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猜灯谜范例6篇

中秋猜灯谜

中秋猜灯谜范文1

2019中秋节猜灯谜活动策划书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如期而至,望着天上皎洁的圆月,你会想起谁?也许今日不能点百盏灯,也许再也没有意味深长的邂逅,但至少猜灯谜的趣味依然在。小小的一句灯谜,亦庄亦谐,是中国古老的文字游戏,是中国最睿智的文学,怎么能让人不怀念。

一、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财经

二、活动意义: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众参与活动的形式,让每个人体会中秋文化的魅力,在各种节日冲击中国文化节日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目的:在祖国生日之际,在红色之月,在文化西化的年代,重温中国文字的美好,也为师生带来一些高雅的乐趣。很多同学之间缺少主动性、配合与交流,可以通过此次活动的调动性,增进友谊,给以感染。

四、活动对象:财经系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9月13日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9月5日,了解奖品所需资金,确定题量和奖品数目。9月6日,收集灯谜及安排工作人员。

(2)前期宣传,9月7日,张贴海报宣传、大型背景喷绘。

(3)活动布置,用绳子将挂有附灯谜的灯笼串联一起,在将灯笼放在空中跑道左边的围墙上,每个灯笼隔1.5m,每位工作人员负责看相应的灯笼,活动参与者若知道谜底,讲撕下选中的灯谜,去旁边的兑奖桌告诉工作人员编号及答案,若答案正确,则可当场获得奖品。

(4)活动结束阶段,落实好场地的清理工作。

七:策划主办单位:财经系学生会承办单位:财经系学生会

赞助单位:查字典、大学生精英论坛八:经费预算:灯笼(4元/个×30=120元)蜡烛(0.5元/支x30=15元)

绳子(0.5元/mx80=40元)

奖品:略

2019中秋节猜灯谜活动策划书二一、活动目的:

我们结束了漫长的假期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在这重逢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中秋节。于是我们举办“中秋灯谜会”让全书院的师生们感受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二、主办单位:

三、活动主题:中秋节猜灯谜

四、活动时间:20xx年9月23日星期日晚上8:00——9:30

五、活动地点:D1与D2之间的过道

六、活动对象:

七、活动流程:

1.海报的制作(宣传部)注:海报在9月18日就摆出

2.9月23日下午5:00派工作人员到活动地点布置场地:

①派人到会议室搬两张桌子六张凳子,到老师办公室搬音响,搬展板到活动场地(到时候根据人数安排)

②插3根竹子,用两条绳子将分两层竹子连起来,再将灯谜挂在绳子上,和黏在展板上;

③3个男生和几个女生负责会场的灯笼,宣传栏布置;

④其他导生配合工作。

3.活动开始:

①五名导生在灯谜被拿走后负责绑上另一个灯谜(看到有用手机的要温馨提示一下)

②负责对答案和盖印章

③根据学生拿来的灯谜的派发礼物(答对一题得卡套,两题得香皂盒,三题得伸缩笔一支)和回收灯谜。

④负责在大门口宣传灯谜的活动和派发抽奖号码,鼓励更多人来参加。

⑤九点钟抽奖。

(剩下的导生可以按实际情况相互帮忙)

4.活动结束,清理好活动场地

八、活动用具准备:灯笼,音响,竹子,活动奖品,夹子,展板,印章,桌子椅子,绳子,LED灯

九、活动预算:

LED灯共241元(29元/7串 13元/2串 12运费)

LED灯笼97.5元(LDE灯笼15*3.5 LDE荷花灯10*3.5 运费10元)

礼品共168元(卡套0.3*80 香皂盒0.7*70 伸缩笔1.2*50 运费10元 按摩器5*5)

夹子共18元 (6*3)

双面胶2元

中秋猜灯谜范文2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活动灯谜及答案2021最新版,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秋节活动灯谜11、谜语题目:一轮明月照窗前(打一礼貌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光临舍下。谜面可理解为有光照在居住的地方,因此是光临舍下。

2、谜语题目:都在望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大家赏光。“都”指所有人,因此扣“大家”;“望明月”扣“赏光”。

3、谜语题目:却叫明月送将来(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脚。“却”“月”明企,“送将来”是放在该字的首位。该字表示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

4、谜语题目:举头望明月(打四字常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面上有光。谜面可引申为有月光照在脸上,因此是面上有光。

5、谜语题目:明月一出照园中(打一货币)

谜语解析及答案:日元。“明”字的“月”出走只余“日”;“园中”扣“元”。日元是日本的官方的货币,于1871年制定。

6、谜语题目:明月隐高树(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杳。“明月隐”还剩“日”;“高树”是指“树”字的.最上面,扣“木”。该字表示无影无声:x无音信。x然无声。x如黄鹤(喻人或物全无踪影)。

7、谜语题目:半江明月画中陈(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渭。“江”字的一半“氵”,“画”字的中间“田”,月明企,合起来就是“渭”字。该字表示〔x河〕水名,源出中国甘肃省,流入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

8、谜语题目:明月当头天马行(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腾。“明月”扣“月”,添上“天”“马”和“当”字的头合成腾字。该字在汉语中常表示奔跑,跳跃:x骧。奔x。欢x。x跃。x越。

9、谜语题目:西江月怀古(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湖。“江”字的西边乃“氵”,添上“月”“古”二字,合成“湖”字。古人把陆地中的封闭水域称为湖泊,其中湖指水面长满胡子般水草的封闭水域。

10、谜语题目:欲上月宫折桂枝(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高不可攀。月宫以及月宫上的桂花树都是高得无法攀登的地方。该成语常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中秋节活动灯谜21、十五的月亮(打成语)———正大光明

2、举头望明月(打电影演员)———高圆圆

3、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凌志

4、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5、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私

6、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黑白显影

7、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胭

8、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珍珠露

9、节日晚会露一手(打一字)———挽

10、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11、清风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语一)———发扬光大

12、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火种

13、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14、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海上生明月

15、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节点

16、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7、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节日一)———中秋

1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节日一)———中秋

19、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中秋节活动灯谜1、谜语:金环银环猜一《水浒传》人物绰号答案:【两头蛇】

2、【中秋谜语】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答案】:海上生明月

3、【中秋谜语】月有阴晴圆缺打经济学名词【答案】:自负盈亏

4、谜语:当年也曾风光过猜歌手谜底/答案:【陈红】

5、谜语:黄昏猜一中国地名答案:【洛阳】

6、谜语:“主公大权,不可委托他人”五字广告语答案:【要爽由自我】

7、谜语:彼此搂紧,吻了又吻猜四常二答案:【互相体贴,亲上加亲】

8、【中秋谜语】长安一片月打《水浒》人物名【答案】:秦明

9、【中秋谜语】月是故乡明打一农业名词【答案】:光照

10、【中秋谜语】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答案】:节点

11、谜语:阿哥妄称大猜四字常言答案:【君子自重】

12、【中秋谜语】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答案】:胭

13、【中秋谜语】中秋月夜座谈会打一气象用语【答案】:明晚多云

14、【中秋谜语】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答案】:黑白显影

15、【中秋谜语】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答案】:八归

16、字谜:到塞北后再落脚猜字一答案:【蹇】

17、【中秋谜语】十五的月亮打成语【答案】:正大光明

18、谜语:半推半就答案:【掠】

19、【中秋谜语】明天日全食打一字【答案】:月

20、【中秋谜语】中秋菊开打一成语【答案】:花好月圆

21、谜语:九只鸟猜一字谜答案:【鸠】

22、【中秋谜语】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答案】:赏光

23、谜语:“乡音无改鬓毛衰”卷帘格猜韩国电视剧名答案:【大长今】

24、谜语:瑛猜花名一答案:【霸王花】

25、【中秋谜语】心已决断不宜迟打一字【答案】:快

26、谜语:此去苏北淮安,对方一向不见猜江苏地名答案:【灌云】

27、【中秋谜语】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答案】: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28、【中秋谜语】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答案】:一节复一节

29、【中秋谜语】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答案】:中秋湖上泛舟

30、谜语:毁掉土壤大开林,错上加错猜历史名城一答案:【襄樊】

31、【中秋谜语】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答案】:凌志

32、谜语:雨霁云散猜词谓一,二字答案:【开朗】

33、谜语:人称小霸王,名列郡县中猜江苏地名答案:【通州】

34、谜语:儿童执扇追黄蝶猜一体育词语答案:【少年相扑】

35、谜语: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猜体育项目省略语答案:【女子花样】

36、谜语: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答案:【雷】

37、谜语:高高兴兴看日出猜四常答案:【欢迎光临】

38、谜语: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猜一体育词语答案:【凌空一顶,出界】

39、灯谜:又见潮水落堤头猜宗教词答案:【朝圣】

40、【中秋谜语】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答案】:花好月圆

41、【中秋谜语】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答案】:中秋月

42、【中秋谜语】二月平打一字【答案】:朋

43、谜语:禾薪入门打《水浒传》人名一答案:【柴进】

44、字谜:借光复习又解难猜字一答案:【耀】

45、谜语:达板城娶亲猜一人名答案:【马拉多纳】

46、谜语:举头望明月猜一外国地名答案:【仰光】

47、谜语:淮安点心畅销西部猜影视演员答案:【汤唯】

48、【中秋谜语】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答案】:当归

49、字谜:三点一四又作圆周率猜一字谜答案:【漫】

中秋猜灯谜范文3

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度辞和隐语,但以完整形式出现的灯谜作品,当推曹娥碑辞。《世说新语・捷悟》记载了这样一则传说:魏武帝曹操一次率领群臣,路过曹娥碑下,见碑上在称赞曹娥“孝义”的诗文旁边,刻有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便问主簿杨修:“能解吗?”杨答:“能。”曹操说:“你先别说出来,让我再想一想。”向前又走了三十里,曹操和杨修分别写下了答案。杨的答案是:“黄绢”,染色的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儿生的孩子,于字为“好”;“齑臼”,承受辛辣的容器,于字为“群”(古代“辞”字的另一种写法)。四字连在一起,便是谜底“绝妙好辞”。曹操的答案和杨修的一样,他感叹地对杨修说:“我的才力和你相距有三十里。”

灯谜因其趣味性强,深受人们的欢迎。《清嘉录》中曾描绘过猜谜的盛况:“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北宋的文学家王安石便是一位灯谜高手,据说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猜一“日”字,便是他的大作。明代冯梦龙编有《黄山谜》,其中不乏上乘之作,比如“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之气”,猜一占卜的“卜”字,此谜可谓形神兼备,妙不可言。冰心老人直到晚年,还津津有味地谈起儿时猜过的一则字谜,谜底是繁体字“”:“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除去一半,还有一半。”她说:“‘随’字很难写,猜了这个谜,立刻就记住了。”上面“有”的一半是“”,下面“有”的一半是“月”,中间“空”的一半是“工”,“除”去一半是“阝”,“还”有一半是“辶”,加在一起成了“随”字。1940年,广西桂林开了家川菜馆,开张那天店家悬挂一谜,谜面是个“文”字,猜《红楼梦》一人名,猜中者奖川菜一桌,谜底原来是“晴雯”。晴天自然无“雨”,“雯”字去雨即成“文”字。此谜的作者便是后来写过《曹雪芹》的端木蕻良先生。

灯谜的结构通常分三个部分:谜面、谜目(即猜什么)和谜底。灯谜是文义谜,和一般民间谜语不同,有着严格的制作要求,谜面不能出现闲字,更不能出现重文。比如“春雨连绵妻独宿”猜“一”,谜面首先提示一个“春”字,“雨连绵”自然无“日”,“妻独宿”自然无“夫”,去掉“日”“夫”,“春”字剩下了“一”。谜面的每一个字,都在谜底得到了落实,称得上是丝丝入扣,难怪被视为灯谜的经典作品。又如以“悬崖收缰”为谜面,猜一国家名,谜底是“危地马拉”。为什么不用“悬崖勒马”呢?因为谜底已有一个“马”字,谜面再出现“马”,便违背了灯谜的规则。

灯谜的制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一是笔画法,根据汉字的笔画或偏旁作巧妙的提示。如“一字九横六直,孔子猜了三日”,谜底是个“品”字。“九横六直”是对“晶”字的具体描绘,“猜了三日”则是欲擒故纵。“心有余而力不足”,猜一忍受的“忍”字。“心”字多一点自是“心有余”,“力”字不出头自是“力不足”,提示恰到好处,底面浑然天成。“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猜一树林的“林”字。读来如同绕口令,让人摸不着头脑,谜底揭晓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谜面是在反复提示:就是“不”字出头。

二是象形法,根据汉字的形态作奇思妙想,出奇制胜。这类灯谜制作得好,往往谐趣横生。如同猜一个“心”字,古代有“一钩残月伴三星”,现代有“浪遏飞舟”,称得上是异曲同工。“三人踢球,一人倒钩”,猜一相似的“似”字,描摹绿茵场上的激烈画面,简直是神来之笔。“浅草遮牛角,疏篱露马蹄”,猜一繁体字“蕉”,谜面用字典雅,比喻精当,如诗如画,耐人寻味。“一条小船两根桅,九只燕子天上飞,六只停在桅杆上,三只还在船头尾”,猜一悲伤的“悲”字。谜面琅琅上口如儿歌,画而寥寥数笔如国画,别有情趣。

三是会意法,根据汉字的表面意义作另类的引申或联想。此法又可分为正扣、反扣、分扣等多种。正扣如“丸药”猜一句唐诗,谜底是“粒粒皆辛苦”,“红日西沉”猜一学者,谜底是“朱光潜”,这是正扣;“此曲只应天上有”猜一成语,谜底是“不同凡响”,“千里送鹅毛”猜一成语,谜底是“不近人情”,这是反扣;“鲁迅全集”猜一曲艺形式,谜底是“山东快书”,“鲁”扣“山东”,“迅”扣“快”,“全集”扣“书”,这是分扣。

四是拆字法,通过汉字笔画的增损离合移来做文章。且举例如下:增的如以“皿”为谜面,猜成语“一针见血”,“一针”其实也是象形;损的如“他们两人去了”,猜国家名“也门”;离的如以“+-×÷”四个数学符号,猜政治术语“分裂主义”,这四个符号是由“主义”分裂而成的;合的如“喜上眉梢”,猜一字“声”,“喜上”是“土”,“眉梢”是“尸”,合在一起便成了“声”;移的如谜面为“血”,猜一成语,谜底是“一举而成”,“血”下面的一横“举”到上面不就成了“而”吗?

猜灯谜时经常有人会问什么格,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是所有的谜都有格的。谜格是指有别于常规猜法的一些特殊格式。它既是灯谜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灯谜制作陷入困境的产物。由于早期灯谜严格限制谜目范围,结果用武之地越来越小,谜格便应运而生。这是在现有出题范围里扩大制谜题材的一种努力。据说谜格始创于明代,马苍山有《广陵十八格》,田汝成的《委巷丛谈》说“相传有二十四格”,到了清代,谜格竟多达二百余个,反而使灯谜制作失去了生气。随着谜目的扩大,多数谜格被淘汰,目前仍然广泛应用并受到群众欢迎的谜格有秋千格、卷帘格、徐妃格、求凰格等。

中秋猜灯谜范文4

关于疫情的灯谜:雨露无私答案是不落一人,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中国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瘦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期,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中国民间十分流行。

(来源:文章屋网 )

中秋猜灯谜范文5

晚上好!

真没想到人到中年的我,还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吸引了你们这么一大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我有什么吸引力,而是猜谜有吸引力,“迷”倒一大片啊!(掌声)

我的猜谜启蒙者,是我家的邻居杜大爷。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常出谜语让我猜。开始出的谜语都比较简单,比如:铁丝抬水、电灯泡捣蒜——各猜一地名。谜底是台湾和青岛。大家笑了,这也叫谜语?这的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谜语:但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却饶有风趣。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杜大爷给我出了个字谜:“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雨的怕虫,喜风的怕雨:”当时真把我难住了,三天都没猜中。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呢?——是“秋”字。(掌声)

谜语虽小,但博大精深,趣味十足。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文学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谜语开启了智慧之门。猜谜要动脑,要靠智慧。好的谜语,不但能难倒一大片,也能迷倒一大片。当你猜出来时,又不得不拍案叫绝。比如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一次猜谜擂台赛,有这么一个字谜:口木不是呆,莫把杏字猜,若是猜困字,不是好人才。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字?对,是结束的“束”字。不动脑筋行吗?

还有一个谜,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去年正月十五,劳动公园搞灯谜竟猜,我去得比较晚,大部分的谜语都被猜中了,剩下的一个谜语吸引了我的眼球。“主”——打一外国文学名著。谜条旁边聚了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立在这个谜前,把自己读过的外学文学名著过了一遍,脑子里翻江倒海,却想不出事哪一部。经过一个小时的冥思苦想,艺术细胞杀死了百分之九十,终于猜出来了,巴尔扎克的名著——《高老头》。为什么是《高老头》呢?(观众惊愕)“主”字不正是“高”和“老”字的“头”组成的吗?好家伙,和破案差不多。(掌声)

谜语打开了知识宝库。谜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好的谜语,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猜不出来的。比如:设计悬浮列车——打一成语,谜底是“图谋不轨”。悬浮列车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可以离开轨道,悬浮在上面高速行驶,利用的是磁电变化的原理,日本的新干线跑的就是这种列车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常识,就无法猜出这个谜语。

再比如:临去秋波那一转——猜一商业用语。谜面是伟大的剧作家王实甫的名著《西厢记》里的一句唱词。秀才张生,在河中府普救寺游览时,与崔相国之女莺莺邂逅,一见钟情。临别时,莺莺回过头来深情地望了张生一眼。“临去秋波那一转”,是以目传情的写照。那么谜底就是——回头生意。没有一定的《西厢记》方面的知识,怎么能猜中这个谜呢?

下面,给大家出个谜猜一猜。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又不是。和孤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猜两个字。

中秋猜灯谜范文6

一、有助于学生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常识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而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灯谜,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常通过暗示、比喻的手法来描述某种事物,涉及的知识广泛,成为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所以,通过灯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一富有民族特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文艺样式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通过猜灯谜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启迪智慧,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人文常识。

例1.心化磁石,每指南方(打一称谓):慈母。

此谜运用离合法,心化磁石,磁字化去石,余兹,加心,得慈字;每指南方,扣每字的下半部,为母,合为“慈母”,扣合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而谜面化用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所写的《扬子江》中的两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从中我们似乎能看到文天祥那轩昂的正气,和他那对祖国慈母的一片忠心,从而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例2.孟尝君何以过函谷关(打一常熟特产):叫化鸡。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尝君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所以,谜面的答案是孟尝君食客装鸡叫,故谜底为“叫化鸡”。通过这条谜,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小典故,也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特产的印象。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课的内容“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灯谜作为一种智力型的文字游戏,融合各科知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在猜谜过程中,学生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教师恰到好处的旁敲侧击下,得出与谜面本来意思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谜底,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猜谜的乐趣油然而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灯谜的内容涉及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就决定了猜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什么都要了解一些。

例3.芙蓉国里话沧桑(打《红楼梦》里一人名):史湘云。

“芙蓉国”是借指湖南省,其简称为“湘”;话又可称为“云”;沧海变桑田,指年代久远,可以会意为历史的“史”,与谜面扣合为“史湘云”。此谜将语文、地理与历史知识融为一体。学生通过猜谜既可复习巩固所学的各科知识,又激发了求知欲和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与此同时,猜谜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愉悦了身心,为课堂教学构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使学生了解具体的历史情节和境况,从而更好地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逐渐生成理性的历史认识,学生通过学习要“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历史的一些专有名词和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把有些内容死记硬背下来,难度大,而且记忆效果也差。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引入猜灯谜,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而且灯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如在猜了一则历史名词谜后,可以让学生解释该灯谜是如何猜出来的。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灯谜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分析解说,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例4.诸葛亮六出祁山(秋千格,打唐代一人名):魏征。

学生有条有理地解释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出征曹魏的事。秋千格,谜底仅两个字,须逆读后扣谜面。谜底“魏征”逆读后成“征魏”,以扣合谜面。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谏言。丰富而生动的史事、精彩的解析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有利于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要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的灯谜活动,让学生分小组猜谜底,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新课导入环节,我出了一道历史灯谜:屋漏(打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这时,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达成共识后又纷纷举手示意要求回答。当学生说出谜底是“家天下”时,其他学生大声欢呼:“我也猜到了,老师再来一题。”像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不胜枚举,学生带着愉悦的心境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在围绕历史灯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特别专注并能积极参与,因为谜底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家都有机会。所以,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下,学生纷纷畅所欲言,使得他们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经过一个阶段的灯谜教学,我所教学生的灯谜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还有几位学生的谜作在2012年3月的《智力》杂志“谜苑采珍”栏目发表。如王月柳同学的“新事物要留住(一现代作家名):老舍”,孙凯悦同学的“古貌变化之谜(《水浒传》一人名):田虎”,徐雨洁同学的“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文学体裁名):童话”,等等。这些谜作表现出学生由于广泛阅读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体现了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灯谜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