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谚语范例6篇

关于长城的谚语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1

我发现法国人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平时说话侃大山很喜欢夹杂几句民间谚语,特别是中国谚语。而且,法国人每每在引用之前往往要加上一句“中国谚语说得好……”,以便加强语气。在一次有关教育问题的国际会议上,我听到法国的一位代表发言说:“有一句中国谚语说得好:如果你为未来几个月担忧,那么你应该去种粮食;如果你为未来几年担忧,那么你应该去种树;如果你为未来几个世纪担忧,那么你应该去教育后代。”虽然句子长了一点,不怎么原汁原味,但听上去分明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

在法国我还听到过比这更长的“中国谚语”。那是在法国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位满腹经纶的法国教授引用了一句“中国谚语”,听上去和绕口令一般:“对知道自己无知者,教之;对知道自己有知者,听之;对不知道自己有知者,醒之;对不知道自己无知者,远之。”不知这句话是不是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或者老子的“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演化而来。但是我敢肯定另外一句法国人挂在嘴边的“中国谚语”的意思肯定是有点走样了:“人过四十,毛病改不了,”孔老夫子原来说的是“四十而不惑”嘛!

如果说上面几个例子还能找一点中国谚语的影子,还有很多流行在法国的“中国谚语”实际上只能说是法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谚语。我听到过法国环境部长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一句中国谚语“我家的墙属于邻居家的”,我怎么也想不清楚在正宗的中文里应该怎么表述。类似这样让中国人迷惘的“中国谚语”还有很多,比如:“不急的工作要快干,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去慢慢地完成那些紧急的工作”、“即使一张薄纸由两个人来承担也会更轻一些”、“人生太短,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字”、“在黑屋里找黑猫不易,特别是那黑猫根本就不在屋里的话”。还有“一卷不成春”。这后面一句需要特别解释一下。法国人都喜欢吃中餐,而法国的中餐馆最著名的头道小菜就是春卷,也就是“春天里的卷”。法国人吃“春天里的卷”多了,有感而发,所以说“一卷不成春”,有点“独木不成林”的意思吧。

法国人一说谚语就喜欢冠以“中国”二字,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崇拜,另一方面纯属“拉大旗、做虎皮”,以增强自己言谈话语说服力。钱钟书先生《围城》的创意我一直以为是取自法国谚语,至少也是西方的谚语。可是最近我在一个专门介绍中国谚语的法国网站上居然发现“婚姻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也被列为“中国谚语”!说到婚姻,我还听到过“不忠实的女人内疚,忠实的女人遗憾”这样非常西化的“中国谚语。”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文化差异

一、谚语概述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能够给予建议或说明普遍真理的一种广为人知的短语或句子。武占坤、马国凡合著的《谚语》从谚语的性质出发,把“谚语”定义为:“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一种现成话。”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The genius,wit,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一个国家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在谚语中表露无遗。)人们长期置身于某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该文化影响,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角度,这些都会在谚语中得到体现。

(一)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各民族的谚语均体现出地域特色。英国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漫长而曲折。英国人民喜爱海洋,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与海洋、水运业关系密切,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其很多谚语取材自海洋。例如:

A life without a purpose is a ship without a rudder.(人生无目标,犹如船无舵。)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洋训练不出熟练的水手。)

Any port in a storm.(船遇风暴不挑港。)

There are more other fish in the sea.(海里还有很多别的鱼;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游泳。)

Give your own fish-guts to your own sea-maws.(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中国虽然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中华文明却是发源于内陆,海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神秘的象征。以海洋为题材的谚语很多,但常偏重于海洋的浩瀚无边,以教育劝诫人们。例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衍生出特定的谚语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大都生活在亚洲大陆,自然关注的多是内陆的名山胜水。例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

不到黄河不死心。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有很多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它记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结晶。例如: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风大雨就来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地走。

英国属海洋性气候,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过去的寒风,西风则是从大西洋吹过去的温暖、湿润的风。因此,预示春天来临的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讴歌: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 h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or beast.(风气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气西方,气候最佳。)

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来自太平洋温暖的东风吹至我国大陆,在汉语里东风即春风,如唐朝诗人唐彦谦《春草》中所描绘的那样:“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韩《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与英国相反,我国的西风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秋风起,寒风瑟瑟、满目萧条。如晏殊《蝶恋花》中有:“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民族心理及价值观念

正如谚语“So many countries,so many customs.(各国风俗,各有不同。)”所言,由于分处亚欧两大洲,遥远的距离造成中英两国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迥异,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与好恶差别很大。这种差异,在其谚语中会得到某种形式的反映和承袭,再现各民族文化的情调和趣味。

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能很好地说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对狗的态度为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视狗为畜生,都有一种厌恶之情。现在,随着养宠物在我国的升温,狗在中国人家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人们对狗的看法依然没变。这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结晶,大量的谚语中都充满了对狗的不满。如:

狗仗人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眼看人低。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看门、打猎,又可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因此,他们对狗有种爱怜情感。英国人爱狗,在英文句子中,英国人都用“she”或“he”而很少用“it”指代。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大多不含贬义。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My boss is a jolly dog.(我的老板是个风趣的家伙。)

David works like a dog.(大卫工作真卖劲。)

除动物之外,还有含水果、蔬菜的中外谚语,如汉语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讲的是这两种蔬菜对健康的好处。因为在我国萝卜和姜是非常普遍的蔬菜,被运用到谚语里则恰当地表明了其对人身体的益处。而在英国人眼中,这两种东西并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要传达出同样的涵义,英国人用另外不同的物品――苹果,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身体好。)因为在英国,苹果才是最普遍的食物,吃苹果会令你永葆健康。又如:When the apple is ripe it will fall.(苹果成熟,自然会落下/瓜熟蒂落。)

(三)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西方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超出了狭隘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因此,英语里有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God,devil,evil,heaven和cross等概念和词语可以说家喻户晓。它们表现了人们的爱憎,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并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如: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为金钱替上帝效劳的人,为更多的钱也愿被魔鬼驱使。)

Hell is wherever heaven is not.(不是天堂的地方,即是地狱。)

The devil lurks behind the cross.(魔鬼躲在十字架后面。)

《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在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来源于《圣经》。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再如:

Gossiping and lying go hand in hand.(爱说长道短的,必然会撒谎。)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才智胜于珠宝。)

A good name is rather to be chosen than great riches.(宁要美名,不要巨富。)

我国信仰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其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如:

平时不烧香,临时报佛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因此,像“鬼”、“道”、“仙”等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词语常出现于谚语中。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

儒家学说记录了孔子等先辈的言行,反映了他们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是中国人修身治国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四)历史文化

谚语深深扎根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谚语常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典故谚语大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及西方经典著作。基督教教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有许多谚语出自圣经故事或反映宗教思想,体现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共同人性。如:

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智慧的价值高于珠宝。)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源泉,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不断从神话中汲取营养。因此,英语中有许多谚语涉及古希腊罗马神话。如:

The tortoise wins the race while the hare is sleeping.(兔子睡大觉,乌龟才得胜。)

The grass is often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fence.(邻岸芳草绿。)

Don’t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不要杀死下金蛋的鹅。)

莎士比亚的戏剧真实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现实,其作品之多、之精令其他作家望其项背,成了产生谚语的沃土。如:

Lend 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掉你的朋友。)

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聪明的父亲才了解自己的孩子。)

来自其他英语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的谚语。如: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三岁看老。――英国诗人华兹华斯,My Heart Leaps Up)

Never say die.(永不言败。――英国作家狄更斯,Pickwick Papers)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 to fortune.(有妻室子女之人已将自己押给了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

来自西欧各语言或涉及历史人物的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再如:

Familiar paths and old friends are the best.( 熟路易走,老友易处。――源自德语)

Give a helping hand to a man in trouble.(对危难者应授之以手。――源自拉丁语)

Napoleon himself was once a crying baby.(即使是拿破仑,也曾经是哭哭啼啼的婴儿。)

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谚语,它们在人类文学史上如繁星闪烁、耀眼璀璨,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等,皆为汉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颇有警示和教育意义。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关公面前耍大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结语

作为人民生活经验结晶的谚语,它是人类智慧的闪光,包含特定的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准则的概括,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还是该民族历史人物、事件、神话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它发挥着启迪人生、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等社会功用。正如“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which are brief and pithy.(国家的智慧寓于谚语,它们精辟而简练。)”所述,谚语像一颗明珠,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翰余.常用英语谚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郑家顺.英语谚语5000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王德春主编.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3

谚语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集体创造,对客观世界规律进行概括性总结的独特文学形式。其多在民间口头广泛流传,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寓意深长。谚语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2、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社会活动经验的总结;3、对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些认识。志书对谚语的记述要系统的反映出一个地方民间文化的整体特点,突出其民俗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

要处理好谚语入志的归类问题。谚语的辑录入志,历来是新编志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目前出版的新编市、县志中,绝大部分都记载了当地的谚语,但所归属的篇目部类不尽相同。主要有几种情况:1、归类到“方言”所属内容中。如《昌邑县志》,将“谚语”归类到“方言”篇中,设“俗语、谚语、歇后语”一章,三者内容并例进行记述;《青州市志》和《萧山县志》中将“谚语”归为“方言”章里的一节进行记述。2、归类到“文化”类内容中。如《临淄区志》,将其归入“文化卷”下第八章设“谚语”一节。3、与方言并列安排。如《兴国县志》中将“方言、谚语、歇后语”并例合并记述。4、仅在“方言”的记述中例举廖廖几条谚语,并没有将谚语内容单独立目。如《平度县志》,仅在方言内容中例举五条谚语。根据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笔者个人认为将“谚语”归类到“文化”篇中的民间文化内容中还是比较合适的。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自然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民间文学,是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于民间、简练而通俗,并不断的由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形式。它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经验、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意志。谚语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创作,广为流传且高度概括的至理名言。这些高度概括的语言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志,也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例如:“勤劳就是摇钱树,节约就是聚宝盆”。、“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黄金不为贵,安乐值钱多。”等等。这些谚语语言风格通俗易懂,简约上口,寓意深刻。谚语既蕴含哲理,又富有诗意,但和诗词还有所区别,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创作后,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文学性不象诗那般遵循固定的格式和体裁。

《辞海》中关于谚语的解释为“俗语的一种”。这里的“俗”,指民俗,即流传于民间,世代传承,并且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的习俗。从本质上说,谚语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变化的动态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是一种民间文化,其传播途径是以人作为主要载体的;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总结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形成的语言形式,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升华。归根结底,谚语属于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从属于民俗范畴,更属于文化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谚语归类到文化的民间文学中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在设立篇目结构的时候,文化篇中分别设置有“民间文学”与“民俗”两章时,“谚语”归类到“民间文学”一章为宜。

也有一些修志工作者认为,谚语的语言风格带有一定的方言特点,将其归类到“方言”中去也有一定道理。其实不然,因为无论从谚语的产生和属性上看,它的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它的归类方向。更何况各类文化形式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方言特点,如: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和戏剧等等。显然,把诸多文学体裁的内容都放入“方言”是不合适宜的。

有的县志将“谚语”与“俗语”、“歇后语”并列记述,也有的县志是在“谚语”章下设“农谚”、“俗谚”、“歇后语”三节。上述两种情况对“”谚语、“俗语”、“歇后语”三者关系的处理均有待商榷。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三者的概念。我们来看看《辞海》关于俗语的解释: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指谚语、俚语以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由此可知,俗语包括谚语。因此上述事例中,将谚语和俗语内容作并列记述是不恰当的。谚语和歇后语都属于常用的固定短语,即熟语的范畴。在《辞海》中关于“熟语”的解释内容中:指语言中定型的句子或词组,使用时一般不能随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从这里看出,歇后语并没有包含于谚语之中,二者是并例关系。因此说上述第二种情况中,有的县志将歇后语包含于谚语中也不是恰当的。

要注意谚语辑录的科学性。谚语的收录,并不是有闻必录,要按照一定的收录标准科学的进行选择。(1)收录的指导思想,要注意突出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突出地方特点,就是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多收录一些能够表现本地方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特点的谚语。各地共有的谚语要尽量少收录或者不收录。如山东的长岛县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四面环海,以渔业生产为主,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特点非常突出。如收录“谷雨前后东南风,鱼虾靠近海边行”等谚语,就能很好的突出这个县的地方特点。突出时代特色,就是谚语的记述,要反映出志书断限内各个时代的主旋律和主要特征。尤其是要突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时代特点,记述一些突出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谚语。如:“”爹亲娘亲不如共产党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包产到户,包穷变富”,“联产联心,种出黄金”,“”大锅饭养懒汉,“责任田,又治懒来又治馋”等等。这些谚语都突出的反映了时代特点。

(2)记述的谚语要有深刻的哲理。谚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志书收录谚语的根本目的是更好的为现实服务,因此在谚语收录选择的把握上不能盲目追求谚语的文学性,光顾表面的上口和简约,忽略其内在的丰富寓意。如“天黄有雨,地黄有风”,“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若要凡事好,老大先敬小”、“水太清无鱼,人太谨无智”等谚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3)谚语的收录不盲目追求谚语的文学性,不等于放弃谚语的文学性。在收录的原则上,要坚持谚语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有机的统一。谚语既然属于民间文学形式之一,就一定要有文学的特点,如果把其他文学体裁比作山珍海味的话,谚语就是有着浓郁地方风味的家乡菜。它同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一样,也应寓教育、启迪、哲理于文学形式之中。这就要求在收录谚语时,在注意思想性,通俗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语句严谨、精练,读来上口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注意语言文字自身文学美的同时,在寓意上也应注意雅而不俗。如:《XX县志》收录了这样一条谚语,“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把子女比喻成驴和猪,难免有粗俗之感。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等值理论;俄语谚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69-02

一、翻译中的“等值理论”

翻译是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碰撞。在翻译活动当中,每种语言词法、语序、遣词造句、话语标记的各方面都独具一格,每种语言用于表达民族独特性和其文化特征的词汇都很丰富。而翻译要达到等值,才能使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达到相同的理解,并进行沟通和交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翻译名家都对等值理论一直争论不休并积极探讨。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奥多罗夫认为:“翻译是将已用一种语言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整体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而完全表达出来的活动”。而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我们与俄语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上汉语和俄语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难题,难以实现翻译的完全等值,使读者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俄汉语谚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俄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有:

(一)起源的差异

俄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俄语谚语中有大部分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例如:

“Зелен виноград не сладок”(可望而不可即)

“Ай,Моська!знать,она сильна,что лает на Слона!”(不自量力)

出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而汉语文史学家则认为汉语谚语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例如:

“幸福胜过金钱”(Счастье дороже богатства)

“看病请医生,学艺找能人”(У врача лечись а у умного учись)

(二)不同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奉东正教,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俄语谚语。例如:

“На этом свете помучимся ,на том порадуемся” (人间受些苦,天堂享清福)

“От бога отказаться——к сатане пристать” (背离上帝,就是靠近魔鬼)

而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为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例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Возле пылу постой-раскраснеешься,возле сажи-замараешьс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Гром не грянет,мужик не перекрестится)

(三)地域差异

由于地域不同,习惯也不同,译者必须要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例如:

“Не всё коту масленица ,будет и великий 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

这里的масленица送冬节,一般在大斋前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大斋一到人们将禁止食用一切奶肉制品。意思是别看现在大吃大喝,大斋马上会到的。

这些文化差异使俄汉互译时存在很多问题。在翻译俄谚语时直接机械式的复制原文的形象、比喻等信息,不符合汉语思维习惯,影响读者的理解愿望。对俄国国情文化知识了解太少,理解不准确,意思表达不清楚、用词刻板、生硬、词不达意。不能使读者理解其内在含义,达不到翻译上的等同。

三、俄谚语翻译的等值情况

俄汉民族的思维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很多共同之处。对于俄谚语翻译,可以根据俄谚语在汉语翻译中的等值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一)完全等值

完全等值是相对性的概念,就是说,有些俄语谚语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形式,因此可以把这些谚语译为含义相同,形象、修辞色彩也基本一致的汉语谚语。例如:

Настроение у товарищей приподнятое,нам нужно,каковать железо,пока горячо,и немедленно взяться за работу.

同志们的情绪高涨,我们要趁热打铁,立即着手工作。

После того ,как товарищи пришли в движение ,Володя чувствует себя как рыба в воде:все трутности были для него разрешены.

同学们发动起来以后,瓦洛佳如鱼得水,一切困难都解决了。

Если это я виноват ?Нет ,одной рукой в ладоши не хлопнешь!

这难道是我的错吗?不,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些谚语说明中俄文化之间、思维方式有很多相似和相通之处。

(二)部分等值的俄语谚语

由于民族形成的历史不同,俄汉谚语的使用习惯也不同,俄语中有不少谚语的字面意思、内在含义、寓意哲理均与汉语谚语相同,只是词语形象部分不同,可将谚语适当加工,既保留相同的形式,突出各自语言的特点。例如:

Болезнь входит пудами ,а выходит золотниками(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个谚语中相同的词义部分是“болезнь входит”和“выходит”“病来”和“病去”俄语中常用度量单位作修辞手段,因此用“пуд”和“золотник”汉语中用“山”和“丝”来表达“生病容易,治病难”这一思想。例如:

Что город,то норов,что деревня,то обычай(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这里的“город(城市)”和“деревня(农村)”和汉语里的“千里”和“百里”同属空间的概念。

这些相似不是翻译上的独具匠心,而是俄汉两种语言自身的特点。

(三)非等值情况

有些俄语谚语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谚语,因此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的谚语用汉语中的一般词汇表达出来,进行解释性翻译。这类语言的含义已经失去联系,翻译时可采取“意译”。例如:

Новые хозяева ,новые порядки(新主人,新规矩)一朝天子,一朝臣

Ложка легтю и стортика бочку меду(一勺焦油坏一桶蜜)一条烂虾搅了一锅腥

Лучше смерть стоя ,чем жить на коленях.(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在很多时候原作与译作的完全等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翻译等值理论对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俄语谚语翻译中,等值理论的存在,使谚语翻译更加生动传神,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了其思想和内涵。通过对俄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和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使两国人民互相吸引,了解了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了视野。

参考文献:

[1]蔡毅,段京华.苏联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关林.翻译等值理论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Комиссаров В.Н.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М.,1990.

[5]吴国华,王铭玉.语言翻译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

[6]王金花,张丽.俄语谚语翻译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5

商业的谚语

根扁担五尺长,城乡交流架桥梁

工农是主业,买卖是媒介

农辟地,商致物

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器械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通商惠工

旱天不旱地,旱地不旱市

未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民以食为天

常见的谚语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好汗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好汉死在战场,懒汉死在炕上。

好花开不败,好事说不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好客的朋友多,好说的废话多。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河长多滩,路长多弯。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虎吃人易躲,人吃人难防。

虎到中堂,家败人亡。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虎死不变形,狼死不变性。

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

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

话多了不甜,胶多了不粘。

经典的谚语

会打会算,钱粮不断。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会过不会过,少养张口货。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会说的说一句,不会说的说十句。

会笑的人笑到最后。

会写的坐着,会唱的站着。

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火烧一大片,水流一条线。

火要空心,人要虚心。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货买三家不吃亏,路走三遭不陌生。

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积少成多,积恶成祸。

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家常饭好吃,常调官难做。

家合万事兴。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商业的谚语相关文章:

1.商业成功格言 

2.关于商业的实用谚语有哪些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6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2-03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方梦之.2004:186―18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二、英汉谚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地理环境、习俗、宗教、历史等密切相关。作为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英汉谚语,与各自文化密切相关,传达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本国信息,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指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它极大影响一国文化的形成和改变,对各国语言的特点也起决定性作用(包惠南,2001)。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英国为例,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

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

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

To keep one’s head above,water(奋力图存)

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

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它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

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

hook 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不要班门弄斧)

与英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不同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中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汉谚中“有眼不识泰山”,我们知道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汉谚中用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事物,以此来比喻那些显赫重要的人物。又如:“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在英语中是无法找到相同的谚语的。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挥金如土、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瑞雪兆丰年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国或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英汉谚语中很多都与习俗有关,其中的形象不管相同与否,涵义却差别很大。

首先,最典型的是中英两国对动物的态度差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尽管现在越来越多人把狗当宠物,但狗的贬义形象却仍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英语国家大多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英语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如: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老狗不乱吠,指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另外,龙在中英语言中有不同的涵义。对中国人而言,龙是神圣的,被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因此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封建帝王自称真龙天子,穿“龙袍”。许多人对子女都“望子成龙”,但如果翻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不可理解。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邪恶的怪兽,能喷火,有三头六臂。因此在英语言国家中很少含有dragon的谚语。

(三)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等;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等;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梁茂成,1995:36―38)。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 (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英语文化中受宗教影响更深,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文化基本上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有关的谚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老鼠一样穷)。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英语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

(四)历史典故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巨大。谚语好像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历史变迁。英汉两种语言包含大量由历史文化典故形成的谚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与翻译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涵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凯撒征服不列颠,英国历史上,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存在,从今天的英谚中可以发现历史的痕迹。如当你翻开一本中型英语字典,在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人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及其文化对不列颠的巨大影响。

除了历史,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则是出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汉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

汉语谚语同样也有来自历史传说和神话典故的。如来自文学作品的:“三顾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来自历史典故的:“四面楚歌”、“完璧归赵”;来自民间传说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如:“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到”等等。这些具有明显民族特点的词语都与汉文化有紧密的联系,都包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那么,面对中英文化差异,我们怎样才能对英语谚语作最贴切的翻译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t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惠南,2001:163)。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易于说理,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Nit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包惠南,2001:164)。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李红,2001:62―65)。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提供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则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民族色彩很浓,西域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文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言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常见的例子如下: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ears.(隔墙有耳)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

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二)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heel 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 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4.When Greek meets Greek, and then comes the tug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争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三)等值译法(equivalent translation)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提供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2008:93)。如: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说曹操,曹操到)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liberal translation)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地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What is a workman without his tools?(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丰富和变化的。作为语言固定形式的英汉谚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比较英汉的文化差异不仅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也增进了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两种文化,译者就不能精准地翻译。希望通过本文,译者能对中英谚语有更多了解,也更熟悉两种文化背景和翻译技巧,以期他们在翻译时能时刻意识文化差异,用更完美的译文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2)

4.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

5.常晨光.英语习语的人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6.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

9.李红.从英汉习语看民族文化特征[J].山西大学学报,2001(4)

10.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11.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6)

12.唐亮.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8(4)

1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1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上一篇放诞不羁

下一篇牡丹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