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诗范例6篇

离别的诗

离别的诗范文1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离别的诗范文2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关山》风月凄怆,《陇水》肝肠断绝。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认为人生中最让人销魂、最令人伤感的事情,就是离别。

与今人一样,古人有时需要暂离家园外出谋生或游历,有时需要辞别亲朋赴任或换防,有时需要抛妻别子从军征战或服劳役,自然有时也会因贬谪、避祸、避乱而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而这时,别离无论作为人生遭际还是作为创作题材,都会显得尤为重要,更为壮烈和精彩。

荒山野岭,江涛河浪,交通不便,盗贼横行,风险既多,送者和离者都不能不有前途之忧。也许一次不经意的离别便会终生难聚,于是别离成为人生中的大事,为古人所重。因此,离别时分,人们生命迫促、岁月无情的悲哀,往往与山川阻隔、人世离散的悲哀交织在一起,自然也就萌发了“黯然销魂”的情愫。

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死诀别切开的伤口,只能由岁月慢慢抚平;而对于文人骚客来说,这伤痛却是酿造诗文的最好材料。作诗相送,不仅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离情别意,还可以作为相知相思之物长久品味和回忆。从被王士祯称为“万古送别诗之祖”的《诗经・邶风・燕燕》,到被誉为“千秋绝调”的江淹之《别赋》;从屈原《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送别一直是古代文学这座缤纷宝库中的永恒主题。

到了唐代,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条黄金大道摆在读书人面前。这样,广大读书人纷纷背井离乡,辞亲别友,或应试赴举,或赴阙赴任,或升迁贬谪,或漫游干谒,或入幕从军……诗人离别,除了设置酒宴饯行、攀折杨柳相赠外,还每每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或抒发离别之情,或勉励安慰对方,或阐发人生宏愿,或感叹社会政治。

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事实上,征戍、迁谪、行旅也都与离别有关,因此,在唐代,诗人大都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离别这一题材。《全唐诗・序》云:“堂陛之赓和,友朋之赠处,与夫登临宴赏之即事感怀,劳人迁客之触物寓兴,一举而托之于诗。”可见,亲友离别,赠诗相送,在唐代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嫩绿,杨柳青青。设酒把盏,执手言别。这情景触动了多少人的殷殷情思。唐人笔下的离愁别绪,或意气豪迈,或风神俊朗,或宁静淡远,或神寄天外,无不蕴含深深别意。

“初唐四杰”的送别诗中,写得最好的要数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唱出了他心中豪迈的离歌,也把送别时常有的惆怅之情一笔拨开。但在《别薛华》中,潸然泪下的王勃感叹道:“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通过反复咏叹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使人感到这种离别是何等痛苦,更显出这对挚友的分手之难。这种别离愁苦,才是王勃一生的真实写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四处漂泊,到处流浪,仅活了27岁。

山水田园派和边塞诗派诗人笔下的别歌,依旧充满了离愁别绪。“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短短28个字,把别离愁苦的心绪描述得淋漓尽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夜雨茫茫,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离别的暗淡和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虽然自己仕途坎坷,被贬外地,但自己绝不因此改变志节――我的心和原来的一样,如同装在玉壶中的冰,透明纯洁。

安史之乱使唐代由盛转衰,然而诗歌并没有由此跌入深渊,反而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土壤。李白以浪漫的情怀,表达了他笔下的离别世界,既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感叹,也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深情。杜甫用现实的手法,写出了人间的别离之苦(新婚离别之哀、垂老离别之哀、无家可别之哀)。杜甫笔下的“三别”,纯是离别时的送行者之辞,让我们直接听到了一个个送别和辞别之人的衷肠。

中唐以后,社会动荡不定。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读来倍觉黯然销魂,悲慨万分。韦庄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晴烟淡淡,杨柳青青,风和日丽,浓浓的春意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绝佳山水。但是,诗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流露出凄婉感伤的末世情调。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宋代文人也逃脱不了命运安排给他们的离别遭遇。特别是当他们与恋人两情正浓之时,离别却像一把无情的利剑,硬要斩断那绵延如水的柔情,这种滋味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因此,长于写情感的词更多地在写离别相思,以至翻开词集几乎满眼都是离愁别恨。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盈泪,妾盈泪。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林逋《长相思》)

林逋(和靖)是北宋初年著名隐士,目下无尘、孤高自许,长期隐居西湖畔。人们一直以为他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一定是感情的“绝缘体”。殊不知,林先生也难以摆脱离别的悲剧性体验。这首词以一位女子的口吻,深深地倾吐了她与恋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眷恋情怀。后人无数次揣测,是不是因为受了什么外力的干扰,林逋的爱情不能如愿,才隐居孤山,与青山绿水为伴?

实际上,“这种离情,是词人本身所拥有和深切体验过的,只因不便直接启口吐露的缘故,所以他就借用女性的身份道出。故而清心寡欲如林和靖,都不能抵挡恋情和别情对其内心的冲击,从而提笔写下了这篇充满眼泪的忧伤小词,那就遑论其他宋代文人了”。

柳永笔下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将恋人间的离别真切地刻画了出来;秦观笔下的“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竟未登程先问归期,足见恋人间的不舍和深情。《清平乐》(晏几道)中,词人不忍离去,在醉中解兰舟去。一个“醉”字透漏出作者与佳人分别时的悲伤――恐怕词人醒着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忍心去解开那叶载他离开佳人的兰舟。《蝶恋花》(周邦彦)中,愁绪萦绕,词人几度徘徊,欲走不舍。当词人离开,回头遥望,北斗横斜,天光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女子所居之楼已隐入地平线……原来,词人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寂寞。

离别的诗范文3

拼尽所有

只为你一个微笑 一点回应

不自觉开始羡慕起窗外自由的浮云

自己的禁锢 自己的感悟

于是,学习

像山谷的风一样

从你窗外经过

再问一句你的答案

从此

放任自己飞行,带着有你的回忆

离别的诗范文4

【关键词】王勃 诗文赏析 独创性

唐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良好发展与诗文的良好改革不无关系,而王勃就是提倡诗风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在研究唐诗之际我们要对王勃的诗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白王勃诗文的独创性。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送别诗的经典之一,通过全面地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够全面地了解王勃诗文的独创性,明白王勃诗文在唐诗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唐诗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送别诗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诗文中送别诗占有重大的比例。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李白的《赠汪伦》,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诗贯穿于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送别诗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真切的几种诗歌之一。送别诗在古体诗歌中的意义在于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进行全面的阐述。当读到一首送别诗的时候就会被诗人与朋友、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在送别诗里也往往隐藏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通过离愁别苦来表现诗人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等等,所以送别诗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进行良好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送别诗在诗歌中的意义还在于它所抓住的情感脉络都是简单而真切的,使读者在欣赏送别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辞藻来发现诗人的内心的想法,是古体诗歌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诗歌类型,其最主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过是“伤离别”。古体诗中送别诗占有重要比例的原因在于古代的交通不方便,此时离别由于路途遥远或许今生难以再见,或许再见时已毛发斑白,也就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而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佳作,既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前途的不顺,从而这首送别诗也对古体诗带来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在王勃以前或者王勃所处的时期,诗歌受到魏晋诗风的影响,诗文辞藻华丽,情感肤浅,诗风浮艳,诗文中的情感虚假,诗文创作无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辞藻上的堆砌,这是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这对于诗歌的良好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王勃是最先认识和极力改革诗坛弊端的人物之一,“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曾用“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来对王勃进行评价,可见王勃对于当时的诗风改革的决心,有意提倡刚健诗风。王勃的诗文质朴雄浑给当时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王勃的诗风和当时的诗风有着重大的差异,所以从诗风上来讲王勃的诗风就具有独创性,能够真切地认识到诗歌的重要意义,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全面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时候的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全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游人的难离难舍,以及对前途的一片渺茫。在诗文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作者对离别的地点和友人将要去的地点进行准确地交代,三秦之地保卫着长安,在风烟之中难以看见友人将去的目的地,诗文的开篇就给读者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宏大的气势中又有一种浅浅的伤感,“浮云遮望眼”,看不见了,在此离别之后,首联采取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长安离别所处景色的描写与想象中的五津的描写,将离别之情通过虚实景物的描写进行准确地阐述。在诗文的颈联(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中直接将离别的愁苦进行书写,为何我等要受这样的离别之苦,因为我等都是四海为官之人,这一联在书写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前途的茫然。都是四海为官之人,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漂泊,拥有好的前程?离别之情与壮志未酬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而全诗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主要表达的是朋友就算是在天涯海角,但是此心相依,空间的距离不是问题,只要心灵在一起,那四海也形同虚设,于你于我也不过是距离上的问题,但是心在一起就如同人在一起。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相信纯真的友情是没有限制的,距离不是问题,但是同时也隐藏了作者一种浅浅的慰藉,四海广阔,此去将距离遥远,还好有着纯真的友情,希望这友情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而诗文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往往被众人所忽略,而其实这句也是一句经典诗句,不光是对以上诗句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将离别之情表现到了极致,作者在诗句中劝解朋友在离别的路口不要像小儿女一样热泪满眶,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落泪,此时这里的无泪胜过有泪,将离别的伤感全面地展现了出来。全诗是一首送别诗,所以全诗以离别愁苦为基调,同时也对友情和壮志进行良好的地表达,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壮志,而壮志的表现主要在于颔联中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意境,整首诗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扬,时而情感细腻,是唐诗中的精品。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诗文独创性的具体表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中国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作者的独创性,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经过几百年以后还能被广大的读者所熟知。

1.诗风和诗体上的独创性。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王勃进行诗风改革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全诗撇弃了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诗风,创建了一种刚健的诗风,这种诗风在后来的唐诗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使得唐诗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了我国诗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诗体上,五言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在王勃等诗人的笔下尝试而形成,并走向成熟,使得五言律诗成为唐诗诗体的一个典型,从而使得更多的诗人来进行五言律诗的创作,使得中国诗文得到进一步地良好发展,丰富了古体诗歌的诗体类型。

2.诗文创作思想上的独创性。以往的送别诗都是比较缠绵的,总是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感觉,王勃的这首诗将壮景应用到情感的表达之中,通过壮景来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将送别诗的情感良好表达的同时,避免了诗文中的无病现象的发生,全诗虽然写的是离愁别苦,但是却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给后世的诗文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李白的《赠汪伦》也就是这种创作思想的良好利用。

3.诗文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全诗的首联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在传统离别的诗词歌赋中往往采用的是凄凉的景物来进行离别情意的表达,而这首诗采用的却是一种辽阔的景物来对离别之情进行表达,其表达手段相对于用哀景来表达更能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同时使得全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亮丽,避免了送别诗那种阴暗的感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诗文的尾联采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作手法,通过劝解莫要流泪,将离别之情进一步地进行升华,使得依依惜别之情更加淋漓地展现出来。

五、王勃诗文对唐诗发展的重要影响

王勃的诗文对于唐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从诗风上将以往的浮艳诗风转变到健康的刚健诗风,从诗体上将五言律诗这一新诗体进行很好地推广,而从诗文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对送别诗进行改进,而这些方面都影响了后世唐诗的创作。唐代诗文的良好发展就是靠如王勃一样的具有独创精神的诗人创作使得唐诗得到很好地发展,奠定了唐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离别的诗范文5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对于“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句诗,许多读者作了这样的赏析:“想到就要和康桥告别,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在这里,有人显然以为这句诗运用了写实手法,把“笙箫”看作是存在于诗中的客观物象,是“实境”。我认为这样解读诗句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整首诗的意境构成中是突兀的、不和谐的。

从审美的角度讲,在诸般文学样式中,诗歌无疑最具有美学特征。诗人在构成诗的意境时,诗中的一切景与物都必须处于与诗所要表现的意境吻合而协调的状态中,从而在整体上求得一种匀称和谐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效果。在《再别康桥》中,诗人通过种种物象的组合和情景的勾连,诉诸读者一种共同的审美指向:那就是“静”,这也是整首诗的情感氛围。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而诗中的感受却是四个月之前的,他静静地走过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往事又一幕幕重现,但诗人只想做一次不声不响的静静的离别,他生怕惊动一切,因此他才“轻轻的”、“悄悄的”。特别是在第六节,诗人“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沉默的静寂的,诗人“不能放歌”正是怕打破这种宁静。静是诗人为自己的离别而设。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笼罩全篇的寂静的氛围中,诗人幽幽的情怀和绵绵的思念在康桥的夜中滋生,在诗歌的行里流动,也在诗人的心头和我们的心头悄悄地无尽地蔓延,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徐志摩着力刻意营造这种静,并恪守这种静,从而形成一种幽雅闲静、高妙而和谐的艺术境界。这样,在诗人所处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处于静的状态下,“吹奏笙箫”这个细节显然不符合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合理发展,也破坏了诗的整体情景和氛围的一致性。在诗人主观感觉中和对外部世界产生的客观效果上都已打破了他着力表现的存在于诗中的静。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审美的角度讲,“吹奏笙萧”这一细节在诗歌的意境构成中是不匀称也不和谐的。

再者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第6节中,诗人想象自己撑一枝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游,迎着和风,沐着星辉,真是连缺乏音乐灵感的人也会禁不住放声歌唱,可是诗中的思路随即逆转:“但我不能放歌”,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更是特意将“笙箫”和“悄悄”、“夏虫”和“沉默”这些无法调和的意象连接起来,意在表明诗人离情的不可遏制,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让自己去领会,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诗人的沉思默想、满怀的离愁别绪使他渐渐陷入一种沉迷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抑制下,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也会暂时处于一种麻木状态(也许夏虫并没有沉默,但他充耳不闻),从而在诗人的内部世界中又形成一种更深层次的静。

另外,从诗的语言结构来看,“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属倒装结构,“悄悄”是来写笙萧所体现的情景和状态的,换成散文句法,就是别离的笙萧是悄悄的。在这里,“悄悄”显然是作为叙述主语的谓语而存在。如把“悄悄”放在状语的位置对虚设的“吹奏”进行修饰,这违背了语言的逻辑。悄悄,没有声音也,而吹奏笙萧自然要发出声音,这违背了生活的逻辑。

离别的诗范文6

【关键词】赏析 古代 离别诗 离别情

古代交通闭塞,行路困难,社交机会很少,知己难觅。所以,古人特别珍惜情谊。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聚亦必有散。为此,屈原曾无限感叹的唱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九歌・少司命》)。佛家也把离别视作人生的“八苦”之一。喜相逢,悲离别,成为古人感情生活的一大体验,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相逢作诗唱歌酬答,离别更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诗歌,将依依惜别之情渲染的淋漓尽致,真可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无情未必真豪杰。

然而,古代文人重友情,伤别离,却又不得不正视离别。如果说,从先秦直到两晋南北朝,离别主要还只是侧重在“伤”、“感”这一方面,那么唐代的文人则对离别另有一番见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初,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知识分子在以诗取士的政策感召下,充满了报国施展才干的政治思想。既要报效国家,就必然得各奔东西,今日相聚,明日别离,也是不可避免的。何况在心灵的天平上,离别的感情波动,被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理智所战胜了。于是,他们更多地用豁达的态度来对待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初唐四杰的王勃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在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官时写下的一首赠别诗。诗中说:“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大家的心情,命运都差不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施展治理天下的才华,只能洒泪作别,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便从此天各一方,友情还将与世长存,空间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我们在分手时,不要像那些胸无大志的人那般哭哭啼啼,泪水涟涟。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人在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在诗中慰勉友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意为:尊贵的友人啊,这铺满古原的野草,也对你满怀着惜别的深情啊!勉励友人要学习野草,敢于迎接考验,战胜各种危险和困难,做一番事业。浓浓情意浓缩于诗句中,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心中的诚挚友情。

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在早年游金陵时所作的《金陵酒肆留别》一诗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依依离别情意,是对友谊和欢乐的留恋,情调轻盈洒脱,余香留韵。再看李白二入长安时作的《霸陵行送别》一诗,写道:“送君霸陵亭,霸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绵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诗人在一个春日的黄昏,在灞桥(古人折柳送别的销魂桥)送别友人,很自然的联想起开创一代盛世的汉文帝,还有在汉末时代乱离中从这里南下荆州避难的王粲,不禁感慨系之。诗人所要送别的友人,正要从这条大道离开唐帝国的京都,奔向不可欲卜的未来。诗的开篇以“霸陵”、“霸水”连用,增添了离愁的气氛。接着,又以“上有”、“下有”两句,以“无花之古树”,对“伤心之春草”,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春草萋萋满天涯,送离人远走高飞;而饱经沧桑的古树,枯老而不着花,冷静、严峻地屹立在古道旁,归于默然。古树在沉思么?它给人以什么样的启迪啊?回首古道接连的,只见壮丽巍峨的宫殿在落日浮云的笼罩中暗淡下去,变得朦胧、模糊。古树无花,归于默然;骊歌愁绝,人不忍听。这也许正蕴含着诗人心中对离合聚散的无限感伤离愁。

诗人李白的诗作,无论惜别、怀古、伤今,诗的思想、激情是丰满的,情韵深厚,而又挥洒自如,可谓妙不着纸,略无痕迹。诗人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云》这首诗就是明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登楼酣饮饯别亲友,放眼无边秋色,只见长风万里,大雁横空,触景生情,从大雁的形象惊觉一年容易又秋风,岁月无情流逝抛人而去,一时思潮翻腾不已。诗一开篇,就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在排比句式中,将无情流逝的时间写得真是无情,将短暂的人生显得更加痛苦难遣,写出了巨人式的悲哀,深广而不堕纤弱。接着,诗人忧愁转为豪壮,在历史的联想中缅思前贤,激发昂扬理想:“欲上青天揽明月!”紧接着,又转写理想无法实现的浓重忧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思绪由天上跌落人间,由青天揽月而驰骋弄舟江海。这急速而无规律的思绪跳跃,倾注了诗人心中真挚的情愫,感情格外炽热灼人,最能显示诗人自由不羁的艺术个性和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造诣,以及诗人心中的深沉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