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古诗范例6篇

关于月亮的古诗

关于月亮的古诗范文1

关键词:诗词;意象文化;月亮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诗词教学?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近期,我有幸聆听了几堂优质的诗词教学课,获益匪浅。不过他们的课堂反映了当今诗词教学的现状,即注重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而在诗词深层文化意蕴的探究与延伸上略有不足。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诗歌情感的表达、意境的创造都是依托诗歌的意象,不同的意象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蕴,而把握了同一意象的文化意蕴也就抓住了诗歌的精髓。

下面就以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亮为例,探究诗歌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有着深厚的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神话里,伏羲常手捧太阳,而女娲则手捧月亮,这暗示着抟黄土造人的创世母亲也是月神,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等,说明月亮与女性母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个基本象征意义,即月亮是女性与母亲的化身,代表母亲社会的静谧和谐,反映女性世界的失意忧伤。而它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月亮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是自然和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人生深沉的喟叹和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在溶溶月色下的古典诗词里,月亮的这两种基本象征意义又衍生出下面几种文化意蕴。

一、月亮来自女性社会的光辉,体现了温婉绰约、淡泊朦胧的审美风格,它是美的化身

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直接把美人比作月亮。不同的月有着不一样的美:新月如眉,令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具有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苏轼有“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淡淡忧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弯残月映衬着离别后的孤独凄清;花月迷离,暗香浮动,象征典雅艳丽之美,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皓月当空,通脱潇洒,体现雄浑高古之美,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二、月亮意象反映寻求和谐统一的家园,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它是昭然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亲朋的情思,常常托于明月传递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寄托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当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时,月亮牵系着两地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成为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三、月亮来自宇宙,它唤起了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因此诗人站在月光下常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月亮成了阅尽沧桑的历史见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这些诗句中,月色朗朗,普照古今,引发诗人对人事变迁、岁月悠长、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喟然长叹。还有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亘古不变,宁静而永恒,与之相反的是,岁月更替,物是人非,繁华不在的失落与清冷。是的,古月苍茫,冷月无声,弥漫着历史的云烟和人世的苍凉。

四、月亮的静谧皎洁创造了心灵高洁,空间澄净的审美境界,山间明月,成了诗人遗世超群,出尘洒脱的人格化身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还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光下的诗人宁静自适、飘逸卓群的形象宛然立于眼前。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是诗人相知相伴的知己。

五、月亮的孤寂清冷映照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态,牵系着诗人感时伤怀的情怀

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弯缺月,孤鸿幽影,月下独步,失意忧苦至极!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盈盈的月光,触动了诗人多少美妙的灵感,寄托了诗人多少复杂的情感,也让中国古典诗词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迷人的光辉。

关于月亮的古诗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唐诗 经典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60

唐诗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月亮,更是一种背景,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也是一种审美意趣。如何引领孩子解读月亮意象,品味月光里诗人的心灵律动,解读诗人高尚而透明的情感呢?

一、走进唐诗,背诵经典

大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诗,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带给了他们许多启发。因此,我在班上开了个小小诗坛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积累的唐诗。展示分四组:第一组要背得既快又对;第二组要背得既有节奏感,又有感情;第三组整体演读一首古诗;最后,全班展示根据古诗排练的课本剧。

在展示中,孩子们表演得声情并茂,精彩纷呈。

二、诗中瑰宝,咏月撷趣

在古人眼中,月亮是怎样的?我引领孩子们一起品读古人眼里不同的月亮。

(一)感悟不同地点的月

李白的《静夜思》写的是床前的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写的是海上的月,王维的《山居秋暝》写的是松林间的月。唐朝的月亮,出入山川溪谷,游走湖畔江岸,皎洁白皙。

2.感悟不同季节的月

找出一组诗,分别让学生感悟春夏秋冬的月。这些月亮,有的像打仗的铁钩,有的空明、澄澈、高洁。

三、不同形式,演读悟情

唐诗不仅魅力无穷,而且它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诱惑与神秘!于是,我让学生演读,了解唐诗背后的逸闻趣事。

(一)演读《古朗月行》

演读李白的《古朗月行》,首先让孩子们读出月亮的可爱,读出诗的韵味;再读品悟,想象怎样通过表演读的形式来表现月亮的可爱。我让孩子们穿越时空,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演一演李白的童年生活。

生1:李白李白,快看天上那个圆圆的是什么呀?

生2:恩,又圆又大又发亮,好像是用白玉做的盘子吧!

生3:我看像是王母娘娘瑶台上的镜子,飞到青云端上去了。要不,怎么会照出人的影子呢?

这是孩子眼里的月,它是可爱的!表演中有一些即兴生成的内容,灵动而有活力。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感受到诗的美好意境。

(二)演读《月下独酌》

小时候,李白眼里的月亮是可爱的。那长大后,李白眼里的月亮又如何呢?

课件出示《月下独酌》。两个学生一起读,要求做到了一字不差,有节奏感。

师:“酌”什么意思啊?(喝)

师:“酌”就是斟酒,倒酒喝。你们看,李白是跟谁喝酒?(自己,月亮)

师:对啊,跟月亮喝酒。还有谁陪他啊?对影成三人?(影子)

师:诗人、明月、影子――说是三个人,其实是――(一个人)

师:怎么样?(孤独,寂寞)

教师补充拓展:李白原想在四十岁以前成名立业,但他得罪了朝廷权贵,空有才华,却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便是李白的悲哀:悲而雄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四、时空永恒,寄情于月

同是月亮,诗人笔下的月亮为何如此不同呢?在李白小的时候月亮是可爱的,而长大的李白在月下品味的则是孤独寂寞;诗人李贺借月亮表达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而王昌龄则借月亮表达对边关战事不断的无奈,对国无良将的感慨。

大家思考讨论:为什么诗人笔下的月亮如此不同?难道真的是月亮在变吗?

月亮并没有变化,不同的是诗人的心情:在作者高兴、难过、悲伤、痛苦、孤独时,笔下的月就带上了不同的感彩。“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是借月亮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

关于月亮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 李白 月亮 审美意蕴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浪漫诗仙”、“盛唐骄子”之称。他的诗是“盛唐之音”,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想象构成了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李白式诗歌的特色。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蕴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及大江、长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绝无仅有,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984首)涉及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蟾蜍”、“嫦娥”等月亮的代称。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月亮意象极为丰富。在他笔下的月亮,就其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其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其景物而言,有“山月”、“海月”、“云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冰月”、“石上月”;就其地点而言,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就其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另外,还有“孤月”、“新月”、“高月”、“归月”、“薄月”、“禅月”、“梦月”,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李白与月的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可以说,它“像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成了诗人的化身”。

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明月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月亮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

月亮有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之意,李白经常用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在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的同时,追求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水芙蓉的美。“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月亮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显得那么纯净无瑕;“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虚名;“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的正直形象;“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

高远情怀和孤高的出尘的高洁心灵。

二、月亮是诗人乡思的寄托

故乡情是中国人根本性的情感。借明月意象来抒发故乡情,是李白的伟大发明。他的《静夜思》是一首无比精粹的东方乡情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以白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他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摒弃辞藻的精工华美;他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描写丰富深曲的内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故土情结。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无怪乎有人赞其是“妙绝古今”。

诗人在另一首诗《渡荆门送别》中写道:“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晚上,江面平静,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人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

三、月亮是诗人纯洁友谊的体现

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同时又用明月表达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再如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的前两句,诗人着意造境,创造了一个月夜优美静谧的诗歌意境。半轮散发着清辉的秋月镶嵌在深蓝色的夜幕上,月光将雄伟秀丽的峨眉山的山影,倒映在澄静的平羌江水上。昔日,李白和友人(“君”)曾在峨眉山下赏月,两人共同欣赏月夜的美景,友情也就在宁静清秀的意境中交融、净化、升华。诗的后两句,仍然从月夜着笔。今夜,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向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进发,准备到渝州(今重庆)去。当扁舟行进到小三峡的时候,眼前的蜀山蜀水和山月,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于是诗人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与友人在峨眉山下,平羌江畔赏月的情景。尽管地点变了,但是山景依然,水景依然,月色依然,这怎能不令诗人怀念起友人呢?于是,诗人无可奈何地发出了“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感叹,含情凄婉,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月”是贯串全篇诗意的意象,在全诗中成为艺术想象的媒介、感情发展的纽带。

四、月亮是离愁别恨的情丝

“明月与相思,闺愁结缘,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幻莫测,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的许多月亮诗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怀念之情,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对人民蒙受苦难寄予了深切同情。如《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通过描写妇女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

另外《长相思二首》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正是由于那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主人公才望月长叹、对月不眠,才有篇末的“长相思,摧心肝”。

再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泣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五、月亮是诗人怀古伤今的感叹

李白游苏州时,登临姑苏台,览古阅今,写下了《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人借历史上人事的变迁,指出了封建君王的荣华富贵不能长久,鞭挞了他们的腐朽生活,并对唐代统治者沉湎于歌舞声色的生活提出了警告。

另一首诗《忆秦娥》,首句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月色之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体,抒发惨淡迷离之慨。下片揭响云汉,描写当年极盛之时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全诗笼罩在一片凄凉的月色之中,怀古伤今之情也愈显悲凉。

六、月亮也是诗人失意孤寂时的伴侣

如《月下独酌其一》。诗人孤独一人,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邀月对饮,千古绝唱,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诗的最后六句更写出了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借“月”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彰显了其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再如《把酒问月》,其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此时,亘古不变的明月就成了诗人对酒当歌的倾诉对象。在月与酒构筑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暂时地逃脱,追寻短暂的欢乐。

关于月亮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意象;月亮的意象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春夜,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掩映着杏花疏影;秋夕,霜月临江,皓皓皑皑,波心犹如跳着万点银烛,大江上下都是明月。于是,以月为主题的诗歌散文便屡见于文史;以月光为主题的歌曲更让人耳熟能详;还有,还有,以月圆为引子而盼望团圆的人生悲喜剧......

一、意象的涵义

“意象”的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的推重,是因为“言不尽意”,直抒胸臆的语言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用意象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 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是以象寓意,“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见于象中。

二、月亮的意象

中国人爱月亮。月亮可以说是中国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仰望长空,皓月千里,于是所有的人对月亮产生眷恋,产生了永远不能解开的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已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那么都有哪些题材的诗与月亮这一意向紧密相连呢,又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怀呢?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月亮的边塞意象

自古以来,征战不断;王朝更替,物是人非;明月成了许多征人吐诉忧伤的对象,也成了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那首《出塞》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历史的见证人。此类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

(二) 月亮的思念意象

我们知道,每当月亮圆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团圆”这个字眼。其实月亮本属于宇宙里一种普通的星星,但是它却成为人们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早已被认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当然与中国古文化的流传有很大的关系。在人们眼里,因为有文化的衬托与对月亮的定格,于是它就被人们认为是团圆的象征。从古至今就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和亲人、朋友团圆。只有对着异乡的明月寄托其思乡之情,月亮是他们倾吐情怀的最好对象,所以月亮在诗人的笔下也就成了“人化”的事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诗人李白“举头望明月”时,心中感慨万分,流露出无尽的思乡之情。我们读之也会产生共鸣,在异乡的亲人及朋友也会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不在家乡的游子。就让这一轮明月传递彼此间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再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明月是恋人之间思念之情的纽带。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宋朝词人苏轼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是他思念兄弟的寄托。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三)月亮的情爱意象

爱情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月光之柔与恋人之柔情,和谐交融。月朦胧,人朦胧。 “月”的意象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间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光的美好,衬托情人约会的美好,是一种多么甜美的画面。至于独守空闺的女子,更是借明月这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韦庄的词中写道“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吐露出女子与心上人离别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 “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晏几道(六么令))又为读者点明了情人幽会的地点环境。云中之月,月下之花,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呈现出一种令人心醉的独特的月夜意境。由此可见,月是美好人儿的知心朋友,是明月把他们的感情联结起来了,故而人们把促成男女好姻缘的人称为月老。

月,伴随了人类文明历史,见证了人类文化的盛衰,装点了普通人的生活,走进了寻常人的家庭,也具有了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方面的特点。月亮成为了“人化”的事物,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公众”意象。淡淡的月光世界不仅仅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也反映出中国文人的心象构成。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月迹》

[2][明]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见于《明代论著丛刊》,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关于月亮的古诗范文5

月亮的情感寄托。在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月是夜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独处时的灵魂栖息地。它常常带给我们一种“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与“融融的相思”,它成为我们情感的诉说对象,有道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所以古诗中的月亮就是“思乡” 的代名词。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首诗成为“望月怀远”的代表作,全诗深情地表达了李白的思乡之情。又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再如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青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 中身陷长安时怀妻之作。全诗构思巧妙,借闺中望月诉说思念之情。其实是作者自己思念妻子,长夜不眠,望月思归。他从头至尾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如何担心等,感情更为深沉,艺术感染力更强。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诗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饱含着苏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苏轼借此表达了既然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是自然规律,那么只要人常在,也能同赏一轮明月了,这是诗人化悲怨为旷达的美好愿望。因此,上述古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情感的意象了。

月亮的阴柔之美。人们常把皎洁的明月,喻为荡漾澄澈的湖水,这是因为“似水柔情” 道破了月亮阴柔之妙韵。正如古人曰:“月者,阴之宗也。” (《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 (《大戴礼》)即说明月亮的阴柔之美表现在阴柔之“道”上。如追求和谐团圆,善解人意,宽容忍让,谦和恭敬,温文尔雅,这便是月亮阴柔之道的自然“人化”。而其阴柔之美,不仅有纤细、温顺、含蓄等方面的表现,也有缠绵、深沉、纯情、热烈等方面的流露。例如“月上柳梢”,为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喜悦;“晓风残月”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哀伤;“月照高楼”则又是孤寂念想、情到深处的眷挂。月的自然含蓄总是与情爱相连。老子崇阴贵柔,强调虚静、守弱、无为。其精髓就是突出阴性文化,而阴性文化正是以月亮为象征的“阴柔” 之“道”。所以,月亮文化的“阴性” 特征与老子的“阴柔” 哲学正相吻合。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此诗从“望月” 这个颇具阴美内涵的举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将读者引上了苍穹中的明月,又从明月牵引到天涯,再延及到万里之外的“远人”那里,从而刻画出静谧幽远的氛围,充满了深切的思乡怀远的情感,营造出寄兴深远而又清新明洁的意境。尤其在唐代边塞诗中,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用明月跨越时空的隔绝,将月亮化成了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的阴柔之美。

月亮的禅宗哲学。研究表明:佛学中所谓的“以指指月”,即禅师引导、启发弟子悟道。“禅”就是月,语言就是指头。禅师们经常通过对“风、花、雪、月”的吟咏,来说明禅理,来表达追求的宁静淡远的心境。所以,月亮就是禅的境界。例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寒山禅师语) 又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佛学与中国文化相融已久,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月境与禅境浑然一体,万物相溶合一,月光让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光里,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禅宗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大,唐代诗歌中尤其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王维吟唱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清纯宁静的空灵美;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的生命感慨。而“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表达出了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在月光中被淹没或带走的感慨,正如“月光如水” 的流逝一样。至于“秦时明月汉时关”、“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的“秦月” “汉关”;“淮水” “旧月” 无不是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些诗歌中,“月” 的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自然造化,竟然成了诗人人生如梦,时过境迁,以及人生苦短的“修短随化”的哲学思考。

关于月亮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诗歌 月意象 解析

意象,是抒情文学特别是诗歌的主要构件之一。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即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结合和统一。意象要有象,即形象、物象。物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山即是山,水即是水”。但当诗人把它作为抒写性情、流泻感受的载体时,这些客观物象也就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正如另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诚哉斯言!

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一个绚烂的意象库,这个绚烂的意象库又衍生出了许多不朽的诗作。从一些特别的意象入手来解读古典诗歌,或许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譬如说月亮,咏月诗数量众多,蔚为大观,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诗词中咏“月”的佳句也俯拾即是,细细品味起来,诗人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而蕴蓄了多重含义,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正所谓一样明月别样情,一轮明月万卷诗。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月”意象可分为以下几种:

思念幽情寄明月

“月亮圆的时候,思念也圆。”(汪国真语)正因月到中秋这个团聚的日子分外明,分外圆,月也就自然地成为诗人期盼团圆、望远思归的载体。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羁旅在外,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日子里,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正是这样一首首千古绝唱写尽了思乡之情。在游子的眼里,月是故乡明,天各一方,共对明月,不是“不知秋思落谁家”,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在征人眼里,关山难越,唯有这轮明月可以带着他们的梦,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在思妇眼里,则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除了思乡,诗人往往借明月望远怀人。“我寄愁心以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把心寄明月,朋友随月收,情谊传千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思念弟弟苏辙(子由)之手足情,一变而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祝愿美、思念情。望月怀人,从《诗经·陈风·月出》发轫,至“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月亮已然成了怀远思人最常见的意象,凝聚成一种积淀的审美意识,而广泛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以及以后的诗词文赋中。

离愁别恨托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月圆喻团圆,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生查子》)别后的时间是这样的长久,女主人公望着天上的月儿满腔愁怨,楼上的月儿,无论东西总是随着江楼无别离,而君却不知何处去;一方面却恨君如江楼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才暂圆满了一回,便又亏缺,不知何时才得永团圆。一次次盼团聚,一次次落空,满腔愁怨都寄托在明月之上。

又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诗人看似无理地嗔怪,却是借月抒写浓重的离愁别绪。黄庭坚的“满川风月替人愁”,则是移情于物,也是赋予明月人的思想感情,将愁绪寄托在明月身上。在诗人看来,明月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心灵,并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

苍茫时空共明月

月有阴晴圆缺,又有规律的循环,但人事的兴衰,朝代的更迭,与那亘古不变依旧东升西落的月相比如白驹过隙,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发出时光飞驰、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人间不知流转了多少英雄豪杰、凡人庸才,而“月”仅是相似,其实又何止是相似,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面对那“年年今夜,月华如练”(宋·范仲淹)的永恒意象,多少人发出感叹。“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六朝建都之地,山水依旧,惟有旧时之月,还来相照而已,物是人非。六朝骤兴骤亡,月亮是这一段悲凉的历史的见证者。那“秦时明月”尚照汉家宫阙,那古时明月,今日依旧朗照九州,只是物换星移人不同。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成为苍茫时空的见证人。明月长在,而人生苦短。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常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感慨,呈现出古人朴素的哲学思辨和跨越古今、深邃的时空意识。

美好高洁藏明月

月因其高挂中天,其色或珠黄,或乳白,纯洁动人,于是诗人多把月亮作为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用来表现人的高洁。“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屈原《涉江》)以日月作比把对屈原的赞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屈原的爱国忠君气节,可谓代代知识分子的楷模。“知君用心如日月,侍夫誓拟同生死”(唐·张籍)同样以日月并提来表示认为对方用意的光明磊落。“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唐·李白)这更是臆定了月的高贵。

又如“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明月则象征着诗人美好的人格理想,“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并且须仰视才见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

知情达意邀明月

在诗人与月共存的时空,月不再是宇宙间一颗行星,只会发出皎洁的光,而是成了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可人。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唐·王维)的无语助兴,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的痴情相伴,更有“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不出”(宋·杨万里)的调皮嬉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中,明月可代人相伴相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唐·李白)中,明月可与人交流。原来,在诗人眼中,明月也可是有情人。

状景写境借明月

月挂中天,月光铺洒大地,或朦胧,或明亮,或清幽,或冷峻,而赏月之人心境各不相同,于是文人笔下描述的月色也各有特点,为诗歌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渲染了不同的氛围。“月出惊山鸟”的幽静明亮,“明月如霜”的冷艳凄迷,“月光如水”的清丽迷人,“鸡声茅店月”的清冷苦寒,无不令诗人们挥毫写意,写下“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清凉感受。王维守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谢灵运体味着“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冰寒,孟浩然感悟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寂寥。杜甫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空阔,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辽远,苏轼有“明月夜,短松冈”那让人寒从胆边生,泪从腮边落的清冷。

面对无限的月色,诗人涌发了多少灵感,夜因月而有了生气,月因夜而尽显其意。诗人的心灵正是在无边的月色中才得以思接千古,慨天地之茫茫,收万物于笔端。

月,这古今共赏的意象,细究起来意蕴竟如此的丰厚,能理解了它的深层含义,自是对古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读,更是丰富自我情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