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例6篇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文1

“颈椎反弓”与“颈椎曲度变直”在体检报告中并不罕见,近些年更是普遍。我们正

>> 颈椎反弓:收回你前探的头 浅谈实心球投掷的反弓技术原理与训练方法 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前牙反颌40例的临床分析 鸟弓操 健颈椎 排齐辅弓配合双颌“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前方牵引器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 身备五弓 腰如反弓 个体化弓丝配合治疗伴牙列拥挤的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应用体会 多排螺旋CT在快速扩弓器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应用效果 “收回”你的关注 收回你的内心优势 弓 前路钛笼钛板系统与后路钉棒系统在颈椎反曲畸形矫正Cobb角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颈椎病:中医“反”着治 中医“反”着治疗颈椎病 二胡弓法浅探 甘涛二胡行弓中的“弓头”操作手法探微 商业世界的弓道 “满弓”的练习方法 生命的弓与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颈椎反弓:收回你前探的头 颈椎反弓:收回你前探的头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什么是颈椎反弓?

“颈椎反弓”与“颈椎曲度变直”在体检报告中并不罕见,近些年更是普遍。我们正常的颈椎是正“C”形,弧度向前的曲线,保证颈椎活动的高度灵活性。而由于一些不良的姿势和生活习惯,有一些人颈椎“C”形弧度逐渐变的平直,我们便称之为“颈椎曲度变直”。而“颈椎反弓”则更加严重,颈椎会向反方向弯曲,形成反“C”型。 颈椎反弓有哪些危害?

颈椎反弓会引起很多严重疾病。首先是颈椎动脉受压,往往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其次是周围神经受压,产生神经根性或交感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肢体麻木、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严重的还会引起瘫痪。我国颈椎病近十年来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且近年来逐渐呈低龄化趋势。甚至发现了6岁的颈椎反弓患儿,生长发育严重受损。颈椎反弓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颈椎反弓?

1.长期低头

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将造成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颈部肌肉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受牵拉出现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刺激脊神经,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长期处于异常的力学作用下,就会出现颈、腰背酸痛,甚至带来骨骼、椎间盘的变化,发展成为颈椎病。长期低头看手机、看电脑是颈椎病的罪魁祸首。而且相相对台式电脑而言,笔记本电脑危害更大。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一般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比起台式电脑更容易让人处于脸朝下的状态。如果保持这种姿势工作或上网数小时,会非常明显地给颈部造成很大的负担。

2.久坐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每日伏案工作时间长达8-9小时。久坐会对腰椎造成危害。上身前倾时间一长,腰椎的生理弧度就难以保持,导致正常的前凸曲线变直甚至反屈,有的则出现脊椎侧弯。因此,要保护脊椎健康,就要严格控制电脑上网、游戏时间,即便使用电脑,也要保持颈椎正确的姿势。

3.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每日伏案工作时间长达8-9小时。久坐会对腰椎造成危害。上身前倾时间一长,腰椎的生理弧度就难以保持,导致正常的前凸曲线变直甚至反屈,有的则出现脊椎侧弯。因此,要保护脊椎健康,就要严格控制电脑上网、游戏时间,即便使用电脑,也要保持颈椎正确的姿势。

4.使用过高的枕头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每日伏案工作时间长达8-9小时。久坐会对腰椎造成危害。上身前倾时间一长,腰椎的生理弧度就难以保持,导致正常的前凸曲线变直甚至反屈,有的则出现脊椎侧弯。因此,要保护脊椎健康,就要严格控制电脑上网、游戏时间,即便使用电脑,也要保持颈椎正确的姿势。

如何预防颈椎反弓?

1.平时习惯。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卧床看书报、看电视,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2.注意用枕。用枕不应过高。有侧卧睡姿者睡前将枕头塑形成中凹状,枕头分成三等分,两边可高出一些,以适应侧卧时颈椎的正常生理曲线。枕芯材料以芦花或质地稍硬的苇蕊、绿豆壳为好,不提倡使用过软的海绵枕或夏季常用的过硬的竹枕等。

3.多活动。长期伏案工作者,每小时应有5―10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作颈椎自我保健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增加肌肉力量及柔韧度,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勤锻炼。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健康的体育活动,如羽毛球、倒退行走等,以改善颈椎供血,防止和延缓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年龄。

5.常咨询。如经常出现“落枕”或颈肩臂痛,转头性眩晕,应及时到康复科医生处就医确诊,切忌盲目推拿而留下后患。

产生颈椎反弓了怎么办?

康复保守治疗。产生颈椎反弓的朋友不必过于慌张,90%颈椎反弓的患者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减轻甚至消除不良症状,改善颈椎曲度。

1.理疗

传统的颈椎牵引、超短波、干扰电等理疗方式于炎症的消除、疼痛的控制有一定作用。此外,体外冲击波治疗可快速缓解颈肩部肌群的紧张、痉挛,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2.整复松解

颈椎反弓的患者往往伴有颈椎小关节错位,部分肌群紧张,需要进行手法或康复设备辅助的松解整复。脉冲枪、深部肌肉振动治疗仪等康复设备能深入、快速调整小关节排列,松解肌肉筋膜,配合手法治疗效果显著。

3.运动训练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每日伏案工作时间长达8-9小时。久坐会对腰椎造成危害。上身前倾时间一长,腰椎的生理弧度就难以保持,导致正常的前凸曲线变直甚至反屈,有的则出现脊椎侧弯。因此,要保护脊椎健康,就要严格控制电脑上网、游戏时间,即便使用电脑,也要保持颈椎正确的姿势。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文2

[关键词] 颈椎;观察;护理;康复训练

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术野较小,且毗邻重要器官,难度大,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0%~30.0%[1]。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本院共施行了颈椎前路手术30例,现将观察效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本院骨一科行颈椎前路手术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74岁,平均49.3岁。病史20 d~12年。其中12例有四肢麻木,8例有肌力减退,7例感觉减退,8例胸或腰部有束带感或负重感。肌腱反射均亢进。经X线、CT或MRI检查后确诊。15例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3例为颈椎骨折脱位,其他2例。均行颈椎前路手术,18例术后1周内腰腿痛症状消失,6例基本消失,6例减轻。本组1例术后切口血肿,经及时处理于2周内痊愈。3例术后5 d因停地塞米松及甘露醇后原有症状复发,患肢酸胀不适,给予布洛芬口服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史长,颈椎骨折脱位病情急、重,来势凶,颈椎手术危险性大,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我们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项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可靠性及临床开展情况,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介绍患者与病区内同类患者交流,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并主动配合治疗。向患者讲解术后正确佩戴颈托的方法,帮助患者选择型号合适的颈托,术前进行试戴。

2.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为患者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术前需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用4根手指将气管及食管向左、右反复推动牵拉至较松弛状态,而且必须将食管牵拉过中线。本组有17例进行此训练,第1天均有窒息感,不能耐受,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每天定时牵拉,牵拉力度、距离逐日增加,每次10 min,逐渐增加至30~60 min,3次/d,3~5 d后达到较松弛状态。

2.3 其他训练 四肢的屈伸活动:①双手持重上举训练,肘部伸直,重量因人而异,不超过1 kg;②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开始时20次/d,以后逐日增加到每天50次;③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指(趾)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

3 术后观察与护理

3.1 病情观察 术后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至病情平稳,术后均给予床边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四肢活动、感觉情况,麻木是否减轻,有无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重点为四肢肌力有无突然减退,或明显加重。密切观察自主呼吸情况,有无突然的呼吸困难、憋气,血氧饱和度检测应不低于90%。术后24 h内每小时评估1次,此后每天评估4~6次,注意与术前进行比较。

3.2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3.2.1 脑脊液漏

由于硬脊膜外粘连及手术中操作欠细腻、硬膜撕裂所致。手术结束后责任护士主动向医师了解手术过程,并详细阅读手术记录,观察创面渗液的颜色。观察患者有轻微头痛、头晕、恶心症状,未呕吐为脑脊液漏先兆。应立即取平卧位或俯卧位,缓解低颅压症状,并用消毒棉垫覆盖后砂袋加压。静脉输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创面敷料干洁,每日换药。同时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本组患者均平稳过渡,无此并发症出现。

3.2.2 出血 本组发生1例,为术中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不彻底、椎管内静脉丛出血所致。术后3 h观察发现引流不畅,切口敷料全层渗透,四肢麻木,感觉减退。立即在手术室行血肿清除术。二次手术后护士严密观察敷料、引流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每30 min挤压引流管1次,每小时评估记录四肢运动感觉1次。第1个24 h引流量220 ml,第2个24 h为130 ml,第3个24 h为30 ml,予以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24 h,见患者四肢运动感觉正常,排尿顺利。本组有引流条者,术后24~48 h拔出创口内引流条。

3.2.3 椎间隙感染

这是脊椎手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组未发生。发生原因为术中所需器械较多,且需X光机定位,增加了污染机会。本组术前30 min静脉输注抗生素,术中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创面敷料,并监测体温。

3.3 康复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步骤:①手术当天及第1天卧床休息、卧床排便,麻醉消失后即进行下肢伸屈、直腿抬高及足趾活动,以防神经根粘连及下肢血栓的发生;②术后第2~3天可戴颈托在床上坐起,每次10 min,每天4~6次,观察患者有无头晕;③术后第4天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初次下床应有护士在旁指导,最初下床时间要短。每次10 min左右,待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增加下床次数。便秘者尽可能使用开塞露,避免负压增加;④术后第1周增加活动度,如简单的两点式腰背肌锻炼;术后第2周增加腰背肌锻炼的力度,男性可采用三点式,女性可采用五点式训练;⑤术后4周后患者可出院,恢复轻体力工作,但仍要坚持锻炼腰背肌。半年内限制重体力劳动,避免颈部急剧的前屈、后伸及旋转动作。注意颈部保暖、防寒、防潮湿,避免长期在床上看电视或者长时间坐立。站、走、坐的姿势应正确,拾物时做下蹲动作或屈膝。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文3

所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极力主张颈腰椎疼痛的病人参与预防医学协会的教育活动,让他们自己从中获益,学习如何避免再次损伤的出现。

腰痛原因:急性、慢性各不同

脊柱结构的某些改变(如腰椎间盘结构的改变)是导致急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愤怒或焦虑会使肌肉紧张,甚至痉挛。持续痉挛会使肌肉失去正常功能,最终导致慢性腰痛。

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区别较大。肌肉、关节的突然损伤会导致急性疼痛。如扭伤踝关节,疼痛会很突然。然后,疼痛会在愈合过程中逐渐缓解、消失。而慢性疼痛则包含持续低水平的神经刺激,最终形成一定的模式。在最初的病因消除后,仍旧出现“神经记忆”。

慢性疼痛的刺激,“诱骗”了整个神经系统,甚至使病人没有损伤的区域也会出现疼痛。情感的压力和某些药物可以加重这种疼痛。借助主动运动,有助于创造身体条件,加速损伤部位愈合,干预神经系统的“盲目性”,不失为消除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见模式:拉伸及力量训练

患有腰背痛或外伤的病人,康复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避免疼痛再次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某些肌肉常常被使用,但是,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会退化。这时,病人需要一位体能教练员和康复治疗师作个体化指导。根据个体的诊断和疼痛水平,康复计划可以不同。康复计划中常见以下的训练模式

肌肉拉伸如过分强调休息,不活动,损伤的部位往往会出现僵硬的情况。因此,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建议借助可以控制的运动方式,尽可能地扩大肌肉活动的范围。慢性疼痛的病人,须花上数周或数月时间作肌肉拉伸训练,这可稳定脊柱和周围的软组织,同时改善肌肉、韧带、肌腱柔韧性和腰椎间盘的弹性。对于运动员,肌肉拉伸甚至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表现,使他们摆脱损伤困扰和烦恼。

肌肉力量训练如果背部肌肉力量强大,就不容易出现再度损伤或疼痛症状。反过来说,如果腰痛厉害,就应怀疑背部肌肉力量不足。所以,如果腰痛症状出现超过两周,就应该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尤其是背部肌肉),以预防腰痛持续。

特别推荐:“麦肯基”和“稳定操”

有两种特殊的肌肉力量训练方式,在康复治疗的指导下,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做,将会增加疗效。

①麦肯基运动疗法该腰部运动疗法使脊柱伸展,以减少腰椎间盘产生的疼痛。从理论上说,伸展可以帮助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和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腿痛,如坐骨神经痛,故脊柱背伸也有助于缓解腿部的疼痛。

②腰椎的稳定运动操关注、寻找病人舒适的脊柱姿势,在此上,进行背部伸肌的抗阻训练。除了保证良好的外,运动康复还能通过背伸和背屈运动(如弯腰)的循序渐进训练,保持背部肌肉的强壮,增加背部肌肉的力量。这种训练被称为促进本体感觉的技术。

自作:多做有氧运动

另外,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对于腰部的维系和康复也很重要。保持有氧运动训练的病人并发腰痛的概率较低。即使发生腰痛,疼痛的感觉也不剧烈。慢性腰痛而又不做有氧运动训练的病人,更容易失去脊柱的稳定性。

对慢性腰痛者,我推荐有氧康复治疗。这项治疗包含如下训练:

①水疗对于疼痛剧烈的病人,水疗提供轻松的训练方式。水的浮力减轻重力对人体的影响,可提供一种阻力最小的训练。

②步行很多人认为走路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之一,已经足够了(如步行上班或购物)。然而,这种走、停结合的行走,对于有氧训练而言却是不足的。相反,以一定节奏和步调进行持续性步行,才符合有氧训练的要求。最小训练量是每天20~30分钟。

③骑固定自行车骑固定的自行车可以提供对脊柱较小冲击力的有氧训练。这是具备舒适和让身体前向倾斜两种条件的良好训练方式。

链接:麦肯基运动疗法

新西兰物理治疗师麦肯基先生创立了一种医疗体操治疗腰痛的方法,可以帮助病人自我治疗和预防腰痛。这不仅能极大地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大大节约医疗费用。目前该疗法在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

麦肯基医疗体操可简单分为四节,其动作要领如下。

第一节俯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转向一侧。深呼吸,完全放松腰部,维持4~5分钟。

第二节在第一节基础上,头抬起,用前臂及肘关节支撑上身,使腰部尽量放松并伸展。正常呼吸,维持4~5分钟。

第三节在第二节基础上,用双手支撑上身,肘关节伸直,腰部放松,维持4―5分钟。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文4

国外已淘汰仰卧起坐

常见的仰卧起坐方法是将身体处于仰卧状态,膝关节屈曲成90度左右,双脚平放于地面,借助外力将双脚固定,双手交叉放于后脑,然后快速坐起。这种传统的仰卧起坐不仅达不到很好的训练腹肌的目的,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伤害。

英国健身专家瓦伦・威廉姆斯也曾在BBC发表专栏文章,“痛陈”仰卧起坐的危害。他表示,脊椎弯折的程度越大,对于椎间盘的压力就越大,对于本来就腰部有病痛的人来说,仰卧起坐更是危险。不仅如此,仰卧起坐伤的不光是腰,还有颈椎。当人们做得比较劳累的时候,往往会把双手放在头后将头往上“拉”,对颈椎施加巨大的压力。同时,这也会导致腹部和颈部的肌肉力量不平衡。

仰卧起坐弊大于利

仰卧起坐运动受争议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如果腹肌较弱而无力,屈髋的肌肉会将骨盆向前倾拉,腰椎负荷非常大,而反复且快速的仰卧起坐,其实就是在重复不断弯腰和挺腰的动作,腰椎就会处于不断的屈曲和伸展,使腰椎间盘的压力过大,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而腹肌力量不足,常常会借助上肢发力向前推后脑,使颈椎过度前屈,从而带动脊柱屈曲,这样不仅容易造成颈椎肌肉的拉伤,甚至会由于颈部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症状。

用外力将双脚固定,这样动作的发力点是在脚上,而不是腹肌,这样不仅达不到训练腹肌的目的,反而会增加屈髋肌和臀肌的过度收缩,造成屈髋肌和臀肌的损伤,所以仰卧起坐不能将脚固定来做。有些人做仰卧起坐会通过侧向一侧起身,容易造成两侧肌力不对称,最终导致脊柱侧弯。

用什么锻炼方法代替

仰卧起坐的危险性逐渐得到重视,如果不做仰卧起坐,又有哪些方式可以更好更安全地锻炼核心肌群?健身专家们给出了以下一些备选建议:

平板支撑:将身体向下平置于瑜伽垫上,使身体形成一条直线,挺直腰背,感受到背部及腹部肌肉有拉伸的感觉。双手肘支持,保持身体在一条直线上,手肘与双肩同宽。坚持直到感到力竭为止。

仰卧起坐的运动模式分析

第一阶段:卷腹。使得脊柱达到最大屈曲,骨盆向后倾斜

相关肌肉: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第二阶段:坐起。屈髋肌起主导作用使得骨盆前屈,腹肌仅起到稳定作用

相关肌肉:髂腰肌、股直肌、筋膜张肌、缝匠肌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文5

[关键词] 针灸;康复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从1934年Mixter等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引发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多倾向于手术。而国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大部分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同样能取得较好疗效[1]。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尾骶部疼痛、酸胀,或伴发间歇性跛行,还可见会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压迫症状[2]。我院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39.5±14.9岁(29-47岁),病程1-8年,临床症状为下腰钝痛72例,间歇性跛行10例,会麻木4例。L4/5椎间盘突出者53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21例,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者6例。

1.2诊断及入选标准[3]

所有患者需经过腰椎CT或MRI确诊,并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并排除①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②精神病患者;③腰椎骨折或结核;④脊髓肿瘤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手术后病情再次复发者。

1.3分组情况

80例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4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常用非甾类消炎镇痛药,如芬必得胶囊0.69,口服,2次/d,维生素B1片30mg,口服,3次/d,15d为一个疗程。

研究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治疗穴位:委中、委阳、侠溪、外关、金门、阿是穴。操作方法:阿是穴向双侧椎间孔方向深刺至椎间孔附近;委阳、侠溪点刺出血3―5滴;委中刺络拔罐,留罐3―5min;外丘、金门用1―2寸毫针针刺得气后,行异气法3min后,加电针疏密波15min后出针,每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康复训练方法:①仰卧位,腰下垫高8-12cm,抬头及肩部至水平,停顿5―10s,回复原位;②仰卧位,上肢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屈膝、屈髋、抬臀、挺腰,持续5―10s,回复原位;③俯卧位,腹部下垫高10-15cm,抬高头部至水平,持续5-10s,回复原位;④俯卧位,双上肢伸直,抬头、肩部及上下肢,保持5-10s,回复原位。

1.5疗效判定

治疗15d后,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及Fairbankjop腰痛病情计分表[4],选择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最为密切的症状、下肢功能活动、临床体征等进行量化评分,各项评分相加即总分,优40-50分;良30-40分;中20-30分;差20分以下。

1.6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后,疗效判定结果见表1。优良率=(优+良)/n

3 讨论

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中,联合治疗既吸收了单一治疗的长处,又弥补了其不足,是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手段[5]。

本研究根据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以及针灸学原理,选择特定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朱长庚等[6]研究发现针灸可通过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肤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如β―内排肤可增加单核细胞的趋化性,使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增加,起到消炎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在腰痛病情计分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

总之,本研究以针灸为主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独特,且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鲁玉来,蔡钦,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9.

[2]方周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选择策略[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64-6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6.

[4]杨占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J].颈腰痛杂志,1992,20(1):20.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范文6

早在他12岁时便进入少林寺武术培训学校习武,18岁便入伍当兵,复员后由于受传统中医文化影响,特拜著名中医学专家袁健强博士为师,勤学苦练7年之久,后又进广州医学院进修深造3年,专心攻读《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经络脊柱学》等理论和临床实践。

如今,他已在广州医学院诊所、广州国医馆有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二十年他都始终如一执着于他的事业。

曾获中国人民总后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国家中医药重点诊疗技术项目、并由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负责组织研究实施并向全国推广的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 “四步十法”,恰是“龙氏脊椎正骨手法”的创新之处。

而“龙氏脊椎正骨手法”是由全国著名骨外科专家魏征、龙层花教授以脊椎病因治疗学为基础,综合中医传统手法之长,集40多年经验独创的一套中西医结合正骨手法。

作为盛国芳的恩师袁健强博士,是“龙氏脊柱正骨疗法”传人,80年代始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州医学院时,并师从魏征、龙层花教授学习龙氏正骨手法。

袁健强博士,90年代赴美国留学专修脊骨神经专业和另类医学,其间将中医经络按摩、脊椎正骨推拿、针灸等祖国传统医学的适宜疗法在美国推广应用,得到当地病患者和医学同道的好评。从事中医经络脊椎正骨推拿、按摩、针灸临床20多年,对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脊椎相关疾病所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等脊源性的内科顽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袁健强博士是广州市荔港国医馆馆长,广州医学院所属广州市卫生保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康复保健培训部主任教授。

作为袁健强博士门下,盛国芳由其专教“放松肌肉、气功点穴、整骨复位、疏通经络”等正宗的龙氏脊诊整脊手法,这一学就是7年。后又进广州医学院进修深造3年,专心攻读《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阴阳五行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经络脊柱学》等理论和临床实践,并且在广州医学院诊所,广州国医馆几年的临床经验,由袁健强博士教授专教《放松肌肉、气功点穴、整骨复位、疏通经络》等治疗手法。

基于脊柱病因理论创立龙氏正骨法

支配人体五脏六腑的神经都是从脊柱发出的,脊柱是人体生命的栋梁。在从爬行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脊柱所受到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直立行走的人,全身的压力都集中在脊柱上。例如经常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族、开会多的人,很容易出现由脊柱引起的疾病。其实,早在1959年,魏征、龙层花教授研究颈椎病后发现,不少病人在脊椎病好转时,原有的内脏(器官)病症状同时好转或痊愈,就开始立项专门研究脊椎病与内脏病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临床解剖及实验研究发现,神经官能症、头痛、眩晕、高血压、原因不明的胸闷、心悸、失眠、顽固性呃逆、冠心病、心律失常、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痛经等,特别是许多病因不明、屡治不愈的70多种内脏疾病多与脊椎疾患有关,提出了脊柱相关病因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了龙氏正骨手法。

龙氏正骨将中医正骨、推拿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结合进行手法的革新,形成一套针对脊椎软组织损伤、脊椎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治疗脊椎病的手法。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正在推广应用,上海人才培训出境中心、世界自然医学联合总会也加入了推广之列。

脊柱相关病因理论是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脊柱相关病因理论的核心是,脊柱关节的错位,压迫邻近组织,从而引起相关的疾病。运用正确的手法纠正错位,解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从而使相关疾病得以迅速康复。脊柱相关病因理论的出现,在病因学方面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它打破了以往的分科界限,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探讨。

注重三步定位诊断是关键

据盛国芳介绍,龙氏脊柱正骨与其它正骨疗法的区别,主要是龙氏正骨注重三步定位。第一,神经血管体征的定位。病人主诉哪里痛,就考虑哪个部位,是什么神经支配,病根在哪里;第二,触诊定位。根据西医的脊椎解剖理论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对脊椎的触诊有横突、棘突和后关节突。横突两边是对称的,棘突居中,后关节突也是对称的。在检查的时候,用手触摸两边的横突是否对称。从第1颈椎横突触摸到7颈椎横突,如两边不对称,一边凹进去,一边凸出来,凸出来那边压下去有压痛感,就表明是病态的,是错位;第三,最后通过X光、MR、CT影像手段进行客观的诊断定位。通过触诊判断错位的形式,结合神经血管体征定位,来综合分析究竟是哪节脊椎出了问题,最后再结合放射影像诊断定位进行确诊。

三步定位是用于诊断,诊断之后再进行治疗。如是疼痛是压迫神经受压、中下方脊椎错位引起的,先通过神经定位是哪一节段脊神经受压,然后再通过触诊进行判断,最后通过X光确诊,诊断完成之后就要用对应的骨伤复位手法进行复位。如果疼痛是由于下段腰椎的侧弯侧摆式错位,就会有压迫神经感,就会出现肩痛、背痛、手痛、腿痛等,就需要用侧位复位法进行复位。龙氏手法的一个特征,就是根据不同的错位形式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矫正。需要注意的是,龙氏正骨适用于各种腰痛、脊髓型颈椎病、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以及内科疾病等,而对于患有腰椎结核、腰椎肿瘤、严重骨折、严重腰椎滑脱、马尾神经症状、嗜伊红肉芽肿等情况都不适宜进行矫正。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前要选择适应症,排除禁忌症,这样才能取得明显的疗效。

正骨过程中要把握的要领,首先诊断很关键。如果一个病人弯着腰来求诊,那我们就要通过检查,判断是什么问题,是椎管内的问题,还是椎管外的问题,还是第几椎关节的问题。这时候,三步定位就派上了用场。其次,手法要娴熟到位。正骨推拿手法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放松手法;第二步正骨手法;第三步强壮手法;第四步痛区手法。病情较轻或初次患病的人,只作放松和正骨手法即可。手法重点是正骨,放松手法保证正骨顺利而避免人为的损伤;强壮手法是正骨后进行软组织治疗和点穴治疗,对慢性久病的人十分有效;痛区按摩有良好的安抚镇痛作用,是推拿的传统方法,但在正骨推拿中只作为辅助治疗和结束手法。

盛国芳坦诚,做这一行20多年了,做起来虽然说是得心应手,但任何一种医疗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创新、实践,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在平时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颈椎问题,龙氏手法安全简单无痛,大部分的问题在十分钟之内能得到有效缓解,是建立患者对我们信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盛国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