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赠别诗范例6篇

王昌龄的赠别诗范文1

关键词:旗亭画壁 王之涣《凉州词》

中国诗歌的发展到唐朝时达到巅峰,无论是音乐性或者是形式美都臻于完备;字数以及平仄的规定使得唐诗每一首都非常地精美,读起来抑扬顿挫,具有声律上的和谐。根据古籍记载唐诗是可以演唱的,只可惜却没有留传下当时的诗谱。

在盛唐时期,塞外辽阔的风光,英雄策马的景象,抛头颅、洒热血,建功立业,是每个好男儿心中都有过的梦想。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昌龄,都是其中佼佼者。他们的作品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共鸣,也被人们所广为传唱。

《集异记》里便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开元年间的某一天,天上正下著小雪,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风尘朴朴地来到一家酒店,三个人在上面喝着小酒,忽然有梨园的十多个伶官登上楼来举行宴会,三位诗人便避到了旁边去,找个有火炉的角落,一边烤火、一边看热闹。又过了一会儿,四位非常美丽的歌妓陆续上楼来了,酒席间乐声响起,演唱的全是当时最流行的诗歌。三个诗人看得热闹,就私下打了个赌:“我们三人哪,各自都有名声,总是分不清谁比较好些,现在我们就偷偷地观察一下这些歌妓所演唱的诗歌,如果谁的诗被演唱的最多,那就是最杰出的诗人了!”

不久,一位歌妓打着节拍开始唱了,正是王昌龄的创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举起手来在墙壁上画了一痕,说:“哦,一首绝句了。”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歌妓唱起歌来,是高适的诗,高适也学王昌龄在墙壁上画了一条线。第三位歌妓开口也唱起来了,竟然又是王昌龄的创作,王昌龄在墙壁上又画了一条线。这时王之涣有点不是滋味了,他想,自己成名已经那么久了,怎么可能输给另外两位诗人呢?于是他手指著歌妓当中最漂亮的那一位说:“刚才那几个全都是三流的乐工呀,唱的也是一些下里巴人的词罢了,待会儿这位歌妓开始演唱时,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一辈子都不敢跟你们相比了!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就要在这里跟我下拜,拜我为师呀!”

于是三个人嘻嘻哈哈地开始等待。很快的,这位梳着双鬟的美丽歌妓开始演唱了,唱的正是王之涣的作品。王之涣得意极了,笑着对另外两位诗人说:“怎么样,乡下人!我可不是吹牛的吧!”三人哈哈大笑。歌妓们不知道旁边的客人为什么大笑,便跑来询问;王昌龄便告诉他们打赌的事,乐工们才知道三位大诗人就在身旁呢!赶快请他们过来一块儿喝酒。于是诗人和乐工们坐在一起共同欢歌畅饮,直喝了一整天才尽兴而归。这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王之涣压倒众人的诗作就是《凉州词》。《凉州词》,原本题名为《出塞》,“凉州”是曲调名,表示它是按照凉州,也就是现在甘肃河西一带地方乐调而歌唱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诗描写塞外苦寒景象,并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与思乡愁绪。整首诗就像一幅壮观无比的图画,首句与天相接的视野描写出了黄河的极度辽阔,接着荒烟孤城、万仞高山,映衬出戍边将士们生活的苦寒,离乡在外深刻的寂寞。最后,诗人巧妙地使用杨柳与春风的双关意,点出皇恩遥远,归乡的无望。

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也是国家最重要,离境最遥远的一道防线,驻守于此的辛苦可想而知。诗中羌笛所怨恨的“杨柳”,其实指的是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折柳赠别是唐朝盛行的风俗。杨柳,是河岸旁常见的植物,古人远行通常乘坐舟船,因此送别也往往就在江边。杨柳的“柳”字与挽留的“留”字谐音,柳条纤长随风而动,又像纤纤素手的招引挽留。折柳相赠,不只因它随手可得,更代表了一份依依不舍的情意!虽然行人终究是挽留不住的,但无论他去到何方,舟停处,必然看见江畔同样青青的垂柳,想起相送的故人。家乡的美好,伊人的痴心,千丝万缕的思念与愁绪,都与杨柳结合成了不可抹灭的记忆。

将士吹奏《折杨柳》曲,正暗示了思乡的情绪,然而杨柳又怎可能在荒芜的塞外生长呢?诗人于是干脆借题发挥,责怪起了春风,春风不至,才使边关草木不生呀。这春风,暗喻了朝廷的恩德。高居宫廷的帝王,在安逸的生活中也许早已遗忘这些拚死捍卫家园的士兵了呢,更不用提返乡轮调的日期了!何须怨”三字,其实是说怨也没用,诗人不以心酸涕泪作结,反而用豁达的语调表达了离情与讽喻。

王昌龄的赠别诗范文2

关键词:鬼哭;王皞迪;毕际有;王氏一家言;鹭溪轩诗稿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鬼哭》一文,说的是清初淄川遭谢迁之变后,王皞迪借住北直隶学政王昌荫房屋,众多鬼魂向他呼喊诉冤,遭到王学政喝叱之事。文中的王皞迪,从现有资料来看,其生平事迹及著述鲜有记载。

《王氏世谱》及《王氏一家言》中有王皞迪的小传,对其生平事迹记载较为简略。目前见到比较详细的资料要算毕际有撰写的《赠四甥皞迪》,从中可以大概了解王皞迪少年至中年的部分情况。另外,《王氏一家言》收录了王皞迪的不少诗文,从中也可以窥知他的部分活动迹象。

一、姓名辨析

淄川窎桥《王氏世谱》记载:“王砖,字皞迪,行四,庠生。赋性狷介,虽有势要,不能易其志。博涉群书,手不释卷,兴至则饮酒赋诗,以自畅其幽怀。安贫乐道,淡如也。著作甚富,著有《鹭溪轩诗稿》一卷,藏于家。子二:孺长、孺健。”般阳窎桥《王氏一家言》中王皞迪的小传与《王氏世谱》中的记载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称王皞迪为“鹭溪公”。“鹭溪轩”是王皞迪的书斋名,此处以其书斋名称呼王皞迪,当系尊称。

王皞迪的祖父王衮是窎桥王氏八世孙,生有五个儿子,其四子弘焘,即王皞迪的父亲。王弘焘是窎桥王氏九世孙。查阅《王氏世谱》:“王弘焘,字明吾,行五,加御守备。子四:垩、埝、砖、均。”王皞迪名王砖,是王弘焘的第三子,叔伯兄弟排行第四,是窎桥王氏十世孙,与王鳌永(字克巩,清初户部侍郎兼工部侍郎)的孙辈王敷正、王观正等人是族兄弟。王观正等人即蒲松龄在王家坐馆授徒时的馆东。王皞迪与他们都是窎桥王氏三世王俊的直系后裔。

王皞迪的名字在《王氏世谱》中写作“磚”(简化字为“砖”),其他兄弟的名字分别是垩、埝、均。笔者推断,“磚”应为“塼”,族谱中写作“磚”,可能是修族谱时撰稿人书写之误。之所以得出此结论,是因为古人,当然包括现代人,亲兄弟在取名时,一般是用偏旁相同的字,以表示血缘关系亲近。如王砖二伯父弘绩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仁沛、仁洽、仁济,都带“水”字旁。《王氏世谱》中王砖三个兄弟名字都带“土”字旁,唯独王砖的名字带“石”字旁,自然讲不通。笔者翻阅《淄川县志》时,发现在《艺文志·诗》中有署名“王塼、邑庠生”、诗题《丰水》的一首五言诗,诗云:“平畴开远浦,雨过濯沧浪。菰底鸥惊起,芦根荇引长。喷珠千顷碧,漱玉百泉凉。胜迹凭谁问?仙洲照夕阳。”此诗与《王氏一家言》卷之十三所收录的王砖五律《丰水》内容完全相同,由此可以证明,《淄川县志》中的“王塼”就是《王氏世谱》中的“王磚”。汉字简化后,“磚”和“塼”都简化为“砖”,因此,现今“王塼”、“王磚”均写作“王砖”。淄川窎桥《王氏世谱》续谱的主要编撰人王克贵先生经过认真考证,同意笔者的以上观点,认为“王磚”应该写作“王塼”。

二、少居毕家

淄川窎桥王氏后人、曾任道光年间四川荣县知县的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卷一中转录了毕际有的五言古诗《赠四甥皞迪》,并称赞这首诗“委曲详尽,并其神情意态传出,可作家传读”。这首诗对中年前王皞迪行踪记载较为详细,从中可以大概了解王皞迪的生平。

王皞迪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比二舅毕际有大8岁,与大舅毕际壮同岁,这可从《赠四甥皞迪》得知。诗中说:“癸亥我初生,尔已八岁余”,“比时我长兄,与尔年不殊。”癸亥,即明天启三年(1623),上推8年,即明万历四十三年。再者,周村地方文史专家李国经先生所著《金周村·白阳之光》介绍,毕自严(生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47岁(古人按虚岁计算年龄)时生长子毕际壮,55岁时生次子毕际有,以此推算,与上文所说王皞迪、毕际有生年无不吻合。此外,王皞迪的七古《愁》云:“疏懒已经三十秋,于今疏懒饶奇愁。”诗中说自己写作此诗时30岁。此处的“愁”系指王皞迪因甲申年(1644)明清鼎革而引发的悲痛心情。如按毕际有所言,王皞迪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此年王皞迪正好30岁,也就是《愁》诗中所言“已经三十秋”。

按《赠四甥皞迪》所言,在毕际有出生之年,即明天启三年之前,王皞迪的母亲,即毕自严的大女儿、毕际有的大姐就去世了。毕自严看到王皞迪兄弟们年龄幼小,王家人照顾不周,就把王皞迪和他的哥哥们接到自己家中抚养。《乡园忆旧录》也说:王皞迪“幼失恃,育于外祖毕大司农家,与舅氏通州牧载积先生共读。”从毕际有的诗文来看,没有明确提及是把王皞迪兄弟四人一起接来,还是单独把王皞迪和他的二哥俩人一起接来,不过,通过分析诗文,可以基本断定前来毕家的是王皞迪和他的二哥王埝。其中原因,一是这兄弟俩与毕际有兄弟年龄相仿,容易相处;二是王皞迪的大哥年龄大了,不需要个别照顾,而四弟王均又太小,离不开王家。失去母爱的王皞迪和他的二哥,在毕家尽情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呵护:姥爷毕自严亲自督促他们学习,不时检查功课;姥娘胡氏关心他们的生活,负责饮食起居;与舅舅们一起生活、学习,一起嬉戏打闹,虽说是舅甥关系,却如同亲兄弟,感情融洽,亲密无间。《王氏一家言》中七律《和载积舅携友登青云寺月峰》,记载了王皞迪陪同毕际有和友人一同游览青云寺时吟诗宴饮情景。诗其一云:“催诗莫讶频敲钵,拈纸休夸解种蕉。”诗其二云:“木客亦惊文阵健,诗人强半酒家豪。”七律《霍冲如冒雪远来,旋偕登振衣阁酣饮,步前韵》,叙述了王皞迪陪同冒雪远来的好友霍冲如登上振衣阁观赏美景过程,说明此时王皞迪正在毕家居住。

崇祯元年(1628),毕自严任户部尚书,从家乡赴京就任;崇祯五年(1632)秋,毕自严罢官回乡;崇祯八年(1635)五月,复职进京,旋即回乡,这期间王皞迪一直跟随毕自严生活。崇祯十一年(1638),毕自严去世后,王皞迪仍然居住在毕家,与毕际有兄弟共同读书作文、交流学习心得。他们一般五天聚会一次,讨论时艺、切磋诗文,同时借此饮酒谈心。崇祯十五年(1642),毕际壮进京为父请恤,归来途中染上疾病,治疗未愈,离开人世。王皞迪失去了学业伴侣,于是返回王家,为此与毕际有来往减少了,一个月才相聚一次,聚会时也少了以往的欢乐。

王皞迪是哪一年入学,即考中秀才,现有资料没有任何记载,因此无法考证。

三、遭逢乱世

崇祯十七年(1644),亦即清顺治元年,天下大乱,明军、大顺军、清军交相攻伐,盗匪横行,缙绅百姓不得不离家逃难,躲避战乱。据《赠四甥皞迪》所言:“甲申同患难,三月共山嵎。家食既难遂,余乃风尘趋。”毕际有与王皞迪一起逃往深山,避难3个月,衣食没有保障。此次避难,他们居住在淄川县西南山区的桃花泉村,王皞迪的《桃花泉避乱》、《悲乱》可以为证。桃花泉,据《淄川县志·舆地志·山川》记载:“县西南五十里,村以此名。石穹窿如屋,泉滴沥下注。”桃花泉村今属淄川区岭子镇,大约于元朝时建村,村间有泉名桃花泉,村以泉名。

《王氏一家言》中王皞迪涉及战乱的诗有7首,分别是七律《忧乱》、《桃花泉避乱》、《避乱久不归,午夜不寐》,七绝《张仙院避乱》,七古《悲乱》、《愁》,五古《兵戈鼎沸,群盗蜂起,值官兵忽到,乃投窜无门,爰成鸱夷之什,以发见者之笑》。《桃花泉避乱》诗云:“昔年两度游兹地,为避兵戈今又来。径僻无妨为客剪,花残未肯向君开。野人舒啸千岩月,游子衔愁一瓮醅。不审中原谁得鹿,故园回首总心灰。”诗中表露了因群雄争霸中原,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的忧虑心情。《悲乱》诗云:“昔日有客啸白鹿,乃今我亦隐桃花。白鹿逃名因放迹,桃花避乱为无家。无家无家可奈何?天心人事两蹉跎。三百余年鼎革事,令人愁看鲁阳戈。愁去愁来增牢骚,卷我茆屋秋风高。飀飕山畔促叶落,露沾平原起波涛。一日数迁率意指,惊惶到处靡祲止。方才杖履徂西山,又说东皋已耕耔。寄语同人莫怨嗟,多应歧路有微差。不然生死关头处,底事流离未有涯。”表达了诗人为躲避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无奈心情。

按《赠四甥皞迪》所言:“自兹益阔略,谈心凭双鱼。终岁或再遇,总不如当初。”甲申之乱之后,王皞迪、毕际有各自返回家乡,没再住在一起,他们之间联系主要依靠信件。到了年底,形势有所缓和,秩序开始好转,王皞迪与毕际有才再次相见,两人感叹时局变化,纵论天下大事,可是昔日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感觉再也体会不到了。

清顺治三年(1646),高苑(今高青县)人谢迁起兵反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十四日攻陷淄川县城。谢迁占据淄城后,“号召东山党羽数千入焉”(《淄川县志》),大批义军人马拥入城内,还“称号置官属”(《蒲松龄年谱》),即建立国号,设置官署,组编队伍。此外,谢迁义军还杀戮官僚及其子弟,考掠豪绅富户,明末首辅张至发的侄子张泰瑞、清初兵部尚书孙之獬及4个孙子,都被义军杀死。《鬼哭》言说:“谢迁之变,宦第皆为贼窟。王学使七襄之宅,盗聚尤众。”文中的王七襄,名王昌荫,字周祯,是淄川西部王所须(举人,山西应州知州)的第五子(叔伯兄弟排行第七),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明崇祯十年(1637)成进士,先后任河南固始知县、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北直隶学政。王昌荫的家乡苏李庄与毕际有居住的西铺村相距不远,两家均为淄西官宦人家,地位相当,结有姻亲,毕际有的第一任妻子就是王所须的女儿,也就是说,王昌荫是毕际有的内兄。王皞迪暂住毕家时,当与其年龄相仿的王昌荫经常往来,切磋学问,诗词倡和。再者,据苏李《王氏族谱》记载:王昌荫“配曹氏,例赠宜人;王氏,例封宜人。”蒲泽先生在他的《聊斋志异·鬼哭本事考》中推测:王昌荫的继室王氏,可能娶自窎桥王氏,并且是王皞迪的姑辈。由此看来,王昌荫还是王皞迪的从姑夫,他们也有亲戚关系。谢迁之乱过后,王皞迪到淄川城里办事,可能因为王家城里的祖屋被毁,只好到王昌荫家中借宿,于是发生了《鬼哭》所述的恐怖事件。

四、远游晋浙

按《王氏一家言》中王皞迪小传所言,王皞迪著有“《浙东草》、《客晋草》、《仅存草》,藏于家中。”由此可知,王皞迪曾经游历过浙江、山西两地,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远行。王皞迪远游浙江、山西两地,去拜访什么人?有什么目的?同游者还有谁?从王皞迪的诗中得不出结论,只能大略看出其行程。但是,换个角度,结合毕际有的《赠四甥皞迪》考虑,却能看出问题的端倪。

《赠四甥皞迪》中云:“丙申余窃禄,高梁六载逾”,“辛丑一暂归,聚晤只须臾”。毕际有于丙申年,即顺治十三年(1656)考授山西稷山知县,于辛丑年,即顺治十八年(1661)升任江南通州知州。诗中说:“亲朋接踵至,屡屡烦招呼。坚卧长白山,尔志甘犁锄。”毕际有厌烦那些亲朋好友前来打“秋风”,索取钱财,称赞王皞迪甘心家乡农耕生活,不外出远游,不给他人添麻烦。反观此话,既然与毕氏无关紧要的人都不远千里前往他的官署,那么作为毕氏至亲好友的王皞迪,肯定会接受邀请前往游玩。这或许就是王皞迪两次远游的原因吧。

王皞迪游历山西,当在顺治十三年、十八年之间。王皞迪此次行程不甚清晰,《王氏一家言》中与此有关的诗只有4首。从诗中看出,王皞迪当在夏天从济南西去邯郸,然后进入太行山区,正如七律《邯郸道中》所言:“炎炎溽暑赋长征,千里修途系客情。”“从此入山苍翠滴,闲云野鸟导行旌。”王皞迪在山西上党地区(清设潞安府),也就是现在的长治市逗留时,已进入秋季,七律《上党官署秋夜有感,和大成韩五弟扇头韵》描写了作者夜宿潞安府衙的感受。王皞迪在山西期间,曾到河津的五龙山游玩,写有七律《登五龙山,和一泉孔先生韵》,诗中云:“特地南来谒五龙,苍松十面拥孤峰。危岩喜见衔花鹿,杰阁惊闻隔院钟。方拜衮冕瞻法象,旋披鳞甲识真容。不知泽霈三韩者,来自玄天第几重?”河津与稷山相临,王皞迪当从稷山县衙慕名前去游览五龙山。从五律《促装返辔》来看,王皞迪于该年的秋末准备行装,意欲返回家乡。诗云:“扬鞭辞晋国,嚼尔一奚囊。行止从吾好,去留不用商。征衣怯冷暖,驿路苦风霜。弹指归三径,东篱菊正黄。”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生活,执意离开客居地的情感。

王皞迪的浙东远行当在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之间。王皞迪此次行程,经山东的临沂(七律《次沂州城南李家村早发》),过郯城(七律《次郯城县早发》),渡过黄河(七律《渡黄河》),到达江苏的高邮(《自高邮州西关南望高邮湖》)。王皞迪到达扬州后登塔赋诗,写有七律《维扬登塔》,还写有《过召伯湖》。接着,王皞迪来到镇江,写作七律《自瓜州抵京口》,后到常州,作有七绝《舟抵常州,登岸散步,触目偶咏,兼动归思》,再到崇川(七绝《二月二日将至,崇川舟行,俚语录呈二舅》、《崇川登狼山》)。至此,王皞迪到达通州毕际有的官衙。王皞迪此次远游,动身时间在年初,于二月上旬到达目的地。此后,王皞迪还有一次西游,其行程是,从通州出发,先到达苏州,再到浙江的杭州,这从五律《再过杭苏》可以看出这段行程。之后,从杭州乘船沿钱塘江逆流而上(《武林登舟,溯钱塘江入婺》),游览了富春江的严光钓台,到达浙江的金华(旧称婺州),然后由此折返(《婺阳返棹》),回到毕际有的官衙,也有可能直接回到家乡。

王皞迪浙东之行歌咏较多的地方是富阳的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钓台。《王氏一家言》收录王皞迪歌咏严光的诗共有3首,分别是《过严先生钓台》、《渡七里龙,过子陵先生钓台》、《过严子陵先生钓台》。七绝《过严子陵先生钓台》小序云:“土人述诗云:‘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羞当作休,凡名利客休见之。余非名利客,何艰于一见耶?乃去时风帆仓卒,归时同行粮艘,竟未获一觐先生颜范。瞻顾台下,跷首情深,再赋数章,以志景慕云。”小序透露,王皞迪去时经过严子陵钓台,因为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瞻仰钓台,回来时乘坐官方运粮船,个人行动不自由,也没有闲暇时间去瞻仰钓台,为此十分遗憾,不禁感叹道,自己不是名利客,为什么就没有机会拜谒清高的严先生呢?由小序得知,这是王皞迪归来路过子陵钓台时写作的组诗,计有5首七绝。

五、卒年无考

王皞迪于何年离世?《王氏世谱》、《王氏一家言》都没有记载,其他资料也没有记录,因此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皞迪早于毕际有离开人世。从《王氏一家言》所收王皞迪诗文来看,没有为毕际有写作的挽诗。毕际有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去世,王皞迪应当早于康熙三十二年辞世。

淄川人、清康熙年间刑部左侍郎高珩在为王皞迪《仅存草》所作序言中感叹:“独惜皞迪怀瑾不偶,修文遽招,为可惜耳。”意思是说,具有高尚品德的王皞迪命运不好,过早去世,真是可惜呀。由此可以推知,王皞迪去世得比较早。

六、文学成就

按照《赠四甥皞迪》的描述,当毕际有能够写作诗词文章时,王皞迪已经成为当地的知名儒生了。王皞迪写得一手好文章,堪与苏轼相比;写得一笔好字,颇似怀素;诗写得神秘幽艳,继承了李贺的诗风;精于易理,可与邵雍相比;不仅如此,王皞迪还精通医学,懂得风水学;同时又练习武功。总之,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毕际有的这些话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王皞迪的确不是凡夫俗子。

据《王氏一家言》所载,王皞迪著有《浙东草》、《客晋草》、《仅存草》,而据《王氏世谱》所言,王皞迪著有《鹭溪轩诗稿》,这可能是他晚年对自己诗篇的汇编,也有可能是其子孙的辑录。此诗稿没有传世,估计早已散佚。《王氏一家言》选载王皞迪各类诗186首、词9阙、文章40篇。由此看出,王皞迪精于创作,不但数量繁多,而且质量上乘。《王氏一家言》中选载了王皞迪代王樛写作的3篇文章、代毕际有写作的2篇文章。王樛、毕际有的文才在清初淄川地区堪称一流,能够入他们的法眼,委实不易。此外,王皞迪还代他人作诗24题、31首。

《王氏一家言》收录了周村解元、户部郎中徐日升为王皞迪《浙东草》撰写的序言。徐日升在序言中称赞王皞迪“可与言诗”,是“能诗者”。高珩在《仅存草》序言中赞扬王皞迪“笔致清绮,累累贯珠”,并对其“卒业遗编,为之三叹”。

王皞迪的次子王孺健文才也很不错,《王氏一家言》称其“业儒,早夭”,有遗诗一册,选录了他的七律9首、七绝9首。

参考书目:

1、(清)张鸣铎鉴修、蒲喜章整理《淄川县志》,淄博市新闻出版局准印,2002年。

2、淄博市淄川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川区志》,山东齐鲁书社,1990年。

3、淄川窎桥《王氏世谱》。

4、淄川窎桥《王氏一家言》。

5、淄川苏李《王氏族谱》。

6、盛伟著《〈聊斋志异〉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清)张笃庆著《厚斋自著年谱》,转引自《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4期。

8、(清)王培荀著,蒲泽校点《乡园忆旧录》,山东齐鲁书社,1993年。

9、路大荒著,李士钊编辑《蒲松龄年谱》,山东齐鲁书社,1986年。

王昌龄的赠别诗范文3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他的送别诗在情境创设上,选取物象既沿袭了古人的大众题材又推陈出新,着力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物象,将其附着上自己的感情,更加贴切的表达了分别之苦和离别之痛;在艺术手法上复杂多样,但紧紧围绕“情”“景”这两个主题,要么融情入景要么以景写情,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王昌龄的送别诗,风格黯然却不低沉,哀婉却不低调,忧郁中暗含激情。

 

【关键词】 王昌龄; 送别;艺术特色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本文试针对其送别诗的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

    一、审美情趣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是一个诗人在一定的文学观念、审美理想等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它具化在诗人具体的创作过程之中,常常表现在对题材、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上。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坛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意象继承古人却又独出心意

    1.继承传统意象。古人送别多用杨柳、风月,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在古代因其谐音“留”故多做离别之用,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赠以表达挽留之意。而“月”因其有圆缺之分有满月残月之别,故此被人赋予团圆和残缺的意象。圆月代表团圆,弯月和残月自然而然的代表着分散、人各他乡。并且在笔者认为,古人由于对太空缺乏了解,只是通过肉眼所见,觉得月晶莹剔透,是一种高洁、纯洁毫无尘杂的意象,故此多喜欢以月与人尤其是自己做比较。以明月表明自己超脱高洁,不受尘事所累,也有在无人理解的时候自慰自己还有明月理解。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不乏选取月这个意象以表达别离之痛和分手之愁的。如:《送郭司仓》中有:“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句子,此处作者以明月反衬自己内心的悲苦,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再如:《送任五之桂林》 中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的句子。此处的作者以天下人家共一月的概念表明即使分别各异他乡,我们仍在同一个月亮之下。此处一方面以“月”和“山”对称,另一方面以“月带千里貌”表明自己的慷慨,相隔千里依然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好不豪爽。类似意象还有:《山中别庞十》 中的“ 月出寒蝉鸣”、《 送韦十二兵曹》 中的“ 海净月色真”、《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中的“月明见古寺 ”、《 巴陵别刘处士》 中的“ 月寒江风起”、《送李十五》 中的“ 月影在寒水”、《 送张四》中的“别后冷山月 ”、《 送刘十五之郡》 中的“ 窅窅含楚月”、《 送魏二》 中的“忆君遥在潇湘月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中的“ 寂寂寒江明月心”、《 送窦七》 全诗两次写“月”――“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还有《送程六》 中的“武冈前路看斜月 ” 、《 别辛渐》 中的“ 扁舟月色渡江看”、《 送柴侍御》 中的“ 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崔参军往龙溪》 中的“ 秋月孤山两相向”。这些表明王昌龄在选择物象上沿袭了古人的风格,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此,他更深入的努力去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用来宣泄和附着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善于组合意象,看似十分普通的两种意象甚至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一旦经过组合便生发出许多饶有情趣的境界,耐人玩味。

    2.不局限于古人诗歌中的意象。他从生活中挖掘了许多可用意象,用以附着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意。综合考察王昌龄这五十二首送别诗,其中可考物象有江、夜、山、水、春潮、松、蝉、云、海、舟、寺、溪、日、雨、酒、虫、烟、等。这里江为寒江(寂寂寒江明月心),夜为寒夜(寒夜天光白),水为流水(东流山水长),松为幽松(幽娟松筱径),蝉为寒蝉(月出寒蝉鸣),云为秋云(江中秋云起)为黄云(“江西日落起黄云”“ 蓟门秋月隐黄云”),海为净海(海净月色真),舟为孤舟(看君孤舟去;微风引孤舟;孤舟坐如此;楚客醉孤舟;徘徊入孤舟;东南棹孤舟),寺为古寺(月明见古寺),溪为石溪(石溪流已乱),日暮日(日暮蒹葭空水云),雨是寒雨(别馆萧条风雨寒),酒为广陵酒(一尊广陵酒),虫为悲鸣虫(草根寒露悲鸣虫),烟是暮烟(井邑苍茫含暮烟)。每一种物象都不仅仅是物象本身那么单纯了,都附着了作者的感情色彩,都成为作者流露情感的工具了。作者正是用这种平常的物象,大家都熟知的景物来附着情感,使得诗歌易懂明了,却又流露深情,将离别之情写的深沉、浓烈、却又丝毫不含夸张,让人能够感知到遥远时代的王昌龄离别之时的那份悲愁。

    3.以情为线索组合意象。作者善于组合物象,把十分平常的物象或者是两个几乎没有联系的意象组合起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例如上文所述“海净月色真”,把“月”和“海”这两个不通的意象组合起来,“海”给人的感觉是浩大、宽广、蔚蓝、波涛汹涌,而“月”呢?是明亮、是晶莹、是纯洁,那么把“海”和“月”放在了一起,以“海”的“净”衬“月”的“真”,同时“月色”更能衬托“海净”,这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让诗句有种交织的景象,又有一种微妙的情感转换的意味,比仅仅说“海净”和仅仅说“月色”更能表现作者的心绪和心境。再如“秋月孤山两相向”,依然是用“秋月”和“孤山”这两个意象组合,让人感到山更孤月更单,仿佛有种合力,这种合力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作者把握了,高超的审美情趣悠然而生,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尤其“寂寂寒江明月心”,此句把“明月”和“心”关联在一起,以明月表明己心,用明月得晶莹衬托己心得高洁,没有直言却于文字之中流露出自己得委屈和傲然,不为谗言所累,不为世俗折腰,近一步表现出作者得心境之高,情感之真。

    对古人得沿袭让王昌龄得送别诗有所可依,浩瀚得传统送别意象是他背依得大山,而对意象得挖掘和组合是他得以傲然诗林的根本,他

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或单纯或复杂的意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达到了超然高绝的境界,这是其他诗人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二)情真意切,自然深厚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的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语言平直清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精到简洁,但语言精简并不是 含义浅显,恰恰相反,这样精简的语言表达的却是浓浓的深情,作者借玉壶表明自己的情结,宦情已薄。这样表达起来更能有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

    1.抒情真挚朴实,不矫揉造作。王送别诗都是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送窦七》,全诗这样写道:“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前两句实笔绘景,渲染清明光洁,幽静深远的环境气氛。皓月当空,银辉四射,秋深气爽,林木葱茏,清江荡漾,波光粼粼,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明净而静谧,清幽而空明的境界。朋友窦七所乘的小船就在这时离去了,诗人一往深情地凝望着“渐行渐远”的小船。千种离情,万般别绪全在这深情一“望”当中展露无遗。后两句虚笔联想,抒发难分难舍,相依相伴的深挚情怀。说友人的轻舟必须尽早出发,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只有善解人意的明月能够理解我们这伤心情,留下不走,万里相照。朋友走了,却留下了一轮相思明月;秋天凉了,却温暖了一颗赤诚之心。全诗字里行间充溢着缕缕真诚朴实的离情别意。

    2.借送别以明志。代表作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是诗人贬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期间,送别友人辛渐回洛阳时所写的。前两句绘景点题。寒雨连江,夜色苍茫,楚山独立,境界凄迷而开阔。凄迷,烘托出离别的深情;开阔,显现作者豁达的胸襟。后两句抒情言志,嘱托朋友,语重心长;回答亲友,肝胆相照。两句的意思是,你回到洛阳以后,一定要见见我们的亲朋好友,如果他们问到我待罪之身的情况,那就请你告诉他们,我还是我,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话语之间有志行高洁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荡无私。一个“冰心玉壶”的比喻写尽了深挚不渝的友谊,写绝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 

    二、艺术表现手法因情而变

    对于王昌龄的诗,古代许多学者都有很高评价,比如:“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1]

    1.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送胡大》中“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诗中直言“不堪别”,表达了作者无法接受这种分别之苦,直抒胸臆,没有丝毫隐晦。类似此诗还有《送狄宗亨》中有“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直言心中愁苦连绵不绝,没做任何含蓄隐藏,表达的淋漓尽致。除此还有《送柴侍御》等。

    其次,王昌龄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更多,如:《送郭司仓》中“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从环境入手,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这种手法在王昌龄送别诗中占大多数。最著名就是《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芙蓉楼为润州丹阳之西北楼,王昌龄时任江宁丞。诗意:铺天盖地的寒雨,昨夜来到了吴国之故地;天亮之后,欢送友人别去,只见江北的远山,显现出一片孤独寂寞的样子。这是融情入景,情景完全交融。诗人接下去并没有诉说离别之事,却是说自己的心已不受尘俗的污染,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莹洁净。“玉壶”典出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这里化用其句,暗喻自己无心做官,欲轻视功名富贵而坚守清高。黄叔灿说:“上二句送时情景,下二句托寄之言。自述心地莹洁,无尘可滓。本传言少伯‘不护细行’,或有所为而云。”又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情景结合堪称一绝。

    最后,作者喜欢以比喻抒写情怀。如《送李十五》《送窦七》《巴陵送李十二》等用比喻来写送别,以一些能够代表作者心境的外物来比较作者的心情和心理,取得一种高妙的结果。《留别司马太守》中有“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的句子,作者以黄鹤青云展翅高飞比比喻宏图大展,以河蚌吐珠比喻将以全部精华报效朝廷的忠心。用比喻来写离别,更能把离别的愁思和伤情写的真切而感人,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更便于抒发分别在即的那种凄切哀婉的心情,比直截了当的表达更具有艺术魅力,也使诗更具有诗歌的感染力

2.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诚挚而深厚的友情.《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第一句点出时令是秋天,第二句点出是在洛阳送朋友去鸣皋山(今河南嵩县陆浑山东)。秋天薄雾,蝉声凄清,暮色苍茫,已渲染出离别的惆怅情绪。三、四两句正面抒情,为朋友的离去而悲愁不已,预感到这个秋天将过得多么空虚和无味,可见诗人对朋友感情之深厚。此诗直抒胸臆,沈德潜评点曰:“生趣。”《送十五舅》:“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深林,秋水,天高气爽,小船停泊在树林的清阴之中。离别前的欢聚,时近黄昏,二人在水边的浦口钱别,借酒消愁而离别之愁绪无穷无尽。夜深不散,寒露下落,草根间传来昆虫凄凉的悲鸣,更扰得行者和送者心烦意乱。此诗寓离情于别景,情景交融。反取其意表现最具体的莫过于《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此诗作于诗人任江宁丞时。面对着秋江,眼觑着即将解缆的舟船,朋友即将远去长安,怎不令人伤感!可是,诗的首句却反起,反劝李评事不要为离别而悲伤。安慰朋

友,也是安慰自己;强忍悲愁,不说离情。接着的第二句是顺承,说李评事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必将遇到新的朋友,又将获得新的友情。这些劝慰之词把眼前离别的悲痛表现得更加深挚。后两句更加推进一步;客店饯饮,吴姬当筵,缓歌漫舞,可以把离别的事情暂时忘却,只管尽兴饮酒,任它青枫已堕白露,晓风吹拂残月,分就在眼前,何不趁此良宵大醉一场?这是强颜欢笑之词。此诗以乐景写离愁,把无可奈何的离情别绪形容得淋漓尽致而又委婉缠绵。昌龄喜欢景和情相融相生,以景衬情以情如景。如《送万大归长》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这是诗人贬赴岭南途经郴州(今湖南郴州),送别朋友之作。第一句点明时当秋天,万大离桂阳(郴州)去长沙。第二句写离情,说湘妃竹制的弦乐器所奏出的声调,也因朋友的离去而变得哀伤。第三句写朋友越走越远,船过青山越来越小。第四句说自己又见白鹤双飞而忽然消逝,更使诗人无限惆怅。此诗以景结情,韵味悠远。

    3.打破常规,着意在写别后情景.如《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先实写当前的送别:江楼饯行,尽情醉饮。时当暮秋,正是橘抽成熟季节,那芬芳而苦涩的香气渗人酒楼,给离人的别情平添难耐的滋味。又值秋风秋雨,风吹 雨进客船,倍觉凄凉之意,这秋声秋色更逗起无限的愁绪。接着虚拟别后的思念:朋友离去之后,思念之情日深,计算着魏二的行程,已经到了潇湘之上。魏二在孤独而寂寞的月夜旅途中,也思念诗人。沿途两岸青山里凄厉的猿声,更触着魏二的离情,就是在午夜的睡梦中,他也梦见了自己。此诗跳跃性比较大 ,写当前,又写未来;既写自己,又写朋友;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把相互间的友情,表现得异常深切。如《卢溪别人》:“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这首诗是王昌龄贬赴龙标途中,在卢溪送友人入蜀之作。上一首是从当前的离别而虚拟朋友别后的情景,这一首则完全是虚拟朋友别后的情景,全是想像之词。如同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所说:“上三句历纪其道途,落句想像其景物,乘月听猿,客思所由生也。”第一句不是写卢溪,而是写武陵,因为从卢溪沿沉江北上,必须经过武陵。诗写武陵溪口渡头,停着一条小船,那就是友人乘坐的“孤舟”。第二句不说朋友沿江北行,而说“溪水随君”,意即江水陪伴友人而去,写得水有情意,而自己却不能随友人同行,惆怅之意自明。第三句继续写朋友的行程,他是出洞庭湖而北入长江,沿长江西行经过荆门山,再经过三峡入蜀。第四句是劝慰朋友,不要在月下听猿鸣而忧愁。“(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月下行舟,孤寂悲愁,卧听猿鸣,其情何堪!所以王昌龄预作设想,劝慰友人不要哀伤,可谓体贴入微,友情之深厚自不待言。

    4.不重伤离重慰别。如:《送吴十九往沅陵》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这是诗人贬赴龙标途中,在辰阳(今湖南辰溪)送朋友去沅陵之作。吴十九也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吏,二人同病相怜。辰阳位于沅江之滨,就在沅江渡口,他们相会而随即又分别,但诗人送别而不言伤离,反而安慰吴十九说:远谪异地,唯有等候皇帝赦兔;待到明春,就一定能重返京城。《周易•屯卦》说:“雷雨之动满盈。”王弼注:“雷雨之动乃得满盈,皆刚柔始交之所为。”孔颖达疏:“万物满盈则亨通也。”望雷雨,就是盼望得到朝廷赦免。再如《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此诗作在龙标任上,是诗人为送友去武冈(今湖南邵阳县西)而作。诗中全无 生离死别的情绪,送别而不觉有离伤,反说青山明月无异,何分什么此乡他乡?山水不隔,如在一地,心怀宽广,旷达乐观。后两句翻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及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浦至京邑赠西府同僚》“驰晖不可接,何况是两乡”,用典而不露痕迹。

    三、整体风格慷慨旷达,气格高尚

    王昌龄的送别诗沿用了他边塞诗的一贯风格,虽言送别但丝毫没有戚戚切切的伤感,依然那么豪迈那么大气那么慷慨。离别不言泪,遭贬不失志,没有低沉没有哀伤更没有呜咽。

    1、格调高昂爽朗大气。整体感知王昌龄的送别诗,格调高昂,风格慷慨,不会让人垂泪低泣,爽朗大气,体现在诗句中便是旷达。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是作者贬官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送别一位姓柴的朋友到武冈时写的。自古以来,人之常情都是“暗然销魂者,惟别而已”[1],而现在诗人却说送别朋友一点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什么原因呢?后两句借景抒情,巧妙作答。诗人对他的朋友说,我们虽然人分两地,但江河云雨,青山明月,都在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都在为我们传递相思友情,不是吗?沅水之波,悠悠不尽,通连两地;青山隐隐,千里迢迢,触目生辉;云雨生风,晦明变幻,有目共睹;皓月朗照,清辉四射,千里可共。两乡虽远却心心相通,这种遥而不远,离而不别的心意通过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还须注意的是,诗歌以明月朗朗作结,实际上也是在赞美友谊的纯洁美好,光华灿烂。如此送别,不见凄风苦雨,反见青山明月,不见悲伤愁苦,反见高洁旷达,真可谓写得高迈超群,气度不凡!

    2、盛唐气象的体现。不因分别而苦,借分手之际而励志。王送别诗没有凄切之词,没有缠绵悱恻,没有秋雨凄苦,即使诗分手别离也激昂如是。表现出一个边塞诗人的硬气和慷慨,表现在诗句上就是明快。如《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此诗作于江宁任上,是诗人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送友之作。陶副使为岭南采访处置使之属官,要从广陵返回南海(今广东广州)。第一句写陶副使从南越(今广东、广西)归来,梦中也想念着海楼,言其归心似箭,引出送别。第二句写二人分别的情景:时在广陵,新月当空,海亭饯饮,秋风送凉,撩起离情别绪。第三句却以宝刀相赠,一扫悲愁气氛。第四句再以功名相许,祝愿陶副使立海战之勋。于是,送别就成为对朋友的勉励。读其诗,不会悲观厌世,不会垂头丧气,更不会沉沦堕落,更多的是激励和鼓舞,多的是豪气和壮志,一扫前人的分别悲苦凄凉,独树一帜。如《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据“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此诗作于龙标任上。任五大概也是一个被贬谪的地方官。诗人送任五去桂林任职,而以“苦节”相勉。《周易•节卦》说:“苦节不可贞。”后以坚苦卓绝、守志不阿谓之“苦节”。诗人此时依然心忧天下,关心国家,

不予计较个人得失,大气堪叹啊!

    一个字关联一句话,一首诗表现一个人。王昌龄以其边塞的风格创作送别诗,饱含了作者忧国之思,表现了作者慷慨的气度,读完让人心生旷达,心生壮志,心生豪情。这在其他诗人中是很难寻找的,这种慷慨形成一种诗风,形成其个人的创作风格,表现了王昌龄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人有种什么样的情感,一切都从这为数不多的五十二首送别诗展现出来。诗,重在一个“情”字,王昌龄把这个“情”字拓展了,深化了,于是我们读来就感到风格是那么的慷慨旷达,气格是那么的高尚。他诗歌中的这种特点,充分体现出了盛唐气象中盛唐人博大、宽阔、乐观的胸襟,是时代环境的必然体现。这正是在中国古代生乎其前和生乎其后的诗人,在送别诗中难以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特别是唐代,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由于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而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的人格追求等,又使得唐人的送别诗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王昌龄便以自己在送别诗上的优秀表现,把唐送别诗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程千帆 、沈祖棻:《古诗今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丁国成 、迟乃义:《中华诗歌精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董浩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勾承益:《唐诗感悟》,巴蜀书社,2005年版。

[5]李云逸:《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李长路:《全唐绝句选释》,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7]刘迈:《诗海珍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8]马大品:《历代赠诗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9]彭定求等:《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85年版。

[10]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19),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2]徐陵:《玉台新咏》(吴兆宜注),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

[13]杨桂森 杨蔷云:《万家诗萃》,中国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14]张怀承:《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昌龄的赠别诗范文4

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3、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4、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5、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关于气象的谚语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

8、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游戏军团名字

9、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礼貌》

10、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汉无名氏《古诗》

1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的赠别诗范文5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覃木摇落而变衰,僚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责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I《宣城郡内登望》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招。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王昌龄的赠别诗范文6

关键词:送别诗特点 意象 情感 表达技巧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例如今年江苏卷考查了王昌龄的《送魏二》,天津卷考查了司空曙的《峡口送友人》和雍陶的《送蜀客》,江西卷考查了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完成送别类题材的诗歌鉴赏,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其特点。

一、送别诗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别舍弟宗一》《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二、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秋、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秋、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冷清的季节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还常用:酒、春草、寒蝉、兰舟、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

三、送别诗中常见情感

送别诗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送别诗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四、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①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②借物衬情的,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③借景抒情的,如唐诗人刘长卿五绝《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这幅画除了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也令人回味不尽。进而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2.艺术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虚实、用典、比兴、衬托等。

(1)虚实: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虚实结合,前面写实景,后面为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2)用典: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2)比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的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运用了比兴手法。“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想见很难。

(4)衬托: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画面感强。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修辞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对比等。

(1)比喻: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把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比成眼前无边无限的春色。

(2)拟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3)反问: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4)对比:既是修辞手法,也是艺术手法。韩愈的《青青水中蒲三首》:“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上述几种修辞手法外,还有夸张、顶针、一语双关等其他修辞手法,也经常在离别诗中运用。

总之,送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主题。它有一些常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目、意象、情感、表达技巧上,熟知这些特点,将对我们阅读鉴赏送别诗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2]《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3]《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