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自学配音范例6篇

零基础自学配音

零基础自学配音范文1

【关键词】声调语;重音语;音节类型;音步类型

1 前言

冯胜利是汉语节律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曾提出把人类音步的分为“音节音步”与“韵素音步”两大类型的设想:“根据目前的研究,人类语言中的音步一般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是音节音步;第二是韵素音步。前者是以音节为单位组成音步,就是说在音节音步的语言里,或轻或重由音节来表现。在韵素音步的语言里,表现轻和重,在两个韵素之间就可以完成,因此轻重的关系可以在一个音节里实现。”(冯胜利,2000)但是,迄今没有发表专文进行具体论述。

笔者同意冯胜利的观点,并基于节律音系学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提出,音步类型是由音节的结构框架类型决定的。该设想的基础,基于节律音系学的基本原理。1977年,美国学者M.Lieberman和A.Prince,合作发表了《论重音与语言韵律》一文,标志着节律音系学的诞生,节律音系学依据像似性原理,运用简明的音乐节律来揭示“不透明”的英语节律规律。节律音系学的基本观点是:韵律的单位是音步,音步以音节为实体基础。表现为“(音节间的)相对凸显(相对轻重)”。

笔者认为,既然节律音系学主张音步是以音节为基础的,所以,音步的类型,必然与音节结构类型相关。

2 汉英语言音节类型差异及其原因探索

2.1 汉英语言音节的“主音位”差异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布龙菲尔德就提出:“只有语言里的音位对于这种语言的结构是有关的。”(布龙菲尔德:1980,152)他把音位分成“主音位”(包括复合主音位)和“次音位”两大类。并指出,在像英语这样的多音节屈折型语言中,只有音质音位(包括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属于主音位;重音和音高等“超音段音位”则属于次音位。他还提到,在汉语的“北方话”里,主音位则包括音质音位和代表“音高特征”的“超音段音位”(或曰非音质音位)——调位。(布龙菲尔德:1980,136-137)可见,语言类型不同,主音位的内涵也就不同。由于任何语言的音节都是由“主音位”构成的。所以,所谓音节结构研究,其实就是关于主音位各个类别在音节这一语音单位中的配列规律的研究。“两极”代表语言——汉语与英语的主音位的内涵差异,说明了两者的音节结构应该存在类型差异。

2.2 关于汉英音节结构的“单、双核”差异之辨

中国的生成学派的学者端木三(1990)和王洪君(1999)先后指出,从汉语零声母的实际音值和在语流音变中的反应,可以看出,汉语的零声母绝大多数是确实占据声母位置的声母,与印欧语的无声母音节有性质的不同。首先,零声母字的音节开始其实都有明显的辅音性成分——开口呼前有喉塞:齐齿、合口、撮口呼前有较强的摩擦;其次,语流音变中,汉语的零声母字位于多音节词的后字位置时仍然保持零声母,而印欧语中的无声母音节则从前一音节的尾音临时接受一个辅音做首音。例如,英语的零声母起首的apple.在前接冠词时会发生音节重组现象;而汉语的零声母字“袄”在前接其他字时(如“皮袄”)仍然是零声母:为什么呢?因为音节前部有喉塞成分的阻挡,所以,零声母字的首音位置并不是虚位以待的空位。也就是说。零声母并不是无声母,零声母也是有声母。可见,两代中国学者都认为,汉语中处于节首的辅音——声母(包括“零声母”),是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可见,汉语与英语的音节配置不同:汉语音节是“双核”性的,而英语音节是单核性的。这是汉语音节与英语音节之间最基本的差异。

然而,为什么汉英语言的音节之间存在“单、双核”之差异?生成学派没有说明。

2.3 从语感实验和口误研究成果看汉英语言音节认知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在当代认知科学领域,通过语感实验和言语错误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造成汉英语言音节类型差异的原因。语感实验说明,不同类型的语言,母语者认知中的编码单元是不同的:在英语母语者感知中,英语音韵编码单元是音素;而在汉语母语者感知中,汉语的音韵编码单元是音节。言语错误的研究说明,决定音节认知的因素是音节结构框架类型。

关于英语言语错误研究说明,在英语母语者的心理认知中,英语音节是分离性的——声部(首音)和韵部(核音+尾音)分离为两个不同下位单元;而音节的核心——主要元音,则处于韵部。

关于汉语言语错误的研究说明,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汉语音节由两个层面——声调层和音位层构成:两个层面都具有“相对自主性”。“自主”的表现是:在口误过程中,两个层面可暂时离析;“相对”的表现是,在口误的起始环节和终结环节,两个层次归根结底必须互相结合,可见,两者没有绝对自主性,相互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并且,两者都是汉语音节的必有层次,与汉语音节共生共存。(2)汉语音节的音位层可以按照声、韵部之间的分界线进行拆分,这一特点,与英语音节相似。(3)汉语音节的声调层始终保持完整性,具有“不可分割性”。这一特点,与英语音节完全不同。

3 结语与结论

综上所述,一种语言,能否直接采用音节作为心理编码单元,归根结底取决于该语言的音节结构框架中是否存在声调层。之所以汉语母语者以音节为编码单元,是因为汉语音节中存在声调,声调的整合功能决定了汉语音节认知的“整体型”特性。同时,也就不难推断,之所以英语母语者以音素为编码单元,是因为英语音节外中没有声调,缺少了整合因素,音节只能离散为音素,从而,决定了英语音节认知的“分体型”特性。

从而,不难推断,汉语音节的“整体型”特性,必然导致其音步起止界限跟该音步所含音节的起止界限一致,从而,最终决定其音步类型属于“音节型”。而英语的“分解型“特性,必然导致其音步起止界限无法跟该音步所含音节的起止界限一致,从而,最终决定其音步类型属于“韵素型”。

本文的最终结论是:音节类型决定音步类型。

参考文献:

[1]Lieberman M &A.Prince.1977.On stress and linguistic rhythm,In Linguistic Inquiry,8:249-336.

[2]冯胜利 2000 汉语韵律句法学引论(上)学术界(1)

[3]布龙菲尔德 1980 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

[4]端木三 1999 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中国语文(4)

零基础自学配音范文2

关键词:直声唱法 优越性 零基础

众所周知,童声是天然的直声,他们的音色纯净,有明显的头腔共鸣,高音无颤抖,假声不嘶哑。童声歌唱带给人轻快、活泼,明亮的感觉。然而,我们现在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幼教老师多数是运用美声或者民族唱法在唱儿歌,经常听到孩子们说:狼来了!狼来了!显然,这种唱法不受孩子们得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师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在对学生的声音训练中,想当然的朝着美声或者民族方向进行,教唱几首艺术歌曲就完事;再一个原因是对幼儿园不了解,几乎不去幼儿园观摩实践,不清楚孩子的特点。因此无效教学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没有做到与幼儿园“零接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推举运用直声唱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不仅能培养出受孩子们喜欢的幼教老师,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直声唱法的界定和特点

直声唱法属于美声唱法的范畴,是美声唱法的一项技能。严格地说,它并不成为一种歌唱方法,而是一种歌唱发声状态,也就是没有美声唱法常用的颤音(vibrato)的一种发声状态。因为没有音的波动,能准确地发出固定的高音,以达到音色非常透明、纯洁的效果。

二、高师学前学生学习直声唱法的优越性

(一)直声唱法比较适合零基础的学前专业学生

高师学前教育本、专科学生生源多数来自高考文科生,甚至还有一些理科生,而且以第一自愿报学前专业的寥寥无几,几乎是服从分配调剂过来的学生。录取时没有经过任何技能测试。他们的音乐基础素养普遍较低,几乎是零基础。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对声乐演唱技巧更是感到陌生和无从下手。嗓音条件都很一般。针对这种情况,要让学生在两年内学会歌唱发声的技巧,学习美声或民族唱法,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是比较困难的。

人声原始的发声是直的,这从少年儿童的歌声中可以听到。其实,成人也是一样的。所以,直声唱法是发声的自然现象,是男女老少都能做到的。而这种直声在学前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于声乐几乎零基础的学生,把原有的直声训练完美是完全可能的。

(二)教学内容适合运用直声唱法进行训练

高师学前声乐教学目的不同于音乐系,他们以中外艺术歌曲为主,而学前专业应该以唱好幼儿歌曲为主。儿歌作为歌曲的一种形式,它有别于成人的艺术歌曲。在唱儿歌的时候,要注意在题材、韵律、节奏等方面围绕着童趣这一特征,来表达孩子的快乐,如果用美声或者民族唱法演唱儿歌,很难达到表现童趣的艺术效果。演唱儿歌不仅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并多借助形体舞蹈动作来表现,歌唱中注意保持声音高位靠前,在气息支持下发出纯净的直声,充分展示幼儿歌曲。

(三)直声训练适用于大班教学

直声唱法是目前欧州合唱最通用的唱法,在合唱训练中,要摒弃个性化的音色,避免颤音。因此,在训练中,要求男女合唱队员模拟童声,力求直声,力求气息平稳。一旦有某个队员发出颤音音色,会影响到音准,很容易听出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级大学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也是呈逐年递增态势,学前专业也不例外。在生源多,学时短,师资缺的现状,可采用以班为单位进行直声唱法的训练。我们学院有学前本、专课的学生五百多人,都采用的大班授课。经过一到两年的发声训练,学生基本可以掌握直声唱法,并运用到儿歌的演唱中。大班授课极大地缓解了师资紧缺的现状,而且教学效果不受影响。随着学生对直声唱法的逐渐掌握,课上唱着富有童趣的儿歌,课堂洋溢着愉快的氛围,再也看不到学生脸上以前那种对美声、民族唱法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在儿歌的演唱中仿佛回到自己的儿童时代,让歌声真正做到与孩子“零距离”!

三、直声唱法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训练学生学会正确的均匀的呼吸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道出了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吸气方式,哪有正确的发声呢?所以,训练呼吸很重要。可以让学生体会闻花的感觉,慢慢的用鼻子吸气,感觉腰围一带有扩张。之后保持几秒钟,再用嘴发“S”或“U”的声音,让气息均匀平稳呼出。注意吸气要深,控制好气息,在集体课上,判断学生吸气是否正确,主要看她们的肩部是否抬起,如果上抬就是错误的。

(二)在自然声区训练,选择从高音到低音的练声曲为主

儿童的音区很窄,大致在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E之间,所以,对于没有基础的学前学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自然声区练好。要训练声音保持高位靠前,让学生感觉声音是集中在硬腭上的。同时要注意口型,嘴要张开并微微竖起,有助于声音的圆润,帮助声音打在硬腭上;

在较高的音符上起音做发声练习,比如发U母音,训练头声,比较容易体会到头腔的最佳位置,并通过找到的头腔位置,从高到低的练声曲使低音也能保持在头腔位置上。用头声贯穿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E。在直声训练中,注意要在意识上努力使气息保持均匀,听觉上严格监督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直,多点练习,就自然会掌握了。

(三)注意发声时声音轻柔

零基础自学配音范文3

扬琴得练琴方法

1、监听、多想、巧练:

监听――因为扬琴演奏时得余音较长,各余音之间得混响会降低所奏旋律线得清晰度,所以必须演奏得干净准确才行。在每一曲练琴之始,演奏者须凭靠自己敏锐得听觉,对其所奏之音进行严格得自然监听,务求所奏出得每个音都做到出音清楚干净准确,稍有不准立即纠正。

多想――当听到自己得演奏有错杂音时,要立即开始思想分析所发生错杂音得原因,即演奏所发生得失误属于偏高或偏低、偏左或偏右,把把失误原因判断准确之后,认真加以纠正。

巧练――练琴时应学会巧练而避免傻练,任何乐曲中其技术难度都是不平衡得,技术难度大需投入练琴时间多,技术难度小所需练琴时间少,练琴之始就须把技术难度大得乐段或乐句挑选出来,以突出练琴重点,分配较多得练琴时间其余部分一般地进行联系即可,此之为巧练,而切忌不分技术难易平均使用练琴时间得傻练。

2、快速乐段须慢练打好技术基础,再逐步加快到演奏速度,以保证快速乐段快而准确,“吐字”清楚,颗粒性强,切勿切勿急于求成一上手就快,这样只有片面得速度,而没有艺术质量。

3、局部细练和整体贯连相结合。有的学生在练琴时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分乐曲演奏技术得难易,没有练习重点,每遍都是从头到尾整体贯连而练,这种练习方法得有点是能加强对所练乐曲得整体观念,但却不能对技术难度较大之点,与以特殊练习重点攻克;另一种是练琴时一遇到技术难点,便停下来集中多练,这种方法得优点时能把每一技术难点都深加工细磨练地仔细练过,但多属零敲碎打,缺乏对全曲整体贯连得技术性练习和艺术上得领悟,久之则养成一种习惯性“停车”得坏毛病,到舞台上演出时,一遇到原来“停车”细练之处,很容易习惯性地“停车断线”,造成演奏中不应有得中断。

为避免上述两种练琴中得不良倾向,并由此而总结出局部细练与整体贯连相结合得练琴方法,这种方法时在练琴之始,先整体试奏一遍,然后针对各种技术难点,分段细练,集中攻克技术难点后,再整体贯连练习,要做到既能化整为零,也能做到化零为整,在化整为零分段练习时,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难点,在化零为整进行整体贯连练习时,决不任意中途“停车”。

4、练琴时间合理分配在每天的练琴时间中,如何把基本功练习、重点新曲目的练习、旧曲目的复习等,都能全面科学的给以分配,使基本功的训练,能扎实的持之以恒,又在不断学习新曲目的同时对已学的旧曲目也能精益求精的不断提高。在时间的分配上,不同学习阶段的人,所学各项内容的比重不尽一样,初学者基本功练习的时间要长些,乐曲练习时间相对短些,中高等程度的人则相反。

零基础自学配音范文4

以飞机装配工艺为例,过去采用样板、模线、样件等模拟量传递方式,效率,准确度,产品质量都比较低。而现在基于计算机的先进装配协调方法采用了数字量传递的方式,效率,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然而无论是哪种装配,协调工艺都决定于其设计。因此要提高装配,协调工艺必须从设计入手。数字化设计技术以CAD/CAM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发展等为基础,主要内容有产品数字化定义、虚拟装配和并行技术等。产品数字化定义是应用计算机来描述和定义产品的研制,它的目的是对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义和描述,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产品数字化装配是指对已进行数字化定义的产品零部件通过计算机实体进行虚拟装配,确定航空部件的配合是否符合尺寸,配合要求是否存在超差等等。使在设计过程中的可能不合理因素减到最少,从而减少在制造过程中的更改与返工。由于采用了数字化设计技术,使波音777研制周期缩短了一半,降低了25%的成本,减少了75%的出错与返工率,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在波音777飞机开发与制造过程中的成功应用,使数字化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认识。

2集成技术

由于航空产品有研制周期长,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产品使用期长,售后情况复杂,研发生产合作国际化等特点,因此集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集成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CAD、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原本各自独立的环节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制造过程,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现代集成技术包含有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通过现代集成技术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制造。完成波音777研发生产后波音公司,开始实施DCAC/MRM(飞机结构设计与控制/制造资源管理),以达到从用户订单、设计制造、最终到交付使用的统一信息和过程管理的目的。现代集成技术可以解决以前单一数据源方面存在的问题,统一管理产品数据、生产管理过程数据。确定信息的完整性、唯一性、协调性、有效性、无冗余和安全性。将资源管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5个过程的信息整合为一体。

3数控加工技术

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是当代航空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柔性制造技术的基础。随着我国近年来大量新机研制项目的开发,大量的业务都需要国际间合作,各航空企业所保有的数控机床总量已大幅度增加,通过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数量明显增多。在航空制造所涉及的零部件主要特点是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表面形状复杂。因此加工技术难度很大,在此需求背景下,对航空行业的数控加工技术水平有很高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以特征技术为基础的针对飞机零部件和发动机机构件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技术,分布式的DNC技术,CAP智能化技术,网络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数据管理技术,车间生产组织、管理调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4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的实质是通过相关软件在计算机中的制造,可在计算机中演示完整的制造过程。通过虚拟制造可以验证制造过程的安全性,并且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方案。从而保证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5计算机技术在常规成形领域中的应用

作为最早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行业,计算机技术明显地推动着航空制造工业各方面的改变。计算机技术在航空部件制造的三大传统工艺(钣金、机械加工、铆装)中的广泛应用,航空制造技术水平有很大进步。飞机钣金件往往具有结构体积大,质量轻的特点,而且大部分飞机结构中的钣金部分是保证飞机气动外形的重要组成,其加工水平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气动性能。然而以蒙皮加工为例,传统的蒙皮拉形机往往以人工操作为主,加工质量取决于操作员的熟练度与技术水平,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过随着大量采用数控技术的蒙皮拉形机的投入使用,产品质量得到稳定保障。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面,大量地对先进数控设备进行采用,使飞机零部件中的复杂表面加工,如发动机叶片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的飞机连接技术中主要采用铆接等方法,同时也导致了疲劳寿命低,密封性差等。而随着对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等先进连接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结构的各项力学性能。

6结束语

零基础自学配音范文5

课程组教师通过走访宁德地区模具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获悉冲压(五金)模具相关企业的产品主要以冲裁模具、拉深模具、弯曲模具等为主.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冲压成形基础、冲压模具与设备、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成形模具设计、冲压模具制造与装配共七个教学单元,30个工作任务.每个单元以典型冲压件为载体,载体由简单到复杂,涵盖了冲压模具设计及主要零部件制造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点,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冲压制件完整的模具设计及其主要零部件制造的过程.学生由易到难完成这些项目,逐步掌握冲压模具设计及主要零部件加工的方法和技能,最终达到“冲压三级模具设计师”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到“准员工”的转换.

2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冲压成形基础”,计划6学时,拟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模具制造实训中心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到模具制造实训中心参观讲解及多媒体展示,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掌握冲压成形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以及冲压成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第二单元“冲压模具与设备”,计划10学时,拟安排在模具设计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到模具企业参观,在模具制造中心进行模具拆装及安装调试,并进行模具测绘,了解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的种类,知道冲压模具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在压力机中的固定方式及简单调试,了解现代模具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了解模具的设计制造流程.第三单元“冲裁模设计”,计划40学时,拟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模具设计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模具CAD/CAM实训室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对闽东常见的一种Y70电机定子冲片冲裁工艺及模具的设计,借助动画录像等影音资料,使学生明白冲裁的基本概念,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冲裁工艺及模具与压力机的关系,冲裁模间隙对冲裁质量的影响,冲裁模设计程序;能进行排样设计,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冲裁模的结构设计及其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和标准选用.第四单元“弯曲模设计”,计划26学时,拟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模具设计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模具CAD/CAM实训室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对保持架弯曲工艺及模具的设计,借助动画录像等影音资料,使学生明白弯曲成形的概念、特点和用途,弯曲变形的过程及变形特点,弯曲工艺及模具与压力机的关系,弯曲件的工艺性影响因素,卸载后弯曲件的回弹对弯曲件的影响;会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弯曲回弹值的确定,弯曲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弯曲件的工艺设计,弯曲模结构及各零部件的设计或选用.第五单元“拉深模设计”,计划32学时,拟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模具设计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模具CAD/CAM实训室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对盖零件拉深工艺及模具的设计,借助动画录像等影音资料,让学生知道拉深成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圆筒形件拉深变形的过程和力学特征,拉深工艺及模具与压力机的关系,其它形状拉深件的工艺;能进行拉深件工艺性分析,分析拉深工艺中的起皱和拉裂现象,回转体件的拉深坯料尺寸计算,圆筒形件拉深工序尺寸计算,拉深力计算及压力机的选用,拉深工艺的辅工序的选用,拉深模具的典型结构及工作零件的设计.第六单元“成形模具设计”,计划18学时,拟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模具设计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模具CAD/CAM实训室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对胀形、翻边、缩口及校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借助动画录像等影音资料,了解成形工艺的分类和模具特点,胀形、翻边、缩口及校形的变形特点和极限变形程度;学会胀形、翻边、缩口及校形工艺设计及其计算,正确选择压力机,胀形、翻边、缩口及校形模具结构及零部件的设计.第七单元“冲压模具制造与装配”,计划24学时,拟安排在模具设计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模具CAD/CAM实训室、生产现场实施教学.本单元通过对普通机械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方法、及典型冲压模具常用的装配方法和装配工艺路线等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模具结构类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以及工艺系统的选择方法,会分析加工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掌握模具工作零件常见特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加工精度,会分析加工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会拟定和编制中等复杂程度模具的装配工艺,会分析、解决装配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七个教学单元———冲压成形基础、冲压模具与设备、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成形模具设计、冲压模具制造与装配———共设计出30个工作任务.这30个工作任务分别为:冲压成形技术与模具材料选用;冲压变形理论基础;冲压模具与冲压工序;冲压设备及选用;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冲裁工艺计算;冲裁工艺规程制定;冲裁模典型结构;冲裁模零部件设计;冲裁模设计程序;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弯曲工艺计算;弯曲工艺规程制定;弯曲模典型结构;弯曲模零部件设计;弯曲模设计程序;拉深变形过程分析;拉深工艺计算;拉深工艺规程制定;拉深模典型结构;拉深模零部件设计;拉深模设计程序;复杂形状工件拉深模设计;胀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翻边工艺与模具设计;缩口工艺与模具设计;校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冲裁模的制造与装配;弯曲模的制造与装配;拉深模的制造与装配.根据这些工作任务,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最终达到“冲压三级模具设计师”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本领.根据这30个工作任务各自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师按照统一的栏目内容和顺序分别进行合适的教学方案设计,使之满足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制定并完善了工作任务教学方案的栏目内容和顺序,共16项:单元三、教学任务三、教学参考学时、学时分配、学习目标、教学主要内容、教学实施、教学参考综合案例、学生综合实训案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课程教学实施条件、教学准备与实施、课后强化.比如“冲裁模设计程序”工作任务中“教师参考综合案例”所选取的企业典型产品为闽东地区企业中非常常见的电机定子片的模具设计实例.电机电器是闽东地区最大的支柱产业,而定子片是电机里一个非常常见的零部件.其形状尺寸与要求,该载体的工作任务具有综合性、完整性和代表性的特征,同时源于企业真实产品,并经过教学加工,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在“冲裁模设计程序”工作任务中“学生综合实训案例”中,给出了上述电机定子片模具设计工作任务的一种设计结果.要求学生根据其装配图与排样图,进行其非标准零件图的进一步设计和完善,并在标准图纸上完成该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4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开发教师ppt课件、教学辅助光盘、网上在线答疑与测试等,通过搭建多功能动态的课程学习与训练平台,使学生的兴趣、热情、创造思维得到充分调动和提高.

(2)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发模具库和模具动画素材,将模具拆装、典型模具结构等视频上网,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模具技术方面的素材、辅助资料以及在线帮助,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内容.

(3)积极利用学校图书馆、专业期刊、行业企业网站等多种资源,使教学内容朝多元化发展,以拓展学生的就业能力。

(4)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模具CAE软件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项目、虚拟设计、质量分析等,提高教学效率.这些技术的合理利用,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化.

零基础自学配音范文6

【关键词】师范音乐;学生差异;钢琴教学法

钢琴弹奏是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钢琴弹奏技能又需要有较厚实的实践基础。但随着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专业对报考生钢琴弹奏基础标准放宽幅度较大,出现了新生学前弹奏基础构成差异较大的情况,如仍按部就班地进行“无差异”教学,对于顺利达到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一定困难。本文以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具体分析当下教学对象的群体差异,并探讨相应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以期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一、 高校师范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教学课程目标是专业培养总体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相应地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并制定合理的课时计划及课程进度等。因此在探讨钢琴弹奏教学方法之前,有必要明晰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钢琴教学目标

高校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标有别于一般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它不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高水准的钢琴专业演奏技能,但也必须具备流畅、准确地弹奏一般音乐曲目的能力。从总体上说,本专业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标,而钢琴弹奏就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其一般指标是要求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水平,须能较好地胜任中小学音乐课所涉及的所有乐曲伴奏。

2、钢琴教学内容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专业钢琴教学内容大体包括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形式训练、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及一些乐曲的弹奏等。其中基本技巧形式训练又以音阶、琶音、和弦、八度、颤音及其变体为重点。【1】

3、一般教学计划与方法

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相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虽然不高,难度相对较低,但本专业其他课程相对较多,钢琴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就相对较少,加之学生学前钢琴弹奏基础相对薄弱,教学任务实际较重。目前本专业钢琴课程教学计划一般放在前两个学年或前三年半。前两年为基础学习,进入第三学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学习,一般用一年半时间作为提高学习。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传统的“一对一” 授课形式,此种形式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

二、 高校师范音乐教育生源构成及水平分析

根据目前新生的钢琴弹奏技能水平分析,大体可归为三种类型:

1、“零点”生

所谓“零点”生,即是入学前基本不具备钢琴基本弹奏技能的学生,这部分人约占新生总数的70%,是本课程教学对象的基本面。有的学过除钢琴以外的其他乐曲,而有些却基本没有学过任何乐曲。

2、“初级”生

“初级”生指的是只在高考前经过短期强化学习钢琴弹奏的学生,大约占新生总数的20%。他们通常以“直入主题”方式进行练习,即考什么曲目弹什么曲目,往往“只顾数量,不计质量”。 其结果是基本功不扎实,弹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

3、“高级”生

“高级”生指的是在进入大学前学习过两年或两年以上钢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近年入学新生中占的比例较少,基本上在10%左右,基本上具备相当程度的钢琴弹奏能力。

三、 钢琴弹奏“差异性”教学法

针对上述三类不同弹奏基础的教学对象,如果都按照一直模式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需要采取“差异性”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动力始终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最终保证全体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并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补差速成”教学

“补差速成”教学法适用于“零点”生。针对“零点”学生缺乏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情况和钢琴弹奏技能培养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与课时应偏重弹奏基本技巧形式训练,辅之于其他内容,即“重基础、轻难度”。

为了合理分配课时,教学初期可采取以集体授课为主,个别指导或个别练习为辅的形式。第二、三学期教学是“补差”“速成”同时进行。第四学期时学生们基本进入“速成”阶段,练习较难乐曲的同时,再加入钢琴实用技能如视奏、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的学习。

2、“稳步推进”教学

“稳步推进”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初级”生。其教学形式,除了参加必要的集体课外,主要进行小组教学。一般来说,这部分学生接受和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能较快,因此进入第二学期后,即可转为“一对一” 授课教学。第三、四学期为“初级”生钢琴弹奏的中级学习阶段,此时期除了继续巩固提高已学弹奏基本技能外,要增大弹奏技巧训练力度,一般来说,这些学习有保证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3、“提高扩展”教学

“提高扩展”教学是针对那些如学前即已具备钢琴弹奏初级阶段中等程度水平的“高级”生的施教方法,即以提高技能水平和扩展钢琴知识为主,旨在努力培养较高素质钢琴弹奏人才。在实行“一对一”个别教学阶段时,进行八度训练、和弦技巧、震奏远距离音符跳跃、颤音等高深的技能等技能技巧,同时在弹琴的音色、触键和控制能力上也进行高标准要求。

“高级”生的教学要加入相关的理论学习,如和声、曲式分析等。如果不懂得曲式结构,演奏的作品肯定是要“散架子”的。3[3]钢琴弹奏学习进入这个阶段,应该说学生基本获得了驾驭一般曲目的能力。

“差异性”教学法,只是根据学生大体分类的情况而提出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此,我们就不仅能够保证不同弹奏基础的学生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望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专业钢琴人才。

参考文献

[1][匈]约瑟夫・珈特.《钢琴演奏技巧》[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