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例6篇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研究方向;成就

中图分类号:O469 文献标识码:A

一、凝聚态物理的重要性

凝聚态物理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为与相邻学科(如粒子物理学)之间在概念、方法、技术等方面的渗透,促进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并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为研发和制备新型材料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数据和实验支持,同时也为开发和拓展新领域提供了极具实用性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凝聚态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需求的提高,凝聚物理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技术要求更加精密。凝聚态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种。

1.软物质物理学

软物质概念于1991年提出,也称为复杂液体。软物质一般是由大分子或基团组成的,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物相。一些常的物质,如液晶、胶体、膜,生命体系物质诸如蛋白质、DNA、细胞等,都属于软物质。和由内能驱动的硬物质不同,软物质的组织结构变化主要由熵驱动,变化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很微小。

2.宏观量子态

宏观量子态是指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宏观体系的状态,如超导中的电子库珀对。宏观量子态具有典型的量子力学性质,当前宏观量子态领域研究的重点为耗散现象和退相干现象。

3.介观物理与纳米结构

介观是指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体系。介观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大小与纳米科技的研究尺度有很大重合,所以这一研究方向也常称之为“介观物质和纳米科技”。

4.固体电子论中的关联区

凝聚态物理的前身――固体物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固体中的电子行为。固体中的电子行为可根据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强关联区、中等关联区和弱关联区。现今研究固体电子论的大部分学者研究方向都是强关联系统。

三、凝聚态物理的主要研究现象及其理论依据

目前凝聚态物理的主要研究现象有超导、光谱、弱相互作用、磁性研究(微磁学、铁磁学、相图、磁阻、巨磁阻抗效应等)、多向异性、子晶格、态密度、能隙、强关联、激发态、量子通信、冷原子、霍尔效应等。

凝聚态物理所用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相变与临界现象的理论,成熟完备的量子力学则是其坚定可靠的理论基石,在这两种理论之下,凝聚态物理根植于相互作用的多粒子理论。凝聚态物理的前身――固体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能带理论。目前来说一些常用的理论方法有很多,比如蒙特・卡洛方法、波尔茨曼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伊辛模型、有效场、平均场,等等。

四、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取得的一些成就

太阳能电池和纳米器件是凝聚态物理研究在器件方面取得的较为突出的两类成就。而在材料方面,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则更为明显,比如超导体、拓扑绝缘材料、纳米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复合热电材料、自旋液体、薄膜材料、碳材料(碳化C薄膜,石墨烯,石墨炔等),等等。还有很多根据凝聚态物理的特性制备出来的极具效用的成果,比如利用粒子的隧道效应制备的隧道结夹层结构,利用量子点制备单电子晶体管和微腔激光器,利用磁铁和非磁金属制备磁量子阱,等等。当然,凝聚态物理方面取得的成就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相当具有发展潜力的成就和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发掘。

基础科学一直以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推手。凝聚态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诠释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现象和规律,也为人们预测和创造新的事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

参考文献: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文2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更加突出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职业性质和特点的要求[5]。按照行业特点或职业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体现出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化、工程化、技术化和职业化特点,改变课程设置僵化、强调统一、灵活性差等缺点。

1.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打破原有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框框,在重视基础理论能力培养的同时,要适度增加通用型理论课程模块,即“大学科、大平台”课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各种材料的制备技术、材料的各种分析手段和表征方法,以及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因此,作为专业学位课,我们设置了《材料工程案例分析》、《材料制备技术》和《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三门课程。其中,《材料工程案例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特点及技术指标要求,例如金属材料的失效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电子陶瓷材料在高温烧结时颜色变黑的原因;钛酸钡本应为绝缘材料,但添加稀土元素变为半导体材料;等等。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联系更为密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材料制备技术》涉及各种材料的制备原理、制备方法与应用特点,是材料工程研究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础理论知识。《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既涉及到基础理论知识,又侧重于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是必须掌握的专业学位课程。其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测试等各种表征和分析测试方法。这些核心课程的设立将奠定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的理论基础。

2.根据培养方向不同,灵活设置研究生课程模块,即“小方向”课程。例如,根据材料工程方向发展的特点和结合材料学院的科研基础,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有材料加工成型与模具设计、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电源技术、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等四个方向。在这四个方向上可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即每个方向设置两门任选课程。材料加工成型与模具设计方向主要课程有《材料成型技术与模具》和《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方向主要有《先进无机材料与物理性能》和《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电源技术方向主要有《电化学原理及测试技术》和《新型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方向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选论》和《有机波谱分析》。按不同的培养方向灵活设置研究生课程,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性,有利于培养其职业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3.除了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外,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解决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作为必修课程,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和《专业实践》这两门课程,以更好地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取向和过硬的专业实践的特色。同时,还设置了学术讲座、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技术经济分析等课程,以期全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管理等能力。总之,课程设置要联系企业实际需求,考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工作和研究背景等实际因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出一套以因材施教、体现学科前沿和实践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比如,在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让研究生学习典型的数据处理软件Origin和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而该类实用工程软件的学习无疑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硕士论文选题应来自于企业和科研课题,工程背景明确,应用性强。因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要求双导师制。一位是校内的导师,另一位是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理论部分的指导等;企业导师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题、工作安排、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学校、企业导师要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导师遴选上,既要对导师的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进行量化评定,又要从工程实践经验、基础理论和指导能力及精力等方面对导师进行全方位综合测评。只有达到要求的校内外导师才有资格被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此外,要弱化对导师学历的要求,强化对导师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2.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素质建设。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校内导师有相当数量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导师,他们虽然学历高,但大多缺乏实际工程经验。为此我们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到设计院、高新技术企业去挂职锻炼。同时,通过承担企业的横向研究,使年轻教师了解工程实际,参加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以及企业的运行、营销和管理,从而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在稳定现有导师资源的同时,我们从企业聘请或引进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作为专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根据学科方向相近或相似的原则,成立3~5人由校内和校外导师组成的导师指导团队,这样可有效发挥各自导师的作用。

3.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例如,《材料工程案例分析》这门学位课,可以聘请行业技术专家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分析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或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难题如何攻关解决等,强化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实践领域专家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比例,明确实习实践导师和论文导师的职责。

(三)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结合专业和行业的特点,选择条件好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习实践基地,强化产学研用人才培养链条。材料学院已与行业部门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十多个。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和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该基地被批准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级有关部门拨专款用于该基地的建设。材料学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方便地到该基地实习实践,企业的导师和校内导师组成导师指导团队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联合培养基地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条件以及资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课题。经过实践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明显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培养单位和行业部门良性互动的包括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结语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文3

美国:列入国家战略实现系列突破

在美国,对量子通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开始得较早,并最先被列入到国家战略、国防和安全的研发计划。

上世纪末,美国政府便将量子信息列为“保持国家竞争力”计划的重点支持课题。而隶属于政府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则将量子信息作为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南加州大学联合成立了量子信息与计算研究所,直接归美国军队研究部门管辖,从属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超大规模计算工程系统。体制上的规划与布局,为各机构与部门间的研发铺平了道路。

早在1989年,美国IBM公司在实验室中以10bit/s的传输速率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信息传输,虽然传输距离只有32公分,但却拉开了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序幕。199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便开始着手,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推进量子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军队实施了相应方式的向战场和向全球传输报文能力的量子通信计划。

在大量科研资源与研发力量投入的情况下,美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2000年,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宣布,他们于全日照条件下实现了1.6公里自由空间的量子密钥分发,使量子通信向实用工程化迈进了一大步。不仅如此,在美国国防部2013年至2017年科技发展“五年计划”中,“量子信息与控制技术”已被列为未来重点关注的六大颠覆性研究领域,同时将IBM、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日本NTT公司列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美国国防部支持的“高级研究与发展活动”(ARDA)计划到2014年将量子通信应用拓展到卫星通信、城域以及长距离光纤网络。

如今,量子技术已经成为美国军方六大技术方向之一,即对未来美军的战略需求和军事任务行动能产生长期、广泛、深远、重大的影响。量子通信产业已渗透到美国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包括国防、外交、经济、信息、社会等不同领域的内容。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关注的量子科技发展动向主要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量子密钥等领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了多项量子通信方面的相关研究计划,对其开展了广泛探索。可以说,量子通信技术在军事应用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广阔前景。

在量子通信领域未来发展规划下,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正在创建一套辐射状的量子互联网,同时美国非常重视量子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拓展,谷歌、微软、IBM都已投入研究量子计算机技术,以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为突破点,延伸到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领域,形成规模优势。

欧盟:联合攻关共建量子互联网

提前“操练”,打牢根基,政策法规护航,并贯穿到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以及国家对内对外战略影响相关的不同环节,这是欧盟在量子通信领域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手段。

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就意识到量子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巨大潜力,充分认定其高风险性和长期应用前景,从欧盟第五研发框架计划(FP5)开始,就持续对泛欧洲乃至全球的量子通信研究给予重点支持。

紧接着,欧盟了《欧洲研究与发展框架规划》,专门提出了用于发展量子信息技术的《欧洲量子科学技术》计划以及《欧洲量子信息处理与通信》计划。与此同时,还专门成立了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西班牙等国在内的量子信息物理学研究网。

2008年,欧盟《量子信息处理与通信战略报告》,提出欧洲在未来五年和十年的量子通信发展目标。同年9月,欧盟了关于量子密码的商业白皮书,启动量子通信技术标准化研究,并联合了来自12个欧盟国家的41个伙伴小组成立了“基于量子密码的安全通信”(SECOQC)工程。这是继欧洲核子中心和国际空间站后又一大规模的国际科技合作。自1993年开始,欧盟就加强了对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涉及的领域包括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利用欧盟国家的联合技术力量,在多个研究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体制,是欧洲量子通信领域一直走在前列的“制胜法宝”。

在量子信息物理学研究网的框架下,1993年至2011年期间,英国、瑞士、奥地利、德国、法国、瑞典等国的科学家曾连续创造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码通信、太空绝密传输量子信息及量子信息存储等一系列的根本性突破,为下一步量子互联网的全面建设铺平道路。

从2007年至2014年,欧盟开始致力于量子密码通信和量子密集编码研究,实现了量子漫步、太空和地球之间的信息传输,为卫星之间以及卫星与地面站之间进行量子通信提供了可能性。

发展量子通信技术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构建广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网络体系。2008年以来,欧盟加紧推进星载量子通信计划。一场世界范围的技术与才智竞赛已悄然拉开帷幕。欧洲不应落后,更不能让人才和知识流失。于是,就在今年4月1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计划启动总额10亿欧元的量子技术旗舰项目,目标是建立极具竞争性的欧洲量子产业,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量子测量等,以增强欧洲在量子研究方面的科学领导力和卓越性。

日本:紧跟大势有所作为

日本政府和科技界一贯重视量子科技领域的研发攻关,并将量子技术视为本国占据一定优势的高新科技领域进行重点发展、重点引导。

美国和欧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一连串突飞猛进,使日本备感形势紧迫。

早在2000年,日本邮政省就将量子通信技术作为一项部级高技术列入开发计划,预备10年内投资400多亿日元,主要致力于研究光量子密码及光量子信息传输技术,并专门制订了跨度为10年的中长期定向研究目标,计划到2020年使保密通信网络和量子通信网络技术达到实用化水平,最终建成全国性高速量子通信网,实现通信技术应用上的飞跃,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在当年题为《创造面向21世纪划时代的量子信息通信技术》的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国家应该充实及完善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体制, 并促进民间企业和大学等进行研究开发。在接到该报告书后,邮政省正式启动了研究和开发量子信息通信的活动。该技术的实用化预计会发生在2030年至2100年期间。

尽管日本对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晚于美国和欧盟,但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在国家科技政策和战略计划的支持和引导下,日本科研机构的研发积极性高涨,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本积极参与和承担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实际地介入到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当中。

数年前,日本提出了以新一代量子通信技术为对象的长期研究战略,并计划在2020~2030年间建成绝对安全保密的高速量子通信网。目前,日本每年投入2亿美元,规划在5至10年内建成全国性的高速量子通信网。不仅如此,日本的国家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也启动了一个长期支持计划。日本国立信息通信研究院也计划在2020年实现量子中继,到2040年建成极限容量、无条件安全的广域光纤与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网络。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产官学”联合攻关的方式极大推进了研究开发,推动了量子通信的关键技术如超高速计算机、光量子传输技术和无法破译的光量子密码技术的攻关和实用化、工程化探索,在量子通信专利申请上成绩显著。比如NEC、东芝、日本国立信息通信研究院、东京大学、玉川大学、日立、松下、NTT、三菱、富士通、佳能、JST等,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量子通信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领先,专利质量较高,技术水平突出。

就目前而言,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优势上,日本主要集中在延长量子通信传输距离、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改进量子通讯的加密协议等方面。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文4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观;课堂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75-06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内容,学生以学习方式作为实现学习结果的主要支撑。某种程度而言,学习方式决定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Marton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基于现象描述学(Phenomenography)理论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现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处理大体上可以分为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deep-level and surface-levelprocessing)。在1984年的研究成果中,为了突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加工方式不仅包括具体的加工策略与过程(process),而且还包括意图(inten-tion),Marton将“深层加工与浅层加工”的说法改为“学习方式”(approaches to learning)。自此,学习方式开始被用来描述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特定形式。“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相应转变为深层学习方式(deep learningapproach)和浅层学习方式(surface learningapproach)。深层学习方式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经历或已有的知识基础联系起来,更注重找出文本、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更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注重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同一个学习内容;浅层学习方式则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功利性和现实性都比较强,如为了应付考试等,学习者更关注文本知识点的获取,并且不关注文本背后的深层次内容,也不会刻意将相互关联的内容联系起来,只是关注零散的知识点或基本要点。

众多研究者围绕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分别探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学习观以及课堂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少探究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共同影响。所以,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作为“内因”的学习观和作为最直接“外因”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大学本科生学习方式的共同影响。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操作性定义量化处理与数据来源

学习观是学习者对学习及其过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关于学习活动的基本观念系统。本研究中,学习观分为两个因子:因子1为“应用知识”的学习观;因子2为“记忆知识”的学习观。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学习观量表的两个因子之后,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考察量表结构的模型拟合度,发现学习观量表的双因子模型和两个单因子模型都有较为理想的拟合程度和较高的信度。

Fraser提出,课堂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义叫班级环境、课堂气氛、班级气氛,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是任何一位希望提高学校质量的教育者都不能忽视的因素。本研究中,课堂学习环境量分为四个因子:因子1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因子2为师生缺乏交流:因子3为同伴关系;因子4为教学组织。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个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基于学生学习方式是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组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的子量表可以构成两个因子。其中内在学习动机和深层学习策略构成一个因子,我们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外在学习动机和浅层学习策略构成一个因子,我们称之为浅层学习方式。整个学习方式量表结构模型的CFI=0.93,SRMK=0.081.RMSEA=0.066,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良好。深层学习方式因子的信度为0.886,浅层学习方式的信度为0.797。这样,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就组成了一个双因子的学习方式量表。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库”。本研究抽取数据库中本科生样本数据作为分析数据,样本总量为74687,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58%,城乡大学生比例分别为40%和60%,各年级、各学科(不含军事学)学生均包括在内。

(二)模型使用

本研究一方面探讨在不考虑任何外部环境因素下,学习观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探究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中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变化,使用分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简称HLM)作为研究工具。

1.分层线性模型基本原理

分层线性模型是针对传统统计技术在处理具有多层嵌套结构数据时的局限所提出来的。传统的线性模型如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只能对涉及一层数据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涉及两层或多层数据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教育研究中,更为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正是关于学生一层的变量与班级或学校一层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在学生数据层,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班级或学校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学生层的差异可以解释为班级或学校层的变量的函数。

2.研究设计

在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将学生作为第一层,学校作为第二层。将学习观作为学生层的变量,将课堂学习环境作为学校层的变量。将学生性别(女生为参照组)、学科类别(分为文理两类,文科为参照组)、父亲文化程度(分为未接受过和接受过高等教育两类,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为参照组)、城乡(农村学生为参照组)等变量作为第一层学生变量的控制变量。

根据分层线性模型对数据的要求,一般要对所有第一层自变量进行依组均值中心化转换,同时也要对第二层自变量进行整体均值中心化转换。使用HLM软件6,08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首先建立零模型,将深层学习方式总方差分解为学生个人和其所在学校两个层次,以检验各层方差(特别是层-2方差)的比例及其是否显著。

1.零模型

根据模型,得出表1的结论。

表1为方差成分分析的参数估计结果,随机效应的方差成分为6.1656,并且达到高显著性;根据运算,模型可靠性的估计比较高,达到了0.978,这就意味着把样本均值视为实际总体均值的可靠性比较高。根据跨级相关公式计算Y的总体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第二层差异造成的。

p=Var(UO)/「Var(UO)+Var(R)

(1)

根据公式将数值代入计算得,p=4.54%,也就是说学生深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有4.54%来自院校层面的因素。所以,不论是方差成分的显著性还是学生深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院校层面因素所占的比例,都表明具有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2.随机回归模型

在建立两层模型之前,首先要将第一层的预测变量输入模型中,得出第一层各自变量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标准系数,这是建立第二层模型的基础。因变量为学生深层学习方式,自变量为应用知识的学习观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观,性别、学科类别、父亲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城乡)为控制变量。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随机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从回归系数来看,应用知识每增加1个单位,则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倾向将增加1.1579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方式的回归系数为0.4914,也就是说,记忆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则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倾向将增加0.4914个单位。

3.两层回归模型

在第一层模型的基础上,将学校层面的自变量“课堂学习环境”加入第二层模型中。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学校变量对学生水平回归系数的预测结果,见表3。

在对应用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缺乏师生交流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缺乏师生交流每增加1个单位。则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减弱0.1842个单位。在记忆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学生为主体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学生为主体每增加1个单位,则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增加O.1169个单位。

(二)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采用与深层学习方式影响因素分析同样的方法探讨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首先,建立零模型,将浅层学习方式总方差分解为学生和学校两个层次,以检验各层方差(特别是层2方差)的比例及其是否显著。研究发现学生浅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有3.51%来自院校层面的因素。所以,具有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在建立两层模型之前,将第一层的预测变量输入模型中,得出第一层各自变量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标准系数,见表4。

分析发现,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应用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浅层学习方式将减少0.2113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则浅层学习方式将增加1.2189个单位。

在第一层模型的基础上,将学校层面的自变量“课堂学习环境”因素加入第二层模型中。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学校变量对学生水平回归系数的预测结果,见表5。

分析发现,在对应用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缺乏师生交流和同伴互动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缺乏师生交流每增加1个单位,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将增强0.1001个单位;同伴互动每增加1个单位.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将增加0.3248个单位。

在对记忆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学生为主体和同伴互动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学生为主体每增加1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增加0.1052个单位。同伴互动每增加1个单位,记忆知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减弱0.4514个单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且不同的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不同。在不考虑任何环境因素的环境下,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具有很高的正向预测力;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和浅层学习方式均具有正向预测力,相比而言,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回归系数为其对深层学习方式回归系数的3倍,所以记忆知识学习观更促使学生倾向于浅层学习方式。

第二,在不同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力的变化是不同的,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作用力”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减弱。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增强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同时,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也增强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增强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力。同时,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同时,在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力能够进一步增强;在教学组织较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中,知识记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会被减弱。

(二)建议

首先,转变学生知识记忆为主的学习观。一方面,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生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为主要方式;在课程内容上,也以系统的书本知识和理论为主;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以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察为主。基于此“惯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倾向于知识本身,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倾向于获取知识。所以,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来营造一种利于学生积极探索、自主探究的环境,为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提供适宜的“场域”。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综观已有的高等质量保证措施与手段,更多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很少着眼于学生本身。从而使得学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模式等只是一种外在的人才培养平台,只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资源和条件。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平台和资源,从而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

其次,构建注重交流互动、强调学生学习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一方面,构建有助于生生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同伴互动总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深层学习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力。另一方面,从师生交流互动对学习方式的影响来看,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从而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构建课堂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根据研究结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通过深入访谈发现,过分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放任”与“偷懒”的机会,而真正促使学生深层学习的核心因子是“参与其中”。所以,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强调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是促使学生倾向于深层学习方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Biggs,J.The Role of Metalearning inStudy Process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1985,(55):185-212.

[2]Marton,F.,saljo,R.Approaches tolearning[A].F Marton et al.(eds,).The Experienceof Learning[c].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Press,1984.36-55.

[3]迈克尔・普罗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育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9-111.

[4]陆根书,于德弘.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26.

[5][7][8][9]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 多学科 跨大学科平台 研究生培养

在我国研究生规模化教育的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构建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成为解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

1.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和研究生培养的多样化发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科研平台是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科研平台水平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着创新能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进行科研平台的整体谋划和布局调整,以跨学科大平台的概念进行平台构建成为必要。重庆邮电大学适时进行了科研大平台的谋篇布局和规划发展,其中光电科研大平台是跨学科大平台中的典型实例。

2.工理结合的光电科研大平台

光电科研大平台包括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器件及系统科研和能力提升平台、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地共建光信息材料实验室、中地共建射频技术平台,其整体统一在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下,是整合光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科研能力,共同构成的覆盖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光电科研大平台,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台支撑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并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形成有力辐射。大平台学科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明显,为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支撑。

3.光电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内容

本跨学科科研平台主要在光电感测材料、光电感测器件与技术、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三个方向彼此关系密切,有机结合,支撑了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①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

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光电感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关于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都十分活跃。本研究方向以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材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和仿真为主要研究方法,为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特别是新型光电传感材料的研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光电功能转化、光纤放大器、生物荧光探针等技术方面进行探索。本方向的研究能够有力支持理论物理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物理电子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②光电感测技术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对光电感测机理与技术、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研发。在光电感测机理方面,在光电信息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位移、振动、角速率、光谱、光热、气体痕量分析、生命体征信息等感测对象,对其感测机理进行探索,对惯性传感、光纤传感、温度传感、光敏传感、气敏传感以及MEMS传感等单元感测技术进行探讨,对感知器件及系统的设计提出新的方案。在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方面,根据光电器件的基础理论及关键工艺技术,结合感测信息对象的需求,开展MOEMS传感器、角速率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器件及系统的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测片上微系统、光电混合微系统集成等工艺,为光电信息的传输与系统设计提供依托。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

③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

光电信息传输的目的是将光电器件感知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上层应用,是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连接纽带,负责总体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提供传输连接服务和数据传输服务。在研究方向一光电材料理论探索和研究方向二光电感测器件设计的支撑下,结合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和技术趋势,本研究方向重点面向智慧医疗应用,主要攻克体征信号处理、信息传输体制与标准、微系统结构与应用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形成智慧医疗与健康信息服务领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基于光电感测与传输的共性技术体系,为光电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培养重要依托。

4.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建设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坚持导师团队的管理方式。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首先必须构建具备多学科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和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光电大平台基础上,所涉学院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团队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团队获得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团队具有指导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究生的多年经验,为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5.人才培养成效

近5年来,本平台在其他高校挂靠招收博士研究生3人,授予博士学位人数2人。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到6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超过400人,有20余名硕士生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上百人次获奖。同时,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健全了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量子力学研究方向范文6

[关键词]创业资源 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导向 创业绩效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管理型”经济转向“创业型”经济。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一国经济或地区繁荣的基础。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以创新为本质的创业成为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近年来,中国创业活动相当活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转型期的中国,创业在推动创新和促使产业升级,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它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并非所有的创业者最终都能获得成功。中国创业企业存在着关闭率高的问题,而且创业理论研究滞后,不能有效地指导创业实践。我国又处于机会型创业活动不断增加阶段,而特定的规律源于特定的环境,源自发达国家的创业理论是否还适合应用于中国特色下的创业实践,这是一个需要学者再深入研究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中国云南省情境下构建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模型,验证在引入前置变量资源整合能力后,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问题,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导向、创业绩效起到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资源在未整合之前大多是零散的,要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还需要新创企业运用科学方法将不同来源、不同效用的资源进行配置与优化,使有价值的资源融合起来,发挥“1+1>2”的放大效应。在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定义上,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以及不同的出发点,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马鸿佳(2008)认为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是指在创业过程中,以人为载体,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主体能力。并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两个方面加以讨论。现有的研究,无论是从创业主体、还是资源整合过程等视角来研究资源整合能力,尽管其概念描述不一样,但内涵是一致的。本文所探讨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指新企业在创建与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组织内外可获得的一切资源进行选择、吸收、配置与利用的能力。

2.创业导向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创业导向作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创业导向最早来源于战略选择视角,刻画的是企业为了追逐机会或扩张而采取的一种富有前瞻性、勇于创新的决策模式。引入创业导向这一概念后,战略管理研究中创业的基本问题就由创业的内容逐渐转向创业行为选择研究,探讨创业过程中有效的创业决策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创业导向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带来巨大收益,但对于创业导向的概念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划分维度进行测量,至今还存在着争议。学者们对各个不同的维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发现有些维度之间是重合的,概念之间只是描述不同,这使得在现实的对维度进行测量时难以有效区分。无论是将创业导向划分为三维度或五维度,在对创业导向进行研究时,都应将其包含所有的要素考虑进去。创业导向概念是由多维度构建的,对其进行划分应使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互斥性,而不是联动的。

3.创业绩效

创业绩效是创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它是对组织目标的一种衡量,通过绩效来衡量新创企业的运营水平和创业活动的成效。当前学者对创业内涵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以及“绩效是能力”(蒋跃进,2004)。①绩效是结果。该观点认为绩效就是组织工作的产出成果。这种基于结果的观点更易于用客观标准来衡量。大多数学者对该观点表示认同。Bernadin(1995)指出绩效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最为密切。②绩效是行为。Campbell(1990)认为企业结果由于易受其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而应该区分开。绩效是行为而不是结果。③绩效是能力。能力是实现组织价值的手段,所以,不同的结果会通过企业不同的能力来实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很少有人研究创业绩效理论,但是可以通过以往的一些文献侧面来了解创业绩效。对于创业绩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4.模型设定与假设提出

对早期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已对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创业绩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加以概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的结论.创业导向是优秀创业企业的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创业导向已经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目前,学者们普遍支持创业导向具有创新性、先行性与风险承担这三个独立维度。对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不同情境下,大部分实证研究支持了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学者们通过引入前置变量,研讨创业导向对绩效的关系。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创业导向三个维度中,创新性指的是企业支持和致力于那些新想法、新产品和服务、新技术以及创意等实验和创造性活动的创业行为倾向。企业的创新性度越高,其对产品的研发速度就快,引入产品或服务的周期就短,从而可以把握好新的机会。先动性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前瞻性视角以及寻求机会的行动(Lumpkin 1996)。先行的企业往往可以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先发优势。风险承担这一维度体现的是企业不顾结果大胆行动抓住市场机会的意愿(Lumpkin和Dess,1996)。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也就是其所包含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综合影响。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以往研究的结论,本文认为创业导向以及它的各个维度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新性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H2:先行性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H3: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独特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创新性更强。而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具备创新性的企业会引入新产品或新服务以获得高额利润。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将使企业先动策略获得相对的时间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将影响着企业对外部风险的态度。因为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将使企业的大胆行为更添胜算,使其在捕捉商业机会时具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对资源整合越有效的企业往往会制定风险较大的但能带来高绩效的创业决策。因此本文认为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导向呈正相关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

H4: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创新性越强

H5: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先行性越强

H6: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风险承担越强

H7: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创新性越强

H8: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先行性越强

H9: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风险承担越强

新企业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就会使组织内各类资源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提高资源的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约束困境。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提高资源构建能力对提升新企业绩效有着积极影响。资源构建过程中涉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对企业所识别已获得的分散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创新性的优化配置资源将剥离那些无效资源,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资源,形成企业一种内化能力,将企业的可用资源平台拓展开来,有利用新企业绩效水来的提升。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0:资源构建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假设11:资源利用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由以上假设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模型,见图1.

三、问卷设计

1.样本及其特征

问卷设计是开展实证研究的第一步。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调查,对自选的几家云南省新创企业进行了访谈,涉及到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等方面问题。其次,确定问卷的形式,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标度打分法。依“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有些不同意;4-不好说;5-有些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进行打分。样本的一些统计特征如下表所示。表3.1是调查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型,表3.2是调查企业的性质。

2.变量度量

资源整合能力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资源构建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即新创企业能组织内外环境中资源识别、获到以及优化配置的资源构建能力和对已组织好的创业资源进行激活的资源利用能力。创业导向是企业在进行决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创业精神的战略决策风格,表现为为了追求企业高效益和高发展,而非常具备创新意识、勇于承担风险以及敢做市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创业导向也充分反映了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变量内涵,本文将创业导向分为创新性、先行性和风险承担三个维度。创业绩效变量的度量采用Chandler和Hanks(1993)研究中的问卷并作适当的修改而来,测量指标主要从创业绩效的成长性和获利性两方面进行设计。

四、数据收集

在问卷设计后,便开始数据收集工作。本次调研主要以云南省的中小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地点位于高新开发区,科技园等。总共发放了250份问卷。回收了215份,问卷回收率为86%,剔除无效问卷9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为82%。并对问卷内容的保密性作出承诺,当然如果企业需要的话,可以把问卷调查分析后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企业。

五、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及可靠性检验

信度分析用来检验变量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李怀祖(2004)指出Cronbach Alpha >0.7表明内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调研程度较高。荣泰生(2009)认为Cronbach Alpha 值大于等于0.70时,属于高信度;Alpha 值小于0.70,且大于等于0.35时,属于尚可;Alpha 值小于0.35则为低信度。本文采用Alpha 值作为测试信度的标准。本文研究变量的度量指标是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来的,问卷的内容效度达到了研究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对该效度的检验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通过最大变异直交旋转因子,并按照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及各个问项载荷量只在单个因子里大于0.5的标准来萃取因子。结构效度又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可采用因子分析的载荷量来判断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问项载荷量大于0.5的都归结成一个因子。在同一因子里,其所对应的问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就可认为此变量的收敛效度好。而在对区别效度的检验方面,该题项在其所属的因子中,其因子载荷量要大于0.5,而在其它因子上其载荷系数小于0.5。表5.1是因子分析的结果。

2.假设检验及结果

本文采用AMOS17.0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数据检验,总体拟合指标见表5.2。表5.3是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

六、结论

通过以上对模型的检验,发现其中7条假设获得了通过,符合之前所进行的理论假设要求。还有另外四条未获得通过。资源构建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未能获得支持。未能获得通过的原因可能是:首先新创企业成立以后,面对资源约束的困境,获得资源只是第一步,但这不能让企业就获利,只有将资源转化为组织能力后,才能有效提升绩效。其次也说明,仅仅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所需的资源还是不够的,还需将资源配置优化好,转化为能力,与企业战略相匹配,通过采取创新性、先行性与风险承担等创业导向战略来为企业带来利润。资源利用能力对创新性与风险承担未能获得通过。企业在形成自己能力后,具有一定的刚性,而创新性与风险承担都需要采取大胆,冒险的行为去把握机会,对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企业调整自己的能力。而企业现有的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适应这种战略倾向。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未能通过。仅仅敢于承担风险而采取冒险行为,虽然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的,要想获得成功,还需考虑企业其它组织因素。

本文从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管理视角,尝试研究了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为我国新创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新进入缺陷和资源约束、增强新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Shane S A,Venkatar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217-226

[2] Kirzner I M..Perception,Opportunity and profit[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3] 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lst Century 5th ,edition[M],McGraw-Hill,1999

[4] Adler, P. S., and Kwon, S.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 No. 1, pp.17-40

[5] Amabile,T.M.,198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Springer-Verlag.

[6]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M],2000,18-46

[8]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