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例6篇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1

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基础课教学过于强调描绘性的机械练习,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常出现将造型基础课等同于“画画课”的认识误区,而设计色彩、设计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基础课分立开设,使得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割传授,教学过程较为僵化,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原有的课程界线,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构建起一个模块化的、具有充分升级空间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建立在横向发展的基础知识平台之上,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向着不同的方向进行纵向延伸的模块化知识体系。这里的基础知识平台,是在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史论类课程相联系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自主地根据艺术规律进行创作的方法,并在造型基础教育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纵向延伸的知识模块,是在基础知识平台上根据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方向的不同,通过情境式教学等手段,有侧重地组织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使学生构建完整的技能体系。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进行单元划分,并设置难易适当的基础知识平台和技能发展方向,使整个课程体系呈现完整的网格状结构。这样的课程结构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模糊传统课程的边界,以作品的创作为载体,以知识与应用为导向。

按照这一思想,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可改变原有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五门基础课程依次进行的开课方式,将形式基础课与造型基础课相融合,整合课程知识,使之变成一门综合的进阶课程,并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作品制作为载体,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手段,将技能与知识的传授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学准备与教学评价环节,可穿插美术史及美术理论类课程知识,通过与美术史、美术概论等美术类通识课程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获得更专业的艺术素质培养,提升审美品位,获得进一步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区别于普通职业院校的单一技能教育。在黄淮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中,造型基础一(设计素描)、造型基础二(设计色彩)、设计基础一(平面构成)、设计基础二(色彩构成)、设计基础三(立体构成)五门基础课程是分别开设的,可尝试将其整合为由三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一级模块包括形态结构分析、形态结构表现、形态表象分析、形态材料表现等内容;二级模块包括基础形态结构主观构建、基础形态全因素创作、复杂形态结构主观构建、复杂形态全因素创作等内容;三级模块包括情境空间综合形态创作(室内陈设、灯光等)、视觉综合表现(主题设定、广告模拟、包装)、工业产品形态创作(日常用品基础结构、外观、材料质感)、建筑形态创作(基础空间结构创作、表面形态处理)等内容。整合后的课程体系由简入繁,结构更为清晰。

二、教材的改编与应用

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选与使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教材的适用性不强,编撰方式过于守旧,导致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内容较多的造型等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重课件、轻教材,绝大部分学生极少看教材,教材逐渐被边缘化。因此,编写更为适用的教材就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应用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要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尽量增强教材的应用性;应根据新的基础课程构架整合教学内容,以过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基础课教材为蓝本,以示例作品制作的完整工作过程为基本单元,并融合制作过程中涉及的造型基础技能以及形式基础知识,根据不同工作对象的不同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组织教材内容。例如,在“彩色装饰画制作”单元中,应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对制作过程中涉及的造型、色彩以及构成知识进行归纳编排,突出真题实作。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课程载体和教学范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并力求简单,使知识与技法要点一目了然。这样便于教师运用教材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扩展空间,引导学生逐渐加大制作的难度与复杂度,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材的应用上,在用好主干教材的同时,应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主动学习相关辅助教材,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辅助教材的选取,类型不应有局限,可包括学术专著、论文、新闻等,但应注意与课程知识的联系,并以教材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展开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使学生在充分利用馆藏图书资源的基础上接触无纸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资源获取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传统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一般是将理论教学与画室实践练习相结合,先理论后实践,“讲一讲画一画”。这样看似符合认知规律,但它对学生的理解力与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基础素质较差的学生很难有理想的学习效果。应用型教育要求学生有自主理解与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项目设计团队中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角色,能否胜任角色,不仅要看其知识储备和技法的掌握情况,更要看其能否合理、熟练地选择和运用知识技能。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采用传统的“一人一板、画完收工”的课堂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是难以达成的。因此,根据新培养目标革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为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可根据课程内容的复杂程度,将学生分成若干制作组或讨论组并扮演具体的角色,从制定创意计划到创意的实施和总结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思想,或通过小组互评查漏补缺,从而不断地完善创意计划。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2

关键词:扁平式学习 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36-02

1 课程教学的现状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该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针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思维开发与创造性训练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从形态设计的本质和规律出发,由浅入深研究形态与空间、构造与机能的关系及规律。

本课程源自设计教育鼻祖包豪斯,于80年代初期引入国内。在近20年里,已经形成完整、先进的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的综合造型基础专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团队,带动了全国部分高校的改革,该课程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校作为应用型地方高校,在其特色发展中教学体系必须针对专业特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及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确定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强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体系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需求为依据,系统梳理全学程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加科学、合理、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增加设计性、综合性为主的实验实训项目的比例,强化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我院本专业教学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已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但随着学校学分制的推行,每学期分阶段教学改成多门课程同时教学的“课程环”教学,原来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学分制要求。同时后期专业课程、毕业设计环节也暴露了教学的系统性欠缺,不能有效地指导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从专业基础课程着手进行疏导,造型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尤其重要。基于以上原因,结合我校“实践性、创新性、国际性”三性人才的教育目标,提出教学改革。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年制改成学分制后,该课程课时缩短导致基础训练内容覆盖面不够,深度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2)学院模型室的加工条件限制了该课程模型制作的方式、效率,与国外同级别院校尚有一定差距。

(3)由于受研究经费局限,相关交流、考察活动的开展严重不足。

(4)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

3 改革的理念及思路框架

教学理念:基于学分制下的多门专业课程平行授课的教学特点,本课程将突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师授课方式,并根据数字化网络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社会属性,重新定义包豪斯对本课程归于实验性课程的新含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点,进行开放式课程模式的尝试,在教学中采用“扁平式学习”模式取代传统“一对多,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创造性特点,形成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师生互评的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并推行“扁平式学习”模式。关于扁平化学习,第一个发现其具有巨大价值的学者是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的L・J・阿伯克伦比。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研究中,他发现团队的互动使得学生有机会质疑对方的假设,发表个人看法,借鉴别人的观点,最后对病人的病情达成共识。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倡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建议采用分散式合作课堂,号召我们扁平化学习。那么,在本课程教学中“扁平式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将学生分组并指定不同任务的学习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小组的成员交换想法,互相询问问题,对每个人的分析提出意见,结合每个人的贡献,最后得出一个共识,并进行。老师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参与学生中发表个人的看法,培养同理心因素。在扁平式教育中,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了自我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室里的权威从自上而下的等级集权制变为互惠相连的民主制,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以分阶段完成不同实验性专题练习的课题设计为主。大力组织吻合该阶段学生所能接受和适应的小专题,以阶段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一系列课程目标结合到练习中去。同时,结合扁平式教学,组织拓展每个小阶段后小组的讨论与讲评。以这种方式建立保持学生时刻参与的热情和相互之间的探讨机制。将学生们各自闪光的特色融合在一个热烈交流的体系中,通过自身的比较、反思和相互的启发,以及教师的适当指导,从实践和交流中获得更大的课程收获。

5 教学过程

强调实践和训练设计思维,包括以下方面:

(1)在上述基础上对形态规律进行造型训练,并通过“案例”来训练学生运用“眼+手+脑+心”的综合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设计思维程序的应用(现象与表象,概念与本质,联想与创造)的方法;了解形态基础、造型规律和造型方法的研究;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形态的能力,在过程中掌握造型规律和造型方法。善于分析、组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完成不同目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要求的形态创造。

本课程教学内容核心部分为形态与结构、造型方法。教学实施方案主要分为体验环节教学、实验环节教学、检验环节教学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具体实施如下:

第1次课,体验教学:指定一个形体简单的物体的产品,进行针对性的实验和探讨,具体实施如下:由教师自带相关教具。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实验性课题。通过四个步骤分别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的头脑风暴(如何榨汁、如何清洁并按摩毛孔)――做纸模――画组装图――美化外观造型四个环节,体验造型的过程。小组完成思维导图并按1:1比例纸模,完成对应的功能组装图,个人单独完成一个美化外观造型的草图方案。以上过程为课堂四学时,作业采用Sketchbook (方案草绘本)记录过程,并提交本子和作业拍照的高清晰照片的电子稿。

第2-6次课,实验教学。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分阶段完成三个实验小课题。三个小课题之间通过精心设计形成一个相对整体的体系。在这里我们选择其中一个小课题的训练过程来展示扁平式教学是如何实施的。实验一:构造与机能练习。提供给学生的本次作业题库:如何去核桃壳;如何去果皮;盲人如何安全地倒水并安全地喝水;如何更好地保护鸡蛋在运输过程中不破……此次试验所包含的内容:5-6人为一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题库(小组间的题目选择不能重复,做到一组一题)。按第一次体验课上四个步骤完成对应的装置构造与机能训练。在此过程中小组必须完成思维导图,制作1:1比例草模三个(滑接、绞接、钢接各一个),并完成对应的三个组装图的绘制,最后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三种连接方式各三个美化外观造型的草图方案,合计九个草图方案,要求学生带上尽可能多的参考实物样品到课堂。此部分任务限定在八学时内,其中课内四学时。最后作业采用Sketchbook(方案草绘本)记录过程,并提交本子和作业拍照的高清晰照片的电子稿。

第7-9次课,检验教学:理论讲授,总结归纳。

按周分配教学专题如下:

1-4周形体解析与构造能力。内容:日常生活用品(例如饮水杯)的构造与机能训练。规格:每种构造与机能的创造方案部少于三种造型,用草图表达。

5-9周综合表现能力;内容:自选产品,用不同的造型方法进行造型练习,完成方案设计并制作出草模。规格样式:设计方案十个以上,用草图表达,选择最佳方案,绘制三视图,并完成草模一件。

6 教学方法说明

课程设计上采用多个实验性的课题,用分组完成的扁平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讨论的教学方法,载体主要采用简单的产品,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循环采用“五步走”(第一步:小组合伙完成思维导图;第二步:小组完成做1:1草模;第三步:小组完成组装图;第四步:教师拿出对应的产品与学生分析结构和功能及造型;第五步:个人独立完成美化外观造型草图方案),有效嫁接了先修课程(素描构成表现、设计思维)和后续课程(工程制图、效果图技法)。

7 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形式:成果性考试。

(2)成绩评定说明:1)评定依据:平时作业和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2)核算方式:平时作业(60%)与期末考试(40%)相结合;平时作业的平均值为本课程平时成绩,课程的最后一次作业将作为考试成绩。3)其它说明:百分制(或五级、二级制)评定。

(3)提交作业说明:每位学生要求准备一本Sketchbook(方案草绘本),要求每次上课都带到课堂,用来记录本课程每次作业的思考过程及作业提案,提交草绘本同时提交每次作业的高清晰照片电子档一份。学生自备草模的材料和工具,草模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参考空间构成课程。

8 结语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选修课程,是构成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衔接性课程。通过“扁平式学习”教学模式结合课程中具体的课题训练及实际制作,用思维导图到三维草模、实物对照再到二维组装图及草图的方式,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使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学会运用感性的思维和理性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创造性设计活动。

参考文献:

[1] 邱松主.造型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3

关键词:设计素描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一、创新思维方法与设计素描课程定位之间的联系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鲜明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的方法多样,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诸多方法。其中,形态分析法、解构重构法、5W1H法、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灵感启示法、逆向思维法、形象思维法、大胆设想法(打破常规)等,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开展设计实践时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以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设计素描或以其他名称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素描课程,是多数高校设计专业新生入学后接触到的首门专业课。在其高考前的美术基础学习阶段,素描基础注重的是造型、空间表现和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大学阶段,设计素描是从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方向课程学习转进的起点,这就使这门课程在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具有敲门砖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基于创新型思维训练的创新能力培养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如何开展,自然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

二、科学设置设计素描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

要安排好创新思维训练的任务,在课程能力目标上做出科学的设计,既要考虑教育对象的能力现状,让学生接受起来不困难,又要达到衔接专业课程的目的,使教学有效果。

1.造型能力

具备基础的造型能力无论对于何种艺术类专业都是必备的能力要求,设计素描同样承载了这样的能力培养责任。

2.发现美继而表现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艺术设计创意表达的前提,设计创新的达成首先应该建构在对于美的感受、认知、把握、表达基础之上。

3.认识和分析对象的能力

在设计素描中,画面表达需从具象造型表现转变为理性的分析和基于专业目的性的表现,强调主观性与目的性。

4.创新思维应用能力

在设计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从个性表达的自发,向创新思维训练和养成自觉转变,通过设置教学内容,让其实践各种创意表达形式,体会创新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

三、能力培养目标达成与创新思维训练的结合方式

1.造型与构图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此阶段的教学重在衔接高中阶段的美术学习,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构图意识、画面表现力,课时量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合理调整。贯穿的创新思维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打破常规法、灵感启示法等。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案例分析各种类型的构图形式和表现技法,由学生自己选择表现内容,尝试不同的构图形式,小画幅多构图练习。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采取教师讲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结合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

2.形态结构分析

此阶段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从全因素的素描表现,转变为具有侧重点的素描表达,形式有结构素描、简化概括、点线面归纳、黑白灰概括等。贯穿的创新思维方法包括形态分析法、头脑风暴法、解构法、逆向思维法等。教学内容安排学生选择自然物或人造物,对其造型、局部、表层肌理、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可对对象进行诸如切、割、烫、烧、压、揉、撕、浸等的形态改造,记录、分析改造后的对象特征,为后期创意表现与设计表达阶段教学服务。

3.创意表现

此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借助形态结构分析阶段获取的形态内容,自主选择并结合构图与形式美法则进行创意画面表现。贯穿的创新思维方法包括联想法、重构法、灵感启示法、形象思维法等。由教师讲解创意表达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形态结构分析获取的形态内容和记录,运用创意思维方法进行再现。在此过程中贯穿造型、构图、审美、形态等设计素描要素,以获得具有个性化的画面内容,达到初步的创新意识引导和创意思维训练目的。

4.结合专业方向的基础设计表达练习

当素描作为具体设计的创意思维过程和前期设计表达形式时,即为人们常说的设计草图。此阶段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合理选择基础的设计内容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创意练习,如平面类专业选择海报设计、环境设计专业选择景观小品设计等。贯穿的创意思维方法包括5W1H法、分析综合法、联想法、大胆设想法等。通过前述三个阶段的练习,结合学生在造型、构图、审美、形态分析、创意表现过程中实践的方式和画面呈现的内容,引导学生将前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通过素描语言,结合设计要求,应用于设计实践,运用创新思维形成创造性设计草图,完成设计素描服务于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对课程节奏与内容的把握非常关键。教师应明晰各个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对应的创新思维方法,科学设置环节,合理分配授课、练习和讲评的时间。特别是在讲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问题的发起者和解决者,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和咨客,而非裁量者,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生、发展。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4

关键词 构成形态(立体)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49

"Constituting Forms (Stereo)"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ZHANG Yingzh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408)

Abstract "Constituting forms (stereo)" This course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observe, to create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ree-dimensional capabilities, using various materials for innovative design.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form ideas proposed to set up a modular course content, curriculum design diversity, job enrichment expression teaching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order tomake up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fessional basis deficiencies.

Key words Constituting forms (stereo); course reform; teaching mode

1 教学现状分析

“构成形态(立体)”这门课程作为三大构成课的最后一门,是设计艺术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在各大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安排中均包含该课程。作为研究立体空间、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学科,使学生掌握材料、肌理和构成方式的科学研究方法。

随着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细分,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设计思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存在着系统性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较难结合的现状。深入进行“构成形态(立体)”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其进一步发挥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概而言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三维的空间中,但是传统的艺术设计学习却是在二维的空间内形成,学生在习惯了二维的思维模式后进入到三维的体量创作环节,很难投入到自主和探究式的思维模式中,综合创造的能力较弱。而“构成形态(立体)”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学生需要运用合适的材料,手段和构成形态去完成作品创作。因此,需要完成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转换,更好的投入到作品创作。

(2)作为设计学科的通用课程之一,先修课程中的“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等课程继续延续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仍是用二维的画面来表现三维的物体。而“构成形态(平面)”和“构成形态(色彩)”两门课程都是在二维的思维模式下进行点线面的构成和形式美法则的训练,与“构成形态(立体)”要求运用一定的制作方法设计作品,直观表现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着一些衔接的断点。

(3)“构成形态(立体)”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基础课与学生的设计专业课之间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基础课程对于专业方向的映射较少,从而使课程缺乏时效性。由于没有与具体的专业方向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难带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更会让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迷惘感,课程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立足于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系统性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的现状。应改变以往一对多的课程讲授模式,而代之以材料实验、方案讨论、分别辅导、报告梳理、总结交流以及实物制作等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2.1 完成构成形态系列课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构成形态系列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从绘画过渡到构成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基础课程的安排中,课程的先后顺序为“构成形态(平面)”―“构成形态(色彩)”―“构成形态(立体)”。

而要完成构成形态系列课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运用在“构成形态(平面)”课程中已取得的教学成果,如:点、线、面的构成和形式美法则的训练等,将这些二维空间中的构成关系通过移动、扭曲和夸张等表现形式延续到三维立体空间。同时结合“构成形态(色彩)”中关于明度、纯度以及对比度等概念,丰富三维作品的色彩表现。另一方面,在三维的立体构成中,用形式美法则和二维点线面构成形式去反思每个体块、层面和线条之间的构成关系及肌理效果。在教学中也有意引导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充分运用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整体连续的完成整个过程,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2.2 将“构成形态(立体)”这门基础课与实际的专业特点相结合

“构成形态(立体)”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这门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课之间联系不大,针对性不强,只是在课程内容上求大求全,专业指向性不明显,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会进行专业指向性明确的突出训练,使基础课的实际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如: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突出结构关系和材料应用的训练,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突出空间关系的构成和严谨合理的表现等。在授课内容上结合教学大纲,适当的安排专题讲座,挑选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和参考书并安排合理的作业内容,在整体的内容安排上进行教学优化,加强与专业特点的联系。

2.3 合理的结合构成作品应具备的“感性”与“理性”

设计艺术学科往往给人以感性直接的思维认定印象,但是在好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优秀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法设计,培养学生对于空间形体创造过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秩序性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学习用理性态度去对待构成设计和专业设计。在作业安排上,不仅需要完成有构成设计感的作品,还要将这个作品的构思草图、实践过程与推敲分析的内容一一记录。在实际辅导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有灵感迸发的“感性”思维,还要有推敲空间骨格的“理性”分析。

3 教学改革的手段

3.1 教学调研

在了解国内各个院校“构成形态(立体)”教学内容与具体教学环节设置的基础上,笔者对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调研。通过实地教学观摩和随堂参与讨论等方法对“构成形态(立体)”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教学方法上的横向比较。实地了解省内各知名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授课状况及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构成形态(立体)”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资料与实际佐证。

3.2 教学实践

笔者长期任职于浙江某高校的艺术设计系,担任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构成形态(立体)”实际的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参与基础构成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积累实际经验,并以此进行构成类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4 教学改革的方法

立足于“构成形态(立体)”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接下去的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探索由理论灌输向分别讨论方案、具体材料实验、撰写课程报告、互评构成方案到最终完成实物作品的课程教学方法转变,力求打好学生专业实践的基础,并切实提高学生用科学性、秩序性和逻辑性结合感性去做设计作品的能力,在整个的教学改革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加强与“构成形态(平面)”、“构成形态(色彩)”等二维设计课程的衔接。有意识的加强几门构成课的衔接,打破基础课程联系性较弱的现状。从“构成形态(平面)”和“构成形态(色彩)”等先修课程作业中提取出有效元素,如:将点、线、面的构成与形式美法则练习中的有效元素提取出来,先做二点五维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构思,在思维转换过程上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接着通过材料实验和造型尝试接触更多的表达形式与构成方法,逐渐过渡到三维的体量创作学习中,从而完成一整套包含点、线、面构成和形式美法则的平面与立体形态的构成训练。

(2)课程内容设置上更偏向模块化。基础模块、讨论模块、实验模块、分析模块、创新模块、实战模块,这些都将贯穿整个课程。在大的培养方向下将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再通过实践创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探究能力,最终通过实物制作来达到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设计上更加多样化。打破传统课程一对多(教师对学生)的形式,将一对一(教师对学生)讨论设计方案,一对多(学生对学生)讨论实验心得,多对多(学生对学生)分组进行材料实验等方式相结合,并与实践互动环节接轨,更好的激励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所突破与创新,锻炼自主探究形式结构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4)表达部分增加材料实验报告以及文本制作。用分析图去表达自己所要创作的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构思过程、独立的三维效果表现(包括顶视图、侧视图以及正视图)、选取的材料小样等内容,多角度多方面的展示出自己的方案。加强对学生设计构思过程中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同时在材料尝试与实验中,科学的记录肌理效果和材料失败原因等。使学生在作业训练的过程中以方案加报告文本的形式培养科学、高效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白构成训练的目的与方向,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当中,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探索加上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作品。而“构成形态(立体)”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对立体实物的观察与分析、对各种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对构成形式的视觉关系分析、对空间形态的的把握去掌握立体形态与构成方法,从而创造合理的空间形态。本课程通过对各形态要素的学习、各种材料的运用以及体块空间的创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表现技巧,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构思,为后期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校级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构成形态(立体)”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14JK12

参考文献

[1] 俞爱芳.立体构成教程[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5

关键词: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探究

生物课堂“教”与“学”程序设计的研究是探究适合生物课堂学习的最佳教学程序,通过此新的“教”与“学”法,大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经过小组成员几个月的研究和反复实践,设计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程序-----新课改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程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点评总结”“课堂检测” “学后反思”( “ 课时作业”)。“自主学习” 部分(填空题形式),学生需在课前进行,了解学习内容,学会基本知识;“探究交流” 部分(问答题形式),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点知识掌握难点知识;“点评总结”部分(知识网络格式),通过知识网络总结知识要点,鉴定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堂检测”部分(选择题、简答题形式)检验所学,巩固知识;“学后反思”部分(报告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所学知识和获得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自己在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失误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课时作业”部分一般要求课后完成,主要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青蓝工程”汇报课、市督查组验收成果等活动中均以这种模式上课,效果明显,一致得到好评。现在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为例,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形态设计课程小结范文6

邱有永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整合数学学科教学与学校特色教育,巧妙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发 课程资源 学校特色 生态文明教育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等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数学活动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的永续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携手保持水土、共建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教育,在数学课程的各大领域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

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 )平方米;

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 )公顷。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支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