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的作文范例6篇

关于新闻的作文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广播新闻;文字稿;编辑;注意事项

进行新闻编辑是广播新闻报道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广播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广播电视这种传统媒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闻记者的工作主要是进行新闻素材的采集,进行单篇分散报道,而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就是进行新闻素材的整合。而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编辑的手法以及要求与报纸编辑工作基本相似。都是采取对文字进行加工的方式,但是由于广播新闻本身的特点还需要进行新闻声音的处理,这是需要广播新闻编辑者特别注意的。新闻文字稿编辑工作在整个广播新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上广播是用声音作为载体的传播媒体,广播新闻报道中语言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广播新闻的文字做到简练和精准。广播新闻文字稿大体分为解说词、新闻提要、广播导语、串联词等等。由于声音本身存在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进行文字稿的编辑时,做到文字稿件的通俗化和口语化。下面针对广播新闻的特点,谈谈广播新闻文字稿编辑的注意事项。

一、宏观上,广播新闻文字稿编辑要做好新闻的“把关”和“定位”

1.进行广播新闻文字稿的“把关”

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是整个新闻报道工作的主力,想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就必须肩负起新闻“把关”工作,关注新闻编辑的优化和整合工作。广播作为大众传媒,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肩负和顾忌广大受众和社会的需求,做到 “有闻必报”。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广播新闻编辑进行文字稿的编辑和整合时把好两类“关”。

一是要把好广播新闻文字稿的 “政治关”,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广播新闻编辑在进行文字稿整理时,必须坚持党的原则、方针、政策和路线,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要进行反复的审核,把好广播新闻文字稿的“政治关”。

二要把好广播新闻文字稿的“内容关”,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进行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客观,需要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文字稿处理时,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真实的反映新闻的事实和面貌,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进行新闻编辑的“定位”是指进行新闻报道的定位,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进行总体规范。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向和质量。新闻报道的定位也是新闻编辑工作指导的一项重要原则,而受众因素更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只有充分了解新闻节目的受众,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才能够针对受众的喜爱和兴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新闻,所以需要编辑在进行文字稿的整理时能够结合外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微观上,广播新闻文字稿编辑要注意文字稿检查工作

1.组稿、选稿时,要“有稿必检”

广播新闻受新闻节目时间的影响,需要新闻编辑进行稿件的组合和选择,也是新闻报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新闻组稿就是指新闻编辑结合之前拟定的新闻选题和计划,进行新闻稿件的撰写。新闻编辑能够利用新闻稿件组合扩大新闻稿的来源,强化广播电视与社会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广播新闻编辑每天要从众多的新闻稿件中选出那些有价值和符合编辑方针的稿件,必然会存在稿件选取的疏忽,也同时意味着选出来的广播新闻稿件存在不被录用的风险,因此需要新闻编辑在进行稿件的处理和选取时一定要做到及时和细致,将电视台的决定及早地通知稿件作者。

2.改稿时,要“有错必纠、有改必慎”

经组稿、选稿后,广播新闻编辑面对那些定下的新闻稿件,就必须做到有效的修改。 “有错必纠”,主要是指对于那些错误的新闻观点进行纠正,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广播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就在于广播新闻本身存在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特点,所以需要广播电视文字稿的编辑在发现文字稿中的错误时必须进行及时的改正。新闻编辑稿件改正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进行稿件的通读,进行稿件内容的把握,考虑如何对其进行修改,其次就是进行稿件的修改,最后是对修改完的稿件进行检查,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再次校正稿件中存在的错误,这个过程一遍甚至多遍。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改稿不能轻率,以免出现错误改稿的情况,这就需要文字稿编辑具有丰富的经验,绝对不能凭借自身主观的想法进行改稿。同时编辑人T在进行改稿时首先要征得原作者的同意,降低因不了解情况而出现的错误修改。

参考文献:

态[J],2013,(9).

[J].2014,(4).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新新闻主义 广义文学文本 身份 文体

身份的焦虑:关于新新闻主义的历时性考察

从新新闻到新新闻主义。学界通常认为,新新闻主义作品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标志性事件是1952美国《纽约人》杂志发表了莉莲・罗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报道《影片》。①当时新新闻主义并无定义,更无学说。60年代初期,它还只是《村声》、《纽约》、《老爷》等“离经叛道”的杂志,因不满当时新闻界沉闷的空气无意间扶植起的“一种特殊的散文式论文”。②直到70年代,新新闻的践行者汤姆・沃尔夫完成了新新闻主义理论总结,他于1973年与E・W・约翰逊出版的《新新闻主义》一书为这种新兴的现象正了名。③徐孜望先生总结了沃尔夫在该书绪言中提出的新新闻主义四大特点:第一,采用一幕幕场景和画面组合结构来描写事件;第二,通过事件亲历者的所见所想来再现每一幕场景;第三,对人物的对话进行无删节的“实录”;第四,用众多琐碎的细节来勾画人物。④国内较早的研究者王雄先生对新新闻主义做了如下概括:所谓“新新闻学”,一言以蔽之,就是指记者们借用小说家的诸多手法,以更为丰富和更具想象力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和写作。

我们发现新闻与文学的纠缠贯穿始终,因此,要深入新新闻主义必然要回到新闻的文学性这一更根本的问题,对新新闻主义兴起的成因也必须追溯至19世纪末有关新闻的文学性论争。⑤然而,目前学界大部分论述仍然侧重对新新闻主义诞生的外部原因考据:或从美国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解读大众对无奈现实的逃避,或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对这一心理的迎合。吴燕从发生学诸角度(主体、社会、思潮、现代主义、传统血脉)进行了非常完备的讨论。⑥这些卓有洞见的讨论无疑从外部提供了关于新新闻主义兴起的完备解析,但它们同时可能遮蔽对于新新闻主义文体身份的深入研究,并将新新闻主义置于一个外在于新闻的不明身份之处。身份的模糊一直是新新闻主义作品饱受争议的原因,并促进了其在兴起不久后走向衰落。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特稿写作奖(Feature writing)可看做是新新闻主义的鼎盛时期。此后,新新闻主义在反对声中几近沉寂。

市场压力下的“复活”与身份冲突的延续。20世纪90年代,新新闻主义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这种身份的缺失并未根本改善,因为其复活并不是基于其身份合法性,而是一种权宜之计。常见的理由是,“随着90年代的到来,读者对‘描法’的兴趣再度高涨。……‘描写性新闻’可读性更强……而新闻媒体的竞争对手都是极难对付的高手。电视、好莱坞电影,如今又多了交互式的电脑游戏。”独立撰稿人唐・富莱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会登载任何能把读者重新吸引回来的东西。⑦可以断言,如果不解决身份问题,新新闻主义仍会在各种理由下遭受攻击。

广义文学文本语境下的新新闻主义身份的归属

无法归类的定义及冲突的阵营划分。新新闻主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冲突由来已久。1980年,新新闻主义代表作家诺曼・梅勒在访问了数百人、采集了上万页素材的基础上写成了长篇作品《刽子手之歌》,获得当年度最佳小说奖;随后,几乎以同样手法写就的有1984年威廉・肯尼迪写的《铁草》、1987年戴维・希普尔的《原子弹制造内幕》。它们先后被授予的则是普利策新闻奖。文学乎?新闻乎?不得而知。新新闻主义的传统定义几乎都落脚于“报道”。如,美国学者M・迪克斯坦认为,新新闻学就是主张主观性的新闻。但新新闻主义的具体实践和作品却往往被划归“文学”的阵营。例如,王雄认为,新新闻学包括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口述实录文学等。⑨必须反思的是,既然新新闻学早已作为独立的写作体裁存在,并发挥着单纯的新闻作品和单纯的文学作品所难以承担的社会作用⑩,那么,我们是否有第三条道路,既解决新新闻主义的身份问题,更因此而建立其明确的规范并能判别正确与谬误,这样,才能避免随时受到非难与攻击。

文体的形成:能指分节及其强大的规约力量。要明确新新闻主义的身份,我们要重回到对“新闻”与“文学”二元对立的广义文体学问题的质疑中去。

一种文体的形成是在人类语言符号世界的一种人为划分。我们可以用符号学概念“能指”来表示“文体”,而指称对象是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文本这一全域。只要我们稍加考察就会发现,文体是一个随着创作实践不断推进而自我更新的概念体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学被定义为“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从概念上看,文学从未拒斥新闻这种借助语言文字手段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从具体所指对象来看,文学是随着文学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的。虽然如此,新闻自我拒斥进入文学的阵营,是由于自新闻诞生之始,两者就被纳入了真实与虚假、客观与主观绝对二元对立的两端。要突破这个二元对立,就必须消弭两者的绝对对立的基础,建立两者可以清晰区分的相对独立性。

“文学”与“新闻”划分的二元对立的根据。在新闻作为具有影响力的书写文本诞生时,文学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已得到强大的文学传统的支持。因此,新闻与文学分野被清晰地二分为“实用”与“艺术”、“真实”与“虚幻”。这种二元对立结构相当稳定,即便在两者实践飞速发展中出现相互僭越时,其概念仍坚守各自阵营。其对立的根据就是作为艺术的文学高于生活的事实。然而,文学在当前社会已经表现为典型的多语言文学文本,所谓日常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其实质是曾为传统文学(艺术)语言所垄断的文学文本形态所占据的垄断地位的消失。也即,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之间关于艺术与实用的界限已经消失。当大众传媒信息以“超真实”的面目出现时,波德里亚说海湾战争从未发生。于是,真实与虚幻之间就成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毕竟,它可能是我们能抓住的新闻与文学分野的最后的救命稻草。

传统的新闻理论中,有要素真实、宏观真实以及因特殊政治因素而逐渐被扬弃的本质真实几种说法。无论哪一种真实,所揭示的都是某种符号的真实――是并不卷入新闻事件的报道者对现场的一种柏拉图式的摹写(柏拉图早已将我们置之于只见自己影子的洞穴之中)。这里所说的主观并非报道者有意为之,而是一切符号化过程必经的片面化的过程。新闻文本以新闻的立场呈现事实时,其预设的新闻立场必然是对非新闻的其他所有立场的暂时性遮蔽。“有表意必有离场”的经典悖论在此须进一步推演为――表意不仅是意义缺场的召唤结果,更是其他意义进一步离场的标志。但这种离场只是一种暂时性的遮蔽而非本真意义上的否定。蒋荣昌先生指出:“新闻的真实性并非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新闻事件作为一个实际发生的生活事件,其在伦理学、法学或生活事件自身的意义结构之中具有何种真相或何种本来样态,是此一生活事件的实用意义相关者(或利害关系人)必须与之交道的事情。”也就是说,随着该生活事件(而非新闻事件)摹写者身份的转变,真实的指称对象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新闻文本无非是以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摹写的真实而已。此种真实必须是一个“有着明确释义者”的某个具体语境下的言说。这一言说所再现的真实并非事实本质主义的那个唯一真实,而是以新闻名义规约的“辞像”。而此一“辞像”对新闻阅读者所需达到的最佳效果是对现场真实的心像的唤起――也就是说,新闻之真无非是在新闻的名义下的真实感,而非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真实彼岸!而新闻的真实性不过是以真实的名义的新闻对象的具有真实感的文学文本而已。我们曾经以追求客观性而努力的那些“精确新闻或是数字新闻”无非也是此种真实感的某一种呈现而已。回顾新闻纪录片历史,不难发现:名之为“真实电影”或“直接电影”的那些纪录片形式,并不比别的严格遵守其自身语法规则的纪录片更接近真相本身。基于此,有必要再次引述蒋荣昌先生的观点:“新闻是表达人们基于现实生活的关切、兴趣、情绪的一种文学文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文学文本是广义文学文本,而非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指向艺术虚构的文学文本。这两种文学文本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与读者之间所构成的隐喻关系。作为广义文学文本体裁中的“新闻文本”的文学性恰恰就根植于真实性、客观性之中。只有这样,关于新闻文本的真实感才能得以呈现。

新闻文本的阅读契约与广义文学文体的建构

严格来说,新新闻主义甚至不是一个关于文体的分类,而是一种“主义”,更为恰当的说法是:新新闻主义是新闻采访技术与传统文学的修辞手段的合谋,其具体形态超越了传统的文学或新闻的边界,它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应并形成的独立文体。从外延来看,报告文学、真实小说、深度报道均可以纳入此范畴,但它们必须在文体意义上规定各自对对象事实呈现的方式。为了处理这些规定,我们甚至可以据此建立一个新新闻主义的文体学。

广义文学文本指涉下的现代生活的各种文本,并不缺乏以真实为名的各种样态。与新闻文本相似,广告文本的真实性,并不表现在其对产品数据、质地的简单呈现,消费者并不因为广告呈现了超越产品质感或心理感受的画面而称之为“假”广告。同样,新闻文本之真,也只不过是文本之真。在广义文学文本时代,大众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不断涌现的新阅读契约。基于这一视野:真实性不再是新闻文本得以区别于文学文本的根本性问题;新闻文本在广义文体种属关系上无法外在于广义文学文本;同时更基于新新闻主义文体“作为独立的写作体裁存在并发挥着单纯的新闻作品和单纯的文学作品所难以承担的社会作用”这一事实。由此,在广义文学文本视野之中,新新闻主义几乎是一个伪问题。至此,新新闻主义命名的落脚点是文学或是新闻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基于文体学的明确的修辞规则。这一规则的广泛认知更是与读者建立起固有的契约以达成默契的阐释关系的唯一途径。

注 释:

①⑧程道才:《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实践意义》,《当代传播》,2004(2)。

②芮必峰:《论新新闻学》,《潍坊学院学报》,2002(2)。

③④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前沿》,2008(12)。

⑤杨铮、唐明生:《新新闻主义在中美兴起之成因比较》,《世界文学评论》,2007(1)。

⑥吴燕:《新新闻主义的发生学探微》,《学海》,2000(5)。

⑦楼坚:《新新闻主义的复活》,《新闻大学》,1995年冬季号。

⑨⑩王雄:《论“新新闻学”与“新闻文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4)。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广义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文本形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论――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蒋荣昌:《新闻的文学性探析》,《新闻界》,2005(4)。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3

在电视新闻中融入人文关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对民生生活关注的同时重视民生的精神及道德,对民生各个新闻事件做到尊重与关怀。当前,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视中的声音与画面进行结合,使其能够通过电视渠道传播人文关怀理念,并在基于社会群众已有的道德基础上着重注重群众个体,从群众个体角色出发来思考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现象的公众平台,其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及新闻观点都会给社会人群思想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电视新闻中融入人文关怀能够使社会人群认识尊重与关怀的重要性,增强对道德理念的重视,这对社会发展风气有着积极作用。

1 电视新闻中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

1.1 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缺乏正确认识

电视新闻作为官方媒体及大众媒体,其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是电视新闻需遵守的基本原则,这是反映事件客观真实的重要准则。但是,结合我国以往的种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来看,单一的追求新闻事件真实性及完整性会使得出现对新闻个体人物的人文关怀,给新闻事件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某电视新闻曾报道过一起学生主考作弊事件,在该事件发生时,记者曾将考生传递答案作弊的整个过程都进行拍摄下来,并以偷拍及跟踪等方式手段来获取考生的作弊过程及行为。这一拍摄过程将考生在场的作弊过程及被抓过程都进行暴露无遗,虽然该报道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当前考生以警示,但观众在观看该新闻内容时,会认为该电视新闻内容缺乏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若记者拍摄时及时制止了考生的错误方式,则考生也能够及时停下犯错的脚步,不至于被抓获[1]。

1.2 报道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在重视人文关怀时,主要将关怀理念体现于同情新闻事件人或关爱案件人,但这种抱着善意理念来关怀的方式往往会无意中侵犯个人隐私,使得电视新闻报道忽视了群众的受众心理,最终对受众带来了实质伤害。从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状况来看,部分记者在采访存在伤人权益事件时,其电视新闻报道内容选题及看法、角度都对当事人及观众情感带来了伤害,部分电视新闻在报道时会因事件因素而关系到与事件无关的个人情感及生活经历,这样的报道方式给当事人及事件参与人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2]。

2 电视新闻中人文关怀的运用策略

2.1 电视新闻选题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电视新闻报道所面向的是大众群体,在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上,其不仅需对事件人物价值做到基本尊重与关怀,还需从事件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新闻事件人自身的利益及新闻产生的影响,同时,电视新闻还需对观众人群的受众共鸣进行研究。观察当前受众群体的关注方向,并结合事件内容各个利益,在不影响事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人文关怀,合理调整报道方向,将其以客观事实进行陈述的同时避开他人隐私报道。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选题时需考虑该新闻内容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并加强新闻报道后对当事人带来的影响关注,从电视新闻中让人感受社会中的人文精神,使电视新闻报道真正的带来正面能量[3]。

2.2 从观众视角确立报道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需从观众视角进行确立报道,在遵循基本的真实性时,不以媒体话语抨击他人,这是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内容时,需以普通群众的角度及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视角来思考新闻事件,并在报道的同时加强对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达,使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能够通过报道者及报道内容感受到人文关怀,使被采访者能够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关心及关怀,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这样的新闻采访方式使受访群众得到关怀的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3 从报道内容贯彻人文精神

从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来说,人文精神是人文关怀开展的重点,这也是新闻伦理学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电视新闻活动的一切前提。人文精神所围绕的对象为“人”,因此,电视新闻在报道时需从原则上贯彻人文精神,不仅报道内容包含人文事物,还需贴近人们的生活,关怀人们的生活,了解人们生活中的疾苦,做到以人为本的报道精神。其次,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要做到对人性的尊重,传播真善美能量使社会舆论风向能够走向正确道路。

在新闻媒体不断扩展发展规模后,新闻媒体开始形成大规模市场,每一个新闻媒体都具有自身特色,但从人文关怀基础来看,任何一个新闻媒体都应具备高品质的人道精神,不应采用媚俗内容来吸引大众,达到提升收视率的目的,而应从基础上培养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是电视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电视新闻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发现社会问题,更是通过正确舆论来引导社会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在正确媒体的风向引导下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风气。对此,电视新闻在开展新闻报道时,需确立正确的新闻职业价值观,从真实、客观的角度来挖掘新闻信息,在新闻信息素材的选择上做到对正确价值及道德的衡量,做到以人为本的衡量标准。电视新闻媒体若失去了人文精神,其等于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意义,追求伦理道德及人文精神是电视新闻从事者对社会的责任所在。

2.4 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意识

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及传播与电视新闻从事者有着密切联系,而新闻从事对新闻事实的选取及报道则取决于新闻从事者对社会的道德的认知及责任感。换句话说,社会责任是关系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重点。由于电视新闻所反映的问题方向所属社会阶层,因此在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及推动力,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及传播都有着重要职责,对此,电视新闻在开展报道活动时,需着重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还需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注重与加强对正确道德理念的传播,对公共利益做到努力维护,以调节社会矛盾为报道目标,改变以往的社会冷漠现象。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散文化新闻 历时性 共时性 思维路径

“将所要讨论的对象放置在一个广大的脉络中来谈,例如把唐吉诃德这一幕放置到世界文学中来衡量。”[1]在世界文学脉络中谈文学,这是卡尔维诺谈文学的经纬线。任何一个文学样本,都有它所隶属的时代特征和文本属性;同样,任何一种新闻文本形态,也都应该放置在其所属时代的新闻语言环境下加以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散文化新闻在中国新闻界诞生以来,这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新兴新闻文体,就成为了叙事新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文本样式。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变化,针对这种文本形式的新闻学术研究也初具形态。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中键入“散文化新闻”、“新闻散文化”、“新新闻”三个关键词,共计搜索到学术论文为236篇。其中167篇为包含“新新闻”概念的文章,而包含“散文化新闻”和“新闻散文化”的文章共计69篇。通过对以上文章的梳理与分析,总体上可以将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散文化新闻的历时性研究

结构主义学派的奠基人,著名瑞士语言学家费尔狄南・德・索绪尔,在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又系统地提出了划分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原则。在他的解释中,“共时和历时是有独立性的又是互相依赖的。这好比把树干加以横切和纵切后所看到的情景一样, 它们是一个依赖于另一个的。纵的切口表明植物构成的纤维本身,而横的切口是纤维组织的个别的平面。”[2]

侧重于观察纤维本身特点,即事物过程发展的历时性研究,在散文化新闻的研究中,主要关注文本形态本身的萌芽、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同类新闻文本特征的发现与归纳。

1.散文化新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散文化新闻的历时性研究,总体上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78年为起点,作为中国新闻文体学术争鸣之一的“新闻散文化”第一次被提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穆青在1982年第二次提出“新闻向散文式的方向发展”,由此引发了学界对新闻与文学融合的论争。“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化’字的提法是否科学?二是新闻究竟要向散文乃至文学借鉴什么?三是新闻的文体结构、体式是否需要有‘体’的规定?”[3]第二阶段,自20世纪末,形式多样的散文化新闻成为研究对象。传统新闻文体的内部变化,成为了新闻研究的主要内容。“新华体”消息逐渐发展为客观性报道,通讯逐渐接近深度报道。这对这一转型,散文化写作被认为是新闻观念上的渗透,而不是新闻文体形式上的变化。第三阶段,21世纪初开始,以美国“新新闻主义”的引入为基础,学界进入到讨论“新新闻”与“散文化新闻”之间的多重关系。

2.散文化新闻的写作特征与结构特征研究

针对散文化新闻文本特点的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写作特征”与“结构特征”两个方面:

写作特征表现为:其一,创造“叙事如画”的意境。用形象说话,再现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其二,恰到好处地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按照接受美学对阅读活动研究的成果,描述性语言本身比说明性、解释性语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魔杖恰恰是这类语言。其三,注意应用细节描写。新闻作品中有了细节描写,尤其是具有特点的细节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新闻的形象性和真实性。

结构特征表现为:其一,倒金字塔式的“散文化”新闻。其二,游记式的“散文化”新闻。游记就是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变化为线索,把较为零散、片段的材料串联起来表现新闻主旨。其三,悬念式的“散文化”新闻。设置悬念,就是不急于将结果说出来,而把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一件事先藏起来,然后步步揭开谜底,使读者对故事和人物命运更为关注,从而使新闻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二、散文化新闻的共时性研究

语言学结构主义的产生,开始于索绪尔;他证明语言的过程并不能归结为语言的历时性研究。”正如在索绪尔所做的那个树干的比喻中,“但是,第二个切口与第一个切口不同,在纵的切口平面上要求发现纤维之间的某些关系是不可能的。”[4]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除了历史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体系’的问题,而这样一个体系主要是由对于这个体系的种种成分都发生影响的平衡规律组成的,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这些规律都取决于语言的共时性。”[5]

显然,一个“时间片段”是从一个动态的时间过程抽离而来的,如同任何动态过程都可定格于某一个点,从而产生一个时间剖面进行分析。因而,侧重于剖面图示,关注于系统结构的共时性研究,在散文化新闻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概念的争论与东西方同类文本的比较研究。

1.概念中矛盾性的论争研究

该研究方向重点探讨了散文化新闻这一概念上的基本矛盾,即对“文学真实”与“新闻真实”的模糊处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散文化新闻概念的界定问题,以及散文化新闻的适用性问题。

在概念界定问题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矛盾观点分别为,以穆青“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为代表的“用自由、灵活的笔法反映新闻事实,不需带框框,而要浑然天成,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而以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梁衡代表在《消息不能散文化》文章中指出的是,“提倡消息散文化,就是新闻文学化,这可能会在新闻写作上引起两点偏差:一是内容失实,二是形式的夸大导致新闻功能的削弱。”虽然,研究者们最终对散文化新闻的定义仍未做出清晰的定义,但对散文化新闻写作的五点特征形成了一致观点:重视人物对话、刻画细节、场景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和亚文化题材的选择。

2.理论比较与论证性研究

这一研究视角以美国“新新闻主义”为参照坐标,重点对美国“新新闻主义”与中国“散文化新闻”写作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新新闻主义”为中国散文化新闻写作提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证性研究。即,研究者们立足于本土的新闻样本,主要以具有散文化新闻写作特征的各种具体新闻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和实例,通过导入西方相关的理论,对具体样本进行论证性分析,由此讨论西方“新新闻”与中国“散文化新闻”,两种文本结构与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三、散文化新闻研究的思维路径与发展空间

综合以上对散文化新闻的研究成果可见,整体上,研究始终围绕着“新闻观念”在进行论争。在论争的过程中,新闻观念在新闻实践的检验下,不断被验证,同时推进了新闻实务的改革与创新。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散文化新闻的本质探讨,具有相当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显示出对散文化新闻研究的思维路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且存在研究的真空地带。

1.散文化新闻研究思维路径的局限性

第一,视野较低,对中国散文化新闻地位的认识不足。借鉴西方类似的新闻写作范式,作为研究我国新闻现象的尝试,未尝不可,但是研究始终将中国散文化新闻这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新闻写作类型,置于西方新闻理论背景之下,以西方新闻理论作为研究的坐标,由此来寻求对中国散文化新闻的解释,这种出发点本身就是对这一新闻现象的轻视。因此,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下,自然难以将中国散文化新闻研究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并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视角单一,总体上对散文化新闻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未构成体系的零散状态。视角单一,主要体现为传统研究主要聚焦于散文化新闻在“新闻真实”与“文学真实”之间界定标准上的非同一性,从而形成了争论这一文体形式是否合理的论点。也正因为如此,散文化新闻在文体界定上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的混沌状态。

总而言之,针对散文化新闻的研究现状,宏观上,缺乏从系统高度把握这种新闻文体特征的构建;微观上,缺乏研究角度的多元化探索。

2.散文化新闻研究的学术空间

任何科学的理论研究总是从同一领域的薄弱环节开始突破。现阶段,散文化新闻研究的不足之处,即是同类研究的重点所在。

第一,研究视野:可从宏观层面对散文化新闻的话语体系进行构建,话语体系的建构可以提供从符号系统的视野中,重新审视散文化新闻写作的宏观图景。散文化新闻是一种吸收并借鉴了文学手法的新闻文本,其属性是“新闻性”的。因此,在新闻语言环境中建构其话语体系,将有助于当代中国的散文化新闻研究站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研究视角:当代新闻学的文本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小说化新闻、散文化新闻等不同新闻类型的出现、复兴与发展,已经显示出当代新闻形态的包容性日益增强。散文化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文本形态,能够发展至今,本身就说明了这种文本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程度在提高。因此,在历时性研究的视角内,可继续关注散文化新闻的文本特征,即写作和结构等历时性层面的变化特征;同时,研究者们还需要更多的从共时性研究层面出发,高屋建瓴地关注散文化新闻综合系统的建立。在新闻学的话语环境中,将散文化新闻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态确立下来,这也是给予散文化新闻合理地位的一种基本研究态度。

注释:

[1][意大利]伊洛塔・卡尔维诺著,黄灿然译:《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译林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2][4][德]索绪尔著:《一般语言学教程》俄文译本,1933年莫斯科版

[3]刘勇:《关涉新闻文体发展的三次学术争鸣述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 新闻价值 新闻传播控制 文化特质

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应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这是新闻社会价值的核心。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新闻要有助于社会成员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并公平的对待社会。

一、新闻价值发现与传播者的传统文化特质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闻负载着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关系的文化。这种以人伦为本的文化传统必然影响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无时无处不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因素,人伦因素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制约着新闻运行的方向。新闻中的伦理等级元素和人际因素总是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了解这种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提高新闻价值,提升新闻层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闻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国的市井受到欢迎。市民文化价值观既有现代有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成分,也有着传统儒教、宗法的和现代社会各阶层文化冲突的混合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之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质迅速提高,市民文化价值观也在迅速蜕变,但市井间的文化形态并没有彻底改变。这是新闻“市民化”的社会温床。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种具独特形态的文化,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种独特形态的传播,只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国新闻传播的生态本相,才能探寻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脉象,才能总结出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中国传播文化的这个特点,使我们能认清奋斗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伦为本”,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传播的理念。“以人伦为本”强调等级,强调亲缘,强调关系,强调依附,而压制个人自由权利,贬抑个性,忽略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它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

二、新闻传播控制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在新闻工作中不得带有偏见。偏见可能会使媒体赢得销路,但是媒体必须拒绝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差异来获得商业利益。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传播者必须意识到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针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偏见所带来的危险。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概括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失之偏颇。公众有权获得无偏见的、准确的、公正的和平衡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用无偏见的方式搜集和报道事实。新闻报道要客观,新闻工作者不得在报道中以个人偏见作判断。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媒体对事实存在不平衡报道或偏见性报道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传媒倾向和利益动机。利益动机是导致新闻扭曲真相,常常成为“伤害性”新闻的原因。新闻工作者、媒介和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在现实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会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般来讲,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广告商、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内部或其他利益集团,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独立性就会被动摇。新闻工作者的私人利益与其职业角色间常常存在冲突。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贿赂问题。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准则明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新闻客观公正的贿赂和诱惑,无论是金钱、有价证券、礼品,还是宴请、免费旅行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便利服务,包括接受交通便利、食宿便利等。记者不得索要、接受贿赂以及任何可能有损于或影响其职业行为的诱惑。新闻工作者与其所在媒体机构的利益也存在冲突。在这一冲突中,媒介所有者影响和干预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造成新闻扭曲的主要方面。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媒介所有者往往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媒体的编辑方针施加影响,甚至横加干涉,对违背其利益的记者或编辑施加强大压力,迫其就范。

综上所述,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首先,现阶段我国许多公共行政还没有设置媒体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任何新闻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理论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新闻哲学。在事关国家重要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有害的声音实行传播控制。如果大众传媒的声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危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就应该逐一加以研究,制定措施,着力解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对影响社会稳定;宣扬暴力、色情、迷信、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的恶新闻现象,要予以警告或给予处分。我国的新闻政策的综合决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政府在传媒政策上,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服从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今后新闻政策协调、管理功能的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客体的集团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与政策主体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使新闻政策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应加强传媒的自我控制。传媒的自我控制是指传媒应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十只手指尚有长短,不同的新闻记者,水平自有高低。所以,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缩短记者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新闻质量的差别和视角之间的背离。这种质量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强大的编辑力量来实现。编辑不仅是编稿,还要改稿,有时甚至还要帮记者写稿。在一些新闻制作过程中,由于记者在不同视角观察,不能观全貌,所以,往往是编辑将各路记者传来的信息综合写稿,再由现场的记者表达出来。编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是新闻生产线上的核心管理者。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文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和社会总体水平来看,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有些方面甚或相当落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建设富足、和谐的中国,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责任。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必须服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造出高尚、健康、充满激情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震.生存的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关联理论;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318-01

一、引言

新闻作为宣传和播送信息的主要媒体和工具,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作为新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标题,它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约的文字浓缩了新闻报道中最精华、最值得关注的内容。在目前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标题更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由于标题醒目的位置和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愈来愈频繁的今天,其翻译在整个新闻的翻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回顾新闻标题翻译研究的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于此领域所做的研究仍有待发掘之处,鉴于此,笔者选定新闻标题作为研究方向,本着在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新闻标题翻译进行了尝试性探讨。经研究,笔者发现关联翻译理论对新闻标题翻译的阐释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希望本文对新闻标题译者有借鉴作用。

二、关联翻译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的关联准则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是反映人类认知基本规律的理论。关联理论以关联原则为基础,关联原则包括关联的认知原则和关联的交际原则。人类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但在交际中人们只期待一个最佳关联。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明示的推理交际行为,是译者在源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新闻英语标题汉译是一种特殊交际行为,关联原则制约和支配这一交际行为。新闻英语标题的汉译不能脱离关联原则的指导,译者努力使汉译的标题和原文标题在意义、形式上保持最佳相似性。因关联翻译理论认为意义是动态的、辨证的和发展的,这种相似性不应该是绝对的。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汉译标题不仅符合汉语受众的阅读习惯,吸引汉语受众的目光,而且能成功实现新闻标题的信息功能和说服功能。

三、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作为新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标题,它在新闻报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以下特点:简约、醒目、概括、风趣。而这些特点又必须通过词汇、语法和修辞才得以实现。具体地说,(一)在词汇上,A.大量使用缩写词;B.大量使用名词;C.小词的使用;D.新词的使用;(二)在语法上,A.现在时的使用;B.虚词的省略;C.多用主动语态;(三)在修辞上,英语新闻标题不但以简洁明了取胜,同时还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其目的在于简短、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突出新闻事实,赋予新闻标题以美感。(四)从句法来说,标题最大的特点是省略,它可以省略冠词、介词等。(五)不仅如此,英语新闻标题还频繁活用谚语、成语等,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四、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标题翻译

以上这些特点正是理解新闻标题的关键,也是翻译标题的难点和切入点。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入手。以最佳关联性为指导原则。来指导新闻标题的翻译。

上文已经提到,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是涉及到理解和表达的跨语际的交际活动,对原出正确的理解,事关交际的成功。原文与目标语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由于原文与目标语的认知环境不同。交际者赖以推理的语用前提也很有可能会有差异,自然而然,对同一话语,建立的关联肯定会有差异。译者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融入到原文的认知环境中,对话语在原文中的各种关联进行全面的衡量,找出最佳关联,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是译者所要做的第一步。新闻标题是整个新闻的精华和灵魂,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的取舍。现在生活节奏加快,读者通常以看到的新闻标题来决定自己是否阅读全文,所以新闻标题应该新颖、有创意,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

根据关联翻译的理论的原则,新闻标题的翻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译、意译、增加注释性文字、体现原文修辞形式。

(一)直译。

直译指的是在翻译时既忠实原文内容,又考虑原文的形式,在译语条件许可时,按字面进行翻译。如果英语新闻标题的含义明白、直接,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就可以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但直译不能影响准确达意,不能破坏标题的风格。

如:Baby Geniuses Save the World神童拯救世界

(二)意译。

意译即忠实于原文内容,而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的翻译方法。鉴于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较多,语法不太规范,不易读懂的特点,在汉译时遇到难解的标题,我们应认真阅读新闻原稿。对整篇新闻有了全面的了解,就能保证汉译的准确性。如: Bush Makes the Dictionary“邪恶轴心”人选新版《牛津引语词典》

如上例所示,如果直译的话,中文读者可能对于标题中的Bush和Dictionary的所指不甚明了。译文增补了有关新闻人物、事件在语义上缺损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同时也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距离。可见,汉译中适度的增删是必不可少的。

(三)增加注释性词语。

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信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标题之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

如: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日本阪神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已逾五千。

(四)减译。

减译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去原标题中的虚词、代词、系动词等以求语言简练,同时也符合汉语标题讲究含蓄的特点。

如:Gold Price Driven to 18一Year High by Investors.—金价创18年新高。

在这个例子中。译者删除了“投资者”这个词后,标题就直接涵盖受众最关心的核心信息,同时增强了标题吸引力。

(五)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新闻标题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既有效地传递一些微妙的隐含信息,又使读者在义、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体现原文修辞特点,使译文和原文在修辞上基本吻合,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近乎一样的感受。

如:(双关)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足球开踢.拳打脚踢。

五、结语

英语新闻标题有着自己传统的特色,因此,要译好英语新闻标题,应深入研究和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和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或直译,或意译,依照不同的新闻体裁和风格,寻找不同的翻译方法,并在翻译时照顾到汉语标题的特点,达到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目的。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因此,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联系关联翻译理论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更好更精确的翻译。

参考文献:

[1]Gutt,Ers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UCL.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