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故事范例6篇

抗日战争的故事

抗日战争的故事范文1

上个世纪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华民族被迫中断了寻求自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另一种现代性的历史旋涡之中,那就是民族的自由、独立与解放。[①]这场战争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正是这种集体的历史记忆,推动着中国文学对这场战争反复无尽地叙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文学至今没有停止过对这场战争的思考和书写。[②]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和背景的“抗日小说”是其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小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一个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抗日小说”作为历史叙事和自我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在“抗日小说”丰富的想象和多元的叙述中,也展现着不同的个人命运、家族记忆和民族国家想象。基于此,本文要讨论的正是1930年代以来直至1990年代“抗日小说”基本的发展脉络、存在样态、文学故事,及其所揭示的复杂的历史图景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所谓“抗日小说”不仅指那些以抗日战争为主题、题材的小说,还包括以抗日战争为主要故事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小说。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充分地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表现以及此类小说对战争、人和历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本文以年代顺序为线索,对“抗日小说”进行总体的概述和分析。

1930年代至1940年代:小说、战争与历史的共时性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涵盖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9年建国前夕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作品。在这个阶段,“抗日小说”的叙述和抗日战争是处于同一历史时空之中的。小说与战争之间存在着特有的共时性;小说叙述的指涉与战争和历史之间具有直接性。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突出的现实性和历史真实性。

大约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为界,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为主;后一阶段又可以“国统区”、“沦陷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主形成了“抗日小说”三个不同的写作空间。

一、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抗日小说”

以萧军、萧红、舒群、李辉英、端木蕻良、罗烽、白朗等为代表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时期就已经开始创作,而且他们的创作也贯穿于整个抗战时期。他们主要以故土东北大地为题材领域,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现实生活。以民族解放、爱国主义为基本主题,以英雄主义为基本的精神格调,他们集体书写了一部充满悲怆的宏伟史诗。其时“抗日小说”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李辉英《最后一课》、《万宝山》、《松花江上》、马加《登基前后》(后改名为《寒夜火种》)、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萧军《八月的乡村》、《羊》、《江上》、《第三代》、萧红《生死场》、《牛车上》、《呼兰河传》、罗烽《呼兰河边》、《归来》、端木蕻良《乡愁》、《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浑河的急流》、白朗《沦陷前后》、《生与死》、骆宾基《边陲线上》、《动战场的别动队》等。

《万宝山》是一部纪实性较强的“抗日小说”,也是1930年代表现东北抗日斗争的较早的作品。这部作品以日本侵略军制造长春万宝山为题材,初步涉及抗日爱国的时代主题。《没有祖国的孩子》讲述的是一个朝鲜儿童在中苏边境一个小学校里的经历和感受,体现出一种对家国的朦胧意识。《登基前后》则表现了东北人民在伪“满洲国”皇帝登基前后的灾难生活,在“寒夜”之中寻找着那些许“火种”的渴望。《浑河的急流》则直接表达了“刀劈小日本”的激越的民族情绪和抗争精神。这些“抗日小说”都直接切入东北的抗日斗争,展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状态下人民的困苦生活和精神渴求。

在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抗日小说”中,最富代表性的是《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和《科尔沁旗草原》等。

《八月的乡村》具体描写了东北一支抗日游击队在战争与血火中艰难的成长历程。小说塑造了几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家国危亡时刻,拯救民族于水火的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在小说中,这支革命队伍是一个“大家庭”,之中有“扛活出身的农民”、“旧军队的士兵”、“像萧明那样文质彬彬的书生”,也有“来自异国的朝鲜姑娘安娜”。作为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在内容上也包含着一定的丰富性,有战争、爱情、日常生活,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这些场景和关系被放置在一个民族国家成长的过程中来叙述,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抗战的现实为人们组织了一种对新的民族和国家的想象。个人、家庭与民族国家因此而建立了一种更深刻意义上的关联。

《生死场》则没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贯穿始终的人物,而是由种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场景构成。小说描述了东北贫苦农村一种近乎原始的残酷的生存状态——生是动物性的生,死是动物性的死。“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③]作者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去描写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展现的是“生死场”人生和命运。

《生死场》还描写了这样一个正在“觉醒”和“成长”中的“中国人”:“赵三”“从前不晓得什么叫国家,从前也许忘掉了自己是哪国的国民”,而在家国破碎的时刻却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是个老亡国奴,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等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④]在战争状态和异族统治之下,这种民族主体性和对民族的认同自然就形成了,自我的本质在与他者强权的对抗之中获得。

《科尔沁旗草原》则展现了一个有着“百年基业的大地主家庭丁家”从繁华到破灭的过程。小说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放置于民族危亡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寻求自身解放的“革命”中,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的觉醒过程。

东北“流亡作家”群一方面表现了东北人民在异族铁蹄的践踏之下的痛苦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也触及到家族、秩序、礼俗以及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战争状态下的变迁。在他们的“抗日小说”中,东北人民在命运和异族的控制之下,对民族主体性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对于家国、民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二、国统区及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小说”

对于东北“流亡作家”群来说,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痛自然他们最先感受到的,并进入他们“抗日小说”的历史书写中。对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抗日题材小说的创作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则是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和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之后。

“对国内,我们必须喊出民族的危机,宣布暴日的罪状,造成全民族严肃的抗战情绪生活,以求持久的抵抗,争取最后胜利。对世界,我们必须揭露日本的野心与暴行,引起全人类的正义感,以共同制裁侵略者。……今日最伟大的行动,是协力抗日,重整山河。”[⑤]急迫的现实境况对现代文学有了新的要求,在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一巨大历史潮流的推动之下,“抗日小说”继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之后形成了又一次高潮。在“文协”“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的号召下,大批作家深入战地、农村,投身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洪流之中,创作出了大批“抗日小说”。

从1938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在国统区,除了东北“流亡作家”的继续创作之外,主要的“抗日小说”有吴组缃《山洪》、丘东平《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萧乾《刘粹刚之死》、艾芜《两个伤兵》、《山野》、《石青嫂子》、陈瘦竹《春雷》、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差半车麦秸》、欧阳山《战果》、郁茹《遥远的爱》、沙汀《困兽记》、李广田《引力》、王西彦《古屋》、《神的失落》、巴金《寒夜》、老舍《四世同堂》、路翎《财主的儿女们》、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田涛《灾魂》、《流亡图》、《潮》、庐隐《火焰》、白薇《北宁路某战》、《敌同志》、齐同《新生代》、楼适夷《SOS》、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还乡记》等等。

国统区的“抗日小说”大多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背景,展示在这一民族与家国危难之中的个人命运、家庭悲欢、世态时事,展示了在战争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在这些小说中,值得注意的主要有《四世同堂》、《寒夜》以及《财主的儿女们》等。

《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名作。小说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表现了抗战期间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苟安于现状的幻想破灭之后,逐渐觉醒最终意识到只有抗争才有出路的过程。这部小说除了浓厚的北平地方特色之外,还延续了新文学国民性批判的思想与主题。老舍把抗日战争看作是对民族性的一场严峻考验:经过这场战争,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会得以保留,而那些劣根性则将在战争的洪流中被清洗干净。老舍表达了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与文化病根的渴望,满怀着重造和更新民族性的信念。《四世同堂》从对抗日战争中个人和家族命运的展示和思索上升到对整个民族文化的反思。

《寒夜》讲述的是抗战后期重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悲剧故事,描述了知识分子小家庭在社会和国家磨难过程中的毁灭。《寒夜》没有直接批判所描写的人物,而是着力刻画相互冲突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关系,深入挖掘各自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小说里的主人公汪文宣与曾树生之间错综复杂的爱与恨,构成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心理世界。小说对现实的感喟和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揭示更深层地触及到对社会的批判、对伦理的审视、对幸福本质的探究等诸多层面。作者要反思的正是个人主义与人道、理想、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展示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动荡的环境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个人及家庭的命运悲欢,揭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深刻的裂变和悲剧的根源。

《财主的儿女们》则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后代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地主蒋捷三是整个大家庭的统治者;长子蒋蔚祖是一个罗亭式的人物,最终为他的旧世界的崩溃而疯狂,为他的乌托邦理想付出代价;蒋少祖则是一个叛逆的人物,是“五四”哺育成长起来的英雄;小儿子蒋纯祖则在战争的洪流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部小说通过对家族命运的描写展示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从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和阐释,展示了在抗日战争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知识分子不同的道路选择和命运归宿。

而在上海的“孤岛”时期,“抗日小说”在封闭的文学环境中也仍然存在,和国统区以及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小说”得以呼应。“孤岛”的“抗日小说”主要有谷斯范的《新水浒》、《太湖游击队》和程造之的《地下》等作品。

三、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

与此同时,在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则产生了另一批“抗日小说”。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小说创作也是在抗日战争这一巨大的时代主题下开展起来的。“我们要求一切文化工作者认识自己在这抗战大时代中的使命,认识自己工作的复杂和繁重;我们要求全国文化界人士不拘成见,不分畛域,不论新旧,摒绝破坏分子的挑拨离间,在民族抗战的大旗下,进行大团结,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以求文化工作的迅速、活泼的发展,以服务于抗战。”[⑥]

和国统区以及沦陷区的“抗日小说”有所不同,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更注重“文化的心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文化的新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这是目前文化运动所最需要强调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新启蒙运动与过去启蒙运动不同的主要特点之一。”[⑦]

在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影响的“抗日小说”主要有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柯蓝《洋铁桶的故事》、邵子南《李勇大摆地雷阵》、丁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华山《鸡毛信》、管桦《雨来没有死》、孙犁《一天的工作》、《刑兰》、《琴和箫》、《荷花淀》、《钟》、《光荣》等等。

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作家们深入农村,深入工农兵的生活中,努力将中国民族文学的传统和民间文学形式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创出了一个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的文学样态,也创造出了一批新鲜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类型。这些人物性格和人物类型的文学形象和抗战的现实也同样是互相照应的,具有一种共时性。

《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新章回体小说以古典英雄传奇小说的方式表现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生活,塑造出大批抗日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新章回体小说极富传奇色彩,深刻地影响了建国后“抗日小说”的叙事模式。

在这些“抗日小说”作品中,尤以孙犁的小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孙犁的小说并不直接去描写战争的场景,而是从严峻与残酷的斗争中选择平凡的日常生活作为小说的题材,并在其中发掘生活和斗争中的人物性格、命运、美学和诗意。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就描写了根据地一群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斗争生活和日常生活,精心刻画了她们鲜明的性格。《嘱咐》这个短篇讲述的是水生嫂与丈夫分离八年,在团聚后毅然送丈夫上前线的故事。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人物性格。在孙犁的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在战争年代,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对妇女、个人和家庭的召唤,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深刻意蕴。

如果说国统区以及沦陷区的“抗日小说”更多的是展示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而孙犁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则展示了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新人”的成长历程。在孙犁的小说中,这种“新人”以在抗战中成长的妇女形象最为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战火中的成长过程,以及一种新的“国民性”的诞生。这种新的“国民性”寓示着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可能性。

1950年代至1970年代:历史故事与时代精神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集中在1950年代末期。这段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有影响的“抗日小说”主要有:徐光耀《平原烈火》、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刘流《烈火金刚》、雪克《战斗的青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苦菜花》、冯志《敌后武工队》、孙犁《风云初记》、艾萱《大江风雷》、宋定《关连长》、梁斌《播火记》、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白刃《战斗到明天》、石言《柳堡的故事》、肖平《三月雪》、杨沫《青春之歌》等等。甚至在小说作品比较匮乏的文革期间也出现过像郭澄清《大刀记》、向春《煤城怒火》、伍繁《盐民游击队》这样的“抗日小说”作品。

概括地讲,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叙事模式和故事结构上富有传奇的色彩;二是更注重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两个特点体现出在新中国建立后新的时代所特有的美学理想、时代精神和新的文学范式。

诸如《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一类小说,主要取材于抗日战争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描写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武工队、民兵游击队英勇斗争的事迹,并塑造出了一大批抗日英雄人物的形象。

转贴于

《铁道游击队》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刘洪为大队长、李正为政委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这支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枣庄一带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极富传奇色彩。

《苦菜花》很容易让人想起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母亲》。小说讲述的是一位革命英雄母亲成长的故事。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的丈夫被村里的地主王唯一逼死,冯大娘的大儿子德刚离家出走,参加革命。三年后,村里地下党组织领导了村民进行武装暴动,在村里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冯大娘的大女儿娟子也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斗争。这个小说描写了一位英雄母亲走上抗日战争的革命道路,也描述了在抗日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一种“新人”的成长经过。

《野火春风斗古城》描述的是抗战时期,华北地区某古城地下党组织对敌人进行策反斗争的故事。杨晓东、金环、银环等共产党员,出生人死,不畏艰险,战斗在敌人心脏,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气节。争取关敬陶起义,是小说故事的主线,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情节由此而展开。小说在充满了惊险的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塑造了杨晓东、金环等英雄形象。

《青春之歌》则表现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走向革命的心路历程。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林道静的故事。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试图投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婚。婚后林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等人,在共产党员们英勇献身精神鼓舞与召唤下,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长为“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小说寓示着中国知识分子最终只有在革命、民族与国家这些历史的宏伟叙事中才能实现自我。可以说,《青春之歌》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过程不断成长,最终找寻到精神归依和自我本质的历史过程。[⑧]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体现为十分强烈的故事性,但是这种“故事性”并不在于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这些小说的叙述旨在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塑造一种特有的英雄人物形象,对革命史进行另一角度的文学性叙述。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展现“成长”过程是这类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对党的领导的信心,以及对党在民族解放中的地位的确认,是这类小说基本的叙述动力。

通览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抗日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为民族为国家舍生取义、充满了悲壮的革命豪情,也能感受到一种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这类小说展现了“知识分子”、“人民”、“党”以及整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经历。这些成长经历也意味着整个中国现代历史的成长。“抗日小说”所描述的“成长”正是联结历史和现实的精神纽带。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为“抗日小说”的历史叙事注入了新的时代的内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抗日英雄人物形象、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正是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文化氛围、美学理想和时代精神。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历史叙述与文学想象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这一段时期,“抗日小说”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无论是在叙述方式、人物类型,还是小说的审美向度上,这一段时期的“抗日小说”都展现出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和意蕴,体现出这些小说的作者对历史、战争和人以及小说艺术的多方位思考和探索。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作品有:王火《战争和人》(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和《枫叶荻花秋瑟瑟》)、王文计《魔界》、周而复《长城万里图》(包括《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太平洋的拂晓》、《黎明前的夜色》和《雾重庆》)、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宗璞《南渡记》、孙汝春《弹痕》、杨沫《东方欲晓》、管桦《将军河》、《晋阳秋》、马加《血映关山》、冯骥才《石头说话》、尤凤伟《五月乡战》、《生命通道》、石钟山《残局》、李叔德《生死套》、庄旭清《炮楼子》、张华亭《葬海》、叶兆言《日本鬼子来了》、柳溪《战争启示录》、黎汝清《漠野烟尘》、《皖南事变》、周梅森《国殇》、《大捷》、《事变》、《焦土》、倪景翔《龙凤旗》、陆颖墨《龙子龙孙加点水》、张廷竹《落日辉煌》、《黑太阳》、《酋长营》、《支那河》、邓贤《大国之魂》、《日落东方》、莫言《红高粱》、《红高粱家族》、谈歌《野民岭》、季宇《县长朱四与高田事件》、叶楠《花之殇》、高建群《大顺店》、苏策《寻找包璞丽》等等。

在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格局、文艺思想、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日小说”自进入新时期以来也随着整个当代文学的转变而经历了小说叙事与审美的嬗变。关于抗日战争的叙述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现象。关于战争、历史、个人命运、家国想象的叙述也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从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抗日小说”中,其中一种创作趋向就是力图实现小说的纪实性和文献作用。这类小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从政治、军事、社会等全方位的角度的去描写抗日战争,产生了一批鸿篇巨制。其中值得注意的作品有《长城万里图》、《战争和人》等。

《长城万里图》以史诗笔法全景式的展现了20世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这部小说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历史背景,围绕中国抗日战争,描述了当时国际社会、国内政治军事纷繁复杂的斗争。小说以“战争/政治”为主要叙述框架展现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

《新战争与和平》也是一部以史诗的笔法展现抗日战争的作品。这部小说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描绘了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全景。其间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何梅协定、台儿庄大捷、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都在小说中得到了正面的描绘。

《战争和人》则以国统区的生活为主要故事场景,以“战争/人”为基本叙述框架展现在战争状态中“人”的存在状态。小说描写了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野蛮行径,叙述了一段民族悲怆的历史。小说还描写了国民党高级军官童霜威及其家庭在战争中的经历和遭遇,试图表现战争与人之间的丰富和复杂的内容。

战争作为一种人类历史现象,它总和人性、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联系,折射出人类在一定时期中的多重境遇。“抗日小说”的另一种写作趋向就是以战争为小说故事的内容,旨在探索和揭示在战争状态中人性本质的表现和嬗变。

如《魔界》讲述的是一个家破人亡的土匪头子,专门袭击日本女人和小孩的故事。这部作品一方面展现了日本侵略军“三光政策”的野蛮和残忍,另一方面试图揭示战争对人性和道德所带来的戕害。对人性和历史的探索与思考使得新时期以来的“抗日小说”突破了以往“抗日小说”以民族矛盾、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基本框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来思考战争和人之间的关系。

另有一部分“抗日小说”以战争为背景建构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想象的世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红高粱》。这部小说描绘的是20世纪30、40年代生活在山东高密一群农民纯朴而又充满野性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地方史”。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构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试图发掘那些潜藏于民间社会的文化原动力。在这个世界中,正义与邪恶、情欲与暴力、野蛮与温情同时混杂在一起。在小说的叙述里,人们反抗侵略的动力并不来源于对民族、国家的自觉的意识,而是源于一种人性本能的冲动,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底线。《红高粱》以普通人为主要人物,以一种民间立场和价值观来观照战争,以“家族记忆”来追溯和想象战争与历史,体现出对战争和历史的另一种理解和认知。

从新时期以来“抗日小说”多元化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抗日小说”的一些新的变化。“抗日小说”不仅仅寄托着作家们对抗日战争的想象,也包含着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抗日小说”与战争本身也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在多种视角上展开了对战争的想象与叙述。民族矛盾、民族意识、民族悲情以及战争本身不再是“抗日小说”最主要的诉求,而对历史、战争和人性的思考得却到了更为充分的展开。无论是力图对战争进行客观而全面的描述,还是以抗战为背景构建一个想象性的文学世界,这些文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叙事和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和丰富的可能性。也因此,文学想象和历史叙事之间展开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话语交往和话语实践。

结 语

“抗日小说”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现代中国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伟大的历史行动。从个人到家族,再到民族、国家,“抗日小说”的多重叙事正是源于这种历史遭遇,展现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战争中充满了痛苦的成长历程。在战争与小说之间,在历史与叙事之间,浓缩着这个国家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凝结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和最稳定的情感。

“抗日小说”最初对于战争的记叙,再现了在战时状态下的历史图景,蕴涵着历史与叙事之间的共时性。在和平年代,“抗日小说”从对战争的史诗性描绘到进一步展开对战争的反思,包含着历史与叙事之间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体现出我们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价值诉求,以及对历史和人性的探索、感受和认知。可以说,无论是作为历史叙事还是作为文学想象的方式,“抗日小说”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认同最为重要的价值根据和基础。中国文学在未来的叙事中,还将继续对这一基础进行多层次的想象、建构与书写。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抗日小说”的历史性回顾,有助于我们更深层地理解历史与叙事、想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探究历史、战争和人性的内蕴和奥秘,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在现时代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抗日小说”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对于民族情感、文化身份和国家认同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2.吴野、文天行主编:《大后方文学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艾芜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第一、二、三、四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秦贤次编著:《抗战时期文学史料》,台北:文讯月刊杂志社,1987年版。

5.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6.陈颖:《中国战争小说的世纪回眸》,载《北方论丛》2002年第2期。

7.林凌:《论九十年代抗战小说》,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8. 郭志刚:《论三四十年代的抗战小说》,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

[①] 阿瑞夫·德里克认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讲,存在着这样两种现代性:“一种现代性是霸权主义的现实,另一种现代性则是一项解放事业。”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的抗日战争即是在反抗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寻求民族自我解放的现代性事业。参见阿瑞夫·德里克:《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邓正来译,见萧延中主编:《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②] 关于中日之间的战争的小说记叙,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洪兴全的《中东大战演义》(1900年香港中华印务总局版)。参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25页。

[③] 萧红:《生死场》,见《萧红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45页。

[④] 萧红:《生死场》,见《萧红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72页。

[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原载1938年4月1日《文艺月刊》第九期。参见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页。

[⑥]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原载1938年5月21日《解放》第39期,见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21页

[⑦]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原载1938年5月21日《解放》第39期,见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20页。

抗日战争的故事范文2

1、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详细介绍:这部剧在前几年是掀起了热潮,火遍两岸三地,口碑好人气高,以独特的视角为观众阐述了魏国大军师司马懿的一生,也完美的呈现了后三国时代的波澜壮阔场景。

2、四十九日·祭

详细介绍:《四十九日·祭》这部剧是根据小说所改编,以1937年的南京作为背景,讲述了当时日军攻占南京前后所发生的悲惨故事。

3、云水怒

详细介绍:《云水怒》这部剧的背景设定在“一二八事变”爆发期间,讲述了主人公云飞岳在弟弟和共产党的帮助之下摧毁敌人阴谋的故事。

4、一马三司令

详细介绍:《一马三司令》是一部抗日题材的战争电视剧,讲述马氏三兄弟不惧日寇的入侵,和当地的学生以及民众们共同抵抗敌人最终牺牲的感人故事。

5、太行山上

详细介绍:《太行山上》这部剧是根据真实的抗战故事改编,讲述了刘伯承、邓小平和战友们率领129师打败日寇的战斗历程。

6、红色

详细介绍:《红色》是一部口碑非常好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淞沪会战后的上海作为背景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徐天因一批医药物资意外陷入到了厮杀之中,由此和日本人展开了生死对决。

7、大江东去

详细介绍:《大江东去》是由央视制作的战争革命电视剧,以上世纪的上海作为背景故事,讲述了当时不同阶层的百姓的生活故事。

8、长沙保卫战

详细介绍:《长沙保卫战》这部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1939年--1942年中国军队和日军的展开的三次大规模攻防战。

9、十月围城

详细介绍:《十月围城》的电视剧版本是根据电影改编而成,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革命故事。制作非常精良的一部作品,很值得一看。

10、荡寇

抗日战争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解放区根据地;木刻连环画;红色文献;藏品;延安木刻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28-04

连环画如今已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或收藏家炙手可热的藏品,而连坛里的一朵奇葩――解放区根据地木刻连环画更是众多收藏家和艺术馆孜孜以求的珍品。因为它产生于那个困难深重、战火纷飞的岁月,而随着近一个世纪时光的流逝,到如今能留存下来的木刻连环画已是凤毛麟角,在收藏市场上已十分抢手,非常珍贵了!

说起木刻连环画,就不得不说说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其处的特殊时期的显著特点。

我国木刻艺术的形成,是从1931年起始的,当时正值“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一个巨大的民族反侵略战争就要爆发的时刻。经过党的影响特别是在鲁迅先生的热情扶持之下,我国的木刻艺术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像一道初露的闪光,出现在旧中国紊乱的画坛上。

在鲁迅推荐西方木刻艺术时,就重点介绍了西方的木刻连环画。1933年9月,上海良友公司首次出版了以麦绥莱勒画作为题材的《木刻连环图画故事》四册:《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分别由鲁迅、郁达夫、叶灵凤和赵家壁作序。此书的出版不仅推动了我国的木刻艺术,而且为我国连环画的发展增加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品种――木刻连环画。

1937年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爆发,广大知识分子、艺术青年,在党的影响下,纷纷投身革命洪流,用木刻做武器,配合实际革命斗争的需要,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的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由于木刻的底版材料来源丰富,所用工具简单,木刻复制的要求较低,所以,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工作中都大量采用了木刻艺术,因此,这一时期的木刻作品大量出现。尤其是在抗日根据地,因为条件艰苦,学油画的找不到油彩画布,学国画的缺少笔墨纸砚,也不可能有固定的印刷场所,于是,木刻这种简便易行的艺术就得到了大力支持,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木刻艺术凭着它锋利的铁笔,坚实的木板,刀腕的力和美,黑白强烈的对比,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斗争。它们粗犷、奔放,甚至有些粗野不羁,表现出阶级对立的生活现象,民族抗争的呼喊,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斗争,美与丑、善与恶、血与泪、仇与恨、光明与黑暗的交替相克。木刻艺术成为革命美术的尖兵,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它战斗的光辉一页。

鲁迅先生在上海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新兴版画的高峰期。因为日本侵略者先后两次入侵上海,所以上海的版画家表现抗日内容的版画特别多,仅就表现抗日的木刻版画连环画就有多部。

温涛(1907―1950),广东梅县人,1928年来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绘画科西洋画系,同时致力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创作,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早期版画家之一。1936年“三八”妇女节他创作的木刻连环画作品《她的觉醒》在上海出版。原作12×17厘米,由二十五幅木刻版画组成。作品以黑白对比的色块和粗犷有力的线条,描绘了一位少女抗争、觉醒、奔赴战场、壮烈牺牲的故事。《她的觉醒》的封面和封底均为米色布纹厚纸,大方庄重。版权页标明出版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三月八日。温涛当年完成木刻连环画《她的觉醒》之后,还曾题赠一册给鲁迅先生,今收藏于上海鲁迅纪念馆,扉页上温涛题赠手迹为:“鲁迅先生指正,涛,一九三六.三.十八”。此外,温涛当年在上海时还创作有手拓本木刻连环画《毁灭》等共三部。

张明曹(1911―1978),现代画家。浙江乐清(今属温州市)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中国第一代新兴木刻版画家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家乡温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创作了木刻连环画代表作《仇》,以20幅黑白木刻画,表现一个家庭遭日军奸淫枪杀而愤起复仇抗战的故事,由温州游击文化社出版,半年内再版四次,发行到重庆及一些战区前线,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它的原版现藏于上海美术馆。有专家评价,这部连环木刻《仇》,是抗日战争中最早一部以木刻形式创作的连环画之一,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吴耘(1922―1977),上海人。擅长漫画、连环画。当他18岁还在上海艺专半工半读时,抗日的旋风把他卷到了抗战的前线,自此就在新四军从事美术工作。1944年他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木刻连环画《日寇残暴罪行》。作品短小精悍,形象地讨伐了日军烧杀掠枪的滔天罪恶,讴歌了解放区民兵的战斗生活。画面黑白分明,风格简朴,平行线条的运用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而带有装饰性。

抗战早期的木刻连环画作品还有李桦的《黎明》,陈铁耕的《廖坤玉的故事》,黄新波的《平凡的故事》,郑野夫的《水灾》和《卖盐》等等。

1930到1940年,在共产党实际控制的地区,连环画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山东作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美术宣传成为其重要的革命武器。早在1940年1月13日《大众日报》就连载发表了木刻连环画《张村长》,之后,《大众报》《战士报》等根据地报刊先后发表有《李铁牛》《保卫麦收》《女英雄陶修武》《王士瑞的炸弹》《读书识字就开花》等多篇木刻连环画。

在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解放区根据地还出现了许多有关共产党土地政策、抗日政策、抗日战士等内容的连环画作品,如吕蒙、亚君、莫朴创作的24开木刻连环画《铁佛寺》,杨涵等创作的《黄友根》,林筱、田鲁作画的《女英雄双枪王八妹》,李桦的《没有童年的孩子》《抗战故事》等木刻连环画。

《铁佛寺》是吕蒙、莫朴和程亚君三位木刻家在1942年到1943年的反扫荡的空隙中,深入群众,边创作边打游击情境下,合作完成于淮南解放区。此套作品共110幅。作品内容是通过铁佛寺村庄清除暗藏敌人的斗争,教育解放区军民擦亮眼睛,打击暗敌。《铁佛寺》这幅作品采用黑白对比的表现手法,吸收民间年画、剪纸等工艺简洁明快的特色,改变了原来木刻作品在创作上强调人物阴影和复杂背景的形式,通俗易懂。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洗练的构图,粗犷的刀法,生动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和富于时代特点的故事情节,为中国版画和连环画艺术史留下一部不朽作品。1984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以“连环画艺术研究丛书”之一重新出版了这部作品。

《黄友根》是在1947年2月至5月的行军作战环境下产生的,由杨涵、杨中流、江有生、王流秋四个人集体创作,当时他们都是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美术创作组成员。《黄友根》木刻连环画原作2013年11月杨涵先生94岁时于温州美术家连环画展上展出。

《女英雄双枪王八妹》由林筱、田鲁作,改进出版社1941年出版,51页,收《女英雄双枪王八妹》(林筱作)《班长范文标》(田鲁作)两篇木刻连环画。

在八年抗战的炮火和敌后的艰苦岁月中,特别在革命圣地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战斗和生产过程中,木刻工作者作为直接参加战斗的一员置身于各种斗争的行列,深入火热的生活,在炮火中吸吮人民战斗生活的营养,作为创作的源泉,因此思想面貌和创作面貌都为之一新。

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以延安木刻为典型。这主要是因为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聚集了大批的美术工作者,创作力量很强。成立之初鲁艺就设有美术系。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美术系几乎成了木刻系,许多美术工作者来到延安后,都以木刻版画的学习和创作为主,所运用的艺术武器,也是木刻。美术系的老师包括胡一川、马达、力群、张望、黄山定等一批美术工作者,著名的木刻家古元、彦涵、罗工柳、夏风等当时都是鲁艺的学生。

1938年冬,胡一川、罗工柳、彦涵、华山等人组成的“鲁艺”木刻工作团渡过黄河,进入太行山,1940年还成立了“鲁艺”的晋东南分校,直到1942年全部调回延安。两年时间里,他们与部队一起行军、露宿、打仗,直接地感受了前方将士的战斗生活,因而,他们在前线创作并带回了一批反映八路军与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作品,其中就有大量的有故事情节的木刻连环画,如胡一川的《太行山下》彦涵的《张大成》等等。这批作品历经沧桑,至今很多都已成了传世之作。

1939年1月1日,中共北方局机关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创刊。随后,又创办了《敌后方木刻》副刊,为黑白木刻插图(连环画)开展了良好的宣传平台。其中就刊载了彦涵的《选村长》《民兵的故事》;胡一川的《壮丁》;邹雅的《老百姓要学会打游击》等黑白木刻连环画。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的画家们更是纷纷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来,当时成册的连环画就有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力群的《小姑贤・刘保堂》、邵宇的《土地》、李少言的《日军守备队的生活》、杨中流的《三勇士》、罗工柳、张映雪的《李有才・小二黑》、李志耕的《黄胡子被迫登龙门》、张明坦的《选举》、莫朴、吕蒙、程亚君的《铁佛寺》、任迁乔的《翻身》等,其中《铁佛寺》《狼牙山五壮士》《小姑贤・刘保堂》《李有才・小二黑》等作品均采用了木刻连环画的形式。此外,还出现了如秦征的《红骡子》(1950年7月,晨光出版公司曾有重版此书),罗工柳的《小二黑结婚》以及《刘胡兰》等无字木刻连环画。同时涌现了江丰、彦涵、古元、力群等木刻连环大家,为弘扬新文化和革命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区的黑白木刻连环画,歌颂革命领袖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歌颂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杀敌的丰功伟绩;歌颂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建设、拥军支前、民主生活和斗争。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

《小姑贤・刘保堂》(木刻连环图画),力群刻,晨光出版公司20世纪40年代出版。(1949年9月和1950年7月,晨光出版公司曾分别有初版和四版此书)。

《狼牙山五壮士》(连环木刻画),华山文,彦涵木刻,东北画报社编印,1946年初版,1947年12月再版,东北画报丛刊之一,1册,32开,32页。

《戎冠秀》(连环木刻),田间诗,娄霜木刻,东北画报社1946年9月初版,1948年10月再版,东北画报丛刊之二,1册,32开,50页。

《李有才板话》,赵树理作,朱丹插图,东北画报丛刊之三。

《民兵的故事》(木刻连环画),彦涵刻,东北画报社1946年3月初版,1948年1月再版,东北画报丛刊之四,1册,44页,32开。

《黑土子的故事》(木刻连环画),华山文,沃渣木刻,东北画报社1946年初版,1947年12月再版,东北画报丛刊之五,1册,32开,74页。

《纪利子》(连环木刻),吕琳刻,晋绥军区政治部1948年4月出版。(《纪利子的故事》,吕琳木刻,韩果作诗,1950年12月商务印书馆初版)。

《女英雄刘胡兰》(连环木刻画),安明阳刻,新华书店1949年3月出版,25页。

《英英的遭遇》(连环木刻故事)可扬作,大众美术出版社,1949年9月初版,1949年12月再版。

这些木刻连环版画,人物众多,栩栩如生,极具艺术感染力。2001年7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以《解放区木刻连环画》套书的形式重新编辑出版了《狼牙山五壮士》《戎冠秀》《民兵的故事》《小姑贤・刘保堂》、《女英雄刘胡兰》这5册木刻连环画。

江丰(1910―1982)原名周熙,笔名高岗、固林、江烽、介福。祖籍上海。1931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联盟,继而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所。1938年赴延安,负责编辑《前线画报》,后任鲁艺美术部主任。他是最早到达延安的木刻家之一。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重创日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胜利的喜讯传来,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在此背景下,于1938年夏秋之际,江丰创作了木刻连环画《平型关连续画》。作品由5幅画面组成,第一幅《平型关连续画之一・会议》、第二幅《平型关连续画之二・买物公平不拉夫》、第三幅《平型关连续画之三・英勇的伟绩与卑劣的丑态》、第四幅《平型关连续画之四・搬运胜利品》、第五幅《平型关连续画之五・发放胜利品》。5幅连续画面表现了平型关大战的全过程,画面清新、明朗,情节丰富、主题明确、通俗易懂,5幅画面环环相扣、不断推进,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作品呈现的新面貌更容易为边区的军民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延安木刻大众化的探索。《平型关连续画》的创作出版,对于探讨抗战初期美术尤其抗战初期的延安木刻运动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和重要导向价值。

彦涵(1916―2011),曾用名刘宝森,著名版画家,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38年,彦涵到达延安参加了革命,同年11月参加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并随军开赴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以刀和笔为武器,从事抗日斗争,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生活气息的宣传画、连环画等。在此期间,彦涵为《新华日报》创作了大批袖珍抗战木刻和连环画。其中连环画《民兵的故事》《李大成》《选村长》《刘二堂》等作品,现今已经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并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武乡八路军纪念馆收藏。

彦涵的黑白木刻朴素、粗犷、战斗性很强。他的很多创作经验都是来自于前线。所以,彦涵的木刻作品,战争的临场感、现实感很强,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代表作之一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1944年创作于延安,共16幅,由华山编文。作品表现的是1941年日寇进犯我晋察冀边区时,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面对500多个敌人,凭借狼牙山天险与敌人顽强对抗,后因弹尽,身处悬崖绝壁而无退路,他们誓死不做俘虏,然后从悬崖纵身跳下的故事。这部作品后由转送给美国记者,由美国《生活》杂志在1945年出版精装袖珍本。抗战胜利后,东北画报社和解放后的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都为该作品出版过单行本。1984年人美社又以“连环画研究丛书”之一重新出版。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又出版单行本。此外,《狼牙山五壮士》还有群育出版社1949年11月初版、1950年7月再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1年9月初版、1952年12月再版等版本。《狼牙山五壮士》作为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录和反映,除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古元(1919―1996),广东中山人。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艺学习。古元是延安木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不少作品因为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成为新兴版画的经典。当年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中国新兴版画界一巨星”。1942年他创作的木刻连环版画《新旧光景》(22幅),1943年在延安印行,深受群众喜爱。

洛井原名陆云金,1921年1月9日出生于浙江余姚县。15岁时,正逢鲁迅先生倡导的木刻运动的兴起。陆云金从小喜爱绘画,就投身于进步美术创作活动中。1941年春,余姚沦陷,陆云金进入苏北抗日根据地,担任江海报社美术编辑,改名“洛井”。1945年,洛井创作了大型木刻连环画《血战大渔岛》,原版本14×18cm。通过42副木刻,形象地再现了1944年8月25日,新四军在浙东岱山大渔岛与日寇海、陆、空诸兵种近十倍于我的兵力进行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殊死战斗。洛井呕心沥血、日夜苦战,仅用一个月时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塑造了抗日勇士震山河、泣鬼神的艺术形象。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最具影响力的一件代表作,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革命历史文物价值。《血战大渔岛》原版本现由中央军事博物馆收藏。

陈珂田,生于1914年,浙江宁波人,现代版画家,常用“珂田”名字发表版画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武汉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1年他刻了一套木刻连环画,十多幅,内容是“夏家渡战斗故事”,都是手工拓印,装订成本,印了几十册。

马达1945年的作品《陶端予木刻集》也是一个重要的木刻连环画作品。马达早年是上海“MK木刻研究会”的成员,1938年来到延安的鲁艺任教。陶端予是延安杨家湾民办小学女教师,1944年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被评为文教英雄。马达看了陶端予的报道后,深受感动,决定以陶端予为题材,创作一个木刻连环画,然后汇成这套木刻集。木刻集共14幅,讲述了陶端予如何教育学生,帮助后进学生文富贵改掉坏毛病,成为好学生的故事。

杨可扬,1914年出生于浙江遂昌。自幼酷爱绘画。1937年师从马达先生学习木刻版画,后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长期从事进步木刻运动。其木刻连环画作品有《英英的遭遇》等。1949年4月起,《英英的遭遇》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当刊登到第43幅时,因有反内战内容而遭当局封杀。

吕琳,1920年生于山西省吉县。1938年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开始做木刻画,宣传抗日。1940年到延安,先入陕北公学,9月考入鲁艺美术系。1943年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一旅工作,后调战斗剧团和晋绥军区政治部从事美术工作。其木刻连环画作品《纪利子》描述的是一个贫苦农民的悲惨家史以及他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这套作品艺术手法朴实,造型简单,黑白布阵有置,对比强烈,人物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晋绥军区政治部曾把这套木刻连环画编印成册出版,配合当时在部队开展的“忆苦”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林军,著名版画家,原名裴秉哲,1921年生于山西平陆县。1940年奔赴陕甘宁边区,后考入鲁艺美术系,1943年从鲁艺毕业,参加八路军,在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任美术分队长。1945年在晋绥军区战斗剧社任美术组长,后调政治部编辑《战斗画报》。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1948年创作的连环木刻《不朽的战士》即为其代表作之一。主要的版本有:晨光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战斗剧社1949年10月版。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根据地的美术工作者创作编绘了大量反映人民战争、人民生活的木刻连环画。这些作品来自现实生活,作者又有亲身体验和感受,所以画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发挥了文艺作品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并在连环画的进一步创新和发挥其社会作用方面起到了先导与示范作用。时至今日,李桦、江丰、古元、彦涵、洛井、马达等老一辈木刻版画家的木刻连环画原创作品,已经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红色文献、革命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张鹏.不朽的战士木刻连环画[J].中国收藏,2008(6).

[2]赵大军.考析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民众美术教育的模式和作用[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6).

[3]姜维朴.彦涵同志对连环画的关爱[J].中国美术家,2012(1).

[4]苏林.风光这边独好――解放区木刻概述[J].美术之友,2002(4).

[5]冯荣荣.中国现代黑白木刻插图(连环画)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

[6]张军.抗战时期苏北地区新四军木刻艺术研究[J].美术杂志,2011(11).

[7]刘千.人民艺术家:版画艺术大师彦涵掠记[J].中国美术,2012(1).

抗日战争的故事范文4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了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王二小也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在1980年荣获了中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12岁的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就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却在途中遭遇了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中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t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被改名为《小英雄雨来》,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

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演出过《乐园进行曲》、《猴儿大王》等优秀节目,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和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抗日战争的故事范文5

2、《中国远征军》

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由董亚春、杨军执导,由演员黄志忠,张丰毅,柯蓝,李玥等主演。主要讲述讲述了200师和新38师两支传奇之师为代表的中国远征军在同古战役、仁安羌战役、野人山大撤退、滇西大反攻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悲壮经历。

3、《远征,远征!》

《远征,远征!》是由吴斌执导,张丰毅、沈培艺、王姬、曹操、张世会等人主演的近代革命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了1941年随着滇越铁路被切断,日军横扫东南亚的战略图谋昭然若揭,半壁沉沦的中国连接外界的唯一血脉滇缅公路岌岌可危的背景下,赋闲在家多年的滇军中将段仲仪奔赴前线的故事。

4、《生死归途》

《生死归途》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发行的抗日战争连续剧,由虎子执导 ,石钟山编剧,孙逊、朱泳腾等主演。2011年5月19日在广东南方经济频道播出。 该剧改编自石钟山的小说《中国血》,主要讲述了中国远征军东北营与日军在中缅边境的丛林里追杀与反追杀的故事。

5、《滇西往事》

《滇西往事》是北京世纪润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战争题材电视剧,由沈悦执导,周一围、朱宏嘉、孙宁及王正军领衔主演。该剧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滇西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引领滇西民众保家卫国的抗战故事。

6、《我的团长我的团》

抗日战争的故事范文6

通过系列活动,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重温历史、勿忘国耻、矢志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时间:2015年5月—9月。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主题宣讲活动

1.5月11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解读系列活动方案。

2.5月11日开展以“铭记历史,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旗下讲话。

3.5月下旬,刊出一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黑板报,让学生收集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烈士及其英雄事迹,宣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现场作文比赛

以“缅怀抗日英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现场作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记叙和歌颂抗日战争的辉煌业绩,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缅怀和颂扬抗战先烈不畏外敌入侵,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前仆后继、百折不回的崇高民族精神,抒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表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志愿。

1.现场作文选拔赛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名选手于5月20日下午2、3节参加现场作文选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21日送德育处。

负责人:XX(中年级组)、郭其平(高年级组)。评委老师另定。

2.XX老师负责于5月22日前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报名登记表》报送教育局德育股(见附件1)邮箱:XX。

3.获得一等奖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各5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在6月上旬举行的现场作文比赛,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三)讲故事比赛

围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以抗日英烈事迹、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大力宣传抗战事迹,弘扬抗战精神,缅怀抗战先烈,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讲故事比赛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名选手参加9月上旬举行的讲故事选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9月10日前送德育处。

负责人:郑丽真(中年级组)、周丽雪(高年级组),评委老师另定。

2.郑丽真老师负责于9月11日前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报名登记表》报送教育局德育股(见附件1)邮箱:XX。

3.获得一等奖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各5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在9月中旬举行的现场讲故事比赛,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四)歌咏比赛活动

以“牢记历史,圆梦中华”为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充分利用音乐课、班队会、校园文化节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青少年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梦的优秀歌曲,把歌咏比赛活动作为纪念抗战胜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形成“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经典”的良好氛围。

1.组织各班传唱《寄语歌》、《核心价值观记心间》等歌曲。

负责人:各班主任、全体音乐老师

2.组织学校合唱队(50—60人)参加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在5月下旬举行的“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将推荐优秀代表队参加6月中旬举行的XX市中小学生“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和9月下旬举行的XX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活动。

负责人:XX

3.XX老师于5月15日前负责将参赛报名表(详见附件1)发至教育局德育股,邮箱:XX。

(五)读书心得展评

以“弘扬抗战精神,肩负时代使命”为主题,结合“一起测评”悦读活动,通过阅读推荐有关抗战题材的书籍(见附件2)和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共同感受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坚忍不拔、威武不屈、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抗日英雄事迹,牢记抗战革命历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结合起来,将个人成长成才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各班级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一起测评”悦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抗战书籍和撰写心得体会。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篇优秀读书心得参加6月16日举行的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学校将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6月18日前送德育处。

负责人:评委老师另定。

2.XX老师于6月19日前负责将获得一等奖的10篇读书心得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至XX德育网“在线投稿”栏目进行网上投稿,并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报名登记表》(见附件1)发至教育局德育股。邮箱:XX。

3.县教育局将依托XX德育网于6月份开展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活动。

4.县教育局推荐的抗日书籍由总务处、图书馆负责采购。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班要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广泛开展,取得实效。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引导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加强宣传,增强实效。各班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特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咏歌会、诗歌朗诵、书画摄影、座谈交流、瞻仰吊唁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积极性。

六、总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