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发展范例6篇

实现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03-04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

第二产业的发展,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像勒不住缰绳的奔马,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仅河北省就年产钢铁5000万吨,有钢铁厂205家,平均生产钢铁5万吨,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4、引起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在我们这个正在迈向小康的社会里,“丰裕中的贫困”依然触目惊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压倒性的主流观点是“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对计划经济下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实际上也符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因此,有观点认为,适当的、阶段性的“不平等”、“不公平”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因而“利大于弊”。在这种认识下,一些原有的违背基本公平原则的政策迟迟得不到纠正,甚至一些新的还在陆续出台。比如,当前仍未被废弃的户籍制度就是一个带来更多不公平的制度。类似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结果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了改革的成果,却没有或很少承担改革的风险和代价;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承担了大部分改革的风险和代价,同时却未能或很少享有改革的成果。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1、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

首先,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

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从要素密集程度来看,我国的资本密集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还不够发达,也需要大力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基础之上。

再次,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化。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物耗、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而这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改进产品、工程的设计;可以更新机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从而节约物化劳动的投入和使用。同时,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含量,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科技进步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总之,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为促进科技的进步,就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以自身企业为主体,科技人才高度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改力度,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这样才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目前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科学技术进步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同时,随着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以及中国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3、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而且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的运行路线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方式,其根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实现负增长。国外钢铁企业采用高炉喷废塑料、余热余压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巴西的铝饮料罐回收率高达85%,日本为82.5%,美国为55.4%。近几年来,我国辽宁省在鞍钢、沈化等大型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重点行业和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们不妨学习国外和辽宁的成功经验,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从三个层面人手: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而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匮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5、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现在通行的GDP指标中,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忽略的,例如大肆砍伐森林导致的木材产出和进一步的产品加工都被计算进入GDP,但对植被的破坏、加工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却没有从GDP中扣除。同时以GDP为核心的对地方官员政绩的选拔和考核标准,为无视资源环境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开了绿灯,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2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同志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醒目的标题写在报告上和载入里,表明我们党对这一发展新思路的高度重视。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路”,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三、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天保工程;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对我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气候问题对人们生存及发展带来了较大威胁,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必须实施。我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做好保护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天保工程主张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不仅有利于生态保护,还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实现。

1天保工程主要内容及进展分析

1.1天保工程主要内容说明

所谓天保工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建设生态文明,用科学技术指导林业生产,改善林业环境,以促进经济、社会及生态协调发展的目的。对于此,天保工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天然林资源进行重新分类与分区,专业化管理,及时调整林业发展方向,以起到保护、培育及发展生态天然林业的目的。其二,对分区的林业进行合理保护,禁止乱砍乱伐等现象,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其三,对林区经济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妥善安排林业护理工作人员,发挥其积极意义。

1.2天保工程所取得成就说明

随着天保工程在我县区域内的有效实施,生态林保护取得了较大进展,具体成果如下: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好转,森林得到了有效管理及覆盖率有效增加。同时,对森林实施经济化管理,有效改善了我县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得部分闲余劳动力得到了很好转移,职工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另外,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资源由政府主管逐渐向企业、个人过度,逐步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了有效的财政收入。

2天保工程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讨论

2.1天保工程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说明

关于森林资源的特殊作用,如涵养水源、农田防护及气候屏障作用等,对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一些特殊的森林资源,其具有极大的不可复制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其原状。对于此,保护天然林,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施天保工程,首先是满足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及林业职业群众的需要,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对天然林资源实施合理保护及有效开发利用,以实现林业资源有效管理的目的。但同时,在未来森林资源环境需要,应将可能构成生态资源管理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系列行为及行动进行限制,以保证资源开发与利用。

2.2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前面对我县天保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讲,全县林业基本实现了两个增长与三个提高,即我县森林资源的积蓄及林业面积实现了持续增长,而森林质量、生态效益及资金投入得到了显著提升;森林资源在涵水、保土及制氧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有了显著增加。同时,我县部分区域在实施天保工程以后,在保护天然林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并限制木材的开采量,对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我县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效果。

2.3天保工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

天保工程最核心的目标在于保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我县为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天保工程。对于此,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内容:其一,可持续发展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生态林业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可持续发展失去其本质意义。其二,林业的破坏,最基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土地及木材的需求。而基于现状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发展,木材需求量增大,部分人员采取非法手段,肆意砍伐木材,导致林业损坏严重;因此,需要天保工程对林业进行有效管理来调减木材产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此外,森林培育是天保工程实施的主要方面,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经费的投入对天保工程部分项目实施提供必要保障,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天保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与探讨

依照以上分析,天保工程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有效的政策及技术手段实施管理,以保证其协调友好发展,促进生态改善。首先,天保工程实施,加强林业道路建设和维护,推进林业棚户区改造,把棚户区改造和山上林场布局调整合并、实施生态移民建镇相结合,实施集中供热、供水,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全力推进和谐林业社区建设。其次,加强制度改革,理顺企业与政府的职能及权限关系,使得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以保证采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促进生态林发展目的。另,为保证生态林业及相关附属产业发展,政府及企业应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加快旅游等资源建设,加快体质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此外,为保障天保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也是必须资源与保证,一方面对于各类措施的实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采用融资的方式发展林业,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促进林业资源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及现状,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挑战,为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生态林业必须得到保护。对于此,天保工程的提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起到了积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林业管理经验,就天保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有效应对措施,以便为后期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隗权,陈丽琳.宜昌市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分析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5(6):54。

[2]高怀松,刘汝春,李保贵.勐腊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浅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155.

[3]刘清香.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J].绿色科技.2014(8):61.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市场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措施建议

自从农业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了相当迅速的发展,后来国家多次减税免税,到现在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从农业促进工业的发展阶段到现在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拉动内需,政府实行家电下乡的政策,一方面为解决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受阻的现象;另一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水平,但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业经济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相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风险,国内农产品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彻底转变了之前“闭关锁国”的农业现象。一方面,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农产品的需求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另一方面,还有剩余农产品投入国际市场。我国的市场农业经济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国际市场农业经济的竞争中,就要不断分析农业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以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二)农产品依靠市场需求决定其产量

从农业市场来看,市场的需求往往决定农产品的价格,这就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在农业市场上无法保持稳定,价格波动起伏比较大。与此同时,因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农产品生产过剩,给农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品种也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农户要针对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不同需求选种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总而言之,农产品的生产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也充分反映了农村经济是符合国际市场的经济走势的。

(三)农产品的质量受市场农业经济的影响,要求不断提高

农产品的产量、定价和品种严重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融入竞争不断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农产品也在要尽量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其质量。根据供求关系看,当产品供大于求的时候,产品的质量往往是其销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农产品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产品竞争必然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的方式更加科学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在应用科学技术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更加重视成本控制,销售渠道也更加多样化,这一切都是在为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服务的。

二、构筑市场农业经济体系,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进入新时期,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由于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靠资本和技术投入,农业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农业市场竞争也逐渐从国内转向了国际市场,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加强构筑市场农业经济体系的步伐,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科学、协调、可持续。

(一)要不断更新思想,大力发展“适度”农业

传统的农业生产在没有满足温饱的时期所提出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家庭已经进入小康,农业市场经济也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要使中国农民依靠种植的农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分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竞争优势,因此“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不符合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新时期,在充分把握市场变化的规律,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的适度要求,根据两个市场的需求量制定种植计划,真正做到遵循市场,审时度势。

(二)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优良产品

我国疆域辽阔、气候类型多变,物产丰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应地制宜的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培育优良产品。例如在我国的东北三省,拥有先天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可以发展园林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杂粮杂豆和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可以以长白山的林业为依托,建设中药材的培育基地实现中药现代化生产,发展品牌中药材。在中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地理和温度优势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并将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绿色产品种植业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特色农业。在西部地区,可以依托经济作物优势把杂粮杂豆、牧草和淡水养殖业发展成主导型的产业经济。

(三)深化市场开发力度,建设培育市场农产品的种植基地

消费者都希望获得质量好、食用无害、价格便宜并且供货充足稳定的产品,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在优势地区建立一些优质产品的种植基地,专门对口国外市场培育优质绿色农作物产品。以吉林省为例,其松辽平原是最佳的玉米种植地带,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土质、水质和气候的优势条件建成玉米种植基地,在保证国内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在该地区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向国内外招商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品市场化的销售,给予产品出口关税、征地和产品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尽可能的划入生产种植基地的范围之内,真正的建成国家粮仓,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

(四)使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体系

农产品要到国内外的消费者的餐桌上,这期间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市场流通。当前,影响我国市场流通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缺少精通外贸业务的人才骨干;农户获知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检测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规范;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的法制不健全,市场上不平等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培训工作体制的建立,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尽快建立市场网络信息平台,增强农户获知市场信息的水平和能力;加快建成农产品检测的统一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完善市场监控体系,建设规范的市场竞争体系,将市场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农产品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环境。

三、结语

在“地球村”时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断纳入到全球市场经济的竞争,交通越来越便利,信息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农业经济也必须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不断的将农村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中,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观念,建设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加快建成通畅的产品流通线,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曹函.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群文天地,2010(16).

[2]高丽华.营销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探究[J].农业经济,2014(03).

[3]石见元.运用商标富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绿色中国B版,2011(08).

[4]李艳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J].农业经济,2010(03).

[5]杨雪芬.关于统筹城乡中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生态转型”;循环型企业;可持续消费观

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被提上日程。虽然这些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循环经济,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下探索其发展路径。

一、对循环经济的重新审视

(一)循环经济的社会功能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扩大就业。首先,自然资源作为社会公共品,它的配置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资源配置的公平不仅包括群体间、地区间、国家间的横向配置公平,还包括代际间的纵向公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问题。[1]其次,发展循环经济为促进社会就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重要路径。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要求对既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对现有的关联产业也提出了以实现生态效益为前提的重新排列组合的要求,对企业从投入到产出都提出了更高的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限制的增多,而是催生了更多新型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为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循环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即引导、支持和规范。第一,政府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政府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引导全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为符合生态规律要求的模式;政府通过宣传和推广,引导全社会价值观、发展观实现转变。第二,政府的支持作用体现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持。政府提供各种政策支持,通过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和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通过在制度创新方面发挥直接承担者和主导者的作用来解决循环经济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政府的规范作用体现在:政府通过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规范市场,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沃土,同时对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主体实施惩罚,以规范各方的行为。

(三)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

循环经济在物质循环的表象下进行着价值循环,利润大于零依然是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形成前提及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运行中价值链运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价值投入—价值物化—价值实现”。价值链的伊始是价值投入阶段,即投入各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二个阶段是价值物化阶段,通过对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将自然资源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将劳动力价值物化在新产品中;第三个阶段就是价值实现阶段。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过程同样也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个价值链运动的过程中,传统经济只追求价值的单一循环,而循环经济则以生态规律为基础,旨在实现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的统一。循环经济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指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利用过程,从而达到资源节约、污染减少、生态保护的目的。

(四)循环经济下的文化诉求

文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落后的文化则会抑制经济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强化它的落后状态。文化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探讨的不同结论,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天人合一”思想便是最好的体现。所谓“天人合一”,即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先贤智者的诸多作品(诸如《庄子》、《易经》、《孟子》等)中都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社会也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他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无论是生命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将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发展循环经济,只有在全社会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在观念上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正确指导实践,使循环经济真正发展起来,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自身具有整体性、循环性、再生性的特点,它通过“生产—消费—分解—再生”的循环过程以及自我调节机制,实现物质循环并使自身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传统经济只注重经济系统内的增长,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肆意地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分解—再生”循环运动链条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难以修复的破坏。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经济系统内部循环实现资源节约、废弃物减少,把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从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生态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循环经济致力于实现更高层面的目标,即通过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在两个系统间建立起“生产—消费—分解—再生”的链条,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循环经济实质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五维整合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较早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以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这两个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都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切入点,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由于资源匮乏这一劣势,德国人非常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自1972年开始,德国相继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物质闭合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等具体过程以及相应行为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二,建立废弃物回收和处理机制。通过建立双元回收系统这一非政府组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和处理,建立起从企业到区域的物质循环管理模式。[2]日本通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来发展循环经济。所谓“静脉”产业,是指依靠资源再生利用而形成的产业。日本非常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自1997年开始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每个园区内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并且都有自己的主体循环链条;每个生态园区均承担当地环境保护事业的职能,通过承办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知识讲座、支持各项科研活动以及组织市民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发展园区所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循环经济。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日本主要采取自治为主、国家和地方政府辅助管理的模式。我国循环经济实践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引入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本世纪初,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学界掀起了研究循环经济的热潮,发展循环经济也被提上了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的日程。当然这个时期的循环经济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试点,随着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全面展开,在辽宁、山东、江苏等多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逐渐发展壮大;同时,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实践经验,重视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在多地建立了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这些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对循环经济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过于狭隘;第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相关权责尚未明确;第三,目前仍然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相关技术有待开发。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我们将循环经济的发展只局限在经济领域内,而忽视了循环经济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忽视了循环经济实质上需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维整合的格局下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做出相应变革,应该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维整合的视野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

(一)政府的“生态转型”

政府作为政治体系的核心,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支持、规范的作用,引导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循环经济所需政策制度支持、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才能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良性发展。那么,政府怎样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呢?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之一就是实现政府的“生态转型”。政府的“生态转型”,是指政府在开展工作时,要在生态优先的价值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生态管理,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生态优先作为价值目标,是指政府应重视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在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发生冲突时,以不损害生态效益甚至优先考虑生态效益为前提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和投资引导等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正确指引,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制度创新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生态管理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代价,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即政府的绿色绩效评估体系),把资源环境成本和收益纳入这一核算体系,以弥补传统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GDP核算体系的不完善,强化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的应尽职责;同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市场和各方行为,从而实现经济稳态增长、社会持续进步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也有助于改变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避免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政绩,盲目地实现GDP增长而为此付出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二)发展循环型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就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之二是发展循环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应尽之责,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时展要求,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的必然之举。企业必须将其经营目标由传统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统一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转换,企业就必须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型成为循环型企业。一方面,循环型企业重视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可以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循环型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其工艺流程要符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律,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绿色产品”的循环。[3]发展循环型企业,就要求关联产业进行以实现生态效益为前提的新的排列组合,必须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也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相一致。在产品设计方面,循环型企业应尽量设计减少资源消耗或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工艺;在成本—收益计算方面,应将环境成本和生态收益纳入核算体系,通过在成本中计入生态环境价值来计算产品的绿色价格,将生态约束内化为企业的成本约束;这种包含生态价值的成本计算,也就降低了进行生态监管的各种成本,进一步实现节约。

(三)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消费既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活动的归宿。消费作为经济运行中与生产同等重要的核心环节,消费者的行为和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循环经济,消费领域也应做出相应转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之三就是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起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应当指出,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与循环经济发展背道而驰。所谓“消费主义”,是一种将消费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价值观,这种消费观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不节约、不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应当摒弃盲目的消费主义,而代之以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进行绿色的、适度的消费,使消费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到后代人的发展。这种可持续的消费观的建立,也是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的生态伦理观的体现。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变革。发展循环经济,不应将目光只局限在经济领域,而应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整合统一的视野下来探究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政府“生态转型”、发展循环型企业以及转变消费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

作者:吴迪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建珊.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6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容忽视。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目前农业经济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农业发展地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业垦殖经济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垦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随着区域经济联合化和农业一体化的实施,农垦经济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我国正在尝试走农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但是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 农垦经济 跨越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于农业企业管理者来说,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经济是目标,也是核心,如何实现农垦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难点。根据调查,目前国内许多农垦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以前固有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这无疑遏制了农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脚步,计划经济一直以来的实施形成了人们固有的思想模式,影响了农垦经济的创新进步。要实现农垦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该制定正确的决策方法,并对市场有较好的把握。

一、目前农垦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缺乏特色

1.种植的农业产品品种不多,种植结构单一,在市场销售情况不佳。人们不注重种植产品的创新意识,一味发展旧有的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发展不健全。

2.在市场中农产品竞争激烈,各家降低价格,产量提高了收入却没提高,导致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减少。

3.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带动不起经济的发展,而且农业生产规模分散,资金投入较少,品牌效应不强,主要供给地区单一,不能实现大的跨越发展,没有自己主导的产品。

4.市场发展体系不健全,适应不了科学发展的需要。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产品质量不高,海外市场少。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农垦经济发展的因素,使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

(二)工业企业资源依赖程度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我国农垦企业没有自己强有力的核心技术,依赖现有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自主创新力差,农作物机械化程度低下。我国农业企业很多,规模较小,据调查,我国农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仅是美国一家企业的三分之一。土地的分散种植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力弱,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也较差。

(三)历史包袱沉重,发展阻力较大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经过了曲折发展。通过改革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发展的较为缓慢,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形成了传统的种植习惯,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劳动力很多都转移到工商业和服务业,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地方比较分散,无法进行机械化种植。 农民收入较低,只能维持日常生活,随着环境的污染,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种植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人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辍学,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形成了发展阻力。

(四)资金匮乏,企业融资渠道不多

农垦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但是在农业发展中,资金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和资金,资金大多数情况下靠国家的金融融资渠道,但是融资时的条件很严格,造成了融资困难的现象,农业企业的发展空间一直不是很大,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较弱,从而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二、促进农垦经济发展的浅见

(一)实施产业化战略,优先发展精品农业

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就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很多人已经进入小康生活。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从实现基本温饱到追求绿色健康食品,吃东西要追求安全、健康、卫生,要有营养价值。农垦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自主创新出好的产品,寻找经济突破点。现在很多“农家乐”“生态农业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人们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吃到健康的食品,可以在一个地区开展多项农业生产活动,发展高效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旅游观光活动,引进一些高科技的作物。制定适合地方发展特色的方案,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点,实施品牌战略目标,培育档次高、品种好的作物,形成一条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要做到“精而细”。各地优先发展自己的精品农业,根据地方的温度、水分等条件,选取最适合本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科学种植,科学培育。进行招商引资,促进优势农业的发展。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企业积极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开发多种经营模式,促进农垦经济的发展。

(二)盘活存量资产,突出发展工业

农业企业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发展健全农业经济工作机制,以存量换取最大的利益,不断推进工业发展的步伐。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培育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开发多个生产领域,将农业生产结合林牧业、渔业、加工制造业一起发展。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鼓励生产。不断增强企业的实力,要有自己特色的生产方式,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和增强创业意识,带动工业企业的发展,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的利用,将资产的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发展出来。将土地资源、市场资源、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租赁后售”等多种方式,促进创新产业的发展,将私营企业作为主要生产方向,带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进行大规模的发展,积极提出“惠农”政策,鼓励人们自法科学研究,找出自己的支柱产业。大胆进行调整,最大的发挥出存量资产的价值,不断的开发国内外的市场,突出发展工业,带动农垦经济的发展。

(三)多业并举混业经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面对农垦经济发展的不足,我们应该摒弃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不足,大胆实行多业并举混合经营。所谓混合经营,就是将农业种植和畜牧业、林牧业相结合,互相包容的综合性农业发展体系。这种经营方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早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已经率先实施了混合农业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方式的优点是资源可循环利用,动物的粪便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种植的饲料可以饲养动物;农业活动安排比较自由;农业生产市场性强,可自主选择;机械化程度高等。农业经济发展了,就会带动商品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加工制造业、通信业、生态旅游业、信息发展业和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用科学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改造农业生产,实现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不断改进经济发展地区行业不均衡的局面,促进中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将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利用多种渠道不断增加经济效益。

(四)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再造海外农垦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密切,全球的粮食需求近年来在不断的增长。世界上的农产品生产国家对国家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很大,农业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多,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也很大。这就增强了海外市场合作的机会。目前我国海外农业合作主要是政府组织的,私有企业一般规模不大,投入资金少,我国农垦产业应该大力发展科技,与国际农业机构进行积极合租,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在海外建立农业生产地域,可以出口,也可以自我供给,一举两得。不断增强农业海外投资力度,制定适合发展的政策,再造海外农垦产业。

三、小结

农垦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垦经济发展的不足,我们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改正旧有模式中不足的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混合农业发展模式。找出适合地区特色的农业作为主导产业,改变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积极创新,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生产地域的综合产业发展。针对农垦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以后不断进行探索研究。找出最适合跨越式发展模式的方法,增强我国的农业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吴崚.重视发挥农垦企业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示范作用——1988年全国农垦经济学术讨论会述评.中国农村经济.1989(02).

[2]刘庆森.农垦经济学构想——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垦经济学框架.山东经济.2001(06).

[3]王玉信,鲍广云.夯实垦区基础 迈向现代农业——安徽农垦农业综合开发20年综述.中国农垦.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