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例6篇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文1

然而采访却迟迟无法进行,他的病人实在太多,对于一位已近耄耋之年的人来说,记者真怕他体力吃不消,私心点说,也有点担心采访时他已太累,不愿多聊。

事实证明,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徐老不仅看起来精神矍铄,行为举止更属老当益壮型的,笑容可掬,幽默健谈,讲起医理来引经据典,颇具感染力。

徐老是江苏人,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跟祖父习医,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学院,1960年初进京,算起来从医已有50余年。他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亚健康调理都很有心得,尤其是亚健康调理方面,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曾给诸多各界知名人士做过中医调理。

徐老说,初春万物复苏,疾病亦属多发期,尤其是亚健康人群,因亚健康所激发出来的疾病会日渐显现。那么,什么是亚健康?该如何对付它呢?听听徐老怎么说。

什么是亚健康

对于亚健康这个概念,徐老认为,其实这是近些年才有的提法,准确地说应该是西医的称谓。对西医学也很有研究的徐老说,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我们说的“亚健康状态”。通俗地说就是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那么中医是不是对亚健康有着自己的称谓呢?徐老笑了笑说,其实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对“亚健康”有了明确的阐述。即“治未病”理论。

对四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早已熟背于心的徐老说,现在通常说的疾病,在古代是分开讲的,“疾”与“病”的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会发展成“病”。

患疾的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但准确地说,“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早就有了认识,患了疾、病,除了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也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最容易亚健康的人

目前来说,按国外的一项数据统计,现代社会人符合健康标准者仅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而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若把健康和疾病看做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人群。

对此,徐老基本认同。他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男女比例上相差不大,曾有数据认为女性人群要多于男性,是不确切的。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相仿,处于亚健康人群多在18岁至45岁之间,但也会有个例,14岁左右,思维成熟后即有可能成为亚健康人群。

由此可见,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精神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人,最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面临高考升学、生活无规律、饮食失衡、人际关系紧张的都市白领人群正在此列。除此之外,长期从事封闭、简单、机械化工作的人,因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刺激,同样易与亚健康结缘。

中医更适宜对付亚健康

虽说“亚健康”是个准西医名词,但徐老认为,对付它还是中医更有实际意义。“我并不排斥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上都有极好的疗效,不过单就亚健康的调理来说,我认为还是中医更能解决实质问题。”

徐老说,西医重诊断,诊断疾病一般都有两项指标,即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前者靠B超、CT、核磁共振、心脑电图后者靠化验血、尿、便。可亚健康状态的人往往在以上诸项都检查后,并无异常,但他自身却感有不适症状,因此可以说,西医在调理亚健康上往往会无从下手。

而中医则不同,中医靠望、闻、问、切,根据脉象变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判断,可以有的放矢地给患者开处方,且绝大多数患者的身体会有明显改善。这些并不是妄谈,都有临床案例的。徐老曾给很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调理好了亚健康状态,但当记者询问他们的名字时,徐老笑了笺,所问非所答地说:“抛开医德不谈,对于有知名度的病人,不要八卦,任何事情都要维持平衡,对人的个体来说,更是如此,身体要健康,心理上也一样。”

徐老说,中医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衡,以阴阳为基准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

“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阴平阳秘’,才是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发展为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病理体质的证型,是中医论治亚健康的依据。调治这种状态,要从整体的平衡观出发,使阴阳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恢复正常。”

亚健康该如何调养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应该及时调养。按徐老的说法,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必定会引发各类病症,诸如精神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甚至是骨骼方面的疾病,引发之源,几乎有一半以上都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关。

虽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就很容易出现猝死,也就是所谓的“过劳死”。徐老说,“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密不可分。

由此,作为为了生活、事业整日忙碌的人,首先要知道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然后就是必须要及时调理。

管好嘴、常迈腿、定期体检,不适时早就医,是徐老对紧张忙碌人群的忠告,并且总结出了对付亚健康的“十字方针”,即平心、减压、顺钟、增免、改良。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文2

关键词 中职生 亚健康状态

资料与方法

于2006年5月对卫生学校在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进行现况调查和分析。选择卫生学校在校2004级护理和2005级护理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全部为女生,其中一年级学生210人,二年级学生240人,平均年龄17.31±3.03岁。

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有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营养膳食状况、体育锻练和生活习惯等。共收回答卷450份,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结 果

中职生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学生中,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且比较严重,450学生中,存在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379人,其发生率为84.2%。一年级210学生中,有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164人,其发生率为78.1%,二年级240学生中,有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215人,其发生率为89.6%。说明中职生面临很大的健康问题,且二年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2,P

中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调查结果见表1。

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调查:在有亚健康表现的中职生中,原因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大、因就业困难而对前途缺乏信心、心理的承受力差、生活习惯不良(不吃早餐、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睡眠不足)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讨 论

中职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良的生活习惯:①不吃早餐。②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③睡眠质量差。

学习压力大:卫生学校中职生平时学习压力很大,用脑过度,对就业前景的担忧,身心处于超负荷状态,造成过度疲劳。

心理因素:由于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阶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导致心理紧张,从而引起心身疾病。

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人体具有生物钟现象,有高潮期和低潮期。在高潮期和低潮期,其脑力和体力都有较大反差。

实施学校健康促进,可减少中职生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

首先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意识,采取健康行为,消除不良习惯。

其次应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注重平衡膳食的合理营养:一方面要加强饮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营养配餐,以满足学生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需要。

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倡导和开展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体育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的机能,健全体魄,增强免疫力;体育活动在大脑皮质相应区域有强大兴奋区,使部分由脑力劳动或思想负担而产生兴奋的区域得以抑制,从而避免大脑皮层过度疲劳而诱发亚健康状态 [1]。

然后应加强中职生生活技能教育:如人际关系、调节情绪的能力、缓解压力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付各种危机和压力,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再次应发挥学校卫生室和保健医生的作用:做到定期体格检查,做好健康指导。特别要重视心理卫生及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校园内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活动。

最后应加强心理健康咨询: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班主任、教师应多关心了解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职校园的生活。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文3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虽然在身体上并没有疾病,但在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因其半数以上可能发展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因此对待亚健康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人体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有机平衡体。这个有机平衡体由许多体内及体外子平衡系统相互制约与协调,得以维持大平衡系统的稳态。稳态的保持就是健康,稳态的破坏则是疾病。

亚健康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个大平衡系统中的个别或若干子平衡体的稳态调节发生或出现障碍,影响人体大平衡系统稳态的自我调节或相互调节的功能,进而降低其协调能力,使得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降低。但在这个阶段,人体的大平衡状态尚未被破坏,只是处于临界水平中,此状态即人体处于亚健康形态。就人群而言,中年人是亚健康发生最集中的群体。

1导致亚健康的原因

1.1恶劣的自然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存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车辆的增多、人口的增加,使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间相对狭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等对人体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会产生不良影响;高层建筑众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房间封闭、办公场所狭小等,使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降低,进而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而随着各种现代化设施设备的介入,人们生活在人工营造的恒定环境中,其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坏,失去特定的内环境稳定性,从而导致亚健康。

1.2复杂的社会环境人的健康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异常激烈的竞争,日益膨胀的信息流量,不断增长的效率意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日趋分化的物质利益等,使人的身心长期紧张,得不到调节。思虑过度、心理失衡,严重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容易出现疲劳感、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精神紧张、情绪躁动、心灵疲惫、焦虑不安等,从而陷入亚健康状态。中年人的社会、家庭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身处复杂社会环境的漩涡之中。

1.3身体机能的衰弱衰老是机体生命过程中的必然规律,衰老与亚健康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由于衰老与亚健康状态在生理和代谢过程中都有功能低下的特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衰老的人即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并及时调整使之恢复健康,则必然会加速衰老的过程,从而导致了疾病的更早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走向衰老,正是亚健康状态的频发期。因此,亚健康状态对于中年人来说,更需引起高度重视,加以预防,以避免由亚健康转向不健康,即疾病的发生。

2防治方法

2.1重视亚健康状态必须对亚健康状态的知识要有所了解,对其予以关注,但同时也不能过分看重亚健康而无病,应当保持稳定心态。

2.2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根据塞里(H. Selye)的应激理论,在不良刺激下,可造成身体处于警戒与抵抗持续的状态,如果机体不再有可供动员的能量储备来对抗不良应激,则可导致严重的疾患。因此,较好地控制压力,使其在强度或时间上都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使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以使能量得到补充,就可以减少患病的机会,更好的应对亚健康。

2.3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这是中年人提高身体素质、放松情绪、对抗亚健康的良药。可以制定一个适合中年人的锻炼计划,如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等,通过躯体运动来转移心理疲劳,缓解机体张力。另外还要培养自己感兴趣的文娱活动,如听音乐、聊天、钓鱼、旅游等,或者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去看电影、共度周末等,以此为寄托,忘却疲劳,恢复身体的活力。

2.4饮食上注意调配,宜食清淡现代人饮食往往热量过高,营养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偏缺,造成很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中年人的饮食要保持低脂、低糖,并且要戒烟和少饮酒。因为饮食上的不合理容易使血脂异常,增加血黏度,不利于微循环功能,往往导致亚健康。

2.5注意多饮水目前多饮水已成为养生保健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中年人,应注意每日给机体补充足够水分,可以起到增加血容量降低血黏度,调节微循环紊乱的效应。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文4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可分为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2个分领域。近年来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持续增高,已经不容忽视。目前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因方面,如不同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等对亚健康的影响,但生理亚健康与心理亚健康之间的内在关联鲜有涉及,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水平心理亚健康对生理亚健康的影响,为防治大学生亚健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09年5-6月选取南昌市某高校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年级以班为单位进行抽样,回收样本829份,其中有效问卷796份,有效率96.1%。其中男生377人(47.4%),女生479人(52.6%);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分别为275人(34.6%)、242人(30.5%)、244人(30.7%)、33人(4.2%);平均年龄(20.55±1.35)岁。

1.2测量工具与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亚健康量表进行亚健康测评,量表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国内青少年亚健康调查问卷制定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亚健康的特点进行设计。量表共50条目,包括2个分项,分别为生理亚健康30条目(含子项目疲乏、疼痛、不适、消化、睡眠、学习记忆、免疫力、机能失调)、心理亚健康20条目(含子项目情绪问题、悲观态度、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每个条目根据最近3个月内症状的出现频率赋予5级量化记分,得分越高表明亚健康状况越严重。自制量表经预调查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931,分半信度为0.936。见表1。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亚健康判断标准,规定在排除经医院确诊的患者后,调查问卷中任何一项有得分>3分即视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他视为健康状态。分项条目中任何一项得分>3分,即相对应分别视为生理亚健康状态或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他视为健康状态。

1.3质量控制以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发放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说明指导,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完毕后统一回收并审核确定是否合格,剔除无效问卷,确保调查样本能代表总体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796名调查对象中:亚健康状态572人,占71.8%,其中生理亚健康状态431人(75.3%),心理亚健康状态476人(83.2%),同时处于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状态335人(58.6%);疾病患者114人,占14.3%;健康状态110人,占13.8%。

2.2不同水平心理亚健康对生理亚健康得分的影响所有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的生理亚健康得分为68.90±12.08,心理亚健康得分为50.65±7.97,均符合正态分布(Z=0.886,P=0.413;Z=0.992,P=0.278)。根据心理亚健康得分的四分位数将心理亚健康分为轻度、较轻、较重、重度4个水平,以比较不同心理亚健康水平时生理亚健康的得分高低。结果显示,生理亚健康得分均随着心理亚健康的水平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法两两比较显示,除较轻、较重2个心理亚健康水平下的消化、疲劳、不适、免疫的得分及较重、重度2个心理亚健康的水平下机能失调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心理亚健康水平下生理亚健康及其分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2。

2.3生理亚健康与心理亚健康得分的相关性分析生理亚健康及子项目与心理亚健康及子项目得分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均P<0.01),其中生理亚健康与心理亚健康两者总分的相关系数最大。生理亚健康及其子项目与心理亚健康的子项目情绪问题及悲观态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与适应能力及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相对较低。见表3.

2.4生理亚健康及其子项目的多元回归分析以生理亚健康及其子项目的得分分别作为因变量,心理亚健康的4个子项目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问题、悲观态度及适应能力三项进入了生理亚健康总分的回归模型(P<0.01),其中情绪问题及悲观态度两项回归系数较大;生理亚健康子项目方面,疲劳、不适、学习记忆、消化、睡眠、机能失调均随着情绪问题及悲观态度的得分增高而增高(P<0.01),适应能力对不适、学习记忆、疼痛、免疫也有影响(P<0.01),但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见表4.

3讨论

心身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循环、内分泌、消化、神经等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已经被证实可以由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目前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各方面压力都在逐渐增长,心理亚健康呈高发趋势,而与其相对应的生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也在上升,两者共存的比例高,这提示亚健康的2个领域同样可能存在着内在联系。心理疾患对生理健康造成影响的生物学机制可能是通过对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心理亚健康同样可能基于上述机制而对生理亚健康产生影响。心理亚健康如果持续过久,就可能导致对躯体的损害,出现生理亚健康症状,故本文回归分析中以心理亚健康的子项目作为自变量,分析其对生理亚健康及其子项目的影响。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被许多研究者认为与生理健康有着直接关系。本研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问题对学习记忆能力、机能失调和睡眠的影响较大,回归结果亦显示情绪问题是生理亚健康子项目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时间作用于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为主的边缘系统释放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使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发生改变而影响心率、呼吸等生理现象,最后导致生理亚健康的发生。如心率过快能使睡眠时间变短、质量变低,更易感到疲劳及不适,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可引起消化不良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悲观态度对生理亚健康及子项目均有影响。大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及未来的乐观程度是人生观的正确与否的体现,学习、恋爱和就业等方面的挫折容易使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转向悲观。人格生物学认为悲观的人脑内多巴胺等激发产生愉悦感觉的神经递质分泌程度低[8],使人的生理状态一直处于低潮,更易产生疲劳、免疫下降等健康问题。另一方面悲观的心态也可能会引起其他心理疾病而间接引起生理亚健康出现。陶沙[9]研究认为乐观可以减轻人的压力,并防止抑郁症状的发生。乐观的人在参加体育锻炼、人际交往、集体活动方面更具积极性,在遇到挫折时能够更好地调整心态,从而防止生理亚健康的发生。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文5

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问题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高校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过大,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是导致高校教师出现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如果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使学校教师工作活力下降,这会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陕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分析

亚健康的发生率一般被当作是能够反映被调查群体健康状态的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因为在对陕西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进行研究时,其本身的亚健康状况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教师群体的亚健康发生率是对教师群体最好的警示。从整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学术界研究中对于亚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对一个群体进行亚健康测试的过程中大体测试和调查的内容是相同的,主要包括了身体机能状态、心理健康状态、情绪变化、运动、睡眠、营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当然,在进行实际研究的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学者提出身体检查当中所出现的检查指标偏离正常值等都是我们在进行亚健康评定时的重要依据。依据上述内容对陕西省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寻访,可以指出,目前陕西省教师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3/4左右,虽然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调查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并对调查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这也显示了当前陕西省高校教师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亚健康形势。从整体上看,当前陕西省高校教师所面临的亚健康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分别是心理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道德思想亚健康状态、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在这五种亚健康状态当中,心理健康的亚健康状态对教师群体的健康的影响最大,就教师全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压力大、焦虑和抑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指的是教师任务繁重,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教师出现的身体上的不适。免疫力下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于教师工作繁忙缺乏必要锻炼,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起。道德思想亚健康主要是在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存在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社会适应亚健康状态指的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不稳定。

二、导致陕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因素分析

1.工作压力过大。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教学压力不断加大,在教学的同时陕西省高校教师还需要在科研工作和评职称当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这样往往导致高校教师用脑过度,以至于教师身心俱疲,造成教师体力和精力的透支,这样高校教师身体器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当中,造成了高等学校教师生命力的透支。此外,除了要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之外,教师还需要承担来自于生活和家庭方面的压力,导致了教师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状态,最终导致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2.缺乏体育锻炼。陕西省高校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评职称活动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导致高校教师用于锻炼的时间不断减少。从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来看,教师大多的工作时间是花费在课堂中和办公桌前,很少有时间去参与体育运动,即使有锻炼的时间也是在早晨和晚上比较短暂的时间内进行的。大部分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选择的是进行休息,而不是进行体育锻炼,即便教师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进行习惯性、规律性的体育锻炼的教师所占到的比例很低。由于教师长期体育锻炼不足,容易导致教师出现反映迟钝,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降低,进而导致了教师的其他机体功能降低,这样会使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3.心理素质比较差。陕西省高校教师身体亚健康和心理失衡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心理脆弱的教师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的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在亚健康人群当中同时患有抑郁症的人占到了40%~47%,焦虑症者占到了32%,躯体化障碍者占到了15%,而符合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精神疾患的诊断则是达到了72%。从整体上看,当前陕西省教师教育焦虑的能力普遍比较差,突发事件容易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很多教师都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当前很多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并且经常会无法摆脱自己出现的不必要的想法,导致陕西省教师群体成为亚健康高发群体。

三、陕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体育运动干预方式分析

1.体育运动方式。在教师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育项目关系到了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理的体育锻炼项目。此外,在选择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客观条件,这主要涉及到教师的闲暇时间,以及学校体育设施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师去校外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性比较小。为了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育项目选择时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另外根据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应该选择受天气因素影响比较小的室内运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身体机能差异,年轻教师可以选择对抗比较强、运动比较剧烈的体育项目,而年龄比较大、身体机能差的教师,可以选择慢跑等运动项目。

2.体育运动的时间。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只有达到合理的锻炼时间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时间少则效果不明显,时间过长则容易对教师身体带来不利影响。在运动时间长短的确定当中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运动的强度,一般而言,如果运动的强度大,那么时间就会比较短,如果锻炼强度比较低,那么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需要相应的延长。美国运动医学会通过研究指出,运动持续的时间应该在15分钟到1小时之间,有氧运动一般坚持到30分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合理地安排体育运动时间,避免不合理的运动身体带来的额外负荷。

3.?w育运动的频度。体育运动的频度主要指的是,教师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要保证体育运动具有规律性。一般而言,教师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一般应该保证每周在3次以上。日本学者池上晴夫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如果一周只锻炼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都会发生,在参与运动之后的1―3天之内身体会感受不适,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也不会积累。如果每周参与两次体育运动,身体疲劳和酸痛的感觉就会降低,并且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开始累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每周运动3次或3次以上,身体不会出现酸痛和疲劳的问题,并且对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亚健康调理的好处范文6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据有关文献分析,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也是现代医学难题之一。目前在国内,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就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评估方法、干预等综述如下。

1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主要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三少”即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各种仪器和生化检查较难确诊,并可能发展成为多种疾病。其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具有不被个人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为医学所确认的隐匿性和潜伏性;具有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和可逆性的特点。

1.1 躯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疲劳、疲倦、乏力,休息后不能缓解,头晕、头痛、眼睛干涩、眼睛酸胀、咽干、容易感冒、腰背酸痛、怕热、记忆力差、失眠多梦、容易出汗、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睡眠不好、胃肠不适等,其中以疲劳为最常见症状。女性特有症状中以痛经最多,胀痛也很多见。英国的一项前瞻性调查研究表明,30.3%的英国成年人感到疲劳,其中约1.1%为慢性疲劳,0.5%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荷兰有学者随机在5家综合医院抽取4741名成年人,在参与调查的2447名成年人中有57%的人感觉到疲劳,40%的人感到头痛,39%的人感到背疼。

1.2 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情绪低落、时常叹气、急躁易怒、注意力差、焦虑、抑郁等为核心症状,情绪不稳、精神不振、精神紧张、孤独、空虚寂寞、焦虑等出现频率亦较高。

1.3 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工作效率低下、交往频率低下、人际关系紧张、难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人际关系不稳定等较常见;逃避现实、意志脆弱、苦闷、压抑、交往困难也很常见。

1.4 道德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影响人的正确判断和决策,影响人的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损害人的生存质量。

2 亚健康的评估方法

亚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内涵十分复杂,不仅包括躯体的不适,而且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方面的不良等,因此应从躯体、心理、社会及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较多,但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评估方法。

2.1 症状标准诊断法 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亚健康状态中普遍存在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制定了诊断标准,1994年CDC又对CFS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英国于1991年制订出了诊断标准,并在多个地区进行动态跟踪研究。

2.2 问卷评定量表调查法

2.2.1 采用现有的问卷或量表评价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多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EPQ)个性问卷、WHO生存质量测量表(WHOQOL―BREF)、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MBI工作耗竭问卷、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等。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以一量表为主,辅以其他量表进行测评的多量表的组合测评,这样能较全面地反映被测人群的亚健康状况。

2.2.2 通过自制的问卷进行亚健康的评定 何丽云等、于春泉等分别自制用的亚健康调查问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亚健康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亚健康状态的患病率分别为50.44%、98.1%。研究表明,调查问卷对评判亚健康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可以对亚健康的躯体症状、心理和社会特征及严重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些调查问卷或量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侧重心理方面的评定,有的侧重躯体症状,也有的是从整体状况来评价亚健康。由于采用的诊断标准不统一,使得文献报道亚健康的患病率差别过大,在20%~90%。

2.3 其他检测方法 有学者认为可以用血液流变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检测。研究证明,血液粘滞性的升高常常发生在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早期,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由一个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HLB血检是应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MDI),根据血中氧化自由基的分布来诊断和检测人体功能障碍和病理状态的方法。魏会珍等认为,中医诊法与HLB血检法有效结合可为亚健康脏器早期诊断提供一种较方便、客观、准确的快速检测方法。

3 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

健康和疾病是生命过程中对立的两极,亚健康就是它们之间的过渡状态,如果对亚健康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调适,就可能导致各种疾病。西方国家对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地从现代医学领域查找原因,对细菌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内分泌代谢失调等方面考虑过多,过于局限,轻视了亚健康问题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制订干预对策上西方国家也是强调单纯医学手段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国内对于亚健康的干预防治措施尚属于探索阶段,其中非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占大多数。

3.1 健康教育 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提倡规律的生活节奏、全面均衡的营养膳食、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有效地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由娟对教师中亚健康人群进行了健康行为干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自我保健基础知识教育,对消除亚健康状态、恢复健康有显著效果。

3.2 音乐疗法 研究发现,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亚健康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刘伟等使用体感音乐疗法对162例亚健康病人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体感音乐疗法可同时缓解和改善身心两方面症状,应用简便,无损伤性,易被患者接受。2008年有人对音乐疗法5个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音乐疗法改善抑郁症状是可行的、有效的且易被患者接受。目前有关音乐疗法的研究存在样本含量过少,所用研究方法质量过低等问题。

3.3 中医中药治疗 亚健康常表现为心身异常的特点,而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七情对人体的影响作用等理论有着丰富内涵,尤其对心身疾病的综合干预治疗,是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理论宝库。研究证明,耳穴贴压、音乐放松、

足穴和中药足浴疗法4种亚健康状态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改善亚健康身心症状。

3.4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有效手段。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长期坚持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能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而且能增强自信心,锻炼意志,消除不良情绪,使人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证明,健身操锻炼对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整体效果显著,并对改善不良情绪有显著效果。Wang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周每周2次每次两小时的太极拳训练中,发现其简明健康量化表中疼痛、健康总体评价、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功能的得分在干预后有显著提高,提示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躯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3.5 其他干预方法 补充和替代疗法(CAM)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可包括咨询、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热或冷疗法、电磁疗法或按摩,还包括针灸、催眠疗法、瑜伽、冥想、顺势疗法、食疗处方、正脊术、浴疗等。CAM疗法正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也正在逐渐被医学界认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是CAM疗法的主要怀疑者,现在也慢慢认识到CAM的优点。James等通过随机数字拨号电话调查被随机选中的住户中444名非疲劳和440名疲劳居民,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77%的居民在过去12个月中使用了CAM。在CAM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身心疗法。和非疲劳居民相比,疲劳患者更愿意使用基于身体的治疗方法(包括按摩、推拿、脊椎指压治疗法)和心身疗法。研究证明,腹式呼吸法、瑜伽语音冥想法等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情绪、人际敏感等症状有独特作用,改善睡眠状况有良好的作用。心理干预对改善强迫、人际敏感症状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