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例6篇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1

关键词: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工程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

建筑起重机械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降低建筑施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与此相适应的起重机械技术也在高速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近年来高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行业对建筑起重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大。

工程机械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农林水利业、原材料工业、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国防等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工程机械的广泛使用,机械施工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给国家、单位及个人均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研究和分析工程机械施工中多发性伤亡事故的成因,安全使用和管理好工程机械,并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国民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作为广泛使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起重机械,由于在安装拆除、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当,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保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已成为建筑工程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起重机械在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提出了几点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起重机械在施工中的伤亡事故。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现状

近年来,建筑起重机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得不到持续有效的监督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及安全隐患。如一些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国家已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仍在建筑施工现场继续使用;一些从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作业的单位,在没有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业务;一些从业人员在没有经过岗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情况下,违规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操作等。

三、起重机械常见事故及成因

起重机械在施工中常见事故主要有以下四类:

1、挤压碰撞,是起重机械作业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吊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

1.2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原因是:一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防止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

1.3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4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触电,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电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

2.2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电。

2.3电气设施漏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防护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漏电而触电。

2.4起升钢绳触碰触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吊运方法不当歪拉斜吊违反安全规程;二是由于起重机械靠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滑触线而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

3.坠落伤人,坠落伤人包括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从起重机械上坠落和吊物坠落砸人。 坠落伤人主要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3.1检修吊笼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检修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如高度不够,材质选用不符合要求等);二是由于检修人员操作不当;三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检修吊笼与检修作业人员一起坠落。

3.2跨越起重机时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二是由于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致使发生高处坠落。

3.3安装或拆卸可升降塔身式起重机塔身作业中,塔身连同作业人员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塔身设计结构不合理;二是由于拆卸方法不当,作业人员与指挥配合有误,致使塔身连同作业人员一起坠落。

4.吊物坠落砸人指吊物或吊具从高处坠落砸向作业人员与其他人员,这是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带有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往往导致人员伤亡。

4.1捆绑刮掉方法不当。一是由于钢丝绳间夹角过大,无平衡梁;二是由于吊运带棱角的吊物未加防护板。

4.2吊索具缺陷。一是由于起升机构钢丝绳折断,致使吊物坠落;二是钓钩由缺陷。

4.3超负荷。一是作业人员对吊物的重量不清楚,贸然盲目起吊;二是由于歪拉斜吊发生超负荷而拉断吊索具。

4.4过卷扬。主要是由于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不能及时切断起升直至卷断起升钢丝绳。

5.机体倾翻。机体倾翻指在作业中整台起重机倾翻,通常发生在从事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中主要有三种情况:

5.1基础制作不规范,很多起重机械基础未经过验收或未达到强度要求就进行安装作业,导致塔身倾斜以至于机体倾翻。

5.2机体标准节螺栓松动、脱落,未及时维护更换,导致机体倾翻。

5.2履带式起重机倾翻。由于吊运作业现场不符合要求以及操作方法不当,指挥作业失误、超负荷等原因致使机体倾翻。

四、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相关法律规范的实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有法可依,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和管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危及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1. 法律法规方面

《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对规范建筑市场、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仍然会涌向一系列法律制度未涉及、未涵盖或钻法律法规漏洞的新问题。

2.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方面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大多体现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检查上,缺少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一些地方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现有人员无论从数量、经费还是专业技术、专业配备上来看,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监督任务。

3. 建筑施工企业方面

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精简机构,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将该项职能并入到其他部门。

设备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许多建筑工程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设备台帐,缺乏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以及施工现场设备巡检和月检记录,个别施工企业甚至没有设备管理方面的文字资料。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人员由非相关专业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或是由设备操作机组长担任,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出现了重使用轻管理、包用不包修,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设备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况,甚至带“病”作业。

机械设备租赁企业方面,随着建筑业项目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改变了以往“租不如买”的观念,建筑机械租赁业迅速发展,其中经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如塔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企业占大多数。企业知名度相对较高,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因此设备出租率较高,经营状况良好。但是,这些公司在改制时接纳了许多人员,企业包袱沉重,设备一般较陈旧且更新速度缓慢,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新近发展起来的租赁企业大多数是有限责任制公司或民营企业,设备新度系数高,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成本较低。但是,有的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技术素质低下,为了能够在租赁市场占领一席之地,采取低价竞争的模式,恶意破坏市场秩序。

五、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行为

1.推进建筑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制度

建筑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登记备案应包含建筑起重机械的采购、生产单位,性能参数,安装(拆卸)、使用、维修等全生命周期信息,使政府管理部门能全面了解在用建筑起重机械的状况,为建设工程安全技术管理、决策服务。

登记备案后的建筑起重机械必须设置明显登记标识,便于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其它建设工程参与单位的检查。

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登记备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必须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但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监督应将管理点前移。按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管理要求,应在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可利用网络技术),便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卸)、验收、检测、使用的全过程监督检查。

2.规范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市场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业务必须是取得法人资质的企业方可开展,个人不得开展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业务;相关行业(专业)协会为规范租赁市场应制订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企业的管理办法、租赁市场的管理规定、租赁合同示范文本等,定期公布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中的基价和超使用龄期建筑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编号等。

3.严抓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专业分包的资格资质管理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为特种作业实行企业资质、个人资格管理,应严格企业的资质管理、合同管理,严查挂靠及超资质安装(或拆卸)作业现象。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卸)专业分包项目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项目经理证书或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中级技术证书),所持证书必须与服务单位一致,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卸)作业人员应持有效上岗证书。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现行的建筑起重机械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加强控制,才能实现对其质量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2

关键词 起重机械;安全;保养维修

中图分类号T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71-02

起重机械在其设计、制造、安拆、使用、维修等任何一方面的纰漏或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3月7日到5月21日,全国发生多起较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事故,其中湖北发生2起,四川、湖南、云南各发生1起,造成15人死亡,多人受重伤。作为起重机械的专业管理人员,通过我们的工作,不断消除、控制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起重机械事故尤其是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1 起重机安全使用的现状

1.1 人员素质低下

机械方面属于附属工种,待遇低,人才储备少,造成人才短缺更加严重。大量缺少机械管理、操作维修知识的人员进入机械队伍,这些人员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专业素质低,责任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屡禁不止,使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1.2 重使用轻保养

企业承揽工程后,承包给项目部施工,项目部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尽量压缩机械维修保养费用,机械设备能不修则不修,把问题留给公司或下一个项目,重使用轻维修保养,这就很容易造成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性能下降,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带病作业的状态,给机械的安全运行留下危险隐患。

1.3 机械检查流于形式

各个施工企业都对施工安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往往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仍然只停留在口头上,施工现场基本上没有主管设备安全的专职安全员,为数不多的机械管理人员中也多数不懂设备原理与安全监控措施,对于设备的监管往往是只停留在查资料,敷衍了事,没有真正发挥检查的作用。

2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2.1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全面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政策,通过采用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一系列措施,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与方法,对起重机械实行综合管理,做到周密规划、择优选购、合理配置、精确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定期检验、适时改造、适时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2.2 起重机械运行管理

一是操作人员的管理。操作人员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二是起重机械的“三定”管理。三是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2.3 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查

一是项目部机械设备施工班组每周对大、中型起重机械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二是项目工地机械设备管理单位每月组织对本工地的大、中型起重机械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形成检查纪要。除按定期检查的内容进行外,还要对起重机的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做全面试验,由国家认可的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部门承担。

3 起重机主要危险点检查分析及保养维修对策

起重机械施工中的主要危险点见表1,分析及对策如下:

1)满负荷使用

分析:在实施吊装作业中,从力矩分析,当起重机的倾覆力矩大于起重机的稳定力矩时,起重机就失去了控制,很可能造成机械的倾翻事故。

表1 起重机械施工中的主要危险点

制机械的负荷率不得超过该回转半径下的额定负的90%,如因工作需要必须超载使用时严格执行施工作业票制度;(2)机械在满负荷使用时,地基处理必须平坦、坚实并铺设有专用路基,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1%;(3)注意天气变化,在遇有5级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禁止作业;(4)操作人员操作精力集中、操作平稳,严禁误操作或同时操作两个以动作,监护人员监护到位,卷筒钢丝绳排绳正确无压绳现象。遇有可疑情应立即停车。

2)机械超时限使用

分析:机械长时间的满负荷使用会使臂杆焊缝、拉索、端头、吊钩等都存大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对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逐步采用现代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运行现状,制定产生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预测预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对策:(1)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它是体现“预防为主”方针的主要内容。加强日常维护保养、检测、检查、调整、防腐等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2)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采有先进技术改造原有设备的局部结构或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添新部件,新装置,从而达到改善,提高和扩大原有设备的功能和可靠性;(3)严格执行机械报废制度,对那些设备陈旧、功能差、效率低、无修复价值的机械进行报废处理以减少机械维修费用;(4)落实岗位责任制,以增强有关人员爱机责任心,维护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3)安全装置

分析:安全装置失灵发生的事故很多,发生事故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操作时不注意安全生产、违反操作规程、机械安全装置有缺陷或失灵、带病作业等。因此,起重机必须装有齐备而灵敏的安全装置、制动器、各限位开关、防护罩,栏杆必须可靠才能保证机械的安全运行。

对策:(1)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时,首先检查机械的制动器、限位、联锁以及保护等安全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各仪表指示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机械安全装置带病作业;(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在没有办理安全作业票的情况下超负荷使用;(3)起重机应在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作业,不得利用限位器的动作来代替正规操作;(4)各限位装置的维修、调整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任何人员不得私自调整和改变其有关数据和指示。

参考文献

[1]杨小栋.起重机械安全防护设备技术创新[J].江苏科技信息,2008(10).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3

机械原理教学课件:

机械原理教案

第一章 绪论

基本要求:

1.明确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机械原理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3.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内容

3.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4.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机器、机构和机械的概念,机器和机构的用途以及区别;了解机械原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1.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

机械是人类用以转换能量和借以减轻人类劳动、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之一。当今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是以近代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也与机械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机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是机器和机构理论的简称。它以机器和机构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机构和机器的运动设计和动力设计,以及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技术基础课。 机器的种类繁多,如内燃机、汽车、机床、缝纫机、机器人、包装机等,它们的组成、功用、性能和运动特点各不相同。机械原理是研究机器的共性理论,必须对机器进行概括和抽象 内燃机与机械手的构造、用途和性能虽不相同,但是从它们的组成、运动确定性及功能关系看,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1)人为的实物(机件)的组合体。

(2)组成它们的各部分之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完成有用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凡同时具备上述3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就称为机器

内燃机和送料机械手等机器结构较复杂,如何分析和设计这类复杂的机器呢?我们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思想,即首先将机器分成几个部分,对其局部进行分析。机构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实物组合体。最常见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开式链机构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1)人为的实物(机件)的组合体。

(2)组成它们的各部分之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可以看出,机构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的,它可以完成能量的转换或做有用的机械功;而机构则仅仅起着运动传递和运动形式转换的作用。在开发设计新型机器时,我们采用“积零为整”的设计思想,根据机器要完成的工艺动作和工作性能,选择已有机构或创新设计新机构,构造新型机器。内燃机就是由曲柄滑块机构(由活塞、连杆、曲轴和机架组成)、凸轮机构(由凸轮、顶杆和机架组成)和齿轮机构等组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1.某些情况下,机件不再是刚体,气体、液体等也可参与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我们将利用液、气、声、光、电、磁等工作原理的机构统称为广义机构。由于利用了一些新的工作介质和工作原理,较传统机构更能方便地实现运动和动力的转换,并能实现某些传统机构难以完成的复杂运动。

利用液体、气体作为工作介质,实现能量传递和运动转换的机构,分别称为液压机构和气动机构,它们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建筑、交通运输和轻工等行业。利用光电、电磁物理效应,实现能量传递或运动转换或实现动作的一类机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采用继电器机构实现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话机采用磁开关机构,提起受话器时,接通线路进行通话,当受话器放到原位时断路。

2.机器内部包含了大量的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传递系统。

3.机器不仅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还可代替人的脑力劳动。除了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有应用在航空航天、水下作业、清洁、医疗以及家庭服务等领域的 "服务型"机器人。例如Sony公司新近推出的SDR-3X娱乐机器人。

1.2 研究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

(1)机构的运动设计

主要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以及各种机构的类型、特点、功用和运动设计方法。通过机构类型综合,探索创新设计机构的途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的组成和机构

分析、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等一些常用的机构及组合方式,阐述满足预期运动和工作要求的各种机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机械的动力设计

主要介绍机械运转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动力学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和实验改善机械动力性能的途径。主要包括求解在已知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的方法、减少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问题、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以及机械效率和摩擦问题。

(3)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主要介绍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机械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等内容。

通过对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对已有的机械进行结构、运动和动力分析的方法,以及根据运动和动力性能方面的设计要求设计新机械的途径和方法。

1.3 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原理是以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理论力学等基础课程为基础的,研究各种机械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它又为以后学习机械设计和有关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以及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好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从基础理论课到专业课之间的桥梁,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课程。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下几点:

1.掌握机构运动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为学习机械设计和机械类有关专业课及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2.掌握机构和机器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为现有机械的合理使用和革新改造打基础。

3.掌握创新设计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针对原理方案设计阶段,为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

1. 学习机械原理知识的同时,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把重点放在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着重于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重视逻辑思维的同时,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基础课到技术基础课,学习的内容变化了,学习的方法也应有所转变;要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一些内容,要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要进行创造性设计,单靠逻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注意把理论力学的有关知识运用于本课程的学习中。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4

[关键词]:起重机械;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的选型和进场检验

以大型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例,企业在起重机械的选型过程中,首先要对本工程的工程量、工期进度、施工强度及起重机械在本工程中的总体布局、单机作业覆盖范围、跨度、额定起重量、工作频繁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起重机械。根据拟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具备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专业性制造厂家或具备相关资质的设备租赁商家。起重机械进场时,主要检查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附件、配件、工具等是否与发货清单一致,设备和配件是否有质量缺陷、损伤等,同时做好设备进场检验记录。

2、起重机械的安装、验收和资料存档

起重机械的安装单位可以选择具备安装资质的制造厂家,形成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模式。除此之外,选择的安装单位必须是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认可证》的专业队伍,并具有相应的安装资格、资质。安装单位确定后,企业要协助安装单位办理特种设备开工告知书,并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监督检查工作的协调,为检验机构监督检验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和进行现场检查提供便利。安装完毕后,由安装单位进行设备自检、运行试验和载荷试验,确认自检合格后,报请检验机构进行安装验收。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后,起重机械才可投入使用。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将起重机械的随机技术资料、安装资料、检验报告书和设备履历书等相关技术资料存档,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定期检验、大修、改造、事故记录等资料也应收入设备履历书并一起归入起重机械技术档案。

3、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类及应对措施

3.1由违章操作、误操作等人为因素而引发的事故

据统计,起重机伤害事故中,由于起重机自身存在隐患而导致的事故占26%,因吊臁⒗Π蟆⒉僮骱椭富硬缓侠淼热宋因素引发的事故占46.2%。由此可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起重机械事故的重要原因。对此,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为准则,建立起一套涵盖职能管理部门与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和操作维修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日常保养和定期检查制度,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交接班制度,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方面内容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是预防和降低此类事故的最有效措施。

3.2因超过起重机额定起重量而引发的事故

这类事故中,臂架式起重机械(如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臂架式起重机械的起重量是随着起重臂的倾角变化而变化的,起重量和起重臂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起重机械禁止超负荷运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所吊物品的重量估计不足,或安全意识不够而超负荷运行,会使起重机械失稳而造成“翻车”事故。对于这一类事故,安装力矩限制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3.3因基础不符合要求而引发的事故

需要安装使用的起重机械,因未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地基耐力测试,地基承载能力不够或未按说明书要求施工,地基太小不能满足起重机械各种工况的稳定性要求等原因,对于汽车起重机,支腿接触的地面软硬不一,造成支腿不均匀沉陷等,都可以造成起重机械倾翻的严重事故。对于这类事故的预防:安装使用的起重机械,除做好地基耐力测试外,还应重点管控好地基施工组织方案及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等环节。对于汽车起重机,则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支腿必须支承在平坦而坚实的地面上,一般应使用枕木铺垫;2)支腿不能支承在挖方地基附近,防止滑坡;3)支腿不能支承在各种埋设物(地下管道、地下工程的出入口处)上,防止塌陷。

3.4因钢丝绳破断而引发的事故

钢丝绳是起重机械上应用最广泛的缠绕性物件,在运行过程中,因各钢丝在绳中的位置不同(有的在外层,有的在内层),钢丝绳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即使受最简单的拉伸力,每段钢丝绳之间受力分布也不同,此外钢丝绳绕过卷筒、滑轮时还会产生弯曲应力、钢丝与钢丝之间的挤压力等。钢丝绳破断的主要原因是超载,同时还与其在滑轮、卷筒上的穿绕次数有关,每穿绕一次,钢丝绳就经历由直变曲再由曲变直的过程,穿绕次数越多就越易损坏、破断。另外,钢丝绳的破断与其绕过的滑轮和卷筒的直径、工作环境、工作类型、保养情况有关。一般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钢丝绳会出现磨损、疲劳、锈蚀、变形、断丝、断股等故障。保养不到位,使用不恰当会加速钢丝绳的老化。预防此类事故,主要有以下措施:1)作业过程中起重量不要超过额定起重量;2)根据工作类型及环境选择适合的钢丝绳;3)对钢丝绳进行定期的(根据工作环境确定周期);6)对钢丝绳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融合,我国建设工程规模迅速扩大、建设速度迅猛提高。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起重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其作业能力越来越强大,单机额定起重量已达到8000t,起升高度可随建筑物同步增高,工作幅度不断增大。一旦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造价、参建人员生命健康等各方面将会造成巨大恶劣影响。因此,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越发显现。本文分析了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制定了针对性预防措施,供同行参考,力求有效预防和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5

关键词:起重机械;重要性;安全管理;技术理;方法和技巧

起重机械是工程施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机械设备,由于其中机械自身的特点,起重机械被广泛应用于施工企业,由于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原来越快,掌握操作技能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起重机械在生产中往往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笔者结合近年来自身工作经验,对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方法和技巧提出几点见解,希望可以给同行提高参考。

一、加强起重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起重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并在机械设备种占据重要比重,可以说,起重机就是命脉性设备,其施工作业情况直接影响这个工程施工进度,对企业能否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其中非常大的影响。起重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完成施工、安装、生产、装卸作业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环节。企业起重机的管理直接影响生产力要素的管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主要是按照生产发展规律、自然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规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施工作业,以创造更佳的施工业绩。在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中,最有活力的就是劳动力和劳动手段,起重机的使用就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和劳动手段,起重机械的使用,会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劳动手段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因为起重机自身就是一种机械化的劳动手段。起重机通过司机的有效操作,实现了物料的装载、搬运、卸货、吊运、安装等,在生产中形成了生产力。因此,起重机是重要的劳动手段,而且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起重机司机、机组人员和管理者等劳动力的变化,同时也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在施工中应重点加强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

二、起重机械管理现状浅析

1、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起重机械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才能上岗,可以目前大多数企业严重缺乏相关人才。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检查中,普遍存在岗位证书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有些是一人身兼数职,最严重的是许多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管理人员时由没有任何施工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担任的,这种放任的管理模式对自重机械的管理是极不负责任的,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起重机械采购、使用、保养不当

起重机老旧继续使用时施工中常存在的现象,有些企业起重设备已经到了报废年限甚至有些已经超出了使用期限扔继续使用,这种情况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会加重企业的维修成本。有些大企业还会把老旧设备转让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后来又几经周转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使用说明书等相关信息就会不完整。另外对起重机械缺乏正确的使用和定期的保养,加快了机械的老化速度,这些都给安全使用造成很大隐患。

3、起重机械档案资料管理混乱影响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好机械的使用寿命。例如是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用的工作等级和级别、安装拆卸的规范作业等都会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再有起重机械的钢结构无论是在正常运转过程中还是在静止状态下都会承受荷载,荷载和使用次数也会影响起重机械使用寿命。因此只有完整、准确记录起重机械工作性能和使用频率,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起重机械的正常使用寿命。

三、起重机械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初探

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任用和培训工作

各级主管部门都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认识到职工生命的重要性,从关心和珍惜每位职工的生命为出发点,切实保障好每位职工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问题。一方面要认真开展起重机械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都应该进行岗前培训,熟练掌握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机械性能、操作技巧,参加单位组织的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实行岗位任职考核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切切实实地落在重要人员和重要岗位上。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认真组织和开展对输入、输出机械使用和驾驶的安全培训,严格按照《起重吊运指挥信号》、《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起重机械安全使用规程》等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其实提高安全管理素质。

2、加强起重机械的使用、检修、保养工作

起重机的使用目的就在于通过使用让起重机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机械不同程度的磨损,有些是有形磨损,有些是无形磨损,这些都会造成起重机价值降低。在不同环境下操作起重机,同等使用时间会造成机械磨损程度不同。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要定期的安排检查、检验工作,根据不同的工作强度进行有计划的日检、周检、月检、年检。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可以第一时间想出解决办法,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机械安全性能。因此,在使用起重机的时候,要对起重机进行计划修理、推行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对机械进行保养,建议通过引用新技术、新技术对起重机进行维修。同时要严格管理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方能允许上岗和管理,努力提高维修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3、加强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工作

起重机械资料种类繁多,需要归类整理,按期存档。具体整理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此):3.1起重机械出厂时的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明、使用说明书、监督检验证明文件等;3.2安装起重机时需要的技术材料、安装部位、安装时间;3.3设备事故、人员事故发生情况;3.4日常维修、大修、保养、更换零部件的日常记录;

4、建立起重机械应急事故处理预案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相关规定,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应急事故处理预案,该预案以项目经理牵头,管理部门为主,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组成紧急事故救援小组,把责任明确到个人,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生产需要的应急预案,预案中应明确指出应急事故处理原则,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具体程序、方法、步骤,并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演练。

结束语:

总之,对于起重机的管理应按照国家和企业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从正确使用、科学检修、定期归档等方面着手,使起重机时刻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为企业提供精良的技术装备。

参考文献

[1]郭敏德.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19(3).

[2]刘伟.喻宝桢.预防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几点措施[J].工程机械.2010年08期.

[3]宋建良.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与控制[J].中国南车四方时讯,2006.11.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6

[关键词]起重机械 安全使用 保养维修

中图分类号:TH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85-01

1前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起重机械的使用越发频繁,地位逐步凸显。与此同时,因为起重机械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也屡屡存在。如:钩挂、倾翻、挤压、折断、触电等等现象,可想而知,起重机械的安全生产使用尤为重要,作为起重机械操控管理人员应该时刻考虑排除危险因素,加强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恶性事故。同时,起重机械作为工业化生产的主力设备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减轻了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加快了工业生产效率。

1.1 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现状

施工企业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专业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在实行安全许可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工作操作的实际情况,合理选购适用型质量过关机械。在最小限度上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制定明确的使用流程和严格的检查检验环节。根据目前的使用现状分析,仍然存在问题:

1)机械不能按时保养维护

企业承包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施工部门把经济效益作为第一目标,使得起重机械长时间运作却不能及时进行保养维护,这种养护方式很容易导致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指标出现问题,却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其中机械在有问题未得到解决的状态下进行运转,给起重机械工作和安全生产买下安全隐患。

2)机械保养维护不到位

由于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培训,安全生产引起施工行业的高度重视,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缺乏实际操作,只局限在书本理论上,不能与实际有机的结合,施工现场没有达到全部配有专职安全生产监督员的要求,有些企业虽然设置安全生产监督员的岗位,但是担任此项工作的人员也不是熟练掌握机械工作原理与机械安全知识的专业人员,这就在无形中导致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查与维护走过场、查看文字资料等形式,不能从根本上做好起重机械日常安全的保养与维护。

3)日常养护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一部分生产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列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投入足够的维护专项费用,所以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没有做到全面维护,甚至最基本的定期维护也不能实现。

2.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科学方法

2.1 起重机械的日常运行与管理

首先是起重机械的“三定”管理;其次是起重机械操作技术人员的管理,操作技术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关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操作技术培训后,经过严格考核合格,才能允许上岗操作,由于起重机械的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革新,操作技术人员也要紧跟时展步伐,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以便于及时掌握新机型的技术操作规范;最后是定期保养检查维护管理,这是起重机械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起重机械操作规范

企业在使用起重机械进行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 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法规条例等相关规定,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将操作技术与经济以及管理目标等,准确安装、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管理、科学检修、定期检修与维护、按时改造与报废等程序,精心科学管理与使用。

2.3 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

首先是生产项目工地起重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安排对本工地的大、中型起重机械设备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结束后必须形成详细检查记录,做好记录备案,除了按照技术规范做好定期检查的内容以外,还需要对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技术性能指标的做全面实验检查,并且需要由国家认可的具有相关资质等级的专业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其次是使用起重机械项目部机械设备施工使用班组每周对大、中型起重机械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像上级报告,并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制定维护整改方案,在第一时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起重机械主要风险点研究及日常检修方法

3.1 起重机械工作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间

原因:起重机械经常超长时间满负荷工作会导致臂杆、拉索、焊缝、端头和吊钩等结构部件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准确掌握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并且要采用现代化的起重机械诊断技术和状态检测技术,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并且科学的制定产生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预测报告,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维护效果。

解决方法:第一,制定检修计划与日常维护有效结合,努力做到“预防为主”,必须加强日常维护与保养、监测检查、整改修护等工作,做好起重设备安全使用,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能;第二,改造、修理与维护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对原有的设备结构部件或原有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添加更新构件;第三,必须高标准执行机械报废规定,对无修复价值的老旧设备、功能不达标准、工作效率低需进行报废的机械及时进行报废处理;第四,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实行“定机械、定人员、定责任”的岗位目标责任制。

1)长期满负荷工作

分析:起重机械在实施吊装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长期超负荷工作,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当起重机的倾覆力矩大于起重机的稳定力矩之时,起重机械就会失去平衡控制,极有可能造成起重机械侧翻。

对策:首先,在起重机械吊装的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吊装的重量,严禁满负荷超载工作,如果出现满负荷超载的情况,事后必须对起重机械进行全面技术检测,并且将检测的过程和结果做好记录备案工作,如果检测结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将检测出的问题故障及时修复,保证机械设备能够继续安全完成起重吊装工作任务。其次,起重机械的工作负荷率不得超过额定负荷率的90%;其次,机械在满负荷工作时,基础的处理必须坚实平坦,且铺垫专用路基,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得大于1%,;最后,必须事先关注气候情况,在5级及以上大风或者雨雪天气的情况下,严禁使用起重机械设备吊装作业。

2)起重机械安全设备

分析:在实际起重机械吊装操作的过程中,安全设备失效引发的事故很多,导致事件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注意遵守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违反规定设备操作程序、机械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安全装置临时出现故障、技术控制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要求等。

对策:首先,起重机械必须在相应的限位器范围内进行操作,不能随意用其他程序代替规范操作程序,其次,在进行起重操作之前,按照相关技术规定进行安全设备全面操作安全检查,严禁安全设备带着问题工作;最后,安全设备的维修及检查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实施,任何无关人员不得私自调整或改变设备相关参数的数字及指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