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例6篇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1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患者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过程[1]。我科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外科压疮的预防工作,效果满意,实现了“0”压疮管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8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68~91岁老龄患者261例,平均住院14 天,接受手术治疗者126 例,其中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患者 9例,原发病伴有糖尿病者 59例。

2 应用循证护理开展实践活动

2.1 提出问题 老年外科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老年外科收治对象多同时患有两种以上合并症,体质差,代谢机能低,围手术期卧床时间长。另外,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少,也易发生压疮。

2.2 收集相关证据

2.2.1 发生压疮的原因 资料显示,发生压疮的原因有:(1)导致局部组织受压过久的三个主要物理作用: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2)皮肤受潮湿的刺激。(3)全身营养不良。

2.2.2 预防压疮的措施 通过系统文献分析与评价,得出压疮护理重在预防。预防压疮的措施有常规护理,尽早使用新型敷料保护受压局部,密切观察护理结果。

2.3 资料分析与个案评价 依据病史选择最优的压疮预防方案,结合患者文化背景、护理依从性、经济状况等因素,组织本科人员进行护理讨论。讨论其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优选压疮预案,指导实施。

2.4 实施证据

2.4.1 应用Norton量表 通过对身体状况、意识状态、活动情况、体位改变和大小便失禁五个方面评估老年病人,小于14分者,则病人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建议采取预防措施。

2.4.2 必须强调常规护理 定时翻身,对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2h翻身1次,难免压疮高危患者应30min~1h翻身1次。保持肢体被服清洁干燥。有必要尽早使用新型敷料的会减少压疮发生的几率,并提高舒适度,如水胶体或泡沫敷料。保持敷料平整,防止摩擦力、剪切力等措施。应用糜子垫、气垫床用于受压部位,效果良好。高危人群增加皮肤交接班次数,落实健康宣教。

2.4.3 积极治疗原发病 缩短病程,控制血糖等措施将为预防压疮发生提供可能。

2.5 效果评价 以上老龄患者中诺顿评分14分以下者34 例,积极应对,无一例发生压疮,效果满意。随访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院4周,出院 2周后发生压疮。

3 讨论

循证护理的应用,将传统的护理压疮内涵渗透为防范压疮,并使之成为可能。预防老年外科压疮的护理工作比真正护理老年性压疮意义要积极的多。1例院外压疮的发生提示:压疮健康教育在老龄患者康复期应普及到社区,普及到随访制度中去,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将更好地为老龄患者服务,意义深远。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2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29408例,其中上报难免压疮高危患者440例,院外带入压疮171例;2009年住院患者31552例,上报难免压疮高危患者545例,院外带入压疮151例。2008年和2009年住院患者总体及上报难免压疮高危患者年龄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压疮护理管理办法

成立压疮管理委员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管理办法,制定了《压疮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规范了压疮护理管理流程(见下图1),使压疮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为科学。

图1 压疮护理管理流程图

3 对临床护士进行培训

3.1 培训内容

3.1.1 Braden评分量表及判定标准 压疮护理重在预防,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危险因素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1,2]。Braden量表倍普遍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3],经过新都与效度测试,其敏感度及特异性较为平衡,适用于内外科及老年患者的评估[4]。

Braden量表包括感觉、潮湿、活动情况、行为能力、营养、摩擦和剪切力共6个项目。感觉为个体对压迫说引起的不适的感觉能力;潮湿是指皮肤暴露于环境的潮湿程度;活动情况和行为能力,前者表示身体活动的程度,后者表示改变和控制的能力。Braden量表的总分范围为6~23份,分值越低,发生PU的危险性越高[5],见表1。

判定标准:对压力的反应能、潮湿度、移动能力、活动能力、营养及摩擦与剪切力6项总分值

3.1.2 PU护理新方法、新技术 通过护理部或科室的讲座,对全院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及对压疮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护士准确识别高危患者,掌握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及压疮防治知识和技能;压疮防治专用器具(如气垫床)的使用。

4 压疮预防措施的实施

4.1 量表的评估时间 研究表明,80%的压疮发生在入院后2周内,96%的压疮发生在入院后3周内[3]。因此护理部推荐量表的评估时间如下: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间进行评估,此后每48 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4周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至每季度评估1次和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至于在一天中的时候进行评估并无差异,只要适合工作模式和保证评估工作的连续性即可。

4.2 根据评分进行分组,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2.1 对低危者采取制定定时翻身计划、帮助患者进行最大程度的身体移动,保护患者的足跟部,为卧床或坐轮椅患者提供降低局部压力的床垫或轮椅垫,还要注意处理患者潮湿、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3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是预防压疮工作重点。

4.2.2 对中危者除以上措施外根据情况增加翻身次数1次/h,对被动者,侧卧位时使用泡沫等软枕使患者倾斜30°,提供海绵垫或气垫床;对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其他矫形器械的患者松紧要适度,衬垫应平整,随时听取和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石膏绷带过紧或凹凸不平,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保持牵引、石膏等固定的有效性。

4.2.3 对高危者除以上全部预防措施外,责任护士及时报告病区护士长,并填写压疮高危者报告表,护士长审核后于24 h内上报大专业护士长及护理部;对于有难处理的疼痛和由翻身引起严重疼痛的患者应使用特殊的能够减低局部眼里的床垫,并建立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床头交接检查。

5 结果

2年的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P

6 讨论

6.1 通过Braden量表评分评估患者,对评分结果采取相应护理行为,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促进了护患和谐。

通过使用Braden量表评分,采取了分层次敢于措施,减少了预防压疮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提高了压疮预防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得以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提高了护士对压疮问题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了工作责任心,减少了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压疮发生,增强了主动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反复细致的健康宣教,患者和家属对压疮的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之能够积极配合并参与护理,同时也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6.2 通过规范压疮管理流程,对压疮起到促进作用 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规范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则,是保证并担任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8]。我院通过规范压疮管理流程对压疮进行管理,使各级护士工作起来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充分调动了各级护士预防压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自觉落实压疮的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

6.3 通过压疮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建立压疮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起到了压疮预前控制作用,规范监控程序起到了环节监控作用;对压疮的转轨严格考核,与护理质量挂钩,并实施奖罚,起到了终末控制作用;对压疮进行全程动态管理,是压疮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面提高,从而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参 考 文 献

[1] 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1.

[2] Bergstrom Braden BJ, Boynton P,et al.Using a research-based assessment scale in clinical practice.Nursing Clin North Am,1995,30(3):539-551.

[3] 谢小燕,刘雪琴.应用Braden量表评估压疮危险因素.护理杂志,2004,39(12):941-942.

[4] 王泠.压疮的管理(二).中国护理管 ,2006,6(2):62-64.

[5] 吕探云.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

[6]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Pressure Ulcers in adults: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Pockville,Maryland:AHCPR Publicition,1992:13-35.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脑血管病

近年来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四种方法是有效的,其中卒中单元(Stroke Unit)最为有效[1]。目前,国内外都把卒中治疗的希望寄托在建立卒中单元上。卒中单元是指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与手术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卒中单元不是指一种药物或一种手术疗法,而是一种崭新的卒中病房管理医疗模式[2]。

我科从2003年开始筹建卒中单元,2007年5月进行温州市第一个标准卒中单元的构建。卒中单元的构建,卒中专科护理是其中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病区护理管理和卒中专科护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参照香港威尔斯医院急性卒中单元的护理模式,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我科已建立我市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卒中单元,现将护理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组织管理

1.1 医院的医疗环境:建立卒中单元的最低要求有10项:①24hCT;②24hECG;③24h查血常规、生化、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源(Fib)、INR;④24h监护BP、HR、R、SPO2;⑤多学科协作的卒中小组;⑥依据国家指南制定的诊治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⑦经培训的 卒中专科医生和护士;⑧早期康复(语言、作业、物理);⑨完善的康复网络;⑩24h超声(TCD、颅内外血管超声)[2]。从硬件上讲,我们医院具备卒中单元建设的设备条件,并有MRI/MRA;弥散和灌注MR;CTA;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脑血管造影。

1.2 病房结构:卒中单元建在我们脑血管病中心,共有床位52张,其中设47张普通病床(13张收住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34张收住脑出血、脑梗死的病人),1个重症监护室(5张病床),一个早期康复训练室。

1.3 病房卒中小组:共有医生19人,康复师3人,护士24人(其中大专学历15人,本科学历9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1人)是一个年轻、高效、团结、勤奋、努力的团队。

1.4 标准工作时间表:不同于普通病房,卒中单元的医疗护理活动中强调多学科小组会议以及病人的健康教育,这些活动具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方式[2]。我们病房参照香港威尔斯医院急性卒中单元的模式,每周三上午交班后先进行多学科小组会议,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康复师各汇报本组主管病人的情况,由主任医生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会议后进行主任大查房,查所有住院病人。所有上班医生、责任护士及康复师跟随一起查房。

2 护理人员的管理

2.1 合理组织分工:在病房设三组责任组,责1分管脑血管外科的病人,责2责3分管脑血管内科的病人,由主管护师、护师或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担任责任护士。责2为责任组长,每组各分管12~17张床位。3个月轮换一次。这样的排班合理科学,能充分调动全体护士的积极性,尤其对低年资大专本科护士是很好的锻炼。而监护室病人另有24小时特级专人护理。

2.2 分层管理制度:本科卒中单元实行三级分层管理制度,护士长-责任护士组长-责任护士。其中责任组长是最重要的一环,又称卒中专科护士。专科护士是指在专科领域具备较高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本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可指导其他护士的工作[3]。由5年以上专科护理经验的大专、本科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每天上午责任护士参加卒中单元标准查房30分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每周三参加卒中单元主任大查房。

2.3 设计护理表格:所有新病人立即完成原有的护理入院评估表,跌倒危险评估表,护理记录表。并参照香港威尔斯医院卒中单元的吞水测试表、压疮预防与护理表稍加修改,以更适合本病区实际操作使用。在入院2小时内完成吞水测试表、压疮预防与护理表。根据吞水测试表的结果给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病人是否需鼻饲的科学依据。根据压疮预防与护理表每天评估病人压疮的危险,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2.4 规范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的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4]。全程教育由入院、住院、出院时三个阶段性教育所组成,使得每个患者均可受到系统的健康教育[5]。本病区除了责任护士平时常规的宣教外,每天下午14:00~15:00组织卒中单元护理查房,由责任组长具体负责,责任护士共同参与,护士长监督。巡视各病房,给病人做健康宣教、指导康复锻炼、解决病人遇到的各种问题。隔周周三下午15:30-16:30组织患者及家属到康复治疗室进行健康教育,由医师、护士、康复师共同讲授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卒中的治疗、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康复治疗知识等等。并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宣教资料,得到患者与家属的一致好评。

3 患者的护理管理

3.1 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卒中单元疗效的评价并不是只限于传统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而是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它将“病人”两个字的读法重新调整,把原来以“病”为重音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人”为重音的新的医疗模式[2]。我科本着“以人为本,真诚服务”的护理理念,制订人性化、个体化的服务目标,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于患者。

3.2 注重患者的安全护理:卒中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常有意识改变、偏瘫、肢体感觉障碍、失语、认知及情感障碍等症状,且好发于中、老年人,存在诸多危险因素,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如跌倒、坠床、走失、压疮、烫伤、呛咳或发噎[4]。我们运用各种量表对患者的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根据评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把患者的危险降到最低。

卒中单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对卒中病人实行组织化、程序化管理。其中护理是重要的一环,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卒中单元的整体水平。本科的护理管理与以前普通病房相比更能体现护理工作的程序化、个体化、人性化,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林星虹.卒中单元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J].护理教育,2007,25(5):90-91.

[2]王拥军主编.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9.

[3]贾运滨,刘燕.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中的实施[J].护理研究,2007,21(2):498-499.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4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1100;2.南京军区总院,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 目的 对预防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老年患者皮肤的特征,实施压疮预防护理,ICU体位护理。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后,所选取的54例老年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学到了压疮的预防方法。结论 老年患者的皮肤管理属于压疮管理的难处,只要掌握学习到压疮的合理管理方法,采用有效的ICU体位护理措施,就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

关键词 ] 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182-03

压疮是卧病患者常见的问题,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或受潮等造成血液不循环,局部组织长期缺氧、营养不良、缺血等而令患者软组织等水肿、溃烂坏死[1]。体质虚弱、病情严重及异常消瘦的老年患者是高发人群,因为老年患者往往皮肤弹性差、干燥、血管萎缩退化、生理机能等功能降低及自控能力差等。据统计老年患者发病率为10%~25%,70岁以上则高达70%。临床上压疮不仅令患者饱受身体痛苦,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医疗费用也会增加等,因此对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研究非常重要,临床上对病情严重或变化比较快的患者可进行ICU体位护理。随着现代医学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国内外关于压疮的预防和治疗等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压疮的形成率并没有呈显著下降趋势[2]。在我国护理资源薄弱,没有提早预防和发现病人潜在的问题,而是在病人形成压疮后才进行护理。近年来,压疮的有效预防已成为医院护理质量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3]。现就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预防压疮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研究人员选择收治的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0岁,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4例;住院患者在24 h内使用Braden scale量表来评估压疮危险程度。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感觉、活动性、营养情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移动性、皮肤干燥程度及患者水肿程度等几个方面。总共27分,累计分数小于9分提示极高危险,评分9~11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12~14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18分以上提示没有压疮危险。

1.2方法

对该次选取的54例患者采取预防压疮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翻身指导、减压方式以及营养指导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在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后,54例患者中,评分18分以上的有50例,占92%,其余4例为15~18分,但经过对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和调整,控制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出院时,54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简单的压疮的预防方法。数据显示,该次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见表1。

3压疮护理护士的培训

谢小燕等[4]对护士关于老年压疮预防的形成原因及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做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压疮相关的知识非常不熟悉;另外,王泠等[5]调查结果也显示临床护士对压疮相关知识相当欠缺。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当避免由于对压疮预防知识的欠缺而造成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形成,应对全体临床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培训包括压疮形成因素、危险度评估及有针对性进行护理等。

3.1压疮形成因素

3.1.1浸渍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原因常常会无法自己大小便,另外病人往往会出现出汗和伤口液体流出等问题,这些会造成病人所处床位或皮肤过度潮湿。长期浸渍下,患者的皮肤容易松软,且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度大大降低,易受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的损伤。此外,人的皮肤正常情况呈弱酸性,排泄物等为碱性,这样会令皮肤受到刺激,而且会令细菌滋生。

3.1.2活动和移动受限老年患者下肢骨折造成活动和移动受限,这样病人一直保持同一睡姿等,长久下来由于局部器官或组织受压,会造成坏死等大大增加了压疮发病率。这也是临床上造成压疮的主要原因之一。

3.1.3营养因素老年患者营养摄取不足时,会造成组织器官和皮下脂肪等代谢功能的降低,长期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增加压疮发生概率。其中研究发现压疮的形成与清蛋白水平有密切关系[6]。

3.1.4感觉因素当患者机体无感觉功能时,若患者对外界刺激无法及时做出相关反应或根本没有反应能力。那么意味着完全失去神经支配,这会造成机体丧失几首和血管扩张收缩等功能,局部组织器官循环受阻,组织坏死崩溃,压疮形成。

3.2风险评估

在患者入院和住院期间对其压疮形成危险度进行评估,随时检测。对其手术前后、检查前后等环节也需进行风险评估。不仅如此,还应做好详细记录,严格交接。

3.3针对性护理

对患者进行评估时,不同科室不同患者形成压疮的具体情形不一。形成压疮的可能部位及主要原因需要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办法,有针对性的检查和检测相关会降低压疮的形成率。

4护理方法

对临床护士进行压疮相关方面护理知识的全面培训后,护理过程中对收治的34例老年患者进行翻身指导、沟通交流、ICU体位护理等全面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

4.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多是外伤所致,不仅会疼痛、筋骨皮肉等受伤,还会造成病人精神上的折磨。他们由于手术费用等人力照顾等问题会产生焦虑的心理,然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会造成病人身体代谢紊乱、气血不足等加重疼痛感。临床上发现许多老年患者入院后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抑郁、恐惧、焦虑及绝望等消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交流沟通。

4.2卧位护理

训练患者自己使用便盆进行卧床排便。骨折早期常会有大便秘结,此时,应食用蔬果等促进大便的通畅,若仍无效果时可适当的使用通便药物。尿路感染或尿路结石时可加大引水量利于尿液的排出。每日都需洗脸刷牙,定期洗头,让身体干净整洁,无法洗浴者可擦洗。衣裤也需经常清洗更换,保证身体清洁。

4.3营养护理

营养护理直接影响骨折患者愈合,营养不足会造成骨折愈合延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体质骨骼等情况分期合理搭配膳食。伤筋断骨早期时,身体肿胀、体内淤血、疼痛厉害,应使用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切勿沾辛辣油腻等食物。中期时需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注意补钙。后期时饮食配合药物,促进骨折愈合,饮食上应营养更为丰富且低糖,多食蔬果。在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可能会食欲不佳,其中老年人会更会明显,这时应注重食物的色香味来增强患者食欲,可适当多食用含丰富维生素C的蔬菜以促进伤口愈合。

4.4牵引护理

牵引护理时最好选择专业的牵引车,因其床板灵活且附有扛杆和滑轮方便调整。将伤肢抬到一定高度加强血液回流,使患者肿胀感减轻。此外,应格外避免足旋转,定期进行X光透视,随时检测骨折对位状况。通常患者经8周牵引护理后可适当活动关节,3个月以上方可慢慢行走。

4.5预防感染

血糖含量的控制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手术之前应定期换衣擦洗保持皮肤的洁净,当然也要防止皮肤或粘膜受到损伤;病人需每次大小便完毕后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女性应使用温水擦拭外阴以预防感染。护理人员需经常辅助患者翻身,保证床位干燥整洁。另外需加强病房管理,减少人员流动,对病人进行卫生工作极其重要性的宣传,每日保持病房通风干燥及整洁。

4.6健康教育

积极强化针对患者与家属进行压疮知识教育属于预防老年压疮的主要措施。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宣教方式,认真解释压疮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压疮的预防、治疗与护理措施等,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作用,也要防止局部潮湿的不利刺激。增强患者顶防压疮意识,并嘱患者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索、易消化饮食,以加强营养支持。

4.7减轻局部压力及摩擦

翻身可接触局部压力,这对预防压疮非常关键。临床上,患者不论保持那种姿势都应经常变换,防止血液循环受阻等。另外保持病床平整液很重要,需经常检查床单上有无渣屑皱褶等,防止身体摩擦;对病人换洗时应动作轻柔以免皮肤因摩擦等破损。

4.8ICU护理

重症医学科(ICU)一般收治一些病情严重或变化比较快的患者,而且护理的质量关乎到病人的救治情况,这也是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ICU病房内的ICU病床为多体位调节方式,配备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医用静音电机,全电动控制床体的整体升降、背板及大腿版的升降调节、侧翻的角度,满足临床的需求。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擦洗以预防压疮,但是一般需要三个人来辅助完成,这个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不便,但是ICU病床带有侧翻辅助器,这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ICU体位护理可以更方便的呵护病人,而且其中配备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可以随时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及身体状况,可以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5讨论

老年骨折患者为特殊病人,他们的心理通常比较复杂,加上伴随着许多其他的疾病,压疮预防知识欠缺,不了解压疮的危害性。另外由于骨折造成行动不便,长期局部受压,血液局部不流通,很容易形成压疮。关于老年骨折病人压疮的预防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面对此难题,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受限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心理疏导、调整和沟通,消除患者焦虑、绝望、恐惧等心理[8]。另一方面,向患者和家属详细宣传压疮相关危害及预防知识,可有效令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压疮的预防。在该次研究中,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压疮护理干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其长久卧床而出现压疮,对54例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后,仅出现4例轻度压疮并发症患者,大部分患者没有压疮反应。经过对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和调整,控制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出院时,54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简单的压疮的预防方法。数据显示,该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现今,不采取有效干预的情况下发生压疮的比例大于20%,而老年人因为皮肤本身的问题,这种压疮产生的概率会增加2~3倍。该研究中发现,对ICU老年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压疮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压疮反应。不过对于该研究,因为临床病例患者较少,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不过呈现出良好的趋势。对于临床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压疮的出现意味着护理质量的恶劣,对于该护理,总的思维还是重在预防。

张春红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神经支配的皮肤忍受时间为5 h,在皮肤受压达到69.75 mm汞柱以后,组织只能持续2 h,超过2 h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坏[6]。潘美飞等认为,压疮的形成是机体的内因以及其外因作用的结果,并且患者的内部因素是关键因素,身体内部的衰退导致机体丧失活动的防御机制和能力[8]。在临床上需要依据于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患者需要采用适宜的卧床体位来缓解局部机体面临的压力,对压疮进行仔细的评估,同时对重点受压的部位进行重点分析,加强责任医护人员的态度。使得压疮发生率降到最低。

[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0.

[2]李相芬,何英,刘晓燕.老年患者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对策[J].河北医学,2013,11(2):120.

[3]王凤兰.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24(23):11-13.

[4]谢小燕,刘雪琴.对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1(33):12.

[5]王泠,郑修霞,张海燕.造口治疗师在临床护士压疮护理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7(01):32.

[6]张春红.92例普外科老年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40(45):111.

[7]王秋燕.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16(3):51-53.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5

专家小组成员职责:提供特殊患者的专科指导及应急支援。核心成员职责:主要负责院内及门诊疑难造口伤口管理、实施、会诊、小组的制度制定、人员培训等。

联络员工作职责:造口伤口小组成员经过定期培训,在各科室对造口伤口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监控、转诊,小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有总结。①通过学习,提高伤口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为患者提供造口伤口护理操作和宣教指导,推广伤口护理新理念。②通过科内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③落实、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要求压疮上报率达100%。④运用湿性愈合理念,负责本病区住院患者的简单伤口处理及普通造口护理。⑤建立广泛的伤口咨询网,及时转诊患者到肠造口治疗师处,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方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⑥负责本病区造口、慢性伤口的监控、记录。⑦收集、反馈本病区有关伤口、造口护理方面的问题及信息,定期参加小组会议及活动,讨论小组工作并参与质量改进项目。

小组成员培训

核心小组成员参加造口治疗师学校的专业培训,取得执业资格,并每年外出学习3~5次,保持护理知识的先进性。各科联络员的培训在院内、外进行,院内邀请营养师、外科医生、造口治疗师等授课。内容包括:造口相关疾病及护理方法、术前定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伤口基本理论、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各类敷料的特性、伤口的测量分类及处理、护理科研等。培训的形式采用多媒体授课、现场实习带教、案例讨论等。鼓励小组成员对自己处理的案例进行分享,作个案汇报。这不但可以对成员学习效果进行考验,而且可以提高成员的授课能力及培养科研能力,从专业知识以及组织、管理、科研等各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2年来共计进行院内培训21次、院外学习2次/人。

核心成员会诊范围及程序

会诊范围包括疑难造口、造口并发症、慢性伤口、瘘管、二期以上压疮、放化疗伤口等。会诊由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联络员提出,并写出书面申请,说明目的及患者基本情况、造口伤口情况,核心小组成员必须在24h内到场,特殊情况需在15min到场。核心小组成员到场后由提出申请的护士长或联络员及责任护士一同到患者处查看,实施造口伤口护理,必要时还需主管医生到场。实施造口伤口护理后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造口伤口评估记录、实施记录、宣教指导记录,并写上会诊意见。

联络员绩效考核

造口伤口小组组长通过成员学习及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主要包括小组会议参加率、考试合格率、伤口案例实施数量及效果、伤口上报转诊数量、案例汇报次数、撰写相关论文篇数等,考核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每年度评选出1~2位优秀联络员,上报护理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监控

在造口伤口小组的建立及专科护理活动过程中,核心成员承担了团队教练、管理者、教育者、协调者等角色,推动着整个伤口小组的建设,负责整个团队目标的制定和方向的把握,监控各科造口伤口护理质量及工作开展效果,并在医院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及全体人员的协助下为推动全院的造口伤口护理质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结果

在团队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并承担共同的责任。通过造口伤口小组2年的工作,使本院护理人员造口伤口护理知识大幅提高,合格率由实施前的78.1%上升至实施后的95.4%;造口患者健康宣教普及率达100%;压疮上报率达100%;疑难伤口转诊也逐年上升,由2009年的36例到2010年102例。

讨论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6

关键词压疮 病因 预防 新进展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压疮可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及强迫的患者。压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压力,故称为“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本文将常见压疮发生病因、防治误区及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

1.1 局部因素 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换;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形成认识上的误区:坐起的患者不发生压疮。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2 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不仅证实了上述全身因素在发生压疮中的作用,而且总结一些的量化指标供临床参考。还有认知功能损害、感觉丧失、麻醉及应用镇静剂、营养不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和吸烟等因素都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 压疮的临床表现

2.1 压疮的好发部位::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根据卧位不同,好发部位也有所不同。①仰卧位枕骨隆突处、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处、足跟,尤其是骶尾部最易发生压疮。②侧卧位耳廓、肩峰部、髋部、大转子、膝部(内髁、外髁)、踝部(内踝、外踝)等。③俯卧位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④坐位坐骨结节处。

2.2 压疮的分期:①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为可逆性改变。 ②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或有水疱形成。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 ③溃疡期静脉血回流严重受阻,局部淤血导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表皮水疱破溃后出现真皮层组织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向深部扩散,甚至到达骨骼,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脓毒败血症。

3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因此护士要做到七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还应养成在床边交接病人皮肤情况的习惯。

3.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将间隔时间缩短。翻身时应抬起病人,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②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可使用气垫压、水压等,从而降低骨突出处所受的压力。不宜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如橡胶气圈和棉圈;③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还应随时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

3.2 .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②大小便失禁、出汗;③床铺要经常整理,及时更换被服。 避免潮湿、摩擦、尿便等刺激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严禁使用破损的便盆。

3.3 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查看受压部位,定期用50%乙醇或红花酒精按摩,按摩方法:①全背按摩: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暴露并观察背及臀部,先用热水擦洗。用50%乙醇做全背按摩。从病人骶尾部开始,双手沿脊柱两侧向上至肩部后环形向下按摩,回到尾骨处。如此反复数次;②局部按摩用50%乙醇,以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病人皮肤呈环形按摩,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5min。

3.4 改善营养状况:病情许可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同时适当补充矿物质,如口服硫酸锌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还可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4 压疮防治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支持疗法和健康教育,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与患者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有缓解压迫、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潮湿、增进营养等。

4.1 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临床已普遍重视患者的变换,每1~2 h翻身1次是预防压疮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与传统的90°翻身法相比,30°侧卧更换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翻身顺序为右侧30°卧位左侧30°卧位平卧位循环进行,同时双下肢屈曲稍错开位,两膝间垫软枕,以免骨突处皮肤互相受压。

4.2 患者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5°~30°为宜,同时把膝下床抬起或垫软枕。卧位时床头抬高超过45°患者最易滑动,增加骶尾部剪切力。对于禁忌翻身和强迫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用“手垫法”,双手插入患者背部、臀下等受压部位按摩,1次/2 h,20~30 min/次,使局部减压透气;指导限制仰卧位的清醒患者间断采取挺胸抬臀或挺腹抬臀,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4.3 用于预防压疮的工具减压设施包括动态减压设施和静态减压设施两种。动态减压设施如气垫床是预防压疮的理想方法,利用电子充气泵定时充气或排气,从而改变身体与床垫的接触部位,减轻局部受压。气垫床表面有许多微孔,能喷出少量空气,保持皮肤干燥。静态减压设施,如泡沫床垫、水床等,通过增加受力部位的面积减轻局部压力,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4.4 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知识宣教,让其认识到压疮的危害,学会压疮的预防方法,并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尽可能避免使用约束带与镇静剂;协助患者做全关节运动;促进早期离床活动。

为了科学的实施压疮的护理管理,建立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监控网络,实施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是很必要的。护理人员也应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与提高,除熟知皮肤的正常生理、压疮形成的原理外,在护理患者时能正确执行评估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最大的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磊,廖燕.气垫床对卧床病人局部受压程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9-370.

[2] 彭翠兰,刘梅.临床压疮患者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