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对话;对话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03-01

一提到对话,许多人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真正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与分享。它不仅仅只是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简单地说,阅读对话教学是在是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立场上平等地进行的,通过交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从更通俗的角度说,对话其实是参与对话的人员围绕主题平等地表达(包括各种形式)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话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入,对话的外延不断拓展,对话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思想和情感。

当然,对话教学的形式并不应该是单一的,课堂既然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自我的对话,然而,用什么主题来对话,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的初始阅读感受,因此,建议学生课前要预习,能够为确定对话核心主题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在确定对话主题时,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蟋蟀的住宅》中,围绕“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展开对话,从蟋蟀“住宅的精致”与它的“勤劳和智慧”展开对话教学。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 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是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这就为确定相同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

又如《观潮》一文,就可根据课文的第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就可围绕中心,奇观“奇”在何处确定共同对话的主题。对话核心主题确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对话的质量。

对话并非越多越好。任何对话主题的确立,都是为服务教学的目标而进行的。对话的目的也并不是一定要达成一致,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

课堂的对话仍应是要在教师弃分的预设之下进行的,当然,教师在确定 “对话核心主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了作品的内涵、作者创作的意图、学生的阅读感受等多方面因素。

在课堂呈现对话主题后,学生们往往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应让他们说出不同的观点即“对话分主题”,并让他们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材料、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外引资料等对自己所持的分主题进行阐述,促使学生形成有主题地思考、感受与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对话中,教师积极地发挥“平等”的作用,以各依托点为切入口,有意识地挖掘各种冲突情境,通过“说课文内容”、“品关键词句”、“读相应语段”和其他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感受,培养语文能力。

如在《永生的眼睛》一课中,教师就围绕“是什么最令你感动”展开对话,大致从“富有爱心”“勇于奉献 ”“热爱生命”三方面加以阐述。当学生表达出感动的原因时,教师适时追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动?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吗?”品析之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动。

在孩子们“众说纷纭”后,教师通过总结,提升大家对文本的认识和解读,从而将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式运用于课外的阅读之中,此时的总结,也正是完成此堂课中对对话主题的集体构建。

如在《永生的眼睛》中,教师使学生在明白为什么而感动的基础上,再一次升华:“同学们,这一家人愿意捐赠眼角膜的行为和精神感动了我们,其实我们身体所能给予他人的不仅仅是角膜,还可以是什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拓展感动的外延,将“感动”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促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提升。同时,这一课堂结束形式,与开头形成很好的照应,体现课堂结构的圆合之美。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凸显着创造和生成。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在合作的氛围中,共同创新、共同进步。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和师生之间的对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也是学习探究的对象。它不是静态的,正如左拉所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没有所谓的学生个性的培养。

首先,要引领学生理解作者的原意。阅读不是对几条抽象干瘪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的记忆,而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尊重作者的立场观点,进入作者世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所谓“知人论世”,这样学生才能从文中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尽可能准地理解对方的原意。

其次,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沉入课文。课文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与质感,可以容纳不同的见解,等待读者去把它开掘出来。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比如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教学伊始,教师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纷纷质疑:这个问题在文章的哪个地方?这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问对话的渴望。有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热情。再如创设活动氛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于这些词句,学生理解内容比较容易,但要透彻地体会作者满腔的报国杀敌的热情,还有一些难度。可以在深入品读文本之前或者过程中,播放歌曲《精忠报国》作为引子或者背景音乐。在热血沸腾的旋律和歌者铿锵有力的声音的感召下,学生更好地感受了岳飞的“壮怀”。

再次,引导学生感受形象、感悟人生。教师要让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建构自己新的感悟、新的体验。“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感悟等因素各不相同,理解角度、理解深度也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必然有所差异。但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真实体会,我们都应当为他们的发言喝彩。

二、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

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过程,是其认识、情感、思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个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因人而异,因此需要与同学进行精神的交流,以达成共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与作品直接对话外,还应该对学生相互间的对话方式、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全班性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优生和差生间的互教互学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激发疑虑,有可能得出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感悟和见解。而教师也要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讨论;作为交换意见的“桥梁”,使学生一方面善于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能够真正理解对方,从而进行辩论与合作,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

三、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意志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享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因而,师生问的对话应是平等的,是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教学要求: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我一直认为,要想学生作文不难,就是要解决三个“写”――“我要写”“我有的写”“我会写”也就是“兴趣”“素材”“技巧”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故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以真实的事件为切入点,使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以写“真”为落脚点

“五(2)班的任老师新接手这个班,几周下来发现班长罗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常常吃力不讨好,人累了苦了,同学们却不说一声好,红花班级几次都榜上无名。任老师几次都想通过改选换掉这个班长,可每次看到罗丹同学为班级忙碌的身影,又不忍心。可为了班级更好地发展,也为了罗丹同学的进步,换班长势在必行。任老师该怎么办呢?”

学生在老师的描述中,积极地为老师出谋划策,从用写信的方式到怎样在信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很自然地从“观众”的角色转变为“主角”。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真的做到了“我要说”,而且抢着说。

二、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回忆自己的生活

“在你们的生活中也发生着许多事情,可能你一直都没有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说出来。今天,你能不能像任老师那样对他的老班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呢?”教师的问题提出后,有些学生会马上做出反应。通过一两个学生的讲述,教师可以初步了解一部分学生的情况。而后,需要给还没有确定话题的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从自己众多的记忆中寻找想说的话,确定什么是自己真正要说的,想对谁说这些心里话。教师在这段时间里,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发现有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悄悄走过去耳语交谈,帮助他搜索,这样既进行了个别指导,又避免影响其他孩子,为大部分学生创设了静心思考的环境。其实,孩子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里话对父母说,也可以对自己的好朋友、对自己的宠物甚至是自己的玩具说。经过这一分钟左右的思考后,如果学生在选材上确实打开了思路,可以顺势而下,及时肯定:“同学们有这么多要说的心里话,就让我们把它写出来,待会儿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让学生大胆地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如果在学生的发言中,诉说的对象或内容还不能拓展开,就可以从孩子的发言中提炼出有特点的给予适当的提示:“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我们可以向亲人、老师、朋友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说心里话,可以表达歉意、请求原谅、诉说委屈,也可以传达问候、提出建议、表达敬意等。”学生思路打开了,倾诉起来就有话可写。学生从中受到选材上的启迪,也就达到了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拓宽思路、激情引趣、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而这个环节就解决了学生习作素材的问题,让学生真的“有的写”。

三、用好例文,在例文中学写法

当学生确定了向谁倾诉、诉说什么之后,教师适时引出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章法,就能真正解决“会写”“写得好”的问题。

针对例文,老师设计了四个思考题――“赵洁为什么要老师原谅她?”“赵洁此时是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这样的感受”“老师能原谅赵洁吗?”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第三个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引导学生得出:请求别人的原谅,要写清这件事,还要写清自己的感受,把事情的发展与内心活动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了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也让学生明白了这篇习作应该如何去写,为下面如何去写心里话做好了铺垫。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真实性;窥探隐私;人文关怀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定位为服务类节目,但又和以往生活服务类节目完全不同,它针对现实中人们面临的人际危机和心理变迁,通过主持人、被访者、专家的讨论,调解矛盾、调适关系,由此对受众给予启示与帮助,是将现实中的人际传播放大至银屏上的大众传播。曾经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有着家庭般温馨的现场布置,主持人扮演着倾听者和调节者的角色,现场及电视前的观众无不以感同身受的收视心理去同谈话主人公一同经历感情的起伏,谈话节目一度成为人们的心灵鸡汤、精神家园,人们也乐此不疲的选择这种方式作为情感的宣泄和出口。

但现如今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在传媒伦理领域的边缘,在众多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中,能真正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节目并不多,有学者提出,这类节目“从思想文化的传承上看,徘徊于‘庸俗’和‘通俗’之间;从谈话情境来看,行走在‘模仿’与‘造假’之间;从话题危机来看,游离于‘和谐’与‘中庸’之间。”[1]谈话类节目,尤其是情感类谈话节目走向僵化,缺乏美誉度,缺乏深度与真诚,游走在传媒伦理道德规范的边缘,这些情况的出现,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一、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真实性的质疑和缺乏

关于真实性,对于大众传媒的工作者并不陌生,新闻界对于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这对于情感类的电视谈话节目也是同样的适用,先有事实,后有谈话节目,事实同样是第一性的,事实才是引发节目制作的最初始动机,也是触动观众的根本要素。而目前众多电视谈话节目,以离奇的故事情节、曲折的人物经历,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内,向观众呈现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经历”,来吸引受众,孰不知这离奇曲折、感人至深的背后隐藏的是传媒对于真实性的亵渎和捏造。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中真实性的缺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故事文本真实性的缺失

有人曾说:“也许现实存在,无论是什么,它曾经给过我们感动,而一旦经过媒体就不那么真实了。”网络上也不乏有很多网友质疑各类情感谈话节目中故事情节的真实性,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之于观众是何种地位,大多观众慢慢开始把该类节目作为消遣和娱乐,情感谈话类节目已经慢慢失去了其最初的传播功能。这一切都是由于媒体一味的追求收视,放松了对节目真实性的把关,不惜自己杜撰节目故事,以次充好,以各种骇人听闻的噱头换取观众的注意力。

2.现场气氛真实性的缺失

通过谈话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矛盾冲突中将节目推向高潮,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亮点所在。但事实上,如今的谈话节目的现场气氛和真实的受众心理却是大相径庭。编导策划运用各种手段设置情境,渲染气氛,或挖掘嘉宾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或安排神秘嘉宾出人意料地现身,或设计破镜重圆、深情相拥的戏剧性场面,让嘉宾不得不落泪。不明真相的观众被编导策划运用各种手段设置情境,渲染气氛的假象所迷惑,被现场观众、主持人、嘉宾挤出的眼泪所感动,深深的被节目以及现场气氛所感染,这样就达到了媒介所追求的“效果”[2]。让人物伤感落泪成了这些节目追求的最高境界,好像眼泪是高品位、深度、人文关怀的专用符号。

3.节目节奏和情感进程真实性的缺失

在谈话节目制作中,为了追求“好看”,制作者会刻意制造“冲突”和“悬念”,谈话的进程、节奏,对话的情境、结构都会被有意无意的设计,这无形中就给节目制作生硬的设置了框架,以至于谈话者被节目需求钳制,没有真实对话的语境,缺乏交流质疑的机会,从而空话套话、惺惺作态代替了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很多谈话节目是录播,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节目组会因为主持人、嘉宾甚至观众某一方的不配合和“表演”的不够好而叫停,这俨然成了“导演谈话”。

节目的进程完全是设计好的,嘉宾的点评、现场观众提问都是被安排的,人际谈话间自然的情感进程被程式化的叙事结构打破,成为了一场被导演的“谈话秀”,这是对电视谈话节目进程和情感推进的虚假表现,剥夺了受众了解真实谈话情景,抒发真情实感的观赏权利[3]。

(二)窥探隐私、亵渎情感

1.刻意挖掘和渲染节目对象的个人隐私

首先,到场不意味着同意。有的被访谈者尽管到场,但他们并不是主动、自愿到场,而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有的被访谈者虽然到场,但由于主持人掌握节目的话语权,被访者往往陷入被动,对访谈没有设防,在主持人的诱导下,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隐私;为了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一些访谈节目将矛盾双方请到现场,不断刺激当事人互相揭短,从而推进节目高潮,在双方对峙的情况下,一些隐私内容被暴露出来,而这种隐私的侵犯是隐形的且不被访谈者察觉的,而事实是这些隐私基本与违法无关,最多是人品、性格问题。其次,求助也不等同于愿意暴露隐私。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向媒体发出求助,但由于其话语权处于劣势和“有求于人,听命于人”的心理,往往会以暴露隐私为代价换取媒体的曝光率,而此类节目利用弱势群体的隐私来换取收视率,违背了传媒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一些记者往往借助或滥用媒介权利,对他人的私生活强加干涉,由于媒体的参与,有些矛盾往往更加激化。

2.漠视青少年的隐私保护

由于未成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还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此类节目涉及到青少年隐私时要使用马赛克处理,但很多节目忽视了这个问题。很多节目以成年人和家长的立场,媒介以教育者的身份示人,对孩子的权利和人格没有足够的尊重,直接对孩子进行揭露教育,展示他们的隐私。节目传递了强势话语教育青少年的正当性,却忽视了教育权利背后对孩子隐私与尊严的粗暴侵犯,当节目涉及当事人的隐私时,应当以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为原则,媒介职业价值观不能凌驾于伦理价值观之上。

(三)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传媒的人文关怀则是媒介发展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的关切,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将情感视为维护人际之间关系的存在方式[4]。

首先,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不少媒体拿弱势群体来开掘节目素材,弱势群体因为其社会地位、消费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以及发声机构的缺乏,或者被排斥到服务意识淡薄的媒体的报道范围之外,成为满足受者、传者的卖点[5]。大多媒体关于弱势群体的选题上,多以一种同情的视角切入,但是无知的同情与偏见的歧视也是缺乏理解精神和理性精神的,表现出偏见性、假性的关怀,对于弱势群体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帮助。其次,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忽视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此类节目多以情感纠葛为节目线索,制作方有意放大被访者的内心痛苦,将个体的矛盾纠结作为卖点出售给观众,这除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之外,更是助长了社会群体的漠视,对观众、被访者、大众传媒都无任何益处。

(四)媒介把关职能的缺失

谈话节目并不像新闻节目一样直抒观点、意见和立场,它是利用人际传播的方式,拉近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如果不能在选题、导向上把握好尺度,那么受众的“情感”也会随着格调不高,导向模糊的情感类谈话节目走向误区。

媒介把关职能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话题选择低俗化、浅薄化

目前很多电视谈话节目注重选题猎奇、猎艳、哗众取宠,空话、废话连篇,内容低俗,品位不高。纵观目前的多档情感类谈话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节目在选题上都是钟情于婚外情、第三者、二奶、二爷、出轨、不伦恋、畸形恋等题材,完全是低俗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6]。为满足人们的欲望使得此类节目话题选择的尺度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一个“度”,就容易走向浅薄、走向庸俗、走向一种无聊的狂欢,此类节目题材极端化、煽情化、猎奇化、道德模糊化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舆论引导上的误区

电视谈话节目是利用人际传播的方式,拉近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以看似“平等”的身份来交流,可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一些专家、意见领袖的出场,利用名人效应,现身说法,引导当事人与观众按照预先设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不知不觉靠拢追随着占据主流的观点,最后受众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媒介所倡导的舆论的支持者,这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在舆论导向上也存在误区。[7]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借助媒体解决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主动将个人隐私向情感类谈话节目方透露,甚至夸大事实,引发注意。失恋的希望媒体借助挽留爱人,家庭纠纷的希望媒体帮忙调节,有法律纠纷的希望通过媒体舆论造势,利用媒体进行炒作,先发制人。很多媒体一味的追求新鲜、有趣,在没有分辨事实真相的时候轻易下结论,沦为他人利用的炒作工具,对当事人产生不必要的伤害,也浑浊了社会舆论环境。

转贴于

二、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突破困境的对策

针对目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种种弊症,摆在电视人面前的问题就是寻找出路和突破口,使情感类的电视谈话节目能顺着良性健康的道路更好地向前发展。

(一)呈现最真实的情感

1.尝试现场直播——逼近真实

对于谈话节目来说现场直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它不仅对于主持人、编导的临场应变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现场嘉宾和观众的一种刺激,更是对于真实性的一种高度放大。情感类的谈话节目涉及政治等敏感因素的概率较小,对于情感类话题的把关尺度可以相对放宽,由此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直播的可行性就大大增强。电视直播不仅在于“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还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欲望,它可以将传播中的噪音降到最低,使得观众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

2.追求即兴感与现场感的融合

谈话本来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即兴的交流,电视谈话只不过是通过大众传媒手段来展现人际间的传播,无论是在私下还是在电视荧屏上,即兴的、现场的情感交流才是最真实。即兴是人情绪的表达,包括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谈话参与者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这些丰富而细微的面部表情和肢体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即展现了人际传播的魅力也增强了现场感和真实度。

3.营造和谐自由的“辩论场”

电视谈话节目在前期策划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模式化的节目进程,而应该有意寻找观点上的分歧,邀请来自不同立场的声音发声,这种差异造成的张力、讨论乃至冲突才能迸发出真实的火花和魅力。只有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主持人、嘉宾、观众三方形成自由的谈话场,真实的对话才能展开。

(二)增强媒介自律,保护当事人隐私

1.遵循公共利益原则

在保护被访者的隐私权时,除了要经过本人同意外,也必须考虑公共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必要时个人隐私应让位于公共利益。而当与公共利益无关时,媒体应该对被访者的隐私加以保护。

2.增强媒介自律

媒介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深切的把握媒介的社会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媒体工作人员还应提高法律修养,媒体要完善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的管理规范,如何正确处理个人隐私,如何取舍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媒介利益三方的平衡,这需要增强媒介自律,提高法律意识,防止滥用媒介权利。

(三)走出人文关怀的误区

1.变“一次性”的关注为“持续性”的关怀

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做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对这些人群进行持续的关注,不仅帮助他们走出当前的困境,更要关注他们事后的情感进程,而不是借用他们的情伤赚取受众的同情心之后就变得冷漠,将媒介的人文关怀延续下去。在对弱势群体的采访中,要以真情实感呼唤社会的责任感,激发观众爱心,将政府、社会、媒体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融为一体,以此改善弱势群体的困境,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从弱势走向强势。这也体现了对他们心理上的平等和人格尊重,是人文关怀的高层次表现。

2.人文关怀——从微观走向宏观

在节目中我们提到人文关怀往往是直指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外来打工者、山区青年、残障人士等,这也固然能揭露一部分人群的生活和心态,彰显传播的人文价值。然而真正人文关怀的对象是苍生大众,它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怀上,对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体现和理性思考上。一些选题以平庸低俗的内容追求“观众至上”,在善意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觉得更加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相去甚远。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谈话节目,在选题上,应该符合当前的社会背景,注重传达给受众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话题。

3.提升主持人的人文素养

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除了要具备文化功底、新闻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文关怀情节,言由心生,情感面前更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崔永元就有这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否则他不会做的那么自然贴切,而这种“情怀”需要主持人等媒介从业者从心灵深处打造。

三、结 语

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在模仿外国此类节目的过程中,应剔除糟粕、扬长避短,将节目资源放眼更广阔的人间大爱上,反映新时代我国人民的意气风貌和心理变迁。电视节目成长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是提升竞争力的助推器,随着传媒运营的规范有序,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良性格局也终将形成。

参考文献:

[1] 郎劲松,初广志.传媒伦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 汤荔.论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08(7).

[5] 高平平,黄富峰.传播与道德[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陈思.流行的背后——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透视[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文化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电视谈话节目大行其道,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中受众的文化选择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特征。传播学者陆晔认为“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社会文化格局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多元与开放的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①

一、人际传播介入大众传播,提高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有效介入使节目本身具有了独特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的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最优化。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神情自然、亲切随和、落落大方,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作真诚的交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流情境,使大众传播摆脱了媒介机器的冷漠与单调,缩短了荧屏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拆除了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藩篱与壁垒。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把对观众和嘉宾生活的关注凝聚在倾听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谈话的主题逐步引向深入。在她的节目中,经常涉及到性、虐待儿童、吸毒、社会暴力等非常敏感非常刺激的话题,更有与上司不和、饮食过度、缺乏自信、尊严受损这类个体化和心理因素很强的话题。但在她极富耐心和魅力的带动和启发下,来自普通人群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倾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隐秘,并通过这种倾诉来缓解郁结心底的压力。她非常真诚地对于每一个内心痛苦的在场者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使得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她更像一个关心他们的邻居和好朋友。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说,“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②

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是一个感情表达和交流的盛宴。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共同参与,无论在观念意识上和情感态度上,还是在传播视点和传播手法的表达上,开放型的电视传播都打破了以往“我传你受”的单向关系,使传播者与受众保持一种平和对等交流的状态,进一步引入了人际传播机制,使得互动性增强,亲和力显现,最终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二、构建大众话语空间,拓展公共领域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从一开始就给受众带来了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和多视角的文化碰撞。从其本质来讲,电视谈话节目形式是通过建立一种全国或地域性的谈话系统来实现它作为“公共领域”功能的。它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议事厅那样的大众话语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最早是由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后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将它发展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条件是所有人应有相等的表达机会,参与者以私人身份参加自主性的聚会,而讨论的主题以公共事物为主。他认为:“不管怎样,大众传媒充当了个人疾苦和困难的倾诉、生活忠告的权威人士:它们提供了充分的认同机会,在公共鼓励和服务的基础上,私人领域获得了再生。原先内心领域与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内心现象逐渐让位于一种以内心领域相关的客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私人生活的问题被吸收到公共领域当中,在新闻机构的监督,这一问题即便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也至少被公开化了。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公开化过程,由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领域获得了次内心领域的特征,而私人意识也得以提升。”③在哈贝马斯看来,随着公众由主要依靠阅读书籍(文学)变为依靠画报、杂志、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来进行沟通,文学公共领域消亡了,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逐渐转变成文化消费的公众,公共领域本身在消费公众的意识中被严重的私人化了。这主要表现在原来高高在上的公众领域变成了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大众传媒就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尤以电视为代表。

电视谈话节目正是构建了这样一个公共的大众话语空间,让普通人在电视荧屏上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生活中隐秘的部分,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宣泄。“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说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习惯,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态所不及的作用。”④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接近原生态的节目样式,在宽松和开放的聊天气氛中,一个崭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也初步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盛行,是对逐渐消逝的社会空间的一个拯救,拓展了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公共领域。

三、确立民本文化风格,弘扬人文精神

在电视“平民化”过程中诞生的谈话节目使得电视不再是“一台发号施令的机器”,转而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生活,以受众的兴趣作为话题设置依据,并邀请受众或其代言人出场。主持人、嘉宾和受众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场,在这个场中,电视从云端重新回归受众,重新成为平民百姓享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文化风格。一批以普通大众、寻常百姓为主体的电视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往事》、《聊天》、《讲述》、《荧屏连着你和我》、《天下父母》等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极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不寻常故事,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努力追求平民视角和纪录风格。节目将平民百姓请进直播室,让昔日隔屏如隔山的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话、交流,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的方式审视着世俗社会人们的悲欢离合,也在探究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电视的传播当中,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困惑走进电视。普通百姓不再是普通观众,而逐渐成为能够向大众传播的电视节目的主角。

对平民主义的追求,是中国电视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下的一种回应,更是人对媒介自身的一种全新的认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老百姓说自己的话”,电视谈话节目以平民化的风格、平等的交流氛围、大众的话题重新成为表述普通人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公共论坛。《实话实说》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和叙事方式,是一个最大众化的节目。节目中平民百姓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袒露自己的心迹和经历。

电视谈话节目除了体现一种对平民化的文化追求,也深刻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关注社会的变迁,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

如今的电视谈话节目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体现在创意、编导、制作中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我们从普通人的生存空间、生存境遇中感受到一种对人的关怀,通过节目中人物的日常遭遇、人物的心态和困惑,讲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给观众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感悟,使我们从这种对周围人的感动中体会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爱,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传达出对于人和生活的一种关怀。电视谈话节目不仅在于让人看到人,还在于让人看清人,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思想、情感、意愿、性格和情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怀和维护。

四、满足受众文化需求,舒缓精神压力

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满足“倾听”的需求,另一方面张扬“倾诉”的魅力,把关注的视点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谈话”这种方式更是让社会普通百姓通过各种大众文化途径直接参与进来,以对话、谈心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悦、烦恼、困惑,甚至是愤怒、不平。同时,谈话节目也使普通百姓获得了倾诉的现实空间,以谈话者的角色充分展露自己对平凡人生的种种智慧的洞见以及他们平凡中崇高的人生态度。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把朋友间随心所欲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聊天搬上荧屏,同时将丰富多彩的娱乐元素引入谈话节目,从信手拈来的话题出发,肆意发挥,天马行空……无主题的漫谈正如朋友间聚会的闲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人们日常谈话的原生态。“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的节目定位,尽情追求当下世俗的快乐,满足了受众追求娱乐的文化心理需求。

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这种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与“电视”这种现代最普遍的传媒手段相结合,有效地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心理需求,解除了经济社会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道德伦理困惑,让他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种种迷惘中缓解和解脱出来,也获得一种文化舒缓。同时,它还把普通人悲欢离合展现出来,让人们知道不仅是自己在饱受磨难,别人也同样有烦恼和痛苦,挣扎和奋斗,从而使人们平静下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对待现实。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表述方式的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即人人都有平等交流、表达意见的权利。总而言之,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规范有序,一个真正的公众平等对话、开放交流沟通、众声喧哗的电视谈话时代终将到来。

注释

①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②朱菁:《从谈话节目的崛起看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J】,《电视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文化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电视谈话节目大行其道,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中受众的文化选择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特征。传播学者陆晔认为“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社会文化格局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多元与开放的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 ①

一、人际传播介入大众传播,提高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有效介入使节目本身具有了独特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的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最优化。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神情自然、亲切随和、落落大方,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作真诚的交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流情境,使大众传播摆脱了媒介机器的冷漠与单调,缩短了荧屏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拆除了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藩篱与壁垒。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把对观众和嘉宾生活的关注凝聚在倾听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谈话的主题逐步引向深入。在她的节目中,经常涉及到性、虐待儿童、吸毒、社会暴力等非常敏感非常刺激的话题,更有与上司不和、饮食过度、缺乏自信、尊严受损这类个体化和心理因素很强的话题。但在她极富耐心和魅力的带动和启发下,来自普通人群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倾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隐秘,并通过这种倾诉来缓解郁结心底的压力。她非常真诚地对于每一个内心痛苦的在场者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使得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她更像一个关心他们的邻居和好朋友。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说,“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②

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是一个感情表达和交流的盛宴。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共同参与,无论在观念意识上和情感态度上,还是在传播视点和传播手法的表达上,开放型的电视传播都打破了以往“我传你受”的单向关系,使传播者与受众保持一种平和对等交流的状态,进一步引入了人际传播机制,使得互动性增强,亲和力显现,最终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二、构建大众话语空间,拓展公共领域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从一开始就给受众带来了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和多视角的文化碰撞。从其本质来讲,电视谈话节目形式是通过建立一种全国或地域性的谈话系统来实现它作为“公共领域”功能的。它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议事厅那样的大众话语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最早是由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后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将它发展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条件是所有人应有相等的表达机会,参与者以私人身份参加自主性的聚会,而讨论的主题以公共事物为主。他认为:“不管怎样,大众传媒充当了个人疾苦和困难的倾诉、生活忠告的权威人士:它们提供了充分的认同机会,在公共鼓励和服务的基础上,私人领域获得了再生。原先内心领域与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内心现象逐渐让位于一种以内心领域相关的客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私人生活的问题被吸收到公共领域当中,在新闻机构的监督,这一问题即便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也至少被公开化了。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公开化过程,由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领域获得了次内心领域的特征,而私人意识也得以提升。” ③在哈贝马斯看来,随着公众由主要依靠阅读书籍(文学)变为依靠画报、杂志、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来进行沟通,文学公共领域消亡了,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逐渐转变成文化消费的公众,公共领域本身在消费公众的意识中被严重的私人化了。这主要表现在原来高高在上的公众领域变成了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大众传媒就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尤以电视为代表。

电视谈话节目正是构建了这样一个公共的大众话语空间,让普通人在电视荧屏上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生活中隐秘的部分,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宣泄。“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说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习惯,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态所不及的作用。” ④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接近原生态的节目样式,在宽松和开放的聊天气氛中,一个崭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也初步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盛行,是对逐渐消逝的社会空间的一个拯救,拓展了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公共领域。

三、确立民本文化风格,弘扬人文精神

在电视“平民化”过程中诞生的谈话节目使得电视不再是“一台发号施令的机器”,转而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生活,以受众的兴趣作为话题设置依据,并邀请受众或其代言人出场。主持人、嘉宾和受众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场,在这个场中,电视从云端重新回归受众,重新成为平民百姓享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文化风格。一批以普通大众、寻常百姓为主体的电视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往事》、《聊天》、《讲述》、《荧屏连着你和我》、《天下父母》等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极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不寻常故事,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努力追求平民视角和纪录风格。节目将平民百姓请进直播室,让昔日隔屏如隔山的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话、交流,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的方式审视着世俗社会人们的悲欢离合,也在探究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电视的传播当中,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困惑走进电视。普通百姓不再是普通观众,而逐渐成为能够向大众传播的电视节目的主角。

对平民主义的追求,是中国电视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下的一种回应,更是人对媒介自身的一种全新的认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老百姓说自己的话”,电视谈话节目以平民化的风格、平等的交流氛围、大众的话题重新成为表述普通人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公共论坛。《实话实说》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和叙事方式,是一个最大众化的节目。节目中平民百姓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袒露自己的心迹和经历。

电视谈话节目除了体现一种对平民化的文化追求,也深刻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关注社会的变迁,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

如今的电视谈话节目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体现在创意、编导、制作中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我们从普通人的生存空间、生存境遇中感受到一种对人的关怀,通过节目中人物的日常遭遇、人物的心态和困惑,讲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给观众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感悟,使我们从这种对周围人的感动中体会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爱,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传达出对于人和生活的一种关怀。电视谈话节目不仅在于让人看到人,还在于让人看清人,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思想、情感、意愿、性格和情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怀和维护。

四、满足受众文化需求,舒缓精神压力

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满足“倾听”的需求,另一方面张扬“倾诉”的魅力,把关注的视点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谈话”这种方式更是让社会普通百姓通过各种大众文化途径直接参与进来,以对话、谈心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悦、烦恼、困惑,甚至是愤怒、不平。同时,谈话节目也使普通百姓获得了倾诉的现实空间,以谈话者的角色充分展露自己对平凡人生的种种智慧的洞见以及他们平凡中崇高的人生态度。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把朋友间随心所欲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聊天搬上荧屏,同时将丰富多彩的娱乐元素引入谈话节目,从信手拈来的话题出发,肆意发挥,天马行空……无主题的漫谈正如朋友间聚会的闲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人们日常谈话的原生态。“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的节目定位,尽情追求当下世俗的快乐,满足了受众追求娱乐的文化心理需求。

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这种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与“电视”这种现代最普遍的传媒手段相结合,有效地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心理需求,解除了经济社会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道德伦理困惑,让他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种种迷惘中缓解和解脱出来,也获得一种文化舒缓。同时,它还把普通人悲欢离合展现出来,让人们知道不仅是自己在饱受磨难,别人也同样有烦恼和痛苦,挣扎和奋斗,从而使人们平静下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对待现实。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表述方式的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即人人都有平等交流、表达意见的权利。总而言之,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规范有序,一个真正的公众平等对话、开放交流沟通、众声喧哗的电视谈话时代终将到来。

注释

①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②朱菁:《从谈话节目的崛起看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j】,《电视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上一篇为了孩子

下一篇生涯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