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例6篇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文1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述评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初苏维埃政权遭受一系列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列宁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而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和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层面的发展和出色运用。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

新经济政策,是以列宁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人对苏联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特殊道路的探索。其理论成果,是关于“过渡时期”和“建设道路”的理论。

(一)关于过渡时期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唯物史观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他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921年春,俄国遭受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危机。在列宁看来,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用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列宁还论证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在经济上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坚持将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的地位,并且利用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是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

(二)关于前进与后退、直接或间接、革命和改良的辩证法

在建设道路问题上,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策略思想体现了前进与后退的对立统一关系。论文大全。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是前进的,但与此同时,不能不包含某些必要的退却、迂回。其次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体现了直接与间接、革命与改良的辨证关系。论文大全。在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认为“正面攻击失败了,那我们就改用迂回的办法。”[1]( P581)就新经济政策而言,它是革命也是改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所阐发的许多策略思想及辨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宝贵贡献。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波及中国。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高度重视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

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时前进与后退的辩证法方面,毛泽东说:“‘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正是列宁主义。”[2](538)这里他深刻准确地阐述了列宁关于战略退却的理论。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来看,毛泽东认识和阐述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因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教条主义给党的事业带来了危害。而毛泽东对列宁战略退却思想的研究也是出于实践的需要。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非常重视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阐述。邓小平肯定了列宁领导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3](139)在他看来,列宁的这一理论主张通过迂回的途径走向社会主义,适合当前中国人民实践的需要,可以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三、中国理论界对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界对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79―1982年中国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表明了苏联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有的学者提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要求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在探讨这一思想中前进与后退的关系。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举行。大会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方面。1989-1991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了低潮。针对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前进和退却的辩证关系,和列宁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一时期理论界对列宁思想的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原则和党性原则。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来发展生产力。论文大全。这一时期,中国理论界深入研究了列宁阐述新经济政策的重要著作,如《论粮食税论》《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十月革命四周年》、《论合作社》等等。有的学者提出了“东方列宁学”的概念,从东方社会的特殊性来研究列宁的理论。

由此我们看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理论界对列宁理论研究的特点:“一是深层次发掘列宁思想遗产,二是以新视角研究列宁理论,二是敢于进行拨乱反正。”[4](372)

四、综述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5](213)列宁遵循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针对当时俄国的国情,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的提出,首先表明了列宁毫不拘泥于固定程式,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思路。其次表明了列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推动力量。从废除余粮征集制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为当时的国情服务,列宁一直强调要在实践中来找出路。最后列宁深刻认识到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只有经济上得到了发展,政治上才会有保障。在辩证法方面,新经济政策除了体现列宁思想中的政治和经济的辨证关系,前进和后退的辩证法以及革命和改良的辩证法。

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后期思想的璀璨明珠,是列宁主义的理论制高点之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成功实践,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J].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列宁全集》:第4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政策无效;自由经济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背景、理论主张的简介

发展到现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已经经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提出理性预期、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货币冲击对经济周期的作用,提出了货币与产出的相互作用中货币作为诱因的理论,并认为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它并不能影响总产量的变化,而只有未被预见到的货币供给变化才能真正影响到实际总产量。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小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沙金特,尼尔•华莱士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则对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从实际因素方面寻找经济波动的根源,提出了完全信息下真实均衡的变动,强调了技术冲击和货币的内在性等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芬•基德兰德,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罗切斯特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

具体来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的两大流派。

2“政策无效”的命题、主张以其意义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交替关系即使在短期内也不存在。因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的措施(比如预先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这样,一旦货币供应量增加,就只能导致物价的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变化,而不能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所以,政策的变化连暂时的产量增加和失业率下降的目的都达不到。赫尔姆特•费里希对此说到:“理性预期导致十分不同的意义。由于经济当事人了解这个模型的各个参数,所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任何变化不仅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且也引起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变化,从而不会对这一体系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看来,“在货币政策的反馈规则之间做出选择对于具有合理预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中失业率的随机变化是无关的。

根据这样的观点,理性预期学派推导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是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该命题认为,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的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的不规则的变动,虽然能够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量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无效,其结果都是引起通货膨胀。下面用ad-as模型加以分析。

ad 代表总需求曲线,as代表总供给曲线,yn代表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水平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假定最初 ad 与 as 相交于初始均衡点 e。如果政府认为该国民收入水平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需求。那么,按照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总需求将会从ad相右上方平移,产量和物价都会上升,失业会相应减少。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会产生效果,但是,在长期中,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失业率会回到自然率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将更加严重。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并非固定不变或者仅仅依据过去的经验得出,而是会考虑到未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处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经济活动的主体会充分利用目前所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较为准确的预期到货币政策的变化而造成的物价上升。于是,工资、利率等名义变量都会立即向上调整。结果,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从初始状态向左上方平移和右上方平移,新的均衡点仍然处在原来与自然失业率相一致的就业率水平上,只是价格水平因为货币政策的变化(增加货币供给量)而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上。

根据政策无效命题,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便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对此,卢卡斯说“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就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任何刺激作用。预期得到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经济如果不反复遭受政府的冲击,就会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他们认为,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干预经济生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生效的暗含前提是:政府可以出其不意的实行某种政策以影响经济生活。但是,政府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就不能在经济政策上对社会搞突然袭击,而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办事,这样,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是无效的了。

对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宏观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批评看法:

(1)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理论证据表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在产量、就业或其他经济总量方面不会取得成效。即便在某些场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经济生活,但他们不可能克服经济周期。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经济学家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应该明确的告诉人们经济政策的后果。政策的结果确定性越小,实施政策就要越小心谨慎,因为任何一项错误的政策都会将事情弄得很糟。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就是不确定的。因此,政策的制定就需要从容不迫,加倍小心,决不能用那些曾经使用过的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措施去刺激经济。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对于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即使知道他们的结果,也仍然无法判断这种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意愿。根据凯恩斯主义方法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人,无法让经济中的个人去选择自己认为有良好结果的政策。他们是被迫选择这些政策的。其结果是,除非人们的偏好恰好和政策制定者的规定相配合,否则,这些经济政策很有可能是人们的处境普遍的变得更糟。

参考文献

[1]戴维•罗默著,王根蓓译.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

[2]江晴著.解读后货币经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文3

一、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1921年后,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渡过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从1918年春到1920年底,连续三年的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革命战争,苏维埃政权面临被颠覆的危险。苏俄面对内忧外患,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之1920年的欠收,饲料缺乏,牲畜死亡,经济的萧条导致广大工人农民生活异常艰苦。从1920年底到1921年初,苏俄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工人的不满情绪也在滋长,工农联盟面临分裂。针对当时的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战略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由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面对的一个艰难课题。列宁深刻的认识到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低,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家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力所不及的事情。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度必须采取迁回的方式。列宁和俄共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对苏俄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和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置余粮。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所征收的粮食少得多,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刺激了播种面积的扩大。粮食税的实施,肯定了小农这种经济形式,并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小农独立经营,从而最终实现了工人与农民的巩同联盟。

第二,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采取租让制、小业主合作制、租借制和国家组织代购代销几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同时,列宁在国营经济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比如要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

第三,在流通方面,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三、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第一,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俄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这是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一个重大启迪。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正是基于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在对国情的认识上,我国走了曲折的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国情都没有认识清楚,以致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其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清晰。十三大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十五大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表明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我国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基于这种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文4

一、我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以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特别是“三期叠加”特定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地稳定了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稳定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2013年,中央提出了“区间调控”的概念,要求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一年多以来,先后实行向小微企业等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扩大“营改增”试点、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等政策,同时积极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效发挥了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要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从“区间调控”到“定向调控”再到“相机调控”灵活运用,集中体现了中央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上的新探索新实践,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为“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应把握好的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为此,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

实施宏观调控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防止经济增速大幅波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又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一方面,要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把握好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上下限,加强区间调控、相机调控,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当经济面临滑出合理区间的风险时,采取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措施,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推动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短期和中长期结合

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既要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矛盾,也要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一方面,宏观调控要增强针对性、有效性,通过预调微调,搞好需求管理,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范化解各种经济风险。另一方面,着眼于改善中长期供给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要素产出效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国内和国际统筹

我国经济己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变化、世界资本流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调整,都会不同程度传导、影响到国内经济运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宏观调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多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要加快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主动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和沟通,更加积极地参与多双边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治理结构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四)坚持改革和发展协调

经济平稳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活力。要把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多重目标、多项改革和多种政策联动协调平衡。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动调控、稳中有为,通过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的改革措施及早出台、加快落地,使改革更加有力地服务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要通过改革创新引导宏观调控方式创新,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难题,着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十三五”时期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主要任务

《建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总结宏观调控实践经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从宏观调控实施依据、创新调控思路和工具、完善调控政策体系和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重点任务。

(一)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和总供求格局实施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体现了国家意志、人民愿望和对发展规律的把握,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纲领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是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年度工作安排,明确了年度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宏观政策取向。要强化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发挥好年度计划在落实规划上的关键作用,加强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金融资本运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合理配置等领域的引导和综合协调,稳定和引导社会预期,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有效防范风险。

(二)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

要依据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及时调整完善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现实针对性。“十三五”时期,要在保持政策基调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实行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取向,充实和完善“三个工具箱”,当经济平稳运行时,加快推出一些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当经济出现波动时,预调微调的力度就要大一些;当经济出现下滑时,采取力度更大的稳增长措施。要坚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把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创新政策工具,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保有压、有扶有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

(三)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建议》强调要“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为落实好这一要求,一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并逐步向战略构想、发展规划、政策思路、改革方案、重大工程等演化,形成政策储备。二要建立健全重大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重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节奏和出台时机,避免政策效力过度叠加或相互抵消,形成调控合力。三要完善政策分析评估机制。对政策背景、力度、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量化测算,统筹进行政策特别是重大政策的综合评估和协调,增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有效性。

(四)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必须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预警,特别是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进行预研预判,这些都需要夯实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提供了重要机遇,实时、海量的数据极大丰富了经济运行信息的来源。要建立健全政府大数据采集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整合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经济运行监测预测、风险预警和政策效应评估。加强政企合作,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大数据资源、产品和技术服务,为宏观调控提供支撑和保障。

(五)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政府价格管理要坚持把不该管的坚决放给市场,集中力量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十三五”时期,要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调放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快输配电价改革步伐,推动逐步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实现成品油价格的完全市场化,逐步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同时,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力度,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成熟定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文5

一、准确定位宏观调控的政策边界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主导经济的惯性思维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经验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我国宏观管理中长期存在宏观调控的常态化和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不仅造成在认识上出现“调控依赖症”“宏观调控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以及宏观调控“万能论”等偏差,而且在实践中经常性地出现将许多“微观”问题宏观化,将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扩大化、夸大化等问题,在带来一定程度的体制扭曲的同时,也造成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和政府职能的错位与越位。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宏观调控的政策边界、地位和作用,就成为我国宏观管理中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这些论述不仅将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准确地定位了宏观调控的政策边界。

第一,尽管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职能不同,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政府对市场的某种干预,因此,宏观调控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基本出发点,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建立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二,在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中,宏观调控不仅位居五大职能之首,而且只有中央政府才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因此,一方面宏观调控不能包办一切,越俎代庖,尤其是要与属于微观范畴的市场管理与规制划清边界;另一方面,只有中央政府才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责,地方政府则应履行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因而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责和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这两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不仅阐释了宏观调控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特征,而且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这就为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

二、大力拓展宏观调控的内涵和外延

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范式是以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为典型特征的。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宏观调控不仅被严格限定在总量的范畴,而且强调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与收缩来进行需求管理。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宏观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控的内容既包括总量调控,还包括结构性调控,长期存在“双轨并行”的现象。第二,调控的目标不仅关注西方宏观调控中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而且增加了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先后增加了房地产价格、土地、粮食安全、节能减排等目标,形成了兼具长短期目标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第三,调控政策不仅高度重视西方宏观调控中惯常使用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而且注重发挥国家战略与规划、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区域政策、土地政策、贸易政策、环境政策等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第四,调控手段既注重间接调控,也包含直接调控,在注重发挥经济手段作用的同时,还注重发挥行政、法律等手段的辅助作用和协同效应。第五,调控的重点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结合,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并重。

党的十以来,新一届政府又相继实施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等创新性宏观调控方式,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进一步拓展了宏观调控的内涵和外延。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调控内容上,“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的结合体现出“总量+结构”调控并举;“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需求+供给”的有机结合。

第二,在调控目标上,《决定》提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延续了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双轨并行”的经验,还增加了“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等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不仅首次将扩大就业列为目标,而且在“总量+结构”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提高效益、防控风险和保护环境等目标。

第三,在政策体系上,《决定》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则提出“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

第四,在政策工具上,在发挥结构性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相继推出包括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以及中长期融资债券、PPP等货币政策工具,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第五,在调控方式上,由“强刺激”转向“微刺激”,由“一刀切”转向“定向调控”、由“遵循规则”转向“相机调控”、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由“急刹车”改为“点刹”,并注重适时适度的微调预调,提高了调控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三、进一步凸显结构性调控的特色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明显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这种区别就体现在中国的宏观调控在坚持总量调控的同时长期坚持了符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结构性调控。特别是在应对2008年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相结合使得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与西方宏观调控的效果形成鲜明反差,并引起了主流经济学的反思。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宏观政策只关注总量调控而忽视了结构调控,才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因此,单纯关注总量的宏观调控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经济中的结构性变量和结构性调控措施,而关注结构恰恰与中国宏观调控的实践不谋而合。

结合中国宏观调控的长期实践可以看出,结构性调控具有紧缩性调控与扩张性调控相结合、需求结构调控与供给结构调控相结合以及政策工具多样、调控手段多重等特点。

首先,从调控性质上看,结构性调控也分为紧缩性与扩张性两种类型。在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3―1997年、2003―2007年五次紧缩性调控中,主要的结构性紧缩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消费需求的增长、压缩信贷规模、实现贷款限额管理、实行价格管理、压缩财政支出结构中的行政管理费支出等;在1987―1991年的宏观调控中,开始了运用结构性财政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信贷调节等;2003―2007年“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中对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资源耗费严重的“两高一资”行业的重点收缩更是体现了结构性收缩的特点。在1998―2002年、2008―2009年和2010―2014年三次扩张性调控中,主要的结构性扩张措施包括:运用结构性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减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向中西部等转移支付、保障和改进民生、支持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货币政策如取消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调整对个人消费信贷政策、支农再贴现和再贷款以及窗口指导、两次定向降准等措施等;注重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其次,从调控内容上看,结构性调控既有对需求结构的调控,也有对供给结构的调控。其中,对需求结构的调控体现在紧缩性调控中的压缩投资与消费需求,扩张性调控中的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等;对供给结构的调控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小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政府机构改革,新世纪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要素市场改革以及近年来的简政放权、降低税负、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鼓励创新创业等。

再次,从政策工具上看,结构性调控具有多样化的政策工具。几乎所有的宏观政策都可以作为结构性调控的政策工具使用,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价格政策、贸易政策、区域政策甚至粮食政策等。虽然西方主流理论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是,财政政策中的结构性调控功能与货币政策中的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等,明显属于结构性调控的范畴。其他如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价格政策等都体现为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选择,往往通过鼓励和限制等措施来实现不同的结构调整目标。

最后,从调控方式上看,结构性调控综合使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使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两种方式。在这里,不能简单地认为与间接调控相对应的是总量调控,而结构性调控对应直接调控和行政手段。事实上,新常态以来以结构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为代表的间接调控手段在结构性调控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可以说,以结构性调控为特色的宏观调控不仅在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常态以来的经济运行中也发挥了良好的调控效果。尽管当前中国遭遇三期叠加效应,经济进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阶段,但增速依然处于世界前列,增量依旧庞大。从趋势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调整与优化;决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的县域经济逐步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产业发展已经要求调整与优化现有的县域产业结构,结合县域特点来制定产业决策,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县域产业生产经营、政务村务、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广泛应用,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的过程。县域经济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县域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引导作用表现为:通过建立国家产业政策的信息传播体系和县域内外的产业信息交流体系,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系统向政府、企业、投资者、产业活动的从业人员(以下称为信息的利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并加以交流,使其依据信息做出决策,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一、信息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县域外,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域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通过信息化,使县域内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交换,县域内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对外传播,县域外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获得并在县域内交流。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在三次产业调整与优化方面表现为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向使用者提供下述信息:一是国内外的三次产业的生产与流通结构现状,让利用者了解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二是本县域现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特点和趋势信息,了解行业动态与走向、预测未来;三是本县域和周边县域的产业特点和趋势信息;四是县域内可培育的产业链信息;周边地区可形成产业链的信息、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信息。

通过提供一系列决策参考信息,引导使用者根据本县域的禀赋条件进行相关分析,作出调整与优化决策。主要引导方向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为政府、经济实体的产业优化决策提供引导;二是为县域内外资本拥有者的产业投资提供引导;三是为县域内外的产业联合与发展提供引导;四是为从业者产业知识普及提供引导;五是为农村产业人口流动提供引导。

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信息化能通过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信息

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县域实际状况,确立符合本县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信息化的引导作用是以此为中心提供信息服务。主要要围绕着依据信息确立什么是本县域的主导产业,如何确立和巩固其主导地位;本县域存在着哪些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要素,因此而形成或可能形成哪些具有明显本地特征的产业;本县域存在着哪些地域、技术、服务的优势可以形成新兴产业,或者说依据信息可以发现哪些具有潜在能力的特色与新兴产业的雏形,这些都表现为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1.依靠信息确立县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代表县域经济形象、获取县域经济利益的产业。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正确选择并努力发展主导产业是每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导产业是基础产业,要通过信息数据,总结出占有县域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规模,分析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能否是本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与来源产业,发展地、科学地判定主导产业。

2.依靠信息确立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依靠县域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条件下培养、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域特点的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是特色化、多样化的经济,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县域经济都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将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通过本县域的历史、文化、物产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与对比,找出本县域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与县域外有明显差异、有特点的并且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来确立。

3.依靠信息确立县域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技术创新,消费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以及新产品发明和潜在经营机会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而形成的产业。县域新兴产业需要依靠县域拥有或可能拥有的先进的技术与服务来确立,新兴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劳动力素质要求高是其主要特征。要通过信息分析本县域是否具备上述条件,是否有依靠先进技术与服务创立的产业使之成为新兴产业。

4.为产业扶持提供信息。为保证产业调整与优化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一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短时间内还不能依靠自身收益迅速取得盈利的,一些企业或投资者对产业持观望、犹豫态度的,要依靠信息扩大产业宣传力度,扶持产业发展。这些信息包括: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县内实行哪些支持县内相关产业的财政补贴、扶持基金;减免、缓征税收政策;低息、无息信贷金融政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补偿政策;产业技术培训、咨询、技术转让优惠政策;产业扶持中要确定哪些是需要重点扶持的,哪些是需要优先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长期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阶段性扶持的。通过信息引导政府关注新产业,企业投资新产业,农民从事新产业,促进产业调整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的引导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环节,中间环节,还表现在实施环节——即信息传递的末端。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本县域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出台哪些重点扶持政策;所对应的 有关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田间管理、收获储存、收购运输等各方面的扶持手段与政策都要通过有效的信息化传递让农民知晓。既要让农民认识到新产业、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也要让农民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下决心转向从事新产业、生产新产品,促使农民从原有产业向扶持产业转移。

三、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信息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信息化的引导作用要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地提供针对各产业优化升级的有益信息。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面临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关系协调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发展与县域自然、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以往的县域经济,由于信息不完善、导致决策不科学,往往只着重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考虑的是短期的经济效益、产业开发没有后劲,不能形成产业链及良性循环。有时不惜牺牲环境开发某些产业,给县域自然条件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影响了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和必然选择。在为决策搜集信息、提供信息、分析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问题,通过调整,既减少现有产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又能够在较合理的产业结构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依据信息有效地利用县域内外的生产要素,减少资金投入和能源消耗,达到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

决策所需信息需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县域产业优化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实践上难以弄清的问题,众说纷纭的疑点问题,被忽略掩盖的盲点问题,与现行提法做法不同的异点问题等,结合国内外、其他省份、县域的情况与对策,提供客观的具有独立性的信息供使用者决策参考。只有依靠信息化提供高质量加工后的信息,才能据此进行分析预测和建议,让使用者既能了解情况,又能得到启示,使信息更有效地应用于决策实施。

2.为决策执行提供信息。决策制定完成后,如何执行决策仍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者对执行者的信息传递;执行者对决策者的信息反馈;为相关者对决策的态度和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决策执行顺利与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