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互助的谚语范例6篇

团结互助的谚语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1

关键词:彝族谚语 形式 教育意义 作用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90-01

谚语是人们从社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髓,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生活的提炼。彝族人民以自己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精炼而生动的谚语。这是诺苏(音译词,意为彝族)优秀的文化结晶和宝贵的经验,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彝族尔比(尔比为音译词,有谚语、格言之意)是彝族人传授生产生活常识、教育劝诫子孙、启迪思想、增长智慧的知识。它采用彝族独特的五言或七言诗体,句式整齐,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富有诗韵,通俗易懂,易记易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多采用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内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包括了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经济等方面,蕴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具有很强的教育启迪功能。

千百年来,彝族尔比主要以口头的方式在彝族民间广泛流传,是深受彝族人民喜爱的口头文学,它与彝族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用、风俗习俗等影响极深,特别是对彝族人民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彝族谚语给彝族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彝族教育给彝族谚语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

彝族谚语使人明智,有助于彝族人民的智育发展。彝族谚语蕴含的哲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处。哲理类谚语主要通过观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哲理性强,寓义深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劝诫人们要善观察、找规律、勤思考、强实践、重学习,而不要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愚蠢行事。如有谚语:“强牛捉其鼻,壮马捉其耳”,此谚语体现了彝族人做事情善于总结经验,使用巧力,把握关键,告知人们,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春来夏去的是山上的布谷,死而复生的是路旁的青草”,指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且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有其特殊性。此谚告诫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处理事情。“马肠鸡肠不能硬拉为一样长,长裤短裤不能硬拉为一样长”,告知事物有客观性和差异性,劝诫人们不要违背事物的本质办事情。“骏马快慢看速度,猎狗好坏看嗅觉”比喻观察事物要观其关键要害,提纲挈领。“不垒垄不种稻,不平坎不播荞”,比喻办事情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凭借对大自然现象和动物行为的观察,彝人不断积累物候知识,较好的适应自然,安稳地生产生活。如“青蛙蒙格有大雨”( 蒙格是彝语,是集会之意),“山雨欲来风满楼,洪水欲来浪涛涌”。教育人们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从小抓学习,认真用功读书。如“甜水喝不够,知识学不完”,“幼时不勤奋,长大无技术;幼时不读书,长大无知识;幼时不读书,成人无才智”。

彝族谚语使人知理,有助于彝族人民的德育发展。品德类谚语主要通过悉心观察农时、农事和日常生活,告诫人们要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勤劳致富,诚实守信,以德为先,“知”“行”结合,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教育人们用正确的观点处事做人。它对社会各阶层的日常行为都做出了严格的规范。提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如“谩骂伤邻居,诽谤伤朋友”,“要学蜜蜂齐采花,莫学蜘蛛各织网”,“夫妻和睦,才能五谷丰登;宗族团结,才能人丁兴旺”;主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如“不耕作就没有吃的,不节约就攒不起钱”,“拆则如草失,积则成大堆”;劝诫人要讲诚信,反对虚伪轻浮。如“人因吹牛而失信,马因仰头而失蹄”,“做生意讲诚信,做事情讲原则”;提出人人平等的思想,生活中,要平等待人,如“莫高看布谷,布谷是鸟,莫轻视云雀,云雀也是鸟”;教育人们为人要光明磊落,恶事莫为,如“作恶多端则自绝后路,是非过多则自食其果”。对君臣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长幼关系和等级关系做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婚育方面的教育也显得特别重要。如有谚语:“娶妻取德不取貌”,并坚决反对近亲结婚和早婚早育,明确指出“三代血亲,儿孙丑如猴”、“嫩山堪结果损枝叶,美少女早产伤姿容”。同时,还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宝贵思想,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阿布采洛獐子牛羊一起牧,俄鲁书辜鸿雁鸡鹅一起养,嘉斯乌拖彝人汉人一起住”(阿布采洛、俄鲁书辜、嘉斯乌拖均为地名)。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云层;降雨;形态变化

一,引语。

天气变化是大气中冷和暖,干和湿、静和动等的矛盾,但他们又是斗争又是统一的结果。而云雨天的演变则是天气变化中各种物理因素互相作用的综合表 现。云能反映大气中水份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状况。所以,云的变化是各种灾害性天气和云雨天的最直观、而又是最有征兆的要素。尽管它是错综复杂,千姿百态,但它的生成、演变、发展和消失等,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云系的出现都是冷暖气团运动的结果,在实际分析中,要抓住稳定气团变化中的主要矛盾,即气团的变性和运动情况,我们主要注意的是风向的转变和气压的升降。在冬半年要注意暖气团的出现和强度。而在夏半年则要注意冷气团的出现和强度。

二,云彩的种类很多, 我们简单地把它们归类整理,有助于把“ 看云识天气” 的事理说清楚。

下面清楚地说明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共介绍了八种云, 四种光, 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无常, 为便于理解, 我们列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一:晴天云彩简表

三,下面我们来看我国劳动人民积累的经验,它们更为直观地帮助我们根据云层来判断天气,同时,科学地解释它的原因。

所谓农谚中的天气预报, 就是农民将长期的测天经验, 总结成一些谚语, 预报天气。群众的测天经验, 大多是通过观察当地的一些天象􀀁风、云、雨、雪、霜、晕等和物象和动植物的生活动态、反常现象及非生物反应总结得出的。这些经验以歌谚的形式表达和流传下来。它容易记忆和掌握,对于研究云层和天气状况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天上钩钩云, 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 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 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千旱” 、“ 冬钩云, 晒起尘” 的谚语。

2,“ 西北天开锁, 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 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 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 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3,“太阳现一现, 三天不见面” 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 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 云层变薄, 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 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 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 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 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 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 淋破庙”、“ 亮一亮,下一丈” 等谚语类同。

4,“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指透光高积云。 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 到了晚上, 一遇到下沉气流, 云体便迅速消散, 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 如果云体好像细小的鱼鳞, 则是卷积云, 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 近期会刮风或下雨, 所以又有“ 鱼鳞天, 不雨也风颠” 的谚语。

5,“ 云往东, 舌弓阵风云往西, 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 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 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 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 本地处于低压后部, 天气即将转晴, 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6,“ 云钩向哪方, 风由哪方来” 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 出现在高空, 有时上端有小钩, 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 是高空风的方向, 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 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7,“ 早上乌云盖, 无雨也风来”,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 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 形成上冷下热, 水汽易上升成云, 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 空气对流上升, 更促使云层抬高, 水汽遇冷成水滴, 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8,“ 黄云上下翻, 将要下冰蛋”,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 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9, “ 山戴帽, 大雨到” 山戴帽是说气压低, 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 一般要视情况而定, 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很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 下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10,“ 云吃雾下, 雾吃云晴” 见到雾之后来了云, 可能低气压要来临, 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 如云消雾起, 表示低气压已过, 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11,“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早晨东方无云, 西方有云, 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 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移来, 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 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 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 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 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 预示着天晴。

12,“ 久睛大雾阴, 久阴大雾睛” 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 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 空气潮湿, 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 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 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待到日出后雾将消去, 就会出现晴天。

四,结语。

我国的天气预报农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涉及地域广阔,内容丰富。群众在利用和借鉴时,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运用而不是可生搬硬套, 同时应不断观察和总结出新的适合当地的测天经验, 因为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 都是富于变化的。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积累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表明,云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体会到,对云天进行科学的观测和分析是当前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现在预报发展的一个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申如居,李汉禄,《天气云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彭安仁,仇永康,《天气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3

1.生存环境的差异。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在历史上很发达;而中国地处洲大陆,土地是人们的生活所依。所以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的表达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

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历史文化的差异。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其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谚“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 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谚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谚“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谚“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

英语和汉语之间虽有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者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

3.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集体主义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集体主义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型特征。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 谚语 儒家思想 中庸

一、谚语与儒家思想

谚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共同积累的语言和智慧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互相传承的文化遗产。谚语被称为“文化的大百科全书”,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谚语也具有传承性,特别是出自儒家思想的谚语对中日两国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思想文化。公元七世纪,日本掀起了第一次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这一时期,日本派遣了大量的使者、留学生和学僧来到中国,大量地汲取了中国的唐朝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儒家许多经典书籍也被传入到日本,许多经典的语句融入了日本的本土文化,成为影响日本人为人处世准则的谚语。

日语中的谚语,除了关于天象、动植物等自然生物的谚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谚语出自于中国的古典典籍。其中出自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和《荀子》的就有数百条之多,由此可见,出自儒家思想的谚语在日本谚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ぎたるはq及ばざる如し(过犹不及)”、“和して同せず(和而不同)”等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关的谚语经常运用于日本的社会生活中。

二、起源于“中庸”思想的日本谚语

《论语・庸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致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说明了“中庸”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中庸”是一种德行,是“至德”,也就是道德修养到达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常人是很难达到的;第二层意思是一种处世方法,强调在对待和处理问题时,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强调“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种处世态度也随着儒家思想一起传入了日本,并体现在日语谚语中。

例如:“^ぎたるはq及ばざる如し”(过犹不及)(日本:『ことわざ辞典p30)体现的是“中庸”思想的“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它的意思是:“^ぎたるはq及ばざるにはしかじ・^ぎたるは及ばざるに劣る。物事の程度が^ぎるものは、足りないことと同じでよくないということ。”主要是说做事超过了事物的“度”,就和“不足”是一样的,都不可取,即“过犹不及”。这个谚语出自于《论语・先进》篇,是孔子在评价两名弟子时所阐述的道理,也是在众多出自于《论语》谚语别有名的谚语。

事情做的“过度”,而很少用于表达“不足”的含义。在江户后期的《二宫翁夜话》卷一中说道:“「百事^ぎたるは及ばざるにおとれり、心得べき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百事如果做过头了,反而达不到目的,这是应当知晓的事情。这里的“过犹不及”取的就是“过度”的含义。而在『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Z(《有趣而易懂的论语》)一书中则用日语的本土谚语“彩ずるの鼻を欠く”来解释了“过犹不及”这个谚语,意思是说:在给木雕的佛像着色的时候,刚刚好就可以了。若是东添一撇西画一捺过度着色的话,反而会画蛇添足,使作品缺失了其最重要的部分,而导致一切都白费了。从前面的两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过犹不及”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与儒家思想中的“过犹不及”是有区别的,主要放在了“做事过度了也是不好的”这个层面上,体现的就是“中庸”思想的“无过无不及”。

在《中庸・天命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喜怒哀乐之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是“中”与“和”结合在一起的。不仅要有“过犹不及”,也要做到“和而不同”,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子”的程度。因为在《礼记・中庸》中记载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当然,这在日语谚语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在『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中有一个谚语是“君子は和して同せず、小人は同じて和せず(p207)”(意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词典中解释的是:“君子は人と{和するが、主体性を失うことはない。小人は付和雷同するが、人と{和することはないということ。略して「和して同せずともいう。”意思是:君子虽然与人和谐相处,但不会失去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自己的独立意识;小人虽然能附和别人,但却无法与人真正的和谐相处。这个谚语一般被简称为‘和而不同’,这里“和而不同”的意思与中国的“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日语中的“本音(真心话)”和“建前(场面话)”也正好印证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谚语。小人总是在一味地附和别人,总是在说“建前”,也就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当然也更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本音”。

从“过犹不及”和“和而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中庸”思想的认同、那么“中庸”思想又是如何成为日本的主流思想的呢?主要依靠的是儒家思想的“仁”,“仁”是实现中庸之道的现实依据,“中庸之道”也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新明解故事谚语词典》)中有“己に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勿れ(p1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分はしてほしくないと思うことは、他人にとっても同じことだから、人にしてならないとういうましめ。”(自己不想做的,e人可能也不想做,所以不要让他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在『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Z中则是列举了例句给它做了更详尽的解释:比如说“いじめ(欺负)”这种事,如果是自己被欺负的话,那是谁都不愿意的事,但是,如果只图自己开心不管他人如何的想法去对待别人的话,那么对方又会怎么想呢,许多人正是由于缺少这种换位思考,才无法融洽的融入社会生活,作者在后面还加了这么一句:“Hが孔子のこうした教えをJRしていたならば、子供に护à毪长趣できます。F代にも十分通用する、一文です。”意思是说:如果父母亲知道孔子说的这句话的含义的话,那么就可以将这句话教给孩子了。这是在现代也普遍使用的谚语。由此可以看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谚语在日本的地位。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出自儒家思想的日本谚语中有许多表现出“中庸”思想的谚语,这些谚语或是在他们的职场工作中、人际交往中以及日常生活中起着引导未来道路的作用。

三、起源于“中庸”思想的谚语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中庸”思想可以从日本公司里职员的表现中体现出来。正如大家所知,日本的公司一般是终身雇佣制,所以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被称为“上下关系”。一般来说,下属的升职都是由上司提拔的,很少出现由上司的上司来提拔的现象,所以,下属一般都是只做好上司吩咐的事情,也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并不会去做其他超过自己职位范围的工作,如果做了,也就是超过了“中庸”思想所说的那个“度”,在上司或是其他职员看来你表现过度了,把他们的工作也做了,那么别人就没有那么多工作做了,在公司的价值也就减少了,会让他们产生危机感,于是,无论是上司还是其他的职员对你都会有意见,你失去这份工作的可能性就会变大。所以,一般在日本的公司,每个人都是只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你去多做别的,因为那是别人的工作,用不着你去做,做多了反而会不好。这也就是“中庸”思想所强调的“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大多数日本职员的职业生涯中,这句话也是一直伴随着他们。

四、结语

起源于儒家思想的日本谚语体现“中庸”思想的谚语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刚才论述的那几个谚语,还有“仁者をnえず(仁者不忧)”、“和を以Fし(以和为贵)”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这些起源于儒家‘中庸’思想的谚语,随着儒家典籍一起传入日本,经历过日本社会文化的不断洗礼,却仍然保持着其本来意义,并融入了日本的日常生活。了解和正确认识这些谚语,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在日本谚语中的作用,更有助于加深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我国的软实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参 考 文 献

[1]张艳萍,徐璐 论日语谚语中的中国文化因素.[J]外语教学.2007年3月.第 28卷,第2期.

[2]金田一京助.『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o典[M].三省堂.1999

[3]石田琢智.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Z[M].日本文芸社.2008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翻译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等。本文讨论的英语习语主要涉及承载一定文化和语用含义的俗语和谚语。这类习语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受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审美观念、、民族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

1.简析中英文化差异

中西方社会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承载的文化不相同,表达方式自然存在差异,掌握这种差异对我们的外语学习尤为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1民族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很多农谚充满乡土气息。如“早起三朝抵一工”;“春天起得早,秋后吃得饱”;“乡下没有泥腿,城里饿死油嘴”等。而英国是岛国,四面临海,有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ny port in a storm.(风暴中任何一个港口都是好的);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微小的裂痕能使一艘巨轮沉没);A smooth sea never asks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大海孕育不出优秀的水手);Being on sea,sail;being on land,settle.(在海上就航行,在陆上就安居)。(注:类似于汉谚“随遇而安”)。

1.2不同的价值观念

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人本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突出强调个人方面的东西。如:Don’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不要做违背自己利益的事情。);Eat,drink and be merry,for tomorrow we may die.(及时行乐。)。

而汉语谚语中有极其浓厚的伦理色彩,它倡导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如汉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等。

在时间观念上,英美追求效率,崇尚守时。如: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虽然汉谚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

1.3不同的

西方人大都信仰基督教,《圣经》是家庭必备读物。上帝被视为万能的,支配着宇宙、万物、生灵,在英语习语中频频出现教堂、十字架等词。如:All are not saints that go to church.(前往教堂听道者,未必个个是圣徒。);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中国信仰佛教和道教,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谚语。

1.4不同的历史背景

英语和汉语中虽有近似的谚语,但不可直接对号入座。因此了解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Love is blind.”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Cupid(别称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英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Don’t 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类似于“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 castle是英国产煤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

此外,中国有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积淀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封建文化习语。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这些习语没有对应的英谚。

1.5不同的审美习惯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结。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对同一动物的感彩却大不相同。如狗在英美文化中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被用来比喻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而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义,如“走狗”、“癞皮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

2.英语习语翻译

英语习语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语义整体性,二是结构固定性。由于这两个特点,在翻译中首先要保证其比喻意义在汉语译文中的准确表达。常用的方法有直译、意译、增译、加注等。

2.1直译法

可以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的英语习语有三类:①只有字面意义,无比喻意义;②有比喻意义,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比喻意义早已被中国读者所接受;③习语有生动形象比喻,不像第②类习语广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在翻译时,只要不影响中国读者的理解,尽可能使用直译,达到与原习语近似的语言效果。例如:Easy come,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直接翻译出字面意思。The policy practiced in our unity is really new wine in old bottles.(目前单位执行的政策的确是旧瓶装新酒。)“旧瓶装新酒”表示的是形式不适合新内容。The house is at sixes and sevens.(屋子里乱七八糟。)译文保留了源语中的数字形象。

2.2套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习语不但有相同的字面意义,而且有相同比喻意义。当翻译此类英语习语时,不妨直接套用汉语现成的习语。例如:Shanxi is a mysterious place,speak of angels,and you’ll hear their wings.(山西地方邪,说曹操,曹操到。)将“天使”换成了“曹操”。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nkey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宁为鸡头,勿为凤尾。)将“驴”换成了“鸡”,将“马”换成了“凤”。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后悔无益。)milk被替换为“水”。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fish被替换为“粱”,但没有改变源语的比喻意义。

2.3增译法

有些英语习语常以缩略形式出现,若只译出缩略形式,中国读者会困惑不解。此时,可以增补形象,将原文省略的部分译出来。例如: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无论干什么都有风险,不冒风险就会一无所得。汉语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恰好表达这一概念。It’s the old story of the stitch in time.(还是那句老话,及时补一针,可以省九针。)这是习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的缩略形式。Henry had a wild party at his home when his parents were out of town.One of his neighbor shook his head and sighed,“The cat’s away.”(亨利的父母出城了,他在家里搞了个狂欢晚会。一个邻居摇摇头,叹气道:“爸妈不在,无法无天了。”)这里省略了the mice will play。

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正确翻译英汉谚语必须建立在对其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时把握好正确的翻译方法是译好习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Mocarthy,D.& 翟云峰.美国英语习语新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6

译林新版《英语(八下)》第六单元的主题是A charity walk,阅读标题为We need your support─Oxfam Trailwalker,内容是关于香港乐施会的“毅行”活动。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第一步(Pre-reading):引入文本,激活情感

1.值日报告。

执教本课时恰逢雅安地震,教师和当天轮值进行Daily Report的学生商讨后选定的话题就是雅安灾情。短短3分钟的英文报告,声情并茂,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不少学生热泪盈眶。报告后的2分钟互动环节,学生聚焦的依旧是雅安震区,特别是那里学生的状况。

【简析】常态的活动,特别的主题,营造了特殊的情境,值日报告的互动过程变成了情感萌发的过程,学生心系天下的爱心和事事关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也为后面介绍慈善行走活动以及Post-reading Activity做好了铺垫。

2.情境导学。

稍待平复心情,教师播放了一段21公里步行活动的视频,这是不久前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带着问题观看和思考。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本课的话题,并在耳熟能详的情境中初步接触文本的语言,特别是文章中的几个影响理解的关键生词:trail,trailwalker,team spirit等,从而降低阅读的难度。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简析】 我校的“21公里步行活动”与文本中的“毅行”活动十分类似,它来自学生的校园生活,所以容易产生共鸣,能融洽交流氛围,激发阅读的热情。读前的两个生活情境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背景图式,情境导课、引入文本的同时,也自然地激发了情感和兴趣。

第二步(While-reading的第一阶段):进入文本,尝试成功

引导学生通过标题“Oxfam Trailwalker”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后,开始文本阅读。

1.语境猜词。

通过猜测关键词“tough”的意义:difficult; hard; not easy,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乐施会“毅行”活动是一次艰难的远足的依据,进而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语境推理判断词义的能力。

【简析】 既锻炼学生语境猜词的技能,又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悟“毅行”活动之艰难,提高对坚韧不拔意志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为下面深入理解文本奠定思想基础。

2.搭建支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结对互助的形式,共同探究和搭建文本理解支架,设计流程图,梳理文脉,筛选文本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简化文本难度,提高阅读效率。内容包括活动的名称、慈善组织名称、活动的规则和时间等细节,以及活动的目的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施会“毅行”活动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毅行”活动两大目的的归纳和提炼:筹款帮助穷人、开发项目和学会团队合作。

【简析】学生在结对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合作互动,教师不仅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获得文本知识、锻炼阅读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伴互助、攻坚克难,共同完成梳理任务,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初步品尝了合作成功的甜头。

第三步(While-reading的第二阶段):深入文本,体悟主题

1.合作任务一:概述所需、所为。

作为香港的重大慈善筹资活动之一,参赛者需要做精心的准备。抛出任务:What do they need to do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引导学生以活动前和活动中为时间节点,回归文本,搜集、概括相关信息。

Before the event:group... into...;plan everything...;start training...;support and help...

During the event:walk together...;support and help...;carry sth...;raise money...

【简析】 学生在合作整理活动前和活动中,品读、体悟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Team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2.合作任务二:列举谚语警句。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以团队合作为主题的谚语、警句:List as many proverbs or sayings on teamwork as possible.比如:

There is no “I” in teamwork.(全队的配合不分你我。)Talent wins games, but teamwork wins championships. (天才能够赢得比赛,但是团队合作才能夺得冠军。)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团结成就胜利,分裂致使失败。)If you can’t pass, you can’t play. (乔丹教练对乔丹说的话:如果你不会传球,你就不会打篮球。)

【简析】 英文谚语、警句语言鲜活凝练,寓意深刻隽永,读来发人深省,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独特的教化功能,是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读写中感染,在分享中感化,效果不言而喻。谚语、警句的拓展竞赛,合作与竞争并存,且文理交融,在凸显了文本主题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

第四步(Post-reading ):跳出文本,升华思想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构建新理念,产生新观点。

1.活动一:小组讨论。

安排两个可供选择的讨论话题:(1)As young students, what can we do to support Oxfam Trailwalker? (2)What do we need if we join our school’s traditional 31km trailwalker?

就第一个话题,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即支持毅行者、支持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如何自助才能完成这样的慈善活动进行分组探究。就第二个话题,31公里步行者行动是面向高一学生的品牌校本活动性课程,与初中的21公里步行活动一脉相承,与乐施会“毅行”活动异曲同工,因此,学生有感而发,言而有物。

【简析】 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链接,利于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触及学生的灵魂,升华思想情感。

2.活动二:海报设计。

接下来的作业环节也是Post-reading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为雅安筹款“毅行”活动的海报,并将海报及设计的英文说明上传到班级主页。学以致用的同时分享爱心,付诸行动。

【简析】 设计为雅安组织慈善行走的海报,内容上与值日生汇报前后呼应,主题上与乐施会“毅行”活动呼应,与课文内容融为一体,贴近社会时事,贴近学生生活和英语水平实际,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且要求团队协作,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机。

二、延伸思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不仅是语言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建知识、发展技能、养成习惯的过程,而且也应当是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所谓“文道合一”,指的是学文与明道兼顾,也就是注重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势利导”是指在教学中把握有利契机,顺势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道合一,寓德于教,处理好英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把人文素质培养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职责。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1. 融合。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语言观、教学观,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英语教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文与道水融,密不可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不能简单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脱离教学实际进行所谓的人文素养培养。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找准切入点,智慧地渗透,自然地融入,切忌牵强附会,刻意说教或一味拔高,确保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

2. 引导。教师不仅要有育人的意识,还应当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捕捉契机,抓住结合点,注重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育人无痕,在潜移默化之中顺其自然地教化,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

3. 内化。重视人文关怀,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陶冶和熏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1969)认为: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应当将语言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由中学会自由,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