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例6篇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1

1.1公共区域的园林景观是在私家庭院范围之外

用于休闲娱乐或以景观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园林景观。此部分园林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园区的围墙、大门、车行及人行道路、绿化苗木、小市政站点区域(配电站、中水处理机房等)的园林、人工湖、给排水和景观照明系统等。

1.2别墅私家庭院

别墅主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庭院基础条件,通过修建小品、种植苗木及布置室外家具等工作在庭院范围内营造个性化的私家园林。

1.3别墅庭院间的分隔带

用来进行分隔相邻别墅间私家庭院的作用。它有几种形式,如结构隔墙、铁艺隔栏、植物绿篱分隔带等。

2别墅项目园林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丽宫别墅园林工程案例分析)北京丽宫别墅项目地处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中央别墅区,西邻温榆河,东距首都国际机场约1.5km,地理位置较优越。项目一期总占地面积约为10万m2,其中园林面积约为5.5万m2。项目建有独栋别墅87栋(其中含9栋样板间),该工程已于2009年全面竣工。

2.1方案设计阶段

2.1.1园林方案设计风格的定位

首先必须确保园林景观与别墅建筑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应根据别墅的设计风格选择园林的设计风格。如丽宫别墅项目属于纯欧式建筑风格,且别墅庭院为面积较大的半开放式庭院,所以园区园林则采用了与之匹配的现代简约设计风格。例如,在进行别墅庭院围墙墙体美化及遮挡设计时,就不宜种植类似早园竹这种中式风格的植物,而是选择了北海道黄杨和爬蔓月季。其实可以想象,在一个纯欧式建筑风格的项目园区内建造一个中式的六角亭会是什么效果。

2.1.2别墅项目园区内园林地形的设计

地形是园林工程的骨架,设计合理、造型自然的地形是实现园林景观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别墅项目园区的景致较丰富,竖向层次多变,园林的地形也较为复杂,故在进行地形设计时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丽宫别墅的园林地形是综合了别墅的首层、地下层地面、车行道、人工湖水平面及各种地埋管线的标高来进行设计的,使之能够同时满足园林景观效果及雨排水的功能。

2.1.3别墅项目园林植物品种配置的设计

丽宫别墅项目选用的苗木全部为北京地区常见树种,并根据苗木的栽植位置,需要达到的景观效果及体现的功能而进行设计。设计师除了要考虑植物搭配体现出的景观层次感和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还应根据植物的各种特性考虑如何进行植物搭配,尤其要注意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如垂柳喜水,有垂下的枝条和修长的叶片,适宜栽植在水边;法桐有笔直的主干,树冠及叶片大而优美,有良好的景观和遮荫效果,故适宜用作行道树;市树国槐虽造型优美,但因盛花期时树上会有蚜虫和木虱的胶状分泌物落下,故并不适宜用作停车位旁的景观树。此外,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园林效果的持续性,要尽量选用乡土树种,其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可真正的做到适地适树。

2.1.4注重别墅私家庭院的功能性设计

别墅庭院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满足别墅主人对休闲娱乐等功能性的要求。因在某些场合,如举办派对时,庭院园林功能的重要性要大于景观效果。丽宫别墅庭院的面积较大,具备同时满足庭院的功能性和景观效果的条件。故而在设计上,可以通过庭院园路、铺装平台、欧式凉亭、花架、水景喷泉、特色花钵以及雕塑小品等园林景观及各种室外家具达到良好的景观功能及效果。

2.1.5别墅庭院中地下室顶板区域的园林景观设计

通常情况下,别墅住宅是设计有地下室的。丽宫别墅庭院中的局部区域位于地下室顶板之上,这就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单独进行庭院局部位置的景观设计。丽宫别墅地下室的顶板建筑结构承重为3000N/m2,顶板回填土300mm后地表土壤完成面相对标高为-0.15,与别墅室内±0.00相差150mm。在植物选择方面,300mm的种植土基本只能种植宿根花卉和草皮。此区域因受承载力条件限制,硬质景观方面不可设计大型水景和雕塑,可设计庭院铺装而成为庭院功能区。丽宫别墅地下室顶板区域的园林设计基本上是采用阳光草坪结合铺装功能区的方案。

2.1.6别墅下沉庭院(地下室采光庭院)的园林景观设计

在进行丽宫别墅下沉庭院的景观设计时,因下沉庭院中存有集水井、循环泵坑等设施,故设计条件较为有限。同时,因下沉庭院范围的采光条件较差,植物种植方面则采用了可移动的种植箱和花钵,并在其中种植耐阴植物。同时为了美化下沉庭院墙体,在墙面上设计有木格栅,并将种植槽固定在格栅上,槽内种植五叶地锦等攀援植物。另外,还可以选用一些园林小品及小型室外家具增加庭院的趣味及使用功能性。

2.2别墅项目园林景观施工阶段

2.2.1别墅项目的园林地形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园林地形有时可以解决其他专业中的突发问题。如在进行144#(D-C户型)沿湖别墅的污水管施工时,发现别墅一侧的污水出户管顶标高为27.54m,而与别墅相邻的人工湖水平面标高为23.45m,高差约4m。同时,别墅外墙与人工湖驳岸仅有约4m的水平距离。若按照常规方法做放坡处理,则湖岸坡度将达到45°,尤其是污水管线将暴露在外。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改变地形来解决问题。即将湖岸正常放坡,然后在湖岸之上用景石搭建出一个中空的休息平台(遮挡污水管线),平台铺装位置留检修盖板,同时将中空平台内高出土壤部分的管线增加保温处理。此方法不但解决了小市政污水管线的问题,还为别墅主人增加了室外功能区域。

2.2.2别墅项目的植物种植施工

其主要难点在于反季节的大树移植,丽宫别墅则存在较多反季节全冠大树移植的情况。故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例如,搭设遮荫棚、喷洒抗蒸腾剂、施入生根粉等技术措施。此外,在现场施工时,由于地下各种管线的位置发生变更,苗木的种植点需进行相应调整,甚至在局部位置需取消种植或变更苗木品种,从而避让和保护各种地下管线。

2.2.3别墅项目小市政站点的园林景观施工

在别墅项目内有各种用途的小市政站点设施,这些区域是别墅项目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丽宫别墅项目内3#、4#配电站的顶板之上是1个儿童活动区域,地面设计采用常用的塑胶铺装方式。但考虑到普通塑胶材料在强光和高温的天气条件下会挥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将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所以特地选择了进口的天然橡胶颗粒,并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对成品进行了各项指标的相关检测,尽量把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3结论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用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6)01-0163-02

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景观环境不协调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园林建设总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对当地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园林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在合理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土地问题,需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最终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

1对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

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常见于城市内部的一种园林场地形式。从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用地规划中,可以从大多数的已建成的园林中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已经对现有土地、地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根据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在经过上述处理后,风景园林的的景观一览无余,整个园林景观都被清晰的展示在游客面前,因此在这种园林规划中,常被设置大型集中的标志性景观,如著名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一般在地势平坦的园林设计中,为有效解决园林场景中的用地问题,设计人员通常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景观需要适当处理主体建筑与周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针对高大标志性建筑可采取缩短式的设计方法,不断缩小参照物用地,来减少整个景观的用地情况。以贵州某风景园林为例,该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将“门”作为整个景观的主体,并在门的周围简单的铺设假山、假石,没有按照传统风景园林设计惯例将“门”设计的特别高大,而是依靠周围的参照物凸显“门”的特别。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减少了“门”景观的用地面积,也有效降低了景观总成本。②在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过程中,要妥善协调设计景观物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差别,在保证景观物整体美感的同时,也要兼顾用地的要求。以著名的上海世博园贵州馆为例,该建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独出心裁的采取了“头饰设计方法”,将贵州少女的头饰物应用在建筑中,并且在场地选择中,也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木”、“绿”的主题,将绿色、可再生的观点发挥到极值。

结合贵州省在景观设计中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在地势平坦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景观设计的用地管理要遵守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确保能在满足景观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用地管理。②在主体与参照物的用地选择上,可以遵照4:1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主体建筑的面积,既保证参照物不能“喧宾夺主”,又保证主体景观的整体形象得到体现。③针对景观中某些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土地,要尽可能的赋予这种土地“绿”的概念,通过植树、覆盖草坪等保证景区整体美观。项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象要素概述地表物质、地基承载能力地形长度、坡向、高程河流湖泊分布、水库、地下水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相关政策法律降雨量、日照、风速等表1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要素分析

2傍水园林的园林场地设计

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水”一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傍水园林也成为我国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我国傍水园林的设计现状来看,由于这种园林中含有大量的“水”元素,湖泊、河流纵横交错,导致其园林用地管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选取一案例,对其傍水园林的场地设计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该景区包括1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区域19个工业企业,在通过退耕还林等处理后,整个景区新增绿地面积约为6500亩,森林覆盖面积上升到80.0%。在这种背景下,该景区存在部分问题,主要包括:①景区道路周围建设有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这与整个景区自然、协调的主题概念不符合;②主体湖波依靠曲折的湖堤将整个湖泊划分为多个湖面,虽然增加了主体湖泊的趣味性,但游客不能一目了然的观赏湖泊全景,趣味索然。针对上述问题,该景区管理单位对整个景区进行了以此全面的设计,具体措施包括:围绕该景区“自然野趣”的主题,对整个景区进行全面改造。①大量拆除景区内部的违法建筑物与无保留价值的建筑物余额为27.7万m2,规划新迁建建筑面积越6.9万m2;②重视对湖泊总体的水资源保持,针对景区存在的不合理湖堤现象,对其进行拆除,保证了景区内水景观的开阔性;③针对景区周围存在高建筑的现象,重视在湖泊周围种植槐树等高大树木,通过对比参照,降低周围高层建筑对景区整体质量的影响。经过上述处理,该景区累计节省土地面积约为21万m2,并且经过湖堤改造、植树造林等改造后,景区内土地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达到了土地保护的目的。

3山体园林的场地设计

3.1山体园林场地设计问题概述

一般在山体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保护与利用天然资源作为整个工作的重点,并保证能在不同设计阶段重视用地管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多种因素,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地要素体现在多个方面,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能进一步明确有关山体园林景观用地的关键点,以全面提高用地质量。

3.2常用方法

考虑到山体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为确保在该项目设计中能达到用地管理的目的,在操作中可以重视以下几种技术的应用:①对空间格局的控制。与其他风景园林景观相比,山体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立体特征,因此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从风景园林景区的大体环境出发,在掌握园林整个风景结构的特点后,对整个园林项目进行判断,判断景区内的哪些项目存在滥用土地项目,哪些土地能被应用于社会生产。除此之外,要全面分析景观的空间结构,并将对景观界面的控制作为关键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自然景观与建湖景观的协调搭配,来达到多层次景观的目的。②视觉景观分析。对山体景观而言,当游客进入景区内部之后,会从多个视角观察这个景区的内部景观,这就要求景区在控制空间格局的同时,做好游客的视觉景观分析,实现土地管理与景观搭配的统一。鸟瞰视景可以反映风景园林的总体环境。鸟瞰视景的分析,可借助景区地图、航拍和卫星遥感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整体景观结构分析,注重大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坚持自然与景观共生的原则;风景园林中的点、线、面、体等可能成为视觉焦

3.3实例分析

某山地景区在设计,为进一步协调景区地基与周围山体之间的关系,适度控制了景区的整体范围。

3.3.1用地评价

该项目通过GIS技术,对基地的坡向、高程、道路坡度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本地区的生态优势与土地管理问题,包括景区周围的生态斑块、建筑划分等。总体而言,该景区土地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3.3.2用地规划

该地区用地规划依然延续着《××景区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景区空间结果,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分,统筹各个发展,提出了“一山、两区”的总体空间结构。在景区空间划分中,强调通过密集土地的利用方式,将紧缩的景区用地与有机生态网络结合在一起,建设地形成团簇形布局,实现空间的有机聚合。在北部比较平坦的区域安排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组团用地通过绿地分隔,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复合功能组团。规划呈组团式带状发展布局,通过紧凑的空间划分来实现景区项目的土地节约性。

4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地的相关内容,并从平坦地区、傍水园林、山地园林三方面对其用地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在风景园林设计的用地管理中,需要在考虑风景园林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对其用地问题进行分析,保证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景区整体结构、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实现风景与用地的有机结合,最终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一可,唐睛娴,邵笛.风景名胜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武夷山北城新区城市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风景名胜),2014(01):96~100.

[2]孙筱祥.风景园林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J].园林风景,2013(06):34~40.

[3]杨锐.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一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教育),2013(06):6~9.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3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题打造备受关注,是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园林景观主题的设计需要兼具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层面,将二者协调化,从而打造出最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景观环境。只有将传统园林及现代化景观规划结合,才能了解哪些是最符合社会文化认知的。

1园林景观规划下的主题文化效益

园林景观设计中移植的植物必须符合当地的人文文化,以植物游憩为基本特质,将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元素融于单元结构设计中,尽可能打造符合要求的理想生活区域。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仅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需求,而且要以一些古老的文化传承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传播。总之,观赏者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认知共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在准确把握园林景观信息后,设计人员可全面掌握园林设计中存在的直观景象,规避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或隐患,通过多种手法来实现对主题的烘托,同时内定一系列特别的文化内容。

2园林景观规划下的主题氛围确定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对环境的需求和审美标准有了新的变化。景观设计只有具备特殊的主题和独特的文化特色,才能保证其符合新时期的审美标准。设计人员应预先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准备工作,重点突出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使主题氛围的设计更加符合标准。

2.1做好园林景观的设计准备工作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即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在规划设计前期充分考虑所有内容。例如,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内容,需要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确保景观园林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规避因土地资源被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在具体实践中,为了增强园林景观设计观赏性,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是否需要应用不同类别的绿色植物进行景观设计,实现对园林美感增添的辅效果,促使园林景观设计主题、设计方案符合人们的审美,增强其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此时,设计人员还可将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等内容直接凸显出来,营造一种都市生活的良好氛围,增强人们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人文与自然的关联度,在优秀的景观设计中增添人文关怀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的设计理念,促使人们在文化设计中感受到舒适、惬意,才能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

2.2明确主题设计的作用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设计和氛围感的营造,在于对项目进行综合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园林景观规划要以绿色自然为主题,构建以人为核心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在某个区域内实现对物质的协调统一处理,尽可能将不同区域的绿色植物、山水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构造符合要求的景观规划设计。但在主题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避免多样化的乱象处理,实现对景观文化的理解和设计,以有效体现出文化内涵及独有的特性。对此,园林设计规划中应明确一个主题,以增强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

3园林景观规划主题文化中的缺陷

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存在较多的优秀景观作品,同时存在一些质量不佳的作品。经过市场调研后可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3.1过度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部分园林景观在建设中,往往很少考虑车流量的多少;只是追求感官上的视觉刺激,根本不会顾及广场中本身存在的休闲游憩功能;只是在景观规划中增添一片草坪,给予人们一种绿色的感官效果。广场设计较为空旷,没有大树环绕,更别说一些休息用的座椅;只有铺装、罗马柱、景观廊架等基础装饰,实用价值几乎为零,文化传播功能基本不存在。我国当前已经建设的园林景观工程,大多过于注重形式美感,却丢失了外观上的大气,忽视了景观的文化内在价值,难以将园林工程的真正内涵价值发挥出来。

3.2忽视主题与环境的结合

不同性质和功能不一的园林景观存在差异,甚至存在不同的布局特征。另外,部分园林景观作品为实现主题与环境的融合,只是盲目追求创新,根本没有考察该区域的主题环境和功能需求,导致景观反映出的主题与文化存在一些偏差。总之,园林景观为满足游客自身需求,常常采用多类别的主题设计模式,使得园林文化风格缺乏主基调,甚至给观众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很难真正表达出园林景观所要表达的文化内容。

3.3景观主题文化定位差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表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容较为丰富,故目前存在一些极特别的园林景观类型,其形式存在特殊性。此时,无论景观主题是否存在定位认知的偏差,依旧会体现出原本选题的低俗化、文化品位差的特点,且只能满足观众的第一眼认知,不可能深入挖掘到其他实质性内容。

4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的设计举措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想使主题突出,需要刻画一个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规划作品,但这并非易事。在观众体会由“景”入“境”再到生“情”的全过程中,规划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即根据特定条件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实现所有内容的和谐统一。另外,设计人员还要根据园林类别、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充分围绕主题进行巧妙的结构布置,全面深入地反映出主题内容,规避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4.1重视因地制宜举措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区域进行规划处理,以现实情况作为切入点,直接体现出独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容,并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确保主题理念符合当地区域的文化特色。例如,在繁华的都市区域,周边地区都是建筑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早已带给人们一种新的疲劳,人们希望在园林中享受一种愉悦的自然气息。在主题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切入点,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元素,增添一系列有效的人文情怀,将其融入景观文化中,使其成为独有的特色元素。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属于园林艺术构思流程,设计人员要把握园林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性,完善园林景观的创作流程,依据主题结构进行立意和构思,增添一些时代精神和特色。

4.2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统一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满足不同类别的游客需求和感受认知,应用多类别的主题设计模式,使园林景观整体结构与部分结构统一化。对于设计思路而言,原有结构模式下的园林景观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协调统一处理,这样能够给游客搭建起清晰的认知主题思路。例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瀑布假山、小桥流水等要与园林主题相适应,从而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结构。对于园林景观而言,在对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设计分析时,设计人员应时刻考虑主题结构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内涵,将对应的要素结构做好统一的艺术处理,实现结构的合理安排,增强主景和衬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结构,增强结构的艺术审美价值。由于园林类别、服务对象、功能等存在差异,设计方案应有效把握多种类别的园林功能,以增强主题与文化结构上的完善性,而不可一味模仿、抄袭、拼凑,也不能标新立异。

4.3借助高效的主题设计方案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模式完善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了解园林设计案例的优势,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结构的新颖性,让更多的人了解苏州、杭州、北京等区域的园林景观特征,构建专门的一体化园林景观区域。设计人员还应将该区域的主题设计结构转变为更具张力,甚至能够借鉴游戏中的虚拟园林案例,真正设计出符合人们科学性认知的内容,改善园林景观设计标准。在方案的确定中,设计人员要尽可能了解所需设定的主题内容,根据不同的主题特征将本地植物及外地植物结合在一起,借鉴其他园林景观设计的长处,摒弃其不足之处,让自身设计的主题方案更具吸引力。

5园林景观规划文化创新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带有民族特性的园林类别更受人们的欢迎。这主要缘于该类别的园林结构能够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洗礼,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带有特殊的人文主义色彩;该类别的主题特征性强,符合新时期的人类审美观。而在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显得更为重要,主要缘于其代表现代化的城市人群对自然和文化结合的一种新的期望。只有理解新时代下的园林规划主题,才能在设计和施工中增强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以就近原则选取合适的园林设计植物,从而扩大园林低碳绿色植物种植范畴。绿色植物属于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唯一内容,因此,设计人员除了需要对绿色植物进行布景设计外,还要将其与园林景观内部的实体建筑搭配在一起,形成特有的园林景观类别。园林景观主题文化内容不仅需要继承当地传统类别的文化元素,更需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容创新,结合现代化的环境保护和节能理念,使园林景观设计在达到美化环境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自然与文化内容的统一,给予人们一种艺术美感。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内容,将绿色环保理念与园林中的建筑物搭配在一起,可以营造出一种园林景观的绿色氛围,给予人们一种舒服的、放松的享受感。因此,该类别的园林景观主题开发十分重要,能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艺术视觉享受和文化内涵。

6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人们对城市环境中的园林景观主题文化设计愈加关注和重视。为确保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文化符合要求,增添多样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设计人员应合理利用多类别的方式凸显园林景观的主题,使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达到预期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桐.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融合[J].花卉,2020(2).

[2]朱霄霞.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融合[J].文化产业,2019(15).

[3]魏振震,赵云娟.试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现代园艺,2018(18).

[4]谢碧霞.论我国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5]刘天明.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与文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4(21).

[6]黄梅.园林景观规划的文化和主题分析[J].魅力中国,2019(15).

[7]王文雯,王春晖.碑刻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以齐鲁碑刻文化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A].孟兆祯、陈晓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8]孙文华.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及营造方法探讨[J].北京农业,2013(6).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5

1.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1)气候气象。盐城的气候通常分为北亚热带气候和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灌溉南方为北亚热带气候带,灌溉北方为南暖温带气候带。同时由于盐城濒临黄海,也可归类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盐城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水文及植物特征。盐城市区内河流数量众多,被称为“百河之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上述河流也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同时盐城还有大洋湾湿地。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具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的植物。1.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盐城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19年,文化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淮剧和香火戏。历史名人众多,有施耐庵、陈琳、乔冠华等。

2盐城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2.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地质地貌对园林风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风景的结构布局上。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都有对应的设计方法,只有依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设计的风景园林才会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设计风格。由于盐城处于平原地带,因此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情况,让盐城的地质地貌特色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地域气候特点表面上看起来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较小,然而在园林风景设计实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各地之间的地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独特的气候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从而对当地风景园林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盐城的园林之所以面积较大并且连成一片就充分考虑到了盐城濒临黄海的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3)植物和水文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该地域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水文特色。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恰恰造就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成功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运用的淋漓尽致,由于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只有在该地域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植物和水文可以使当地的风景园林与其他地域的风景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别,避免风景园林出现同质化现象。由于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市区河流密布,同时还有大洋湾湿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把盐城的植物特色和水文特点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盐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切实的反映了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足迹,是每一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正在被人们淡忘,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中就更有必要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设计的风景园林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传承。(2)人文符号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国外的很多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因子都被很好地融入当地的风景园林中。很多名人的故居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都被很好地利用。盐城历史名人故居众多,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盐城的名人故居,从而让盐城的风景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民俗风情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由于盐城历史悠久民俗众多,特别是淮剧和香火戏是盐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是盐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充分发掘盐城的民俗风情因子,让盐城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子。(4)社会特征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特征的变化上,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情况,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3结束语

风景园林和园林景观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园林风景规划;园林道路设计;功能;类型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发展也及其迅速,特别是园林风景区的发展。园林风景区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和运动的主要场所,

一、园林道路类型

1.变态路 园林根据周围建筑的需要设计成变态路,分别有磴道、休息岛、步石、踏级等种类,这样的设计能使园林道路与周围的环境巧妙的融合起来。

2.游憩小路 游憩小路主要的功能是供游客娱乐和休息而设计的小路,并且能帮助游客通往园林更幽静的地方。这种小路较窄,通常设置在疏林山上、水边等地方。

3.主要园林道路设计 主要园林道路是指游客经常行走的道路,并且是允许小型车辆通行的道路,因此园林的主干道一般建设的宽度为4-6m左右,采用这个宽度建设的道路不容易造成人流拥堵等现场发生,并且在道路的两旁通常有绿化带。

4.次要园林道路设计 次要园林道路主要是为了补充主要道路而修建的,是对主要道路的一种补充,它能将景区和周围的建筑连接起来,通常宽度较主干道要稍微小一点。

二、园林道路设计原则

1.道路设计的灵活性 园林道路设计必须遵循布局的灵活性。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园林景观的走向为主要设计方向,大多是的园林道路呈现的是环形或中心放射性,这样的设计能较好的避免主次道路的断连,还能利用园林道路联通园林风景区和周围的建筑物,方便游客观赏园林。

2.道路设计的实用性 园林道路铺设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游客能较好的欣赏到园林的风景,因此园林道路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具有实用性。园林道路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较多的人性化因素,使人性化的建设融入到园林道路设计中,并且要美观大方。

3.因地制宜原则 每个地方园林的风格不一样,大多数是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有关的,因此在设计园林道路时也要符合当地的地域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将道路设计的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更具有观赏性。

三、园林道路的功能和特点

1.组织交通功能 游客是通过园林道路对园林进行观赏的,因此园林道路对游客疏导和集散的作用,并且园林道路在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就是通过园林道路对园林进行维修和护养等工作的。

2.划分景区、引导游客功能 园林的设计通常是以主题内容呈现的,园林的每个部分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具有相互联系的。园林中的道路设计可以将园林景区中不同风格或不同特征景观的园林进行区域性的划分,使园林整体更具有层次性,保证园林建设的形神兼具。除此以外,园林道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引导游客对园林进行观赏,能使游客深切的感受到园林的魅力。

3.观赏功能 园林景观在设计中比较注重整体的美感和和谐性,园林各部分的紧密融合能提高园林的魅力,园林道路则可以展现出园林景观的曲线美和整体协调性。作为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道路也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园林道路规划布局研究

1.平面成型布局规划 树枝式、带带式和套环式是自然风景园林道路规划布局设计的主要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所形成的园林道路能很好的将园林的区域划分清楚,方便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过,并且增添园林景观。

2.立面成型布局规划 立面成型布局的园林道路设计主要呈现出宽窄相接,直曲相继的形式,这样的布局能很好的将游客引入到园林的身处,使游客亲身的体验到园林的魅力,同时这样道路设计将游客游览过程与运动休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3.交叉路口布局规划 斜交方式的道路设计适合小型的道路,但是交叉点需要保证一定的距离,并且交叉的角度要适中,否则或影响到设计的整体美观性。园林道路中如果是呈现丁字形的交叉路口,则在路边需要添加一些相应的装饰物,并且需要在路口设计标示牌。

五、园林道路规划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不能因地制宜 在园林道路设计中存在许多的干扰因素,这些因素的有的来自以外界环境,有的来自于非专业人士的建议,有的来自于周围的建筑环境,因此园林道路设计中通常存在着明显的个人色彩,无法达到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导致设计出来的道路呈现出类型单一、过于模式化等现象,无法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

2.园林道路出现断头、回头现象 园林道路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造成道路的断头或回头现象,这样不仅印象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还会造成园林的格局混乱。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避免出现道路的断头和回头现象。

3.园林道路数量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园林道路的数量和园林景观的面积是有密切关系的,园林面积较大,但是道路的数量较小会导致园林道路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游客在观赏园林的时候也不能深入到园林的内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园林面积较小,但是园林道路较多则会打破原有的园林设计局面,破坏园林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并且一旦游客增多会造成游客的拥堵。

4.园林的交叉口设计不合理 园林景观道路中经常会存在交叉口,道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则会导致转弯半径不够,人们通常会选择其他的捷径穿过已有的绿化带,造成草坪或绿化带的破坏,这样不仅影响的园林的美观和整体性,也会对园林造成一定的伤害。

六、结束语

风景园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景观,它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道路作为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规划中要考虑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设计出的道路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园林本身的需求,同时还能与园林融为一体,更具有协调性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