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 消防技术 灭火原理 灭火方法

1.引言

火灾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有着很强破坏性,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对火灾的防治工作进行提高,同时也要对灭火方法和措施进行提高升级,因为在灭火的过程中,由于灭火方法和灭火措施的不当,极易造成火势的扩大乃至于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火灾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灭火原理和方法的分析探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技术层面上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并使得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达到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目的。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2.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自然界中,可燃烧的物质充斥其中,伴随着我们左右。火灾的产生则是可燃物不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目的燃烧的现象。可燃物的燃烧指的是其与氧化剂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有发光发热、火焰现象,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变现形式。我们所说的灭火,是指根据燃烧物燃烧的方式和状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破环燃烧的基本条件,终止燃烧的过程。

3.消防技术中灭火的方法

在前面所述的灭火原理之中我们知道,消防技术的灭火过程的关键在于燃烧链条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阻碍。在通常情况下,消防技术采取的灭火方法可分化学灭火方式和物理灭火方式。典型的化学灭火方式是化学抑制方法,而物理灭火方式的典型代表为冷却法、窒息法以及隔离法。在实际的消防技术灭火过程中,方法的采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其中的几种更可以是交叉重发使用。

(1)化学抑制法。化学抑制法主要是根据链锁反应着火理论,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从而终止链条反应。化学抑制法是通过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所进行的方法的,该方法是能够很有效的抑制物体的燃烧,在消防灭火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实际的消防灭火技术中,燃烧物中含有的氢对维持可燃物的有效燃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的火焰中,其连锁反应的维持主要靠H、OH、O这些自由基来完成。在实际的灭火过程中,可以使用卤代烷灭火剂,因为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会产生Br、cl和粉粒,这些物质可以对火焰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实现一种高效的灭火。

(2)冷却法。燃烧物在燃烧时必须要达到其燃烧所需要的可燃点,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假如说能够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点之下,那么燃烧亦可以被终止。冷却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其主要做法是将可燃物的燃点的温度降到其可燃点以下,温度的降低便会使物体在燃烧时无法达到其所必需的可燃点,不具备了充分的燃烧温度,燃烧的过程便被终止了。在具体的实际消防灭火技术中,冷却法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消防水枪的方式。水有着较大的汽化能力另外水的冷却效果较好,当冷却物和燃烧物接触时,可以将其直接作用到燃烧物体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燃烧物体的冷却作用,燃烧就会终止。冷却法比较适用于对固体可燃物所引发火灾的扑灭工作,能够起到有效阻燃的目的。

(3)窒息法。在消防灭火中,窒息法是通过阻断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利用不可助燃的惰性气体来稀释空气,使得燃烧时燃烧物因氧气减少而熄灭。在窒息法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来对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一般而言,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0%,当出现氧气不足时,整个燃烧的过程便会得到阻碍。窒息法的主要方式还有利用石棉毯、黄沙、泡沫等难燃物进行燃烧物的覆盖的方法,另外也可多起火的船舱、设备、坑道进行封闭来实现。

对于窒息法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对于炸药类物质在房间、车厢等地方着火时,不可使用窒息灭火,反而要将门窗、舱盖打开,进行水的注入冷却,因为采用窒息法会引起爆炸。在遇到钾、镁、钠、铝粉等物质时也应注意,因为这些物质的金属性质十分活跃,若是采用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惰性其他扑救时,这些物质会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进而剧烈燃烧。在使用泡沫灭火剂时也应注意忌水性物质,因为泡沫灭火剂含有大量的水,会引起化学反应进而发生爆炸。

(4)隔离法。隔离法的原理在于将空气和燃烧物质进行隔离或者移开,使得燃烧物质缺少必要的燃烧条件,燃烧区就会因为缺乏燃料而不能蔓延而停止。在消防灭火技术中,隔离法的具体做法有使用泡沫或者石墨粉,在燃烧的物体和金属之间形成有效的隔断。当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时,火焰就失去了燃料来源,氧气供给也会减少,可以达到燃烧自动阻断的效果。

采用隔离法时,疏散火场的可燃物质有造成新的火灾隐患的可能,应对搬离火场的可燃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二次火灾的发生。在遇到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火灾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时应先切断燃料来源,若不可切断时,应使用水枪冷却使其稳定。

4、结语

灭火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迅速性对火灾的扑救工作有着很高的提升,能够减少火灾到来的损失。因此对于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的研究有着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灭火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消防技术会有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力伯,杨宁.油类火灾灭火剂及应用研究进展.2011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火灾的发生变得增多。火灾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有着很强破坏性,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对火灾的防治工作进行提高,同时也要对灭火方法和措施进行提高升级,因为在灭火的过程中,由于灭火方法和灭火措施的不当,极易造成火势的扩大乃至于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火灾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灭火原理和方法的分析探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技术层面上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并使得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达到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目的。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2.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自然界中,可燃烧的物质充斥其中,伴随着我们左右。火灾的产生则是可燃物不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目的燃烧的现象。可燃物的燃烧指的是其与氧化剂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有发光发热、火焰现象,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变现形式。我们所说的灭火,是指根据燃烧物燃烧的方式和状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破环燃烧的基本条件,终止燃烧的过程。

如前面所说,消防灭火的原理就是如何使得燃烧物的燃烧链条被破坏。通常来讲,再对燃烧的每个条件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燃烧过程中氧化物、可燃物以及温度等各个环节进行破坏达到整个燃烧链条破坏的目的。想要实现灭火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即有效的灭火,基本的原理则在于对燃烧的温度、氧化剂、可燃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燃反应的有效抑制与否关键在于上述环节的有效控制。

3.消防技术中灭火的方法

在前面所述的灭火原理之中我们知道,消防技术的灭火过程的关键在于燃烧链条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阻碍。在通常情况下,消防技术采取的灭火方法可分化学灭火方式和物理灭火方式。典型的化学灭火方式是化学抑制方法,而物理灭火方式的典型代表为冷却法、窒息法以及隔离法。在实际的消防技术灭火过程中,方法的采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其中的几种更可以是交叉重发使用。

3.1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主要是根据链锁反应着火理论,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从而终止链条反应。化学抑制法是通过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所进行的方法的,该方法是能够很有效的抑制物体的燃烧,在消防灭火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实际的消防灭火技术中,燃烧物中含有的氢对维持可燃物的有效燃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的火焰中,其连锁反应的维持主要靠H、OH、O这些自由基来完成。在实际的灭火过程中,可以使用卤代烷灭火剂,因为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会产生Br、cl和粉粒,这些物质可以对火焰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实现一种高效的灭火。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效率高,切不导电,能够很有效的适用于大多数火灾。但也要注意的是,杜宇碱金属等一些金属化合物在燃烧时会产生高温,卤代烷会在高温下和这些物质发生反应并使得燃烧更加猛烈。另外,对含氧化学品也不适用。

3.2冷却法

燃烧物在燃烧时必须要达到其燃烧所需要的可燃点,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假如说能够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点之下,那么燃烧亦可以被终止。冷却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其主要做法是将可燃物的燃点的温度降到其可燃点以下,温度的降低便会使物体在燃烧时无法达到其所必需的可燃点,不具备了充分的燃烧温度,燃烧的过程便被终止了。在具体的实际消防灭火技术中,冷却法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消防水枪的方式。水有着较大的汽化能力另外水的冷却效果较好,当冷却物和燃烧物接触时,可以将其直接作用到燃烧物体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燃烧物体的冷却作用,燃烧就会终止。冷却法比较适用于对固体可燃物所引发火灾的扑灭工作,能够起到有效阻燃的目的。

冷却法虽然有着应用广泛的优点,但在一些特定场合采用消防喷水也会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再对可燃固体类如镁粉、钛粉、铝粉等引发的火灾中,不可以使用水来进行扑救,因为这类物质的燃烧过程会产生高温,使得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解出氧气和碳原子,从而是的氧化还原反应更为剧烈,会使燃烧更为猛烈甚至发生爆炸。再有遇到酸类腐蚀性物品时也不可用密集水流,否则会立即沸腾是酸液飞溅。对带有为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也不可直接用水进行扑救,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3窒息法

在消防灭火中,窒息法是通过阻断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利用不可助燃的惰性气体来稀释空气,使得燃烧时燃烧物因氧气减少而熄灭。在窒息法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来对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一般而言,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0%,当出现氧气不足时,整个燃烧的过程便会得到阻碍。窒息法的主要方式还有利用石棉毯、黄沙、泡沫等难燃物进行燃烧物的覆盖的方法,另外也可多起火的船舱、设备、坑道进行封闭来实现。

对于窒息法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对于炸药类物质在房间、车厢等地方着火时,不可使用窒息灭火,反而要将门窗、舱盖打开,进行水的注入冷却,因为采用窒息法会引起爆炸。在遇到钾、镁、钠、铝粉等物质时也应注意,因为这些物质的金属性质十分活跃,若是采用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惰性其他扑救时,这些物质会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进而剧烈燃烧。在使用泡沫灭火剂时也应注意忌水性物质,因为泡沫灭火剂含有大量的水,会引起化学反应进而发生爆炸。

3.4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理在于将空气和燃烧物质进行隔离或者移开,使得燃烧物质缺少必要的燃烧条件,燃烧区就会因为缺乏燃料而不能蔓延而停止。在消防灭火技术中,隔离法的具体做法有使用泡沫或者石墨粉,在燃烧的物体和金属之间形成有效的隔断。当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时,火焰就失去了燃料来源,氧气供给也会减少,可以达到燃烧自动阻断的效果。另外也可在实际应用时,将接近火源的可燃、助燃物搬离至安全的区域,在遇到可燃气体、液体泄漏而引发的燃烧时,可见那块关闭阀门关闭气源或者液源,使得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再搭配其他的灭火措施,得到终止火灾的目的。

在采用隔离法时,疏散火场的可燃物质有造成新的火灾隐患的可能,应对搬离火场的可燃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二次火灾的发生。在遇到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火灾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时应先切断燃料来源,若不可切断时,应使用水枪冷却使其稳定。

4.结语

灭火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迅速性对火灾的扑救工作有着很高的提升,能够减少火灾到来的损失。因此对于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的研究有着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灭火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消防技术会有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力伯,杨宁.油类火灾灭火剂及应用研究进展.2011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灭火救援;技术装备;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50-01

新形势下产生了新的问题。为按满足新的需求,灭火救援理论和技术装备应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完成新时期下赋予公安消防部门的任务,改善灭火救援理论和技术装备整体发展滞后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和相关的技术开发,从整体上,增强灭火救援技术装备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

一、灭火救援的理论发展需求

灭火救援的传统任务就是灭火救灾,随着时展,灭火救援在作战原则、作战方式上都产生了巨大转变,然而灭火救援理论作为技术转给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发展进度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结合灭火救援的实战需求,创新、发展灭火救援理论已成为公安消防部队当前的重要任务。灭火救援理论的发展中,要兼顾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创新,满足现实情况下灭火任务和灭火职能的需求,加强对新装备性能参数和先进技术理论的研究分析。

灭火救援的理论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新型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系数的研究,通过实验操作,根据新型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破坏情况,选定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工具,加强对新型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事故的战术理论研究,尤其是压缩天然气和车用乙醇汽油火灾的扑救战术。

2.加强对灾害事故发生及预防控制机理的研究分析,特别是对经常性、典型性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衍变规律的研究,以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及衍生灾害,例如,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用水灭火,水量过大会造成水渍损失,还会对空气、土壤造成破坏,污染环境,除此之外,还会造成交通堵塞、供水供电、通讯的中断,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成活。因此,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在完成灭火目标的基础上,还要避免形成上述衍生灾害。

3.加强对建筑物火灾高温环境下的风险评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楼层越来越高,其结构和建筑材料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特点,给灭火救灾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以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和力学角度为着手点,研究不同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火灾高温环境下的承重性和耐热性,做出准确有效的风险评估,只有掌握了火灾事故中建筑物倒塌的原因和规律,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科学有效的预测预警方案及应急措施。

二、灭火救援的技术装备发展需求

(一)灭火救援作战装备的发展需求

灭火救援装备即用于灭火扑救工作中的各种作战器材工具的总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将灭火救援作战装备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消防员防护装备。加强对消防员基本用具的科学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研制阻燃、防毒、轻便、安全的防护服装;提高头盔的智能功效,在具备护目、照明的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让头盔实现火灾现场的图像数据的通讯传输。

2.抢险救援材料。引进如液压式、气压式的切割、撑顶等便携式破拆工具,以及用于快速破拆的专用工具,例如快速破门枪、开锁器等;大力研发用于管道、罐体的便携式堵漏工具。

3.灭火器材。加强对水枪的而多功能、一体化研究,在手枪上设置水量调节器,以在灭火救援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适当的水量;推广对远程水枪、干粉泡沫两用枪、转向枪等专用型水枪的使用;加大对多功能、轻便型激动消防泵的使用,如可拆卸的便携式手抬泵、供水、清洁、水陆多用的消防泵等。

4.灭火剂。研制经济环保的新型灭火剂,研究不同灭火剂的灭火原理、灭火功效、最佳使用方法和应用环境;为避免灭火救援工作中造成的衍生灾害,必须大力研发用于减少火灾现场水体、空气、土壤污染的抗污剂。

5.消防车。发展大流量、大功率、高效节水的消防水车,研发专用于地铁、隧道的消防车,以及适用于高楼层的集供水、灭火、救人的多功能举高消防车;为保证消防员的安全,大力研发消防机器人,用于侦查、破拆等危险事项。

(二)灭火救援训练装备的发展需求

为提高消防员的应急备战能力,熟练使用相关的技术装备,必须加强对消防员的灭火救援模拟训练,以提高实战灭火救援的成功几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建立一个全面的事故训练系统,包含防护、侦查、堵漏、传输、除污、医疗事项,应用可模拟高温、浓烟等实景效果的可控式烟热训练系统,研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危险品仿真品用于实景演练,大力开发用登高训练、高空作业时的自动保护装置,在达到实景模拟的同时,保证人员的安全。

三、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事故预防、灭火救援的工作难度增加。新时代的发展对灭火救援的理论和技术装备的发展都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消防部队必须紧随实际需求,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装备的现代化、信息化。通过实战演练,熟悉新装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其功效,为实际灭火救援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俐,何宁.灭火救援理论和技术装备发展的需求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4

论文摘要:面对德州市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小城镇 发展 扫建设实际,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改进意见。

1、前言

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小城镇消防安全和 农村 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大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欠帐问题十分突出。我们通过对德州市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几点对策意见,供大家 参考 。

2、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消防规划不落实,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无章可循,存在盲目性和不 科学 性

消防规划是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缺少消防规划,有的虽在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中提及有消防内容,但缺乏深度,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德州市126个小城镇中,只有6个城镇编制有专门的消防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形成了消防规划专篇的不足30%0消防规划不完善,导致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无序、混乱和欠帐。

2.2城镇消火栓建设缺口大、到位差

许多小城镇消火栓建设还没有起步,现有消火栓安装普遍存在安装数量不足,管网管径小,压力低等问题,加之,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差,完好率低。目前,德州市126个乡镇中,安装有消火栓的仅88个,占总数的69.8%,其中38个乡镇尚未安装消火栓,每个乡镇平均消火栓数只有2.2具,欠帐率80%。全市供水主管不到1 00mm的乡镇53个,相当一部份供水主管不到50mm ,一半以上供水压力不足0. 25mpa,其中还有近35%的不足0. 1mpa。目前,大多乡镇白来水厂(站)通过改制已私有化,加之,政府专项维护经费不到位,城镇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网日常维护保养不落实,许多消火栓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开启。

2.3灭火救灾的基本装备缺乏,城镇自我救灾能力十分薄弱

小城镇大都离公安消防队比较远,火灾时关键要立足自我救护。各地小城镇普遍存在重组织队伍建设,轻装备配备问题。目前,德州市90%以上的小城镇依托乡镇干部、基干民兵和志原者等组建有兼职的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大都空有一个组织,而没有配备消防手抬泵、水带、水枪、消火栓钥匙等基本的灭火救灾和其它抢险救灾装备。火灾时,主要靠的还是锅、碗、瓢、盆、桶等端水、递水灭火这种最原始和简陋的手段,一方面使小城镇现有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无法取用灭火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应急分队的组建缺乏真正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4 自然 、天然水源取水设施不完善,可借消防水源利用率低

各地小城镇大都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或天然水源,这是小城镇灭火救灾的重要储备力量。黄河流经本市62公里,年可引水25亿立方,目前,德州市126个乡镇中,89个在镇区500m范围内有江河、水塘、湖泊、水库等自然、天然水源达186处,但真正能直接作为消防给水之用的不足30%,普遍没有因地制宜建立供消防车取水用的码头、取水井或取水口,消防车无法直接取水灭火,白白浪费了本就紧张的小城镇消防水源,火灾时,往往只有望火兴叹,望水兴叹。

3、加强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意见

3.1搞好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做到有章可循

搞好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小城镇消防规划。各地政府应当按照《消防法》、《山东省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要求,将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和落实。小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必须与城镇总体规划相配套,与城镇 发展 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特别要结合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还不发达的现状,注重实用,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重点从城镇功能分区和安全布局、市政消火栓、消防通道、消防基本装备等几个方面人手,不宜面面俱到,宜粗不宜细。

3.2加强小城镇消火栓建设和消防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

消火栓是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小城镇灭火救灾的基本武器。在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把消火栓建设作为重点,切实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对于新开发建设的区域,要按照城镇消防规划要求,坚持路修到哪里,消火栓就安装到哪里的原则,努力保证消火栓开始就建设到位。对于原有镇区消火栓欠帐问题,要认真制订计划,及时补充安装,尽快还清旧帐。另外,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环节多,任务重,要求高,必须从组织机构,责任制度,维护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要落实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的归口部门和责任单位,解决谁主管问题。要制定完备的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修理、验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3加强灭火救灾基本装备配备,提高小城镇自我救灾能力

小城镇火灾自我救护能力的提高,除了加强组织机构和救灾队伍建设以外,更为重要和关键的还在于救灾装备建设,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强化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等多种形式救灾队伍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木灭火救灾装备的配备。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手抬泵(轻便型)、消防水带、水枪等最基本的灭火救灾装备,对干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轻便消防车,组建专兼职多功能消防队伍,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救灾个人防护装备等。要加强灭火救灾基本装备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应用性训练、演练,提高实战水平,保障火灾情况下能随时集结,快速出动,有效灭火。

3.4因地制宜,抓好 自然 、天然水源取水设施建设,提高后备消防水源灭火救灾利用率

从各地小城镇现有河流、湖泊、水塘、水库等自然、天然水源情况来看,其水质、水量大都可作为消防给水使用。要加强消防取水设施建设,保证火灾时消防车或消防泵能够及时、方便取水灭火。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自然、天然水源的情况,有计划地修建一定数量的消防车用取水码头,开辟供消防车或消防泵用的取水井、取水口。可根据城镇发展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在镇区主要建筑区域修建一定数量的景观水池,既美化城镇景观,又可作消防水源之用,一举两得。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灭火救援 基本原则 调集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灭火资源的需求和使用也大大增加,为了适应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趋势,应该对目前我国的灭火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建立科学的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式,有效解决我国消防工作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例如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短缺、危险源需求不断增加、消防站建设不够健全,特别是县城乡镇等地区,消防保护面积大,但消防站设置较少。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消防设备不断改进,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配置也得到很大的进步。

1 我国跨区域灭火救援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传统消防力量调集模式和根据火灾严重程度进行灭火救援力量调集。其中传统消防力量调集模式主要是根据灭火救援预案或者火灾报警情况对第一出动力量进行调集,然后针对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调派一定的增援力量。而根据火灾等级对灭火救援力量进行调集是一种新型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式,根据火灾的实际规模大小将火灾分为四种等级,分别是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而不同的火灾等级采用不同的出动力量,只要明确火灾的具体等级和规模大小,就能确定相应的出动力量,合理的调集灭火救援力量。这两种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方式基本符合我国目前调集消防力量的基本需求,但是在灭火救援力量调集的准确性方面看,上述两种调集方式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导致实际出动的消防力量过多或者过少,不能准确匹配消防力量的调集类型,对灭火救援行动具有严重影响,加剧了火灾现场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针对当下存在的消防力量调集问题,国家出台了《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度和组织的指挥技术研究》,创新解决我国目前的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问题,根据我国灭火救援力量的实际配置情况,坚持动态灭火救援的科学理论,在对跨区域重大危险源的灭火救援力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新型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1]。

2 新型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

当重大危险源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该针对实际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此次火灾的实际灭火救援力量需求,根据具体分析结果,准确调集消防力量的类型和数量。在对火灾现场灭火救援力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判断该区域的消防力量能否满足实际灭火救援的需求,当该区域能够满足救援需求时,则没必要进行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应该自行停止;当该区域的消防力量不能满足实际灭火救援需求时,应该根据跨区域消防力量调集模型,坚持灭火救援圈的理论指导,准确制定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的调集范围,同时应该考虑通过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是否能够满足实际救援需求,若仍然不满足的话,则需要重新分析并制定消防力量调集模型。最终能够实时、动态性的进行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2]。

3 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的基本原则

3.1 时间和距离最短

消防重大危险源力量需求主要包括各种具体的分项需求,例如泡沫编程、水罐编程等等,而不同的需求力量都是由不同的资源供给地提供的,因此每一种需求力量单元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火灾现场,而需求力量单元的运输速度和到达火灾现场的距离直接决定了时间的长短,也就是时间距离,指的是时间维度的距离。为了使灭火救援活动能够准确快速的实行,应该根据消防力量调集的时间距离,按照就近原则对消防人员、应急物资和消防车辆等进行合理调集,严谨舍近求远的进行灭火救援力量调集。为了提高灭火救援力量到达火灾现场的速度,应该坚持动态灭火救援圈的基本理论,将重大灾害发生地区作为救援中心,采用辐射型救援,坚持时间距离最短的原则,从附近的消防站调集相应的灭火救援力量。其中时间距离主要包括集结时间距离和出动时间距离两种,集结时间距离指的是火灾发生后,火灾现场指挥中心或者调度指挥中心立即发出增援指令,增援消防队受理指令、对消防力量进行调度、集结到位所用的时间、而出动时间距离指的是所有需求力量从集结位置出发到达火灾现场所用的时间。

3.2 同一行政区域优先

同一行政区域优先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优先对同一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力量进行调集。火灾事故现场的同一行政区域内属于灾害单位主管的辖区范围,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调集程序比较简单,火灾现场指挥体系相对比较顺畅,调集到火灾现场的所有消防力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灭火救援[3]。

3.3 不同类型相互适应

不同性质或者不同类型的火灾事故需要调集的消防力量和资源也不同,因此在进行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过程中,应该遵循类型适应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对于易燃材料较多的区域、简易型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地区和建筑类火灾应该针对性的加强登高平台消防车和水罐消防车的调集数量;对于化工类火灾事故应该加强泡沫消防车、化学洗消车、水罐消防车和高喷消防车的调集数量;对于交通工具类的火灾事故应该加强吊车和抢险救援车的调集数量;而对于特殊天气环境下、夜间的火灾事故或者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的火灾事故应该健全重型消防水罐车和照明车的调集数量。

3.4 优先调集战斗编成等级较高的消防力量

战斗编成等级主要通过编成的战斗力情况进行划分,而编成的战斗力主要指的是在对火灾等重大事故进行处理时,战斗编成能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能力和自身的消防物质力量。重大火灾事故通常情况下火场规模比较大,灭火时间长,需要供给的灭火剂数量巨大,为了尽快扑灭火灾,必须调集大量的消防力量,从而满足火灾现场实际的灭火救援需求。而火灾现场的具体救援空间有限,,灭火救援力量调集过多会造成作战空间短缺,严重影响正常救援行动实施,阻碍了救援行动的开展,大大增加了火灾现场的指挥调控难度,直接影响了灭火救援的实际效果。针对化工类火灾事故,火灾现场的危险性较高,热辐射作用强,容易发生爆炸等现象,战斗力比较弱的战斗编成不能及时靠近火场进行灭火救援,自身作用得不到发挥。由此可见,在进行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过程中,在符合实际火灾现场消防需求的基础上,应该优先选择战斗力较强的战斗编成,包括泡沫消防车、重型水罐消防车等[4]。

3.5 对力量调集比例进行限定

在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增援支队中发生同一类型的火灾事故,充分考虑到增援支队自身的执勤备战需求,因此应该在增援地保留一定的消防力量,不能直接调空增援支队中的所有同类灭火救援战斗编成。力量调集比例指的是所调集的灭火救援力量在增援支队总体灭火救援力量中占据的比例。在进行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时,应该合理限定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比例,调集的所有灭火救援力量不能超过增援支队整体消防力量的相应比例。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时的力量调集比例、灭火救援力量类型、战斗编成的战斗力等级和灭火救援力量调集的具体时间距离,根据不同火灾事故的性质和类型,针对性的确定相应的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方式。目前我国的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调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较大,不能进行准确的灭火救援力量调集,容易造成火灾现场灭火救援力量过多或过少,以及消防力量类型不匹配等现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能够满足火灾事故现场的实际消防需求。目前我国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的约束条件还不够完善,大多数模型的约束条件受人工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应该进一步对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确保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夏登友.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5):172-176.

[2] 戎凯,田颖.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调集模型研究[J].魅力中国,2014(19):252-252.

[3] 朱康,刘斌,周德闯等.基于博弈论石化园区火灾跨区域灭火救援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172-176.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灭火救援 安全技术 火灾事故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因素越来越多。火灾原因也变得多样化,如此一来,给火灾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火灾事故不仅容易造成人员亡,甚至给个人、给集体、给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火灾的预防和救援工作,尽可能将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1 灭火救援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的灭火救援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灭火救援工作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利益,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利益。

1.1 灭火工作缺乏经验,采取措施不当

火灾事故的发生基本都是没有预兆的,这种意外性的事故发生,只有在第一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将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火灾现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合适的灭火方案,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整个现场的灭火工作会更难开展。当然,在灭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指挥员指挥整个灭火工作的进行,指挥员的指挥水平,直接影响到消防队员工作的开展状况。有些指挥员本身缺乏救援灭火的知识,对火灾现场的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以至于在指挥的时候做了错误的决定,导致制定的灭火方案不合理。甚至有些指挥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高,在火灾现场只想到了灭火这个目的,但是却忽视了灭火本身隐藏的一个重要问题,人身安全。火灾现场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如果防护工作没有及时的做到位,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1.2 救援对象和救援情况复杂

针对不同地区的火灾事故,开展救援是第一任务。不同类的火灾事故,救援的对象也会各有不同。现代生活中的建筑物结构更加复杂,无形中给灭火救援工作增添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救援工作更加注重的是减少人员的伤亡。现代社会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危险化学用品越来越多,一旦遭遇火灾,这些危险品和化学药品的危险系数逐渐增加,现场的危险指数持续飙升。在复杂的火灾情况中,传统的救援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场需求,消防部队的工作开展也遭遇了很多的难题。针对不同的火灾事故和火灾地段,都需要第一时间制定灭火方案,结合实际的一些考虑,尽可能快速的控制火灾现场。现代火灾救援现场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加之对现场情况了解不足,导致灭火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漏洞,影响了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

2 灭火救援的安全技术分析

基于现阶段出现的火灾事故,相关部门还存在很多急需改进的地方。充分了解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结合一些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究新的灭火救援技术,不断改进和提升灭火救援水平,从而尽可能减少因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

2.1 强化消防官兵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灭火救援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际操作和演练中得到提升,但是也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作为铺垫。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现场官兵快速的判断现场灾情,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定,从而制定有效的灭火方案。首先,作为指挥队伍中的指挥员,更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灭火使用的各项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工作原理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对消防员的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此外,对于消防员本身来说,必须掌握灭火中的消防知识,牢记灭火的原则,同时在灭火工作中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毕竟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国家财产的一部分。消防人员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总结相关的灭火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团队目标为目标,在参与的每一场火灾事故中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

2.2 加强实战化演练,提高综合素质

每个消防战士的自身能力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训练、不断积累而逐步提升的。对于消防官兵而言,提升自身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战化演练。在火灾现场,由于情况危急,很多时候考虑不到自己,在现场的时候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经验,可能会导致自身在火灾现场不能与其他队员紧密配合,整个火灾救援工作的开展也会遭遇阻碍。实战化演练成为了提升消防官兵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消防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实战化训练,根据目前的消防情况制定出最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考察消防人员的应变能力。这点对于火灾救援工作至关重要,火灾现场比较危急,突况太多,如果没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很难顺利开展火灾救援工作。此外,消防部门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实现现场演练、模拟演练相结合,单人训练和小组训练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实战化训练相结合,通过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提升消防人员的专业能力。

2.3 加强消防人员的装备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消防装备是保障整个消防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设备功能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消防人员在利用消防装备的同时,不仅要充分发挥出消防设备本身的功能,控制灾情,开展人员搜救,同时也要利用消防设备保障自身安全。现代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夹杂着太多的危险因素,一旦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很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就这一点来讲,消防装备必须是防火隔热服、消防手套、空气呼吸器组成的一整套防护装备,当然,消防官兵必须熟练使用这一套设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此外,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设备放久了功能会退化的,要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3 结语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还是比较大。做好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改进火灾救援技术,强化火灾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尼姝丽,赵利铭,王述洋.农村建筑火灾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