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例6篇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

派驻**局纪检组主要负责******局、**局、**局、**公司、农行、农发行六家单位的监督工作。2020年以来,在**纪委监委的领导下,派驻**局纪检监察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真抓实干,有效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推动派驻监督工作稳步提升。下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疫情防控监督,为群众筑牢生命安全屏障

2020年初,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式,派驻**局纪检组先后3次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监督单位所负责的防疫值守点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全**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宣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二、突出政治监督,督促落实“两个维护”

突出派驻监督政治属性,把督促落实“两个维护”作为监督的首要任务。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导向。对驻在部门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持之以恒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的学习贯彻。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参加驻在部门民主生活会,对部分单位组织生活会进行全程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为精准开展监督执纪打牢基础。

三、把准专责监督,压实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坚守监督主责主业,通过健全机制,主动沟通,加强调度,督促各单位增强履行主体责任的政治担当。一是持续传达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及时传达学习各级纪委监委会议精神,督促各单位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督促各单位党委负责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压实驻在单位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并通过调研座谈、实地查看、参加驻在单位党组织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监督单位的基本情况、权利配置、运行和廉政风险分布情况。强化源头防范、制度规范,积极向驻在单位和监督单位提出工作建议。

四、聚焦专项监督,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派驻**局纪检组对******局及全**9个乡镇**所扶贫专项资金的整合、使用情况进行了转项监督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资金按需整合,安全运行。并对驻在单位和监督单位所包扶的6个村驻村第一书记及队员履职情况、扶贫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包村单位主要负责人入村入户情况、村级监察联络员职能发挥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从政治高度盯紧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督促有关承办部门着力解治位不高、谋划不周、措施不细等问题,助推全**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业务学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将学习作为一项常规化工作,并做好相应笔记,以便日后查缺补漏,巩固学习成果。二是加强驻在部门业务学习,深入了解驻在部门各项工作,才能做到精准监督,真正发挥派驻纪检组的监督职能。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

一、加强联系与协调,落实派驻机构的设置、定编与管理体制

遂川县纪委、监察局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省、市纪委关于切实加强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精神后,加强与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联系与协,取得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形成《关于县直单位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干部管理的意见》报县委、县政府批转执行。对设立党委的政府组成部门原则上实行“单派”,即由县监察局派驻监察室;对其他政府组成部门和有关政法机关以及归口管理的行政机构实行“双派驻”,即由县纪委派驻纪检组,县监察局派驻监察室;对其他直属机构及有关事业单位,按原有要求实行“双派驻”。派驻县直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实行单列,在各单位机构改革方案中予以明确,由县纪委、县监察局会同县编办统一管理,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和分配。如对实行“单派驻”的纪检监察机构,考虑其工作量较大,配备纪检监察专干编制1个。目前,全县实行“单派驻”机构6个,“双派驻”机构13个,派出机构1个。派驻单位共设人员编制40个,其中公务员编制20个,事业编制20个。

明确规定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是县纪委、县监察局的组成部分,受县纪委、县监察局和驻在部门党组织、行政领导的双重领导,以县纪委、县监察局领导为主。派驻纪检组长的人选,由县纪委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征求驻在部门党组织意见后,按干部任用程序办理;派驻监察室主任的任免,由县监察局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拟任免人选,征求驻在部门党组织意见、报有关部门备案后,由县监察局下文任免。派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定期向县纪委、县监察局述职,任职满5年的,一般应进行交流。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不得与驻在单位内设机构合并。

二、认真考察与甄选,把好派驻机构领导的提名、任免关

过去的县直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多半是照顾安排的,有的是在乡镇工作多年,解决回城问题安排的,有的是单位行政领导向退居二线过渡安排的,有的是资格较老的中层干部,为解决其待遇问题而安排的等。全县县直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中,年龄最大的51周岁,最小的38周岁,平均年龄46周岁。他们普遍对纪检监察工作干劲不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任务不能完成,影响全县纪检监察工作。

在认真分析和把握好县直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人员的工作现状与情况后,遂川县纪委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县直纪检监察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并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把好派驻纪检监察机构领导人员的考察、提名与任免关。对原来工作表现突出,能力强的派驻干部建议县委予以提拔重用和交流到行政岗位;对不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反映较差的,坚决要求县委予以免职和调离纪检监察工作岗位;对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纪检组长,不再向县委提名;对其他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则根据工作的表现、群众的公认度和在岗时间的长短,建议县委进行轮岗。

三、明确职责与任务,强化派驻机构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过去由于人员编制、管理体制等没有理顺,大多数派驻机构充当为单位的内设机构,有的甚至与单位其他内设机构合并,工作人员干的工作也大多数是单位业务工作、中心工作,真正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甚少,加之派驻机构工作人员的各种福利待遇由驻在部门保障供给,思想观念上理所当然地就认为自己完全是单位的人,而对自己是县纪委、县监察局派驻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和职责则认识不到位。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3

县纪委监委:

一年来,在县纪委监委的坚强领导下,驻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围绕县纪委全会工作部署,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业主责、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实际困难,坚持边组建、边学习、边工作、边立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存在的不足和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着重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参加列席机关办公会、民主生活会等重要会议,监督检查机关党组织和各驻在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等情况。

(二)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制定“两个责任”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完善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对各驻单位单位党风廉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和专项民主生活会,传达纪委会议精神,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做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把好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回复,今年来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参加监督单位三重一大会议15次,出具干部廉政鉴定8人次。

(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①抓好重要节点教育提醒,发送廉洁过节通知,召开工作部署会,严明纪律要求。强化以案警示举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案件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纪检监察组在节假日时间节点,配合纪委下发典型案例通报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督促各被监督单位认真学习、自查自纠、举一反三、落实整改,通过以案释法,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基层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意识,同时,对各驻在单位公务用车、食堂用餐等“四风”常见问题进行实地检查,并要求各驻在单位对单位财务、公务接待、内部食堂等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层层把好关口;②按县纪委监委要求,驻政府办纪监组及时督促各驻在单位科级以上领导人员完成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查报告和承诺书,并召开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警示教育会,同时,监督各驻在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关于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举报方式的公告。

(四)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①为引导党员干部依法依规、逐级有序进行信访举报,驻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联合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在行政审批局开展了“进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公开举报途径、提倡实名检举控告政策等知识,进一步向干部宣传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同时,规范信访处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建立来信、来访、来电、转办信件等台账,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来访,加大对有关问题线索的调查;②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驻政府办纪检监察就帮扶单位“三排查三清零”工作落实情况、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情况、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为期一月的专项监督检查,为脱贫攻坚工作上紧纪律“发条”。③强化“三重一大”事项监督。根据县纪委《关于进一步发挥派驻机构作用强化派驻监督职能的通知》要求,我组积极督促各监督单位修订完善各部门党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以及集体研究“三重一大”事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积极跟进各单位对人事调配、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预防在前、防微杜渐。上半年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参加监督单位三重一大会议15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监督联系单位还存在主体责任压力传导逐级递减、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深不细、落实主体责任方法途径较为单一等问题。二是监察对象数量多、监督工作任务量大,派驻组工作人员经常被抽调参与其他工作,在日常监督和审查调查工作中往往会顾此失彼,导致问题线索较少。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在抓“关键少数”上下功夫。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与联系监督单位“一把手”勤沟通、多交流,对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制度缺失或履职不力等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及建议,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通过调研谈话、工作约谈、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分管责任,履行好“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二是在突出监督重点上下功夫。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监督检查的首要任务,加强对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联系监督单位党组建立“主体责任清单”,并强化责任落实。始终突出监督重点,围绕被监督单位“人、事、权”三个方面,盯住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开展监督,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督机制和监督方式。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

2019年度,纪检监察室在县纪委监察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在委机关各室、联系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协助与支持下,围绕年初工作部署,依纪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做好问题线索调查处置、信访调查核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对联系片乡镇、部门党委两个责任履行情况的指导监督,现将上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依纪依法、规范高效开展问题线索调查处置

2019年度, 纪检监察室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依据《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法》等相关规定,在具体工作上做好统筹安排,严格落实好问题线索集体研判办法,依规依纪对案管室移交的问题线索开展了调查处置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 件,其中:立案 件,涉及县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件,其他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件,给予 名党员干部党纪政务处分。同时,本着依规依纪、实事求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原则,积极践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 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问责处理。

(二)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力以赴做好信访件调查核实

今年纪检监察室共收到委机关领导批转自办信访件 件。根据信访件举报的相关内容,纪检监察室严格按照信访办理要求,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对举报问题开展调查核实,对疑难复杂的集体研讨。截止目前,已办结信访件件,在信访调查核实中,发现涉嫌违纪违法转问题线索办理  件,已立案处理 件, 人受到党纪处理,对余名责任人员进行了问责处理。 较好的完成了交办信访件的调查、核实、答复、结报及信访件复评工作。

(三)加强联系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工作

按照《关于切实抓好2019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室对联系的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所涉及的各单位党委(党组)及相关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进行了审核把关,指导相关单位做好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工作,并督促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审核认定。为进一步提升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执纪审查工作实效,履行监督责任,第一纪检监察室采取了联合办案、主动上门、手把手帮教等方式指导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相关案件的调查核实工作,帮助解决在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找准定位、补齐短板,进一步做好问题线索处置、信访调查核实工作。

问题线索、信访举报是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的源头和基础,问题线索的处置与信访件的调查核实工作也是当前纪检监察室主要的工作职责。针对当前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 纪检监察室将严格落实好一月一梳理工作,根据对科室手头工作的梳理情况,按照轻重缓急,进一步做好统筹安排,立争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对承办部门和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问题线索处置及信访调查核实工作加强指导,统一处置标准,推动线索处置、信访调查形成一盘棋。

(二)加强学习、铸造能力,多举措挖掘线索,切实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下一步要有计划的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初查,充分挖掘案件线索。一是从现有案件中挖掘线索。对收集的案件线索进行分类对比,对正在查办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有价值线索。二是从信访举报中挖掘线索。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在日常信访件办理中认真筛选。三是日常监督中发现问题线索。通过对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日常监督中发现线索。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5

自党中央做出中央纪委全面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决定以来,全国县(处)级纪委派驻纪检组(以下简称派驻纪检组)开展监督工作已经运行了近两年多。就南平市而言,绝大多数县(区)级纪委对派驻纪机构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对被监督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机制”、“相关会议机制”、“工作沟通协商机制”、“选拨任用干部事前征求意见制度”等相关日常监督制度及运行机制,为推动派驻纪检组更好地彰显“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及专项调研发现,当前县(区)级派驻纪检组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如何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切实提升监督质量上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一些派驻纪检组和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意识上仍存在“短板”,导致在监督主观能动性上仍存在“跛脚”,进而在监督成效上仍呈现局部“空白”。

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识缺乏:

一是缺乏监督政治意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监督政治意识薄弱的现象。表现在日常监督中政治监督警觉性、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不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的工作氛围不浓。

二是缺乏监督精准意识。一些派驻纪检组在日常监督中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监督的意识不强,找不准再监督抓手,发挥不好再监督作用。存在精准发现不够“明”、精准惩处不够“专”、精准施治不够“深”现象。

三是缺乏监督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上,派驻纪检组干部存在惯性思维,工作求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善创新。在用足用好务实管用的监督老办法下,缺乏系统的研究思考,对如何长效监督、如何创新监督的主观能动性后劲不足,派驻监督领域、派驻工作局面未能更好有效得以拓展。

四是缺乏监督自律意识。“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在少数派驻纪检组干部思想中极其淡薄。派驻纪检组内部在做好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及注重干部个人作风养成上未能自觉有效开展相应工作。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专业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自我监督基础有待进一步筑牢。

思想意识决定工作格局。派驻纪检组干部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意识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有效、全面开展。笔者认为,当下派驻纪检组就必须针锋相对、直面问题,围绕并针对上述存在的四个方面思想意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突出政治监督、聚焦精准监督、致力创新监督、筑牢自我监督,紧盯被监督单位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发挥“哨兵”和“探头”作用,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切实提升监督质量,有力维护被监督单位良好的政治生态。

一、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突出政治监督这个根本。

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最鲜明的底色。但对派驻纪检组而言,派驻监督不仅限于对驻在单位党的政治监督和纪律检查,而是涵盖了对驻在单位权力运行、依法履职、廉洁行政等多面的监督。因此派驻纪检组应注重做好“三个结合”,融合激发干部监督潜能,提高干部政治监督本领,将派驻纪检组政治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1.提高认识与厘清思路相结合。要注重消除派驻纪检组干部存在怕得罪人、不敢为、不想为的错误思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对讲政治就是派驻监督的终极目标的认识和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厘清他们在政治监督与常规监督交织中存在茫然,不知道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的思路,从而确定他们派驻监督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对驻在单位实施全方位监督的工作方向、政治方向。

2.压实责任与巡察整改相结合。县(区)级纪委应对派驻纪检组“监督责任”的政治监督内容细化为具体条目,融入对同级被监督单位党委(党组)“两个责任”清单中,强化对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过程的控制和执行结果的考核。同时,派驻纪检组要通过对上级巡视、巡察对被监督单位的问题反馈,组织对被监督单位开展政治生态研判,把巡视巡察的结果作为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的研判依据,作为驻在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考核依据,把“巡”与“改”联动起来,督促发现问题的整改到位。

 3.融入监督与提高素质相结合。不同的被监督单位有着不同的权力运行和廉政风险特点,这决定了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既要熟悉纪检监察业务、也要熟悉驻在单位业务。派驻纪检组必须通过贴近并融入驻在单位的履职和管理活动,学习掌握相应行业知识,找出廉政风险薄弱环节、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使监督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县(区)级纪委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与政治监督相关的业务培训和讨论交流等活动,把监督什么、如何监督作为学习的重点任务,积极探索“以干代训”“业务比武”等实践培训的有效方式,让纪检监察干部在实战中练兵、在竞赛中成长。

二、以节点监督为手段,聚焦精准监督这个核心。

精准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的核心。要使得派驻纪检组对被监督单位更精准地实施监督,就应很好借助节点专项监督这个抓手,闻风而动,让监督更有的放矢,让监督朝靶向发力。

派驻纪检组因被监督单位的职能、行业的差异而有各自特殊监督方式,但就其共同性而言,在日常监督上应注重在管好“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四个节点上下功夫,采取“第一形态”、“风险排查”、“责任清单”、“关口前移”等相应形式开展监督,使精准监督“更上一层楼”。

    用“第一形态”管好关键人。抓住关键人首先要抓住一把手、管住公权力。派驻纪检组在工作实践中应大胆监督驻在单位班子成员,使其在公开亮权、合理分权、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中循规蹈矩,同时辅之以权力制约机制的完善,着力在“第一种形态”上实行定期提醒,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监督一把手的常态动作,坚决杜绝被监督单位的“一把手”变为“一霸手”、形成“一言堂”。

    用“风险排查”管好关键处。关键岗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频繁,主要根源在于监督制约力度不够,手中权力异化得不到有效制约。因此,派驻纪检组入驻后要对被监督单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式廉政风险点排查,对关键处、重点岗开出“体检报告”,明确防控责任,制定防范措施,有效约束党员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和权力运行,指导他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切实发挥派驻监督“前哨”作用。

    用“责任清单”管好关键事。派驻纪检组要精心指导被监督单位党政主官制订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两个清单”应主体明确、目标清晰、责任具体、任务细化。同时,派驻纪检组还可尝试要求驻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报备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这一监督举措,对照审查监督党政主官“两个清单”的落实情况,督促他们把主体责任“关键事”管好,把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关键事”做好,进一步规范他们执行履责记实、实现履责留痕。

用“关口前移”管好关键时。要注重统筹结合,把重要时间节点的正风肃纪工作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将关口前移至解决“三重一大”等突出问题的建章立制上来,深化标本兼治。当前尤其要清醒认识“四风”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树倒根在,违规行为趋于隐蔽的现实情况,紧盯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人情往来密集、“四风”问题多发的特点,在关键时段靠前监督、主动出击,确保正风肃纪持之以恒。

    三、以创新监督为抓手,搭建科学监督这个平台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当前派驻纪检监察工作要顺势而上,在总结过去有效管用的监督办法的基础上,深入实践调研、持续探索创新,寻求更科学、更灵活、更管用的监督手段,让派驻监督赋有更强大震慑力、更大生命力。

笔者认为,制度性、规范性地对被监督单位全面实行“差异化监督”不失是派驻纪检组创新监督的一种尝试。一是对“三重一大”实行“参与式”监督。定期召开廉情分析对接会等方式,主动贴近并参与被监督单位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过程的监督,全面把握驻在部门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对“重大节日”实行“ 提醒式”监督。在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庆节点,可通过节前集体廉政会、节后廉政报告会、短信微信提醒等方式进行提醒,有条件可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明察暗访。三是对“履职1+X”实行“督促式”监督。派驻纪检组可每半年开展一次对“1+X”单位履行责任制情况检查考评,对不认真履职、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除对单位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绩效考评扣分外,对相关责任人应视为应追究履职责任纳入线索管理并报县(区)纪委进行问责。四是对“热点难点”实行“核查式”监督。始终紧盯社会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被监督单位开展落实核查,直指风险隐患,推动他们出台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防控再监督机制。五是对“来信来访”实行“问责式”监督。坚持把信访举报的处理工作作为派驻纪检组日常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落实。县(区)级纪委应注重发挥派驻纪检组“近距离”监督优势,让派驻纪检组全方位介入被监督单位信访件的受理和调查工作,发现问题,快查快结,形成震慑。六是对“政治生态”实行“考核式”监督。探索制定政治生态考核办法,年底由被监督单位撰写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提交纪检组,同时对照考核细则对驻在单位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此推动政治生态向良好纵深发展。

    四、以自身监督为已任,筑牢自我监督这个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派驻纪检组要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就要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我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将派驻纪检组建设成一只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纪检监察铁军。

 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忠诚履职能力。当前,要认真组织好党中央部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提素质,以学习促工作,努力实践在监督中提升忠诚履职的政治能力、依规依纪的专业能力、调查研究工作能力。努力做到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不忘初心,守住“政治底线”;做到以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装有人民,守住“宗旨底线”;做到严以用权、以公仆心对待权力,守住“权力底线”;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心中有戒,守住“纪律底线”。

二是制定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自我监督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是派驻纪检组得以有条不紊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保证。除上级纪委已印发并实施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外,派驻纪检组要按照急用先立、务实管用的原则,自行抓好内部管理的建章立制。研究制定包括公文处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工作考评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考勤请假制度、专项监督检查制度、调研走访制度、约谈谈话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10项内部管理制度。 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推进派驻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派驻纪检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6

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问题?历史证明: 一个人出问题,通常是个人素质出了问题;几个人出问题,大多是思想教育出了问题;一些人出问题,一般是组织监督出了问题;一批人出问题,主要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而一代人出问题,想必是权力结构和文化出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大体经历了恢复重建、前移支点、扩大外延、重视内涵四个阶段。其改革大体上沿着两条线推进,一条是围绕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之争的纪检领导体制改革,力图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是为主线;一条是围绕高半格与矮半格之争的纪委规格及纪委书记排序,力图让纪委书记排序靠前,位尊权重,是为副线。由于纪检领导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牵涉面广,难度大;而提升纪委书记规格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经常通过后一条线来推进前一条线的改革。

前者以1980年2月的中共中央文件为代表,明确了“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关系,由受同级党委领导改为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而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后者以中央办公厅1984年9月的通知为代表,明确了 “省、地、县一级纪委的书记,应是同级党委副书记一级的干部,纪委副书记应是同级党委部长一级的干部”。这种纪检领导体制宏观战略的改革和纪委书记职级地位的提升,到党的十三大后,已经难以为继。

对于党内监督,特别是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邓小平曾有过“两个最重要”的论断。1962年,邓小平曾作出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论断——“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此时,他的认识还停留在同体监督阶段。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作出第二个“最重要”论断—— “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异体监督的概念,开始进入最高领导人的思考。

尽管34年前,邓小平的监督思想已由同体监督开始转向异体监督,并力图推进制度建党、制度监督、制度反腐,这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即“8·18讲话”中有足够的表述,但是,由于当时权力的相对清廉以及党内大多数同志更多看到的是经济领域物质严重匮乏的问题,所以对政治领域特别是权力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感触不深。直到辞去总书记职务后的1987年7月1日,这篇讲话才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全文刊发。

邓小平一直坚持的“两手抓,两手硬”,在相当多地方、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只是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手很硬,导致党纪律检查体制的改革,在上世纪80年代后,在宏观、战略层面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在此现实条件下,十六大后,中央纪委和各级地方纪委在异体监督上,进行了两个支点的前移。一是党内巡视制度从2003年8月开始运作;二是2004年起中央纪委对派驻机构实施了统一管理。后者被国内外媒体广为传播,并称此项改革为中央纪委对“条条”的“直辖”。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些年纪检体制改革的进程,那就是巡视制度让异体监督实至名归;派驻机构,让“统一管理”半有虚名。举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之力推进的巡视、派驻,这两个支点上的纪检体制改革,在使监督关口有所前移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整个纪检监察体制与市场经济的严重不适应。

纪检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中央纪委并重建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大”期间,是各级纪委重建正名及理顺关系的阶段。纪委明确设于同级党委内,名称为某某党委纪委;同时其下属地位和职级待遇得到明确。

“十四大”至“十五大”期间,是纪检制度探索支点前移的有效方式方法阶段。主要依靠中央行文或与中组部联合行文来前移支点的做法。

“十六大”至“十七大”的十年中,反腐败的战略方针在过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八个字的基础上,增加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八个字。预防工作开始得到认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始受到重视,国家预防腐败局宣告成立,纪检制度进入到提出方针、构建体系、推动异体监督阶段。

“十”以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认识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推进各个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的改革。党内监督和反腐败不能停留于过去的模式,应逐步由波动很大的权力反腐向相对稳定的制度反腐转移。十新一届中央,在过去几届中央于经济领域坚决摈弃“苏联模式”的工作基础上,在政治领域也坚决摈弃“苏联模式”,积极稳妥改革权力结构。

新任总书记上任不到三天,就对腐败“两谈警醒”,并指出 “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而在与新任中央纪委书记面对面的零距离对话中,他的战略思维让笔者印象深刻。笔者将其归纳为“五新”:对态势的新反思,对系统的新要求,对力量的新整合,对惩治的新战法,对治本的新认识。笔者以为,抓反腐败的思路与抓军队的思路高度一致:敢于反思,勇于创新,突出主业,强本固基,公开信息,加快提速,缩小外延,增大内涵。

十以来,治党治国思路中最具战略意义、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反腐倡廉思路中最具战略意义、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他强调时间是“当前”,既非“现阶段”,更非“今后”和“将来”;“治标为主”是当前的权宜之计,而非反腐败的长久之策,更不是方向和目标,关键是后半句——“为治本赢得时间”,一切的努力是“为治本”,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赢得时间”。

相应地,十以来的反腐败工作一改过去的“麻雀战”、“游击战”等消极被动旧战法,提出“反腐败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的积极主动新战法。中央纪委频频出手,打出一套查办、约谈、巡视、抽查、自律、信息公开、力量整合、环环相扣的密集“组合拳”。回顾十以来中央纪委的工作,具体地说,就是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一是维护中央权威,二是严肃政治纪律,三是整合力量,四是缩小外延,五是严格要求,六是公开信息,七是发动群众,八是打好歼灭战,九是为治本赢得时间。

一年的答卷,可概括为“五个体现”与“九个前所未有”: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从严要求的思想、权由民赋的思想、遵从法治的思想;前所未有的认识的清醒、重视的程度、反思的勇气、调研的深入、高层的表率、行动的迅速、工作的扎实、群众的参与、成效的明显。

30多年的反腐败实践证明:问题的复杂性,通常不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远离原点,即“权力过分集中”这一“总病根”。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远离原点,导致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并不断加强;因用非其制用非其人,导致反腐败的任务依然艰巨并不断升级。加快改革,预防为主,打造制度铁笼,已经时不我待。

纪检体制改革的下一步

有人认为,若不修改,地方各级纪委领导体制则难以改革。笔者以为,此断言可以商榷。没有规定县乡党代表直选,但不少地方进行了党代表直选;没有规定党内可以竞选,但不少地方也成功进行了党内竞选;没有规定纪委可以拥有对下一级纪委书记的提名权,但张家界却在18年前,以市委的正式文件,赋予市纪委对县(区)纪委书记的提名权;也没有规定“两规”,“两规”却实行至今……

古今中外监督的实践证明,最及时有效的异体监督,通常是来自同级的监督。而我们所有纪检体制的改革,必须立足于一个假定的前提——同级的“一把手”必须清正廉洁而且支持并能接受监督。如果得不到同级“一把手”的支持,所有的体制改革成果都会瞬间归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乎没有一个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是由同级纪委、纪检组监督、检举揭发出来的。这不是因为成千上万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监察局长无能,而是沿用于“苏联模式”的体制悲哀。

中央政治局“8·27”会议提到党的纪检体制,用了四个动词:改革、加强、完善、改进。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对过去有认真的反思,如果这套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纪检体制与现在的市场经济是相吻合、相符合的话,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不会有疏离、紧张的问题,两极分化也不会这么严重,腐败也不会 “越演越烈”。这说明,过去我们没有注重从制度层面反腐败,而是太多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盯住腐败案件查处,这样的反腐败方式难以为继。无论苏共、东欧,还是过去的我们,所用的都是“苏联模式”(邓小平语)。总的来说,在“苏联模式”的两大根本性弊端,即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和从上到下层层任免干部的选人用人体制不改的前提下,所有的纪检体制改革,都只能而且必须是注重微观层面的改革。结果,越改,体制越不适应;越改,问题越多;越改,矛盾越难以解决;越改,越难为治本赢得时间!

回头看,我们30多年是如何改的呢?过多注重战术层面,也就是改革纪检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大到1993年反腐败三项格局的提出,小到纪检监察机关使用的“两规”、“两指”,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都是战术层面的改革。这说明,改革纪检体制,是什么,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改,没有说明白;没想明白、说明白的事,具体如何改,也就做不明白。

所以,纪检体制改革就成为十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改革不仅需要理论创新,更需要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小岗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此,城市的政治体制改革更须这样。舍此,除了不断把所有的改革压力加在中央肩上外,别无他法,也无人分担。

1.方法上,“加法”虽可还用,但“减法”却必须实行。30多年的纪检体制改革,我们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加法”形式:一是前移监督的“支点”——提升纪委书记的职级和排序 ;二是加长监督的“力臂”——增加纪检监察机构和人员 ;三是加大监督的“作用力”——赋予纪检监察机关更多的管事权力 。

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可用“加法”,但是,30多年“加法”的挖潜已经十分有限。不如换个思路用用减法 。通过党代会常任制,将“议行监三权合一”的党委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全委会——行使决策权,执委会——行使执行权,纪委会——行使监督权。三权相互制衡,实现权力间的协调,推动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使党员真正成为各级党组织的主体。

2.空间上,“条条”可以垂直,但“块块”则无需垂直。“条条”是指纪委的派出机构,采用的是委任制。因此,上级纪委对其实行统一管理,直接领导,即“垂直体制”也是适应的。而“块块”是一级行政地区,采用的是选举制,无需实行垂直领导。如果“块块”也实行垂直领导,势必在将来会出现“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

3.时间上,年年都应有进展,但本届则一定要突破。用巡视来监督省委书记,用派驻来监督部长,与过去既不及时又不到位的监督相比,这两个异体监督的前沿支点,的确有明显的进步。但是,能否“为治本赢得时间”,速度最为关键。因此要制定并公开本届纪检体制改革的工作时间表。

4.点面上,“面上”工作要抓,但“特区”更务必设立。30多年来,纪检体制改革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不少,但却无一成功试点可供拷贝。原因概出自——政治体制改革缺乏试验田,反腐败至今也无样板间。反腐败是一项科学性极强、复杂性极高、风险性极大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像总设计师邓小平那样,先划定体制改革特区,先试行成功了,再大面积拷贝推广。

5.战法上,“战术”还可改进,但“战略”则必作重点。战术上,“两规”可以进一步规范,内设机构可进一步整合,八项规定可进一步抓实,但反腐败的战略胜利决不取决于这种战术上的胜利。“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语)

6.战役上,巡视与派驻分别作为“异体监督”和“半异体、半同体监督”的模式,均还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切不可只为巡视和派驻而巡视、派驻。巡视、派驻只是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的前移支点,只是整个纪检体制的支流和补充。巡视组、派驻机构的体制改革,不等于整个纪检体制的改革,而应为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先探路。

上一篇三句半词

下一篇红歌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