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诗句范例6篇

离别的诗句

离别的诗句范文1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8、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离别的诗句范文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前言】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注释】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声音词。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赏析】

《送友人》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3]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离别的诗句范文3

论文摘要:送别诗是唐人诗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送别就是与朋友告别。送别诗就是给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以共勉的诗。唐人给朋友送别时喜欢以诗相赠酬。按照惯例,送别诗一要叙友谊,二要叹离别,三要祝前途平安。本文试图探讨唐代几首送别诗的风格与感情色彩。

在唐人送别诗中,王勃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其豪迈的气概、昂扬奋发的精神,向来为人们所传咏。这首诗的首联就把送别地长安和杜少府即将奔赴的目的地联系起来,既切合题意又显示出开阔的视野。颔联点题,但关键还在于把自己与行别之人的共同点突出来。今天你将远行,我留长安,但长安既不是我的故乡,也难于永久居留,有一天我也会同你一样远游,因为归根到底我们都是为了出仕从政而不得不四处奔走的人。这既是对出行者的安慰,又可使他感到下面的祝词更为亲切。颈联是诗的中心意思所在;四海之内到处都可以有知心朋友,真正的知己哪怕远隔天涯,也会心心相印,犹如近在咫尺。因此尾联告诫说.我们今天分别,一定不要学那些没有出息的儿女,哭哭啼啼弄湿了巾袖。显然,这样的祝词是有助于壮行色、鼓勇气的。

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一首借送别诗之题,寄寓自己高洁品德的诗。芙蓉楼之别是在一个阴雨的秋夜。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丹阳即今江苏省镇江市。诗人时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而江宁属今南京市.东临镇江。诗人由江宁至镇江西北隅的芙蓉楼,饯别友人辛渐,写了这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集中写送客,点出送行的时间、地点。其中首句写雨夜饯别,二句写平明相送。而后两句转写自己的为人。其中第三句是写辛渐回洛阳,但诗人未写自己对洛阳亲友的关心,却转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最后一句出人意外,不说彼此的思念之情.不说客居的感慨,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做结,意在告诉友人,自己是决不会被功名、富贵所诱惑。诗人以“冰心”、“玉壶”作比,用以表达自己的纯洁高尚和清廉自守。

相比之下,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除了依依不舍之情外,多少还有些悲壮、凄凉之感诗的前两句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和时间。“渭城”是饯别之地。“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朝雨”和“柳色新”说明送别时间是在春天的一个早晨。“浥轻尘”三字,表明雨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而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种景象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由于诗人心中已先装着一个“别”字,所以“柳色新”三字在诗中便有了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这一意象被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诗的后两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彼此分别时可能有许多话要说.但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而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于是这一斟一酌,情意便格外地重。“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西出阳关无故人”,则使这杯酒显得份量更重。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对外的交流往来也空前频繁,因此经常有人“西出阳关”或出使或经商。西出阳关,涉足大漠,面对异域山川,风俗不同,语言有别,内心不免会产生无限凄凉之感。而前来送客的亲友也自然会怀有同样的心情。

同样是送别诗,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是一首充满乐观、豪迈气概的诗,虽亦是送别,却全然没有了凄伤之感,而是叙述了友人对他的深情厚谊。

这是李白别离安徽泾县桃花潭时写赠给送他的友人汪伦的一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人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在?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李白在此留待数日,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李白还有一首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久传不衰的送别诗。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不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杰作。诗的首句说友人盂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行见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像一条无形的纤绳,拉近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这首诗的情愫主要表现在后两句。这里诗人从自己一方落笔,表现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可以想见: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到碧水蓝天的尽头,然而李白仍向友人消逝的方向眺望着,在那天水相接处,只有江水在不断的东流。诗人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也载着他的深情,伴随着友人而去。

诗中四个动词:“辞”、“下”、“尽”、“流”的运用,从不同角度(行者与送行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不仅给人以流动之感;而且由于动词自身所具有的动势,使诗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李白送孟浩然之广凌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送别诗写得神采飞扬。

高适的七言绝旬《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一首充满慷慨激昂,鼓舞有为和有胆有识、傲岸自负之气的诗歌,显出边塞诗的风格。这首诗名日别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帅董庭兰),而实际上是诗人用比兴手法,抒写自己的不凡抱负和落魄不得其志的处境。在这一点上,颇与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相同。全诗感情慷慨豪放,用字精确,毫无沮丧落寂之情。

诗的一二句很有特色地写出眼前实景,既点名时间是在严冬,又对北国雪景作了动人的描写,并为下面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千里黄云把太阳遮住了,天气阴沉沉的。呼呼的北风送走了雁群,又吹来了满天大雪。在你即将与我分手登程的时候,气候是这样的恶劣,隐隐露出一种低沉的悲痛情调。面对如此景况,前途是吉是凶,很难预料,不免要为朋友的前程担忧了。但三四两句出人意外,笔锋一转,以洗练的语言塑造了一个苍劲的形象。心中悬起的疑难顿时消失,为一种自豪和喜悦的情感所代替。这慷慨激昂、落落大方的诗句,是对朋友的诚心鼓舞,也是诗人自己有胆略有气魄以及傲岸自负之气的流露。这首诗似乎质朴浅显,但内涵却很醇厚,警策动人,不失为一首好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初盛唐时期由于唐朝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所以表现在送别诗中,就普遍具有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到了中晚唐,由于唐朝社会由盛转衰,所以这一时期的送别诗中不但失去了初盛唐时期的感情色彩,而且显出了低沉、悲伤的情调。

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就是如此。

这首诗写的是难分难舍的离情别绪,其中第一句抒发难以遏止的离情。本来是因多情才难分难舍,分别时当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因离别伤怀,满腔情绪一时无从表达,相对无言,彼此倒像无情似的。貌似无情,实含深情,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第二句进一步写离情别绪。在饯别的酒筵上,别人是欢声笑语,只有自己情绪黯然,更难强作欢笑。随着时问推移,离筵已散,分别在即,与对方相对枯坐,无限情意,却无从说起.只有照明的蜡烛好象还有惜别之情而“垂泪到天明”。无知无情的蜡烛尚且如此,那么情人之间,绵绵话别,伤心落泪就不言自明了。诗的后两句是借物言情,而涉想奇特。

杜苟鹤的《别从叔》“立马不忍上,醉醒天气寒。都缘在门易,直似别家难。世路既如此,客心须自宽。江村亦饥冻,争及问长安。”和他的《送黄补阙南迁》“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贪谏主,开口不防人。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亦是如此,都表达了作者对行人离别的无奈和安慰。

离别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送别诗 情感 类别

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要吟诗话别以表达情感,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时至今日,送别诗仍是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类题材。而部分学生,对于送别诗情感的把握,往往停留于感性层面,只能抓住“伤感”“依依不舍”等常见的送别时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细腻而复杂的,送别时的情感更如此,我们不可将其简单化。本文对送别诗歌情感内容作一个较为具体的概括分类,以便于学生能全面地掌握送别诗的情感类型。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其中,“凄凄”一词形象地点出了送别时内心的凄凉、愁苦;“袅袅”一词描绘的萧瑟、黯淡之秋景更增添了送别时的伤感;“看”,本来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是送别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情感。

2.体贴入微的宽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在“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一剂良药。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三四句是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送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自己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5.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其中第三句,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 诗人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6.表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李白《赠汪伦》一诗的三四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如此之深,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第四句用“不及”一词,将水与情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7.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运用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的典故,诗人以此激励友人,希望他名扬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一勉励,使全诗充满了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

8.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的最后两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诗人用笛声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昏暗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 “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充分地表达出来。

离别的诗句范文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陈师道《示三子》

注: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转,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

《渡汉江》是初唐知名诗人宋之问的佳作,作于诗人自流放地泷洲(今广东罗定东)逃归故乡途中。

诗的前两句,叙述诗人被贬“岭外”的情况:与家中音信断绝,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却含意颇深。“岭外”二字,着眼于被贬路途之遥远;“复”字,言其被贬时间之长久;而这些又都旨在强调“音书断”。显然,这两句是以平常之语叙述不平之事――诗人被贬“岭外”;抒发深沉之情--诗人对家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只不过诗中没有直抒胸臆罢了,而是将诗人的满腔深情寓于叙述之中。这两句,又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终于有机会返乡了,可他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常情而言,诗人久别故乡,应是“近乡情更喜,急于问来人”。何况这还是他受屈在外多年后返乡呢?然而,诗人偏偏要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点评此诗道:后两句“即老杜‘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意”。他说的“老杜”,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甫生在宋之问之后,其《述怀》一诗中有“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等句。个中“反畏”两句跟《渡汉江》中的“近乡”两句在“意”等方面确乎相近。

《渡汉江》中的“近乡”两句,运用了反常之笔。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也有人称之为“矛盾逆折”。“情更怯”、“不敢问”,正是诗人思家、念亲、情深的突出表现。久贬在外,音信断绝,诗人心系故乡、亲人,这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他被流放在"岭外",不知家中是否受到牵连;相隔时间之久,他不能对长辈尽孝心,不能对妻子尽爱心,不能对子女尽慈心;更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是否缺粮少衣,是否缺医少药,等等,等等。而所有这些,又正是诗人想迫切了解的。诗人既想了解家中的情况,又怕听到不幸的消息,“近乡”两句便是这种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关于此诗的评语:“实历苦境,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可谓知音。

由此可见,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正是此诗显著的艺术特色,也是此诗古往今来一直能打动读者心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师道(1053-1100),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因苏轼举荐,曾为徐州教授。家贫,常整日不炊。与宰相赵挺之为连襟,然素恶其为人。逢郊祀,非重裘不能御寒,妻子从挺之家借一裘,却之不肯服,遂冻病而死。平生好苦吟,每登临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

[注释]

[1]元佑二年(1087),陈师道因苏轼推荐得任徐州教授,将妻儿从四川接回,全家始得团聚。此诗写家人久别重逢时悲喜交加的情感。

[2]不可忍:指盼望重逢的心情无法抑制。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与此略同。

[3]省(xǐng):辨识。

[4]哂(shěn):微笑。

[5]了:副词,完全,全然。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陈师道因家境贫困,送妻子与三子一女跟他那任西川提刑的岳父郭概一道赴任,到宋哲宗元二年公元1087年,由苏轼推荐,陈师道任徐州教授,妻子和女儿才返回。上录《示三子》一诗便是诗人为重逢而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也是以反常之笔见深情。宋代之前,用反常之笔描写人物心理已有了成功的尝试。如上文提到的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写长期客居异地、与家中断绝联系之人在行近故乡时的矛盾心理状态;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句,表现生活拮据的卖炭翁的复杂心境。不过,像《示三子》这样通篇采用反常之笔的似不多见。

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妻儿远去后,很快把他们忘却了;可在他们归期临近时,又兴奋得难以自控。显然,诗人对妻儿是一往情深的,但他不从正面一语道破。试想,真是“去远即相忘”,又怎么会“归近不可忍”?那只能是“归近无所谓”了。这里,“去远即相忘”与“归近不可忍”语意上相反相斥,但在这不和谐的情态中却构成了新的和谐,突出了诗人的情真意深。

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眼前,诗人却一点记不清他们的容貌了。其实,这次他与儿女们分别也不过三年。三年前,儿女们离去时,诗人的脑海里已深深烙下了他们的音容:“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别三子》要说三年后,“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这仅能说诗人对别离时的儿女形貌记得太真切了,与长大了的儿女形貌一比,一时难以相信。这样一个反笔,也就更深地表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惦念之情。

五、六两句写与亲人们别后乍逢,也同样采用了反常之笔。面临喜事,理应欢笑,可是,诗人只是在泪尽之后才微微一笑。“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乐极生悲,悲而见其乐,凸现其别后乍逢时悲喜交集、破涕为笑的情态。苏轼的诗句“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笔法与此相似。

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可诗人却说“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诗人的别离之苦,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颇具艺术感染力。

总之,《示三子》以诗人对妻子与儿女们真挚深切的爱贯穿全诗,通篇采用反常之笔,由诗人与亲人会面前的心境写到会面后的心境,层层拓进,使诗情越旋越深,较之正面叙写别有一番韵味。

宋代诗人吕南公的《勿愿寿》也是一首反常之笔见哀怨之作:“勿愿寿,寿不利贫只利富。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绮纨合杂歌鼓雄,子孙奢华百事便,死后祭葬如王公;西家老人晓稼穑,白发空多缺衣食,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可与上述诗比较阅读。

无所谓了。这里,“去远即相忘”与“归近不可忍”语意上相反相斥,但在这不和谐的情态中却构成了新的和谐,突出了诗人的情真意深。

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眼前,诗人却一点记不清他们的容貌了。其实,这次他与儿女们分别也不过三年。三年前,儿女们离去时,诗人的脑海里已深深烙下了他们的音容:“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别三子》,要说三年后,“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这仅能说诗人对别离时的儿女形貌记得太真切了,与长大了的儿女形貌一比,一时难以相信。这样,一个反笔,也就更深地表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惦念之情。

五、六两句写与亲人们别后乍逢,也同样采用了反常之笔。面临喜事,理应欢笑,可是,诗人只是在泪尽之后才微微一笑。“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乐极生悲,悲而见其乐,凸现其别后乍逢时悲喜交集、破涕为笑的情态。苏轼的诗句"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笔法与此相似。

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可诗人却说“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诗人的别离之苦,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颇具艺术感染力。

总之,《示三子》以诗人对妻子与儿女们真挚深切的爱贯穿全诗,通篇采用反常之笔,由诗人与亲人会面前的心境写到会面后的心境,层层拓进,使诗情越旋越深,较之正面叙写别有一番韵味。

宋代诗人吕南公的《勿愿寿》也是一首反常之笔见哀怨之作:"勿愿寿,寿不利贫只利富。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绮纨合杂歌鼓雄,子孙奢华百事便,死后祭葬如王公;西家老人晓稼穑,白发空多缺衣食,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可与上述诗比较阅读。

(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离别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梦;留别;离别;诀别

对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题,时至今日,研究者们依然是岐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诗题中“别”字的理解却是高度一致、鲜有异义。不过,细味之下,感觉“留别”之“别”字,寓含多重意义。今试解之。

一、留别

“留别”乃诗题中固有之意,亦即古往今来皆无异议的“留别东鲁诸公”。殷璠《河岳英灵集》该诗又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还有不少版本的《李翰林集》题为《别东鲁诸公》。不管何种版本,“别”即“留别”,对象是“东鲁诸公”,意为以此诗作为纪念,留赠即将分别的东鲁诸公。作为一首留别诗,上述“别”意诗中几无显现,直至临近结尾,方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别君去”,也可谓切题了。综观全诗,窃以为“留别”之意为该诗“别”字的第一义,也是最表层的含义。李白以这样一首特殊的留别诗赠别东鲁诸公,其意一为与诸公道别,二为向诸公倾诉心曲。作者通过梦游的方式,将自己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感慨,长久以来郁结于心中的愤懑,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二、离别

依然围绕“别君去兮何时还”一句讨论。“君”,亦可理解为君王。“还”者,归也,归返之意。故该句之意自然就是:已经离别君王了,何时才能重返他的身边。据此,“还”的自然就不是东鲁,而是京城了。诗人“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功业理想未就,用世之情未泯,虽被赐金放还,但并没有因一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而是“未尝一日忘君”(《唐宋诗醇》),“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迫切渴望再回到君王身边,再展雄才大略,实现其宏图伟业。作如是理解,还可以通过“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二句得到佐证:暂且将白鹿散放于青崖之间,待到须行之时,再骑上它访诸名山。“且放”正说明作者无意毅然决然的求仙采药、山水逍遥,其间隐隐包含了期待和希望;而“须行”也说明现在还不是行走的时候,还须等待。所以,这几句表现了诗人满怀希望,期待君王再征入朝,重新委以重用的迫切心情,隐晦的表达了对功名事业的执着追求。因此,“离别”可谓“别”字的第二义。

三、诀别

上一篇说屏

下一篇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