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例6篇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 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21-02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定期进行疫苗的接种,根据国家的规定对儿童接种疫苗,能够促使其身体内产生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力,能够抵抗病毒的入侵,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而入社区的健康教育能够确保儿童定期、定量进行疫苗的接种、提高免疫质量,也能使得儿童家长更加了解计划免疫的优势[1]。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入社区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重要性正在提高,本文就以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为例,研究健康教育对提高计划免疫质量的具体作用,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中心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计划接种疫苗的140例儿童家长进行研究,140例儿童中,有122例是附近常住的,其余18例为暂住,儿童的家长均为爸爸或者妈妈。将140儿童的家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家长的年龄在24-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4±3.83岁;相应的文化程度为:15名为小学文化,24名为中学文化,27名为高中文化,28名为大专文化,大专以上文化的有46名。两组家长和儿童的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 一般方法 对对照组儿童进行传统的一般性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儿童专属计划免疫档案并接种疫苗。而对观察组儿童进行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将计划免疫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较好的心理素养、专业的职业修养,从而提高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此外,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还要与妇联、公安、村委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密切联系,保证每一位常住和暂住的儿童及其家长都能够接受最有效的健康教育[2]。

1.2.2 对妊娠阶段和产后的妇女进行教育 相关健康教育团队应该和妇产科密切联系,对孕妇进行儿童计划免疫进行宣讲,使孕妇了解接种的重要性,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疾病,同时,建立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档案是每一位父母的义务。

在婴儿出生后,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健康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进行卡介苗接种的相关知识教育。在对婴儿进行满月建卡时,还要将婴儿近期的免疫接种计划向父母进行专业的讲解,并依据父母的实际需要进行接种[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儿童接种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各70例,相关免疫接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健康教育属于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组织完善的教育工程,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引导患者确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树立健康的习惯。同时,健康教育也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相关信息,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患者的身心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能够带动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共同发展。而在儿童计划免疫环节中,不光要确保医护人员具有合格的健康专业技术,还要求他们医德高尚、心理素质稳定,且具有对儿童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人际关系和心理等方面都是最重要的,只有确保上述几点,才能进一步推进社区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文中观察组家长接受了专业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就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就能配合免疫工作顺利实施,也为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将健康教育社区化、系统化,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增进人民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使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更加满意[4]。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入社区能够极大加深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了解,能够提高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儿童免疫的接种率,家长对于计划免疫也能更加配合,是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并运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格桑曲珍,玉珍.拉萨市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J].医学信息,2013(06):143-144.

[2] 舒幼平.2009——2011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2(07):588-590.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文2

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便系统地开展了预防儿童传染病的社区预防接种工作,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关键词】 社区计划免疫;儿童保健;作用

计划免疫是为预防传染病发生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措施。根据“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目标的要求,所有儿童都须接受预防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并且在评价各国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最低限要求中规定“对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结核进行免疫接种。”

1 社区计划免疫概述

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管理要求高的技术性工作,包括实施管理、监测和评价等内容。因此要求医疗卫生人员,尤其是直接接触、具体实施的社区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清楚在实施管理中的任务、职责、接种的技术规范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社区计划免疫是一项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手段。

2 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方针、策略和手段也更加明确,效果更明显。与20世纪50年代初期相比,无论是传染病的总发病率、还是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传染病在死因顺位中也由第一位降至第六位以下,使平均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社区计划免疫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提供保健服务是针对每个寻求服务的个体提供服务,而社区的儿童保健工作是在解决个体问题的同时,考虑整个社区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而降低整个人群传染病的发病率。因此,社区的常见病的防治更侧重于群体的干预[1]。

3 儿童社区保健管理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较为专业的妇幼保健服务,如儿童保健门诊,智力、听力测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并负责管理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卫生点的全科医生(或团队)开展初级儿童保健工作,收集和管理妇幼卫生服务信息,协调相关的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如计划免疫、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全科医生或全科医学服务团队承担辖区内的初级医疗卫生工作,包括建立辖区内儿童档案,掌握妇女、儿童的基本情况开展各类家庭访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维护、保健咨询和健康教育、督促服务儿童接受正规的儿童保健服务(新生儿访视和筛查、儿童生长监测和计划免疫等),协调居委会干部、企事业单位保健人员、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定期汇报工作情况。儿童社区保健措施的社区落实,需要社区内各组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各职能科室、各岗位人员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时有效的培训,得力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公平合理的奖惩等管理措施。为了计划免疫顺利有序地进行,应注意两个主要环节。

31 计划免疫的主要保证措施 ①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社区计划免疫领导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有效地组织免疫实施工作,负责处理意外事故,安排有关计划免疫效果的考核工作。②充分运用冷链设备,维护正常运行,保证生物制剂的效能,严格遵守保存和运输过程的要求。③备齐接种器材,严格消毒,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行一次性注射器。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要专用。④加强免疫工作科学管理。认真调查免疫对象,严密制定免疫工作计划,建立常规操作制度,详细记录和认真填写接种证、卡、加强资料保管,对计划免疫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⑤扩大宣传。配合学校和家长以及社区组织机构,共同搞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并对儿童进行教育,提高对计划免疫重要性的认识,使儿童主动积极接受预防接种,及时反馈有关接种的反应。

32 计划免疫的考核 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对免疫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计划免疫考核是必要的,考核主要内容有:①基础资料:社区人口资料,计划免疫对象的年龄资料,现场接种记录等。②生物免疫制品管理:生物免疫制品的领取、运输和保存登记制度及制品消耗和过期失效报废处理等。③接种情况:对建卡率、接种率、覆盖率、免疫成功率和有关传染病发病率等。④检查核对制度:开展自检,对口检查和社区间联合检查等。⑤专业人员的培训:系统学习有关计划免疫理论知识,接种技术严格训练等。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文3

[目的]了解母婴的麻疹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及其相关性。

[方法]采用中和试验的方法直接检测孕妇及新生儿的麻疹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孕妇及新生儿的麻疹野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52%和88.57%,平均几何滴度(GMT)分别为61.32和58.17;配对母婴的麻疹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899,P

[结论]母婴的麻疹抗体水平密切相关,提高母源麻疹抗体水平应是控制低月龄小儿麻疹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麻疹野病毒;中和抗体;母婴配对 中图分类号: R 511.1文献标志码:

A

随着麻疹病毒的变异及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上世纪90年代后麻疹的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表现为

为了探讨低月龄小儿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我们对上海市计划免疫后麻疹流行概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母婴配对研究,直接检测母婴疫苗免疫后疫苗抗体中和流行野病毒的能力(即为野病毒中和抗体,以下简称中和抗体),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上海市历年麻疹发病率及流行病学资料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1.2检测标本来源

收集2011年上海市某中心医院正常分娩的孕妇118名,其中母婴配对70名。孕妇年龄22-34岁,孕7-12周,采集外周静脉血4 mL;新生儿为足月儿,采集脐带血4 mL。分离血清后,-80℃保存。采血前对孕妇进行麻疹免疫史及麻疹病史流行病学调查。

1.3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定量抗原-稀释血清”中和试验法,以具有中和100 TCID50/0.05 mL麻疹流行野病毒能力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该血清中和抗体终点。中和抗体≥1∶[KG-*2]8为抗体阳性[8]。

1.4麻疹流行野病毒来源

麻疹流行野病毒为2005年上海麻疹爆发疫情的流行分离株(MVi/Shanghai.CHN/18.2005/3),H1基因型[9-10]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离提供。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间抗体阳性率和中和抗体水平(GMT)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或F)检验。

2结果

2.1计划免疫后上海市麻疹发病概况[3-5]

我国自1965 年使用麻疹疫苗,1978 年全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1982年起实施 “扩大免疫规划”,麻疹发病率得到明显控制。上海市防治麻疹成绩显著,为麻疹控制工作的“一类省”,1982年起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85%-90%,1977—1978年对全市所有

中、小学生进行加强免疫,1979年起对年满7周岁儿童予以加强免疫,1983—1985年麻疹发病率为1.07/10万-2.05/10万,1986—1990年维持在1/10万以下,1991—2000年始终控制在0.5/10万以下,199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的0.11/10万。2000年以后,随着外来人口导入的增多,发病率明显上升, 2005年是1983年以来上海市麻疹疫情的最高峰年,报告发病率高达16.74/10万,其中

2009年以后,上海对

2.2母婴中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孕妇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1.52%,平均滴度(GMT)为61.32,本市户籍和外地户籍孕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出生时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88.57%,GMT为58.17,本市户籍和外地户籍新生儿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表1)。

2.3母亲中和抗体水平与麻疹病史及免疫接种史的关系

118名母亲中,有麻疹病史及明确免疫史的共19人,抗体阳性率为94.73%,其中麻疹病史7人,抗体全部阳性,有免疫史12人,抗体阳性11人。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有65和34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77%和91.17%,3组麻疹抗体阳性率(χ2=0.306,P=0.858)及GMT(F=2.229,P=0.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2.4配对母婴麻疹中和抗体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配对母婴70对,母亲血清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T分别为90.00%(其中

母婴的中和抗体GMT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889(P

70对母婴中和抗体GMT的相关性可用回归方程Y(logXNT)=0.119+0.958×X(logNT)表示,其中NT为母亲孕期血清中和抗体水平, XNT为新生儿脐血中和抗体水平。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118名孕妇的麻疹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1.52%,但GMT为61.32, 1∶[KG-*2]16及以上者占81.35%,1∶[KG-*2]32及以上者占67.80%; 70名新生儿麻疹中和抗体阳性率为88.57%,GMT为58.17,1∶[KG-*2]16及以上者占81.42%,1∶[KG-*2]32及以上者占65.71%。母婴具有保护力的高滴度抗体所占比例均较低。

配对母婴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配对母婴之间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GMT均高度一致(P>0.05),且GMT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r=0.899 ,P

分析目前母源中和抗体低下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这些母亲大多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抗体大多来自于疫苗接种,自然感染者较少,由于疫苗免疫抗体维持时间不够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衰弱。② 受疫苗免疫成功率、接种率、疫苗质量、冷链等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母体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失败。③ 由于麻疹流行病毒株与疫苗株之间的差异,导致疫苗免疫后抗体对流行株的保护性即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下降[10-1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是我国目前孕产妇人群中的主体,由于影响其抗体水平的因素复杂,给育龄妇女的麻疹免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调查结果显示,母体抗体水平分布与户籍无关,亦不能认为与有无麻疹病史、麻疹疫苗接种史有统计学联系,可能与上海市七八十年代开展的强化免疫及麻疹的隐性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麻疹发病率的大幅度下降,显性及隐性感染者甚少,这一时期出生的女性麻疹抗体来源比较单一,多来源于疫苗接种。建议目前可通过对10-15岁在校学生的强化免疫来提高其育龄期的麻疹抗体水平,以预防低月龄小儿的发病,同时又是提高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降低成人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根据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上海地区于2010年10月对8月龄-14岁儿童无论其免疫史如何均进行了全范围的一针剂强化免疫,接种率高达98%。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这对于提高未来10年成人及孕妇的麻疹抗体水平,控制和降低8月龄以下小儿及成人麻疹的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参考文献

[1]吴霆.中国防制麻疹的历史和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43-145.

[2]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等.疫苗时代中心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及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12):1324-1325.

[3]施燕,张金芳,胡家瑜,等.上海市1999—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32-35.

[4]胡家瑜,张金芳,陶黎纳,等.上海市2001—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73-475.

[5]伍稚梅,徐天强,张金芳,等.上海市中小学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2000,6(1):11-13.

[6]许文波, 朱贞,张珍英,等.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在中国流行的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3,9(1):1-8.

[7]冯燕,卢亦愚,严菊英,等.不同人群血清对麻疹疫苗株与流行株的中和能力比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1):1123-1126.

[8]Linder N, Tallen-Gozani E, German B, et al. Placental transfer of measles antibodies: effect of gestational age and maternal vaccination status[J]. Vaccine,2004,22: 1509-1514.

[9]成骢,赵红,陆培善,等.婴儿麻疹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江苏医药, 2011, 37(11): 1298-1301.

[10]李淑华,倪政,居丽雯,等.上海地区2005年麻疹流行株基因特性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2):165-168.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文4

一、对象与指标

1、对象

本方案中的流动儿童指户籍不在居住地的外省和本省外县(市、区)7岁及7岁以下儿童。

2、指标

(1)连续居住≥3个月的流动儿童建卡(证)率100%。

(2)连续居住≥3个月的流动儿童完成免疫规划“七苗”单苗接种率≥90%。

(3)连续居住≥1年的流动儿童完成免疫规划“七苗”单苗接种率≥95%,“七苗”全程接种率≥90%。

(4)连续居住≥3个月的流动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免疫预防知识和免疫服务信息知晓率≥95%;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知晓儿童出生后有必要接种疫苗及能够提供免疫接种的服务场所,并能列举出国家纳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的2种以上疫苗。

(5)在本辖区出生的流动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100%(禁忌症除外)。

二、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部门合作,加大预防接种工作力度。

加大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保证常规免疫运转和冷链设备建设,做好全社会动员和宣传工作。

卫生、公安、教育、城建、妇联、计生、村(居)等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实施流动儿童资料信息共享,共同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适龄儿童发现率,及时协调解决流动儿童免疫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在流动人口办理申报暂住证时,询问并登记7岁以下的儿童。并在暂住证上粘贴由卫生部门提供的“免疫接种温馨小贴士”,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一次对登记的名单进行核实和建卡。

(二)开展主动搜索、现场建卡,及时掌握目标人群。

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作为免疫规划的重要工作,继续实行流动儿童现场建卡制度,积极探索其他流动儿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区、镇、村三级工作组织网络,发挥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医生作用,开展主动搜索,提高我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

1、流动儿童排摸。由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负责掌握和提供辖区目标儿童底数、变动信息,以及各种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的信息。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出租房进行走访,了解出租房内外来人口的有关情况,对发现新流入本辖区的7岁及以下儿童,详细资料登记到《流动儿童摸底调查登记表(村级)》(见表1),一式二份,每月二次将“登记表”及时上报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科。防疫科每个月一次进行入户了解辖区内外来适龄儿童接种情况《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及接种情况登记表(乡镇级)》(见表2),并与村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掌握的信息比较,以掌握村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的排摸质量。

2、现场建卡。建立村级固定建卡点(村卫生室或流动人口频繁出入的地方),采用固定、流动建卡两种形式对流动儿童进行管理。由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对新流入本辖区的7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接种证进行核查,对有接种证的儿童按照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开放情况通知其携带原有接种证到防疫科进行登记、建卡、接种;无接种证儿童现场填写并发放儿童预防接种卡(现场建卡专用),实施预约、通知接种。认真做好流动儿童的计免宣传工作,发放有关宣传资料,介绍疫苗接种的免费政策、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等等。

3、免疫接种工作实施。规范接种门诊的工作流程,保证流动儿童免费接种,给予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相同的免疫服务。在接种门诊开放日对流动儿童通过电脑实施建卡、登记、接种、预约等工作,将排摸到的有预防接种证及已开展“现场建卡”的儿童登入信息化系统,并打印预防接种证及预约相应疫苗接种时间。

(1)已在信息化系统登记而未按期接种的儿童。在每次冷链运转结束后,利用信息化系统按村(居)打印应种未种儿童信息,并及时将电子版发放给各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由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上门通知儿童监护人、督促接种并落实儿童未种原因(如生病、已搬迁、回老家等),随后将信息返回至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科,以便进行妥善管理。

(2)对村级每月上报的未来接种门诊登记换证的儿童。每月将《流动儿童摸底调查登记表(村级)》内流动儿童与实际已建卡名单进行核对,如发现仍未上门登记接种的儿童,将名单反馈至该儿童居住地的村级建卡点《村级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反馈表》,由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再次上门通知儿童监护人、督促登记建卡并进行预防接种,同事查明儿童监护人未来建卡的原因。

(三)加强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

1、卫生部门与劳动、城建等部门合作,在主要劳动力集中场所(企业、大型建筑工地等)设立宣传服务区,提供包括免疫预防接种等各种卫生知识的宣传资料。

2、镇政府积极鼓励开展“同乡教育者”模式的探索,支持“同乡教育者”队伍的建设。在流动儿童家长(监护人)中选择态度积极并有影响力的人作为同乡教育者,鼓励他们以适合该人群的方式,通过一对一或多个同乡之间的交流,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开展教育活动和发放宣传品。

3、镇政府委托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定期举办一系列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讲座和“面对面”交流、发放小型宣传资料(如折页、张贴画、小画册、录像带、光盘等)等方式开展预防接种的健教宣传。

4、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要在社区及医院产科、妇保、儿保门诊张贴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与产科及妇科门诊相互配合,及时对孕产妇面对面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

5、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积极开展系列“妈妈班”培训计划,提高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和免疫接种人员宣传交流水平。

(四)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对公共卫生联络员、流管人员开展两次集中培训,提高针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主要内容包括:预防接种工作的法律法规等有关政策和要求、儿童疫苗接种程序、流动儿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要求以及流动儿童现场调查中的沟通技巧等,以提高相关人群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营造理解与支持的环境与氛围。同时镇政府每月召集一次村级联络员例会,加强对联络员培训,指导其开展工作;发现并培训适宜的同乡教育者。

(五)依法实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教辅室要做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工作。幼托机构、学校在办理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入托、入学时要开展查验接种证工作。对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及时通知儿童家长(监护人)进行补证(种)。村(居)公共卫生联络员应每半年掌握辖区内开设的幼托机构、学校情况,尤其是掌握民办的幼托机构情况,并将掌握的信息及时报至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协助学校、幼儿园督促外来儿童进行补证(种)工作。

(六)保障经费,落实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奖励政策。

镇政府保障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奖励经费,切实将经费落实到实处,推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奖励按照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或流管办人员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放(经费发放由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具体的奖励情况如下:

1、对于按月上报的《流动儿童摸底调查登记表》中7周岁以下儿童,只要符合上报要求,即为新流入本辖区且未在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登记接种的名单,按每人10元进行奖励。

2、上报到位的对象中如为从未接种过疫苗的免疫空白儿童,再另外奖励50元。

3、每年对各村(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的单位或个人予以适当奖励。

4、对于开展大型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的调查摸底对象,每登记符合接种对象并发放通知单一人次,给予2元奖励。

三、职责分工

(一)镇政府:

1、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并形成文件下发到各村和有关单位。

2、开展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流管办人员培训,组织、召集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流管办人员开展现场建卡工作。

3、掌握辖区内幼托机构、中小学校数量及入托入学儿童人数。

4、对辖区内流动儿童管理、现场建卡工作、幼托机构和学校查验接种证工作进行督导。

5、积极鼓励开展“同乡教育者”模式的探索,支持“同乡教育者”队伍的建设。

(二)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

1、每月收集村级上报的流动儿童信息资料,及时掌握儿童外出、返回时间,安排接种工作。及时对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和各种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的儿童给予补种。

2、指导幼托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证查验并培训;收集、汇总学校查验接种证资料;及时对无证或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给予补证(种)。

3、每月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工作,掌握流动儿童变动情况;每月向区疾控中心上报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及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并于每年6月、12月按要求填写《省流动儿童调查统计报表》上报区疾控中心。

4、负责对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镇流管办人员的技术指导;每月对村联络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和评估,并形成督导小结。

5、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规范(实行)》要求,做好疫苗和冷链管理,实施预防接种和金苗系统信息化操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服务站之间需建立镇本级与村级的两级信息化网底建设,实现服务站与接种门诊之间儿童信息的动态交换。

(三)村公共卫生联络员:

1、负责掌握和提供辖区流动儿童底数、变动信息,及各种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的信息。

2、每月将流动儿童变动情况报告鄞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孕产妇;HbsAg阳性率;联合免疫

Abstract: Objective The number of pregnant women w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child policy in china. How to prevent neonatal from th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concern. This survey aimed to understand maternal positive rate of HbsAg and neonatal immunization. Provid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making hepatitis B prevention strategy and reducing the rate of neonatal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Methods Using cluster sampling research methods to extract all obstetric institutions in Huangpu district in Shanghai from 2013~2015 and collect all cases of HbsAg positive maternal and neonatal immunization. Use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to analyze the data. Use SPSS20.0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29425 maternal in the survey and the HbsAg positive rate was 3.95%.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of HbsAg positive rate between Shanghai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 P

Key words: Maternal; Positive rate of HbsAg ; Combined immunization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既往报道人群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携带率约为10.0%左右;而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乙肝中,30% ~50%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1]。新生儿感染乙肝后极易发展为慢性携带者,成为主要的传染源。上海市自1986年开始引入乙肝疫苗,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EPI)以来,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不断下降,至2006年已降至7.18%[2]。在全国广泛实行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孕产妇数量将大大增加,如何做好孕产妇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次调查研究2013~2015年上海市孕产妇HBsAg 携带情况及HBsAg 阳性母亲所分娩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做好新政策下的乙肝母婴阻断工作提供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上海市黄浦区所有产科机构(1家三级专科医院、3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和1家民营医院共7家)2013~2015年所有孕产妇的HbsAg检查情况和新生儿免疫接种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孕产妇HbsAg检查情况

2013~2015年调查的产科机构共有分娩产妇29425人,乙肝HbsAg检测28853人,检测率为98.06%。共检测到HbsAg阳性1140人,HbsAg阳性率为3.95%。其中单阳(仅HbsAg阳性)866人,占检测人数的3.00%;双阳(HbsAg和HbeAg均阳性)274人,占检测人数的0.95%。本市和外来孕产妇检测率和HBsAg 阳性率经检验均有统计学检验差异(P

2.2孕产妇未接受HbsAg检查的原因分析

2013~2015年未接受HbsAg检查共572人,未检测率为1.94%。其中本市和外来孕产妇的未检测情况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外来孕产妇的未检测率高于本市孕产妇。见表2.

2.3新生儿免疫情况分析

2013~2015年新生儿活产数共29990人,产科机构内首针乙肝疫苗共接种27997人,接种率为93.35%;乙肝疫苗接种及时(24h内)共27402人,及时率为97.87%,其中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及时共1168人,及时率为100%;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使用联合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共1130人,占所有阳性婴儿的98.52%。见表3.

2.4新生儿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原因分析

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体重评分未达标(

3 讨论

上海市用乙肝疫苗近30年,自1986年开始对新生儿按0、1、6 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2002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对新生儿实行免费接种。2008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率先将免费接种人群扩大至18岁人群以下所有人群以及特殊人群(大中专新生、临床医生等);2010年起,按照自愿、免费的原则推广至全市18岁以上的常住成年人群[3]。随着越来越多的乙肝疫苗受种女性步入育龄期,疫苗的公共卫生成效日益凸显,本次调查中孕产妇的HBsAg阳性率为3.95%,远远低于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7.18%[2],也低于近些年其他地市对孕产妇的调查结果[4-7]。本市和外来孕产妇中HBsAg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外来孕产妇HBsAg阳性率高于本市孕产妇。说明上海市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和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优势,在预防孕产妇乙肝感染这一重点人群中较有成效。

有研究显示乙肝双阳性母亲有80% ~ 90% 的可能性将其胎儿感染HBV,而单阳性孕妇的乙肝传播率只有2% ~ 5%[8]。使用主被动联合免疫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后的研究显示:双阳性者母婴传播率为1.92%,单阳性者几乎为0[9]。因此做好联合免疫工作是控制新生儿母婴传播的重点,而本次调查显示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使用免疫球蛋白占所有阳性婴儿的98.52%,尚有部分婴幼儿存在因未接种免疫球蛋白而产生感染风险。产科机构应加强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及时率为97.87%,其中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为100%。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依次为体重评分未达标、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非健康原因。其中传染性疾病均为梅毒等性病,占所有新生儿的0.36%,说明了孕妇的梅毒等性病值得关注,这也与上海市妊娠妇女患梅毒等性病占传染性疾病首位的调查一致[10]。另一方面,这也是自2003年《新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婚前医学检查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加上孕前保健是多数新婚家庭盲点,从而增加了胎传性梅毒等性病发生的机率。非健康原因中,除了外籍产妇和转院的因素,拒绝接种主要是由于在2013年发生了乙肝疫苗死亡事件,虽然经过深入的报道证实事件和疫苗质量无关,但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影响了部分新生儿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研究显示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的决定上受媒体关于疫苗安全性的错误信息所影响[11],故媒体对于疫苗预防疾病的正确引导是提高婴幼儿接种率的保障之一。同时,应加强婴幼儿家长对于接种疫苗重要性的认知,在社区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

上海自2016年1月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终结了自1980年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伴随人口流动和全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上海市新增的孕产妇数将远超往年,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乙肝母婴阻断措施是一项新的重要公共卫生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显示未进行HbsAg检查的孕产妇数占1.94%,即有1.94%的母亲在未经检测情况下生产,未检测原因均为:孕产妇未在生产的医院办理保健手册(俗称“建大卡”),未执行生产医院的一系列产前检查而直接入院生产,这一现象使可能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失去联合免疫的机会导致感染,这是乙肝母婴传播途径的阻断中一个盲点。随着孕产妇数量的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和产科机构需建立更完善的孕产妇保健机制,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工作,减少HbsAg未检测人数,以避免因未及时实施免疫措施而导致新生儿乙肝感染。

参考文献:

[1] 张和平, 李虎成, 冯杏琳. 123 例HBV 携带者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情况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18(7): 74.

[2] Liang XF, Bi SL, Yang WZ, et a1. 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J]. Vaccine, 2009, 27(47): 6550-6557.

[3] 上海卫生信息网. 这就是肝炎.了解它, 面对它. [EB/OL] 2013-07-29 http:///b/20681.shtml

[4] 操冬梅, 肖梅, 茄┑. 1694 例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13(29): 2007-2009.

[5] 单芙香, 吕秋莹, 程锦泉. 2011-2013年深圳市孕产妇HBsAg携带现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30(5): 769-770.

[6] 王建勋, 张维璐, 王廷材等. 甘肃省武威市孕产妇HBsAg 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14, 30(7): 936-939.

[7] 石果, 张顺祥. 我国孕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Meta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3, 14(1): 26-30.

[8] Michielsen PP, van Damme P. Viral hepatitis and pregnancy[J]. Acta Gastroenterol Belg, 1999, 62 (1) : 21- 26.

[9] 梁小丽. 670 例HBsAg 阳性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特点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18 ( 9) : 57-58.

妇联疫情期间工作计划范文6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员战“疫”“硬核”担当。“顶格”应战肺炎疫情,累计报告的3例确诊病例,未出现一例交叉感染,较早被确定为全省低风险县区。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到科学、精准防控,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综合医改增添新活力。全区乡镇(中心)卫生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区政府与市一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地合作进一步加强。村医退出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到龄退出村医待遇得到落实,92名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全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稳步推进,“两卡制”认证服务人数4.11万人,建立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5.73万份。

(三)卫生健康民生工程有效实施。出生缺陷防治有序开展,孕妇咨询随访率100%。智慧医疗建设有序推进,全年产生规范化电子病历5321份,电子病历规范率90.33%。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及职业病防治工程稳步推进。共为851对婚检对象进行免费婚检,任务完成率100%;0-6岁儿童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总剂次3.87万人次,任务完成率100%。现场调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263家,监测作业场所22家;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22家;煤尘(煤矽尘)等28种职业病监测信息上报350条。

(四)疾病控制工作落实到位。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和疑似病例80例,完成结核病人治疗36例;完成艾滋病目标人群干预88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17人次;血防查螺503.25万平方米,灭螺20万平方米。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建成疫苗全程追溯系统,在册儿童疫苗接种任务完成率99.17%,12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有效处置。学生常见病健康监测及干预项目全面完成,共调查学校24所、学生2700人。肺炎疫情监测得到加强。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肺炎病毒核酸监测室,并投入运行。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种3万余份,设置宣传栏126个。

(五)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杨桥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累计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加强院感控制,落实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扎实推进以医联体为依托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区域远程心电会诊系统运行良好。制定公费定向培养三年制专科医学生充实乡村医生工作队伍计划,已与4人签定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就业协议书。推选5名临床医师、16名乡村医生赴市立医院进修学习,公开招聘6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2020年10月接受了国家专家组评估验收。

(六)综合监督执法规范有力。加强医疗卫生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执法监督,对100余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80余家公共场所监督实现全覆盖,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0余起。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防控措施落实不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8家。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及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共记分2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用等级考核评定。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受理、审办公共场所许可、医疗机构许可、医护人员注册等事项100余件,按时办结率100%。

(七)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统计年度内全区出生1706人,人口出生率9.82‰,自然增长率4.28‰。完善“一次登记、全程服务”信息系统,共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生育证1318人;托幼机构备案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母婴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特扶等惠民政策。共为4660名奖、特扶(奖扶扩面)对象发放奖、特扶资金357.07万元。借助人口基金救助贫困大学生30人,发放救助金6万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5.29”协会日、“7.11”世界人口日服务活动。推进妇幼健康和家庭服务能力建设。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通过评估验收,大桥街道芭茅巷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大龙山镇新家庭计划发展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五横乡曰公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申报省级验收。全面落实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阻断母婴传播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78对计划怀孕的夫妇进行免费优生健康检查。

(八)健康脱贫决战决胜。全面对标落实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大幅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年完成3807人系统签约、履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规范和优化贫困患者大病救治管理,全区268例集中救治对象救治率100%;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专家巡诊活动,邀请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对全区各乡镇大病专项救治救治对象进行健康巡诊,确保贫困人口大病应治尽治。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严格对照“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对新出现的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及时实行动态清零。区卫生健康委荣获2019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先进单位称号。

二、“十三五”工作成效

(一)基层医改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补助政策,全面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与优化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落实村医退出生活补助政策,5年来共发放补助资金260余万元;建立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20年末,92名在岗村医全部参保;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2015-2016年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位于城市考评区先进行列;2016年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考评中获得先进位次;2017、2018、2019年分别获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同类考核中第一名,2020年获得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三)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投入持续加大,2016—2019年,区本级财政累计投入卫生健康相关经费25337.43万元,卫生健康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72%。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迁建杨桥中心卫生院,400余万元更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

(四)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我区与市中医院专科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接受部级专家组评估验收。

(五)卫生监督执法不断加强。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对辖区100余家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50余家各类学校,近100家住宿、美容美发、游泳馆、练歌房等公共场所进行了全覆盖卫生许可审查。共开展行政许可900余次,日常监督1800余户次,行政处罚100余起。

(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稳步推进,全区执行“两卡制”服务的乡村医疗机构65个,覆盖率100%。我区被评为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优秀项目点,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落户我区。2017年先后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家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区和全市首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成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省级验收,顺利实现了疟疾消除目标。

(七)健康脱贫保障有力。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30日累计兑付贫困人口住院补偿4955人次,补偿比例达88.98%。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809人,实现“应签尽签”。强力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8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水平。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原则,做好精准健康管理,强化对重点地区来员及入境人员的联防联控。

(二)推进综合医改各项任务落实。推深做实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完善以市八院与市一院医联体为依托的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成果,推进与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校地合作事项落实。

(三)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

(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防控肺炎为契机加强全员能力培训和实践运用。加强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监测能力。

(五)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优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儿童口腔卫生综合防治工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