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的故事范例6篇

抗日英雄的故事

抗日英雄的故事范文1

我们幼儿园位于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余姚临山镇。400多年前的明朝,日本群岛上的倭寇经常呼啸而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组建戚家军,保卫临山镇,保卫富庶的祖国东南沿海。祖先们军民同心,痛击觊觎中国的倭寇,捍卫了民族尊严。戚继光的英名与临山镇共存,戚家军的故事在临山人中代代相传。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拥有这样一段英勇悲壮的抗倭历史而自豪。临山镇就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倭英雄的故事和历史遗存,就是我们最好的教材。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改编民间故事。在临山,口口相传的戚家军、戚继光故事很多,但因为是成人记录与整理,故事讲起来比较拗口,幼儿不易理解。我们对众多的民间故事进行筛选并改编,努力做到情节生动、语句通俗、寓意深刻。生动的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浅显通俗的语句容易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蕴含着的教育意义又能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对于小班孩子,我们编了韵律感强又琅琅上口的儿歌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中班,我们改编了“戚继光的传说”“戚继光在临山”等故事;大班幼儿的活动就更丰富了,师生走出校门,来到抗倭战争遗址,缅怀英雄、聆听历史。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孩子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动画片《戚继光》讲述了戚继光带领戚家军金戈铁马、舍生忘死、清剿倭寇的英雄故事。这个片子适合大班幼儿观看。对中班与小班幼儿,我们选取了动画片中一些镜头,参考《戚继光》连环画,上网收集图片,去曾经的战场拍摄小影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教学视频,来辅助教学,帮助中小班幼儿更好地认识抗倭英雄。

抗日英雄的故事范文2

男人与马

论及“英雄”,自古以来多为壮烈之士,其高昂之相有余而亲民之意稍缺。坊间更愿将历史里的英雄文化融在“侠”的虚幻故事里。再说中国之“侠”大致分为三种,一如乔峰那般“剧饮千杯难一醉,屠熊缚虎震山河”;二如郭靖一般“侠之大者刻心中,为国为民憾苍穹”;三似杨过刚烈真性之中又怀绕指柔肠,只道“单剑不畏江湖险,十六春秋觅红颜”。

演员、武指、导演,三个身份的合体让连奕名多年来过尽了英雄的瘾:“演员”诠释英雄的心气,“武指”展露英雄的风姿,“导演”掌控英雄的命运。在这个男人的身上,将三种侠情各取所长。乔氏之豪情融入他待人接物的气度间,郭氏之精忠藏在他不懈创造民族英雄故事的事业中,而杨氏之柔情,则流淌在他褪去戏里戎装后,回归到一个男人的平静生活里。

我们特地将拍摄的场地选定在京城郊外的马场。初秋纵有骄阳,但却凉风送爽,北京湛蓝的天总是可以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心情。明明是陌生的马匹,却让连奕名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是一个怀揣英雄梦前行多年的男人,心中那份豪情的真实写照。看到今天一起出镜的骏马之前,他还严肃的“控制”着微笑,“大佬”范儿的和每个人周到的打招呼。

而当那匹骏马出现在他的视野范围内,这个男人身上所有的雄性荷尔蒙被迅速激起,尽管我们没有安排策马奔腾的镜头,但他搂着马脖子露出赤子笑容的那一刻,却是一个真汉子对英雄战友“马”最透彻的熟络与热爱。午间强烈的阳光把这一人一马照映成一组剪影,我们不由开始搜索,这更像连奕名那些英雄故事里的哪一幕?

摄影师开始拍照之前,他提出要喝一小口纯的白兰地。也许适量的酒精,能让这个男人更快进入状态,而完全摆脱因为穿着不是自己的衣服,对着陌生人镜头的那些许不适。这个男人在马跟前笑得最真,他一直觉得马是男人最忠实的伙伴,特别在拍跟马有关的戏时,他会特别照料剧组里的马匹。如果人生被定为一百年,那么五十出头的连奕名已经走过了一半,但抖擞的精神,健硕的身材,笔直的五官让他看起来并没有受到年龄带来的生理困扰,但如果你认真的跟他谈话,发现他眼角眉梢隐藏起来的故事,你会发现有故事的男人的魅力,还真不是那些“小清新”们可以比的。

拍摄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我们坐在马场供人休憩的长椅上攀谈。他把拍摄穿的风衣随手搭在扶手上,身子微倾,两手合十交叉用膝盖作为支点撑着身体,嗓音低沉却有种高昂的味道。这个男人享受着落日余晖,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从初生牛犊的时代聊起,――心里很明白这个故事很长,但有关有故事的故事,你永远都会好奇。

情怀追逐二十年

1992年,连奕名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在校七年他专攻京剧架子花脸和铜锤花脸,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国国家京剧院。但由于身形高健,与传统京剧扮相并不甚符合,连奕名没有继续国粹舞台生涯,而是签约了香港永盛音像公司,又在95年考入了培养出无数明星的无线TVB艺员训练班,在香港、广州、深圳等地曾担任过《夺命情缘》等多部影视作品的武术指导或动作导演。虽然后来因为两地文化差异,连奕名最终返回大陆谋生于国内影视圈,但香港影视文化及制作特点仍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

“香港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因为那个年代政府体制的不同,香港导演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他们的想法很有趣,可以把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整合成一种经典。跟大陆烧钱式的拍戏方式不同的是,他们资金往往有限,大家每天想着怎么‘抠’,怎么从有限的空间里玩出精彩的花样。很多年后,我在拍《雪狼谷》的时候,这种拍戏上的‘巧劲’还能给我带来启发。”

英雄的梦想从一开始萌芽,就从未在连奕名的心中破灭过。在香港一直跟武打戏剧“较劲”,回到北京后,连奕名参与执导了《英雄郑成功》、《天下粮仓》、《乾隆王朝》、《独行侍卫》等多部很有影响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签约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后,陆续主演了《烈火金刚》《一双绣花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执导并主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天悬剑》《民国往事》《雪狼谷》《对与决》等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作品。连奕名以他的爱国热情和铁汉形象,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连派英雄”,以他含蓄内敛、细腻入微的创作风格,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青年导演之一。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每个人对于英雄的定位亦有所不同。纵观连氏英雄,大多是出身正统,形象高大全的经典英雄形象。2007年的时候,“宫斗”和“婆媳”题材还未红透半边天,而战争年代的戏剧却是层出不穷。当时银幕上的英雄形象正随着时代审美的偏向而日渐多元化,类似于《亮剑》里李云龙那样的另类英雄深受追捧,而中国影视市场一直都有“跟风”的爱好,令貌异神却似的“李云龙”比比皆是。当时的连奕名觉得,应该有一个中国传统式的经典英雄出现,就像《地道战》里的高传宝那样,于是在2007年执导主演了《大刀》,用“郑羽”的正气形象把中国英雄的气场重塑了一次。

2011年,连奕名正式成立了“连奕名工作室”,第一部作品《雪狼谷》以破军之势夺下收视宝座。这部被称为是首部“狼性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也为中国的西部片填补了空白。早已被冠以“金牌抗战导演”称号的连奕名,为了拍出真正的西域风情,率领他的团队进驻宁夏。盛夏季节练枪练马,剧中所有的马上群戏都是由演员亲力亲为。连派英雄系列之《雪狼谷》,以它悬疑惊险的故事情节、风格凝重的战地情怀、血气方刚的民族气节,粗犷豪放的西部风格,在屏幕上挂起了一股强劲的狼性雄风。

抗日英雄的故事范文3

决战江桥马占山结局是没有抵抗住日军侵略,最终战败,《决战江桥》是由李印执导,李幼斌、施京明、刘金山、刘威、米学东、张光北、魏一等人主演的抗战剧,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的带领下,黑龙江省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故事。

马占山是东北边防军第三旅中将旅长,兼黑河镇守使。后任黑龙江省代主席,军事总指挥,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马占山集土匪、官僚、军阀于一身,性格多面复杂,身上有匪气,有官气,也有军人的铁血之气。

该剧展现了既匪气又正义的英雄马占山,以及东北边防军的英雄人物群像。这种英雄人物群像的塑造,不同于以往英雄抗战剧以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为主,而将更多的镜头和笔墨着重表现里面各种个性突出的人物,感受到这些民族英雄们为家、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民族情怀。

剧中的一些人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比较鲁莽,也没什么文化,不懂什么民族大义,但是却有勇气为了保护自己爱戴、敬重的人和国家而献出生命。正是这些不知名的人物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一出保家救国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抗日英雄的故事范文4

一、活动目标

通过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让学生了解抗日历史,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我们英雄的人民奋起反抗,历时八年终于取得胜利,使同学们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并为祖国努力学习,使她更加繁荣昌盛。

二、 活动准备

1. 老师和同学们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故事、图片、视频)

2. 学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3. 班主任总结

三、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高奏凯歌走向和平。

主持人乙:那是一段沧桑的历史,那是一段为了正义与和平战斗的历史,他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主持人甲:让我们勿忘国耻,共同回顾那场空前的灾难吧!

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

主持人甲:看到片中日本强盗的暴行,让我们感到可恨可耻;看到无辜的百姓被杀害,我们的心在滴血,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主持人乙: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我们的祖国遭到日本强盗疯狂侵略时,伟大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和平,他们的精神值得歌颂,让我们一起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的影片片段。

主持人甲:正是这些像狼牙山五壮士的民族英雄,团结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主持人乙: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让我们齐唱《团结就是力量》

主持人甲:在我们的英雄中还有许多少年英雄,有的比我们还小,却有同样可歌可泣的应用故事请孙茜茜同学给我们讲讲《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主持人甲:英雄的王二小为了保护乡亲们,牺牲了自己,真是伟大极了! 主持人乙:像王二小一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雨来,嘎子等,都与我们年纪相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甲: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烈,让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

主持人乙:回首过去,中国人民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无数革命前辈用不朽的身躯支撑起民族的脊梁,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长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主持人甲:展望未来,我们是中国的接班人,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来贡献力量。看了先烈的事迹,你有什么感想和愿望呢?

同学们可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想与心愿。

主持人乙:同学们说的很好,都知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知道要努力才能使明天更美好。下面请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通过班会大家一起来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感受先烈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勇豪情。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并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虽然我们已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但是肩上的任务并不轻,祖国的发展和腾飞要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贡献出他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只有利用我们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回报祖国。我们要以这次主题班会为契机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各项任务,到时候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1、 歌曲《黄河颂》

2、 讲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

3、 齐唱《大中国》

抗日英雄的故事范文5

他们的故事,若要一一介绍,三年五载也说不完。时任《晋绥大众报》记者的马烽、西戎决定将这些事迹浓缩整合成一个故事,提笔写就《吕梁英雄传》,一段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的经典传奇就此流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冲进长城,顺着平绥铁路、同蒲铁路打进了绥远、山西。是年冬,领导的120师开到晋西北,接连收复失地,建立了晋绥解放区。

解放区人民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纷纷加入八路军、游击队,在家的就参加了民兵。民兵们平时在家生产,抽空练兵习武;一到战时便拿起步枪、火枪、地雷、手榴弹和敌人战斗,保护群众,打击敌人,并且配合主力军作战。

《吕梁英雄传》以吕梁山区一个普通山村康家寨为叙事切入,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逐渐觉醒,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小说中,民兵英雄雷石柱、康明理、孟二愣等人与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康锡雪、康顺风斗智斗勇,破坏了敌人一系列侵略计划,挤走了敌人,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虽然仅是一个村子里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作者在“起头的话”中这样写道。

《吕梁英雄传》从1945年开始在《晋绥大众报》上连载,历时16个月完成。当时,反映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非常之少,因而这部长篇连载刚一冒头,就受到了读者的热情欢迎。

不少热心读者来信给作者提供信息,诸如他们那里在用什么办法围困据点,某某民兵的模范事迹值得写一写等等。

《吕梁英雄传》之所以受到如此喜爱,除了写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动人故事外,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也成为一大亮点。在小说中,处处都能看到一些“土得掉渣”的语言:“维持也是为全村安生,这是蛇钻到竹筒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啦。”“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等。这样的写作风格,也奠定了马烽、西戎“山药蛋派”作家的基础。

然而,对于这部作品,马烽却认为还有诸多遗憾。马烽的女儿段惠芳告诉记者,马老认为小说有着“胎里带来的不足”。在小说创作时,马烽和西戎都是20多岁,没有丰富的作品做铺垫,创作经验不足,构思也不够完整,人物性格不够突出等。

尽管如此,《吕梁英雄传》作为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日的长篇小说,又因其鲜明的语言特点,注定成为抗战文学的经典之作。

抗日英雄的故事范文6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和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