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学生;道德;德育教育;实践

目前我国中学生德育问题的现状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中学生德育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1.1中学生中存在违法犯罪的社会问题

由于不懂法律和法律观念的淡漠,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学生打仗斗殴和暴力案件,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心痛更感到责任的重大。

1.2日常行为不符合中学生行为准则

在我们中学校园内,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脏话脱口而出,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尤其是男同学中更是严重。学生已经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无用论,荒废了学业,缺乏责任意识。

1.3道德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由于家庭长辈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乐意享受,不愿意付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不懂得感恩的思想意识。这些学生自私自利,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1.4缺乏拼搏进取的精神

有的中学生胸无大志,贪求安逸与享乐,不能自我激励,价值观呈现功利性、世俗性、庸俗化的倾向。攀比玩乐感时髦,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追求目标。道德素质缺失,无所追求的人,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社会也不会有什么贡献。

1.5缺乏集体观念

我国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缺乏一定的谦让品质,集体观念淡薄,个性化倾向严重,生活中独来独往,自由主义严重,缺乏全局意识,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差。不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生活中缺乏必要的互助,自我意识很强,爱以己为中心,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怀。

1.6缺乏正确意识的调节能力。主要表现有①自信心不足,有自卑胆怯心理。②常有焦虑抑郁心理,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没办好,自己笨,效率低,考试时爱紧张,担心考不好,具有这种幼稚与成熟,幻想与现实、依赖与独立等种种心理矛盾,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不能发挥正确意识的调节作用。

2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内因是决定性原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并且,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中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分辨能力比较差,缺乏自控力,并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他们对物质的需求逐渐增大,加之少保守、好冲动,精力旺盛,说干就干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影响着中学生不良的健康成长。

第二、社会因素的外因是重要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上不少不良思想也随之接踵而来。社会不良的环境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加之网络等多种传媒对学生心灵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受到了熏陶。

(1)社会机制的外界因素。目前我们的社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低效的,原因是客观的。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革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社会对这类的新事物还不能有效地去规范。

(2)社会生活的外因影响。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大相径庭的,学生出于对社会的好奇而又没有自控及思辨能力,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从而污染了学生。

(3)社会文化的外因刺激。首先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至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不仅让未成年人上网,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比如虚拟网络――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交友、同居、结婚。使有的学生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从虚拟走向现实。导致道德问题。

第三、学校德育教育的无力

(1)教育制度执行的不利。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具体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少。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教师素质的因素。有的教师教学是能手,但是面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却无所适从,束手无策。甚至极少数教师的师德还有待加强。

第四、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的家长过分依赖学校,家庭推脱责任。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脱给了学校,只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顾孩子的智育和德育及体育。另外,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自身品行修养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个性品质。

3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3.1激发中学生自我建设的意识是重点

解决德育问题的关键是从主体的能动性入手。我们政治教师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及时引导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想方设法使他们成为人格建设的主人,使其意识到自我的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要激发其进行人格建设的意向,确立人格建设的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2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等教育,通过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进行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3.3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保护环境”、“学雷锋为人民服务周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引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3.4充分挖掘和利用政治教材的资源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在历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重点和关键,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是思想政治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前,就是要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老师自身要有较高的认识,以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为基础,这些在新的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都要体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和地位从根本上讲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与职能决定的。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未来接触社会后的发展方向,所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思想政理论课教师师德的培养机制,在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上是尤为重要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的培养机制上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下说明。

第一,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爱岗敬业精神。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刚刚建立的阶段,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步入社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的言行正确的表率都直接影响都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发展方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内外的品德和言行时时影响着受教育者,教师良好的品德在教学中往往起到了催化的作用,爱岗敬业,对待学生和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爱岗敬业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承担着重要任务,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一项重要思想,在高校新生的理论课上要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要培养关与无产阶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高校需要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抵制,各种各样的非和谐的、非文明的社会文化,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高尚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出在思想、文化、素质、品行都非常的新世纪大学生。《论语》中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思想品行从古至今都在影响着学生,他改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中的一些偏见和错误的观点,教师自身道德情操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魅力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是健康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在人际交往中突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些都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保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曾是列宁同志说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带头作用履行师德规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的去要求和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这方面是要有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而且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都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不断的鼓舞和激励这现代的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最后,在这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上,高校应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德培养机制,在教学活动之余进行相互讨论,并对优秀的教师楷模开展学习。教室内部加强是一方面,外部的学习也很关键,要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机制来不断的完善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品行。

第二,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信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光是,也充当着大学生们思想政治的指导者,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实现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高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对生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从个人行为和个性上,要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切可以正确的帮助大学生做出思想、政治、品行、道德上的指导。高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信念是建立在社会意识基础上的,他引导着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因此在实现共产主义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精神境界。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领,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杂揉在这个信息社会当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要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诱惑。在改革开放的的浪潮中,在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坚持共产主义的立场,能否可以唱响爱国主义的主题,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起到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指导者,所以在这一系类问题的解决上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的理想,崇高的信念和政治素质密不可分的。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要有这坚定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经得历史的考验,是因为它有与时俱进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学习的,结合时代的背景,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加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觉悟。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公民的基本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方向感,以便能过用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观点和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方法,知道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以引导青年学生对世界观的正确观察。如果没有对当和和祖国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忠诚度,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革命激情,就不能以马克思主义所揭示世界观和对历史的现实进行观察,和更深刻的思考。

洞察社会趋势,直面生活,真正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和坚定信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只有具有了这种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挖掘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身的科学力量,从而,使学生从这种科学力量中学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优秀健康的思想品格,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以及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霍耐特 承认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阿克塞尔·霍耐特,生于1949年,是德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曾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哲学教授,现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他提出的承认理论属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代表着该学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与之前的批判理论家不同,霍耐特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大的关注,将经验型和规范性结合起来,突破了批判理论研究的局限性。他的主要作品有《为承认而斗争: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权力批判:批判的社会理论反思各阶段》等。

一、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简介

黑格尔首先将承认一词引入了哲学,他在《精神现象学》中将承认一词进行哲学化的处理,并延伸出自我意识学说。自我意识是一种主体存在,是一种互主体,只有当自我意识互相承认的时候,自我意识才能理性化。因此,不同的主体之间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必须相互承认,因此承认关系中要求主体间有互惠的关系存在。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过程,离开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互相承认,规范就不复存在。

霍耐特采用了黑格尔思想中的主体间以斗争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同时也继承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他认为实践中,主体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为了得到承认而进行斗争,社会上存在的冲突、纠纷以及对抗都属于斗争的表现。而主体为了得到承认,又不得不进行妥协,互相承认,在这种互惠主义的关系下,产生了独立平等的交往。霍耐特认为,有规范性的交往活动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的大前提下的。而道德上产生的不公正体验都是因为社会主体认为自己应得到的社会认同没能够得到。在霍耐特的理论中,将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分成了三种形式,分别是爱、团结和法律。爱是个体在家庭主体之间得到的相互承认关系,团结是个体在一个组织内得到的相互承认关系,法律是存在于社会中,承担了爱与团结的中介,为社会个体寻求平等规范的承认形式。通过这些承认形式,一个人才能将自身看着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认同自己的存在。

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的重要性

根据霍耐特的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根本的是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教育交往本身就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而且教育交往可以促进个体获得承认,正确认识交往中的承认关系,因此将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交往中的承认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家庭之爱的延伸。教师在情感上对学生付出关爱,可以看做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悉心教导。而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进行自我发展,就相当于在父母的关照下成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爱的承认关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潜移默化和情感交流中进行正确价值观和思想的教育工作。

其次,霍耐特的理论中的平等承认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开展的保障。教师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才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将学生视为独立的精神整体来对话,并将自己的人格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在平等的承认关系中正视自身的存在,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之处在于它是对学生的思想和信仰进行的教育。根据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形成思想和信仰的根基在于学生取得周围社会个体对自身的承认,从而自己对自己产生正确的承认关系,从而能够认可和重视自我的价值。因此运用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学,是从根本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三、承认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重视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给予学生爱和承认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正错误的思想的过程就是给予学生正确的承认和用爱来教育学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日常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教育,用引导的方式纠正学生的思想错误。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师生间和谐的承认关系中进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平等关系

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是霍耐特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来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要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运用丰富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通过说服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加强实践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去积极获取社会的承认关系,感受社会承认的氛围,得到团结这一相互承认关系的确立。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评比,探访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总结: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借鉴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的优秀理念,认真思考现有教学模式上的缺陷和不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教条主义的僵局,真正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艳,李和佳.和谐社会中爱的承认之维——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 吴海燕,叶安勤.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J].北方论丛,2009(0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信仰的形成还需要有效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目前社会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长远来说,会导致信仰危机的出现。大学生是即将成材的社会栋梁,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 信仰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现实表现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决定性的影响”[1]。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为主流,本文所讨论的信仰危机就是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一些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表现出淡漠、质疑等态度。虽然我国社会主流思想整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大学生群体中依旧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

(一)受到现实利益的诱惑,信仰淡化。随着通信交通技术的发展,东西方的交流越发频繁,东西方文化也越发融合。但是西风东渐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再加上社会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一些大学生以找到好工作,获得高薪待遇或者是拥有更高的学历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过分追求现实利益,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显得虚无缥缈。

(二)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和信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主要指大学生应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科学的人生态度。反观现实生活,当遇到挫折或是发现现实与理想出现无法跨越的差距,部分大学生不能准确定位自身的社会价值,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随波逐流,甚至丢弃信仰,向现实利益妥协。

二、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处于变革时期的社会自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定要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但主流思想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或者实现路径。社会在倡导大学生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同时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建立。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实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内因是以实物区别它事物的内在本质。对世界充满好奇,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的观念和价值观,思想也更加活跃。但是由于接受和调节能力毕竟有限,当他们面对复杂多样的思想观念时,一些大学生会迷失方向,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冲昏头脑。大学生自身对于价值的判断是导致其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俗话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家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多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间接的形式进行,个人的性格、脾气、习惯等都是在家庭中这个环境中慢慢形成的。中国家庭一般不太重视信仰的培养教育,孩子在这种家庭成长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出现信仰的缺失。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从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可以看出,在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上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教育的重心偏向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思想的熏染。其次,思想教育的内容单调古板,教育方式也乏味单一。最后,高校中大学生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主流理论,一些大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与行相脱节。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中国的计划经济路线走了几十年,人们将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信仰和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中,人们容易混淆“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这两个概念,人们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不足,也将马克思主义一起否定,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信仰重建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3]。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对于重建大学生的信仰,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当今时代,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4]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强调的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生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要处理好信仰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历来是对社会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高智力青年群体,他们最先感受到社会多样化的变化并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来。“在多种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他们改变了‘非此即彼’的价值趋向。”[5]现实生活和前途的过度悲观,因为对金钱的无限追求,对错误价值观的盲目跟从等问题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扭曲。如果没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支撑,当多种信仰存在于单个人的思想当中,就会造成双重人格,甚至是人格扭曲或分裂。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范启标,《浅谈我国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策》,《科教纵横》,2009年,第1期,第144页。

[2]李瑞民,《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内外因素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3期,第54页―55页。

[3]戴艳军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周围事物的定位与自己的学习与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其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将个人潜力全部发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用思想政治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逐步纠正自身的错误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二、巧用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各个领域每年都会评选出一些道德模范,他们有的舍己为人,有的献身山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的力量,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能体现思想道德的影片等,让学生在观看后,写出自身的感受以及此影片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以此引导学生真正了解何为道德,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人生价值观,逐步改变传统理念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影响,让其真正吸收思想教育的精华部分为己所用,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三、教师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研究; 基本方法; 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37-03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人文关怀仍然欠缺,一方面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卢梭曾指出,“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1]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于人的理解和分析也极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理解和分析也很不完备。理论回应现实的乏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在客观上要求理论研究必须获得新的突破以增强其指导性和预见性。

不可否认,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为政治、社会服务的一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社会性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人自身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为核心、迫切的问题。单纯囿于政治、社会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以政治性、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显示出“解题低效或失效”的弊端,也不完全符合“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着科学而丰富的人学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服务,但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又有其“建设人自身”的根本属性,这种属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下更需要进一步展现出来。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运用“社会需要”、“政治需要”等社会学、政治学研究视角考察其满足社会与阶级需求的一面,更需要运用人学研究视角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寻它的属人性。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世界,而且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和推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事实上,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已经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1998年6月,《宜春师专学报》发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首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的结合问题。在2002~2009年间,有20多篇论文从人学视角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张耀灿教授和笔者曾撰文专门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向出现的原因。[3]

2003年,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一书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视野。2006年,张耀灿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一书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传统“社会需要论”转向“现实的个人”,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2006年12月,万光侠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出版,该书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现状,并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四有’公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框架。随后,山东师大雷骥的博士论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福建师大潘玉腾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以及笔者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等先后发表,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维度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正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但由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领域不够集中,不成体系,还未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框架。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维度旨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是凸显人学价值观,并坚持人学辩证法。

1.坚持个体、群体和类的统合

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他是由所有个体、各种类型的群体以致整个人类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每个个体都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上的特殊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人的各种存在形态的统合,坚持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无论是离开个人的所谓族类,或是离开族类的所谓个人,都只是人的存在的一种片面抽象,都无法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在目前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强调的是人的个体层面,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转向“个人”,从“群体”转向“个体”,这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曾长时期存在过分重视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而相对轻视个人价值、目的价值的弊端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它凸显了人的创造性、自主性等,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一种片面性反对或矫正另一种片面性。

2.坚持主客体统一

人学专门对人进行哲学层面的整体思考,涉及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人生目的、理想、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人学研究将着重从人是主体,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的角度考察人。因此,思想政治人学也必定主要从这些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但我们必须注意,主体是主观与客观的双重存在,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对主体的研究也离不开客体,无论如何不能把主体同客体割裂,把主体性和客体性(受制约性)割裂,否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中,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3.坚持现实和历史的结合

个人一方面是现实的社会存在,即由个人本身的实际生活和活动形成了个体的现实人生历程和状态;另一方面是历史的社会存在,即置身于由所有前后相继、彼此相联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体现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需要从现实视角出发关注个体的人的有限此生,也需要关注“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一方面从个体现实的社会存在视角贴近个人的现实人生,给人以具体的人生指导;另一方面从人的社会历史存在的视角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个人的生存发展进行总体把握。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展现个人的完整图景创造条件,也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成、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既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建构时紧扣时代脉搏,从丰富的实践中汲取养料和依据,又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理论层面的建构,而且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用层面的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实践方面的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现实的资源并能推进理论的创新研究。离开实践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因而彰显不出其价值,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而漂泊放逐。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研究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求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切实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加强、改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其价值。

5.坚持资源借鉴的综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只有综合借鉴人学资源,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成果。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和借鉴中西方的人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资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契合中国实际,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西方人学思想作为人的生存样态的一种反思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展望,无疑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因此,需要同西方人学展开对话。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是中国特色的,既要紧跟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平等而非贬斥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其现代转换。其次,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有机契合的研究,除了人学资源外,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资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管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论等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启示。再次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综合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同样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德育等学科的相关成果。只有综合运用这些资源,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平台。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论域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分析框架,反思并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主干学科,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等分支学科。具体思路和论域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基础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理应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人学研究。目前,以万光侠为代表的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探索开拓性、奠基性的成果。作者以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三大方面,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系统、深入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不仅从一个关键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而且为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鉴于这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建构的至关重要性,学术界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的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添砖加瓦。

2.思想政治教育反思和重构的重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目的、过程、规律等进行人学解析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目的的人学透视,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探讨。我们要做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从整体和本源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意义何在、人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什么目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真的理解,这一理解对于从人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问题具有关键和首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不能避开对这些方面的人学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更切实、更直接地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实现。结合目前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体――客体思维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上,对这一过程作出新的解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在强调教育规律的同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受教育者接受和学习规律的探讨上。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重建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艺术性研究更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按照人的特性和需求,探讨如何实施符合人性的方法,其中重点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习过程和规律建立起接受、学习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应加强教育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而且可以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人学解读需要结合社会发展,更要结合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结合人性的特点分析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得与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历史的启迪。其中,重点是依据人的存在、本质、发展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重新进行阐释,凸显人的存在、本质、发展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制约,厘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2.

[2]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