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例6篇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1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外语专业 英语学习策略 特色新课程

一、引言

英语学习策略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它已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界一个研究热点。根据国内外大量有关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改善英语学习,还可以增强其主体意识,做“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新出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均规定在高中及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增加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中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强调了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何将有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的研究却很少,因而使得成果的应用十分有限。《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教学成果,它包括直接成果与相关成果两部分,前者包括理论研究、课程实施研究和课程教学实践,后者主要包括相关课题研究及开发特色新课程(以《英语学习策略》课程为例)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省内外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等实证研究,本项目组成员形成了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往往是成功的学习策略使用者;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并非是一个单纯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具有情境化、个性化和复杂多变特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构成了全国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最庞大的群体,依照“调查成功学习者和不太成功者的差异,或学习策略与外语水平、个性特点、动机、态度等”,[1]本项目组经过调查本校2000―200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结果表明:他们对学习策略有较好的认识,但对策略的使用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被动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创新能力低下。英语学习策略所倡导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而如何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需要普通高校外语院系专家教师进行研究,开发与开设《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该群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改善其英语学习。通过以“任务”和“问题”为主的教学,帮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逐步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其问题解决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加强学习策略教学为突破口,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基于学习策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三、课程实施探索

项目组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并制定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2005级教学计划,研制了《英语学习策略》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英语学习策略》实施性教学计划以及编写了教材(讲义)、制作了课件等,并专门开设了《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该课程主讲教师鲁吉和其他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先让他们在课外进行小组合作性“研究”,要求小组中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课堂上则让学生将他们讨论的办法(学习策略)在全班交流。在此过程中项目组教师或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质疑,或以活动主持人、嘉宾的身份对讨论内容、过程、学生表现等进行点评,或以指导者的身份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再以教师的身份总结学生的讨论情况,运用学习策略课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行阐释,并要求学生到实践中去检验、调整他们在讨论中认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经过教学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始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策略使用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并逐步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创新能力,因此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1.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于第2学期开设,共16周,一个学期学完。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2个学分。该课程分为五个部分,共9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需32学时完成。第一部分为课程及英语学习策略概述、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因素等;第二部分教授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中的管理策略系统;第三部分涉及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中的学习策略系统;第四部分是关于是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中的保障策略系统;第五部分的重点是学习策略的综合训练。为了使学习策略的训练、实践、使用“不断线”,建议采取分段给学分的做法,即课程结束时考核给1.0学分;第4学期结束时考核给0.5学分;第6学期结束时考核给0.5学分。

2.教学实践方法

1)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注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教学,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任课教师发给学生一些策略训练指南,可适当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多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课内外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机制。

3)由于本课程理论性内容较多、相对难学,任课教师注意突出重点与难点,做到详略得当,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4)要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英语学习策略》课程教学之中,将纸质教材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起来使用。

3.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式,前者为平时的考核,后者系指课程结业考试,两种考核形式应结合起来进行。考试多采用非测试型评估的形式,如学习策略使用过程、成效交流、写课程论文、写策略学结报告等,以开卷考试的方式。平时考核以作业(包括思考题、任务题)、课外合作小组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作为主要依据,结业考试与平时的考核的比例定为或5∶5或6∶4。

四、成果的创新点

1.本项目研究主持者鲁吉及其项目组成员在英语学习策略定义、分类框架以及静态性和动态性等英语学习策略基本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突破:借鉴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的有关理论对学习策略的静态性和动态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认识、区分两套不同英语学习策略系统,即策略的“静态结构系统和动态”,[3]较好地解决了学术界对学习策略系统内部结构与学习者使用策略水平的混淆问题,为训练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以辩证的哲学观点,运用系统论的有关理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从教学的角度对抽象的英语学习策略定义、名称、术语和分类等进行通俗化处理,从而使之增加了实用性和针对性。

2.在开发与开设《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改理论:将加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上升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考虑,针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把外语专业学习同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加强学习策略教学为突破口,在进行英语学习策略教学的同时,注重开发其教育功能,即通过学习策略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改善其英语学习,而且还要使他们增强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基于学习策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3.在《英语学习策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创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教学体系:

1)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了学科型的体系结构,使之体现出“理论知识+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

2)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种适合该课程特点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3)探索出一种以“提出任务-使用策略-完成任务”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成果应用

1.由于《英语学习策略》课程内容新、实用价值大,因此有关内容纳入了2006年江苏省中学英语教师“四新”培训项目、2008年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之中,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以及参加培训的全省普通中学、中专和职业学校广大英语教师学员的欢迎。

2.通过不定期的师生个别交流,召开座谈会、汇报会或举行学习策略沙龙等形式,建立了一种英语学习策略应用实践的长效机制,初见成效。如2007届毕业生专业四级通过率54%,而“优秀学生会使用更多的二语习得学习策略”,[4]所以修《英语学习策略》课程的2005级学生专业四级通过率达82%。

3.《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是我校2005年被遴选的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外国语学院通过开设该课程,带动了英语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这一教学成果应用于外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并深化建构一种基于学习策略的英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六、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语学习策略》课程是外语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第二语言(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研究”(2001―2004)课题组(由鲁吉主持)重要的后续研究成果。该课题组针对省属非重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被动学习现象比较明显、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能力缺乏、创新能力相对低下等进行了英语学习策略可教性研究。其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开出《英语学习策略》这一特色课程,为学生搭建一个英语专业学习的平台,帮助他们增强主体意识,逐步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英语学习的能力和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力,“掌握该在什么时候、在哪一种情况下采用哪一种学习策略或技能”,[5]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达成“利其器,善其事”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157.

[2]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鲁吉.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6):38.

[4]Ames & Archer.Achievement in the Classroo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

[5]吴增生.值得重视的“学习者策略”[J].现代外语,1994,(3).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2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格;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66-02

1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格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条件,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1]。其根本特征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研究手法的体验、理解与感悟,加强与学习伙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培养具备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一种个体自主发展、解放精神与心灵的学习过程[2]。

创新人格的内涵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人格是指个体固有的、比较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的长期行为所形成的稳定与持久的心理状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个体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随着创新教育的提出与深化,在人格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人格这一新术语。从社会学视点看,创新人格首先是一种社会的人格,它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的,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对创新人才的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

创新人格是培养个体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在个体心理层面的累积,是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导因素。就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创新人格应具备以下特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敢于质疑和大胆创新的意识;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优秀的自我调控能力[3]。

研究性学习在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中的优势 大学时代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创新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它以课题为导向,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学会学习和获得创新时代所需要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更注重于非智力因素对创新学习的影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前人的成果和经验,追求教学的“知识目标”,重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间接经验的获得。而研究性学具有上述浅层目标外,更注重个体的自我体验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及不确定性[4],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和成就意识,唤醒其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与愉悦感,全面提升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形成。

2)学习模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强调灌输给学习者多少知识和学习结果,而是更注重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更强调情境的创设与知识的建构,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学习效果的促进者。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亲身体验获取知识,逐步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乐于求知的积极态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课题,注重弘扬大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3)学习评价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注重学习结果的量化考核,甚至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显然这种陈旧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评价既注重教师评价,又充分考虑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通过评价使学生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进程;既注重总结性评价,又充分利用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强化和发扬,提高学习的质量,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学习,进而促进个体创新人格的形成。

2 在研究性学习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构建基于“问题探究”的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其内在的成就动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时积极的情绪倾向。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它能高度凝聚个体的注意力,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浓厚的兴趣能使个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进行创造性学习,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研究性学习将问题解决和任务驱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这种学习方式下的课程不再是具体的、物化的、静态的。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系列基于“问题情境”的课题,激活和重构书本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沟通,形成开放的、动态的和生成的课程体系,促使大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充分确立大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指导,将问题转变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唤醒自身内在的成就动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积极地从事创造性活动。

构建动态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大量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知识具有情境性,要保证学习活动有效的开展,就需要营造一个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创新思维的形成[6]。为有效支持和促进大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研究性学习要对学习环境进行动态多元化的构建,既要有硬环境,还要有软环境。首先,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从繁多信息中遴选有用的信息,进行知识建构。网络学习资源多是生动形象的内容,且能与人进行交互,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精神,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其次,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内在心理,实施多种学习策略。学习者不同,其智力、思维方式与学习风格也就存在差异。研究性学习要提供给不同学习者恰当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保证每个学习者都能利用自身的特点,调动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大学生独立与协作、求知与创新的精神 研究性学习活动打破以往的教师“知识权威”形象,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研究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双方相互承认尊重、平等自由。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激励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教师的人格特质对学生的人格素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带动大学生,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建立“学习共同体”。合作小组针对课题进行明确分工,自主学习并相互讨论、争议和协商,将个体的思维与智慧外显,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激励,减少学生的受挫感,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信心,保证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促进学生独立与协作、求知与创新精神的养成。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陶冶大学生的创造情感 研究性学习评价不局限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多地是注重过程的激励。首先,研究性学习注重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研究性学习时间较长,其场所也超出了学校的范围,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不能做到非常及时和准确。将合作小组引入评价主体,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发现小组成员的创新点并彼此欣赏和鼓励,从而共同进步。其次,研究性学习注重个体自身的差异评价。由于小组成员的智力和思维风格不同,教师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要注重个体在活动前、中、后的比较,尽量减少小组成员之间的相对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最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学习者不同,即使同一个课题也会有不同的研究结果,而过程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积极探索,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7]。

3 结束语

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格作为创新人才的特质之一,其塑造绝非一日之功。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继续加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5.

[2]邱德乐.研究性学习课程宏观价值透析[J].教育探索,

2004(9):23-24.

[3]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26-128.

[4]胡中亚,程姗姗.论信息化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孝感学院学报,2009(3):121-124.

[5]吴小鸥,潘孝富.论研究性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43-45.

[6]曾祥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3):81-88.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学术研究 基础教育 创新

一、引言

大学教育作为国家人才输出的重要渠道,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大学学员基数大加之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大学基础设施配备及其经费投入参差不齐,多数大学仍然秉承着一对多的传统教育体制,使大学学生除时间安排上有变动外,学习方式较之以前“认知,理解”的思维模式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尤其对创新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欠缺,这已成为了大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大学阶段进行学术研究培养的益处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员,在校期间接受的新知识多而广,较易培养多角度的思维方式,通过有意识的进行学术研究方面的引导与实践,可以较早地养成发现问题和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毅力,不但对于工作和日常学习有益,也对后续深造实现学习型向研究型的顺利过渡打下良好基础。

三、大学阶段进行学术研究的障碍

分析我国大学现行教育体制可知,目前,对与大学阶段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对大学生研究能力重视不够。在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下,大学学员并不作为科研及学术研究的重视群体,教师对大学生的认知及培养方向仍停留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对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发掘和培养缺乏认视,致使多数学员并无学术研究的意识,对学习的定义只停留在书本和习题上。

2.学术期刊对职称的限制过于严格。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供最前沿的理论成果,许多期刊为进一步提高文章质量和层次,加快审稿周期,保证论文的专业性,对作者的专业和职称进行了严格限制,在这一层面上阻碍了大学生发表学术成果的渠道,使一些高质量的不到权威期刊上,多数论文只能在较低层次期刊徘徊。

3.学校对大学一层的研究型培养投入不足。多数大学对大学层次的科研及学术研究的经费投入不够,使学员丧失了发展和培养学术兴趣的硬件支撑,对于并无经济来源的在读学员,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方面的高额费用也成为了创新发展中的又一障碍。

四、大学生学术研究的几点优势

同其它教育阶段相比,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知识领域涉及广泛。在大学阶段,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接触的知识面较广,更容易养成发散性思维,且对于学术研究的范围没有狭隘的专业领域限制,较易发现自身长处,突破创新,且对于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迁移运用比较熟练。

2.创新思维易于养成。长时间养成的思维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多数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再进行研究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往往不佳。在大学阶段重视创新思维的锻炼,较易摒弃“单纯理解,毫无创新”的不良习惯,更容易在后续深造中有较大的突破。

3.在教员一对多教育模式下,易受启发。在学习与认知的方式中,普通阅读过程对脑神经的冲击较小,不容易产生兴奋,而在教员授课模式下,由于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加之教员对特殊知识点的启发,较易使学生对学科内容产生兴趣,对于有学术研究兴趣的学生,这种环境很容易出现创新灵感

五、对当代在读大学生的建议

由我国经济基础决定了大学教学模式在一定时期是不可能完全改变的,对于在读大学生,应该从自我层面注意创新能力的养成,在所学知识中找出其不足或是需要发展的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养成研究的习惯与热情,尝试在学术期刊,熟悉论文写作与发表流程,为在后续专业领域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

六、结束语

加强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发展,不仅是硬件基础提高的过程,更是教育工作者及学员双方意识的转变过程,加大力度为大学生提供研究与创新的平台,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其研究及创新能力,符合我国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对国家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等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2]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2002.7。

[3]李剑萍等主编:《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7。

[4]李 方:《一般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1.5。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当今社会正向着学习型社会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在“树立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社会个体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及创新发展的意识。而高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符合本国高等教育国情特点的创新创业路径、模式和发展机制,是现实需要的迫切要求,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为响应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新型的学习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研究性学习模式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研究内容,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以期满足今后国家转型发展的需要,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国家竞争实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为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部和科技部于2010年4月联合《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文件,同年5月,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近期,总理多次在相关会议和活动中提出支持和发展创新创业,充分体现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学术界已经把创新创业学作为独立的交叉学科体系,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发展成果。但量化研究相对不足,体系和理论机理不够成熟,创新创业理念仍未形成。这需要今后逐渐从概念解释、追本溯源这种基础的理论研究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路径探索和模式设计等做有效的目标转化。这种转化,有利于开拓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空间和思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大势所趋。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必然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当前的课堂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点在教的环节上,对于大学教师在课堂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传授并不关注,更不要说去正确审视学生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就无法有效解决,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这就导致了中国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状,无数学者为之努力,在总结前人经验、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性学习模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发展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然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1998年美国波伊尔委员会公布《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报告要求高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标准,向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和科研参与的机会。引起媒体和百余所研究型大学的广泛讨论。报告将研究型大学的学习解释为教师指导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传统的讲授方式不适合主导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应广泛融入发展性研究过程。同时,高校还应为学生提供详实的实习实践计划。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主要载体,主动探究和学习未知事物,形成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提出犹如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发展装备了长刀利剑。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是介于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探索发现之间的一个过渡性学习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快学生由简单的学习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向主观能动地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转化。大学生的学习应该多进行研究,大学学习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认识,是新课程观、知识观和教育观,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研究性学习作为大学学习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方式,其主要宗旨在于培养懂知识、会学习的大学生,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从高校学习问题看研究性学习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对象,其结果和表现直观地表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一般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就业创业率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等。通过对国内各大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高校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大学,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教育中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虽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在逐步加强,但是收效甚微,即使在“985”“211”等知名高校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而作为充满朝气、满是活力的中国新一代大学生,缺乏活力的传统教学模式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致使高校学生对现状不甚满意,所以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大力发展已是时代的必然,同时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选择。下面以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不高,深陷“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

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不满意,主要表现为学习没有主动性、缺乏对学习的规划和学习的目的性。现在我国众多高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较少,于是普遍存在对学习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但真正在教学中实现创新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诸多阻碍和困难。主要表现就是课堂里教师是课内“主体”,教师进行教导,学生被动控制学习的过程。而研究性学习模式恰好是要求改变这一问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建议或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同时完成学习过程的记录与评估。在调查中也发现,其实有部分学生自身也在努力探索,寻找致使学习满意度不高的原因,这一点正是研究性学习最为可贵之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发现,通过研究性学习模式逐渐深入到教育体系中,目前存在的学生学习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目标不明,无问题意识

大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热情并非想象得那么高,自我学习的特征表现不明显、学习行为较为盲目,对学习目标、学习问题缺乏意识。尽管学生越来越不满意“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学习模式,但还是缺乏对“如何学习”和提升自身学习满意度的了解。而且,因“填鸭式”教育在初高中取得巨大成绩后,在大学则因环境的突然宽松,失去其生存环境,导致学生在大学期间表现出不知道学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在学习实际中,因缺乏有效指导与督促,学习自由度过于放大,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在大学培养学生主动自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其学习应该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学习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进而实现自我发展式的学习。相反地,一味地考虑通过自发、闭门造车的方式学习,是不可能取得高质量学习效果的,更不利于养成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模式则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判断、综合等高级思维性技能,学会研究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团结与合作。可以预见,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教育教学现状,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模式借鉴。

(三)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生认为学习方法要比掌握知识更有价值,他们大多数都能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困难,很多学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时屡屡碰壁,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的效率不高、边学边忘、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学习的重点应该是重构大学生学习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课外的延伸学习不够,不能有效运用学习工具,也不会有效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用于实现技术带来的快捷网络学习模式。此外,遗憾的是,大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不知如何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从研究性学习模式角度出发,可以看作同一问题,统一解决。研究性学习模式由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学习小组、实施项目研究、展示成果和成果评价等5部分构成,基本由学生自行实施,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强调了全员参与性。研究性学习过程要求自主化和多元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利用手头的一切资源,可以采用一切合理的形式进行表达。在如此往复的多次教学实践中,每个学生都会被要求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迫使学生去分利用周边的资源,比如图书馆、网络、多媒体、专家学者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支持系统的利用程度,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能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这种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主动探究和组织表达的能力,是今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实现的重要目标。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倡导方式的变革,强调个体主动学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大学研究性学习其主要价值诉求源于以师生间关系为主的学习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形成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追求个体自由发展、养成问题意识、建构知识意义以及发展民主的师生关系。所以研究性学习模式对于改变如今的教育现状,对于传统教育中的错误和弊端的矫正,甚至是对国民教育的变革,都是非常实用的。对于现在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推广,更是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3,(2):91-94.

[2]周桂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2011,(6):146-147.

[3]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4]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4-65.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5

关键词:项目管理;研究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116-04

一、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

二、“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1.“项目管理”课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交叉及应用广泛的课程,涉及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财务金融、采购供应以及法律、环境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包括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9大跨学科知识体系。因此,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与综合性。从“项目管理”课程的这一特点可知,现实的项目管理世界具有众多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各行各业具有各种各样实际的项目管理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有关事实和概念的陈述性知识(what)的知识,而且强调对有关技能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识(how)和有关自我认知及策略的元认知知识的学习,注重“项目管理”课程合理知识结构的建构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项目管理”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不仅是对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全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其它课程教学效果和实践环节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1)确立通过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项目管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较好地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其个人自我发展与团队合作创新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及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情感,培养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团队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期做到“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

(2)精选和应用以问题为导向、规范先进和新颖的教学内容。由于“项目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交叉及应用广泛的特点,而且项目管理过程本身具有独特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确实存在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在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时,主张以如何解决在现实的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导向,与时俱进,精选和应用国内外项目管理规范先进的教材和新颖切实的案例与教学资源,开阔其项目管理的视野,启迪其项目管理的创新意识,以期促使学生在构建其对于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体系,以及对实际项目管理问题的思考、讨论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地塑造自我发展和创新的优良品质。

(3)精心构建和实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为达到“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目标,实现教师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我们着重从课前、课中、 课后及激励机制四个环节与教师和学生两条主线具体构建“项目管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2-5]。

1)在课前环节,教师要努力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选用高质量的教材,需查阅大量的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资料,以增加课堂讲课内容的信息量,精心备课。同时,教师自己要做好项目管理专业研究,洞悉学科前沿,进行长期的科研和教学积累和准备。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课程预习、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等课前准备工作。

2)在课中环节,教师要进行有研究启发性的讲课和组织课堂问题研讨。除了应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引导式、启发式的案例分析,还注重探究式、对话式、参与式的问题探讨式教学,注重项目管理前沿知识和现实情况的介绍,引导学生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努力解决。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呈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至关重要。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智慧潜能、学会发现、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策略,为学生解决其它问题提供了借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向学生展示自己与课程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研究经历,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对学生来说,则主要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分享成果。

为了使研究性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建立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教师而言, 研究性教学相对传统教学, 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授课能力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因此学校要有一套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激励机制,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鼓励。对于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去以期末卷面成绩确定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不再以期末一考定高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要考虑其课程结束时的卷面考试成绩,还要加大权重去综合考虑学生课堂的参与表现情况、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课题报告)的成绩。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课程成绩的高低,不仅要学好书本上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勤于思考,自主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要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就要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及通过课程研究性教学对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创建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一些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展开,因此,为了有效地拓展课外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空间,我们充分重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电子教材、实用软件、网络资料查询、网上练习、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试题等外部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和问题探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课外研究交流提供了平台。由此,使研究性教学走出教室,突破教材,进而增强其开放性。基于网络环境的“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活动方式及其组织形式见图3。此外,我们还将“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拓展到项目管理技能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以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和实践环节之中,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主动应用“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而自我完善和发展。

图3 “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

活动方式及其组织形式三、“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及其存在问题

1 效果

经过近几年“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培养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现实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并撰写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他们还积极参加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科研创新项目;有的学生还积极踊跃地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委员会举办的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举办的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共青团江苏省委、省科技协会等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省文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等部级、省部级的各类竞赛活动,并获得了许多的奖励。

2 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自主性参差不齐。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强,勤于思考,认真钻研,很快融入到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不仅课堂上活跃,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而且能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出色地完成课程论文。但有的学生更习惯于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对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缺乏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性较差,对于开展课题研究以及课程论文的完成敷衍了事。

(2)学生的理论素养与研究性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尽管学生先前大多学习过“管理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对“项目管理”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一些了解。但一些学生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项目管理问题的能力有时难以适应研究性教学的需要。此外,由于本科生前期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缺乏科学研究系统性的训练,科学研究过程中观点归纳和规范写作的基础性训练欠缺,导致课题研究和课程论文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逻辑推理较差,思想深度不够,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充分。

(3)研究性教学的手段和目标与系统化的教学要求之间可能产生错位。研究性教学较为强调某些知识点的深入剖析和探讨,常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等手段,围绕某些重要知识点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往往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6];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一些研究性质的内容,比如项目管理前沿问题介绍、一些研究成果的介绍、课程论文汇报等,占用了原有计划的上课时间,使得教学课时分配较为紧张。因此,成功开展“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必须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基础上突出重要知识点的研究性、合理分配教学学时。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交叉及应用广泛的课程。遵循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和主要思想,以“项目管理”课程的主要特点为依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教学环境的创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方法,培养研究精神,激励研究热情。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探索性,其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在研究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会有助于学生解决更深、更难的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会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甘大力.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性教学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煤炭高等教育,2010,增刊:30-34.

[2] 吴智宏,彭斌贝[HT6][SX)],石金和.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主干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与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33-136.

[3] 赵洪江,马永开.投资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 2010年专刊: 48-50.

[4] 李敏,陈兴文,张俊星.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10,(8):80-82.

[5] 张斌.会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J].教育与现代化,2010 ,(6):45-48.

[6] 马风华.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01-102.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Project Management”GAN Da-li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学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范文6

【关键词】美国高校 创新教育 机制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如今,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间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地,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首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创新教育机制。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且最早实施创新教育的国家之一,世界70%的专利出自美国① ,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居世界第一,创新成就有目共睹。因此,研究美国高校的创新教育机制,对我国培养创新人才有很好的借鉴、启示作用。

美国创新教育的环境分析

美国形成了全社会立体式的创新体系,政府、企业、民间组织都大力倡导、支持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积极的政策支持。美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创新教育的实施。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定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当今儿童学会如何思考、学习和创造。1991年,布什总统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改革。国会通过《美国竞争法》,用法律保障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②。1998年“重建报告”呼吁在本科课程中打破学科界限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此外,通过职业移民、招收留学生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吸引国外技术人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良好的文化氛围。美国文化中开放、自由、求异、冒险的特质造就了美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奇思异想、打破常规被社会认可并鼓励,宽广的知识面和相关知识的积累是创新成果生长的基础。2011年数据显示,美国计划人均读书量达50本,中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5本。美国人富于冒险的精神也使其敢于尝试,勇于突破,促进了创新的巨大发展。

广泛的经济投入。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居世界前列,20世纪80、90年代,其经费占GDP比重已稳定在6%~7%之间,2010年,美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6.2%。政府、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及学校创收是高校创新资金的来源。政府通过直接拨款、科研经费的形式予以支持;民间基金会提供捐赠:197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创新中心”,组织学生从事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高校与企业合作,如微软委员会长期赞助华盛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研究③;名人、富翁和校友以个人名义进行捐赠;大学通过学费、科研、资源收入和投资收益获得资金。

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特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新方向的能力,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是美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④。具体表现为:

综合化的课程体系。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美国的创新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或某领域的“技工”,而是使学生具有宽广的人生视野、思辨与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为此,各高校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贯通的课程体系。如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模式,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由专业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一个学科方向里有一定数量的同类课程可供选择。选修课范围广泛,本校及波士顿地区与哈佛有合作关系的大学课程都可选择,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兴趣,找到辅修科目。核心课程为学生奠定广博的基础,提供认识、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为选修其他课程提供参照。本科32门课程,16门必须是专业课,8门选修课,8门核心课。课程内容包括8个领域:美学和阐释的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和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科学、宇宙物理科学、世界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每个领域有若干具体标准。学生选课灵活多样。学理工的学生可以选择文学、舞蹈或音乐作为另一个专业方向,无需繁琐的审批步骤。通常在第二年确定专业,还可辅修。⑤美国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普通性和专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基础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结合,具有国际性和跨学科性,为学生构建了完整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

开放的课堂教学。美国大学老师不会照本宣科,学生考试不会背概念。上课采用交流方式,教师和学生互动密切,除讲授外,独立学习、实验、案例(项目)研究、小型研讨班、实践锻炼等都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普林斯顿大学应用与计算数学系,该系每周有一次学生讨论班,大家交流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增进学习和了解,拓宽知识面。系里每周有报告会,经常请各领域最优秀的教授前来讲座,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最前沿⑥。现代教育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美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提供了大量信息资料和生动的模拟演示,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习变得更加直观、有趣、生动。很多大学设有网络课程,如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商学院,学生可在网络上重新学习知识,随时申请特定考试,使学习更加方便灵活,更具人性化。

积极的科研训练。美国大学注重科研,建立了本科生参与科研机制。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开端,其后各大学纷纷开始建立自身特色的本科生科研计划,设立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保障科研顺利进行。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1997年成立本科生研究办公室,建立网站,提供各种研究机会和项目申请信息,负责项目的申报、审核及验收工作,组织关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讲座和讨论会,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研究及撰写项目申请书、拟订预算等。科研项目种类多样,如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赫斯学者计划”、“校长本科生研究奖学金”,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新生研究指导计划”等,形式有探究性课程、顶点体验课程、实验室研究、学期与学年论文、实习、社区服务等。项目资助来源广泛,学校、院系及校外组织均会提供研究项目。本科生既可作为研究助理参与教师、研究生的课题,也可自己提出项目方案,申请资金。此外,美国大学对参与科研的师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伯克利大学规定,在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中,教师指导一名本科生,学校给予500元项目经费;学生在暑期工作,可获得1000~2000美元的经济资助⑦。许多大学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庆祝会、研讨会、本科生科研日,为本科生科研提供交流平台。伯克利分校每年投入15000美元经费资助7种杂志发表本科生科研成果。本科生参与科研,尽早接触研究和开发,养成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科学态度、精神和意志,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多样的实践平台。实践是将创新思维和能力转化为创新成果的必要环节。美国院校非常重视实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自身特点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一是实习―见习模式。每所高校都有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新生夏季实习计划,旨在帮助新生获取实习机会并顺利完成实习,提供多种实习岗位,并配有指导教师。二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提供课题和资金,大学提供研究场所和人员,既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又使大学获得科研经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硅谷的骄人业绩离不开斯坦福大学这个孵化器,硅谷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斯坦福大学的发展,二者成为不可分割的连体婴儿⑧。三是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辛辛那提大学让学生稳定在一个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早确定就业方向。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被实习单位直接聘用。安提亚克学院让学生按照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要求每个毕业生具有在多部门、多领域工作的实际经验,为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四是社区服务模式。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和基层服务公众。学校提供许多机会,学生到社区和非政府组织服务还有学分。普渡大学1995年推出了社区服务工程项目,学生组成不同的工程设计团队,为当地社区非盈利性组织解决工程技术难题,学生可获得一定学分。

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建设,高校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创新教育机制仍有待完善。借鉴美国高校做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转变管理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比中美创新能力(如表1),可看出我国与美国仍有很大差距。

表1 2013年中美创新能力对比

我国政府、高校急需转变管理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管理理念上,政府要下放权利,给予高校充分的自。政府提供战略规划、政策指导、资源供给和信息服务,高校根据本校特点制定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内容,教职员工建言献策,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经费投入上,目前高校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数额有限,筹资渠道单一,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同时企业、民间组织、个人及学校积极行动,为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再次,人才培养上,本科生大学阶段一直接受专业知识,对其他领域接触甚少,知识面狭窄,思维局限,难谈创新思维。人才培养要从专业化转向全面化,有利于创新和突破。

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创新性教育平台。表现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过于功利性,只学所谓“有用的”,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且教材统一,更新缓慢,难以形成创新思维需要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急需优化课程体系: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涵盖自然、社会、人文三大领域,使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和学科研究方法。后两年,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设置专业课和选修课,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和技术。课程内容上,废弃落伍知识,将最前沿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实到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使教学服务于社会。重视跨学科教育,广泛设置跨学科课程。

要根本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法,采用启发、研讨式的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的主体性,培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平台资源,使教学生动形象,富有乐趣,师生互动更便捷。科研上,我国本科生科研起步晚,且面向精英,大部分学生很少参与科研。学校缺乏对本科生科研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导师对学生指导不足,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严重阻碍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本科生科研机制:设立独立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科研信息的,提供多种科研项目和研究机会,全程指导、监督和管理本科生科研;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选拔学历、职称较高,且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选题、立项、研究开展及成果申报等工作;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指导老师和本科生提供经济资助;设置本科生科研学分,减少课程压力。此外,学校应创办本科生学术刊物、开展本科生科研交流会、学术沙龙等活动鼓励激发更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广泛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优化教师考评机制,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富有创新能力的指导教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数量虽多,但鲜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是对他人观点的陈述和总结,更谈不上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优化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正确处理质和量的关系,对做出创新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其次,高校应对教师进行定期学习和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再次,实施校企对接,在实践中培养教师创新能力,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高校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定期的学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最新问题,根据社会需要改进教学和科研,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技师)人才。同时,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学生导师和顾问,定期来校做知识、技能讲座和培训,交流思想,互通有无,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搭建实践平台,提高本科生动手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学生“眼高手低”,难以胜任实际工作,更难有创新成果。为此,高校要努力搭建实践平台,提高本科生动手能力。第一,坐实本科生实习环节。实习是本科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该环节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去用人单位参加实践,而是随便盖章敷衍了事。为此,要建立校企沟通机制,学校和用人单位定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并跟进实习生情况。第二,增加实践项目比重,如实验、社会调研、社区服务、顶岗实习,给予学分和奖励。第三,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参与科研可以深入了解所学知识,锻炼动手和科研能力,对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有重要作用。第四,实行校企联办对接,“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依据企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同时企业也是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边学习边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第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可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企业发展需要高质量科技人才,而学生也需要企业提供研究和实践的平台。三者结合,可为企业培养出大批有理论、懂技术,且有实操经验的创新人才。

综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高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新教育机制,为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呼应。我国的创新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研究借鉴美国的做法,立足国情,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教育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宣传统战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教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53)

【注释】

①唐海波,何浩宇:“浅谈美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它山之石》,2010年第4期。

③赵铸:“美国高校创新教育给我们的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④⑤⑥⑧朱幸福:《美国大学教育写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