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例6篇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文1

摘要:矛盾原理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内容,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知识间(内)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如果利用好矛盾的辩证原理,有利于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枯燥的化学原理。关键词:矛盾 普遍性 特殊性 主要矛盾《化学反应原理》作为继《化学1》《化学2》必修之后的选修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对化学规律的理论学习,其教学相对于必修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觉得颇为枯燥、难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将哲学思想中的“矛盾的辩证原理” 加以恰当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反应原理的基本规律。下面笔者以几个实例来谈谈“矛盾的辩证原理”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一、重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发展始终,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专题1中“化学反应的焓变”某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的矛盾,即宏观上“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矛盾,或微观上“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的矛盾,“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原电池的“正极与负极”“氧化与还原反应”“阴离子与阳离子”“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矛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矛盾。专题2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中“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整齐与混乱”,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自发反应要综合考虑反应的“焓边与熵变”,“化学平衡的移动”中“正反应与逆反应”“加压与减压”“升温与降温”“增大浓度与减小浓度”以及“勒夏特列原理”这些都是非常突出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我们也就能够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的精髓了。专题3中“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达到了电离平衡。这时候矛盾的两个方面(离子化和分子化)很好地统一在溶液中。另外,还有两个动态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都存在两个相反的过程,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最终又达到了统一即“平衡”。二、善于发现矛盾的特殊性在重视矛盾普遍性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矛盾的特殊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简单的锌-铜原电池的分析得出结论: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作为正极。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也有例外,如“将Mg和Al用导线相连插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请判断电池的正极、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这样一道题往往会使部分学生由题干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得出“Mg作负极Al为正极”的错误结论,从而影响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实际情况是在用NaOH溶液作电解质的时候,铝失去了电子被氧化了,Al做负极,而Mg作正极。这既是特殊性,其实也是一般性的体现。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掌握一般结论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特殊规律的归纳与整理。三、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物作为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其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双方的地位往往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同时也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盐类水解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酸碱性如何?NaHCO3与NaHSO3这两种盐都是强碱与弱酸形成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HCO3-与HSO3-既要电离生成H+与弱酸根,又要水解生成OH-与弱酸,溶液究竟呈酸性还是碱性最终取决于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对NaHCO3溶液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水解是主要矛盾,故溶液呈碱性;而NaHSO3溶液则是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电离是主要矛盾,故溶液呈酸性。在这里,我们只要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有的酸式盐溶液呈碱性,而有的则呈酸性。当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如我们常见的冰醋酸加水稀释导电图(如下图所示):■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把握住离子浓度与加水稀释的关系,0点表示没有加水时冰醋酸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0—b这一段导电能力逐步增强到最大,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步增大到最大,在这一段加水的过程中,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增大是主要的,而醋酸的浓度减小是次要的,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但过了b点后电离程度的增大变为次要的,醋酸浓度的减小上升为主要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还有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也可以用这一原理去分析。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我们要敢于正视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因此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各种原理的内在矛盾,探索矛盾的特殊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把复杂、枯燥的问题简单化、情境化。我们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由知识课堂到思维课堂的转变。参考文献:[1]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林美凤.在哲理中感悟化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3]房宏.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责编 高伟)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文2

1、知识方面:理解哲学上的矛盾,对立、统一、基本含义。

2、能力方面: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觉悟方面:运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认识到无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学生情况分析

哲学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并且学生容易把哲学上的矛盾与生活中的矛盾混同起来,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学好这一知识应该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深入浅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

教学难点:矛盾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导入:

1、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所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教师简单评述。

2、教师播放一段中国与阿曼足球队世界杯小组赛的比赛录像,并启发设问:“谁来帮我分析一下,足球赛中包含了哪些矛盾现象?”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负,快与慢、、、等。引出课题。

B、新授:

一、矛盾的定义

师:我们先来学习矛盾的含义(屏幕显示)

让我们一起看屏幕上显示的这块磁铁。它包含着N极和S极,这是两种相反方向,但是N和S却又相互吸引着统一于磁体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磁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内,存在着N、S两极,N、S两极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在哲学上叫对立;N、S两极相互依存,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中,在哲学上叫统一。

(1)对立

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哲学上的“对立”是什么?

教师播放一段战争影片的片断,然后设问:“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否就是这样的矛盾双方你死我活的对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归纳,哲学上的对立“斗争”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对立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斗争的意思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学校教学(屏幕显示)

先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的。

师:请同学们举出身边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的双方。

学生举例略。

师:大家举的这些例子都非常不错,但是许多同学总是习惯把对立理解为仅仅是好与坏,你死我活的对立,实质上从大家举的这些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斗争的概括和抽象,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无限多样。因此,我们不能把哲学上讲的斗争、对立和日常生活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那么哲学上的“统一”又指的是什么?

(2)统一

“统一”指两种情形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屏幕显示)

师:请同学看课本那幅漫画,大家说她敢剪吗?

启发学生围绕漫画展开分析,然后针对学生分析教师进行点评,讲解,重点扣住:“不敢前的理由,”加深对第一种情形的理解。再引导学生讨论“议一议”加深对第二种情形的理解。

二、理解矛盾概念的注意点

1、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师:统一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的“依存”离不开对立。“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另一方的性质规定,也就是通常说的相比较而存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对立,所以它们存在于新陈代谢过程中。矛盾双方的“转化”也离不开对立,转化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然而对立也离不开统一。事物的排斥,对立、斗争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有一个场所才能显现出排斥的倾向,才能斗得起来。同化和异化的排斥,斗争是生物体这一统一体中。离开了这一共同基础、场所,是斗不起来的。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讲纪律没有自由。

学生讨论(略)

2、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学校教育社会经济学校教育社会经济

3、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投影出示一幅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图片,引导学生展开分析。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文3

1加强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即具有斗争性和统一性。在物理学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着,正如正电荷和负电荷,引力和斥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膨胀和压缩,辐射和吸收等都是相互的矛盾方面。矛盾着的双方即斗争又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总是和同一性相连接,为同一性所制约的。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就是矛盾的同一性,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是矛盾的斗争性,二者共存。又如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总是阻碍原电场的变化,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这样就形成统一的电磁场及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电磁波。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表现。虽然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作用,但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使事物从量变到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如在水分子的引力和斥力的矛盾中,当引力突破斥力的限制,达到冰点,水就凝结成冰,当斥力突破引力的限制,达到沸点,水就变成蒸汽。此外,物理学所研究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电流等临界状态,均反映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也是两个对立因素所处地位发生转化的反映,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生动体现。

2加强学生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文4

[关键词]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以一些化学现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关系为例,说明化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化学变化中,矛盾规律无时不在,无所不有。矛盾规律,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和性质。在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居于主导地位,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居于从属地位,不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辅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注意矛盾地位的相互转化,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一、事物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对立统一在化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以Cl2 分子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例。在这个分子式中,①两个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一个氯原子的原子核对另一个氯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即两个氯原子之间的异性电荷静电吸引力;②两个氯原子的电子和电子之间,核和核之间的排斥力,即两个氯原子之间的同性电荷静电排斥力。当两个氯原子成键,原子间的距离处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和吸引力相当,处于稳定状态;当氯原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当氯原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l2 分子中微粒间的作用力告诉我们,吸引和排斥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现出了物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找关键,抓重点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存在多种变化同时发生,但只有一种变化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变化起主导和支配作用,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分析化学变化时,主要的就是要抓住事物的这一变化。下面以几个化学反应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1.电解氯化铜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的矛盾分析

以0.5mol/L氯化铜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为例:电解氯化铜溶液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 2Cl–―2e–=Cl2, 阴极 Cu2++2e–=Cu。电极反应中产生作用的矛盾有: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Cl2+2H2O Cu(OH)2+2HCl,氯离子和铜离子的放电,使氯化铜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即溶液的PH值增大;②阳极产生的氯气和水发生反应:Cl2+2H2O HClO+HCl,使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即溶液的PH值减小。在这个反应中,既有使PH值增大的反应,也有使PH值减小的反应,二者存在着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但是溶液酸性越来越强,PH值减小的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居于主导地位,说明了阳极产生的氯气和水发生的反应:Cl2+2H2O HClO+HCl,使溶液的PH值减小的反应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整个反应过程的主要矛盾。

2.同族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对电子吸引能力的变化分析

以卤族元素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随氟、氯、溴、碘的顺序变化为例。“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矛盾有: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②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对电子吸引能力逐渐减弱。这说明了在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存在着“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同时又减弱”的对立统一关系。实践得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证明“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减弱”是“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同时又减弱”这对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存在主次之分,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三、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在事物的矛盾群中,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分析事物的矛盾时,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下面以冰醋酸用水稀释过程中c(H+)的变化为例说明这一问题。冰醋酸中加水即存在: 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随着稀释的展开,越来越多的H+释放出来,H+的物质的量增加,c(H+)增大;当c(H+)增大到一定点时,继续加水,c(H+)减小。第一阶段c(H+)增加是变化过程的主要矛盾;第二阶段c(H+)减少成为了变化中的主要矛盾。整个变化过程中存在c(H+)由增到减的变化,主次矛盾相互移位。这个变化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的,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力避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综上所诉,化学变化中,矛盾规律无所不有,无时不在。我们在分析化学变化是,要抓住变化的主要矛盾。同时,还要注意化学变化中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要做到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只要我们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作为方法论指导,就能够把化学研究引向深入。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文5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矛盾分析法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科学,它包含着广博的哲学思想,也与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连。它被尊称为“自然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因此要克服物理难学的“瓶颈”,就要在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这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导向方法,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就此谈谈教学中的体会。

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物理实验结论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因素。在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中,电流表外接法中电压表所测的值是真实值,这是优点;电流表所测的是电阻与电压表并联的总电流,不准确,有优点就有缺点,表明事物的两面性。电流表内接法的优缺点恰恰相反,优点是电流表所测量的值准确,缺点是电压表所测值不准,刚好相反,非常美妙地诠释了事物的两面性。再者,为了减小误差,外接法使用在待测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的场合,而内接法测出的电阻比真实值大,要使用在待测电阻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的场合,强调一大一小,对比一正一反,运用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结论,并且掌握好、记得牢。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物理概念

辩证法的中心思想是矛盾论,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中充满了这一思想,正电与负电,放热与吸热,合成与分解,动力与阻力,正功与负功等无不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不断转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许多物理知识都体现得非常生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对立,可它们又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存在着相互依赖,表现了事物的统一性。

三、用“量变到质变”的观点看待物理变化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1]。事物的发展先是从量变开始,当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打破物体内部的平衡引起质变。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冰先从吸热开始,随着逐渐升温,当温度达到熔点后,打破物体内部的分子排列,逐渐溶解成水,固态变成液态,完成质变。万有引力的教学中,当物体的速度较小时,只能在地面附近运动,而当速度逐渐增大到7.9km/s时,就可以做环绕地球运动成为卫星,当速度继续增大到11.2km/s时,则脱离地球的引力成为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速度的量变,引来了卫星变成行星的质变。

四、用“抓住主要矛盾”的观点来看待解决复杂问题

事物总是以复杂多样的矛盾形式呈现的,在诸多的矛盾中,总有一个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同志在矛盾论中说:“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2]。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多个矛盾的复杂过程,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力学的教学中,“物体”这一概念的范畴是复杂的,既有形状大小又有质量和构成等多种因素,引入了质点这一力学模型,就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次要矛盾,抓住物体的质量这一主要矛盾。再比如理想流体、弹簧振子和点电荷等无一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再比如讲解力的概念时,先演示各种物体的相互作用,然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概括这些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这个过程是在培养学生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初步学会辩证思维。

五、用“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

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特征,物质之间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物理教材中多处有所体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不同运动形式可以转化的普遍规律,把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联系了起来。人们把波动性、粒子性这两种看上去截然相反的性能联系起来共同研究,建立了今天的量子力学。奥斯特和他的实验发掘了电和磁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通过电流的磁效应,诞生了电磁学,带动了社会的大发展。

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素材,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大力推广。经过多年对学生的对比和统计,发现学生经过物理教学中的哲学辩证法的熏陶,首先是对生活和学习中问题的处理解决上思维方式有明显改观,不再单纯感情用事,会实事求是地分析矛盾,科学地解决矛盾,德育素质有显著提高;其次是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会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自觉思考,逻辑思维能力有显著提高;最后是对学生的性格变化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性格内向者也逐步愿意与他人交流,语言讨论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适时地结合教材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法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和思维发生转变,这既帮助我们攻克教学难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思考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一旦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对他自己所产生的一切意向、行为、效果,以及各种社会事件等有效性的判断就有了高度的责任和自觉,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范文6

关键词:矛盾;矛盾论;革命斗争

在马克思传入中国之初中国社会上没有一个对社会状况形成的普遍认识的系统知识,所以当革命开始爆发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进程。在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中,革命的形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最初指导革命的真理开始制约革命的发展,于是,领导人开始分析实际形势,分析革命的道路选择。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础上优秀革命领导人得出了矛盾论的学说,矛盾论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成为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也成为后来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主要思维来源。

一、中国古语中的“矛盾”释义

中国古代的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周礼》称其为“刺兵”。盾是防护兵器,古代盾的功能除防箭外,主要是防矛,这就形成了“矛盾”这一词。矛盾也作“矛楯”,《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岸,矛楯之说也。《诗经·秦风·无衣》有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意思是:磨好我的刀枪与你一同杀敌。矛是一种直刺的长兵器,最先用在兵车上,每辆车有三个人,左边的拿弓,右边的持矛,中间的驾车。许慎《说文解字》:“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还有一种夷矛,长达二丈四尺。《三国演义》上说张飞善使丈八长矛。可见矛是长兵器;但它是在长柄上,本身并不怎么长。矛与盾在开始出现之初并不是结合作为一个词而连用,而是分别指代一件武器,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对立联系而将两者开始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词而应用。“矛盾”这个词现在经常使用,一般用来比喻言语行动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矛盾百出。在哲学上,矛盾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哲学上认为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在逻辑学上,矛盾是指两个互相排斥的概念或判断两个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如:“矛盾律要求一个思想不能自相矛盾”。

二、“矛盾论”思想理论的背景来源

矛盾论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列宁通过分析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来分析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其毕生的许多哲学著作中,围绕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进行充分的说明,进而表面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且具有决定意义的法则。这是毛主席提出矛盾理论的理论基础,在中国社会空前的动乱,社会思潮杂乱无章的情况下,迫使人们去思考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问题,要求人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进行正确的选择,毛泽东在十月革命传来马克思主义后,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研究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对其得失进行系统分析,吸收了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完整地、系统地详细地说明及发挥了对立统一原则的学说,而且通过自己的哲学基础将这一学说具体的、灵活的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建立了中国革命的哲学理论体系与方针政策,并结合自身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并发展了对立统一相结合的学说,继而《矛盾论》出现,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宝贵理论成果。

其中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毛泽东提出,自人类认识世界以来,关于对宇宙发展的两种见解就开始出现,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这两种认识是排斥彼此的,因而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种宇宙观,两种互相制约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正是基于这种相互间的关系,才形成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所以才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慨。自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产生以来,两类学者就开始以丰富自身维护的学说来排斥对方。经过长期的争论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通过斗争经验分析矛盾的实战性

毛泽东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透测的分析了矛盾特殊性的复杂情况,揭露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提出看两者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神”的科学论断,其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提出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发内容增添了新鲜血液,矛盾的特殊性强调”。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每一个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都不一样”。因此,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根据事物的具体性质进行评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中国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充分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没有捷径,需要根据已有条件与状况分析去采取有效的方案,不能盲目搬抄他人做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定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研究出来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路线,是结合中国历代革命经验教训得出的理论基础,中国将长期以此为旗帜进行发展。毛泽东阐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规律。矛盾双方以彼此存在为前提,以彼此斗争为前进动力,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另外,矛盾着的事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走向它的反面,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比相互依存更重要。旧事物的不断消亡与新事物的不断产生都是靠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转化是必然的,但其条件是具体的,通过分析矛盾的本质规律,内在联系,才能正确掌握矛盾转化的条件。同一性之下必然存在斗争性,而且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不可调和。正式矛盾的斗争性才使事物有变化发展的动力。革命的出现正体现这一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两种对立的阶级自形成以来便伴随着潜在的斗争性,只是由于双方力量在没有完成达成尖锐对立时才形成一种平衡状态,但这种状态一旦被打破,即斗争性的不可调和性完全展现出来,那么革命就顺应而成,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条件已经失去作用,就会使旧的统一体破裂,在此情况下,量变导致质变,矛盾双方又在新的条件下构成新的统一体。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