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农业发展范例6篇

十四五农业发展

十四五农业发展范文1

第一条为加强农药生产管理,促进农药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农药,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农药生产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开办农药生产企业的核准和农药产品生产的审批。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等农药生产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农药工业的产业政策。

第二章农药生产企业核准

第六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包括联营、设立分厂和非农药生产企业设立农药生产车间),应当经省级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核准,核准后方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或变更工商营业执照的营业范围。

第七条申报核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生产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设施和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五)所生产的农药是依法取得过农药登记的农药;

(六)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报核准,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见附件一);

(二)工商营业执照(现有企业)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新办企业)复印件;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药项目需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编制);

(四)企业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原药项目需提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评批复意见);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将所需材料报送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将经过初审的企业申报材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自受理企业申报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不含现场审查和专家审核时间)完成审核并作出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对通过审核的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其农药生产资格,并予以公示。

未通过审核的申报材料,不再作为下一次核准申请的依据。

第十一条农药生产企业核准有效期限为五年。五年后要求延续保留农药生产企业资格的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申请农药生产企业资格延续的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见附件二);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五年来企业生产、销售和财务状况;

(四)企业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将所需材料报送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将经过初审的企业申请材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企业是否满足核准时的条件,自受理企业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不含现场审查和专家评审时间)做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并公示。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逾期不申请延续的企业,将被认为自动取消其已获得的农药企业资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注销其农药生产资格,并予以公示。未通过延续的申请材料,不再作为下一次申请延续的依据。

第十五条生产农药企业的省外迁址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省内迁址由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六条农药企业更名由工商登记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并予以公示。

第三章农药产品生产审批

第十七条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农药产品的,应当经省级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发给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企业获得生产批准证书后,方可生产所批准的产品。

第十八条申请批准证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已核准的农药生产企业资格;

(二)产品有效成份确切,依法取得过农药登记;

(三)具有一支足以保证该产品质量和进行正常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计量、检验人员队伍;

(四)具备保证该产品质量的相应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厂房、辅助设施及计量和质量检测手段;

(五)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劳动卫生设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六)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三废”治理设施和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申请批准证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见附件三);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四)具备相应资质的省级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距申请日一年以内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五)新增原药生产装置由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六)生产装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同意项目建设的审批意见(申请证书的产品与企业现有剂型相同的可不提供);

(七)加工、复配产品的原药距申请日两年以内的来源证明(格式见附件八);

(八)分装产品距申请日两年以内的分装授权协议书;

(九)农药登记证;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新增原药产品的,应当提交前款(一)、(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加工、复配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六)、(七)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分装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八)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七)、(九)项规定的材料。

分装产品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五)、(八)、(九)项规定的材料。

第二十条企业生产国内首次投产的农药产品的,应当先办理农药登记,生产其他企业已经取得过登记的产品的,应在申请表上注明登记企业名称和登记证号、本企业该产品的登记状况,并可在办理农药登记的同时办理生产批准证书。

第二十一条申请批准程序:

(一)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备齐所需材料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并如实填写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见附件四);

(三)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将经过初审的企业申报材料及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自受理申报材料之日起,应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对通过审查决定的,发给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并公示。

第二十二条申请本企业现有相同剂型产品的,两年内可以不再进行现场审查。但出现以下情况的可以进行现场审查:

(一)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省级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审查的。

第二十三条省级主管部门在受理企业申请时,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是否需要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及其所需要的时间。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检测所需的时间不在法定的工作期限内。

第二十四条现场审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及具有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经验的行业内专家进行。现场审查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类。对现场审查结果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审查小组应当场告知原因及整顿、改造的措施建议并如实记录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中。

第二十五条申请颁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可由企业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进行产品质量抽检或提供一年内有效的抽检报告。产品质量抽检由省级主管部门现场考核时抽样封样,企业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省级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农药产品出厂必须标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编号。

第二十七条首次颁发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有效期为两年(试产期);换发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有效期原药产品为五年,复配加工及分装产品为三年。

第二十八条申请变更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企业名称,应当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发新证书。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更改企业名称申请表(见附件五);

(二)新、旧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第二十九条企业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或者因毁坏等原因造成无法辨认的,可向省级主管部门申请补办。

省级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申请补办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见附件六);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三十条变更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企业名称和补办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省级主管部门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初审及上报工作。对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相关工作。

第三十一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每年的二月十五日前,企业应当将其上年农药生产经营情况如实填报农药生产年报表(见附件七),报送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汇总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二条申请企业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其农药生产资格:

(一)己核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材料严重不符的;

(二)擅自变更核准内容的。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或注销其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一)经复查不符合发证条件的;

(二)连续两次经省级以上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三)将农药生产批准证书转让其他企业使用或者用于其他产品的;

(四)在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有效期内,国家决定停止生产该产品的;

(五)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

十四五农业发展范文2

前期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镇初步完成了《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编写工作,并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编撰准备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年行动计划》编写情况

《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是农业园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拉框架,三年见成效”工作要求,以项目招引建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力争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推动园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制定的工作计划。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两年行动计划》的编写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戚书记专题召集区农口部门对《两年行动计划》的谋篇布局、项目情况、编写进度等进行会商,肖常委就编写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区委办、区农口各部门相关领导亲自参与编写,农业园区由管委会副主任、沈高镇镇长陆双琳同志具体负责。

二是工作密切配合。《两年行动计划》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区委办、区农工办、区农委的大力支持,这些部门的领导和相关同志放弃休息时间,对文稿逐字逐句进行磋商,对项目安排逐一进行论证。农业园区和沈高镇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大工作配合,前后进行了三次集中修订。到目前为止,《两年行动计划》共修改12稿,初步完成了编写任务。

三是编写认真负责。《两年行动计划》的编写谨遵“思想解放、项目靠实、进度科学”的要求,正文部分分为四块,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发展目标,三是主要任务,四是保障措施,其中主要任务是全文的核心,共分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科技集成示范、高效设施四大板块和园区服务中心共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文后附两张表,一是《省级XX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一览表》,二是《省级XX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项目招引一览表》,分别对基础设施和项目招引计划进行细化。

二、“十三五”规划发展思路

“十三五”是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沈高镇“区镇合一”的关键期,也是农业园区加快发展的攻坚期,我们将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农业园区打造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区。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年实现GDP50亿元、公共预算财政收入9000万元、全部工业纳税销售2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园区建设。以《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为基础,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力争打造全省一流的农业项目落户载体。

二是提升经济实力。把农业打造成全区乃至XX城区农业发展的标杆,推动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区再进位,服务业总量和增幅始终保持全区前列位置。

三是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十三五”期内引进亿元企业5家以上,年纳税销售超亿元企业达8家,培育挂牌上市企业3家。

四是优化生态环境。把生态建设作为农业园区和沈高镇立镇之本,力争“十三五”期末,全镇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

十四五农业发展范文3

一九六0年国民经济

发展的巨大成就

八届九中全会指出,在一九六O年,全国人民继续高举党的总路线、、三面红旗,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伟的基础上,取得了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胜利。

根据初步的统计,一九六0年以钢为纲的工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钢产量达到了一千八百四十五万吨,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八以上,铁、煤、发电量、石油、机床、拖拉机等主要重工业品产量,都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年度计划。这就表明,一九六0年我国工业的发展保持了继续跃进的局面。

工业的三年连续,我国工业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了。一九六O年,我国钢的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二点四倍,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将近十三倍,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一百一十多倍。这就是说,一九六0年平均三个半月的钢产量就等于一九五七年全年的钢产量,平均二十七天的钢产量就等于一九五二年全年的钢产量,平均三天的钢产量就等于一九四九年全年的钢产量。一九六0年,我国煤的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二点三倍,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五点四倍,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十二倍多。这也就是说,一九六O年平均三个月零二十天的煤产量就等于一九五七年全年的煤产量,平均一个月零二十七天的煤产量就等于一九五二年全年的煤产量,平均二十八天的煤产量就等于一九四九年全年的煤产量。一九六0年我国钢产量和煤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大大提前了。一九五七年我国钢产量占世界第九位,煤产量占世界第五位,一九六O年我国钢产量已经超过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列入世界第六位,煤产量已经超过英国和美国列入世界第二位。在工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我国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也大大加强了。一九六0年比一九五七年,我国机床的拥有量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都增长了一倍以上。三年来,特别是一九六0年以来,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有了很大的开展。所有这些,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首先是农业的技术改造,已经发生而且将继续发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九六0年在农业方面,虽然在一九五九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后,一九六0年又遭到了百年来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但是,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状况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首先,过去三年中的组织已经日益完善和日益巩固;其次,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效的灌溉面积三年中增加了三亿多亩,即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再次,农业的技术装备有了一定的提高,三年中排灌设备增加了八倍左右,拖拉机增加了两倍左右;再次,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的“八字宪法”,已经在广泛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所有这些,不但减轻了过去两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且为今后的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总之,一九六0年以及的头两年,我国人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是史无前例的。这三年中,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不仅远远地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而且也超过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发展速度。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正如八届九中全会所指出的,说明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是完全正确的。事实愈来愈显示我国的总路线、和具有强大无比的生命力。

一九六一年发展国民

经济的新任务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指出,一九六一年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加强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尽最大努力争取农业丰收。

争取农业丰收,这是全国人民在一九六一年的首要的任务。几年来的经验证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农业是高速度、按比例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党中央和同志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过去三年实践中,清楚地说明了有了农业的跃进,才会有工业更好的跃进,也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

应当指出,由于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以及技术装备日益增加,由于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已经深入人心,加上各行各业对农业的大力支援,我国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进一步巩固,贯彻执行关于和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切实安排好农业的劳动力,是争取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为了争取农作物的增产,一九六一年将动员所有公社、所有生产队,认真采取增产措施,继续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认真注意扩大播种面积,尽可能增加耕地面积,把一切田边地角和一切零星的闲散土地充分利用起来。

十四五农业发展范文4

加大扶贫力度,更加关注公平

■ 萧灼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是在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同时,还有部分城乡居民仍然十分贫困。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以上。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更加关注公平的提出,非常重要,十分及时。

为了更加注重公平,既要通过税收形式调节收入分配,抑制过高收入,使高收入者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又要通过财政支出和其他政策措施、政府行为以及市场机制加大扶贫力度。这是更加关注公平的重点和关键。

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从全国来看,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5。而且还有扩大趋势。因此要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必须增加。建议“十一五”期间把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提高到10%,然后再提高到改革初期的12%。

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不能限制合法的高收入,只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因此要通过各种方法,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资源。例如,在财政资源的分配上,要增加扶贫支出,提高扶贫标准;在劳力价格上,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资按时发放;在信贷政策上,要给低收入者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由政府给银行贴息;在税收政策上,要对贫困户和下岗失业职工经营的小商贩,减免营业税和其他税费等。

要实行教育平等。许多贫困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受教育年限少,知识贫乏,不能适应现代产业要求,因而就业困难,或者只能从事工资低微的工作。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给予贫困家庭少年就学机会,是帮助他们脱贫的重要途径。要举办各种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班,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要鼓励和帮助家庭贫困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建议国家参照解放后长期实行的助学金制度,对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应该看到,我国助学金制度,为国家培养了整整一代人,成绩巨大。现在我国许多中年以上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都是解放后依靠助学金培养出来的,这个制度应该恢复起来。

要加大医疗救助的力度。我国目前经济水平较低,国家财力有限,难以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但必须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普遍存在重病无力医治的情况,要积极加快解决,使广大群众病有所医。

要发挥社会救助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也应该鼓励发展各种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在税收上给予捐款者以优惠,发挥慈善公益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亮点

■ 辜胜阻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主、协调、改革、发展是“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键问题,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升自主创新最为重大。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开好头、起好步。在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由农村、农民、农业和农民工构成的“四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关键。而农民问题的实质又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太多”,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来有效地减少农民;二是农民“太散”,这就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户同统一的大市场形成对接;三是农民“太弱”,这就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措施来逐渐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针对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传统的农业产业、农村地区和农民弱势群体,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则有利于我国城市地区发展和工业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这两大关键问题的解决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十一五”期间推进千村扶贫工程

■ 赵立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村是关键。在未来的十年里,云南大理州千村扶贫开发工作要在抓工业富民强州工作的同时,用十年时间在全州范围内实施1000个行政村扶贫开发工程,每年集中实施100个行政村,彻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千村推进”工程是对贫困的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整体扶贫,是“十一五”时期大理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包括进村公路、人畜饮水、卫生室、兽医室等基础设施的修建,确保实现每户有一幢人居瓦房、一个沼气池或节能灶,有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达到人均一亩特色经济林果等目标。与传统的扶贫模式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专项扶贫资金、农业、水利和林业等部门的扶贫资金进行“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改变过去各类扶贫资金各自为阵、分散使用的状况。

2006年,是实施扶贫开发千村推进规划的第一年,将从全州最贫困的100个行政村开始实施,以整村推进为主线,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劳务输出为重点,以100个行政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三个文明村”建设为配套,以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整体联动,切实提高扶贫效果。

扎扎实实落实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推进工作要坚持四大原则,推进四大类项目。四大原则是:项目到村,扶持到户;连片开发,分类指导;依靠群众,形成合力;遵循规律,科学决策。四大类项目是:一是推动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主要有粮油、经济作物等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改善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主要是基本农田地、安居房、通路通电等建设;三是美化生态环境的重点项目,主要是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等;四是发展社会事业的重点项目,主要是学校、卫生室、文化室等建设。

通过努力,要实现100个行政村95%以上的农户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元以上,60%以上的农户达到1000元以上,30%的农户达到1500元以上。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风光无限的大理,未来一定风光无限!

“十一五”规划等待我们去描绘

■ 段跃庆

当时间的脚步踏进2006年,我们国家又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新的“十一五”规划等待我们去描绘。

保山市生物、水电、矿藏、旅游等资源非常丰富,农业基础好,耕作在全省得天独厚。经过近年来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保山经济逐步走出了低迷徘徊的局面,2003年实现8.2%的恢复性增长,2004年进一步巩固了恢复性增长成果,增速达9.4%,2005年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达到13%,创历史新高。

保山经济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起色,但基础设施不足、产业优势不突出等问题,仍困扰着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需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的。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十一五”,我们将贯穿一根“红线”,落实三个“坚持”,实施六大“战略”,实现六大发展“目标”,推进保山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贯穿一根“红线”,即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落实三个“坚持”,即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夯实基础、培育支柱产业不动摇;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实施六大“战略”,即实施农业稳市、工业立市、科教兴市、旅游活市、文化名市和城镇强市六大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六大发展“目标”,即把保山建成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冶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际生态型健康旅游区、中国连接南亚的跨国枢纽和滇西边境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围绕上述思路,我们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迈出坚实步伐,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思路决定出路,目标激发动力,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的情况下,我们就只抓一个字:干!就是要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励精图治谋发展。

首先是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保山经济,坚持农业稳市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其次是抓好重点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以项目保投资,以投资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第三是加快城镇建设,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增进对缅甸及印度等南亚国家的了解和交流合作,营造大开放的氛围,促进对外贸易持续稳步发展。第四是加强财政收入组织,增强信贷支持能力。第五是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项事业进步。

我相信,通过保山市各族人民同心协力的奋斗,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裕开放、优美和谐的保山一定会如期展现出来!

化解乡村债务刻不容缓

■ 纪尽善

在我当人大代表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为民生民意问题建言献策,既是人大代表履职行权应尽的职责,也是人大代表提高议案建议质量,搞好人大代表工作的题中之义。人大代表一定要努力加强学习、加强调研、努力征民意、达民声、尽职尽责地搞好为解决广大的民生民意问题建言献策的各项工作。

我国农村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改革,由于农村合作基金会、储金会因管理不善倒闭、乡镇企业向合作基金会贷款无偿还能力,乡村公路建设欠款、乡镇财务混乱、管理漏洞等原因造成我国乡镇村特别是西部乡镇村债务沉重,“空壳”村比比皆是,化解债务风险难度大,从而使政府公信力下降,投资环境受影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四五农业发展范文5

一、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一)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产品世界贸易市场现状。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数据库所得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贸易呈现增长趋势,2014~2018年中国的农产品世界出口额由894.99亿美元增长至973.14亿美元,进口额同样有增加,由1,338.8亿美元增长到1,462.4亿美元,增速分别达8.73%和8.23%。中国对高品质棉花、高筋小麦及面粉、动物毛皮等农产品的进口需求较强烈。与世界农产品贸易相比,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属于能源型经济,大多数自需商品需要进口。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农产品出口额由7.85亿美元下降至4.69亿美元,进口额由8.74亿美元降至5.41亿美元,贸易逆差额降速达17.6%。农产品主要是棉花、羊、蚕丝,这也是土库曼斯坦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在其国内耕地,将近一半用于种植棉花,土库曼斯坦对反季节蔬菜、水果以及部分加工农产品有巨大需求。

(二)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农产品双边贸易现状。土库曼斯坦与中国贸易主要在能源领域,而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除去能源贸易的影响,中土农产品贸易仍存在不小贸易逆差。2014~2018年这5年中,在2016年达到进出口一个高点,进出口额分别达到0.176亿美元和0.408亿美元。整体来看,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的出口额处于低迷态势,进口相对平稳,贸易逆差五年间存在较大的波动。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产品的集中角度看,中国出口到土库曼斯坦的集中度与进口的比较强。2018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土库曼斯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HS52、HS51、HS13,贸易额达0.25亿美元,占全部进口农产品的86.3%;中国农产品出口至土库曼斯坦排名前三位的是HS09、HS12、HS20,三种农产品贸易额达0.079亿美元,占全部出口农产品的88.6%。目前,中土两国农产品贸易额较小,贸易种类较少。

二、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由于各数据来源网站对农产品的界定标准存在差异,基于分析数据一致性的要求,本文实证分析所用数据全部来自采用HS编码的ITC数据库。根据中土农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的农产品标准是HS中一至二十四章,以及第四十一、四十三、五十一、五十二章。后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TC、贸易结合度指数TCD、产业内贸易指数G-L三大指数分别对两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结合度、互补性进行分析。

(二)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产品竞争力分析1、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分析。通过贸易竞争力分析指数对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分析得出,在所有农产品种类中,在第三章、第五章、第十三章等共11类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数,但其中只有第七章、第九章、第十六章、第二十章这4章接近于1,说明这几类农产品相比于其他国内农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他数值为正的章节基本上处于一个接近于零的状态,保持一个平均水平状态。而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的章节有18章,而且有变低的趋势,说明这些项农产品竞争力趋于弱化,这也反映了我国长期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不平衡,产品质量较低的现象。2、土库曼斯坦农产品竞争力分析。相比于中国,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结构相对简单。TC指数为正数的只有五章,分别是: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除去五十一章外,其他4章TC指数极其接近于1,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与中国不同的是,土库曼斯坦TC指数为负的农产品,数值基本都接近于-1,这也符合土库曼斯坦的国内情况,农产品种类单一、大多产品需要进口的现状,整体缺乏竞争力。

(三)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双边贸易结合度分析。无论是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的贸易结合度还是土库曼斯坦对中国的,TCD指数都小于1,说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联系较为松散。另外,土库曼斯坦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始终大于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的贸易结合度,说明中国对土库曼的进口能力大于土库曼对中国的进口能力。在2018年,中国进口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0.35%,同时段土库曼斯坦进口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占比为2.83%。两国之所以TCD历年小于1,主要原因在土库曼斯坦农产品市场体量相对较小,当前还不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家。另外,其国家在国际上保持政治中立原则,这也较大程度制约了其国内的对外发展与合作。

(四)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得出,近5年,基于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农产品双边贸易测算情况来看,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在HS编码下,其中九章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分别是第三、五、九、十三、十四、二十、四十一、五十一、五十二章,涉及到肉类、水果、蔬菜、皮毛、棉花、植物材料等多个种类,而其他章节双方贸易水平为较低,说明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在已存在的农产品贸易中存在有一定的互补性,拥有较大的贸易潜力。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1、在未计算中土两国能源贸易和其他非农产品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仍显示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并在近5年有较大的波动,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2、中土两国农产品贸易有较强的集中度,贸易种类较少,规模较小,双方在主要贸易的农产品中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分别是第三、五、九、十三、十四、二十、四十一、五十一、五十二共9章,具有较大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和空间。3、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都相对较弱,根据TC指数反映,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过去5年有逐渐弱化的趋势,这也反映我国长期进出口不平衡、农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问题。

十四五农业发展范文6

**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和建设好**镇、**镇各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个,**镇**专业合作社项目1个,**乳业畜牧养殖项目1个。总投资:1643.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185.8万元,自筹资金457.8万元。主要建设任务是:滴灌15130亩;开挖疏浚渠道7.5公里;改良土壤18500亩;修筑机耕路22.3公里;新建防护林100亩;科技推广18000亩;新建高标准化牛舍10栋;配套建青贮池10个;饲料员室10栋;2x16自动化挤奶厅1栋等。扎实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招投标,按项目管理程序及早开工建设实施。使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年的主要工作措施是:“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类项目、突出三大重点、增强四个意识、创新五大机制、落实六大举措”,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市委三届五次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主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农业综合开发应有的力量。

(二)抓好两类项目。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职能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两大类项目的实施。

(三)突出三大重点。一是改造农业基础设施。以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为手段,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在抓好优质棉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畜牧养殖、玉米、番茄、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三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发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业综合综合开发项目区土地的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增强四个意识。即增强“改革意识、全局意识、竞争意识、作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