审计是指对公共开支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绩效审计往往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维护资产安全和完整为目的。经济性是指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节约与浪费状态,是判定高校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效率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所消耗的资源。在取得同样质量的教育成果时,高等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越少,其效率就越高,反之,高等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越多,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越低。这就需要审计机关通过对教育资金的绩效审计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的有效信息,而高校的内部审计往往是资金使用经济性和效率性的第一关。

一、目前高校进行内部绩效审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标准缺失。对于高校的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既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准则性质的可操作性指导标准。

第二,以差错纠弊为目的。目前,国家审计机关对高校的审计仍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根据内部审计协会的调查,对高校资金的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展。

第三,人员素质低、审计技术落后。高校内部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审计师实务知识较多,而理论基础薄弱,对传统审计技术较熟悉,而对现代审计技术较陌生。

第四,偏重于事后审计,缺乏事前事中审计。我国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往往偏重于事后审计,不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审计,对违规违纪行为不能防患于未然,即不能挽回已经损失的资金,只能从某个角度防止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由于以上存在着高校内部绩效审计的滞后,在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重建高校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增强审计人员素质;建立绩效问责制。依据这几点改进的思路,可引入平衡计分卡思想。

平衡记分卡理论

20 世纪90 年代,哈佛商学院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SC)这个绩效改进的模型。相对传统的绩效考核而言,平衡记分卡避免了只注重短期经济指标的不足,而将关注重点落在长远的战略目标上,希望采取目标的综合在诸多绩效的评价中实现“平衡”,从而提高组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个整体,该思想涉及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创新与学习的同时,帮助组织将它们的想法和使命陈述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绩效目标。BSC因其实施的灵活性及时间和资源上的合理要求,也因其易于适应整合组织内新的理念而颇受重视。BSC依靠下列四个大体程序:转化为愿景、沟通加联合、业务计划以及反馈与学习。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内部绩效审计体系的创建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既有盈利部门,但主要是以非盈利部门为主,在实施平衡记分卡的过程中,应该把使命防于平衡记分卡的最上端,以能够较好的完成对高校内部绩效的审计,使命本来就清晰的表达了组织存在目的和通过努力要达成的目的,同时这样可以区分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一、在高校中设计平衡记分卡的步骤。在高校中实施平衡记分卡,有下列几个步骤:首先,要设置领导小组。在小组中要有实权的人进行有力推动以及有主要学科、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审计人员,这是一个全校性的参与活动。其次,以审计标准为目标,根据“SMART”原则和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关键审计因素设计出整体与部门层面的相关指标,对核心指标设计关键审计目标及二级指标。

二、高校平衡记分卡内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在平衡记分卡实施过程中,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上文已提到平衡记分卡的指标设置是通过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这四个方面指标来进行的,下文将从四方面入手进行讨论:

客户层面。在这个层面上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是高校的客户。高校的客户主要是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其他还包括学校运作发展的资金来源方等。根据客户满意目标设计了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再分别对它们设计一些二级指标。

学习与成长层面。在学习和成长这个层面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实现高校的目标,完善高校的组织文化和信息交流。对高校而言就更为重要,根据这些基本因素,设计了如下指标:第一,提高教职工的素质第二,学术交流:包括举办全国性会议次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第三,教师进修:包括国外进修人次及时间、国内进修次数及时间。

财务层面:财高校需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总的来说,第一,从内部讲,以往高校的资金多来自于政府的投入,而现在高校应努力自筹资金,降低办学成本,应将资产负债率纳入审计考核范畴;第二,从外部讲,由于外界捐赠,同时高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此来获得其他收入,因此可以用社会捐赠和其他收入作为审计指标。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 环境绩效 审计研究 宏观

一、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

为了更好的了解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先来看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和亚洲组织对绩效审计定义,即是一种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效率和效果(“3e”)方面的审计。

目前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但是结合着政府的受托责任观,并借鉴了各种学者的看法,对环境绩效审计做出如下定义:环境绩效审计是由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独立人员客观地收集和评价环境管理活动与环境事项认定的证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以便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吻合程度,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审计活动。宏观层面的环境绩效审计主要是对政府而言的,由国家审计机关来进行,通过评价政府制订的环境政策执行情况,了解环境政策是否促进了环境和生态的改善,对环保资金的投入使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意义

1.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满足了社会的需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的外部经济性危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政府作为社会公众的受托人就必须要履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2.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能够提高环境保护效率。面对仍然严峻的环境形势,增大环保投入仅仅是一方面,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的适当性更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工作很有必要。

三、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途径

1.从环境政策入手来开展绩效审计。我国当前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环境保护政策不完善,以及环境保护制度与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深化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首先应当立足于对环境保护政策本身和环境保护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分析。该审计主要是对政府制订的各项环境政策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环境政策的实施能否满足社会对环境的要求;政策的实施费用能否达到最小,以达到“经济”的要求。

2.从环境保护专用资金的投入开展绩效审计。对环保资金的审计师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一方面应追踪环保资金的拨付情况,有无少拨、不拨、漏拨或延迟拨付的现象,追踪投放的方向是否满足环保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审查环保资金的利用是否有效率,应该对投资该资金的环境项目进行审查,以确定该项目的目标,在审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是否应以实现项目目标为重点。

3.探索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绿色GDP。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曾撰文:“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必然有失偏颇,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惜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此必须用一套充分体现环境与资源价值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可以说,实施环境绩效审计与绿色GDP具有一体性。环境绩效审计可在宏观领域与绿色GDP核算相互配合,使环境绩效审计更加完整、角度全面。

四、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障碍及措施

1.没有给予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应有的重要性。传统上认为,要搞好环境管理,只要增加环境投入和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就行了。而对于环境审计的作用,认为主要是保证环保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能达到保护环境的预期,就没有必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这样,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此,要推进环境绩效审计,首先必须使环境绩效审计受到相当的重视,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绩效审计对环保资金的审计不仅仅局限于合规性审计,而是更着重在于对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的审计。

2.环境会计发展滞后。在我国环境会计还处在萌芽阶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的一致,环境会计的实务还未发展。要充分发展环境审计,环境会计的发展就必须使得环境会计先发展充分。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逐步用于实务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3.作为环境绩效审计基础的环境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发展不充分。在我国现阶段的环境管理中,环境信息弄虚作假,环保资金被挪用,这说明我国的环境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做得还很不够。环境财务信息的不全面、不真实,加上环境管理操作中经常出现违规的情况使得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难度增大。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必须以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合规性审计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开展,保证环境信息的存在性、完整性,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4.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无法满足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要求。环境绩效审计不但需要财务知识,更需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而现有教育培养的审计人员大部分为专业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环境方面的知识,这成为了阻碍环境绩效审计开展的又一原因。可见,虽然可以通过听取环境专家意见的方式,但是考虑到审计需要大量的职业道德判断,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甚至改革审计人员教育模式仍是推进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方面。

5.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不足。目前,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各种重要的理论问题,都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理论上的研究不足,成为了实务部分的一大障碍。因此,鼓励开展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势在必行。可以借鉴国外关于环境绩效审计先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不断推进我国环境绩效理论研究的发展,为开展实践工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