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文1

感恩父母的英语作文一

Last week our music teacher taught us a song, named Indebted Heart. Through it I know that we should live with a thankful heart. At that time, I think of my parents. I think they are the first people I should thank. It’s them who give me life. It’s them who give me home. It’s them who bring me up. It’s them who look after me. It’s them who teach me knowledge and live happily. I should thank my parents giving me so much. Maybe I should think how to pay back the love my parents give me. But now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be appreciated of my parents is to study well and then being a useful person to the society when I grow up.

上周我们的音乐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歌,叫感恩的心。通过这首歌我知道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在那时,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我认为他们是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是他们给我一个家。是他们抚养我长大。是他们在照顾我。是他们教给我知识,给了我幸福快乐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这么多。也许我应该考虑如何回报父母给我的一切。但现在我觉得感谢我父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恩父母的英语作文二

We are supposed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others on Thanksgiving Day. However, we should feel gratitude every day.

God has two dwellings, one in heaven, and the other in a meek and thankful heart. Be grateful to others is a way to show your love. In our daily life, we often receive help from our parents, friends, colleagues and strangers. Perhaps it is a little thing, pick up the pen you drop, lift a heavy box for you or offer you a seat in the bus. We should be thankful to them for whatever they have done. The more love you give, the more love you receive.

A sense of gratitude can acknowledging our interdependent existence. You will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if you have a thankful heart. Therefore, a thankful heart is like a magnet. Not only will we attract more things to be grateful for, but also we will attract gratitude from others. “give thanks a little and you will find a lot.”

Gratitude is heaven itself. A sense of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 to others is and important wellspring of a generous and virtuous life. We now fall into a busy life, neglecting to be grateful for details, the beauty of nature, the comforts of modern living ,the love of parents and so on. People can notice these details and realize the friendship, love and happiness in our life with a grateful heart.

Gratitude is the fairest blossom which springs from the soul. Be thankful for whatever you have, give and receive. Happy Thanksgiving today and every day!

感恩父母的英语作文三

I consider my paren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my life.This is not because they re wealthy or famous.Rather,what I value about most is the care and love they show to me.

我认为我的父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或有名的.相反,我最珍惜的是他们给我的关心和爱..

My parents might work hard,but they re always there for me.Whenever I get into trouble and desperately need a hand,they come over first to support me and encourage me.I grew up with their constant care and love.While they re getting older with grey hair and wrinkles,they never lose dignity in both life and jobs.

我父母虽然努力工作,但他们总是陪在我身边.每当我陷入困境,迫切需要帮助时.他们是第一个支持我、鼓励我的人.我在他们不断的爱和照顾中长大.当他们变老而且出现白发和皱纹时,他们也永远不会失去生活和工作的尊严.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文2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或缺。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一个人的成长行为习惯不少就是那时养成的,然而这影响着青少年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前年,区教育局对全区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加强农村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课题组提出了《农村中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积极做好课题准备工作。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开学初,我们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认真学习并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确定了各自的研究重点。

2.1组织分工:

顾问:朱春雷(连云区教育局副局长)、指导开展工作。

组长:李立飞(中学高级教师)全面负责学校的的课题组织、指导工作。

副组长:祝运平(师德先进个人,党支部副书记)资料搜集汇总并执笔。

成员:崔建华(市优秀教师)、张叶川、董志园(连云区模范班主任)具体课题实施与探索。

2.2认真做好课题开展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着手进行课题准备。事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对各自的分工作了具体的布置,研讨了课题计划方案。

2.3感恩教育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懂得了常感父母养育之恩;感师长教导之恩,感同学帮助之恩;感党和国家关怀之恩;常怀报效党和国家之心、报效父母之心、报效师长和同学之心。学生的思想转化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我想:一个怀着感恩理念的学生,感受到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学习,为的是让他成为有用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时,他能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父母吗?一个怀有感恩理念的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教育他成长时,能不刻苦钻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3.研究内容与策略。我们认为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正确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中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3.1教育活动感恩先行。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人际和谐应从学会感恩开始”,将感恩理念大胆引入学校德育,开展感恩教育和活动,有利于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为此我校“十一五”德育课题《农村中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共建和谐校园,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德育。

3.2动手实践,亲身体会。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感受亲情,感恩父母。校团支部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从调查、走访、实地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学生在行动中、生活中,认识了妈妈、老师的辛苦,有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例如,他们为妈妈洗脚、为老师唱歌、帮奶奶梳头等体验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初二年级学生精心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有意义的贺卡送到妈妈、老师、爸爸手里,在贺卡的传递中,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初三年级学生用书信的方式,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体验到: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给我勇气等,本次活动不论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还是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都给学生以启迪教育,使之学会感恩,懂得关爱。

3.3让学生感恩集体,关爱校园,珍惜友谊。学校课题组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寻找身边需要感恩的对象,并且把最感人的事例在学生中广为宣传;要求学生起身离座后,把椅子放回桌子下面;看到地面上的垃圾、纸屑拣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按时关好门、窗;开展活动后,把活动现场收拾干净再走。同时各班寻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经济上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体验活动,养成学生文明、卫生、守纪、助困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同学之间友情,创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4.研究对象:连云区板桥中学全体学生。

5.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中学感恩教育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感恩教育不能少,整体的德育教育更应该改革。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目前约束性道德教育无法使道德教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体验者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5.2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5.3教育学生知恩,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帮助。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5.3.1对父母的感恩。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①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②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感。

5.3.2对老师的感恩。

①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②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③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5.3.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①“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课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②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③结合“学雷锋、学赖宁”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5.3.4延伸至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①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②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6.研究方法: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7.研究过程:

7.1研究时间:2008年4月~2008年8月

7.2研究步骤:

7.2.1准备阶段:做好前期工作,制定课题实施放方案,并组织组员学习。

7.2.2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研究实践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

7.2.3阶段性小结:小结前一段课题的实施情况,反思存在的问题,修正实施方案。

7.2.4针对性实施阶段:根据修正后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感恩教育 德育品质

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情感教育、人性教育等一切教育的基础。

伴随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发展壮大。从目前招生的生源来看,普高集中在专科批次,另有从职业中学升学上来的学生,无论是学生的文化素质还是思想道德素质都参差不齐。在现实的工作中,发现目前许多学生做事只求受惠,从不施惠;只求索取,从不给予;过多强调自主独立,缺乏合作意识,等等。因此,加强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业已成为高职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高职学生德育品质现状分析

1.功利性强。

不少高职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以自我为中心,做事讲价钱,付出索回报,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衡量,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劳动意识缺乏,进取精神弱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追求。

2.责任感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部分高职生对个人前途更加担忧,更加关心自己的命运,关注自身发展和现实的利益。他们不关心别人,不关心集体和社会,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集体协作观念,缺少服务和奉献精神。

3.独立性差。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长辈的呵护,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中无忧无虑,接受学校教育,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一旦离开父母开始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集体生活无法适应,不能融入自己的寝室环境,找不到朋友说话,不能与周围的同学很好地沟通,依赖性强,生活上寻求父母的保护、照顾,享受社会和学校提供的服务,学习上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4.上进心弱。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加上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比以前也有所增加,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学生专业兴趣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能力提高不快,部分高职学生厌学、逃课现象严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作业应付了事。

5.感恩意识浅。

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的救助之恩、对他人的帮助之恩、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极端地漠视,不懂得知恩图报,他们自私、冷漠,把他人的给予视为理所当然,却不知回报,更不用说主动帮助他人,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自身生活缺乏反省,很难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二、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必要性

感恩教育对于个体不仅是道德教育,而且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看到,忽视感恩教育,容易使有的学生缺少幸福的感受,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理解,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是当前高职学生德育研究和实践中的时代课题。

1.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感恩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处世准则,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古训。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以感恩的心态和行动回报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呵护,具有时代意义。

2.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珍爱生命,对自己负责;感激父母的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尽量使父母少操心,努力使父母放心,学会孝敬父母,对父母承担责任;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体谅他人、关注社会、踏实做事、勤勉做人,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人生定位、对工作的态度有正确认识,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为社会服务。

3.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直接影响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决定高职学生最终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因素。感恩是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知道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容易获得社会的肯定,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得到增强。

三、搭建感恩教育实践平台,实现感恩教育知行合一

2011年上半年,我院在全院开展了学生感恩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理论上均懂得感恩存在的意义,但绝大部分人缺乏感恩的实际行动。

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与机制、方法问题上,过去我们长期受到传统德育的影响,一度有一种观点主张德育与感恩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发展认知。然而事实证明了,这种简单而枯燥的方法是没有多大效果的,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实践、体验和情感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院对高职德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推出特色系列――感恩教育。

1.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主要的课堂在日常,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感恩教育良好的素材,校园中的每个人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须把感恩传给别人,以促进扩散效应,但如何使这份感恩意识能深入人心?这还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渠道。从2010年开始,我院推行主题班会交流听课制度,提倡每个学期每个专业或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结合纪念日展开爱国主题活动,举办爱国影片放映周,体现同学之情、父母之爱、对自然社会之爱等各类主题丰富多彩,如《大爱无疆》、《爱在左,感恩在右》等主题活动,穿插了每个同学原创的小品、歌舞,台下台上的互动,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编导,参与率百分之百。活动对外开放交流,吸引了许多学生与老师观摩和学习,扩大了主题活动的影响力。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设计了评价表,对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互动程度及影响力等进行评比打分,最后汇总各专业各活动的最后得分实施嘉奖。

2.融入校园活动,营造感恩氛围。

校园活动以其独具的感染、导向、熏陶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功能,发挥着大学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是学生品质教育的大课堂。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我们以“感恩”为主题,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海报栏及宣传廊等作为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诗歌朗诵、大合唱、征文活动、演讲比赛、摄影展、优秀电影展等,在特定的节日开展感恩短信征集、寄送贺卡等活动,挖掘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强化校园生活中的感恩教育,促使学生在业余生活中树立“感恩”的意识,深切体会到安定的社会环境、幸福的家庭、美丽的校园,是因为有他人在背后无私的奉献与创造。

每年新生入校,各系部都组织新老生友爱交流会,帮助新学生们解答疑惑、传递友情,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每届学生毕业,学院都组织毕业典礼和毕业生晚会,毕业的同学抒发对母校的情感,给学校和在校的学友留下真挚的祝福和宝贵的经验。

成立校园文明自律中心,参与管理学生自习纪律、校园环境保护、日常文明行为检查督促、寝室文明督检及雅室评比等事务,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管理中更能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使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让大学生们在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逐渐改变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将感恩作为一种社会道德感、意识感、责任感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

3.走入社会实践,激发感恩情感。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报恩,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在日常实践教学活动中,我院利用国庆纪念日、“公民道德日”、“法制宣传日”等节假日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各种活动;以培养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每年的义务献血活动,学生都踊跃参与,我院获得了吴江市“无偿献血促进奖”荣誉称号;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各类宣传,出版报、为孤寡老人服务、维修电脑,定期到福利院慰问联欢;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子,为他们义务送教,给孩子们捐书、文具、衣物等;利用吴江丰富的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定期收听讲座《鲈乡讲坛》;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近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开展节约活动,提倡低碳生活等。

在2011年吴江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我院承担了多个大型会操表演任务,近千名师生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在近半年中克服困难,用汗水和辛劳演绎了精彩和成功。在此类活动中,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油然而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懂得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教育能帮助高职生树立起责任意识、自立意识,改掉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让高职生在温暖中学会感恩,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渗透学生工作,滋润感恩心灵。

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对优秀学生干部感恩教育的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平日里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针对学生党员,开展“争先创优”特色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以“我是党员,我是旗帜”理念为指导,树立培养品德修养。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使其周围的同学感受到感恩品质在校园中无处不在,起到学生榜样的作用,可以唤起其他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助学工作中穿插开展感恩教育。高职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学院又开拓渠道设置企业奖学金、勤工俭学岗位、困难补助等,使得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助学补助。在这些学生受到补助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种种资助政策都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其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为了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学院要求学生管理一线老师多关注各类论坛,并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中,利用网络工具,了解学生心灵,并加以适时的引导点拨,开通博客、开通微博,建立各专业学生QQ群,课堂外心灵的沟通达到的教育效果更好。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自立、自强的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旗帜,应该通过感恩教育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转化为感恩的行为,为未来社会公民素养的普遍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萧家芳.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07,(1).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文4

一、领导小组:

组长:周光明

副组长:吕瑞林、许旭

成员:汪建北、徐礼厚、史俊杰、张孝松、付立红、主元镜、杨昌华、何曼妮、王金仁、丁勇、贾佐荣、胡林锋、吴伟

二、活动内容:

1、感谢祖国,热爱家乡

⑴全校结合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等,举办电子报刊设计比赛。

⑵全校以“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长辈;爱学校、爱老师”诗歌创作比赛;

⑶学校团委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2、感谢父母、爱心亲情

(1)各班级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算算亲情账:算一算自己进入学校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将自己的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利用节假日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学校组织开展《我的父亲母亲》作文比赛。

(4)各班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要求每一位在校学生以此为题,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3、、感谢老师,热爱学校

⑴毕业班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⑵开展“文明礼仪、”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工友、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

4、以“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长辈;爱学校、爱老师”班级为主题,召开一次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

5、举行庆祝、“母亲节”大型爱心感恩主题文艺汇演

6、编辑出版学校感恩教育校本教材、编辑感恩教育专辑校刊

三、活动要求

1、为做好这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小组,由史俊杰负责,成员有付立红、王明嘉、何恒。执行小组要针对学校现有实际,设计、规划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教育特色的文化景观、宣传橱窗、黑板报等。要在第6周、第12周出两期有关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宣传橱窗、黑板报。

2、各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文明礼仪的训练,班主任要在第6周、至第7周,开展学生文明用语、举止得体、衣着面貌、文明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其能在大型活动中,向来宾、领导展现我校学生文明礼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3“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长辈;爱学校、爱老师”诗歌创作比赛、“我的父亲母亲”作文比赛,每个班级由语文教师负责于4月15日前交作品10篇,学校组织评出一等奖各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评委:杨昌华、林登红、张延轩、靳晓翠、王丽梅、赵发琴、赵武

4、庆祝、“母亲节”大型文艺汇演,汇演节目分序篇--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长辈--爱学校、爱老师—结束篇等章节,各班级按以上章节组织编排两个文艺节目候选,形式不限,请各班在3月25日前将拟编排的节目形式和内容报活动组委会审核,通过后再进行排练。4月10日进行节目质量审查,决定是否参加节目汇演。

5、各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学校要进行主题班会设计评比、对优秀的设计,要发表在学校校刊上,并进行主题班会实录,作为优秀教育案例上报。各班的其他感恩教育活动要有记载。

6、为搞好大型文艺节目的演出中的感恩父母的环节,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于4月5日前报一份本班学生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型材料交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孝松处.、活动特别要邀请有典型事迹的家长参加,、要求学生本人要精心制作礼品,、献给父亲、母亲或亲人,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班主任要把感恩活动的意义、、、内容在班上作好宣传动员.、邀请10名以上父亲或母亲(高二、高三、初二、初三班级,、尽量选上一学年没有邀请过的家长)、参加活动.

7、大型文艺节目中的感谢老师的环节,各班要组织学生自选感恩老师的形式(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开展活动,毕业班由级部主任召集班主任商议,根据各班上课教师的人数,、选出相应的学生制作手工艺礼品向本班任课老师献礼感恩;、高三、初三毕业班集体向学校献礼感恩,、向老师或学校献礼感恩只重意义,、不重物品的价值贵重.

8、、文艺汇演将进行优秀节目的评选.、将由师生投票评选我最喜欢的优秀节目,各类别(舞蹈、独唱、小品、相声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给予颁奖.优秀节目作为我校参加第三届省地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上报节目。

10、为做好校刊专辑的编辑,政教处要认真总结三年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果,特别要把“爱心传递基金会”的活动认真总结好,要求得到“爱心传递基金会”帮助的同学,要写出自己的感想作文交政教处。各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投稿,教师也要积极把自己在感恩教育活动的过程、感动、思考写成教育案例、教育论文或自己的教育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报学校校刊编辑部,时间是4月10日前,校刊编辑部设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处,负责人:汪建北。

四、活动人员分工

Ⅰ、校园环境:

史俊杰负责,成员有付立红、王明嘉、何恒

Ⅱ、文艺节目:

1、节目总策划:周光明,策划:吕瑞林、、汪建北、张孝松、黄、亚、熊怡、盖钢琴、钟以文.

2、文艺节目排练负责人:吕瑞林,节目编审:吕瑞林、汪建北、黄亚、熊怡、盖钢琴、钟以文,节目指导:钟以文、熊怡、、黄亚、、盖钢琴,钟以文负责音响设计、、乐队伴奏工作,、以及总体协调工作.、活动后勤:主元镜、、付立红负责。

Ⅲ、校刊编辑:负责人:汪建北

编辑:汪建北、靳晓翠、王丽梅、赵武、赵发勤

Ⅳ、校本课程:主编:周光明

编辑:汪建北、李杰、杨昌华、史俊杰、王金仁、赵武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文5

本部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原理分析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的各种因子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关系。从社会学理论来看。社会的实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提供个人生存的条件,一是个体的人出生以后,只是具备了先天的生理条件,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一旦真正脱离社会,那他的生活也不是真正人的生活。个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互相满足其各自的需要。社会是人们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不论是饮食男女的自然属性的需要还是心理情感、文化娱乐等的精神需要,都只有在同他人交往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提供给他的社会条件,都要受到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私人利益本身己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

从心理学理论看。这一属性不仅是感恩的重要根据,而且使感恩成为可能。如果说感恩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话,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是被人感觉和认识的,感恩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本能的或盲目的行为。黑格尔说:“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马克思在创造自己新哲学的时候,虽然批判了黑格尔把自我和自我意识看作是脱离人体而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人具有自我意识。在感恩的问题上,人的精神(自我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人需要向自然界感恩,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人只有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需要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只有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既然感恩是人的本质特征,那么,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就必须树立感恩的理念,把握感恩的本质:感恩就是关爱世界,感恩就是回报社会,感恩就是奉献人生。人的精神属性,不仅能够使人们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为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就要抓住人的精神这一特点,利用一切手段,对人们进行感恩的思想教育。而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慈悲的心。“感恩”这两个字的结构,都离不开心,都以心做基础。这说明,感恩与否,关键在于心。从教育学理论来看。

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不要仅停留在形式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以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为导向,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加强实践。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感恩教育,就必须使感恩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化,因此,感恩教育同样要关注学生道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由于大学生的情感具有敏锐性和易感性,而且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学校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而获得的,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的情感态度非常敏感,所以,感恩教育须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使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感恩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

二现状分析

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得到了重视,取得一定成绩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逐步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核心,社会活动为基地的感恩教育体系,形成对家人养育感恩、对老师教诲感恩和将感恩付诸社会实践的理念;二是大学生感恩意识不断增强,合作精神加强,相互扶助,共同学习,促进了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学校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更主要的是促成了科研团队的形成;三是感恩教育活动在各大学广泛开展。通过对周边1”所院校随机调查,97%的大学生反映感恩教育在本校经常开展,99%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感恩教育非常必要;四是感恩教育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和取得成效,通过对中国知网检索,截止到2”13年5月,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文章共有256篇(含期刊、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尽管如此,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一)理念缺陷,落后环境变化

包括方向问题和内容问题。现代社会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人际关系、经济环境、思想认识、社会价值取向等等,这些变化要求大学生改变原有的感恩理念和思想方法。但现有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总体上依然固守原有的“以教育者为出发点、追求表面和程式化感恩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大学生没有形成新的感恩理念,被动接受感恩教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感恩教育的本质甚至方向性的问题,不能真正掌握感恩的理念、陶冶感恩情操、树立感恩信念和全心投入感恩实践。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关系时很可能带有功利性质和趋向,进一步影响其对人生价值的有效判断和事物判断能力。

(二)体系缺陷,忽视与专业课程和科研团队精神的对接

目前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形式上单一而肤浅,大体上仍然是维系那种老师灌输,学生接受,感恩家庭、感恩教育、感恩社会的说教,之后是补充感恩实践活动等方式,看起来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实则这种感恩教育体系严重缺失了其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联接,以及与科研团队精神的链接。造成感恩教育基本有辅导员老师说一套,专业老师教自己的专业,似乎两者毫不相干,学生也是认为感恩就是那些把式,甚至还认为耽误自己的学习。最有的结果是感恩教育与专业学习分道扬镰,各行其道,不能有效地指引学生的理念行为,不但感恩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而且也让学生陷入对感恩教育的错误的、片面的认识。

(三)方法缺陷,空泛教育过多,榜样效应明显,实质方法和内容不够

一是灌输和示范性教育过多,民主化内容太少,教育中往往是以老师为主体,采用片面示范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观念,没有注意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是感恩教育的主体,在感恩教育上应当是启发式、互动式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二是物化形式明显,精神熏陶缺乏。这其实也是感恩教育致命的问题。表面上看大学感恩教育罐黔应开展,但成效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好,感恩的精神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老师过多地物化而不是思想上去加强感恩教育,比如渲染感恩榜样,开展感恩活动,然后予以物质表彰和鼓励,并没有去从身边细节问题、从精神层面进行教育。结果是学生对感恩的实质缺乏认识,甚至注意力偏向功利,心术不正地去感恩。其实我们在很多细节场合看不到真正的大学生感恩的行为,比如学校田径场乱丢垃圾却没有人制止,更没有人去主动清扫。大学生不珍惜清洁工劳动,任意将食品袋丢弃教室等等。反而在学校组织的所谓感恩教育活动时却突然涌现出“令人感动的感恩模范”。

三感恩教育体系构建思路

(一)理念教育

任何理论,任何行为都本源于理念,感恩教育也是一样,感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导,也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恩,而不是功利性的和表面性的做文章。这种理念教育是非常复杂、而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起到效果,但一旦产生效果将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不能走形式,应该是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一切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素养,让学生知道掌握本领、学好专业并服务于社会,做好份内事情,身边事情,帮助他人这就是对家庭、对老师、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没有必要经常开展形式上的感恩活动。

(二)专业教育

感恩教育是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一种教育,看似是一种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不然,它应该是一种能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千万不要把这种教育与纯专业教育两分和割裂。在明确感恩理念的基础上应当考虑把日常的感恩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去。比如专业教学老师可以在专业教学和考核中强调专业学习与感恩关系,强调团队科研精神,强调创新,强调对他人科研成果的尊重等等,这些都与人人之间和谐共事,相互尊重和提高有直接关系,也为大学生正确定位自身目标和实现价值提供依据,同时为大学生学好专业提高整体素质,提升创新和科研能力提供思想基础和条件。感恩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有机结合就会产生共鸣和相互促进,使感恩意识和行为在无形中深入人心。

(三)文化教育

思想文化、专业文化、素质文化、教育文化应该是校园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主体组成部分,感恩教育是这些文化的重要基础,也体现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比如校园广播、报纸、阅读、班会等)广泛宣传和弘扬感恩事例,弓l导大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感恩在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让感恩意识扎根和体现在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中,也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对其意识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几种子文化的共同作用,贯穿于感恩教育,共同构建以感恩为主线和基础的和谐校园文化。

(四)实践教育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范文6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挖掘文本蕴藉的思想内涵,触动学生感恩的灵魂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多。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好文章:《背影》、《我的母亲》,让我们通过父母对子女悉心照顾的细节,感受了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使学生明白了“父母的养育含辛茹苦,恩情难忘”,从而学会感恩父母;《我的老师》、《藤野先生》,让我们通过魏老师、藤野先生的谆谆教导,使学生感悟到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付出,明白“老师教诲语重心长,恩重如山”,从而感念师恩;《沁园春雪》、《乡愁》,这些爱国诗篇,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感念祖国之恩……这些都是感恩教育的鲜活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品读中让学生感受人世真情,以触动学生感恩的灵魂,使其萌生浓烈的感恩情怀。

二、借助文本内容,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

首先,让学生通过文本知恩。根据文章的特点,可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样的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可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卷春的画图,一曲春的赞歌。文章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春景的特点,感悟春的活力带给人的希望和力量,从而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来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如《甜甜的泥土》一文,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我们可以借这个故事引发学生感悟:人们之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其次,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深刻的记忆。

(1)以朗读体验领悟自己的感恩情感。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感激之情。朗读过程中,对于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要着重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如《纸船》,可反复朗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如梦。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熏陶,体会到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之情,产生心灵的震撼。对于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也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如《最后一课》一文,要反复朗读韩麦尔先生习字课时的话语,从而体验人物的崇高,感悟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课外多读文章,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2)以想象体验激发自己的感恩情感。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联想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三峡》中对水流湍急的描写,“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触到一泻千里的江水,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文章,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木兰诗》,通过想象木兰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能加深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能够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3)以反思体验激发自己的感恩情感。只有经过反思,学生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柳叶儿》一文,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柳叶儿”是大家用来充饥的食物,而在今天,人们也有吃树叶、野菜的,但都是作为美味中的调剂或保健食品来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学生通过反思,便可体验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萌生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最后,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文章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的问题,引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诸如是否封阳台一类的问题也很多,我们可以借机让学生深入角色表达心声:如果你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是封阳台还是不封?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如何去做?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变换角色表达心声:假如你是文中的那只鸽子,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深入角色和变换角色的思考,学生便可将自己的感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我们的感恩教育也就达到了目的。

三、开展活动,创设氛围,开启学生感恩的心扉

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创设感恩氛围,教育学生“感父母之养育,念学校之培养,报祖国之恩德”。具体活动如开展感恩故事会,让学生讲书本上、生活中的感恩故事,使学生认识到“爱心”、“孝心”是立人之本,德行之源。也可设计感恩的广告,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将感恩教育融入文化艺术表演中,使其受到熏陶、感染。还可以在中秋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时,布置孝心作业,让学生“给父母洗洗衣服、做做饭、拖拖地板”,在家务劳动中感受到父母整日为自己操劳的艰辛,萌生感恩父母之心。

四、动手写作,积淀学生感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