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影评范例6篇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1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镜头 ;幽默;方言

《唐山大地震》从公映到现在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但是人们对它的讨论、评价、思考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有关这部影片的论文与评述高达上百篇,这些文章中有对其内容和技巧的批评,但大多数都是在探讨其深刻的内涵以及成功的意义。批评主要集中在影片广告植入和个别情节缺乏合理性等方面(《论影片〈唐山大地震〉的局限性》);其他的论文则从它成功的意义(《〈唐山大地震〉成功的意义》《〈唐山大地震〉的两重意义》)、成功的原因(《〈唐山大地震〉:动人因亲情》《感人缘母亲〈唐山大地震〉:用心诠释最动人》)以及从不同角度对电影的设置、安排进行深层的分析,探讨其深层的内涵:涉及伦理文化(《管窥〈唐山大地震〉中儒家的孝悌伦理 简评〈唐山大地震〉的文化的意义》)、电影音乐(《〈唐山大地震〉中的电影音乐探析》)、美术色彩(《〈唐山大地震〉色彩情感表达》)等以及电影给电影界以及我们的思考(《影片〈唐山大地震〉中的死亡教育因素》《从〈唐山大地震〉看市场化进程中电影人的困惑与选择》),等等。《唐山大地震》的好与坏由观众说了算的,它取得了3天破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这些数字是对争议的最好回复,至于对于电影中植入广告的说法,因为电影界就是一个商业的领域,完全不涉及盈利是不可能的,“方达和元妮喝酒,喝什么酒其实也没关系的吗,五粮液也是一个老品牌,也不影响剧情的发展。”(冯小刚)所以说不影响剧情的广告植入是可以理解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选择了一个普通家庭的震后的故事,32年的感情纠葛、忏悔、怀疑、逃避到最后的理解、接受、后悔。“冰释”后一切归于团圆,最后是“暖色”。它没有选择大背景、大场面、大人物而是选择小人物普通家庭在震后发生的典型事例,充分地说明了地震带给个体精神的残害远远大于肉体的和物质的伤害,从而引起观众深刻的思考。我们在大力进行灾后重建的时候,不要忽视对那些幸存的人们心理上的疏导,这些精神和心灵上的伤害更需要时间和温情去抚慰。仅仅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它是成功的了。还有演员的高超演技、引进技术来实现现场的还原、背景色彩的选择以及音乐的选取等。这些都是《唐山大地震》取得突出成绩的因素,它是成功的,不仅是冯小刚导演电影的一次突破,也引领了中国电影的新发展。一部大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故事大的走向的安排,也是由于在细节、在小的方面的把握。本文将就镜头的组合与选取及语言运用方面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一、巧妙的镜头安排

镜头是组成整部电影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构成一个段落或者场面,若干个场面或段落构成一部影片。镜头也是构成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一部影片由于表达的需要,一般会是由很多镜头组合起来,这些镜头组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影片的质量。

《唐山大地震》中32年的人物的变化、事物的变迁在2个小时电影中展现得完整和深刻,是得益于镜头的选取与安排的得当。影片主要以1976年、1986年、1995年、2008年作为变现点的,里面又穿插了具有标志时间和历史性的镜头来辅助事件的推移,情节的发展。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8年伟大的领袖逝世。1986年,地震10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人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元妮搬了新家,女儿考上了大学,儿子走向了社会。1995年,李元妮下了岗,开了自己的缝纫店,渐渐地老去,方达开了自己的公司,带着自己老婆回家看母亲,并要为母亲买新房,但母亲不愿意搬。1997年这个时间点是由影片屏幕上显示的,这个实现了影片故事和时间点的有机结合,方登领着点点回到后爸家,在一次跟爸爸和女儿放风筝的时候,说出了郁积在自己内心的话“救弟弟,这句话我不是记不住,而是忘不了”。2008年汶川地震,姐姐和弟弟偶然相遇,弟弟那番话“76年地震把我妈这一辈子都毁了,心里碎得跟渣一样了,倒的房子都盖起来了,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32年了老太太这心里就守着这废墟过日子”使方登的悔恨冰释,最后全家团聚。

《唐山大地震》在细节上更能显示其镜头安排与闪动的技巧。其实影片中很多镜头被安排得都很精到,笔者仅选择其中的几处简要分析。最让人纠结的是“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李元妮的内心既矛盾又痛苦,“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无法割舍。镜头首先定格在敲石头的小登身上,然后又转到在石头下艰难喘着粗气的小达身上,随后又转到已经断气的大强身上,然后元妮一直哭喊着“都救吧……”最后镜头就在小达、小登之间往复。这几个镜头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紧张情绪,观众的心随着镜头的闪动在加速跳动。首先前三个镜头交代了李元妮一家人震后的状况,大强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个水泥板下,元妮处在极度的痛苦当中,一方面忍受了失去大强的痛,另一方面又要面临选择谁的痛,选了儿子,意味着要失去女儿,选择了女儿就意味着失去儿子。时间在镜头的闪动中推移,说明了元妮犹豫的时间之久,难以抉择,在再不做出决定,人家就要去救别人时,她说出了“救弟弟”的决定,这样的选择也让她痛苦了32年。

影片为了在较短的时间演绎出32年发生的事,有的事情一闪而过。如,小登在一家当家庭老师,点点把主人家的花瓶弄坏了。一个镜头“点点和主人家的一个小孩打碎了花瓶”,一个镜头“主人说上课去吧”,下一个镜头“给女儿穿衣服”(预示课已上完),下一个镜头“谈课时钱”。影片用四个镜头交代了小登带着私生女如何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艰辛。这样的镜头安排既达到了节约时间,也不会让观众觉着情节的缺失的效果。前后照应的镜头也很贴切。影片中三次出现西红柿,第一次,小达和小登,拿着风扇回来,里屋门口旁边的盆子里放着几个西红柿,小达随手拿了一个西红柿;第二次,小达和小登在床上玩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要西红柿,但是只有一个了,元妮把西红柿给了小达;第三次,方登和方达从汶川救灾回来,元妮把洗好的西红柿放在桌子上。第一次是小达自己主动拿而得到的,第二次是由于元妮说“弟弟小,让弟弟吃,明儿妈再给你买”的这句话,小达又得到了西红柿。最后一次出现西红柿是由于元妮觉着,对不起小登,这样做是对事情的弥补。前后三次出现西红柿,使情节完整与紧凑,达到了前后照应的效果。地震后,大强的妈妈和姐姐来到他家,要把小达接到济南。拿来了以前寄给家里的全家照,当时元妮看到照片就伤心地哭了,觉着是自己对不起全家人,“地震四口变成了两口”,小达也失去了一条胳膊,只有自己是完整的。小达在杭州开的公司的办公室桌子上摆着一张跟这个一模一样的照片。影片在汶川地震后小达给他妈打电话问家里有没有事的时候闪了一个镜头,但这也说明,小达对爸爸和姐姐的思念以及心中还存在着以前那个完整的家的。地震可以把建筑物毁掉,使亲人死去但是震不断亲情。

二、幽默诙谐的语言运用

冯小刚的电影一直以风趣幽默的风格著称。冯小刚说,不仅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武打片,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幽默。冯氏的幽默语言不是肤浅的笑料,而是隐藏着智慧和玄机,采用了世俗化、痞子化的语言形式,具有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他的幽默采用了多种手法。主要有对旧词旧语进行改造,或模仿或创造,使人物语言妙语连珠;使用扎根于现实的含讽刺的夸张话语来达到幽默的效果;还有就是通过影视中的经典革命、政治场景,把琐碎、细小的事件宏大化,通过与实际语境形成悖谬达到喜剧的效果。

《唐山大地震》虽然不是喜剧片,但它也有“冯氏幽默”的因子和元素。小登从睡梦中惊醒,陈道明饰演的父亲劝女儿说:“是不是又紧张了,不要压力太大,大不了就是不上大学了,就是上了大学,大学里也出了不少废物。”影片中父亲主要是怕孩子太紧张,一句劝孩子的话,却着实反映了当下教育现状。通过媒体的披露或者是我们的观察,大学确实出现了不少“废物”。一系列的如马加爵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啃老族”群体,等等。所以我们在重视高学历的同时也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思考。当观众对这句话产生共识时,也不得不发出认同的笑。方达去了杭州,有一次隔了很久才打电话,元妮跟他通电话时说:“忙,你比总理都忙。”元妮采用了流行语表达了对小达很久没有打电话的责备。“忙,你比谁谁都忙”是当下的一个流行语,流行语的运用使责备的语气带有幽默的特色。在方达跟小河关于带孩子回家问题上发生争执时。小河说:“你别激我方达,小心鸡飞蛋打。”方达说:“你也别激我,这鸡有的是,蛋也不缺”。小河用“鸡飞蛋打”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很生气,暗含你要是不依着我把孩子带回我妈那儿,我说不准做什么事了。方达却就这句话往下说,“这鸡有的是,蛋也不缺”。方达这句话比小河那句话更狠,可以从小河随后说的那句话“方达,你不要以为我看上的是你的钱”可以得知。因为“鸡”现在不仅仅指代家禽,也指代小姐或者其他女人,比如说“找鸡”指找女人。方达这句话也就是说你就是离婚我也不怕,一定要把孩子留在我妈身边。《唐山大地震》中幽默语句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节观众的情绪,在同情和惋惜中,获得内心的喘息,有效地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可观性。

三、方言与熟语的穿插

《唐山大地震》影片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涉及唐山话、四川话,并且实现了方言与普通话交错运用,使方言的特点更为突出,同时也运用了熟语等,对彰显主题和激发观众共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为影片发生在唐山,所以唐山方言最多。影片中涉及的单音节词有“啥”“咋”“咱”“呗”“中”“犟”“投”等。双音节词有“冰棍儿”“拉屎”“得了”“顺眼”等。这些词汇都是唐山语言的原貌,使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和历史的真实感,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片中方言和普通话交互运用,并以普通话为底色,作方言的陪衬,这样实现了,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共现,强化了方言特色,突出了影片的语言艺术。

熟语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格言等。影片中的俗语有“手心手背都是肉”“得了便宜卖了乖”,惯用语和歇后语“不着调”“揣着明白装糊涂”,成语有“扫地出门”“倒打一耙”等。这些方言熟语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同时也给非本地观众理解带来困难,但是通过情节的衔接,还是能够猜出其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樊慧.论冯小刚喜剧的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08(14).

[2] 童清华.论冯小刚系列贺岁电影的幽默风格[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8(11).

[3] 邹文物.《唐山大地震》成功的意义[J].电影文学,2010(23).

[4] 徐夏林.《唐山大地震》色彩的情感表达[J].电影文学,2010(19).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2

冯氏品牌――产品推广最好的背书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新产品而言,实现成功概率总是不会太大,但是对于一个有着良好的出生背景亦或有着高贵血统的产品如知名企业推出的产品而言,其亮相市场往往都会成为行业的焦点和媒体的谈资,因此新产品会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如果我们把电影作为一种产品其结果也同样如此。

冯小刚作为中国国内的一位知名导演,从首开贺岁片先河的《甲方乙方》到《不见不散》……从启用草根明星的《天下无贼》到《集结号》……以冯氏品牌为印记的电影不论投资额度多少、不论有无明星的加入,无一例外都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冯氏品牌也正是成功票房的保证。基于这个因素,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由于冯氏品牌号召力的存在,从影片投拍的开始就广泛受到关注和追捧,如业内分析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不是中国最有号召力的导演冯小刚执导,其营销费用增加一倍也达不到目前的效果,冯小刚这一品牌算是《唐山大地震》最大的卖点。”而随着首映日的开始到正式公映日的临近冯氏品牌的影响力被逐渐证明,依靠冯氏品牌的背书《唐山大地震》在公映之后即评议如潮:

《看电影》:它让我们知道,电影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有生命力,能感动人,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反复回想的电影。

《时装》:这是一部悸动灵魂的史诗,感人至深,几无瑕疵!

《南方周末》:新的大师诞生了!

《华尔街日报》: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充满激情的情节剧。

《好莱坞报道者》:这是一部非常有力的影片。

美国《时代》:《唐山大地震》标志着冯小刚电影生涯的新阶段……

内容+卖点――产品“畅销”的保证

一个成功的产品必须是好的卖点和好的内容的结合。因为一个产品只有在好的卖点的感召下才能最广泛和最快速吸引首批试购者,并依靠好的内容形成良好的口碑,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畅销品,反之亦然,对于电影产品来讲,这种规律同样适用。

近年,虽然在中国电影行业出了不少所谓的大片,这些大片也都实现了可观的票房,但是在这些商业大片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这些大片好的卖点背后缺少好的内容对影片进行支撑,也就导致了这些所谓的大片在很多时候观众看完后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有一种后悔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也是后来部分所谓大片叫好不买座,观众不买账的原因所在,而《唐山大地震》在一点上则很好的进行了规避,实现了电影产品卖点和内容上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卖点一:真实事件的自然灾害片

在电影界中,以自然灾害为题材是很多商业大片取得票房业绩的保障,自然灾害片容易取得好的业绩是因为:自然灾难带给人们的伤害难以想象、留给人们的记忆最难以忘怀;自然灾害为题材的电影带给人们的关注度更高、能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理和热议;以自然灾害事件为题材的电影更能充分发挥电影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满足观众视觉上的需要和对灾害的新的认识,《唐山大地震》作为以自然灾害为题材的电影,其同时又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从题材和真实事件这两个方面来讲该影片本身就有着先天引发人们关注的优良基因,虽然,《唐山大地震》在营销上没有更多的以此为卖点,但是产品本身在观众的思维意识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卖点和看点。

卖点二:首部国产IMAX2D电影

IMAX作为电影产品的一项制作技术,是好莱坞电影发展到目前一个不可少的部分,原因在于采用该技术可以为观众带来无可比拟的视听效果。《唐山大地震》作为国产影片首部运用1MAX数字转换技术制作的电影,影片的营销团队巧妙地将这种电影制作技术作为影片一个卖点,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宣传来衬托该片在特技效果上将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感觉,带给观众必将是难以想象的期待和一睹为快的愿望。

卖点三: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

历来一部电影的投资总是能够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和好奇,因为在现实中一部电影的额度多少和其关注点往往成正比,尤其在我国电影行业处于一个与国际电影较量的转型期,这种关注度更是超乎寻常,1.2亿的投资虽然没有创全国之最,但是作为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宣称绝对投资上为华语电影最高之一,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卖点四:特技效果投入最多的一部电影

电影作为一门文化艺术,其对文化艺术的展现必须通过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来实现,《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真实事件的再现,作为一个非传统意义的灾难片,靠什么能够实现对观众在视觉上的征服,这是《唐山大地震》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点《唐山大地震》无疑是成功的,从采取的IMAX数字转换技术、使用最先进的拍摄设备、引进先进的“震动平台”到后期制作均交给国外公司的种种举措,《唐山大地震》保证了对历史23秒的震撼重现,实现了让观众享受“视觉大餐”的目的。

内容:东方原料和西方“辅料”的融合

所有的电影一样,不论是采取什么样的特效和后期制作、不论有怎样的震撼效果和唯美的景色、也不论你这个电影有多少明星的加盟,内容永远是电影组成的关键,好的内容才是电影成功的保证。

《唐山大地震》地震场面只有4分钟的特效,要想使这个产品在大特技制作后的136分钟内故事内容避免流于平庸的尴尬局面,在完成对观众卖点和视觉上的吸引后,演绎一个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热议的内容才是一部影片真正的成功,在这方面《唐山大地震》没有刻意模仿,而是很好利用东方原料和西方“辅料”的融合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东方原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故事背后是以“亲情”为主线中国人感情诉求和表达方式,符合中国人对感情的理解,而这个西方的“辅料”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电影在视觉效果的震撼,满足了观众眼球的需要。

话题――产品传播的最好手段

猎奇是人类的天性,尤其在媒体资讯和网络时代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内容每天都在充斥人们的大脑中,而关于公众人物五花八门的奇闻轶事往往最能被人快速记住流传。作为《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而言,从其开始制作伊始各种话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邀请冯小刚执导影片到电影融

资手段的创新和热议;从爆传冯小刚夫妇的婚变传言和徐帆的加盟到婉拒章子怡;从剧组征集30多年前的旧自行车和其他物件到对影片中植入广告的批判和质疑:从首映式的口出狂言到最低限价的质疑……所有这些话题五花八门,但是,就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话题,却在《唐山大地震》从生产开始到正式公映的各个过程都恰到好处出现,对于这部影片的传播和推广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宣传手段,不仅实现了低成本的传播,同时也是关于《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的话题时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使观众从影片生产开始直到影片公映之后一直在各种各样的话题的包围之中,无疑成为将观众拉入影院最好的助推剂。

营销――产品成功的利器

要想把一个好的产品的销售达到极致,短时间内点爆市场,快速成为一种流行或者一种趋势,好的营销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作为在商业资本的运用上逐渐走向成熟的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对于电影方面营销的理解和运用同样也有着过人之处,从《唐山大地震》的构思到“研发”,继而进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营销的身影就无处不在,营销的智慧处处在展现。

营销智慧一:谋势――生产过程中制造话题

《唐山大地震》构思生产阶段,几乎全过程时时传递出与《唐山大地震》影片的话题,这些话题通过一系列巧妙的铺垫、蓄势与造势成为媒体的关注点,并通过媒体传播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关注点,使《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产品未成而宣传促进先行,时时引发潜在观众人群的注意力。

营销智慧二:蓄势――产品上市前期营造悬念

悬念的设置历来是电影营销的前奏,因为悬念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可以引发观众的热情和参与度。如何抓住和利用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和参与的首映式制造悬念,对于深谙此道的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是“小菜一碟”,于是也就有了《唐山大地震》首映式上成功的出位表现。

7月12日,在唐山举行首映式出现100名急救员,4辆救护车,以防观众晕厥,而最让人吃惊的是首映仪式结束之后,唐山上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

7月13日,《唐山大地震》北京首映正式拉开了帷幕。冯小刚携全体主创登台,向所有到场的媒体表示感谢,并在随后的媒体采访过程中时时出语惊人。

由此引发电影的首映日之后,在各个媒体追捧和热议后,围绕“5亿元票房”、“你不喜欢,代表你没人性”、“不哭不是正常人”、“一部好看的电影”等相关的让人将信将疑充满悬念的话题和爆料成为热门,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为后期观众的参与做好了铺垫的工作。与此同时争议声也不绝于耳,反对者质疑《唐山大地震》在拿“借伤口赚钱”,赞成者宣称这是“社会主流情感与价值观的重现”,“《唐山大地震》在全国电影观众眼里已经不单纯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文化事件……”而所有的这一切为《唐山大地震》的正式上演蓄积了足够的能量和号召力。

营销智慧三:借势――上市“销售”中借势宣传推广

7月22日蓄势已久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开始正式吹响进军市场的号角,开始在全国的各大影院正式公映,为此各媒体纷纷公映通知,次日各地媒体针对“五亿票房”能否实现的悬念都竞相报道了首日的票房与上座率。

而在上映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知名媒体又陆续开展了《唐山大地震》各种热议话题的广泛评论,实现了戏里有“地震”、戏外“余震”的呼应,而所有这些“余震”对于已经在上市“销售”中的《唐山大地震》电影来讲,无疑是最好的推手,借助这些争议的话题、借助媒体的力量《唐山大地震》成功地实现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宣传上的再次突破。

营销智慧四:渠道――快速占有速度为王

在一个传统行业里当一个产品成为一种畅销品或者代表着一种趋势时,类似的仿冒者必然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电影产品由于其作为视觉产品的特殊性虽然可以避免仿冒者的侵扰,却无法回避盗版的存在,应对有很多方法,但是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速度快速实现渠道的占有,对于电影产品来讲就是要快速进入影院,进入各级市场影院,让消费者能够一睹为快。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3

[关键词] 人性;拷问;小人物;善;中国元素;暗示

《唐山大地震》无疑是2010年中国内地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国产大片,风头之盛,一时无两。自2010年7月22日上映以来,创造了673亿的国产电影最高票房成绩,成为2010年内地电影票房冠军,并创下10项国产片票房纪录。[1]而且影片上映后造成的“余震”不断,引发了电影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2]但就影片的拍摄手法和所要传达的意旨而言,笔者认为,《唐山大地震》并没有超越好莱坞同类题材,反而更多的借助于以《2012》为代表的好莱坞灾难大片,或者说是只在舶来的物质外壳中填充了足够多的中国元素而已。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该求全责备,毕竟《唐山大地震》带给了我们心灵的震颤和人性的拷问,让我们在当下的浮躁中重归于一种宁静和真诚,这也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所在。

首先需要指出的就是,影片叙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和生活。主人公小人物的角色定位,让观众有足够多的理由产生情感的贴近和命运的认同: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一如你我。这样的角色定位,虽然让主人公在面对灾难时少了些许的悲剧感,少了些许命运的捉弄感,但也因此更加贴近影片的创作初衷:影片从片名看似乎与好莱坞同类题材影片一样是在感叹人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无助无奈,实则将主要情节置于了震后人物的生存生活,表现善良人们将从大地震中获得的爱薪火传承。虽然大地震或者大地震的后遗症无时不在:之于元妮,她独守简易的居所,为的是方便亡魂回家;她立志不再嫁过,是因为丈夫曾经用命对她好。之于方登,她的孤僻自闭,她的矢志学医,她的爱之饥渴,她的尊重生命,她的丈夫选择,都可以以大地震造成的巨大心理恐慌为理由。而方达的缺了一条胳膊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活轨迹则是这场灾难的有力物证。正如冯小刚所说:“地震只有23秒,而本片那些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余震却持续了32年。”“希望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灾难的飓风扫过之后,留给人们的就只剩下亲情了。这既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也是让我们泪流不止的原因。”[3]

其次,影片虽然塑造了大灾难的场景,并也刻意表现了在面对灾难时人的渺小和惊悚。但《唐山大地震》仅止于此,没有人性丑,没有人性恶,只有人性之善,这也成了本片与好莱坞影片在意趣上的最大差异。冯小刚表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更确切地说,这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灾难片。在表现地震带来的毁灭性视觉震撼的同时,我们更着重希望让观众感受到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这种创伤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就可以轻易愈合的。当人性被天灾逼到极限时,我们看到了亲历者内心的崩溃和坍塌。这种心如刀绞的伤害不仅是地震发生的瞬间,也不仅是失去亲人、失去家人的那一刻,更深的伤害是伴随着那些活下来的人,他们日后每一天的生活。被地震摧毁的房子可以重建,废墟也可以被清理得了无痕迹,但内心世界的崩溃是无法重建的。几十年过去,他们就守着这些心灵深处的废墟过日子。”[3]“性本善”,不仅是面对大地震拷问时人物所呈现的惟一价值取向,而且是在震后许多年的日子里,人物一直恪守着的道德规范。弥散整个影片的各种“善”,正是本片着力建构的心灵之塔,努力创设的情感载体。

影片借灾难而拷问人性,虽然是套用的好莱坞影片的叙事方法,但《唐山大地震》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视角。影片中,这一拷问集中于三条线索。一是元妮。地震中,她丧夫、丧女,又差点失去震后唯余的亲人——儿子,让她痛彻了人生之悲。从刚地震时直面死生的慌乱,到不能援救儿女的挣扎,再到失去丈夫时的悲怆;从抉择儿女生死的无奈,到儿子远行的失落,再到儿子失而复得的惊喜,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善良、坚强的中国女性形象。在这里,美好的人性是作为大地震的对立面而表现并得到张扬的。因为不只元妮,几乎大地震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光辉的人性之美,并借助夫妻间的相互扶持、姐弟间的相互扶持、邻里间的相互扶持、军民间的相互扶持、亲朋间的相互扶持来展现。震后的元妮,默守着一份自责和孤独,承受着一份责任和慈爱,虽然过程令人叹惋,但终有女儿回归的美好结局。

二是方登(王登)。如果说对元妮的拷问主要通过大地震这个特定场景来呈现,那么拷问方登则是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作为龙凤胎中的姐姐,年纪虽小,但由于女孩子特有的细腻和早熟,所以生死关头母亲一句“救弟弟”让她曾经阳光的心灵刹那间封闭了。于是围绕方登心锁的开解,影片为我们描述了唐山大地震后30多年来的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也是整个影片的主线。之于方登,大地震后虽然很自闭,但由于养父母的疼爱和社会主义大家庭、尤其是人民军队大家庭的关爱,她那颗曾经受过深深刺痛的冰封的心灵还是一点点融化了,所以上大学后她能义无反顾地去爱,并无惧因爱辍学;所以当养母病重,她悉心照料,尽人子女的孝心;所以养父膝前,她春节携女,叙享天伦;所以汶川大地震时,她坚定回国,现场救援。虽然如此,但其心结未解,所以她一直抗拒着生母、逃避着生母的原因,是她明知母亲、弟弟在世却不寻亲的原因,也是她怀孕后坚定地生下孩子的理由。但当她在汶川救援现场深刻地体会到一位母亲抉择的无奈后,当她听到了生母愧疚的心声后,当她真切地感受到母亲爱的无私后,她才真正读懂了母亲,明了了母亲的心,心魔方除,心结才解。这也正是影片最让观众、也是影片最期待观众能够体会到的人性拷问:方登本性是善的,但善之花只有生长在善之地上,才能开出善之花、结出善之果。[4]

三是方达。从小就沐浴着父母姐姐之爱,后来几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性子尽管有些顽劣,但其身上光耀着“感恩”这一人性之美则是毋庸置疑的。身虽残,但心理健康,意志坚定,其身上展现出来的既孝且忠、善莫大焉的品行,正是中华男儿的本色。影片中,孝顺通过对母亲近乎愚孝的行为表现,忠诚则是汇聚在汶川大地震中唐山救援队的荣光里。虽然就人物形象而言,方达不是主角,但其象征意义则是不可或缺、值得大书特书的。

中国元素,普世价值,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融合。重男轻女,所以元妮要舍姐姐救弟弟;姑嫂婆媳有隙,所以姑婆上门夺子,理直气壮;旧式的家庭婚姻观念,所以元妮只能将儿子含泪送人;养儿防老,所以即使是方登的养母也不能脱俗,一直防范着方登的认祖归宗;孝敬父母,所以孩子再小,只要母亲一句话,方达夫妻也得双手奉上。种种矛盾,看似无解,却但都在人性本善的基石上,迎刃而解。所以才有了既救了弟弟,也活了姐姐的传奇;所以才有了夺子终还子,失子再得子的故事;所以才有了养母女两个的一笑泯恩仇,有了婆媳两个最终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

所以尽管影片上映以来,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或认为影片的片名文不对题,或觉得影片主题变形压缩,或者批评其太过露骨的植入广告,或以为故事情节有生硬雕塑的缺陷和遗憾,或感觉情绪在激撞观众内心、拨动人性情感方面力度不够,[5]甚至质疑冯小刚借民族的伤痛来赚取观众的眼球。[6]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影片对于叙事的把握、对于人物命运的把握、尤其是对元妮内心世界的描摹还是颇见功力的,对于观众的情感诉求、对于社会主流价值的彰显也是到位的,这也是影片能够成为一种现象的原因。

为了突出叙事效果,影片还以色调的明暗变化来暗示人物命运和社会变迁。唐山大地震时,画面以暗色调为主,灰白色为主色,将时空定格在了遥远的过去,显现出人物命运的黯淡和人性之光的破损;其后,色调一点点亮了起来,虽然仍有怀旧的质感,但色彩明显地丰富起来,预示着人物命运和人物性格的善化。到了影片最后,汶川大地震时,虽然就其破坏力而言不亚于唐山大地震,但影片中画面的色调已经空前明亮,色彩也如现实般饱满。显然,这种明快的亮色绝非仅仅因为年代的变化,而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因为在当下,地震已经不再是善良人们的梦魇;而是因为人物性格和命运,当知恩图报的唐山人站在汶川的废墟上时,方登姐弟为代表的人性之善光耀无比。

影片中暗示手法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几个重要道具的设置还是值得称道的。影片中,具有较为鲜明暗示作用的道具主要有蜻蜓、电扇、西红柿、老照片、烧纸的火堆、感恩孔明灯、小学课本等。纷飞的蜻蜓与飘飞的感恩孔明灯从视觉效果看,在影片的一头一尾形成照应;而从宣示的意义看,一个暗示迷乱人性的开始,一个表现澈透人性的高潮,恰形成对比。至于电扇、西红柿、老照片、烧纸及小学课本等,都满载着爱意,引导着观众走入元妮最为隐秘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元妮这一人物虽然地震后命运性格并不很突出,但其形象却是最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表现大地震拷问人性、促发人性为中心,影片以十年为一段剪裁取舍,最终止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汶川这个汇聚四面八方之爱的大舞台上,彰显了民族的自信,张扬了民族的精神。就灾难对人性的拷问而言,无疑在全体华夏子孙面前、在整个世人面前,国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总体来看,围绕创作主旨,影片结构紧凑,不枝不蔓,除了1976年逝世的场景。虽然就色调的和谐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甚至情绪的延展性而言,其与唐山大地震关系密切,但终究游离了主题。雕塑大师罗丹敢于砍掉精致细腻的“手”,为什么冯小刚不能呢?

[参考文献]

[1] 张丽群.影片《唐山大地震》深层文化心理透析[J].电影文学,2011(13).

[2] 陈云萍.论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多重超越[J].当代文坛,2011(05).

[3] 何叶舟.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不是娱乐片[J].东方电影,2010(07).

[4] 张昊翀.《唐山大地震》地震只是一切的开始[J].东方电影,2010(07).

[5] 齐皓.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缺陷与遗憾[J].电影文学,2011(03).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4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人性;亲情;价值取向

7月26日,冯小刚新作《唐山大地震》在首个周末带来了国内罕见的票房高峰之后,开始迎接来自影迷、影院经理、专业影评人乃至国外媒介的感性关注和理性分析,“不哭不是人”①的极端观影感受与“为什么自己找罪受”的观影畏惧心理并存;“国内首个登上IMAX银幕的电影”的特效突破与“民族情感又一次直面曾经的鲜血淋漓”互为矛盾。

笔者比较认同导演冯小刚的观点:这绝不是好莱坞式的灾难片。我们更希望把观众真正带入地震亲历者的内心世界。影片合乎主流意识形态,不设定灾难的“预言者”角色;挖掘中国人心理特点,以“亲情”探讨复杂的人性。

文学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情绪。无论是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等等。文学艺术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好的文学作品和好的影视,应当反映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电影起于“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选择。一场地震,不仅使李元妮失去丈夫,还让她在作出救儿子不救女儿的选择后,开始了纠缠一生的内疚和自责,这样的爱恨纠结,引爆了一场又一场的泪水。《唐山大地震》讲述的只不过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小故事,只是这小故事里蕴藏了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大情感以及亘古不变的民族凝聚力和人性的光辉。

影片的创作思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用贴近人心的温情故事来以小见大,反映了社会和时代气息。一个一家四口人的经历,却代表了多少个有同样经历的家庭呢?32年后的母女重逢是亲情的伟大力量;收养女儿的夫妇无私的爱感染着人心;还有姐弟俩32年后不约而同地奔赴四川灾区救援是在经历灾难时受人救助后的感恩之情。丰富的情感使得影片显得十分饱满,充实而生动。所以说,小故事中隐藏的实际是大情感,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博大无私的爱心、是知恩图报的良心,是人性的光辉的集中反映。

亲情既是一切人性的基础,也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根基,更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成长与发展内在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对一部电影来说,这样一个角度既是平凡的,也是超越平凡的;既是琐碎的,也是深邃的,这就使得电影有了进退有余的可能。

冯小刚在谈到《唐山大地震》时说:我的《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电影。当然我们也要让观众看到那些具有强烈视听冲击力的画面,这些手段我们都有;但我们更希望把观众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我觉得这部电影真正“震”的不是这些房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影片就成功了。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冯小刚影片中始终贯穿着的价值观。

在《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片子里,人物不管怎么调侃,怎么不着调,朋友之间和亲人之间的情感自觉不自觉都会在片子里流露,也就是 “人道主义”的大原则在这个片子里,它符合冯小刚对家庭的看法。冯小刚痴迷于人性中最柔软最温暖的部分。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能真正感受到唐山人心底的这道伤口。当人性被天灾逼到极限时,我们看到了亲历者内心的崩溃和坍塌。这种伤痛不仅是地震发生的瞬间,也不仅是失去亲人的那一刻,更是伴随着那些幸存者日后每天的生活。《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是残酷的,母亲面对的是一个死局,无论她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为此纠结一生。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废墟已经被清理得了无痕迹,震塌的房子也都得以重建,但她内心深处的这道伤口,实际上一直没有愈合,李元妮就是守着这些心灵深处的废墟。可以说,地震只有23秒,而本片那些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余震却持续了32年。

“当灾难的飓风扫过之后一切都不复存在,惟一留下的就是亲情。靠着这惟一剩下的亲情支撑着他们的生活,这是他们活下来的希望和勇气。”②所以,在电影里,冯小刚安排了个大团圆结局,让李元妮一家三口团聚,彼此原谅。他就是希望让观众感觉到:“地震把所有东西都摧毁了,惟一剩下的就是亲情。”对于最后的结局处理,冯小刚早就预料到可能会有人觉得他没有将主题的深刻性再推进一步,就像之前的《集结号》,很多人告诉他就应该让谷子地在寻找战友的途中饿死,这才叫深刻。但这显然不是冯小刚的风格,在他看来,这种所谓“大团圆式”的结局,与其说是为了迎合观众,不如说是为了迎合他自己,他说自己天性中向往温暖和光明的东西,如果非要留下一个残酷的尾巴,他反而觉得违背自己的良心和愿望。“我们这个电影非常非常人道主义。其实不仅这一部电影,我所有电影都贯彻人道主义。这符合我的(风格)。艺术片往往要拍人性的恶,我为什么拍不了艺术片,就是因为这样。”

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说,泪水是被影片里彰显的大爱所感动的,虽然看见的是一场灾难,但心却是温暖的。冯小刚的影片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这个核心一直不动摇。所以,谈到这部电影的情感诉求时,他屡次强调同一句话:“你会哭,但哭完了之后,心里是暖暖的。”

电影《唐山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关乎中国电影的艺术追求。《唐山大地震》抛给中国文学和中国电影深刻的反思。因此,直到今日,影片票房已突破5亿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用一颗朴素感怀的心去对待它。因为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泪水所凝聚的深切感动以外,更多的是对于亲情、善心、感恩以及宽恕和原谅的种种思考。并且我们坚信,这种思考会随着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丰满而愈发深刻。

两年前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曾感动了无数文艺工作者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作出一批感人肺腑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冯小刚避开了离灾难发生时间太近、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神经的汶川,而选择了发生在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同时又让影片中一对离散的母女32年后意外重逢于汶川,从而将中国两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涵盖了广阔时空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余震32年,对人心的伤害可能远远超越了和平年代人们的想象力。当人性被天灾逼到一个角落和绝境,亲历者内心的崩溃和坍塌也可能同样处于黑暗。“几十年过去了,废墟已经被清理得了无痕迹,震塌的房子也都重建、恢复了,但内心深处的这种伤痛,实际上一直没有愈合。几十年的时间,我觉得这些亲历者,这些失去亲人的人,他们每天就守着他们心灵深处的废墟在度日。”③冯小刚说。而在女主角徐帆看来,人有各种各样的痛苦,但却不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发泄渠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与传统的主旋律影片并不相同。电影则直接抒写温暖的部分,并不是假,只是人性的另一种需求的反映。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唐山大地震》没有赘述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而是转而描写这种大灾难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以及如何修复创伤。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却很少有文学作品或者电影作品去表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来看一段记者对徐帆的采访:

记者:片中您总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李晨也说地震将母亲的心震碎了,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搭起来过。而冯小刚导演之前也明确表态,认为心灵无法重建。您怎么理解心灵重建,认同冯导的看法吗?

徐帆:我很认同冯导的看法。我觉得人心被极大地伤害了,即使你再修补也是有痕迹的,再也不能回到以前那样的完整无缺。所以只能尽全力去温暖人心,让那些曾经受过伤害的心灵尽可能回暖。④

是的,灾难过后,摧毁的房屋可以重建,龟裂的大地可以填平,然而受伤的心灵呢?影片中抛给人们的心理治疗问题也比较明显。经过地震,方达成了身体上的残废,方登成了心理上的严重残疾――早恋,大学怀孕,退┭А…这些都是更为严重的心理残疾。心理的残疾和缺失,只有在这种温暖的理想希冀中,现实失序的残酷与压迫性才能得以缓解。它是虚伪的,但当温情被塑造后,人们从自身的人情与感伤本能出发,就会天然拥抱这温情虚伪的慰藉,社会矛盾冲突就会由此缓解。其实,电影工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这样自然地迎合人们与社会双重需求的前提下,赢得有关艺术境界的美誉,从而获取商业价值。无论好莱坞还是欧洲电影、俄罗斯电影,无不如此,只不过价值观导致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唐山大地震》表现的不仅是灾难,更是灾难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表现的不仅是亲情,更是亲情带给人们的道德思考。李元妮选择的是坚守,她坚守着中国女性最基本也是最传统的道德操守;方达选择的是逃避,用现时的成功疗治历史的伤痛;方登选择的是固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既折磨了别人又折磨了自己。

三个人的选择既相互纠结,又相互矛盾,构成了现实社会的道德困境。

有人评价说冯小刚由一个娱乐导演变成了一个 “公民导演”,但我们也许可以说,这是“冯小刚作品中现实主义的新高度”。《唐山大地震》的主题是“温暖人心”, 不让大家看到伤痛,看到伤疤,更多看到故事和人物后面的坚强。

好莱坞大片往往通过技术手段将意识形态的所谓艺术表现发展到了极致,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无不成为牵制、感化人心的典范之作――技术越高明,就越能混淆现实中无法消弭的社会关系,营造出令人心灵得以改正的理想国。每个营造精致的理想国都会成为一枚牵动你心弦的催泪弹,最后,压迫一定会解除,结局一定会帮助你获得一次心理的洗涤与释放。

从这些前提看冯小刚,他或许是最早敏感到了社会流向与电影工业本质关系的一个中国导演,他的一步步跃进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命运之手的推力。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的一部又一部电影才总能从立意到最终实现都能超越也许比他掌握了更多社会或艺术资源的对手。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他的视角从一个个人对一个团队的情感转向了家庭,把对正义的弘扬转为对怨恨的疏解,伦理与道德的调和,在以温情来重建破碎的家庭关系背后,显然是这个社会迫切需求的缩影――冯小刚强调的是以家庭关系为核心所营造的安全感,这是多么敏感的对社会普遍矛盾的感知!而唐山与地震,只不过一个符号而已。

有关这部电影,更值得考察的是,当它终于变为与社会需求极端合拍的意识形态时,能激发出多大的艺术能量与社会能量?这正是我们关注它的前提。

注释:

① 《〈唐山大地震〉公映 观众喊“不哭不是人”》, 《重庆晨报》, 2010年6月29日 。

② 冯小刚:《“5亿票房”还是保守说法》, 解放网,2010年5月31日。

③ 《十问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人道主义才是最重要》, 红网(长沙),2010年7月16日。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5

一场生离死别的灾难,一场母女亲情的牵绊,令人震撼。这一天,离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还有16日。

相认,是疼还是暖

《唐山大地震》的全球首映式简陋得令人吃惊,没有富丽堂皇的会场装修,没有柔软舒适的座椅,甚至没有挡风遮雨的顶子,但是那个场面却隆重得让人终生难忘。

数不清的唐山市民在窄小的体育场入口处排队,因为外场空间有限,队伍变得又粗又长,现场不断有人用唐山话维持秩序。

入场的人数还没过半,就看到大片的乌云气势汹汹地从远方奔过来,好像终于逮着这么多人都坐在外面的机会,可以痛快地和人们玩闹一场。拖家带口前来看首映的唐山市民为了赶时间,很多都忘了带伞,但是眼瞅着自己在队伍里的位置越来越靠前,那种激动很快就把会被雨淋的担心冲跑了。

看到这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多少有些替冯小刚剧组担心。首次使用IMAX技术拍摄的地震特效,真的能让人面对32年前的撼动而感到敬畏么?这成了当天最大的悬念。毕竟这不算一部纯粹的灾难片,因为灾后的温情融化了灾难带来的伤痛和冰冻。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或许小说的本名更适合这部电影要传达的意思。再现初次地震的过程不过半个小时,而此后的两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的表现――持续了23秒的唐山大地震,对幸存受灾群众心灵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的伤害,要想治愈受害者心灵的伤口,或许需要一生。

而影片本身主要围绕着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家庭展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徐帆扮演的母亲李元妮,被迫面临一个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生死抉择――她的一对儿女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两端。救女儿,儿子死。救儿子,女儿死。最终,一个艰难的抉择,让这位本来就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也让当时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的女儿方登(张静初饰)误解了母亲32年。

在同冯小刚一起对电影进行初剪时,张翎每次都是哭红双眼走出工作室,在谈到电影对原作的改编时,她说:“电影离我的小说已经很远了。我在构思时,就已经自我麻醉,在结尾让她们母女相认。其实按照故事的逻辑,她们一辈子都不会相认的。但是冯小刚比我更进一步,他还要在母女相认后,双方下跪互说‘我对不起你!’我想表达的是‘疼’,而冯小刚表达的是‘暖’。面对大众,面对有共同记忆的人,面对那些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这种‘暖’更能被接受。”

抉择,是坚强还是崩溃

因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李元妮轻轻说了一句“救弟弟”,这句轻得连她自己都听不太清楚的话,让她背负了32年的枷锁。双胞胎姐姐方登暂时性休克,而石板的重压让李元妮以为女儿已经不在人世,昏迷中的儿子方达左手被截肢,为了能够保住儿子的性命,李元妮来不及处理丈夫和女儿的遗体就匆忙离开,这一别就是32年。

方登的扮演者张静初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猫有九条命,那么她这个角色就有九条猫的命。”命运让方登意外活了下来,但这种侥幸并不能抹去方登心里的怨恨。在李元妮选择救儿子方达时,方登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妈,但除了她自己却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方登再没有呐喊过,在接下来被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说过话。她不理解一位母亲是出于何种决绝做出这种选择,不知道是不是该怨恨她,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怨恨,所以她选择遗忘。

与此同时,李元妮在唐山带着地震中幸存的儿子方达,艰难地生活着,更是把对双胞胎姐弟的两份爱都叠加到儿子一个人身上。她固执地不肯再婚,不肯搬家,不肯离开唐山。

在养父养母关爱下成长的方登,解不开心里的疙瘩,也不愿跟任何人提起。方登知道母亲和弟弟还活着,但是却不愿意回到唐山寻亲,不想面对那个当年放弃她的母亲。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帐篷旁,方登和方达姐弟俩奇迹般地重逢了。

这个锁了李元妮一家32年的心结能打开,还要感谢方登在汶川救灾时的经历:一位母亲恳求救援队员把压在石板下的女儿救出来,救援过程中余震不断,救援人员也因石块掉落而受伤,但是女儿的一条腿被压得太死,救援陷入拉锯战。这时,女儿是昏迷的,能做决定的也只有母亲。锯腿!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保住女儿的性命。看着女儿被抬出石板,母亲一瞬间就崩溃了:“你恨我吧,是我让他们锯的,不能因为救你再搭上别人的命啊!”

这位陌生母亲的一句话,让方登一下子回到了32年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决定。而方登似乎理解了母亲。

面对这32年心中无法回避的羁绊,作为一个内心有愧但却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内心一直牵挂但也同样存有怨恨的女儿,她们都选择跪在对方面前。那句哭喊着的“我对不起你!”,让32年的误解有了融化的温度,让内心的枷锁开始脱落,让母女间的怨恨开始蒸发。

羁绊,是真情还是形式

在电影放映之前,这块亚洲最大的IMAX银幕上出现了一本相册,相册里是一张张普通家庭的全家福,有的是一家三口,有的是四世同堂。随着照片的不断更迭,身边的观众不时发出感叹:“那个是咱家的照片!”,“这个是XX家的!”……照片里的人们,都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他们有的在灾难中失去生命,有的幸存下来,有的幸存后也已度完余生。

这一张张完整的或者不完整的全家福,正是抗击心灵余震的力量。而冯小刚正试图通过影片《唐山大地震》,重塑“家”的概念。很多家庭在那场灾难中散了,但在幸存者的心里,“家”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他们的所有感情羁绊,都与“家”有关,这一切不会因为灾难的发生而消失。在相册出现的那一刻,这个原本形式感很强的环节,被每一位唐山市民内心的回忆解构重组了。

影片甫一开场,成千上万只蜻蜓的集体迁徙让人震撼,而紧随的李元妮一家人的平淡生活却逐渐让人放松警惕,好像走进了满浸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里。但是就在这时,灾难来了。鱼缸里的鱼拼命往外跳,床上熟睡的姐弟俩毫不知情,随着一道地震光闪过,灾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看到高楼大厦瞬间土崩瓦解,看到熟睡的人们失去生命,看到无助的父母不能拉孩子一把,看到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如此脆弱和渺小,看到那些平凡人们默默创造的幸福被自然的力量瞬间摧毁。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或许是幸运的,但更或者是不幸的。他们在天灾中幸存,却在情感上万劫不复。

作为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在制作部分的绝对投资也创下华语电影之最,全片的预算几乎都花在了制作上。看过很多电影中的地震特效,《唐山大地震》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上是最成功的,因为还没有哪部片子的后期效果制作得如此逼真,让在场的观众虽然毫发无伤,但却心有余悸。23秒就毁了一座城市的地震,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应该让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终生难忘的。这不仅仅是特技的形式感,否则那种震动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人心最深处。

那么如何真实再现一座城市和几十万人的灾难?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特效是形式,是灾难片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地震的场面确实比较生动,但是我更愿意拍没有特效的电影。每个导演都在说自己的电影是拍人性,那像这样特殊的片子用什么来表达?光用形式么?那不够。这个故事很悲悯,我的感受和大众比较一致,应该有更温暖和美好的东西。”

唐山的首映式刚刚结束,阴霾了很久的天终于下起了倾盆大雨,那块还来不及撤的全球最大IMAX屏幕就这么被大雨淋报废了。“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唐山的父老乡亲,感谢老天,下雨时我问王中磊,毁了这幕,可不可惜。他说:‘那块巨幕是被24万罹难同胞收走的,值了!’”冯小刚明白,唐山人的认可,才是一直让他在意的。

冯小刚

“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最初是怎么想要拍摄《唐山大地震》的?

冯小刚:很多年以前我看过张翎的这本小说《余震》,看完之后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冲动,想把它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但是制作这样的一部电影需要的是巨额的投资,钱少了肯定拍不了,所以这个念头跟这部小说就只能是埋在心里,没敢碰。后来也是巧了,2007年秋天,唐山市政府想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影片,然后就找到我,顿时《余震》那个故事就复活了。我给唐山市政府推荐了这个故事,他们也觉得好,于是这事就这么成了。直到今天这部片子能上映,我很感谢原作者张翎,也很感谢唐山市政府提供的帮助。

《成都女报》:小说里面有很多高于现实的东西,但是电影拍摄就不能作虚化处理,你如何把握这个真实度?

冯小刚:我看了很多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在开拍之前也对幸存者做了大量的采访,记录他们的点滴回忆,争取从每一处细节做到最接近真实。我在拍电影、选择故事、选择电影走向的时候,都比较遵从自己的天性,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从《天下无贼》,到《集结号》,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么是一脉相承的?

冯小刚:人道主义的关怀。其实我看电影的时候,和大多数观众的情感渠道是差不多的,能感动他们的人和事儿同样也能感动我。我很少跟艺术家讲这种故事,从他们身上很难判断出大众的情感,他们不是从情感上反应,而是从思想和形式上。我愿意跟普通人讲,我的感受跟大众的比较一致,还是喜欢温暖和美好。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的表现形式做过什么特别的考虑么?

冯小刚:我没有刻意想过,我只是觉得一是地震场面要真实,所以全组才花那么长时间去做特效;二来人的情感要真实,情不能煽过了,要反应合理才能打动人。你比如说,像李元妮这家人,被天灾逼到了黑暗的角落了,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儿子残疾,从这个时候开始,故事的调子就该变了,大家还是愿意看到他们好起来的,不能够再往人性的死角里面钻。往绝望里推她,我就会手软。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被定为儿童不宜的级别,担心票房会受到影响么?

冯小刚:我是尊重电影分级制度的,因为这是科学的。境外的票房要看具体的推广力度。在国内上映时,你们媒体都坐在这里,高密度的关注肯定会掀起全民的热情。国外来看的话,我认为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的。

《成都女报》:那对于在这么一部极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电影里植入广告,你的初衷是什么?

冯小刚:中国电影的产业链特别薄弱,比如说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一般有十多种盈利渠道,而目前在中国,除了票房,就只有植入广告。和引进的国外电影相比,国产电影的最低限价又低很多(国外电影的最低限价是45元,国产电影是30元),票房其实是很难保证的。因此,植入广告作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链里的一环,也是仅有的一环,会长期地存在,只是看各位导演如何把它结合地好一点。广告植入得好不好,将会成为检验导演功力的重要标准。《唐山大地震》里面白酒和保险的植入,我觉得是合理的,符合剧情的需要。

《成都女报》:此前接受采访时,几位主演都说你剪了很多他们觉得很好的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冯小刚:一共剪掉了得有30多分钟的戏吧,其实我也舍不得啊,初剪之后我就发现剪不下去了,得请陈国富帮忙。其实剪片的目的也是希望剧情能够更为紧凑,而不是说走着走着就停下来慢慢铺垫,那样会影响全片进度。

《成都女报》:电影送审以后,电影局有什么意见?

冯小刚:零意见。就只有“通过”俩字儿。这部电影能够统一很多有不同需求的人的意见。从官员的角度,有大善;从观众的角度,还是大善。比如有人告诉我,看完以后,只想回家赶紧搂着孩子。

徐帆

“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

《成都女报》:你是如何揣摩李元妮这个角色的?

徐帆:这个角色是在我的状态很松弛的情况下饰演的,我想是出于同为母亲的天性。接到剧本后,我并没有忙着找资料体验生活,要知道,从出生到现在,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所以扮演李元妮反而是一个很自然的真情流露的过程。你看我现在为什么说话老结巴,就是因为我演得出来却说不出来。如果我能说得一套一套儿的,我就去搞研究了。(笑)

《成都女报》:那么现实中你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呢?

徐帆:严厉和关爱都是必须的,而且得是对等的。如果只有严厉,那么孩子以后会很疏远你。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和自己是做朋友而不是做敌人,所以严厉和关爱的正比关系才那么重要。现在很多母女之间会出现吵架、怨恨、误解等等令人惋惜的状况,往往是因为母亲都太嗦了。

《成都女报》:在影片中,你饰演的角色是如何做出那个事后令自己悔恨不已的决定?

徐帆:那个是电影情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我们这才有功夫去想,到底是应该救女儿还是救儿子。可是,当时的情况那么危急,李元妮听不到女儿的声音,但是能听到儿子的声音,于是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依据。如果想得太复杂,时间浪费得太多,就会失去至少保住一个孩子的希望,这个决定必须得迅速粗暴地作出,不容得去多想。

《成都女报》:全片有没有哪一部分是让你最无法承受的?

徐帆:对于这部电影,我没有办法选“最”,整个拍摄过程我都很激动。

《成都女报》:最后再见到女儿时,为什么会选择下跪这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比较极端的情感表现形式呢?

徐帆:我觉得,任何一个有愧于对方的人,都需要用一种最真诚的方式去道歉。这种方式不以身份或者辈份而划分,也不因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来决定。只要是能够让双方坦诚相对,能够让对方释怀的方式,都值得去尝试,这样的道歉是发自肺腑的。

《成都女报》:这部戏你多是用唐山话表演,会加大角色塑造的难度么?

徐帆:方言确实是我觉得特别难的地方。唐山话我不是很熟,开拍之前跟着老师学了好一阵儿。以前演过说保定话的角色,所以经常对台词时,说着说着就串到保定话了。而且说实话,最郁闷的是我自己发现不了,通常是老师纠正道:“哎,你怎么又说成保定话了!”

《成都女报》:首映后很多观众对你的评价都很高,目前有得奖的期待吗?

徐帆:得奖的事我从来没想过,那个不属于我要考虑的范畴。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值得我珍惜的一点,是有机会让我把对母亲的理解和对家的感受,借李元妮这个角色释放出来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宣泄。

《成都女报》:你怎么看待冯导对于剪戏上的处理?

徐帆:我对剪戏没什么想法,既然他说剪掉,那自然就是有剪掉的道理。(笑)拍多少就用多少肯定是不可能的。演员觉得某段好只是自己的想法,但是把握全局的是导演,导演决定哪段剪哪段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只是为他感到可惜,戏不可能在剪之前就能决定哪些需要删,所以每一段戏都是按照最高标准去拍摄的,如果最终决定剪掉,他肯定是很心疼的,他主观上肯定也是舍不得。不过都是为了影片更加流畅,对于剧情的影响不会很大。就好像此前热映的《阿凡达》不是也剪了8分钟么,我觉得就算加足8分钟也不会导致影片有质的变化。

《成都女报》:听说在拍摄过程中,冯导曾经很郁闷想放弃,你作为妻子,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徐帆:《唐山大地震》这片子很特殊,一方面演员的情感需要深刻,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也让他觉得为难。情感可以酝酿培养,但是客观的技术问题就得是时刻面对并且需要马上解决的。其实放弃这事儿,现在是首映了他才说,当时他还是咬牙在做的,而且一直做得很认真。我这个老公,坚强就坚强在这儿了。

《成都女报》:现在成功首映了,你有什么话想对冯导说的么?

徐帆:干完活儿了,痛痛快快玩儿会儿吧!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能拿100分,那么有一半儿的功劳应该算徐帆的。

从一个四口之家的女主人,变成孑然一身守着残疾儿子的老太婆,这个女人一生中的每一段故事都让人觉得她就是徐帆,而观众都是跟着徐帆经历这一切的左邻右舍,好像甚至能听到她每晚彻夜不眠的叹息。

张静初好像天生就是文艺片的女主角,不说不笑不动的时候,就跟一张极逼真的油画一样,背景是真的,眼神是真的,感觉是真的,其实人也是真的,只有忧伤太大太空洞,不像真实存在的一样。

在《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饰演方登,这个一直认为自己被妈妈抛弃了的孩子带着仇恨成长,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另一种感悟――在大学毕业之前怀孕,毅然退学远走他乡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多年后跟母亲的团聚让她深感意外,直到年迈母亲的下跪,她心里的冰冻才被融化。

张静初

“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参加唐山的全球首映礼有什么感触?

张静初:看完之后就下大雨,我觉得是有天人感应的,天佑中华吧。

《成都女报》:当初是什么原因接这个角色的呢?

张静初:开拍之前的两三个月我拿到剧本,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本来说先去睡觉的,结果后来没忍住,爬起来看了剧本,一看就到了清晨5点过,看完之后就抱着枕头嚎啕大哭。哭了一阵发现不行,会吵到别人,于是就忍着不出声,只是流泪,完全止不住。我觉得这个电影本身就有一种很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演员,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接,只能说我比较幸运,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印象最深的是哪幕戏?

张静初:是片中妈妈,就是徐帆老师向我下跪的那幕。她真的演得太好了。本来冯导跟我说不要哭,因为方登还是应该有一种怨的心理,但是我控制不住,还是哭了。

《成都女报》:你有份被剪戏吗?

张静初:当然有啦,几乎每人都有份。后期给电影配音时我就发现怎么那么多我很爱的戏码都没有了呢,当时还是很伤心的。但说实话,剪戏是为剧情做贡献的,能够看到成品更好地为观众讲述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刚在后台,我给了冯导一个拥抱,感谢他让我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我很骄傲。

《成都女报》:这次拍摄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

张静初:让我更加珍惜身边人,懂得母亲这个角色特殊的心理活动和思考的方式,也学到了如何同自己母亲相处。

《十七岁不哭》里帅气的优等生简宁,《花季雨季》里活泼热心的王笑天,《唐山大地震》里失去一只手却勇敢面对生活的方达。没错,他们都是同一个人――李晨。先后经历了《士兵突击》和《集结号》的洗礼,李晨已经从当初的青涩男孩蜕变成了型男硬汉。今天的方达,让硬朗的他再次认识了爱,不光是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李晨

“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方达这个角色有什么认识?

李晨:方达是用姐姐的命换来的,虽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他不曾对生活低头。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商界略有建树的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是残疾人,毅然带着物资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这是一种勇气,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方达曾经感受的,是如今汶川人民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大爱。我17岁进入娱乐圈,刚开始演的都是学生,13年过去了,我也开始演爸爸了,回顾起来,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成都女报》:今天看片的过程中哭没有?

李晨:其实我一直在克制自己,尽量让自己身子前倾,旁边的人就看不到我哭。但是后来发现,左边张静初在哭,右边廖凡也在哭,动作特别一致,过一会儿就伸手擦一下。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没必要忍着了,所有人都哭得根本顾不上看别人。

《成都女报》:这么完整地观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晨:演技方面的评论就交给观众吧,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震那场戏的特效,当时真是看得目瞪口呆了。那种灾难瞬间来临,以及过后营救受灾群众时的场面,几次让我陷于紧张之中。很佩服也很感谢特效团队。

《成都女报》:冯导的《集结号》你也有参演,和之前相比,这次有什么新的收获?

李晨:跟《集结号》那种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唐山大地震》更贴近生活,我也摒弃了以前的表演方式,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和动作去诠释我对于这部片子的理解: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冯导有什么评价么?

李晨:冯导说出来的话往往非常犀利非常搞笑,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鼓励我们一直坚持下来。

冯小刚说陈道明很清高,但强调他是个好演员,是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好演员。两个人上次的合作是电影《一地鸡毛》,隔了十多年,陈道明再次出现在《唐山大地震》里。陈道明一直保留着军人的角色,曾经有机会出演,但是他都放弃了。看完《唐山大地震》,感觉他就是在等这个角色一样,也许是这个角色一直在等他。饰演军人的陈道明,依旧很清高,除了军人,他还是个父亲,于是这种清高里多了一份慈爱。

陈道明

“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

《成都女报》:怎么考虑接下这个角色?

陈道明:上次跟小刚合作是《一地鸡毛》,那之后我和他基本就断线了,这需要检讨。(笑)其实我一直都想演绎军人角色,这次在《唐山大地震》,总算是实现了这个愿望。1976年,我也算是那次地震的亲历者,当时我在天津,我们家虽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但是房子全垮了。这算是一个情结吧,需要找一个缺口去释放。虽然和唐山受灾的情况不同,但是对于灾难的印象是一样的。

《成都女报》: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想演绎军人角色呢?

陈道明:不管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都是我们最可爱的军人冲在最前面。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但是大难当前,他们顾不得考虑这些。军人的付出一直让我很感动很感激,我很荣幸这次能够出演军人角色。

《成都女报》:和冯导这么多年都没有合作,再聚在一起会不会有些生疏?

陈道明:虽然很多年都没有合作,但是我对小刚的信任始终没变。我们在片场没有什么交流,但是有种默契,不需要过多的废话,所以拍摄过程还是很顺利,给电影创作本身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

《成都女报》:能整体评价一下这部片子么?

陈道明: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70年代我走过,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有一种比较传统的纯真。

《成都女报》:冯导说你以前的脾气不好,是么?

陈道明:其实我挺随和的,只是每个人都有不能接受的东西,小刚也有他自己的原则嘛。

看到主要演员名单的时候,突然见到了“王子文”这个名字。说陌生吧,好像觉得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藏着,说熟悉吧,一下子又想不起她的作品。作为《唐山大地震》中让人惊艳的媳妇,王子文这次饰演的是一个爱上残疾人的姑娘,是位年轻的母亲。比起徐帆和张静初,她就好像还没有绽放的蓓蕾,安静地陪衬在一旁,但是她的颜色已经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

王子文

“嫁到唐山是小河的幸福。”

《成都女报》:第一次演母亲有什么感触?

王子文:这个角色真的很特殊,本来以为就是演六七岁小孩儿的妈妈,结果到最后,剧中的儿子都长得快跟我一般高了。演妈妈感觉挺好的,是不错的经历和体验。演了这个角色后,也理解了成长过程中,我妈妈的很多付出和不易。特别想对她说,咱也赶快把房买了吧,理解您的不容易了。

《成都女报》:年龄会对你饰演母亲造成困难吗?

王子文:因为我是娃娃脸,模样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年龄显得稚气,所以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很厉害,徐帆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拍摄过程中一直都会请教她。

《成都女报》:那你怎么理解这个角色的?

王子文:嫁到唐山是小河这个角色的幸福,而我能参与出演这部电影是我作为演员的幸福。

《成都女报》:同15000名唐山市民一起参加首映式,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王子文:现场那么多观众跟我们一起哭一起领悟,全程都被大家感动着。看的过程中,戏里面刮大风,现场也是刮大风,唐山的天气好像知道我们电影的剧情一样,让我觉得好像有那种天人感应。

《成都女报》:参与这部片子的拍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子文:觉得生命很宝贵,母爱很伟大。人生在很多分岔口,就被一瞬间的抉择改变了,生命还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东西。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6

【关键词】文化立市;唐山;体制机制

一、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

唐山作为一个城市,兴起于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唐山地域――古代幽燕之地,却是人类古老的栖居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传统文化方面,《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名句便出自于唐末五代人窦禹钧(号燕山)的教育成就。金朝时中原皮影戏传入唐山,后来发展为乐亭皮影戏;明末清初,地秧歌、莲花落、数来宝等艺术形式在唐山民间广泛流传;乐亭大鼓、评剧等更是大放异彩。清代丰润曹雪芹的《红楼梦》把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成就推至巅峰。

在工业文化方面,19世纪70年代末,唐山建立了第一个近代化企业――开平矿务局,开启了唐山工业化进程的序幕。唐山烧制了中国的第一桶水泥,制造了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铺设了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建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座大型铁路桥――滦河铁路桥。这些领先全国的能源、建材、机械、交通运输企业,标志着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是唐山创建近代工业城市的开端。近代以来,随着工矿业的发展,唐山逐渐发展成为华北工业重镇,成为冀东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唐山现今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㈠唐山现今文化发展的现状

唐山有着非常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长城和清东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及评剧、皮乐亭大鼓三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其他城市和地区无法比肩的近代工业文明积淀。可是,唐山现在的文化发展状况相比发达省市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创新发展的力度不够;第二,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但在发展中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欠缺;第三,虽然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保护、挖掘、利用和提高工作较差;第四,缺乏一套完整的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保护、利用和吸引的机制;第五,唐山的城市文化品味不高,城市文化比较保守,开放与进取精神稍差。

㈡导致唐山现今文化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1.邻都文化的消极影响制约唐山城市文化的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唐山比邻北京、天津两个大都市。由于地理因素及政治因素的作用,唐山人拥有着小富即安,较为保守,缺乏创新进取的文化理念。

建国以后,随着首都北京的城市转型不断深化,钢铁、化工、机械、电器等多个行业在北京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唐山作为华北地区工业重镇的地位被极大地削弱。此外,京、津两大都市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活跃,对文化艺术人才和项目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唐山,这使得唐山对于文化底蕴的发展;文化元素的辐射;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和提高;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保护、利用和吸引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邻都文化的这种强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唐山文化中自主创新精神的培育。

2.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消极作用制约唐山城市文化的发展

西晋统一中国以后,居住在北方的鲜卑人开始向唐山地域移居迁徙,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后经过辽、金、元、明、清几朝的发展,契丹、女真、蒙古贵族相继入主唐山地域,民族融合、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多地域、多民族的人口互相聚合,促成了唐山文化的兼容性,各种先进的文化都能为我所用,融化到唐山文化的血液之中,但唐山文化却慢慢丧失了自我创新的精神。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慢慢演变为一种传统和习惯。唐山文化中这种缺乏自我创新精神的特质使得唐山长久以来仅仅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习,并慢慢演变为模仿与跟风。

三、建立与“文化立市”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

㈠“文化立市”的界定

所谓“文化立市”,就是要把文化作为支撑、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支柱,让文化带动整个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唐山市的“文化立市”战略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唐山市的“文化立市”战略中的“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概念。不单单指城市中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市民的教育程度等狭义的文化概念,而是包括了唐山整个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只有这样,唐山市的“文化立市”战略才能够与整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第二,唐山市的“文化立市”战略是对唐山市城市性质的重新定位。所谓城市性质的定位,就是依据城市的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条件而确定的城市文化形象基础。城市的文化形象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该城市的地域文化形象和经济发展的选择走向。唐山市的“文化立市”战略有利于唐山市重新对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为唐山市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㈡“文化立市”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文化构成城市的内涵,体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竞争力,很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

首先,文化立市为城市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唐山市本身独特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和具体的产业相结合,能形成一个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唐山市的城市转型创造动力。

其次,文化立市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立市能够培养人们对城市的心里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同时,文化立市对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市民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为唐山市的城市转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再次,文化立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立市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为唐山市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㈢基本原则

唐山城市的发展,要以文化建设为引导,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理清唐山城市发展中的历史资源,并立足现实,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握好城市定位,走出一条科学的、独特的、有效的发展路径。

四、增强唐山市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对策

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建设,它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复杂性等特点,不容易出成绩,是一项相对务“虚”的工作。所以,实施和推进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有力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到位。

㈠积极打造唐山市的文化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和品位。知名文化品牌的打造能够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尽快的做大做强。

第一,在地域文化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唐山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这“冀东文艺三支花,”创造堪称精品的文化产品,抓好中国评剧艺术节、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等大型文艺活动,创新运作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唐山文化品牌活动。

第二,在工业文化产业方面,加快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启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陶瓷文化博览园的建设。

第三,在地震文化产业方面,加快电影《唐山大地震》影视基地、地震遗址公园和地震体验科普园的建设。

第四,在海洋文化产业方面,加快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的开发与建设。

第五,在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湿地旅游、生态旅游、长城旅游等特色旅游。

第六,在历史文化产业方面,推广以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古代长城等为代表的古迹、遗址的开发、宣传。

㈡丰富发展唐山市的特色文化

最有个性的文化,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始终保持城市文化的鲜明个性,是一个城市文化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凸显一个城市无穷魅力的内蕴所在。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地域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和内在性规律,给地域文化以准确的定位。

唐山市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自身的资源区域优势,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工业文化和地震文化,具有价值上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近代中国工业第一城”这些响亮的城市品牌说明唐山高举工业文化大旗,形成独特的唐山工业文化是最佳选择,也是唐山城市文化建设中创新也发展的着力点。当然,工业文化并不等于污染文化,消耗文化,而应该是绿色工业文化。只有绿色工业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唐山劳动、投资、生活,唐山的城市才能更具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进尧,吴培儒,薛世孝.中国近代煤矿史[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2]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王国华,贾国伟.文化产业热点问题对策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4]吴再铭.建设“文化名城”提升文化“软实力”[J].南方论丛,2006,(2):9-13.

[5]田家莉,李继林.唐山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J].经济师,2013-2.

[6]王士立,程雪.唐山历史文化概说[J].唐山学院学报,2009-3.

上一篇马的古诗

下一篇乐观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