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范例6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范文1

《荷塘月色》一文中三次提到“流水”,第一次在第4段描写月下荷塘时:“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第二次在第5段的开头描写塘上月色的时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第三次在最后一段,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之后:“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第二次是比喻描写,用流水来写月光,静中有动,传神有味。可是第一次和第三次就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朱先生一说看不见流水反而更好,一说没有流水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

“月下荷塘”这一段较细致地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写流水目的还是荷叶和荷波,朱先生让流水成为一位脉脉含情,默默奉献的君子,在幕后衬托着荷叶,使荷叶更见“风致”,风姿绰约;他让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叶子是怎样的“田田”和“弥望”。我们设想:如果此时你能看到“流水”一些颜色,那叶子还能够肩并肩秘密的挨着,严丝密缝,紧密相连吗?如果此时你能看到一些“流水”的颜色,风所带来的叶子的一丝颤动就不会形成一道凝碧的波痕,而只能形成断裂和空挡,也无法形成霎时传过去的一波一波的动感和美妙。“流水”此时只能是“脉脉”无声,含情而不表露,它只能让人想象而不能让你眼见,这样才不致于破坏荷塘的这种宁静清幽的美感。“流水”啊,你尽管不出现但朱先生仍然要提到你,因为你是有情的君子,你也是美的创造者。是朱先生自由享受的荷香月色的制造者,朱先生向往自由,神往自由,不能不想到你,但又不能让你大大方方地直接站出来,而是欲望还休,让你尤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朱先生用心良苦,轻抹一笔,却妙笔生花,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处朱先生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朱先生也是一个多情的君子,最终还是不忘“流水”,让“流水”怎么去感激您呢?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朱自清先生思绪飘逸,自然就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赋》的文句,着重回忆起当年妖童媛女嬉游有趣,热闹风流的故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象一下:朱先生难道就没有回忆起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美好往事,快乐的生活片段?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美好的恋爱往事是人人都会有的,更何况朱先生是一位多情的南方人,采莲的风俗他的家乡少不了,肯定是有的。接着他又记起了《西洲曲》的句子,这是一首南朝乐府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恋意中人的痛苦。朱先生引的两首诗文一热闹高兴,一痛苦思念,借此表达他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对往事的怀念之意。但他说真正要能够体会到那时的情境,光靠想象是不完整的,不得不深处其境,还得有“流水”,因为这流水是多情、热闹乃至痛苦的见证人,少了它可怎么行呢?哪怕仅仅是“影子”,也是丝丝的安慰和幸运,但是在当时的北平却是奢望。从这里我们不是能更加体会到朱先生内心那种遗憾和不平,那种痛苦和不安,那种惦念和怀想吗?朱先生身在北平,心系江南,而最值得他留念的是江南的荷塘,江南的莲花,江南的莲子,还有那江南的流水甚至影子,因为那才是他幸福自由的故乡,是他的美好的心灵家园。

(作者单位:芜湖市沈巷中学)

荷塘月色朱自清范文2

《荷塘月色》篇首有一句话:“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地”三个字流露出对妻子儿女的顾惜――深怕荷塘之行惊扰了睡思昏沉的她们,同时一家之主略显沉重的责任感也隐现于其中――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的出逃,都免不了背负起情义的包袱,而就在“门”带上的瞬间又暗示出朱自清的知觉体验此时已经逐渐发生了重心偏移。毫无疑问,这片“日日走过的荷塘”平常只是朱自清生活、工作的地理环境,是家的背景;而在带上门的瞬间,荷塘由背景变成了中心,原来的中心“家”则蜕变成了模模糊糊的背景,于是在这一知觉重心的偏移中,同样的一片荷塘就由单纯的地理环境变成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行为环境”,即打上主观烙印的意想中的环境,从而必将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某种潜在的影响。简而言之,此时的荷塘已经不仅仅是往日的一池水、一丛花了。因此看似平常的“门”恰到好处又非常及时地将荷塘从家的背景中剥离出来,为作者的精神出逃营造了一个相对完满的空间。因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就成了《荷塘月色》一文情绪散发的第二个原点(如果把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成文眼,即第一个原点),是后文将要论述的两种主要心理表达的发轫。而“门”后的染有现世尘俗气息、满载沉重责任的“家”,虽暂时地从朱自清的视线中――仅仅是视线中――消失,退居背景之列,但正如格式塔心理学阐释的那样,它很难从朱自清的知觉整体中被彻底剥离,因而仍将发挥潜在的影响,文中的很多情绪正是从对抗这一社会符号所带来的压力方面生发出来的。下面,我将使用“心理补偿”这个概念从两个方面分析《荷塘月色》中流露出来的隐晦而又真实的情绪。

一、 荷塘的自由幻境补偿了现世中的负重之苦

朱自清笔下的月夜之态――他用绵密的针脚织就了一片温婉柔和,充满女性气息的荷塘天地:月光是静静的,流水是脉脉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花朵“袅娜”、“羞涩”,“如刚出浴的美人”,“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此时,朱自清没有忘掉自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甚至只在荷塘上看到他自己!他将月色荷塘幻化成脱去利欲和矛盾挣扎,可供欣赏,可以倾诉的纯净的女性意象群,个中没有了隔阂,没有了纠葛,没有了羁绊,没有了压迫,没有了戕害。这样,自然意义的叶花水月便染上了纯情至性的人性因子,成为打上朱自清烙印的人化自然,女性意象所营造的貌似绵软的怀抱,正像人类在母性那里体会到的那般,也便具有了温暖自由的表征,因而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迷恋便以一种超然的假相,显示出其对自由生活追求的本真。荷塘之畔,那扇门后的“家”,作为荷塘遥远模糊的背景,就在此时成为潜在的孳生自由幻梦的温床,可以说正是沉重的家孕育了轻灵的荷塘,成为荷塘自由幻梦最深的底色。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荷塘月色不是单纯的审美,不是理性的超脱,而是对现世里重重重负之下缺失的自由以及追求自由的意志力量的补偿。

二、 荷塘的主宰意识补偿了现世的无助之感

荷塘月色朱自清范文3

刚刚走过朱自清的《春》,迎面我又迈进了他的《荷塘月色》。在朱自清的笔下,一切都变得那么美,美得让人屏住呼吸,美得让人陶醉不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属于他自己的!想象着,这一片天地属于他自己,那是多么的自由!是的,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完完全全是一个自由的人!这就是作者心底的呼声——抛开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抛开一切烦恼,尽情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如果我有一方这样的风景,属于我自己,我想象不出自己会是多么的雀跃,多么的富有!

朱自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写地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他的笔下尽情地赏花观月,迷恋着,陶醉着……看着看着,忽然柔美的月光消失了,四周都是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是那样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变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他却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这时的他是多么的无奈和彷徨,我的心从刚刚的惬意中不知不觉随着他回到了最初的不宁静,似乎心底深处被轻轻拨动了一下,空了。

朱自清的景色中渗透着心境,他从去荷塘的途中,走过曲径、树木,看到淡淡的月光,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在凝视荷叶、荷花,闻着缕缕荷香,看着如流水一般的月光时,产生了淡淡的喜悦。这种心境,伴随着我慢慢品读,慢慢体味。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不正是象征着他的洁身自好吗?那高寒孤洁的明月,不正是他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的写照吗?

荷塘月色朱自清范文4

在朱自清去游荷塘之前,其心境并不佳,时代的忧伤和现实的苦闷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感觉自己不是个“自由的人”。我们常认为作者是为了排解苦闷心情而选择了夜游荷塘,荷塘美景又使他内心恬淡,暂得宽余。这种解读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情与景是互为因果的,优美的景致的确能使人心情愉悦,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人有了好的心境,才有可能将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进而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妙意境。

在调整好了心境的前提下,朱自清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看到“田田的叶子”尽收眼底,心境也就显得更为开阔,更为纤尘不染。平日里感觉再寻常不过的荷叶,此时看来却如“亭亭的的裙”,满池荷叶如无数身材修长的美女翩翩起舞,为荷塘增添了不少灵动之美。月光下的荷花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袅娜”的,“羞涩”的,如“明珠”、“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其淡淡的色泽,其优雅的神态,可谓妙绝。人行荷塘上,如在画中游。

当微风吹来时,月下荷塘又显示出了其动态之美,形成了“凝碧的波痕”,飘来了“缕缕清香”,且这“清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属于嗅觉,歌声为听觉,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确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所以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其实,这种手法在古诗中也常见,如“风来花底鸟语香”、“鸟抛软语丸丸落”等,其表达效果与平铺直叙相比自然要更好一些。

不过,荷塘的优雅在白天是感受不到的,因为这都是因为有塘上的月色在起着调和与渲染的作用。在朱自清看来,这月光“如流水一般”,是“泻”在荷叶与荷花上的,月色与荷塘相融为一体。塘中的“青雾”也浮起得正是时候,与月光融合,笼罩了整个荷塘,于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但给人以清新之感,也照应了前文“流水”的比喻,更为后文“笼着轻纱的梦”蓄势,雾如“轻纱”,叶子和花如“梦”,飘渺,和谐,幽静。

虽然这晚的月光“不能朗照”,却也是“别有风味”,因为淡淡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所以“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明暗掩映,错落有致,亦真亦幻。这又是一幅淡雅的中国画,与之前那幅相比,更为朦胧,更多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当然,荷塘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境界,它的四周也是隐约朦胧的,也是优雅恬静的。那些树在淡淡的月光下看得并不真切,如一团团“烟雾”,透过树梢,还可看见“只有些大意”的隐隐约约的“远山”,昏暗的灯光如“渴睡人的眼”。这种幽暗或许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但应该不像他在文章开头时所说的那样“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了。作者完全可以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因为风中流动着缕缕清香,身上披着一袭轻柔的月色,白天的疲惫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荷塘月色朱自清范文5

关键词:意象;荷;月;杨柳;高楼与歌声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79-01

《荷塘月色》是篇个性化很强的散文。文章写于1927年7月,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中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当时朱自清的真实心态是:孤独、寂寞、彷徨、凄清,少有知己去倾诉;孤芳自赏,不愿合流同污,像莲一样保持节操的圣洁;想超脱自我却又摆脱不了黑暗的现实和环境。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踏着月光去游荷塘,暂时于淡淡的哀愁中获得片刻偷来的淡淡的喜悦。文中的几个意象隐喻地表现出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朱自清在描绘“荷”时,用尽了比喻,将荷叶比作“亭亭的的裙”,将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将花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些生动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对荷的无限钟爱。荷花实际上是他寄托思想的载体。

在我国文学史上,屈原曾把自己和荷花联系在一起并表达高洁志趣。《离骚》中有“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在这里,荷花成为屈原对理想的一种憧憬,成为于醒醉之间雕琢一个带有想象的超越力量的新我。

真正将荷花意象推向极致的是北宋的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中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周敦颐的笔下,荷花成为君子的象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成为高尚节操的代名词。

作者《荷塘月色》中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流露出的也正是文人内心传承已久的生活理想,体现出朱自清在心态和气质上与传统文人的一致性。在文章中,作者由“荷塘”联想到“采莲”,又由“采莲”而引发了对“江南”的向往,这种向往之情的背后是文人对某种理想生活方式的渴望。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象征过程,这一过程所代表的,是文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是个体情志与传统而强大的群体理想的契合。可以说,作者在“荷”这一意象上寄托了他对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对国学有极高造诣的朱自清极力写荷,暗示其和荷的品格相通,实乃借荷之意像言志抒情: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爱,孤芳自赏,不同流合污,保持节操的圣洁、独立。

当作者置身于月光下、荷塘畔时,面对清淡朦胧的荷花,淡雅皎洁的月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我便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反映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裕的淡淡喜悦。

《荷塘月色》中的月是笼着一层轻纱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又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它“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而且“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面对如此朦胧的月色,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此处的月色是如此安静而和谐,让内心颇不宁静的作者平静下来。在这里月色反映着传统文人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

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例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第》)、卢纶:“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明月。”(《晚次鄂州》)、陈后山:“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十五夜月》)。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相似物。

月亮反映着文人骚客们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籍与解脱的心理。这与朱自清此时此刻的心里是如此的契合!

杨柳

文章有四处不惜笔墨有意刻画“杨柳”。如此出于大家之笔,实在有点出人意料。“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作者特地突出拔高“杨柳”。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在灌木黑影的比衬下,杨柳之影越发显得俊俏。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但杨柳的丰姿,便在雾里也辨得出。”虽是烟雾迷蒙,仍然看见“杨柳的丰姿”,若不是情有所寄,怎能有如此心境呢?

“杨柳”又出现于柳永的《雨霖铃》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绝唱,道出了柳永的那份孤独、寂寞、凄清,少有知己去倾诉交流的心态。这种心态和朱自清游荷塘时的心态是多么心有灵犀!

高楼与歌声

荷塘月色朱自清范文6

“风”作为一种常见自然现象,在作家作品中并不新鲜,而在朱先生的写景散文中尤为常见。《绿》、《春》、《匆匆》等无不有风。“微风”“轻风”“清风”“小风”比比皆是。尽管它们风力小,轻柔,但它们的作用却丝毫小觑不得。它们不仅是构成美景佳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在其中担当重要作用,使那风光更旖旎,景色更诱人,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将人们送进微醉微醺的艺术境地。

在《荷塘月色》里,“风”是作者写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看成是整个景动感的灵魂。

作者在写景时,先用细致的工笔和一连串精妙的比喻着力刻画了荷叶和荷花的形、神、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先生这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荷叶、荷花的美。但若仅此而已,它们给予我们的美感还是零散的。虽也很美,但却只能说它更多的是美在了朱先生高超的语言功力之下。我以为文中景的“大美”境界是源于一掠从天而降的“微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正是“风”的构思大大地提升了景美的程度,也正是“风”让整个荷塘有了动景。“风”为我们制造了叶动花颤,带来了醉人荷香,让我们见到了本难望见的田田荷叶下的流水,叶与花、形与神、色与香浑然一体。那零散的美感在微风中化合了,人们也不知不觉地全身心地沉醉在这美景佳境之中。这样的“微风”真可谓是聚美的磁铁,是色、香、味酿成的琼浆,是催人入醉的最后一滴佳醇。

朱先生散文里的“风”总是那么的美妙和及时,它常常出现在对自然景物从形、色、神等方面细加描绘之后。一股风力就将一切景物统摄在了一个运动节奏之中,并夹带着从这些景物中摄来的味与声,让读者从视觉、嗅觉、触觉感受到的美的诱惑,在通感中融会、凝聚,形成一股合力,使你一下子身不由己地被摄进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里去。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荷塘月色》里的“风”又是转换层次的潜流,组接画面的针线。

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着力描绘的是荷塘月色,而荷色与月色又是分别在第四、第五两段文字中各有侧重地得以描绘的。那么文章是如何由对荷色的描写过渡到对月色的描写的呢?文章衔接过渡非常自然,这一切都还得功于“风”。如果没有写荷色时的那一掠从天而降的“微风”,田田的荷叶就不会“宛如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也就更不会让人联想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可叶下的流水偏又被遮住了,寻觅不着,倒是那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引人注目地“静静地泻”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于是,朱先生便顺势展开了第五段对月色的描写。在这两段之间“微风――波痕――叶下的流水――叶上如流水的月光”的转换,恰如一道脉脉的流水,承载着作者的文思,由荷色向月色漂流而去。而这流水的源头正是那一掠适时而至的“微风”,是它将荷色与月色融成了一个整体。这一转换过渡真可谓不露形迹、天衣无缝。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说过:“把田园木石写美了是比较容易的,任何一个平凡的文人也会编造些‘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类的句子。把任何景物都能恰当地、简要地、准确地写成一景,使人读到马上能似身入其境,就不大容易了。”朱先生此文里的“风”,不仅能令人“似身人其境”,而且能给人那么多的回味和思索,就更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