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例6篇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心理素质 情感 歌唱气质 兴趣

声乐的学习,演唱过程是一门学问,它是一种集声乐技术技巧,心理素质、文化艺术修养,高尚情操及人生历源及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学科,假使想在声乐的道路上有所发展,声音技术与技巧是主梁不可缺少的,但却不是惟一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好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学会用心灵去歌唱,真正地把“唱”与“歌”有机结合起来,这在教学过程当中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必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声乐学习的动力。

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唱得很好,但一旦真正的上舞台她便会声音失去光泽,让人听起来觉得她很紧张,歌曲变得索然无味。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挥失常,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她为什么会紧张呢?这就和歌唱者的心理素质有关系,心理紧张状态是一种因某种或多种刺激所引起的高度调动人体的内部潜力以对付这种刺激而心理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急变化,歌唱者平时的训练主要体现为生理上的负担,而演出、比赛时主要为心理上的负担,当众表演,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大,这就要求歌唱者必须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投入创歌曲的意境中去,用心灵歌唱,俗语常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忘我的境界。”歌唱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情感投入才能做到以“心”歌唱以“情”带声。达到理想的歌唱状态才能把平时的能力很好地展现出来。

兴趣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人们对于某活动的倾向就是爱好。一个从事声乐艺术的人首先要喜爱音乐,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喜欢听、喜欢看而是同时关心了解音乐有关信息和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是对声乐艺术的一种兴趣的情愫所在。例如,有的人喜欢引吭高歌不惧怕人多,觉得唱歌就是他的生命,无论走到哪或者干什么都会热心于歌唱事业,我们说这便是对声乐的兴趣所在,它在人的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是获取知识,提高修养,开阔眼界的重要来源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它同样适用,有的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声乐就对它有一种惧怕心理,不热爱,无论老师怎样教他还是被声音所驾驭,音乐似乎永远走不进他的心灵,从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出一点乐趣,反而觉得学习声乐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压力,为了应付而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内容就要深浅适当,难易适中,而且是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能掌握的。其次,声乐老师充满感情的示范演唱,也能够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唤醒学生的内心音乐欲望,从而转化成学生学习声乐的动力,近一步提高声乐技术。再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要给予鼓励,及时纠正其学习态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起歌唱欲望,使单单的声音技巧的歌唱上升到情感的歌唱中,进而用心灵歌唱,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与歌唱效果。

情感表达是歌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唱时要有心理的思想准备,要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状态,有良好的歌唱状态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来用心灵歌唱,否则是唱不好的。例如,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渔光曲》中,描绘了旧中国渔民的困苦生活和渔村破败的凄凉景象:“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这句词中歌唱者应用心灵去感受捕鱼人被压迫的艰辛,这样唱出的作品便会感人至深,仿佛看到了旧社会的阴暗及人生的不公平。再如,《黄河怨》中“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当一个人用心“想”到此场景时,便会忘记了声音技巧的所在而是在真正地吟诵一个痛失亲人的人的内心凄惨,如果加入了“心灵”歌唱,观众都会为之动容,这便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有“灵魂”的音乐感动自己,感染他人,所以,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要学会用心灵去歌唱,这样的活,才能够声情并茂,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选择健康,积极向上,优美,有较高训练价值的教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其次,要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情感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拓展作品内容。再次,要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上课时处于兴奋的歌唱状态,多注意情感的培养。

心灵歌唱不仅需要声乐技巧和情感投入,还需要歌唱者具备一定的歌唱气质。歌唱气质是一个人优良品质,丰富内涵,高尚情操,卓越学习及良好教养的自然流露,如果心是“空”的就不能够达到心灵歌唱的最终目的。孟子曾对“大丈夫”的气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优良之处,培养自己的歌唱气质,让心灵丰满,我们在观看演唱会或听录音时,往往感爱到同一首声乐作品由不同的人演唱,效果也不相同,这也便和歌唱者的艺术气质有关,有的歌唱者虽然在演唱过程中也用“心灵”投入感情,但给人感觉趋于平淡,缺乏激情与感染力。不能突出高潮,表现作品时不够大胆,所以歌唱者一定要丰富自己的学识,激发演唱的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积极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沉着稳重、细心勤恳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在教材上给予更新,因时因势地帮助学生学会用心灵歌唱。这样,心灵歌唱的意义才会更加突显,声乐的进步也会显而易见。

歌唱中心灵的感应来自想象,亚里士多德谈到“一切可想象的东西,在本质上是记忆的东西。”只有演唱与想象相互渗透才能在演唱过程中走“心”而唱,而如果一个人脑中空白,任何映象都没有,他们的想象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演出的歌曲便味同嚼蜡,常言道:“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歌唱中只有通过脑中歌词的印象映射到心灵上,才能使自己真正投入歌唱作品中。有一位音乐名家曾说:“好的歌声不是靠特别嘹亮、雄壮来把人怔住,也不靠五颜六色吸引人们倾听,而是像一股清澈见底的溪水,涌涌细流,像轻清委婉的飞燕,喃喃细语,亲切委婉地一声声啼唱,以掀动一些渴求以更多的内涵的歌声抚慰自己听众的心灵。”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心灵的歌唱能把人带到艺术想象的深处,感人至深。例如,《铁蹄下的歌女》中“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要把自己想象成旧社会的歌女,没有自由,陪人欢笑,此时歌者就是那个歌女,只有这样演唱才能把歌曲唱得入神,还能使听众引起共鸣,达到心灵上的共振。一首歌好比是一首诗,一幅画,例如,《情深谊长》中的“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这种诗情画意的想象,是抒发对红军无限热爱之情的,触景生情,情由心生,没有景就没有情,没有情就没有艺术表演,只有用心去体味去感受才能唱出悠美动听的歌声。这就要求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和充实主观见解,把别人的经验,书中的知识成为自己活生生的知识。歌唱发声想像力越丰富越生动具体,理解就会越深,心灵才能与歌唱有效配合,技能掌握就会越快越牢固。

综上所述,声乐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无止境的过程,俗话说:“艺高人胆大”,高度的声乐技能及感染力可以使歌唱者产生强烈的歌唱愿望,用心灵歌唱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运用心灵的感应、面部、形体、言语、声音、表情、手段表达出歌曲真实、生动的情感,这样唱出的歌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热爱声乐艺术,学会用心灵去歌唱,必将使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中取得意想不到的飞跃,也将会在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我国的声乐艺术做出贡献,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更加是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又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新一代大学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染、熏陶,在大学课堂中加入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有积极意义。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之中,从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强调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如何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作品,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感染学生,分析乐曲的情感特征,节奏处理,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

1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意素质,品格和个性将会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词曲是音乐的诗歌,滋润心灵的甘泉。流行歌曲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接触很密切的一个元素。虽然很多歌曲结构不够严谨但是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抒情,可以立志,可以释放情绪。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同时流行乐曲部分占据很大比重,原因在于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最重要的是能轻叩青年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歌词。使歌曲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熏陶性情,滋润心灵,认识真善美。

2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国乐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在鼓乐铿锵中,杀机四伏,历史画面应运而生,感受乐曲激昂、幽远、动静、起伏的意境,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体会和平生活难能可贵。

3音乐教育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会刺激神经系统,使感情发生变化,从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在后续学习中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现今,许多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已由原先的单调铃声变为悦耳的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这对师生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摇篮曲》轻柔、朴实、生动感人,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爱。教育学生识得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卧冰求鲤,感恩孝亲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更加简单直白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处于叛逆期与父母有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

4音乐教育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是学生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说:“诗者,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不仅仅是培养他们喜爱的艺术,更好的是培养他们良好和健康的人格,我们历来注重审美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著名的美学家一直把美和美学教育当做社会解放的途径,这也许绝对不为夸张,一个个美好个体和人格的培养,必定会造就更高素质的下一代.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培育学生善良的心灵,启发学生聪慧的灵感,呼唤学生朴素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和体现,从中得到启迪,感悟人生,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她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是人的一次变革。

参考文献

[1] 雷佳.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5(02).

[2] 张文元.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3).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

前言

近些年,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学前教育工作。视唱练耳乐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基础的入门级课程,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视唱练耳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效果,还会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想要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未来发展,就一定要做好对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乐理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的目的和重要性

乐理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全面系统的对学生的在音乐课堂中节奏、节拍以及视唱练耳等音乐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自身而言,并不能和专业的音乐院校做比较,但是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并且结合乐理视唱练耳练习学生们对节奏、节拍、音高以及音准的掌握和运用,并且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唱歌学习、音乐伴奏以及今后幼儿教育动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于音乐作品来说,不仅仅只是包含节奏和音符,其中还蕴藏着很多的音乐理论,心理学、生理学、没血、和声、曲式以及调式调性等。从文字表面上理解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主要和唱、听有联系,但是实际意义上涵盖的科学性较为广泛。可以不断的融入音乐方面专业的乐理知识在视唱练耳训练中。例如在训练视唱练耳时,可以根据音乐作品本身具有的风格特点以及曲风,对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及作曲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还可以将乐理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因此,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视唱练耳教学情况来看,视唱练耳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

忽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教学忽视了视唱练耳训练,还有一方面是学生忽视视唱练耳训练。造成教师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日常课程比较多,教师没有全面的考虑,亦或是由于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对幼儿心理教育和知识教育上。导致学生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的重要性,还有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对学习音乐积极性不高,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主观上这也可能是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的原因。

(二)缺少音乐乐理专业教材

目前,虽然有一部分高等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当中课程的设置也包括视唱练耳,但是还有一部分高等院校中并没有自己编写印刷的视唱练耳教材,缺少音乐专业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视唱练耳教学的质量。通常情况下,这些高等院校视唱练耳教材都是以国内外著名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材为主机型撰写和印刷的,虽然这些著名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专业水平被认可,但是学校知识一味的效仿教学内容,并没有和本学校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教学需求,那么很难保证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方法不当

视唱练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选择和采用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合理有效的保证视唱练耳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但是通常情况下,有一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从专业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来说,这会影响着学生今后未来职业的发展。[2]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要想提高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但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还一定要确保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并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正确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观念

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师一定要纠正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并告诉重视和认可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并发现视唱练耳教学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视唱练耳教学列入到重点的教学当中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转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意识,通过思想教学模式和行为指导学生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未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条件。[3]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教和学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其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的特点是将教学分解,然后再整合起来。将音乐作品中的各个音乐要素进行分解联系,例如节奏、节拍、音高、音准等要素,并对和声和旋律进行连接性的听写,最后整体的分析音乐作品,深深的体会到各个音乐要素运用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下,学生通常对音乐乐理知识的了解都是由教师灌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要想将视唱练耳教学做好更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灌输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讲解,还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能力。学生可以自主的制定出学习计划,例如课堂教学训练、课后实践活动、自我评价以及监控训练,逐渐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做好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材的研究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行为而言,一个科学完善的教材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研发和编写的过程中,对高等音乐院校中乐理视唱练耳教材的效仿和借鉴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效仿和借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融合性问题,确保自身所研发和编写的视唱练耳教材在典型教材的指导下,不仅可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对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材可以真正的发挥着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幼儿教育水平提供保障。

(四)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视唱练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听觉能力的训练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敏捷的听力以及感知能力去完成。但是就现阶段的视唱练耳状况来说,单一的对学生进行听觉能力的训练是不可行的。目前,社会上各项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就使得视听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表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主要的表现是不断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补进可以调动人体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体的最大潜能。与不同的节奏、节拍结合训练可以带来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进一步的提高了学期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听觉能力的训练和运用,另一方面要提高听觉和视觉能力相互协调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的显著特点。[4]

(五)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创新

视唱练耳是一个比较漫长枯燥和不断重复的学习过程,主要表现的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厌倦心理、乏味,那么就很难保证视唱练耳的效果。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实现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但可以保证视唱练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的保持,因此做好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视唱练耳教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节、调式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音准和节奏的了解和掌握,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调式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节奏教学上,教师可以利用节拍器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节奏感,根据节拍器上指示灯闪烁频率来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节拍的速度和长短。在音准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钢琴伴唱的方法让学生从分的了解和掌握音准。让学生先听钢琴伴奏,然后教师为学生进行钢琴伴奏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钢琴弹奏,实现对音准的有效性的了解和掌握。

(六)重视课后练习和心理调节

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和训练之外,针对课堂训练和课后复习这样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学生应该积极的通过集体的形式来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是对于音乐的初学者来说,要讲重点放在集体训练的方法上,由于集体训练不论是在熟练程度上练习还是对音乐要素的准确度上,都具备较大的保障。通常在学生视唱练耳训练不稳定的条件下,对音高错误的概念一旦产生就很难扭转形式。因此,在音准概念还没有形成准确性和独立性,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集体训练。此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其实并没有进行系统性专业的练习和培训,其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乡村小镇,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基本上都是没有进行专业性、规范性音乐课,学生们对音乐乐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底子薄,对音乐感知能力差。对于这些音乐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心理障碍,因为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需要学生对音乐有着直接的反应和表现,但是在课堂的练习当中音调唱不准、音高的听辨能力不正确,这些因素都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此在学习初期,一定要不断的鼓励和爱护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互助共进的学习意识,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改变不足之处,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不但影响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更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外,还应该对自身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改革,确保教学行为能够符合大纲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为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小宁.浅析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J].音乐大观,2013,(03):111.

[2]刘哲.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视唱练耳乐理教学方法[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2):103-105.

[3]田媚娜.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5,(11):33.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4

十年课改实践深化了一个重要认识:音乐课程需要一种适宜的哲学观引领和指导。两版课程标准所彰显的哲学观,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辐射到实践领域,音乐教育哲学学科的形成已初露端倪。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两版课程标准,探讨引领和影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哲学思想,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课程标准的研制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与发展

“教育哲学具有理论性、综合性(或概括性)、批判性等特点”,是“对教育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作为教育理论和实际的指导。”在音乐学科,国外音乐教育哲学思潮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并推动了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我国,廖家骅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是较早出现的此课题研究论文。但和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状况相比,我国的相关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状态,导致了音乐教育更多停留在应用教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层面,缺乏宏观层面哲理性理论的支撑。

以2001年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出于本能和自觉开始寻求更深邃教育哲学理论的支持与指导,在课程标准的研制中借鉴和吸收了不同学说的精髓,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实现了音乐课程理论建设上的新突破。自此,国内学界开始逐渐关注音乐教育哲学,产生了围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一系列讨论,以及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译介、专题研讨和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专项研究。

关于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讨论和争鸣,代表性观点譬如:管建华针对“以审美为核心”的哲学理论基础,提出了批判与质疑,他认为审美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是过时的普遍主义,是反历史主义和反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并借鉴国外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和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视角,提出了“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观。⑥杜亚雄认为,音乐属于表演艺术及其非语义性两个基本特点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以审美为核心。在创作、演出和欣赏三个环节中,“表演”最为重要,音乐教育应该“以表演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为重点。李渝梅和李方元评介了“功能音乐教育”哲学观,这种哲学观认为审美音乐教育限制了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不能使音乐教育在广泛、多样的功能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作为,而功能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新观念,体现了包容与进步。

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国内学者们开始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王耀华提出了“音乐创造为核心”的哲学观,认为音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应将“创造”贯穿于音乐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刘沛认为,目前音乐教育的价值观点呈相互融合的趋势,应该在进一步研究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等重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音乐学科本体及其文化语境的多维度的音乐教育逻辑体系和价值范式。宋瑾提出,音乐美育中将美作为善的附庸,把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了具体教育实践。音乐教育中要实现“以审美为核心”,必须改变“重善轻美”的历史惯性。廖家骅赞同当前我国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在坚守“审美教育”观点的同时,提倡“洋为中用”的治学态度。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兼容论”、“求善论”等观点。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以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为选题的学位论文,例如:《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认识和思考——基于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乐者“乐”也——音乐教育哲学基础之省思》。此外,谢嘉幸1997年把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介绍到国内;《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在我国翻译出版;2009年广州大学举办了国内首次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埃利奥特本人被邀现场讲学,使国内对音乐教育哲学的关注和研讨进一步走向深化。以上研究成果,折射出我国十余年来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状况,显示出课程标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011年版课标颁布后,国内学者开始从音乐教育哲学的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有别于以往对课标进行分析与解读的研究思路,如王州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和“面向全体学生”课程基本理念的探究。将课标的研究定位于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符合21世纪教育哲学的转变:“要从‘以教育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教育实践或教育生活为核心’”,“这种教育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要真正地提高人们的教育智慧,而不仅仅是增加人们的教育知识。”经历十余年发展,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已从理论自发转向学术自觉,未来学科的发展应该超越对音乐教育一般性规律的“总结”与“概括”,着眼于实践性与反思性研究。“实践性”赋予学科发展以新的使命:音乐教育哲学不应该处于被动“解释”实践活动的地位,而应该主动“改变”实践,从抽象的“为知识而知识”,转向思考真实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为音乐教育行为的优化与提升而探求知识。“反思性”应为学科研究的另一关键性基点:其作用不在于对音乐教育活动的认识和对音乐教育实践行为的指导,而是使教育工作者能够重新审视自身的认识逻辑与行为模式,从而突破程式化,为新的音乐教育与教学的设计提供思想支持。如同“哲学是对事物的寻根究底的反思”,音乐教育哲学就是对音乐教育问题反思性和彻底性的探究,其目的就是提高教育者对教育行为的掌控力和理解力。

无论是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借鉴与吸收,还是从音乐教育哲学角度来研究音乐课程标准,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更深邃哲学理论研究层面的必然。

二、课程标准的修订彰显了音乐教育哲学的引领作用

“音乐教育哲学基础的定位,关乎音乐课程价值、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标准、课程实施等几乎是音乐课程的所有方面,可谓举足轻重。”2011年版课标,从理论阐述到实践操作标准,无不显示出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上的基础意义和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一)理论上的基础意义

2011年版课标作为国家规范和指导基础音乐教育的正式文件,在理论上海纳百川,广泛汲取了当前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重新界定了一些重要的概念、理念及其内涵,体现出音乐教育哲学在课程发展中的理论基础作用。

2011年版对“音乐审美”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深化:“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音乐审美内涵的重新阐释,厘清了2001年版中不明确的概念界定,避免了实践中的误读,提升了理论上的意义。“课改”以来,对音乐审美的片面理解,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学生)对审美对象(音乐作品)的单向体验,在2011年版中得以澄清和明确定位。使“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从理论上揭示了作品本身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独特作用,在实践中修正了音乐教学中的主、客体之间的裂痕,显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新方向和新理念。

2011年版梳理了“审美”和“美育”的关系:音乐审美“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审美”指向非功利性的精神需求,是音乐教育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和功能。“美育”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塑造完美人格、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二者密切联系,共同构筑了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美”与“善”的教育价值取向。从音乐教育哲学角度来看,如果重“善”轻“美”,实践中会导致以德育化的认识活动进行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得不到真正的音乐审美体验;如果重“美”轻“善”,则也不利于音乐的多种教育功能的发挥。审美和美育的关系涉及到音乐教育实践的方向和教学操作,因此,2011年版在理论上给予了全新的阐释与提升。其“审美”理念扎根于我国传统音乐教育思想,强化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2011年版课标强调“审美”和“美育”为“我国”所特有。早在《尚书》中,就有我国古代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最早记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审美”和“美育”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范畴,指导着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审美实践的进行,成为东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1年版课标的哲学基础中,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成为了重要部分,使“审美”和“美育”等一系列理念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也促使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更为本土化。

(二)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以逻辑思辨为主,但必须超越纯理论层面并应用于实践,方能显示其学科价值。在2011年版扩写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体现了音乐教育哲学对教学实践的重要引领作用。

第一,加强了音乐课程中美育的可操作性。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2011年版将教学内容整合与拓展成四个教学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教学领域有机融合,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以情动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知、情、意的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11年版课程标准从音乐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为新中国建国后历经曲折的美育确立了实践上的立足点。

第二,2011年版课标特别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研究能够反映和引导实践活动。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国内的一些学术论文局限于理论思辨层面,缺乏与具体实践的结合。最近,笔者有幸见到一份修订中的音乐教材目录,曲目囊括了不同时代、风格、流派和地域的优秀音乐作品,包括奥尔夫和柯达伊的经典教学曲目,其中一首柯达伊作曲的《滑雪》,不但标注了柯尔文手势,还在教学细节上做了符合我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处理。这反映了当前一些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未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2011年版课标纠正了上述偏颇:“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此表述将审美论、文化论和实践论等哲学观有机融合,并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强调了多样化音乐实践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搭建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第三,2011年版课标强调了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2001年开始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曾提出“淡化知识技能”的口号,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片面的理解,甚至部分教育专家也认为审美能力是独立的,和知识技能并无关系。2011年版课标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把“音乐素养”概括为“双基加四个能力”:“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并明确了掌握一定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用及意义:“应正视这一客观的学科规定性,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

三、在一定文化立场上实施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哲学观

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与颁布,显示出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渐趋成熟。尤为重要的是,其理论基础并非学术拼盘,而是在坚守自我文化立场的前提下,实施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哲学观。

(一)反思:文化立场

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主阵地的教育领域,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是重中之重。1994年10月3日,在日内瓦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为和平、人权和民族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其中指出:“教育必须教育公民尊重文化遗产”。一个国家或民族想要发展,吸收外来进步文化必不可少,但前提是必须保持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所以,当今各个国家更加意识到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反思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如果脱离文化立场和具体国情,以堆砌国外的各种理论观点做为立论依据,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也不能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和而不同”的传统哲学思想。“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哲学精神,“讲求共存与和谐相处,承认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多样性,但并不互相排斥,即使是不同质的实体和部分也可以在某种逻辑精神的联系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音乐教育哲学的“和而不同”应是在保持自我文化立场的前提下,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思想为中心,国外理论为多样化补充的哲学观。目前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已显现出重建文化立场的趋势,如有学者指出了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民族意识的重要性,还有学者认为中华大地上有着足以令当代音乐教育安身立命的哲学根基。

当今,音乐人类学家倡导“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音乐是人类的普遍文化现象”,对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也不乏曲解与误读。作为音乐教育风向标的课程标准,其理论导向作用不容小觑,2011年版在“文化立场”问题上同样旗帜鲜明。课标重新扩写了“课程性质”,“人文性”居于首位:“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课标中音乐的“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精神内涵的特质,给音乐教育活动打上了鲜明的烙印,这本身就是“文化立场”的明确表现。再者,2011年版课标将“多元文化”改为“文化的多样性”,文字的修改折射出了哲学观的变化。本文认为,两者的不同在于多元文化消弭了文化中主位和客位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则是强调了民族的主体性——无论是音乐教育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需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民族意识。

课标还赋予“文化立场”以显性可操作的特点:“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这并非学术壁垒或盲目排外,“文化立场”的建立和吸收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这显示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熟与学术自信。

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各项内容,无不显示出对文化立场与民族意识的重视。这对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具有启示性意义。既以本国的民族精神为内核,又要善于借鉴和吸纳异文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科的发展与繁荣,进而带动音乐教育实践的提升,这也是课标对一些学术争鸣的明确回应。正如廖家骅所说:“修订稿能够在众说纷纭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潮中,坚守国民音乐教育阵地,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显然是把握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正确导向,为今后音乐教改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体现,它凝聚着无数先哲学人的智慧和心血,应该得到珍惜、坚守和发扬。”

(二)开放:兼收并蓄

音乐教育哲学既是文化传统的积淀,也是时代思想内涵的精华,这两方面构成了学科的基石。我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乐教”思想和百年来“美育”的实践是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浓缩为我国古代“乐教”思想的核心哲学观,音乐教育在审美和情感之间,在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统一性之间,先秦时代就已经做出了实践。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学堂乐歌”,在实质上兼容了中国传统的乐教思想和外来音乐文化。王国维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体现了中西音乐教育哲学观的交融。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一些重要的音乐教学方法、观念和学说,不断丰富着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乐教思想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可忽视的积淀,延续百年的“美育”思想则融汇了中西文化,这双方面奠定了我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也确立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兼收并蓄的哲学观。

首先,2011年版课标开拓性地界定了音乐课程的三个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全面涵盖了当前音乐教育哲学的重要学说。以往各版本的音乐教学大纲缺乏对音乐课程本质属性的归纳与总结,2001年版课程标准首次界定了音乐课程的性质,深化了对音乐课程的理解与认识,但表述的相对简单。2011年版中,“人文性”是对音乐课程的全景式概括,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审美性”体现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与主要价值,凸显了音乐课程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不可替代性,是我国“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托;“实践性”将音乐的本质探究转向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活动,将音乐的音响和主体活动合二为一,实现了音乐课程的价值。这“三性”有机融合并概括了美育论、审美论、文化论和实践论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点,将音乐教育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

其次,2011年版的五条“课程基本理念”是音乐教育哲学思想高度凝结的产物。作为国家正式文件,课标不直接阐述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而是将其概括为应用性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音乐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一、二、四条。其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了音乐的情感性特征,承载了我国数千年“乐教”和“以美育人”思想,在注重音乐本体的基础上,将音乐的“审美”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并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来发展其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显示了我国对“音乐教育哲学”这个舶来品的本土化诠释,“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理念中的各种表述从我国教学实际出发,诠释了“实践论”,有机渗透了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诸如王耀华的“音乐创造说”和杜亚雄的“音乐表演说”,显示了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包容性与发展性;“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我国音乐教育在强调文化主体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到全球语境的必然选择。同时,对于我国不同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加强学习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可使音乐课程增加弹性与可选择性,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独树一帜,难免偏颇;而放宽视野,实事求是,在音乐教育的多种观点中求取平衡,变非此即彼的单极思维为兼容并蓄的多极思维,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较妥办法。”我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百年经历,已证明了实施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哲学观是必要和可行的。在此,还需申明的一点是:借鉴有标准、应用有主次。无论是本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还是外来的学说和观点,都包含着对客观情况的适应性问题。尽管不同学说的历史背景、研究视角、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但均需放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考察,从而提炼其合理的成分,再应用于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再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成果的输入与输出同等重要,作为国际音乐教育改革的一分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理应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为国际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5

高校音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音乐教育对培育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音乐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思考;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欣赏音乐、会创作音乐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与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值得人们思考。

一、高校音乐教育思考

(一)音乐教育定位不准

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不同的学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高校师生的认识偏差使高校音乐教育始终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根据调查显示,专业音乐教育主要围绕演唱、弹奏、创作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教育教学的重点仍然在演唱与弹奏上,还没有上升到词曲创作上;选修大学音乐课程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难以与其他课程的学习相匹敌。所以,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大多数大学生存在不识谱、缺乏欣赏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能力。

(二)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不高

一方面,高校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即没有区分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过分注重乐理等理论知识,相对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基础、特长、天赋和兴趣。同时,对音乐专业学生而言,高校过于重视向学生灌输音乐技巧,而忽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另外,因对课程设置缺乏科学论证,教师“一专多能”不突出,音乐课程总体呈散点分布,音乐课程的体系性与整体性不足。

(三)各地区音乐课程改革与试验推广存在差异

大部分地区的教师已经开始逐步转变音乐教育教学的理念,进行了音乐教学培训及技能提升,并在音乐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但仍有部分地区的音乐教学改革起步较晚,对音乐课程改革知之甚少,对音乐教育该往何处去、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尽管国家已经出台《音乐课程标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方面对音乐教学进行了规范,但各地区高校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却各不相同,且或多或少的存在理论论证不足、研究成果少、音乐教育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缺失等问题。例如,《音乐课程标准》初步提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但各高校在具体评估实践中过于笼统,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课程评估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被逐渐削弱。

(四)音乐教学与人才培养脱节

一方面,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主体错位、操作程序僵化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学的成效,使其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计划落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为继,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僵化、一成不变的代名词。另一方面,音乐教学与人才培养存在严重脱节,即针对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音乐技巧,而忽视学生的专长、兴趣、潜能的开发;针对非专业学生,难以将音乐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以致于音乐教学成为可有可无的陪衬品。所以总体说来,音乐教学没有立足专业发展,不同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都大同小异,音乐教学的基础性、专业性、技巧性特征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二、高校音乐教育实践

(一)创新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在影响年轻人心灵中表现出巨大作用。”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以美育思想为中心,转变观念、树立正确认识,已经成为音乐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一是注重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全面性及实用性,为各阶层教育输送人才,实现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目标;二是引导启发学生参与学习,使之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音乐学习的内容与技能;三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结构及质量要求,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突出教学内容的民族性、大众性与时尚性。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民族乐器应当有步骤地渗透到音乐教学内容中,逐步转变以西方音乐语法、音乐心态学来理解中国音乐,从而使高校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善于吸收国外音乐教学内容及网络背景下的音乐成分,不断拓宽音乐教学内容,将电子琴等内容融入教学中,使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时尚性与大众性。

(三)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专”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注重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树立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专的人才理念,变革教学方法,突出音乐教育的艺术性、现代性、表演性。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以艺术的感染力打动学生,将大量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以“讲授+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注重音乐的实践教学。能歌善舞、吹拉弹奏、会创作、懂指挥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将讲与练相结合,在讲解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演唱、听专场演唱会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感知音乐的美、欣赏音乐的美、创作个性化音乐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三个重要步骤。我们有必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变革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完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队伍。

作者:梁少博 单位:湖北省华夏艺术传播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道春.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15,(08).

[2]李东静.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课程 建设 启示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众多地方院校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尤为特别的是,陕西教育学院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着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依然面临众多困难,音乐课程建设进展依然整体滞后。这种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短板。我们以奥尔夫教学法为重要参照系数,探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理念。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卡尔・奥尔夫是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众多国家的学前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包括以下三层核心要素:

(一)倡导“原本性”音乐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思想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奥尔夫谈到:“从出身到教育我一直都深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我的全部创作和全部作为,都处于这个标志之下。”从人本主义价值立场出发,奥尔夫倡导在音乐教学中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了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奥尔夫找到的理论支点是原本性的音乐教学理念。奥尔夫谈到:“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我的任务和天职仅仅是从今天的角度,将古老的、不朽的观念重新说出来,并致力于实现它。”

奥尔夫认为运用原始的音乐、原始的乐器、原始的语词形式、原始的动作形式,通过简单的节奏、简单的音高元素和简单的身体动作,能够有效唤醒儿童内在的音乐天性。“在原本性的音乐中,音乐、舞蹈、动作、语言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结合,不可割裂的;学习者、聆听者和表演者这三个角色是相互转换,合而为一,不可单独存在的。”原本性音乐内在的多维度有机统一,意味着音乐学习不能够局限于分门别类地音乐学习和舞蹈学习,而是追求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以综合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实现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深层次重构。因此,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授儿童唱歌识谱的过程中,兼顾渗透式教授儿童演奏乐器。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适当加入即兴舞蹈、身体节奏、歌唱创作等活动环节,促使儿童在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创作、表演、欣赏与交流。

(二)倡导“情感性”和“民族性”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舞蹈、音乐、节奏有机结合,重视契合儿童的情感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例如在歌唱活动中,使用耳熟能详的童谣、儿歌、花草树木、地名等。从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运用这些贴近儿童生活世界和经验范围的术语,避免开端的专业知识训练和技巧训练,减少学生学习音乐的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激发儿童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实现教师和儿童之间的情感共鸣。

(三)将民族语言合理引入音乐教学

奥尔夫将民族语言合理引入音乐教学,将语言的语速、语调、语气、语义和音乐的音高、音长、音量、音色等与儿童耳熟能详的民族语言相对应,提升教学效果。语言是民族文化基础的原子要素,通过音乐强化对母语文化的学习,能够更好的传承民族的特色文化。奥尔夫使用的节奏基石,指的是语言中最为短小,最为基本的节奏单元,例如运用自己的姓名、动物名、交通工具、国家名称等等,朗朗上口,充满乐趣。随后,扩展使用成语、谚语作为节奏基石,将成语的划分为小节奏符合,进行即兴编配创作。接着,进行儿歌的节奏朗诵练习。

二、奥尔夫教学法对地方院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探索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建设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将音乐活动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强化儿童对音乐知识的深度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实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综合性建设,要求通过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将对于学前教育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过程统一起来,将艺术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综合性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取消乐理与视唱、钢琴基础与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等课程,而是在有效学习上述课程,有效掌握音乐、钢琴、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和提升。

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践过程,有意识地拓宽音乐视野。奥尔夫“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突破了我们以往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被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所在的教育体系所尊重与弘扬。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当向学生们充分传递优秀的音乐艺术与多元音乐文化形态,以有力地拓宽艺术视野。并且,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加大课程的实践、实验、见习等环节的比重,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鼓励教师深入基础教育最前沿,开展幼儿园音乐课程改革的调研、咨询和指导工作,从教学一线发现、总结、提炼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课题,实践和检验音乐课程建设的效果和水平,从而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

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包括对音乐听辨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从奥尔夫教学法的角度出发,教师能够通过大量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积累丰富的音乐感性材料。随后,教师对音乐学习过程进行动作创编,有效加入即兴演奏能力,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记忆音乐。最后,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切身感受音乐的表现能力和表现方式。以奥尔夫音乐的即兴性、综合性、参与性、民族性、大众性为出发点,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培养学前教育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丰富性,积极主动进入音乐学习参与,学会引导幼儿进行即兴表演、即兴创作、即兴自由发挥,学会引导幼儿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群体协调和群体沟通。

基金项目:

本文为咸阳师范学院2015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90;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02016。

参考文献:

[1]李妲娜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