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医学论文范例6篇

皮肤医学论文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1

1疑难病例讨论的重要性

继续医学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临床医师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继续医学教育旨在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患者及公众提供服务[2]。只有通过医学继续教育,才能使临床医师不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3]。继续医学教育有着多种学习的形式,培训班、疑难病案讨论、学术专题讲座、院内学术活动、远程教育、等是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4]。云南省为多民族、多气候类型地区,皮肤疾病谱广、疑难危重疾病高发,同时也是全国艾滋病相关皮肤病、麻风和光损伤皮肤病重灾区,医疗卫生资源较发达省市相对匮乏、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皮肤性病患者“三多”都在全国前列,即患皮肤性病种类多,各种疑难病多,皮肤疾病顽症多。由于基层皮肤科医师不具备专业的培训,许多患者的皮肤性病没能得到及时、正确、规范的诊治,发展为慢性、恶性皮肤疾病。针对本学科为形态学学科,以图文并茂的疑难病案讨论形式对云南省全体皮肤性病科医生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充分体现了本专业的特点,同时可缩小基层和省级皮肤科医生诊疗水平差距,促进本地区整体皮肤性病学临床及学术水平的持续发展。云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定期举办全省疑难病案讨论会是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的特色模式之一.

2疑难病案讨论开展情况及成效

云南省皮肤性病学分会从2009年至2016年历经7年,已举办80余期全省疑难病案讨论会,于每月最后一周周五晚举行。主办单位由昆明地区各大医院及周边地州医院轮流承担,分别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总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曲靖地区医院、楚雄州人民医院、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轮流完成。学术活动前一周主办方将患者的病史、临床皮损彩色照片、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整理并装订成册,送达各医院(保证人手一册),以便与会人员提前查阅资料。主办方根据讨论的相关内容提前查阅大量文献为病例汇报做好充分准备,主要内容包括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验,存在诊疗难点及解决方法,以多媒体的形式汇报病史资料,图文并茂,将病例的临床皮损特点、病理图片、同类疾病的易混淆点、中西医诊疗情况清楚地展示给与会人员。讨论采取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的形式,与会人员就疾病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及诊疗难点问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最后由省级专家进行指导、点评及总结。会后把疑难病案讨论会内容整理后及时分享到云南省皮肤性病学专科微博、微信网络平台上,通过辐射带动作用,让省内从事皮肤性病事业的同仁们学习,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云南省全省疑难病案讨论会通过7年时间的不懈坚持,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趋势。主办单位从开始时仅由省级综合医院发展为省、市、地州级医疗单位均有能力主办,覆盖人员从皮肤性病学专业医务人员发展到皮肤性病学专业、风湿免疫专业医务人员和艾滋病防控、麻风疾控系统人员共同参与,搭建起医疗系统与疾控系统跨领域的互动平台,还多次邀请到国内顶级专家亲临讨论现场参与疑难病案讨论并予指导。7年来累计讨论皮肤性病疑难病例900多例,解决了大部分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难题,其中100多人患云南地方疾病如艾滋病相关皮肤损害、光损伤性皮肤病、麻风等。参会的各级皮肤性病科、风湿免疫科、艾滋病/麻风疾控系统一线医务人员、进修医生、在读研究生7000余人次得到培训,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得到了迅速成长。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病案讨论为手段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提高了云南省皮肤性病学专业医务人员对疑难、复杂及少见皮肤性病的诊疗能力,培养了皮肤性病专科人才,对推动云南省皮肤性病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经验与问题

云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经过不断的努力实践,使疑难病案讨论成为具有我省及本专科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通过七年来的全省疑难病案讨论学术活动,不管是从病例的质量,还是开展的次数,规模以及覆盖的学员人次都呈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搭建起省级专家与基层皮肤科、疾控系统的年轻医生、研究生共同学习交流、成长成熟的良好学术平台,推动云南省皮肤性病科的整体医疗水平发展。开展皮肤性病学全省疑难病案讨论的经验:①集思广益,切实解决实际疑难问题:由于皮肤病、性病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表现复杂,省内外资深专家以患者为中心,由图文并茂的疑难病例资料为依据,集各专家的经验、智慧,共同探讨疑难、复杂、罕见的临床医疗问题。②分享诊疗经验,培养皮肤性病专科人才:省、市、地州皮肤科医师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各参会者会前查阅资料对各个病例有了初步认识和思考,讨论会上点评专家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指导,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供年轻医师、进修医生及研究生正确的临床诊疗思路,拓展了临床思维,分享了皮肤性病科常见多发病相关诊疗技术的进展知识,由此使他们的临床诊疗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③跨领域合作,建立起医疗系统与疾控系统的互动交流平台:皮肤性病学专业、风湿免疫学专业医务人员与艾滋病防控、麻风疾控系统人员共同参与疑难病案讨论,建立起医疗系统与疾控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互动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改善云南地区艾滋病相关皮肤病、麻风和光损伤皮肤病重灾区的现状。④利用现代科技传播疑难病案讨论会精髓,缩小基层和省级医院之间的医疗差距:利用微博、微信网络平台,实时转播疑难病案讨论会内容,打破时间、地域限制,为全省皮肤性病科成员分享经验,提高了云南省皮肤性病学整体学术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培养皮肤性病专科精英人才,缩小基层和省级医院之间的医疗差距。

4展望

在疑难病案讨论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分支领域、不同专长的省内外资深专家汇聚一堂,在临床上切实解决临床诊疗难点问题,在学术道德上甘为人梯,将其诊疗经验融于生动的图文,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使从事皮肤性病专业的年轻医师、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得以培养和拓展,对皮肤性病科常见多发病、相关诊疗技术的进展及疑难病例的诊治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系统理论水平及临床诊断能力。进修医生还能够将优秀的医疗经验带回到基层,做到学以致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已有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微博、微信网络平台,云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疑难病案讨论会这一独具特色而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必定推动云南省皮肤性病学整体学术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发展,使这一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H.B.Slotnick,PhD.HowDoctorsLearn:EducationandLearningacrosstheMedical-school-to-practiceTrajec-tory[J].AcademicMedicine,2001,76(10):1013-1020.

[2]BornCT,DeLongWG.Orthopaedictraumaeducation:visionsforthefuturethroughtheOTA.OrthopaedicTraumaAssociation[J].JOrthopTrauma,1999,13(6):433.

[3]孟群.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历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18.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2

健康理念

肌肤之美源于健康。健康是人体皮肤健美的根本所在,只有健康,人体皮肤才会容光焕发、红润柔嫩、光滑细腻、富有弹性而充满生命活力。

“蜜妍”医学美容品牌,始终坚持“维护人体皮肤的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修复衰退和受损的结构和功能”这个准则,将其贯彻于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个环节之中,因为我们坚信,“整体、健康、自然”是人体美的属性,肌肤之美源于健康。

医学内涵

所谓医学美容就是把医学与美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美容实践中,护理问题性皮肤,完善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皮肤的健康与美观。医学美容比生活美容更具有科学性、专业型、针对性及有效性,科技含量更高。“蜜妍”之所以是医学美容品牌,是因为蜜妍品牌的设计理念符合医学科学美容观,同时采用了医学美容最新研究成果,将医药生产技术应用于护肤品生产,用医学美容理论指导产品的推广使用,将掌握医学美容理论与技能作为蜜妍美容技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蜜妍品牌产品可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皮肤病理问题并使皮肤恢复到健康的生理状态。

技术优势

医学美容品牌针对美容市场“美白”与“抗衰”这两个医学美容最重要的领域,医学美容品牌的权威专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运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成果和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透皮靶向吸收技术及天然无添加技术,采用最新的医学美容突破性成分左旋维生素C(L-VC)和细胞间质蛋白(ECM),成功研制了“蜜妍”医学美容品牌“L-VC美白修复系列”和“ECM平皱抗衰系列”以及“舒敏修护系列”等医学美容专业护肤产品,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操作特点

“蜜妍”医学美容品牌重视皮肤诊断这个环节,特别在皮肤分析中对皮肤测试仪器的使用,因为皮肤测试仪器可以帮助美容师更清晰地观察到细微的皮肤问题,有利于正确分析、诊断皮肤。皮肤测试仪器可客观地显示顾客的皮肤问题,使顾客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皮肤问题,有利于美容师与顾客的沟通以及护肤工作的开展。护肤前后分别使用皮肤测试仪器进行皮肤测试,可明确显示出护肤效果,增强顾客对美容师及产品的信心,有利于护理疗程的继续与产品的销售。

使用蜜妍产品进行皮肤护理时,首先需正确诊断顾客的皮肤类型与皮肤问题,其次应合理选择、搭配合适的护肤产品,最后是规范使用护肤产品进行护肤操作。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正确诊断是前题,只有在正确诊断顾客皮肤类型与皮肤问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护肤效果。

产品特别推介: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糖尿病;皮肤瘙痒;中医治疗;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65-02

糖尿病皮肤瘙痒是DM多发合并症之一,多发于老年DM病患体群;且冬夏为多发季节。同时,DM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部性瘙痒及全身性瘙痒。全身性瘙痒多见于老年DM病患,其发生率为2.5%左右;而局部性瘙痒而多见于病情未控制的中年DM病患,尤以女性DM病患居多。本文结合以往中医治疗DM皮肤瘙痒研究及治疗经验,针对57例DM皮肤瘙痒病患采取中医治疗,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就诊的DM皮肤瘙痒病患114例。将其分为中医组57例,西医组57例。男63例,女5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4±8.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8.4±2.4)年。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加强锻炼,补充各种维生素,有效调节、改善病患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1.2.1 西医组 适量抗敏止痒药物,如氯苯那敏,每日一次,10mg/次;同时在瘙痒处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外涂,每天2次。

1.2.2 中医组 黄芪30g、苍术30g、鱼腥草20g、熟地黄15g、生地黄15g、当归15g、黄芩15g、黄柏15g、五味子10g、黄连10g;刺蒺藜15g,每天1剂,分两次煎服。中、西医组疗程均为20天。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病患临床症状、体征彻底消失。显效:病患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明显消失;80%以上皮损消退;有效:病患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明显消失;50%以上皮损消退;无效:病患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3 讨论

DM皮肤瘙痒是DM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因机体缺乏胰岛素受体之后,角质形成细胞不能有效进行诱导分化,并造成皮肤病理性损害,不同程度上影响创面愈合。另外,高血糖病患其皮肤IGF-1水平表达能力降低,造成葡萄糖转运调节能力降低,影响到病患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糖的有效摄取,进而抑制了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增殖,并促进其分化,这也是导致DM出现皮肤并发症的原因。DM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部性瘙痒及全身性瘙痒。全身性瘙痒多见于老年DM病患,其发生率约为2.5%左右;其多因病患自主神经功能出现衰退后,并伴随出汗减少所造成的皮肤干燥而发痒;或因病患的感觉神经出现反应性改变而引发全身皮肤瘙痒。而局部性瘙痒而多见于病情未控制的中年DM病患,尤以女性DM病患居多;其瘙痒部位多发于外阴以及肛周部位;这极可能因尿糖局部产生的刺激作用或并发真菌感染所致。

我国古代中医对DM皮肤瘙痒症没有明确指明,只对瘙痒症具较多的论证。《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疡科心得集》提出“诸痛为实,诸痒为虚”之说等。近年,国内的一些学者通过中医临床研究与探讨,对DM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有了进一步地辨证论治分析。如聂焱等通过中药消渴止痒方进行了56例对比治疗分析,在止痒及控制血糖上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其中以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白蒺藜达到防风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的功效;同时以鸡血藤、当归、紫草茸、丹参养血活血;蝉蜕、苍耳子祛风止痒;利用白芍、生地予以补肝肾、养血祛风。通过以上诸药的共同达到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作用,其总有效率为92.9%[1]。喻红兵等人通过自拟中药活血止痒方,也将总有效率控制在了77.5%,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2]。而在姚志远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具有养血润燥、化湿解毒以及止痒祛风的湿毒清胶囊进行了DM皮肤瘙痒症的治疗研究,其研究结果提示:“湿毒清胶囊对于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服药2周时有效率为55%,服药4周后有效率达到85%”。可见,姚志远等人在DM皮肤瘙痒的中药治疗过程中,认为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来提高治疗效果。谢文皎则在对DM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辩证论治中,明确指出该病症属中医学“痒风”以及“痒”范畴。其主要病因是血浆中葡萄糖使得微小动脉及静脉的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皮肤表层细胞脱水,导致病患皮脂腺、汗腺出现分泌异常,进而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最终形成了皮肤瘙痒的症状[4]。可见,DM皮肤瘙痒症的辩证分型以及治疗方面,只能在充分继承前人治疗的经验之上加以分析,尚没形成共识。谢文皎提出:“脏腑兼证辨证治疗”,通过脾肺论治、肝肾论治两个方面,对DM皮肤瘙痒症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卢志刚则利用穴位注射及中药外洗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长期服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外洗直达病灶,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本研究的中药汤剂也在DM皮肤瘙痒症治疗方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了96.5%。本文通过利用黄芪、苍术、五味子、鱼腥草、刺蒺藜来发挥其化湿解毒、养血润燥以及止痒祛风的作用,可有效地作用于DM皮肤瘙痒症,并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又考虑到生地黄、熟地黄以及当归的滋阴养血之功;黄芩、黄连、黄柏可泻病患上、中、下焦火,使其阴液得固,加之黄芪还可益气固表、当归益血、活血、通络的作用,这样对DM皮肤瘙痒症具有祛风止痒、化湿解毒、养血润燥的作用,从而全面提升了对该病症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DM皮肤瘙痒症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也为临床治疗DM皮肤瘙痒症提供了更多的中医治疗方法。但由于中医治疗该疾病的远期疗效报道较少,同时又缺乏统一的疗效标准;这就需要我们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去探讨中药的作用机理,并建立起一套健全、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DM皮肤瘙痒的治疗创造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聂焱,郑雪峰.消渴止痒方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07).

[2] 喻红兵,宋道飞.自拟活血止痒方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45例[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02).

[3] 姚志远,汪晨,尤立平,潘德海,郑占才,张晓艳,白彦萍.湿毒清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12).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7-03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是指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停药后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一类疾病,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1]。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使得美容护肤行业快速发展,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含激素的化妆品,加之外用激素类药物的滥用,使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局部长期外用中强效激素,可诱导皮肤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皮肤出现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多毛、出现萎缩纹、痤疮样丘疹、酒渣鼻样丘疹等不良反应。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递减、替代治疗及抗过敏、抗炎治疗为主短期内可改善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尚不理想,易反复发作,且在戒断过程中部分患者易出现反跳现象。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中药毒”范畴,将凉血祛风、解毒除湿、滋阴润燥、活血化瘀等理念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下面就将从中医学角度对该病做阐述如下。

1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无明确记载,通过整理近5年的文献发现,现代医家大多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归为中医“中药毒”的范畴。激素类药物属辛燥甘温之品,为外感毒热,使用日久邪毒壅于肌肤,易助阳化热,积久灼盛,迫血妄行,发于肌肤则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热灼阴液,营血耗散,肌肤失于濡养则皮肤干燥、脱屑,并有紧绷感。其病因病机多可归纳为:外感药毒与血热内蕴相合,风、热、湿、毒壅滞于肌肤,肌肤气血失和。故以凉血解毒、清热除湿为其基本治疗法则,可佐以养阴退虚热,祛风止痒等法。也有部分医家在基本治疗法则基础上有着不同的看法。艾儒棣认为本病最为贴切的名称应为“再生性皮炎”,“红脸疫",因药毒为患、脾虚禀赋不耐,不能达邪外出所发,同时伴有心火血热识盛,阴液耗伤。治疗时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多从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论治[2]。黄蜀根据中医“壮火食气”的理论,认为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易损伤人体阳气,或过用苦寒伤阳之品或素体阳气虚弱,加之外感湿毒,阳虚失运化则气血瘀滞、湿邪蕴于腠理。病本为阳虚,标为湿浊、血瘀、表郁等。治疗上黄蜀注重顾护人体阳气,以温阳扶正为基本治疗原则[3]。杨新伟等认为本病缠绵难愈、愈后复发的根本原因是气血瘀滞、毒邪不能透泄,不应过度使用寒凉药物,治宜使气血流通、汗孔开阖,驱邪外出,采用一凉一热、一开一阖的方法[4]。张小青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热毒夹瘀,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5]。

2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属“药毒”范畴,总因风、湿、热、毒蕴结肌肤,蓄久化热,藩灼营阴、肌肤失于濡养而致。笔者总结近5年有关中医药治疗激素皮炎的临床报道,多以凉血祛风、解毒除湿、滋阴润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同时强调了停用激素、心理疏导及预防的重要性。

2.1辨证论治

2.1.1凉血祛风艾儒棣教授认为HDD的主要辨治在于中药内服、心理治疗及“裸脸”,以凉血化斑、补养气血、滋阴润肤为主,常用方如凉血消风散等[6]。王玉玺认为此病治宜凉血解毒,自拟解毒靓颜汤(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黄芩等)配合中药药液湿敷,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7]。刘彦平认为疏风清热解毒为本病治疗大法,方选消风散口服,联合运用离子冷喷15 min,40例患者经2个疗程共治愈3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100%[8]。郑爱平将HDD分为两期3型[9],进展期丘疹明显者为风热郁肺型;灼热、痛痒明显者为热毒炽盛型;恢复期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分别治以疏风清热、清热凉血解毒、养血润燥,疗效可观。

2.1.2解毒除湿曾倩玉采用由龙胆草、车前草、白茅根、大青叶、生地、黄芩、滑石粉组成的清热除湿汤配合1%硼酸溶液湿敷,治疗皮损灼热、糜烂、渗出的湿热型激素皮炎患者疗效较好[10]。韩氏[11]自拟清热利湿汤方,以清热解毒之、金银花、槐花配伍健脾利湿之茯苓、薏苡仁,疗效满意。李会申等[12]方选茵陈蒿汤配伍止痒解毒之药,发汗导泻,治疗兼有大便秘结的湿热型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

2.1.3滋阴润燥苏晓明自拟养阴清热方治疗阴虚内热型激素皮炎患者,治疗8周后皮损潮红、瘙痒明显减轻,脱屑减少,其主要方药为北沙参、玄参、生地、地骨皮、牡丹皮、赤芍、夏枯草、蛇舌草等[13]。丁晓华等在口服汤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何首乌、当归等中草药煎汤湿敷,具有养血润肤的功效[14]。陈彩飞认为邪热日久可耗气伤血[15],方中重用制首乌、鸡血藤、川芎、熟地等大量滋阴润燥之药,配伍丹参、刺蒺藜、浮萍等走散之品,润而不燥、补而不滞,并可透表止痒,治疗30例患者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2.1.4活血化瘀杨新伟等[4]认为本病缠绵难愈、易复发的根本原因乃面部气血凝滞,毒邪难以透泄所致,故常配合艾灸使毒邪从汗解。朱世华[16]对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者多运用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景慧玲[17]以紫草、牡丹皮为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意在取其凉血、活血之功。

2.2经方运用陈晓燕在2005年―2010年期间采用赵炳南凉血五花汤(玫瑰花、野、鸡冠花、红花、凌霄花)配伍理气活血之药,治疗180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痊愈1026例,有效率为97%[18]。彭红华[19]将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化裁成六味地黄汤,治疗120例HDD患者总有效率为83%;周治平等[20]运用清胃散加蝉蜕治疗85例患者,有效率为97.6%;张氏[21]应用辛凉平剂银翘汤加减治疗风热侵淫肌表之证,方中银花、连翘清解卫分表邪,辛夷、桔梗性善上行,全方共奏疏风清热、透邪止痒之功。李春生认为面部潮红、灼热感乃热付营分之症,当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青蒿鳖甲汤以滋阴清热透邪,所治疗的42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8例,有效率为95.2%[22]。庞氏[23]从阴盛戴阳证的角度探讨激素皮炎的病因病机,认为虚阳外越亦可导致面红如妆,状若发热。白通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可交通心肾,破阴回阳,使虚阳得以归位,则症状自消。

2.3脏腑论治庞艳阳[24]从五脏论治激素皮炎,认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郁久化热为本病基本病机,治宜疏泄,常用逍遥散配伍疏风泄热、理气活血、滋肾益肝之药,对各型HDD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徐氏从心论治该病[25],采用消风散加减口服结合心理支持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失望、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缩短病程,并减少疾病复发。杨岚等多篇临床报道均以“肺主皮毛”为论治依据,以清肺解毒,凉血止痒为基本治法,分别采用清肺解毒饮,清肺康肤合剂及枇杷清肺饮为基础方治疗,3方均配伍桑白皮、银花、连翘、地丁以清泄肺胃之热,临床疗效满意[26-28]。

2.4其他疗法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内服加外治的方法,因外治药物可直达病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缓解不适症状,且方便易行,易于被患者接受,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韩星温等[29]将不灰木与含有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冰片的中药药液共同煨炙,采用石疗法治疗激素皮炎、湿疹等9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疗效。刘星远应用由防风、艾叶、透骨草、羌活、独活、马齿觅、地榆等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药煎汤冷却湿敷的方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可迅速缓解面部潮红、灼热感[30]。张晶将黄柏、苦参、板蓝根、防风、公英配伍组成治疗小儿激素皮炎的外洗方,使患儿易于接受,且吸收迅速,安全便捷[31]。王栋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为立论依据,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心神密切相关[32],临床上采用调神针,针刺风池、四神聪、印堂、太阳、神门、肝俞、血海以祛风清热,安心养神,并可减轻患者精神压力,标本兼顾。杨新伟等[4]治疗HDD时多运用柏黛膏配合艾灸,其中柏黛膏可清热燥湿,艾灸温经通络,使汗孔开,以凡士林为基质可润肤止痒,所治疗的42例患者主观及客观症状均有所缓解,有效率为92.5%。杨晓丽等除运用自拟清热方口服外,通过对耳尖、大椎刺络放血及肺俞、肾俞闪火留罐,治疗60例血热型激素皮炎患者,仅5例无效[33]。

3激素皮炎之我见

叶师认为血热乃本病发病的关键,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临床常用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枇杷清肺饮加减,方中枇杷叶、桑白皮可清泻肺热,黄连、黄柏解毒除湿,丹参凉血活血,野、金银花药性轻清透表,共奏清肺、凉血、解毒之功。此外,多篇临床观察表明,名老中医刘复兴老先生经验方荆芩汤用治HDD疗效甚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牡丹皮、生地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强免疫[34]。黄芩所含黄芩苷可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35]。赤芍、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含有多种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与调节免疫的作用[36]。

此外,由于长期使用激素类软膏、化妆品,易耗血伤津,方中宜加首乌、鸡血藤养血润燥;瘙痒剧烈者可加白鲜皮、刺蒺藜、蝉蜕以疏风止痒;兼面部灼热感宜加地榆、石膏清热凉血;兼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者加玫瑰花、槐花以活血凉血。

激素依赖性皮炎历代古书中并无相关记载,如何准确辨证,提高疗效,是每个临床医师应当深思的问题。中医内服、外治的方法不仅临床疗效满意,且副作用少,依从性高,值得推广。此外,医师应向患者强调“脱毒”治疗的长期性,帮助其树立信心,缓解焦虑、低落等负面情绪。激素皮炎防重于治,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患者的心理辅导,强化患者对激素危害的认识,避免滥用,加强皮肤保湿,避免日晒,配合饮食调护,规范化治疗。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8):549-550.

[2]王娟."内外同治、扶正祛邪"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3]乔元娇,韩琼,王梦,等.黄蜀主任毫火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6):48.

[4]杨新伟,陈华,吴菊生,等.黛柏膏外敷加艾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6):555-556.

[5]张小青.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55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92-93.

[6]张晓华,童丹丹.艾儒棣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辨治思路[J].内蒙古中医药,2012,08:124-125.

[7]安立辉.解毒靓颜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8]刘彦平,李应东,沈敏娟.消风散结合冷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40 例[J].甘肃中医,2010,22(3):32-33.

[9]郑爱平.激素依赖性皮炎中辨治心得[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4):12-13.

[10]曾倩玉.清热除湿汤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证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1]韩焕莉,贾洁.清热利湿汤联合吡美莫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3):213-214.

[12]李会申,苑淑尊.茵陈蒿汤加味内服、外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96例[J].河北中医,2012,34(10):1498-1499.

[13]苏晓明.自拟养阴清热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14]丁晓华,倪红,侯小东.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激素依赖性皮炎39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18-19.

[15]陈彩飞.养血润肤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16]朱世华.中医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1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3):253-254.

[17]景慧玲,吴卫平.以中药紫草为主辨证治疗皮肤病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美容,2013,8,22(16):1720-1721.

[18]陈晓燕.180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1)41-42.

[19]彭红华.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0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4):317-318.

[20]周治平,欧阳树,孙跃民.清胃散加减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44-45.

[21]张宝华,张亚红.银翘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125.

[22]李春生.青蒿鳖甲汤为主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42例[J].江苏中医药,2010,42(3):45-46.

[23]庞艳阳,高如宏,蒲兴华.白通汤加减治疗阴盛戴阳型激素依赖性皮炎[J].河南中医,2014,2,34(2):208-209.

[24]庞艳阳,高如宏.从肝论治激素依赖性皮炎[J].山东中医杂志,2014,4,33,(4):282-283.

[25]徐圆杰.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从心论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5):143-144.

[26]杨岚.清肺解毒饮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核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11(4):66-69.

[27]侯明.清肺康肤合剂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模型豚鼠治疗作用的试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28]莫惠芳,汤勇军.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光子治疗面部激素皮炎4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7,38(7):49-50.

[29]韩星温,李晓云.中药石疗法外治顽固瘙痒性皮肤疾病9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9,18(9):18-19.

[30]刘星远,张军.中药冷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68-169.

[31]张晶.中药湿敷治疗小儿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2):156-157.

[32]王栋.调神针刺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33]杨晓丽.拔罐放血疗法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8(3):77-78.

[34]王朴.生地黄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48):986.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5

锐意创新,永不懈怠,倾力探索特色皮肤病诊疗新路

“皮肤科是边缘学科,要想在这片荒地上有所收获,不但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考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皮肤病防治领域无现成经验可循、无成熟理论可依,蔡瑞康在毕业后长达27年的时间里无专业科室作支撑,却始终坚守职业理想。这一切都砥砺了蔡瑞康锐意创新、永不懈怠的钻研劲头和誓闯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这条新路的坚定信念。

1950年初,15岁的蔡瑞康考入第四军医大学,专攻皮肤、花柳病专科。4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被分配至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当年秋天,他又进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进修。研究所日均数百人次的门诊量,让年轻的蔡瑞康看到了大显身手的希望,可是诸多疑难杂症同时让他感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疗法没有用武之地。一次在中医名师赵炳南的门诊见习时,蔡瑞康惊奇地发现,像湿疹、牛皮癣等顽固性皮肤病竟然都被赵老手中不起眼的草根、树皮一一治愈。从此,蔡瑞康开始迷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神奇的中医药不被西方医学界所认可,并常常被认为“凭经验、不科学”等落后形象被错误地表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界医学论坛上。在唯实验结果与理论依据论英雄的那个年代,辉煌灿烂的中医药文化陷入深深的无奈与尴尬。蔡瑞康暗下决心:一定要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皮肤病诊疗成果,让古老中医药的神奇疗效、理论成果和文化底蕴呈现在世人而前,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创新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1958年,蔡瑞康调入空军总医院。当时的空军总医院并未设立皮肤病专科,因此蔡瑞康先后被安排到外科等科室。22年里,他几乎转遍了医院门诊部的所有科室,却始终未放弃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研究。即使是在期间,在无辜遭受“牵连”,甚至接到“你的表现已很危险”的恐吓时,蔡瑞康也从未丧失过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更未间断过对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事业的探索。10年间,他整理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笔记达数十万字,撰写论文及临床经验材料近百篇,治愈皮肤病患者无数……

1980年,空军总医院正式组建皮肤科,45岁的蔡瑞康成为皮肤科的第一任主任。此后,他率先提出“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的思路,带领身边的同事选择了临床用药研发作为突破口。一次,蔡瑞康在运用黑光灯开展牛皮癣照射治疗时发现光线竟无法穿透厚硬的角质层,于是他就用提纯过的中药水涂抹患处,结果患处的角质层迅速软化,黑光灯疗效得以发挥,患者的牛皮癣很快被治愈。大受鼓舞的蔡瑞康采用西医制药手段与检测标准对中草药进行了西式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巧妙实现了中、西药物形态与疗效的无缝对接。试验药品没人敢用,他就和科室人员用自己的皮肤作“试验田”,有时因用药过量,他身上竟出现多处红肿溃烂。终于,一种色泽白润、味感清香的中西药复合制剂研制成功了。这种复合制剂对白癜风、银屑病及慢性湿疹均有显著疗效,后被医院定名为“白斑霜”(“一号霜”的前身)。接下来,蔡瑞康带领他的团队再接再厉,从“一号霜”迅速发展到“七号霜”,治疗范围拓展到痤疮、黄褐斑、雀斑等数十种皮肤疾病,并实现了皮肤病治疗与美容养颜功效的有机结合。此后,厚积薄发的蔡瑞康相继研制出15种内、外用皮肤病药物,均成为皮肤病治疗的常用药、特色药。

蔡瑞康还是一位医疗器械研发与革新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他率先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光化学疗法,用麦田里驱赶螟虫用的黑光灯管自制成了国内首台黑光灯箱,大大提高了牛皮癣、白癜风等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此后,他致力于各种医疗器械的小型化、家庭化改造,先后研制或改造临床器械11种,使一大批性价比高、轻便耐用的医疗器材走入寻常百姓家中,让患者边看电视边治疗皮肤病的夙愿成为现实。

在蔡瑞康的带领下,空军总医院皮肤科仅用8年时间,就从一个刚组建的边缘科室迅速发展成为空军皮肤病专科中心和全军皮肤病药理基地,累累硕果也纷至沓来:1991年被国家卫生部任命为化妆品安全评价协作组组长单位,1995年被总后卫生部授予全军皮肤病中心,1998年成为国家卫生部部属药理基地,2005年又被定为国家中医药“十五”重点专科。

姓军为兵,献身使命,穷尽所能守护祖国钢铁长城

蔡瑞康常对学生们说:“要想做一名好军医,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姓什么的问题。”在他看来,军医姓“军”名“医”,自己首先是一名共和国战士,医疗保障是战士所从事的工作,惟有练就精湛医术,热情服务官兵,才能无愧于“人民军医”这一光荣称号。

在皮肤病治疗缺医少药的年代,蔡瑞康非常注重为官兵传授皮肤病防治知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到空军驻京部队巡诊授课,力争使官兵牢固树立防病治病意识。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云南边境战火不断,湿热的气候、恶劣的环境使许多我军官兵备受“烂裆”、体股癣等皮肤病的煎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蔡瑞康主动请缨,紧急赶赴前线。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发现官兵们的战地皮肤病并未得到遏制。此外,他还发现战士口袋里装满了各类疗效单一的药膏,极不适合在战斗环境中使用。“能不能只使用一种药膏就解决全部问题呢?”为此,蔡瑞康一年内八上前线,探明了各类战地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收集到大量研发药物所需要的资料,并迅速研制出了对于体股癣、湿疹和各种皮炎具有显著疗效的“抗灭癣霜”,并神奇治愈了“三烂”(烂裆、烂腋、烂脚)症状,使部队战斗力随之直线回升。总部领导称赞它“解决了我军自渡江战役以来长期困扰部队的一大难题(烂档)”。“抗灭癣霜”一“战”闻名,立即被推广至全军使用,至今仍是我军野战环境下皮肤保健的“必备良药”。

2008年5月23日。73岁高龄、身患肺炎尚未痊愈的蔡瑞康不顾家人劝阻,坚决要求赶赴四川抗震救灾,身先士卒地战斗在医治受灾群众的第一线。救灾初期,传出灾区大面积爆发“烂档”和“原因不明皮肤病”的传闻。根据经验,蔡瑞康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与专家组成员深入一线调查,迅速查明“烂裆”现象根本不像传闻中那么严重,而“原因不明皮肤病”则是由一种俗称“河马草”的当地植物引发的丘疹性荨麻疹。蔡瑞康与专家组成员现地攻关,很快拿出了对策,消除了谣言。在抗震救灾期间,蔡瑞康还坚持与年轻成员一起赶赴各重灾区宣讲皮肤病防治知识,并积极通过各级电台、电视台开设皮肤健康讲

座。有时为了录制讲座节目,他一坐就是一整天。当时,“帐篷演播室”里的温度常常高达50℃,使得蔡瑞康全身湿透,但他全然不顾这一切,而是一心想着要把防病知识尽快送到官兵和群众手中。

从军行医近60年,蔡瑞康始终紧盯使命任务需要,紧紧围绕野战皮肤病搞研究,先后出色完成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抗震救灾及各类卫勤演习等10余次重大行动任务的医疗保障,竭尽全力为官兵的健康成长和部队战斗力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

情系患者,倾心服务,一心为人民皮肤健康事业谋福祉

在人们眼中,蔡瑞康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为人民做好事的模范军医,虽然他早已记不清自己曾挽救过多少患者的生命,但几乎每一个经他医治过的危重病人都能讲出一个蔡瑞康一心为民保安康的感人故事。

196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正准备下班回家的蔡瑞康突然听见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一位女同志哭喊着跑过来:“蔡医生,救救我的孩子吧!”原来,她3岁的女儿赵维静得了Kaposi水痘样疹。对于3岁的儿童来说,这种病足以致命。蔡瑞康立即给她做了紧急处理,等工作忙完时已是晚上8点多,蔡瑞康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往家赶――同在那一天,他刚满1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肺炎和麻疹。因年龄太小,传染科病人多,传染科同事建议他把儿子放在家里治疗。十几天里,蔡瑞康在病房守护赵维静的时间远远超出在家照看亲生骨肉的时间。幸运的是,两个身患重病的孩子后来都转危为安。当赵维静的父母听说蔡瑞康的孩子同时患重病,却从未影响蔡瑞康对自己女儿治疗的消息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每当病人多的日子,蔡瑞康从来不以“号满”为理由将危重患者拒之门外。有时他宁愿误了饭点,也要让危重患者满意而归。今年2月,蔡瑞康以高票当选北京市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如今,已是74岁高龄的蔡瑞康教授依然以一名门诊医生的身份活跃在临床第一线,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留下更多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皮肤病痛。他还主动要求将自己每周的门诊排满为5天。满负荷门诊量非但没有成为蔡老的负担,反而让他乐不可支:“我从来不嫌病人多,不嫌病人‘烦’。(病人)围着我里三圈、外三圈地转,我高兴……”

皮肤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刺络放血;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46-03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一种皮肤病,以面部较为常见。西医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虽然病因明确,但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真皮小血管功能失调造成毛细血管扩张,抑制细胞增殖分化导致皮肤萎缩、血管内成分渗出形成局部水肿,其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降低皮肤局部免疫功能下降而易发生炎症反应或痤疮样皮损,因此,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是对症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强效改为弱效,高浓度改为低浓度,减少用药频率,降低用药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钙调神经酶抑制剂,非甾体类制剂)、抗过敏治疗、抗炎治疗等。

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顽固难愈,成为皮肤变态反应和美容专业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治疗该病还缺乏有效的非激素外用制剂及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因此,患者常常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对激素制剂产生依赖,症状难以及时控制。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古老的、独特的治疗方法,笔者从刺络放血法的治疗机理以及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出发,初探两者联系,希望为此病提供一有效治疗途径。

1刺络放血

1.1络病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云:“先客于皮肤,传之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于络脉。”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千古名言,反复强调“初为气伤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百日久恙,血络必伤”的病机观,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机学说。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以气血瘀阻为特征,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其内涵包括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外延包括络脉病变的致病因素及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改变。[1-2]《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是经络别出的分支,内至脏腑,外至四肢肌腠,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及,具有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气血津液,濡灌脏腑组织等功能。营卫通过经络的“行气血、营阴阳” 的作用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正常时机体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若邪客于络脉,则出现经络血脉不通,气血失和。正是由于经络在生理和病理传变过程中,都处于中间环节的地位,所以当病邪侵袭人体或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气血不畅时,经络本身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络中气滞、血瘀或津阻等病变,若日久则津血互结互病,变生它病。《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阐明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障碍,阴阳失衡,从而变生诸证。

络病病机特点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而其病理实质则为“不通”。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络病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络脉通畅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故“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正是针对络脉生理特点及络病病理实质而提出的。从《内经》到清代叶天士络病治疗均体现了“通”的特点,《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血,……索其结络脉,刺其出血,以见通之”,明确提出刺络血治疗的目的在于通络脉。

1.2刺络放血法原则、治疗机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调经论》指出血实有余的病证可用刺血络法治疗。《素问・针解》进一步明确:经络瘀滞或邪入血分郁结不解者,刺络以去瘀血。《灵枢・血络论》有:“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即而泻之万全。”论述了刺血络法的施术指征:见坚硬怒张的赤色血络,无论上下、大小均可刺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素问・调经论》)。调理原则是“血实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素问・针解》)。

《内经》认为刺络疗法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泄热解毒、调和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泻热定惊、清热开窍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使脏腑和谐,经脉畅通,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治病祛疾。《灵枢・小针解》云“菀陈则除之者,去脉也。”“泻热出血”。《素问・气穴论》云“血有余则写其盛经,出其血……刺留血奈何?歧伯云: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即刺络疗法主要是通过刺出恶血,泻邪通经,以改善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血络法旨在攻逐邪气,邪去则正安,临床多用于实证、热证,故《素问・离合真邪论》指出:“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JP2]有关放血疗法的机理的现代研究,目前大多医家认为放血后改善了局部病变处组织的微循环障碍,缓解了血管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血流速度加速,扫除了病损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状态,局部代谢产物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王芬等[3]对近40年刺络放血疗法的327篇文献进行研究后认为,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黏度、强心活血、消瘕、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刺破血管可以直接激发患者机体的凝血系统,同时也启动了患者的抗凝血系统,机体在经过一系列正负反馈过程和酶反应之后,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状态。由于类组织胺物质的产生刺激各器官,可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由于血液的排出,能改善损伤处软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清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4][JP]

2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多由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如肤轻松、皮炎平、思肤康等,以致表现为面部泛发丘疹、红斑、干燥、脱屑、有紧绷感、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及原发皮肤病加重等。在中医书籍中未见记载,赵氏[5]认为此病属药毒范畴,激素乃助阳生热之品,久用伤阴耗血,损伤脉络,影响经血输布运行和毒素的排泄而致依赖性皮炎。临床多数患者表现为面部灼热,痒痛明显,可辨为风热夹瘀证。马利斌[6]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风、热、毒邪阻滞面部,浸淫血脉。本病为面部疾患,面部皮肤病与风邪密切相关,面部为诸阳之会,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药毒之邪日久滞留于面部,风邪与毒邪相合为患,郁而化热,浸淫血脉,故面部出现红斑、灼热、瘙痒,日久毒热之邪阻于面部,气血凝滞,故出现色素沉着、痤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滑,为风热兼湿之象。崔丁章等[7]认为本病类似中医的“面游风”,系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内蕴为内因;面部长期受外邪(外用激素不良刺激)侵蚀,病邪侵入毛孔,郁久化热,为外因;内外蕴热相搏,弥漫于营血之间,久之则热毒内侵血分,血络受损,热灼阴液,营血耗散,致肌肤失于濡养而发为本病。陈国勤[8]认为此病乃禀赋不足,皮毛腠理不密,湿热内蕴,复受辛热之毒,日久留而不去,内外合邪聚成湿毒,蕴于血分,外蒸肌肤而发。史萍[9]认为本病系毒热之邪蕴结面部日久,毒热邪气进入营血熏蒸面部肌肤所致。

综合分析,其病机可分为3类:①毒邪侵袭,郁久化热生风,以皮肤瘙痒、干燥、脱屑为主;②毒邪侵袭营血,化湿蕴毒,且气血受阻,以皮肤红肿,渗液、毛细血管扩张等为主;③热毒灼伤营血日久,阴血不足,血虚风燥生风,肌肤失于濡养,而以皮肤潮红、干燥、有紧绷感和灼热感为主。

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文献尚无明确报道。根据以往文献中阐述的有关激素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可简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0]。1、血管功能改变,长期使用激素会引起真皮小血管的功能失调,造成毛细血管扩张;2、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激素可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降低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等,从而使皮肤局部免疫功能下降;3、抑制细胞增殖,激素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及其他皮肤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从而使表皮屏障功能受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胶原合成减少,造成皮肤萎缩,由于支撑组织及胶原纤维间黏附力减弱,使血管弹性和缩舒能力下降,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扩大,血管内成分渗出,导致局部水肿。

3结论

中医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认为,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是十二经脉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发所在。因此当经络发生病变时可在皮肤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皮肤受邪亦可影响经络功能,甚至经孙脉-络脉-经脉而内传脏腑。正如《素问・调经论》 云:“先客于皮肤,传之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于络脉。”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因为长期的外用激素,直接作用于皮肤,激素乃助阳生热之品,热毒外侵,久用入营,损伤脉络,热久灼伤津液,导致血瘀,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肿胀、疼痛、瘙痒,这些与刺络放血法的原则、治疗机理及临床多用于实证、热证不谋而合。从而可见,应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可达到泄热解毒、调和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预期获得临床满意疗效。[JP]

参考文献:

[1]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12.

[2]徐光福.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5,23(1):97-98.

[3]王芬,罗丁.近40年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C].全国首届刺络放血 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天津,2003.

[4]张京峰,孙国胜.孙六合教授应用刺血拔罐疗法的临证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5.23(9):1569.

[FL)][HJ1.9mm][SD1,1][FQ(10*2。175mm,X,DY-W][SQ+1mm][CD=175mm]

[5]赵莉.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治疗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27.

[6]马利斌.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辨治体会[J].四川中医,2004,22(7):23.

[7]崔丁章.滋阴润燥凉血饮合三黄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136例[J].山西中医,2002,18(2):18.

[8]陈国勤.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09例[J].实用中医药[LL]杂志,2001,17(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