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艺术设计范例6篇

皮具艺术设计

皮具艺术设计范文1

关键词:泰山皮影 设计原则 旅游产品 2011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名称:《泰山皮影艺术受泰山文化因素影响的研究》

立项号:2011028

泰山皮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泰山传唱了三百多年。前些年一直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直到2008年被评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的重视,文化产业政策和环境日益优化,泰山皮影发展有了转机。目前,作为能够真正掌握泰山皮影表演特色的范正安先生也正在积极的努力打破泰山皮影一贯以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产业化发展,设计系列旅游产品,让它回归市场,创造价值。因此,泰山皮影旅游产品的设计不但能丰富泰山旅游产品的市场,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泰山皮影的发展也是一种有效地促进。

目前开发了以泰山文化为中心的系列泰山皮影旅游产品,品种只有装饰性皮影、印有皮影图案的服装、挂件、钥匙链四类。在2009年中国北方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由泰山皮影艺术家们新研制的泰山皮影手机链、桃木镶嵌皮影获银奖。泰山皮影旅游产品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但仍处于设计的初级阶段,并且仍以自产自销为主,缺乏规范科学的宣传包装。设计水平也有待提高。在很多领域尚有大片空白,进行泰山皮影相关产品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通过对泰山皮影艺术特点的研究和当地旅游产品市场的考察,泰山皮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围绕这些特点进行泰山皮影旅游产品的创新研发,应当把握规律,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艺术性原则

泰山皮影旅游产品必须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所以在设计中要追求艺术的美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式美。泰山皮影旅游产品要运用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等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均衡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艺术美感,在民间美术被广泛运用,它常以等量等形或等量不等形的形态,按照中轴或支点的形式出现。在目前已有的泰山皮影装饰画中有很多产品,就运用到对称与均衡这一形式美法则。(图1)

图1 连年有余

变化与统一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理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和体现。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应体现各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力求做到变化与统一的完美结合。即: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统一。这是艺术美的重要原则。泰山皮影无论在造型、技法,还是在色彩上都运用了变化与统一。例如:图1的雕刻技法灵活多样,有阴刻,也有阳刻,点、线、面进行了合理的运用。这些都是各个局部的差异,可以说是变化的。而两条相同鱼的纹样、灯笼的外形以及由许多半圆形组成大的圆形,都是统一的表现。

其次,色彩美。色彩往往是产品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因此,色彩在产品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山皮影在色彩方面,颜色艳丽、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色彩的搭配与表现形式在矛盾中蕴含对立统一,使皮影更具审美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泰山皮影旅游产品在色彩设计上,应注重继承泰山皮影原有色彩搭配的同时,借鉴现代人审美习惯,在调和与搭配上有所创新。

二、创新性原则

“有一位设计师曾这样讲述他的设计观:设计,以人为本,传统为根,现代为用。以生活及自然设计,乃根本之设计;以文化及艺术设计,乃真正之设计。眼中盯着洋人,心里装着传统,手里握着现代,则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泰山皮影旅游产品的设计。这里所提出的创新,是指在保持原有泰山皮影精髓的同时进行的发展和创新。包括:造型的创新、设计的创新、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等。目前现有的产品在材料运用,题材选择,表达形式上都比较单调,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进,使其日臻成熟。

运用创新性原则,结合泰山皮影传统的选皮、用皮、绘制、雕刻等艺术特点,笔者设计制作了部分首饰,以下是耳环的两款不同设计。

图2 耳环

图3 祥云耳环

图2制作技法以彩绘为主,配以中国传统皮影图案凤的形象,既美观又实用。

图3制作技法以雕刻为主,配以泰山皮影中常用到祥云图案的形象。

三、地域性原则

旅游产品是带有特定旅游地特色的工艺品。因此,地域性特点是泰山皮影旅游产品设计中必须强调的要素。

旅游者希望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但目前全国各地的旅游产品,基本上“千品一面”,失去特色。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俄罗斯套娃、各种木质、塑料汽车玩具等。而民间美术最能成为旅游产品。像无锡的泥塑、贵州的蜡染、杨家埠的年画,无不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喜爱。因此,泰山皮影应与泰山文化很好的结合。无论如何设计,都要尽量以泰山为中心,融入具有悠久历史的泰山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让产品充分具有纪念意义。

四、实用性原则

美术主要分为两大类:观赏性美术和实用性美术。观赏性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实用性美术包括工艺美术和建筑。而旅游产品则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因此,泰山皮影旅游产品除了具有纪念性、观赏性、艺术性外,还应具有实用性。这样,就可以做到可赏、可用,达到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完美统一。

图4是笔者设计的“泰山皮影茶垫系列”。就是实用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茶具放在茶垫上。因为茶垫的周边有包边,可以有效地防止杯子里的水倒多了,流到桌子上。再一点,杯垫的材质可以采用陶制,这样可以起到吸水的作用。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非常具有泰山特色的泰山柏树、泰山槐树(泰山槐树是泰安市树)或泰山桃木(传说泰山桃木可辟邪)为原料,在上面进行雕刻。雕刻的纹样,主要是具有代表性的泰山皮影图案。

图4所示的茶盘图案是运用了泰山皮影的头茬图案,其雕刻技法,囊括了阴刻和阳刻的传统技法。在色彩上,运用了中国最富吉祥寓意的色彩——红色。底色为白色。红、白两色对比鲜明,素净而雅致。在颜色统一的情况下,图案有所变化,做到了形式美法则中的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统一。一套设计精美的茶垫,让传统的图案和沁人心脾的茶香融为一体,人们在品茶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皮影的文化魅力。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产品设计的生命力在于产品的个性特色和文化品味。这就要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不仅要遵循设计的普遍规律,还要避免被动的模仿与简单克隆。

泰山皮影是一种独树一帜、令人震撼的艺术,它为今后的衍生产品开发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能否立足突出自身特色,突出泰山文化色彩,实现产品的实用功能与个性品位完美结合,是泰山皮影旅游产品研发成败的关键。只有立足泰山皮影独特文化优势,把握好设计原则,才能突破概念化、程式化的思维禁锢,创造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1]侍锦,彭卫丽.山东鲁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9

皮具艺术设计范文2

关键词:海宁独特的皮影元素;平面设计;融合;分析

长久以来,西方的先进设计理念一直在对我们产生影响,或者说我们一直都在模仿与借鉴西方的文化,逐步被西方的设计风格和异国文化所同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的本国文化和历史精髓却被设计师们忘在脑后。当代设计艺术要发展,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平面设计当中如果继承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那么不但能实现艺术与文化的交融,更能够凸显设计元素中的底蕴与内涵。要有效实现海宁皮影造型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真正理解并掌握皮影元素的实质性内涵是重中之重,进而对皮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表现方法、审美特征和形式规律等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再从传统元素、艺术的设计造型上进一步探究皮影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在现代设计中对皮影艺术进行深入、广泛的应用,充分发挥海宁皮影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

一、海宁皮影的造型与视觉艺术

皮影戏本是我国北方的传统戏剧,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皮影戏的发展在唐朝达到了高峰。南宋在临安建都以后,皮影作为当时的主要戏剧也一起南下在江南扎根。南宋时,海宁西部称盐官县,属临安府管辖,皮影戏也随着历史的大潮很快传到了那里。不久之后,皮影戏风靡了整个杭嘉湖地区乃至上海郊区,与北方皮影相呼应的江南皮影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论江南皮影还要数海宁为最。皮影人物造型生动别致,制作精美大方,注重在色彩上的表达,较少进行雕刻,惯用单线平涂,其造型充满着江南剪纸艺术朴素鲜明的风格。两大唱腔各树一帜,分别为专唱武打戏的“弋阳腔”和专唱文场戏的“海盐腔”,一百多个曲调使得唱腔十分丰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海宁皮影人物的形象造型非常丰富。大部分戏目内容都由历史演义和神话传说演化而来,《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岳飞传》《白蛇》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幕布上的常客。

南北皮影在颜色上有极大的区别。北方皮影人物彩色运用较少,如脸部完全是剪纸般雕空。海宁皮影则不同,红、黄、蓝三原色加黑白五种基本色的组合给人以五颜六色的丰富视觉体验。并且这些颜色大多纯粹干净,仅以设色深浅来造成多种变化。设色的基调也大多是大块重彩平涂为主。仅有些小图案用淡彩加以渲染。尽管色相变化不够丰富但胜在大块色彩与小图案的巧妙结合,其效果不但统一而且强烈。这种表现手法就非常值得当代设计艺术学习与运用。

二、皮影造型元素和现代设计之间的联系

皮影凭借艺术造型的独特和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一元素就能够引发人们无数的思维想象,皮影凭借各种各样的造型绝对可以成为艺术设计和创新的强大灵感来源。所以,从海宁皮影的艺术角度来看,皮影的色彩和夸张元素与平面设计可以有效融合,能够诞生出许多充分表现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皮影的每一个造型都可以成为现代化设计中的设计性元素。因此,皮影艺术绝对是一个有待发掘的视觉设计宝库。

皮影艺术要想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有效运用,首先要对皮影元素进行透彻的构思,然后以实际情况为准将皮影元素更好地运用到设计中,尽可能地突出海宁皮影文化的艺术气息,表达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使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及艺术风格得到充分展现。海宁皮影艺术依靠地域文化和民族特性等传统文化基础得以存活,这与现代化设计在造型方式上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人们在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审美标准和目的的有效反映。可见皮影艺术完美结合了想象与现实,古趣拙朴又形态各异。所以,对皮影中丰富图案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展现出现代设计所要呈现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各具特色的皮影元素中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并将其充分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从而使现代设计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

现代皮影的设计应用当然不能拿过来就用。我们还需要对皮影进行造型元素的创新设计。这可不是简单的表面修饰和结构的设计,现代设计更注重有意味的形式,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含义,能够与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相融合。皮影的现代化设计不仅属于设计和艺术,更是一个文化的独特表现。皮影艺术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是以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它本身就承载着一种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我们的设计理念绝对不会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让灵感从文化骨髓中爆发出来,让历史文化的积淀在设计师的手中焕发出更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

众所周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设计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要想让海宁皮影发展壮大,就必然要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作为依靠。所以,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宁皮影融入各种设计当中是一种必然。比如,可以让皮影元素以现代的、多样的表现手法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设计当中。例如,海报、广告、包装、服饰、建筑等。这样,人们就能够零距离的接触皮影艺术,这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美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内涵。以它为载体的设计的作品更能体现嘉兴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会被国际化浪潮所湮灭。海宁皮影作为我国独有的民间艺术特色,以其自身精美优良的造型艺术与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对于皮影艺术与平面设计之间的融合以及皮影造型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我们应该以现代的审美眼光认识和继承皮影的文化内涵,使皮影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皮影的象征符号中找寻出更多的艺术的精神,并牢牢把握这种文化元素的真正寓意。我们在进行设计创新时如果有效地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到有价值的设计元素那么设计作品就能够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这也就有效地实现了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使皮影艺术与现代设计更好地融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谷良.海宁皮影戏造型艺术[J].寻根,1996(04).

[2] 柯钰.海宁皮影戏艺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

[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8.

[4] 朱介英.色彩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90.

[5] 王新娇.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谈中国传统绘画对平

皮具艺术设计范文3

环境艺术设计广义上包括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两大部分。室内陈设设计包括家具、灯具、窗帘、沙发、靠垫、艺术陈设品、绿化植物等的设计。室内装修如果只注重眼下的流行风格而且盲目追随,不一定适合自己的需要也很容易过时。与其追逐流行,不如选择符合自身个性和取向的设计。如果将房间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随后购买装饰品进行搭配就会很得心应手,装扮房间也变得更加容易。在白色的整体装修基调上加入奢华、自然、经典等各种要素,再根据个人取向来添加装饰品的装饰风格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民族特色在时尚的室内装饰设计中逐渐凸显为一种特色的表达。

如何营造出个性、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内装饰空间呢?可以适当地将民间美术的元素符号运用到我们的室内环境陈设设计中,比如将皮影纹样运用在背景墙、屏风、装饰画、灯具以及餐具等各种家居饰品上。

一、皮影平面造型元素的运用

皮影造型古朴而纯粹、简约而抽象,色彩艳丽,有着很强的平面张力。皮影的纹样大胆吸收了当地民间刺绣、剪纸中如水、云、龙、凤、花、鸟等各类纹样。其图案的组成无论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放射与回旋都体现了一种赏心悦目的装饰性和秩序性。如想做成一个以皮影元素为主的室内空间,既要考虑皮影“形”的表达,如色彩、造型、纹样等,更要突出皮影艺术气韵的塑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家具饰品都能融入皮影的元素,比如屏风、装饰画,都可以运用皮影的造型元素。需要对设计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分析,将要装饰的物品与皮影的造型特征、色彩结合在一起,设计出独特的作品。形式上使用原本的皮影造型或者给予一定夸张和适度变形的造型,依据大小、疏密重新排列组合。比如,我们打造一面使用皮影元素的创意背景墙,可以直接描摹或者是采用手绘壁纸的方式对皮影元素进行选取、重构、重新组合,然后根据喜欢的颜色定出总的色彩基调,用合适的色彩进行装饰。富有现代时尚气息的艺术贴画是时下流行的一种美化室内空间的便捷方式,可以将皮影纹样加工成艺术贴画用于室内装饰中。

如果大厅中间有玻璃屏风,我们选取皮影人物纹样的贴画贴到玻璃表面,当光线照进室内、穿过屏风的时候,房间整体空间感觉既时尚又典雅。将皮影纹样做成墙贴、玻璃贴使用,有些像开关座、空调等角落位置不适合摆放家具或者装饰品,皮影纹样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时候我们可以用手绘墙画或者皮影纹样艺术贴画来丰富室内空间。将皮影脸谱绘制在开关座周围或者是做成开关座贴画,结合周围环境配上合适的色彩,局部丰富又美观,可以使我们的室内空间或商场、酒店等公共文化空间具有独特的效果,并且呈现优雅大方的文化气息。

二、对皮影传统技法的演绎

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如何重新演绎传统的皮影艺术的元素符号?将设计的元素与设计对象进行良好的结合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对传统皮影雕刻的表现性特征的继承,在传统的基础技法上融入新的造型语言,这样富有现代感的造型就能与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充满了新意。目前的室内环境设计,人们在关注所选装修材料、家具是否环保的同时,对家居的生态环境,对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度、通透感及绿色植物摆放等健康空间的设计也很注重。如果在餐厅和客厅之间有一面共有墙,可以将它做成镂空图案,这样既通风又美观。细密的花纹可以让墙面显得非常精致,不用添加任何装饰品就已经足够空灵美观,而且餐厅和客厅的墙面整体也通透了起来,如果涂上亮丽的颜色,就能和花纹一起营造出很华丽的室内氛围。还可以将镂空造型的方法运用到对储藏柜的加工中去。首先将皮影纹样绘在储藏柜的表面,然后用镂空的方法对储藏柜的立面进行加工,这样做成的储藏柜不仅美观而且有利于物品通风,便于物品的储藏,这样设计和功能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皮影装饰性色彩的运用

我们知道,越是厚重的装修,所需的材料就越多,室内的空气纯净度也就下降了。本着对健康的需求,应减少各种材料的使用。此外,物价上涨,为了减少装修的开支,简约的装修风格开始流行。同时,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千家一面”的固化风格,简约舒适同时具有个性的装修受到追捧。人们从家具、桌椅、沙发、窗帘、日用品到色彩都追求与众不同,喜欢添加展现自己个性品位的室内装饰并随意搭配。皮影艺术独特的色彩搭配有着很强烈的装饰意味,如果我们在室内装修时,在整体白色的基调上加入皮影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的装饰品,室内空间便呈现出独特的民族味道的氛围。皮影的用色,基本以红、黄、绿、黑、白为主,通常以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以镂线凿孔计白,自然调和,色彩效果简洁明快。皮影的色彩对比强烈,浑厚沉着,单纯中显得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传统装饰性风格。皮影色彩所具有的强烈、朴拙、真挚的特点,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简洁而浓郁的色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以最简练的方式给人以最强烈的视觉感受。独特的饰品设计,能展现完全不同的一种室内风情,如果我们在室内陈设中增加一款软包,或者变换一处细节,整体居室就会立即变成另一个风格。如果我们制作一个传统的红色系,可以将皮影脸谱融入其中,这样传统的皮影元素都在作品中被恰如其分地使用,从而展示或喜庆热烈的情怀或稳重大气的气质。

皮具艺术设计范文4

皮影艺术作品的一般创作流程是:故事—台词剧本—选皮制皮—画稿、过搞—雕镂—上彩—发汗熨平—订锥—影人动作演练—乐队伴奏、艺人演唱、念白具体操作等。动画的创作流程是:故事—剧本—人物造型—原画—动画—描线—上色—拍摄—后期、配乐、对白等。我们从皮影艺术作品和动画作品的创作流程和创作环节上可以看出两者都有剧本原创、形象造型设计、角色行动设计的流程,都有语言、配音、配乐、角色动作设计等诸环节;其主要的不同在于皮影艺术作品的表演运用的是视角固定的舞台语言,而动画作品运用的是视角可变的镜头语言。

二、皮影艺术与动画作品的创作思想和理念相似

皮影艺术作品和动画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基于这一点,使得两者在艺术思想上,都要求有娱乐性、喜剧性,并且都要求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教育意义,都需采用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方式来讲故事。

三、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1.皮影的艺术造型在动画中的运用

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皮影艺术以其华丽的纹饰、丰富的色彩、强烈的性格特征以及独特的造型特征等特点,为我们动画造型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在皮影艺术中,皮影人物角色的造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人物造型平面化2)人物造型艺术化:3)人物造型卡通化:4)人物造型戏曲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在近年来兴起的动画设计中有很多很好的表现,特别是皮影造型艺术更对现代动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早期动画作品如《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济公斗蟋蟀》、《渔童》等,在人物造型方面,都曾借鉴过皮影的人物造型。因此,在现代动画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把皮影造型与现代动画结合,既可以创新动画,又可以传承民间造型艺术。另外,我们还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的皮影艺术与动画艺术。

2.皮影艺术在动画中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动画场景作为动画角色活动与表演的场合与环境,对动画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的动画作品中,往往是借鉴了皮影戏中的光影效果和皮影色彩的运用。比如动画片《桃花源记》,与以往传统动画片不同的是,它借助现代电脑三维技术将皮影艺术巧妙地糅合在其中,在制作时,动画创作者借助皮影特有的光影效果,使得整个画面使传统的艺术符号,得到新的视觉体现,细节逼真且动感十足。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仅是增添了动画作品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给动画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

3.皮影艺术在动画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我国的皮影艺术音乐,大部分都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会当地的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使得皮影艺术的音乐具有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等的特点。这使得它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中国动漫音乐的灵感大多来自传统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运用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同时融入富有本土风格的电影,使音乐与画面完美地契合,从而建立动漫语言的民族风格,这是中国动漫音乐在视听语言上达到民族化的主要内容。目前动画作品主要是借鉴皮影艺术的唱腔以及独特的乐器、音效。

四、结语

皮具艺术设计范文5

【关键词】皮影;困境;数字化保护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艺人一边在幕布后操纵皮影道具,一边配以独特的曲调和乐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目前皮影艺术正面临着传承困难、观众断层等严重的问题,使得这项艺术的传承岌岌可危[1]。虽然皮影戏已经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不意味着就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一、传统皮影的艺术魅力

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甚广,在发展中吸收了各个地方音乐曲调和表演技法中的精华,从而不断演化形成了众多流派,有唐山皮影、四川皮影等各具特色的皮影。虽然流派很多,但皮影的制作工艺却都非常精良,都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八大工序[2],才能呈现出十分精美的皮影造型。皮影的造型十分独特,一个完整的人物由头茬和戳子组成。头茬分为脸谱、帽饰、发饰等部分;戳子则由上身、腿等十来个部件组成。用线将头部和四肢连缀起来,这种人物造型避免了二维平面人物的单调性问题,表现方式更加灵活,有更多的表现空间。人物镌刻更是继承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的设计思想,并在雕刻技法上注重阴阳协调的原则,使人物端庄稳健。再搭配表演者的操纵能力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唱腔曲调,以故事演绎的形式歌颂了忠、孝、礼、义、仁等美好品质。皮影人物动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静可悲喜交加,思绪万千;舞台表现力极强,极具艺术魅力。

二、传统皮影戏的困境

皮影艺术历经千年传承,现在出现了断裂倾向,主要表现在表演人才缺失、成品保护困难、表现形式单一三个方面。首先,从表演团的数量上来看,皮影戏班的数量急剧减少。据统计,上世纪五十年代,仅湖南省一个省就有1500多个皮影戏班,大约到八十年代,全国还有1000多个皮影戏班,而时至今日,全国设备齐全具有传承能力的皮影戏班已不足20个。而且很多皮影戏演绎者年岁已高,全国皮影艺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90%[3]。再加上皮影戏的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长,三年时间或许都难以培养一个成熟的皮影艺人,而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新媒体,对传统艺术缺乏耐心,因而表演人才出现严重断层,后继无人。其次,皮影成品保护困难,长时间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和湿度不当也会使皮影变形。在所有工艺流程不减不换的前提下,难以进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最后,当下受众的审美倾向发生改变,而皮影戏仍传唱古代经典剧目,表现形式单一,互动性与娱乐性不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皮影戏很难得到当下受众的青睐,更难以使受众产生对皮影艺术的认同感。

三、皮影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思路探索

要想让传统皮影活起来,就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和传承,即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数字化技术对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存储提供保障、数字化再现提供支撑、数字化展示提供平台、虚拟现实提供发展空间[4],通过总结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皮影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从国外的“美国记忆”到国内故宫、敦煌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数字技术一直在博物馆的信息采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影博物馆的展示分为静态展示、活态展示和数字化展示三种。静态展示力求还原皮影戏的原始风貌。活态展示即现场演绎皮影戏,动态的表演和静态的陈列相结合,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目前我国有静态和活态展示的皮影博物馆有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中国西安皮影博物馆等。但皮影的现场演出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而数字化展示方式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中国美术学院立项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皮影数字博物馆,该“博物馆”可通过图文和二维三维动画对皮影进行充分展示;环县地区运用道情皮影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濒临失传的珍贵道情皮影音频、视频、图谱等进行存储。

(二)皮影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皮影艺术图案丰富,可将其直接运用到现代装饰中,比如皮影人物的各类挂件可运用到现代封面设计中;还可将皮影图案进行重新解构,皮影中的人物造型以线性镂空为主,简洁美观,富有运动色彩,可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具有动静结合风格的特色化产品,如珠宝创意大赛的戒指造型、皮影字体挂历和象棋产品等。皮影上色采用传统的晕染方式,叠加的色彩更具有梦幻感,并且白青黑红黄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对应,对比鲜明,这可用在服装设计中,比如中国品牌夏姿陈的服装设计[5]。事实上,皮影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正是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体现,好的设计不仅能满足功能需求,还能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由此追溯到某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成为探究文化发展方向的载体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

皮具艺术设计范文6

每个人都有对城市建筑形态的审美与记忆。然而,随着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对人们自由漫步的剥夺,人们对城市建筑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建筑的体验,由内部感动更多的转向为外部感受。这时大众所关注的可能不是建筑空间的灵动组合,更不是建筑设计的晦涩理念,吸引市民目光的可能只是建筑的表皮图案———当代城市建筑文化正在被读图时代的大众审美价值取向所慢慢压缩,并逐渐由其表皮价值所主导[1]。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城市建筑表皮二维形象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当代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表皮图案化的艺术趋势 建筑表皮有抽象和具象的双重内涵。在抽象的意义上,建筑表皮是建筑与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表面,是传统的立面概念所指;在具象的意义上,建筑表皮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人可以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建筑表皮图案是指,建筑表皮的形式构成元素,通过一定的编排组织关系,建构出的某种艺术构图或视觉符号[2]。 1.表皮艺术构图的历史演进 当代建筑表皮图案化的艺术趋势,并非横空出世的建筑风格,而是社会文化渗透、时代科技进步与建筑表皮艺术构图嬗变的产物。就建筑表皮艺术构图的历史演进来说,建筑表皮艺术构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真实表现、初步独立、复杂形态、自由表达”等四个阶段(图1)。帕提农神庙是古典主义建筑表皮“真实表现”的代表作品,其建筑表皮受制于建筑的结构与功能,此时人们强调的是建筑立面对数理美学和宗教伦理关系的表现(图1-1)。萨伏伊别墅的“自由立面”,是现代主义建筑表皮初步获得独立的“新建筑”宣言,其建筑表皮开始摆脱自然逻辑和现实指涉的束缚,注重吸取现代构成艺术的新成果,创造了表皮构图的抽象艺术形式(图1-2)。螺旋大厦则以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正方形,模糊了建筑的尺度,制造出一种混乱与秩序并存、片断性与整体性同在的立面构图(图1-3),较好地反映了后现代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美学追求[3]。数字北京大厦是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办公大楼,其表皮图案造型设计成集成电路板上的芯片,用建筑外立面上的“数字信息”传达建筑的使命,建筑成为信息的载体[4],“电路板”图案自由明快,清晰地表达了当代建筑表皮自由化、图案化的设计追求(图1-4)。 2.表皮图案化的当代趋势 建筑表皮形式在经历了古典主义的真实表现、现代主义的初步独立、后现代主义的复杂形态等三个阶段后,迎来了当代建筑表皮功能复合、表皮结构独立的自由创作阶段。当代建筑表皮脱离了自然和功能的束缚,并由此喷发出自由化、图案化、整体化、媒体化、复杂化等多元的艺术形态[5]。在当代建筑表皮丰富多彩的艺术化过程中,注重表皮图案化视觉特征的立面设计手法正在为大众所接受,并逐步成为主流的设计趋势(图2)。不难理解,建筑表皮自身功能与构造的嬗变、读图时代直接获取图像化建筑信息的审美环境与审美追求、符号消费文化的大众审美意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等,是当代建筑表皮涌现出图案化艺术趋势的时代背景。上海世博会捷克馆,白色外墙上由63415只黑色橡胶“冰球”拼出布拉格老城区的平面图,形成了具有结集构成效果的肌理立面,直接了当地表达了捷克古老的城市文化和捷克人民的体育爱好(图2-1)。而北京百盛购物中心,以自身模仿树木的抽象元素构成的近似肌理立面,散发着使人过目难忘的独特艺术魅力(图2-2)。“0-14”大厦位于迪拜商务湾的核心区。其外壳与建筑主体之间留有近1米宽的空间,以制造具有“烟囱效应”的微气候缓冲层,它能使热空气上升,有效地冷却穿孔外壳后面的玻璃窗表面。由于建筑表皮功能的复合与结构的独立,设计师就可以根据结构、视线、日光辐射和照度等需求,进行较为自由的参数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建筑表皮意象———圆形近似构成的多孔织物状表皮图案,进而可较好地表达当代建筑表皮图案化的迷人魅力和主流趋势(图2-3)。 二图案逻辑化的艺术追求 图案逻辑化是指,建筑表皮视觉图案的理性组织关系。建筑表皮图案形式的理性组织关系,可以是形式外在的、显性的构成秩序与形式规律,也可以是形式内在的、隐性“理式”秩序及其科学规律。 1.立面构图的数理逻辑 早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摄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美的物体在形式上均具备一定的比例关系。所谓比例,简单地说,也就是物体的各部分或构件与整体之间,存在一种倍数关系,谐调的比例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同时还具有满足理智和合乎逻辑的特性[6]。建筑表皮艺术的立面构图,用数理逻辑来推敲,就是建筑表皮元素以及元素与整体之间,必需遵循某种比例的关系,良好的建筑立面构图,一定是建立在比例逻辑基础之上的理性秩序构成(图3-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数学逻辑对当代建筑表皮艺术的渗透更是影响空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变换,如折叠、函数连续变换(包括旋转、螺旋、卷曲等);二是新几何学,包括多面体几何、拓扑几何和非欧几何学[7]。当然,创新的特色构图并不一定完全是由高深的数学理论所形成,有时在简单的几何法则指导下,也会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如马德里LEON会堂呈现出的繁复立面构图,通过简单的辅助线分析即得到了所有立面构图的网格交点,这种令人惊奇的效果就来源于简单的几何网格逻辑(图3-2)。 2.图案形式的构成逻辑 现代建筑表皮在注重表皮要素数理关系的同时,亦开始对表皮要素构成关系进行探索。构成是一种近代造型概念,最先起源于包豪斯,发展于1960-1970年代。构成是以基本形为素材,按照美学原则、力学或心理物理学原理进行组合,赋予其秩序,重新构建成具备新的感受意义的形态。常见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就建筑表皮图案形式而言,其构成逻辑有“重复构成、近似构成”等8种形式(图4)。重复构成是指,建筑表皮的同一构图元素,连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排列形式(图4-1);近似构成是指,具有相似特征的建筑表皮构图元素,反复出现的排列形式(图4-2);渐变构成是指,建筑表皮的构成元素循序渐进,呈现一种规律性变化的构成方法(图4-3);发射构成是指,建筑表皮的构成元素从某一中心出发,逐渐向外扩散,呈现出辐射视觉效果的排列方式(图4-4);变异构成是指,建筑表皮在重复构成的肌理上,一个或几个构成元素突然发生变异的构成(图4-5);结集构成是指,数量众多的建筑表皮元素,在表皮的某个位置结集,呈现出或疏或散的视觉效果(图4-6);对比构成是指,形状大小、颜色深浅、明暗不同的建筑表皮元素,依照某种数理关系所形成的变化构成(图4-7);错视构成是指,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建筑表皮在视觉关系上所形成的变幻形态(图4-8)。#p#分页标题#e# 三逻辑参数化的艺术拓展 逻辑参数化是根据建筑表皮图案形式逻辑编写算法程序,或先编写算法程序,再借助计算机生成建筑表皮图案的设计手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当代建筑表皮图案逻辑参数化的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建筑表皮图案艺术视野的新拓展。 1.基本算法逻辑 基本算法逻辑的建构形式有:点阵重复构成、点干扰渐变构成、线干扰渐变构成、复杂干扰渐变构成等(图5)。点阵重复构成:利用Rhino软件及其相关插件,定义数列后生成点阵(如定义一个10×30点阵)。接下来,以点阵的每个点为中心生成多边形(如定义多边形的边数和外切圆的半径,其初始值分别设定为6和1000,这样就生成了10×30的六边形阵列),即简单的建筑表皮图案构成(图5-1)。当然,它主要是其他算法逻辑构成的基础形式。点干扰渐变构成:在点阵重复构成多边形阵列的基础上,设定干扰点;其次,给干扰点的“磁场”范围赋值。其具体原理是将多边形的外切圆半径设定一个数值范围,每个多边形采用多大的半径有一定的原则,它以干扰点到点阵的每个点的距离(也就是干扰点到多边形中心点的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干扰点到多边形中心点的距离越近,多边形的外切圆半径越小,反之,多边形的外切圆半径越大。通过这样的运算,建筑表皮就产生了渐变形态(图5-2)。同时,调节干扰点的影响范围,渐变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8]。线干扰渐变构成:在点阵重复构成多边形阵列的基础上,设定干扰线;其次,给干扰线的“磁场”范围赋值,其具体原理与点干扰渐变构成相似,图案构成的渐变效果受到干扰线形状的影响(图5-3)。改变干扰线的影响范围,渐变的强度同样会发生变化。 2.复合算法逻辑 复合算法逻辑可以是基本算法逻辑的叠加,也可以是深层秩序、复杂秩序、隐性规律通过算法程序的可视表达。其具体建构方法有:Voronoi模拟构成、分形近似构成、混沌结集构成、涌现结集构成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的关联构成等(图6)。Voronoi模拟构成:首先基于一定算法,随机生成点集;然后生成各相邻点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设计师通过Voronoi算法,模拟创造出与四周浓密的植物表皮相似的,具有深层秩序的复杂建筑表皮(图6-1)。Voronoi图表面混沌复杂,内在却是人们可以感悟的简单叠加秩序和人类不断科学探索的聪明智慧[9]。混沌结集构成:建筑表皮构成元素通过简单的数学变化(如折叠、函数连续变换、几何拓扑变形等),其构成规律从有序变为无序的一种演化状态。混沌并不代表秩序的丧失,其内部依然保持着自身的逻辑关系。无序是表面的随机零散,有序则表现为深层的隐性规律(图6-2)。跨学科关联构成: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建筑表皮设计是从水分子的晶体结构中汲取灵感,并通过晶体几何学展示了化学分子结构的变异,传达出泡沫状态下水分子结构的美学形态。其美轮美奂、晶莹剔透的高科技建筑表皮,显示出高度的跨领域、跨学科的关联构成(图6-3)。 四结语 建筑表皮构图有自身的艺术规律与形式逻辑,同时,建筑表皮图案又是其他艺术形式的载体。在当代城市文化境况中,伴随大众媒介、科学技术的革新发展,图像视觉文化的崛起,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城市建筑表皮图案的建构系统、释义系统和审美系统。建筑表皮图案已经成为可以直接操作和传播的资源与媒介,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城市形象及其建筑表皮艺术设计。建筑表皮图案化、图案形式逻辑化、逻辑建构参数化,正在成为当代建筑表皮艺术的风格特征、价值追求和设计范式的主流趋势。可以相信,充满艺术精神与科学智慧的当代城市建筑表皮艺术,必将开创一个图案逻辑表现主义的建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