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例6篇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文1

关键词:《指南》;多样化评价;绘画作品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52-02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幼儿。”

我发现大班幼儿对作品主题具有一定的视觉敏锐性,他们主要凭借直觉感知,对局部的物象观察得比较仔细,能够描述某些细节。因此,我充分了解大班幼儿绘画特点,为多样化评价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了解大班幼儿绘画特点

(一)造型方面

1.绘画造型更为有意和经常化、稳定化。一般来说,大班幼儿在绘画之前都能事先想好主题,然后一直按照这个主题去画。

2.比较正确、灵活。大班幼儿不仅能更好地从发型上区分男女,而且能从服装上进行区分。如,男孩穿裤子,戴军帽,女孩子穿裙子、围围巾等,有的大班幼儿甚至能从服装的物品装饰来区分性别。如,女孩的衣服上有小花、小鸟、头戴蝴蝶结、发夹等。

(二)构图方面

随着能够画的物体形象的增多,大班幼儿能够在纸上画上多个物体,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日渐丰富和空间知觉的日益提高,大班幼儿绘画有了一定的立体空间,不仅在纸的下方画人画物体,而且也在纸的中间或上方画人画物体。

(三)用色方面

幼儿园常用的绘画工具是水彩笔、蜡笔,大班幼儿基本上能较客观地选用固有色来画画,只有极少数幼儿还会出现用色错误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涂色面积将逐渐增大,能较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手,或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或曲线、或弧线进行涂色,比较均匀、基本不留空白。

二、循序渐进地尝试多样化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评价是指对作品价值的判断。幼儿通过谈论作品的结构,用创造性的知觉发现绘画作品具有的潜在美感价值。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几乎没有单独的欣赏课程。灵活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评价绘画作品,既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又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笔者在艺术领域教学实践中,尝试严格遵循《指南》精神,多样化评价大班幼儿绘画作品,既达到欣赏的目的,又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抽样评价和逐一评价有机结合,坚持评价的正面性

1.避免单一的抽样评价,保护幼儿的绘画兴趣。平时,有的教师经常忽略评价的环节,或者只是单一地采用抽样评价的形式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其原因如下:其一,节省时间。一般来说,绘画作品的评价要等大多数幼儿画完画才进行,而幼儿作画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只是草草收场而已,效果不佳。其二,把幼儿作品等级化。幼儿的绘画技能掌握程度不一样,因此他们的画,往往被老师主观地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好的作品才列为评价的重点。殊不知,在幼儿眼里,自己的画总是最好看的,也很值得评价。

2.改革评价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造。为了尽量避免这些矛盾,我在大班初期采用抽样评价为主、逐一评价为辅的方法,尽可能地以欣赏的态度积极评价每一位幼儿的作品,把评价重点放在作品是否有童心童趣,而不是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作。只要发现幼儿的绘画作品有任何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比一比,谁的画星星亮”的形式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抽样评价用于集中活动,逐一评价则在课余时完成。评价时,我有意识地从幼儿绘画作品的布局、作品中物体的形象、色彩等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如果三者都有进步,可贴三颗小星星,依次贴两颗小星星或一颗小星星。第二次活动时幼儿就能及时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而我也对幼儿的绘画水平了如指掌。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客观性的评价语言逐渐为幼儿提供了评价的依据,能力较强的幼儿还乐意当小老师,和我一起给全班幼儿的绘画作品贴上不同数量的星星。

(二)幼儿互评,保证评价的全面性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有意识地让幼儿主动参与评价。我惊喜地发现幼儿竟然也能有模有样地进行合理的评价。例如,有一次我组织幼儿画主题画“家乡变化大”,佩佩小朋友画了很多房子,颜色也搭配得很鲜艳。但我的感觉是房子的大小安排不合理,而且画的都是同一风格的房子,显得单调。在评价作品时,我恰巧抽到她的画:“大家觉得佩佩画得怎么样?”舒舒很快就举起手:“老师,我觉得佩佩画的房子颜色很好看,但是房子都画得一样,不好看”。“小朋友,你们觉得舒舒小朋友说得有道理吗?”又有一位小朋友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还要画公路、汽车,才会更好看”。是呀,我没想到这一点,可是孩子却想到了,假如不让幼儿参与评价的话,就不可能发现幼儿的审美需要,岂不是委屈了幼儿?

我认为,幼儿互评应成为多样化评价大班幼儿绘画作品的最重要方法。尤其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更应把评价绘画作品的权力下放给幼儿。

(三)举办幼儿作品展,体现评价的公平性

为了让更多的幼儿有展现自己作品的机会,我把我们班的绘画角扩大了一倍,每当幼儿有新作品时,我就及时粘贴在绘画角,并由幼儿轮流挑选作品,这样,幼儿在挑挑选选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评价,绘画角也变得充实而常新。由于让幼儿参与,幼儿积极性高,课后,经常有幼儿三三两两站在绘画角旁指指点点,幼儿自己在对比的过程中学会了正确自我评价。

三、多样化评价大班幼儿绘画作品促进幼儿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多样化评价绘画作品对大班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由于我在绘画教学中坚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我们班的幼儿变得特别喜欢画画,宁宁等几位喜欢乱涂乱画的幼儿也变得细心多了,全班幼儿的绘画作品的画面都保持得干净、有序,让人看了觉得特别舒服。有的幼儿每天自己带纸笔到幼儿园,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画画,有的幼儿回家后还继续画画呢!幼儿的绘画兴趣大大提高,并逐渐养成自我创造的习惯与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活动不是由教师强迫幼儿进行的,它是以幼儿为主体的自由活动,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是幼儿对美的自我体验。对幼儿的审美活动,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评价自己的绘画作品,幼儿慢慢地学会在欣赏中对比,在对比中评价,久而久之,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三)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要求幼儿不仅要比一比,更重要的是要说一说,只要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让幼儿从“不会说”到“会说”,而且说得准确、完整,无形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一幅好的幼儿绘画作品,是幼儿淳朴心灵的自然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观察力来观察、引导,然后作出判断和回应,在培养幼儿逐渐了解、理解并适当掌握绘画表现的手段的同时,应更多地注意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当然,教师在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评价大班幼儿绘画作品时应注意以《指南》精神端正自身的教育观念,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要让每位孩子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2]张年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iy Press,1979.

[4]Parsons,M.J.How We Understand Art: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文2

           

            本学期,美术班的幼儿集体创作、个人创作作品共36幅。作品形式有蜡笔画、线条画、吹画、水彩画、装饰画,教学过程也是按以上程序循序渐进进行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进步,有四个小朋友参加全县艺术节书法美术大赛,两名幼儿获得一等奖,两名幼儿获得二等奖。下面谈谈我在本学期大班美术兴趣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  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我家后院的花奶牛》《我想去天上玩》《沙漠变绿洲》《苹果船》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  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1)

【推荐阅读】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这学期

            大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2  

【推荐阅读】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文3

一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存在的缺陷

1.评价行为比较单一,评价行为过于主观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采用成人化的眼光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只是追求幼儿绘画的美感,运用美术理论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而忽视了在美术活动中肯定幼儿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如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不顾及幼儿的绘画速度,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让幼儿停止绘画,使幼儿瞬间的绘画灵感不能展现出来,幼儿教师运用过于主观的评价方法,不顾及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感想,也不会挖掘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的灵感,不能运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评价手段比较单一。

2.评价语言比较枯燥,缺乏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不能进行细致而具体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没有针对性。如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只是评价“画得好”或“画得不好”,幼儿不知道自己哪里画得好,哪里画得不好。而且,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的鼓励性评价行为,当幼儿的美术作品达不到要求时,幼儿教师会说“你这是画的什么呀?”,“××画的比你好。”类似的评价,运用这种评价行为,会让幼儿渐渐失去美术学习的乐趣,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找不到成就感,时间长了,他们就不愿意学习美术绘画知识。

二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改进

1.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不能用完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想,但是,他们也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我,美术绘画就是他们表达自我个性和思想的途径,通过美术绘画,幼儿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时期的教学,要实现在游戏中教学,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并产生乐趣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幼儿具有较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幼儿教师的评价行为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

如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评价行为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天性是玩,那么,幼儿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的语言来进行评价,运用活泼的游戏化的语言,能让幼儿更好地接受,促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2.克服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实现多元化的评价行为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在于全面培养幼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评价行为不仅仅要体现在美术知识上,同时,评价行为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幼儿教师要采用情感性的评价行为,运用情感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幼儿在教师的评价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

例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可以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方法进行评价,幼儿教师可以说:“你的绘画构图比较合理,颜色搭配也比较漂亮。”然后,幼儿教师可以在情感层面和价值观层面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从幼儿的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出发,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绘画“小女孩给妈妈洗脚”的美术作品,幼儿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说:“你平时也是这样照顾妈妈的,是这样吗?”通过这样的评价行为,可以实现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情感的有效沟通,并且可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间接地让幼儿学会如何孝敬家长,实现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

3.要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诊断式的评价方法和终结性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行为中,不仅仅只是着眼于幼儿美术作品的内容,而且,幼儿教师的评价行为要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塑造幼儿自信乐观的态度为目标。

例如,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绘画时,有些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绘画出的美术作品没有立体感,这时,幼儿教师可以采用诊断式的评价方法和终结性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指出幼儿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肯定幼儿。这样的评价行为肯定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个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让幼儿产生自信,促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

三 结束语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行为是很重要的,其可以塑造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思维,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要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促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文4

【关键词】幼儿 绘画潜能

一、正确指导孩子的绘画过程

1.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孩子只有对他产生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主动的思考、主动的探索。教师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着手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点,提取出有价值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我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硬要让孩子画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东西,即使你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了,你也只是表面上完成了教学计划,而实际上孩子从中并没有学到什么,你的教学目标也没有深入的实现。相反,如果你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调动起了孩子的绘画兴趣,那么,孩子们会长久的旁若无人的进行绘画,陶醉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

2.丰富孩子的直接经验。孩子的知识和能力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绘画更是如此。因此,在绘画之前要丰富孩子的直接经验,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让孩子接近大自然。《纲要》指出“引导孩子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可以组织孩子去春游、参观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为孩子的绘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才有内容可画,才不觉得空洞。

3.教师要适时的“放手”和“出手”。具备了以上两点,接下来的绘画就有点顺理成章了。但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切记不要让孩子按照你的范画临摹,这样会束缚住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该“放手”时就要放手,给孩子应有的自,为孩子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心里氛围,尊重孩子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表现天赋,放手让孩子想象和创造。让孩子运用自己学过的绘画技能,如:点、线、圆等,通过自己的组合来完成与别人不一样的绘画作品。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经常会沉迷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和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宣泄。

二、正确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1.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大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的绘画过程,而忽略了绘画后的作品评价,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对幼儿绘画作品的正确评价可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潜能,同时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2.换个角度进行评价。有很多老师在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是往往以成人的视角来进行,这其实又是不正确的。孩子的绘画视角怎么能和成人一样呢?既然绘画视角不一样,那么评价标准又怎么能一样呢?我们应从孩子的绘画特点:夸张、随心所欲、随意用色??????等出发,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爱护他们的个性,注意他们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趣,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绘画,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够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实现他们奇特的想象,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评价应做到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评

价作品时,教师的眼光不能总落在几幅画得像、画的干净的作品上,面对那些有自己创意、形象可笑的作品或一味训斥,或视而不见,久而久之便会抹杀了孩子绘画的兴趣和潜能,更会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扭曲了孩子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幼儿绘画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活动强化与周围物体的接触,增进认识、培养情感、锻炼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不在于传授给幼儿多少的绘画技能技巧。我们要爱护幼儿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趣,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一幅好的幼儿绘画作品应充分体现孩子的思想感情,具有孩子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

4.确立评价的标准。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应采取幼儿之间比较、幼儿自身发展的前后水平比较、个别幼儿群体水平比较、个别幼儿同群体水平比较、或者是根据教育需要与目标进行比较、群体与群体比较或者是根据教育与需要与目标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进行评价。另外,绘画活动中评价作品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如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进行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教师评价时语言要生动恰当。以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潜能。不要只评价“两头”,要面向全体幼儿,给予大多数幼儿较大的关注,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文5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幼儿的绘画是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也不能作为判断幼儿的性格的心理分析工具。幼儿的涂鸦和哭笑一样仅仅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一幅表达幼儿内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画,即使在技艺上还未成熟,但幼儿的表达愿望得到了满足并体验到了愉悦,这就是表达的快乐。在绘画活动中,对幼儿的作品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一个结论,或绘画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成长。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幼儿绘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要求。

二、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

虽然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一百种语言”,其中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幼儿掌握,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艺术与其它各领域的渗透,美术活动还可以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不断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幼儿具有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画笔、颜料、纸张也是他们的玩具。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不足,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在进行绘画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用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方式。自评式评价是教师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比如,“我喜欢吃的水果”、“游乐场”等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多功能椅子”、“生活中的标志”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幼儿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在评价中态度极其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让幼儿参与评价,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但幼儿被限制在教师提供的评价内容里,没有自由驾驭语言的机会,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推优式评价,是先让幼儿分组互相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集体交流。在评论别人的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及语言,孩子们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评价,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取长补短,有效提高绘画水平。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但幼儿的鉴赏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最初阶段容易出现习惯性的感情倾向,如老师经常表扬的幼儿,幼儿也会认为他画的就是好,他被推选的机会就很多。其他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会逐渐降低。如何将自评、互评、共评很好地融合、统一,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幼儿的画和成人的画是完全不一样的。成人所感兴趣和欣赏的画未必是幼儿喜欢的,因此,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别和鉴赏幼儿的画是不恰当的。一般的评价都是以一幅画是否完美、整洁、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来作为标准。殊不知,在幼儿期,孩子身体各器官正处于发育期,手指小肌肉发育不完善,手眼协调能力差,画面比例不协调,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往往就是这些单纯、幼稚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比如在画《我和爸爸》的活动中,郭伟杰画了一条长长的马路,马路上排满了小汽车,而且每一辆小汽车都有翅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画,他解释说:“每次星期六我跟爸爸去涵江批发货,路过黄石都堵车,如果每一辆车都有翅膀可以飞,我和爸爸就不用在路上等那么久了。”所以我们在评价时应主要看画面有无童趣,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

五、善于倾听孩子的作品

传统的评价以引导为主,参与为辅,往往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确定一幅画的好坏,使许多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即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了,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有表达的乐趣,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在评价作品时,我们要尊重幼儿,善于解读幼儿的作品,例如在画《太阳》的活动中,郭启新小朋友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其他小朋友都笑话他,而他却反驳说:“太阳是会变颜色的,我在镜片上放了两块绿色亮光纸,太阳就变成绿的了,不信你可以试试看。”这就是孩子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应该好好地去呵护他,让他们画自己所想的画。

六、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反思 习惯培养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感受美、探求美、创造美。如何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本人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多年的工作实践,简单淡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和学习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美术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是不持久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调动,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精心选择内容。

首先,美术内容的选择要跟上幼儿的认知水平。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思菲德的教育研究表明,10岁以前,幼儿的美术能力是随着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的。因此,我认为小班美术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突破以简单的线条画为主的模式,为孩子提供多种材料,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允许幼儿用材料大胆地表现他们感受强烈的事物。随着中班幼儿知觉水平的提高,选材应注意丰富性,凡是孩子们认识过的事物都可以表现。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感受事物的差异性及多样性。大班幼儿的活动能力增强了,活动范围扩大了,头脑中的形象增多,造型能力明显提高,内容选择应多种多样。例如《公园里》、《十字路口》,这些都是幼儿十分熟悉的。教师在谈话中帮助他们回忆,孩子们在谈话中互相启发,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另外,大班还可安排一些写生活动。这样幼儿自身的组织构造能力以及对外形的表现能力,在写生活动中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其次,美术内容的选择要留给幼儿想像的空间。这是发展创造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引发幼儿产生主动表现的欲望。因为艺术创造本身就是幼儿进行思考,想像、尝试和发现的过程。

2、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

传统的绘画材料有油画棒、蜡笔、水粉颜料、毛笔、白纸等。但是,在幼儿的视野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以水泥地为画纸;以粉笔为绘画材料。如此大的画纸给了幼儿驰骋想像的天地。以大大小小的瓶盖为绘画材料蘸着颜料印下泡泡、气球、熊猫、小鸡。以可爱的小手、小脚丫为绘画工具,在报纸上印下一片片树叶,一朵朵小花。棉签、纸团、弹珠、毛纸、树叶等。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让幼儿感到新奇、感到有趣,吸引幼儿很快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指导幼儿观察与思考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观察是创造的前提。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幼儿画画或做手工之前,首先是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基础。美术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在课堂上指导幼儿观察和临摹现成的作品,而应该着重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培养幼儿用自己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进行独立作画的能力。要注意配合课堂教学内容给幼儿布置观察与思考的作业题,组织幼儿多方面接触和观察所描绘的对象,使幼儿通过自主的观察、思考、对比、分析,掌握对象的特征,创作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正确指导幼儿认真观察,可以提高幼儿绘画能力。小中班幼儿在进行人物绘画时,大都是把人物的胳膊、腿用一条线来表现,把身子画成三角形。因此我特意请一位幼儿当模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其身体、四肢分别是什么形状。让幼儿说一说该怎样画出来,以后再画人物时,再也没有幼儿用线段来表现四肢了。

三、增强幼儿自信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小中班幼儿。每到上课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拿着画笔一动不动,你问他为什么不画,他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不是孩子不会画,而是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下笔,生怕自己画得不好,被教师或别人嘲笑。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微笑着鼓励他:“大胆画吧,画错也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会画得很棒。”对于还是不敢动手画的幼儿,我会握着他的手和他一起画上几笔。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会及时地发现和表扬,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口气对待孩子的创作,使孩子们觉得有成就感,大大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心信。使他们能够不受拘束,大胆表现。

四、丰富幼儿想像力

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是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基础。绘画的目的应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为前提。从而带动绘画知识,技能技巧的提高,并不是以传授技能技巧为重点。因此,在绘画之前,应鼓励幼儿多想、多观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去画。通过这种形式,幼儿的思维插上了想像的翅膀,用充满艺术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纯真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稚嫩可爱的手法画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例如,在绘画《大象》这节课时,我先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子,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各异什么食物,喜欢做什么。在绘画时,请幼儿开动脑筋,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大象。结果,孩子们的作品画得很丰富,有的孩子画大象用鼻子卷食物,有的孩子画大象用长鼻子吸水帮小猪洗澡,还有一位幼儿画大象在表演杂技。

五、注重幼儿作品的评价与展示

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使他们对开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因此,在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用孩子的眼光欣赏、评价孩子的作品。绘画作品对于幼儿来说,首先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美学范畴的“艺术”。孩子的创作过程以及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和他的种种感受远比作品更应受到重视。评价和欣赏幼儿作品,并不是只有在活动最后环节进行才好,在活中过程中进行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