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八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唐山市八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唐山市八中范文1

孙悟空在花果山开了一间超市,名叫“果山大超市”,由于人手不够,孙悟空在花果山搞了一个超市大招募的活动。不一会儿,花果山排起了一条长队。眼尖的孙悟空一下子就看到了夹杂在长队中前来应聘的猪八戒,便把猪八戒叫出来聊起了家常。

“无能,别来无恙啊!”

“猴哥,别玩啦,我这不为了生活前来应聘嘛!你也是来应聘的?”

“怎么可能,这间超市是我开的,你来应聘前也不打听清楚。”

“猴哥啊,我想来应聘超市的搬运工。”

“就你这样,好吃懒做?”

猪八戒见孙悟空不信他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一下子用一只手把一箱货物扛起来。孙悟空看了连连称赞,猪八戒心满意足的做了超市的搬运工。

唐山市八中范文2

活动形式:上网查阅文献、实地考察

活动内容:利用寒假时间,实地调研、走访、考察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以及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情况、了解当地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

实践活动成果:

淮南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淮南,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依舜耕山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市境最东端位于上窑镇泉源村朱家大山与凤阳山交界处施家洼,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东西长78公里;最南端位于唐山镇施家湖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南北宽51公里。全市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含毛集)。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淮南”,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开始在这里设置了淮南国,从汉代到两晋再到宋朝,这片土地先后经历了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以“淮南”命名的建置。清末民初,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开始采掘煤矿。1930年,国民政府在九龙岗设淮南煤矿局,发展成为淮南矿区,标志着现代“淮南”的开始。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1950年设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改设为省边辖区。1977年1月,凤台县划属淮南市。至此,全市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五区和凤台县。

三、我生活在淮南市凤台县,凤台县是安徽省淮南市唯一的辖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北纬32度至33度,东经116度至117度之间,古称州来,又谓下蔡。《清一统志》有这样的记载:“县有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至,因名凤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县,沿革至今。人口62.5万,其中乡村约人口50万。全县辖城关镇、河东经济开发区、新集镇、岳张集镇、朱马店镇、顾桥镇、刘集乡、杨村乡、桂集乡、xx乡(现更名为凤凰镇)、尚塘乡、李冲回族乡、关店乡、古店乡、丁集乡、大兴集乡、钱庙乡,共17个乡镇,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居民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7300余人。

凤台

改革开放以来,凤台县社会和经济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等荣誉;是全国中部百强县、安徽经济“十强县”和安徽财政收入“第一县”,被誉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凤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煤、磷矿石、石灰石、紫砂土、耐火土等多种矿藏,尤以煤的储量为最,可开采量达120亿吨;磷矿储藏量为180万吨;紫砂石境内储藏量为70万吨;高岭土境内储藏量为3000万吨。境内已建成新集、张集、丁集、顾桥等煤矿,“亚洲第一大深井煤矿”——顾桥大型煤矿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开采;凤台电厂建设如火如荼。凤台已成为安徽“火力三峡”的重要基地和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凤台县交通便捷,淮河水上交通发达,淮阜铁路横贯境内东西,凤台、桂集、张集三站镶嵌其间,距京九线上重站阜阳站仅百公里。四条省道穿境而过,且有合徐高速公路、合阜高速公路可利用。距合肥骆岗机场百余公里,蚌埠机场几十公里。

凤台县坚持文化与经济比翼起飞,诠释出县城发展的新内涵。凤台是全国花鼓灯艺术之乡,花鼓灯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与“安徽省陈氏花鼓灯流派生态村”也已落户凤台。粗犷而细腻凤台花鼓灯的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不仅跳红大江南北,而且多次出国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由花鼓灯衍生出来的全国稀有剧种一一推剧,同样深受沿淮人民的喜爱。凤台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安徽花鼓灯会暨首届淮河花鼓灯文化节,凤台花鼓灯专场作为安徽省“庆元旦文艺专场演出”在省城隆重推出,首开安徽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整场调演一个县节目之先河。

景区:茅仙洞风景区、焦岗湖景区、焦岗湖、地质公园等

茅仙洞 风景区位于凤台城南3公里处,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素以“淮上胜境”著称。山中林壑优美,佳树葱茏,山下淮水如练,牵来绕去,山石倒长,南仰北倾,斜指南天。自古为佛道两教传习胜地,更是游览佳境。其景点有茅仙古洞、古寿唐观、淮河第一硖、古香山寺、灵龟听禅、淝水之战古战场等诸多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焦岗湖 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北距毛集镇1公里,102省道沿境而过,交通便利。焦岗湖以“水”闻名,东与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南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构成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该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芦苇荡(鸟的天堂)、荷花淀、仙侣湖、渔业观光园、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观,又有湖畔垂钓、芦荡探幽、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寻乐、浪遏飞舟等休闲项目,兼有焦湖红心鸭蛋、醇香酒糟鱼、活鱼干吃、水晶贡圆、五香狗肉等特色产品,还有“仙侣下凡”、“黑龙遭难”、“神猴探宝”、“赵匡胤困南唐”等美丽传说,堪称“养在深闺八未识”的生态旅游处女地。2004年7月,毛集实验区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2005年2月,焦岗湖旅游区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是地球之上的生命圣地。1978年,淮南八公山脉发现古生代寒武系的须宛类、环节类、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测定其生命形态在8.4亿年以前,国外权威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他们命名为“淮南虫”化石。2000年,中科院考古队在八公山又发现了古猿牙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石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八公山已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淝水之战 这里是古代战争中理想的屯兵之地。五代南唐时,南唐兵马据寿州,被后周军队围困,南唐元帅李景达驰兵救援,据此一隅,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宋史·张永德传》载:“世宗亲征寿州,领军前至,紫金山唐人列十八寨,战备严整。”而周世宗则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呼应。所以便留下了军事要塞寿唐关。寿唐关在东、西楼山两山口之间,是凤台通往寿春的交通要道。西距双峰山一公里,西边是烟顶山峰,古时有烽火台,寿唐关全是青砖砌成,关口拱形,可行车马。两侧据岗峦之山势,“南绾寿州,北控下蔡”,东边层峦叠嶂,紧衔古南唐,关前为险坡陡道,两侧青山对峙,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过关而下,可见“女儿泉”。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建造,当年刘金定南唐救驾,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于是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

凤台一中 银杏是三国时东吴大将周泰花园的观赏植物,树龄1800多年,树高28米,冠径26米,树干直径2米多。老枝盘曲,遒劲苍老,但扇形树叶却郁郁葱葱,缀满枝头,根部向周围突出地面30--40厘米,形成形态各异的湖石状。占地约200平方米,他傲然屹立在凤台xx,气势雄伟,古时形成接近凤台城的标志。这棵古树历尽了世态沧桑,经历了坎坷的折磨,三国争雄、吴楚争霸、逐鹿中原、两晋纷争,历代王朝的更替,记述了近两千年的史实。 古时群众寄予多少神话传说,白果老爷,巨蟒大虫,医病免灾,又传说怀远林姓旅客,拴马在树下休息,马鞭拴在树上,因赶路匆忙,忘记了马鞭子,回到家中洗脸时,盆中现一白果树影,树枝上挂着马鞭子。这些神话了的老树成了群众崇拜的对象,于是祈福的,求药的,经常不断,南面空地上树立了七、八对旗杆,树旁香烟缭绕。1938年7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凤台,拆掉了文昌宫,又在树上搭起瞭望哨。一天夜里,倾盆大雨,雷电交加,老树西南从顶到根约两尺多宽的树皮被雷击掉,日军在遭到“人怨”的同时又看到如此惊人的“天怒”,于是就撤去瞭望哨,龟缩在碉堡中了。1945年这里办了学校,老树被围在校园内,凤台解放了,创办凤台中学,清晨早读,白果树下书声琅琅,老树“得其所哉”又焕发了青春。现在为市一级古树名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劫后余生,枯木逢春。正是:

劫后春又生,银杏强不阿。

青春枝叶茂,默默抚沉疴。

落红洒园圃,爱苗护花棵。

生机天难老,何惧苦难多。

凤台县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截至2009年4月底,县内有公办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民办普通高中达3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5所、幼儿园23所,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增加到4所。民办教育为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增添了活力。境内的凤台一中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安徽省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以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茅仙古洞 凤台历史上人才辈出,战国时少年上卿甘罗、三国大将等历史名人即生于此地。淮南王刘安在这里招八公炼灵丹、聚贤才著书立说,一部《淮南子》留传千古,一笺豆腐方惠及后人。境内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茅仙古洞,西汉道家古刹清天观与现代碑刻交相辉映;硖山口,两峰相峙,一水中流,被誉为长淮第一峡,壁立千仞、渊深百丈的黑龙潭与之带水相连;植物活化石千年银杏树、战国名将廉颇墓闻名遐迩;这里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八公山下,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就产于此;有着“华东白洋淀”之称的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个不错的去处,该生态区2005年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09年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外境内还有清代慰农亭、赵匡胤的马扒泉、刘金定的梳妆台等名胜。

凤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届淮河台彻,长期受下降运动控制,地面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淮河南岸大山和凤台林场以及县城西部刘集一带,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构造形迹则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比降为1/7000至1/10000。凤台县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地质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5米以下。县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在南和东南鄙,距县城7至25公里处,是剥蚀构造带,主要在大山镇的淮磷、后胡、芦塘、局沈、投子集等行政村以及李冲回族乡和刘集乡境内,犹如岛形突出地面。

凤台道教只有茅仙洞“清大观”一处,属全真派。茅仙洞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三峰山南坡,在茅仙洞风景区内。据清《凤台县志》记载,汉宣帝地节中(前69—66年)茅仙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处建草庵一座,居此修炼,该洞遂名为茅仙洞。随后历代均有宗教活动,并相继易名为硖石寺、兴福寺、兴复寺、清天观等,道、佛交替居守,较为频繁。清光绪年间,由全真派二十世道长葛明兴与其师弟金大椿、谢春胜率徒李至高、童至方、谢宝胜共同住守。茅仙洞道教活动再次复兴。清光绪十七年(1892 年)道长葛明兴、金大椿化缘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绪二十年又铸八卦钟一口,重达千斤,现置院中。尔后,道长李至高、童至方,通过原为本观道士以后弃道从军升任怀庆府总兵的谢宝胜,化缘募捐,于茅仙洞口上方兴建三仙楼,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井修通山路和桥梁多处。这时茅仙洞的宫观殿宇,楼台亭阁,复具规模,香火旺盛。民国23年(1934年),道长苏理纯率徒化缘,把三仙楼、山门、中殿、客厅、地藏王殿全部修葺,使茅仙洞焕然一新。民国 24年改名为“清天观”。苏理纯又派徒弟苏宗善到上海化缘,“辟谷”(不进饮食)七天七夜,感动施主,化得巨资,又在大殿后修建五间楼房。苏宗善虔心修行,不吃烟火食,赢得周围信徒叹服,其后信教人员日益增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的两次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后,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香火减退,茅仙洞开始衰落。1950年后,茅仙洞道长苏理纯在帮助县人民政府兴建公房时触电身亡。苏宗善、崔宗轩主持教务。道长苏完善 1956年列席了安徽省政协会议,1957年和 1958年出席了全国宗教会议。在 1957年全国道教协会上,被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茅仙洞丈物珍藏,毁坏殆尽,宫观亭台,断壁残垣,道教活动,几近湮灭。道长苏宗善于1978年去世。现在由道长崔宗轩主持教务,并有纪诚修、李诚意两个徒弟。 1984年在党和政府及省道教协会关注和积极倡导下,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茅仙洞(清天观)为省级重点开放的三、座道观之一,与皖南齐云山,怀远禹王宫同为道教圣地。1985年,市、县设置茅仙洞风景开发区工程指挥部,发起募捐修复茅仙洞活动,印发募捐倡议书,邀请xx、上海、合肥的学者专家帮助策划,聘请xx、扬州一带能工巧匠,参加施工。建起地藏王大殿一座,三清殿一座,凉亭五个以及清天观、石阶、围墙、公路等。原有宫字几乎全部恢复,而且增添了园林和接待

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寺庙殿宇蔚为壮观,成了淮河流域旅游胜地。

“十二五”时期是凤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根据国内外形势特点和凤台县情编制本规划纲要,旨在阐明凤台县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扩大开放合作,动员全县人民抓住和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提供重要依据。

1、加快凤台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2、大力推进工业化,积极培育潜力产业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4、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5、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7、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8、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9、着力保障民生,加快构建和谐凤台

唐山市八中范文3

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千年尸魔白骨精。它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奶奶,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被孙悟空识破了。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违反戒律。

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再次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写下贬书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

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自己的洞天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孙悟空虽被贬回山,仍不忘取经大业和师父的安危,立即赶往妖洞。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宴会上,孙悟空用事实教育唐僧,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同时一举消灭了白骨精以及众妖魔。师徒四人经过此番磨难,又重新踏上征途。

广东阳江阳春市合水中心小学五年级:天公将军

唐山市八中范文4

[关键词]花山湾古城;晋陵罗城;筑城年代

1984年,镇江博物馆在镇江市区东北花山湾发现一座古代城址,199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镇江博物馆对城址进行勘探和发掘,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花山湾地区,发现了一些不连贯的城垣。在古城的始建年代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镇江考古所刘建国在发掘报告中将其定名为“晋陵罗城”(1),认为其始建年代为东晋。后韦正在《论六朝时期的镇江古城》一文中,对“晋陵罗城”的说法予以质疑,但未提出自己的看法。《江苏镇江市花山湾古城址1991年发掘简报》中,则认为该城是唐代润州罗城,社科院的曲英杰先生在《长江古城址》一书中的结论也与此相同。此后,镇江博物馆又进行进一步发掘,发表《江苏镇江花山湾古城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认为该城建成于唐代晚期,宋代进行加筑,至南宋时完全废弃。

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大致还原这一地区城市建设的沿革。较早关于在此筑城的记载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11年),“孙权徙镇于此筑京城”(2)。晋室南渡后,东晋郗鉴“城京口,加都督扬州之晋陵、吴郡之军事(3)”,后王恭又有“更大改创(4)”。唐代在此置润州,润州城的地望也应在此地。又有,唐太和年间,观察使王修东西夹城,在城周围开隍。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镇海节度使周宝“筑罗城二十余里(5)”。南唐林仁肇“复修之”。此后,府城数次加筑、重建,也多有废弃,史籍均有可考。与花山湾古城建造者可能相关的,是东晋的郗鉴、王恭,以及唐晚期的王、周宝。

孙吴在此筑的城位于北固山,号铁瓮城,这一点应无疑义,历代史书均有记载,如明代的李一阳在《府治后垣记》中写道:“吴大帝筑子城,控扼南北,号曰铁翁,规制宏壮。(6)”又《舆地志》载:“(铁瓮城)吴大帝孙权所筑,周迥六百三十步。(7)”但此后郗鉴的“城京口”,以及王恭的“更大改制”,是在铁瓮城的基础上修缮,还是另建新城?根据文献记载,郗鉴在京口筑城,是为了防御刘征率领的数千贼人从东南面海上的抄略,可能仅仅是对京口城防的加固,并无必要另建一座大城。从时间上看,这伙贼人不久便被讨平,其间时间较短,根本不足以另筑新城。当时大量的北人南迁,被安置在晋陵附近,据估计约有二十万众(8)。对于流民,郗鉴抱有了极大的防备心理,这从他晚年的一封奏疏可以看出:“臣所统错杂,率多北人,或逼迁徙,或是新附,百姓怀土,皆有归本之心。臣宣国恩,处兴田宅,渐得稍安。闻臣疾笃,众情骇动,若当北渡,必启寇心。(9)”郗鉴常年坐镇京口,既防北方的军事侵袭,又有控制流民之用,而建造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将南迁流民置于城中,似乎不是郗鉴之意愿。他曾对平南将军温峤说:“今贼谋欲挟天子东入会稽,宜先立营垒,屯聚要害,既防其越逸,又断贼粮运,然后静镇京口,清壁以待贼。(10)”郗鉴的军事策略是“屯聚要害”、“坚壁清野”,花山湾地区地势相对较平坦,而且面积广大,无险可守,在此筑城并不符合郗鉴“屯聚要害”的“待贼”之法。无论从筑城的时间、目的,还是从郗鉴的方针策略来看,似乎都没有建造花山湾古城的可能。历代文献中有关郗鉴、王恭筑城的记载,几乎均是将其所筑的城看做是“铁瓮城”。元代《至顺镇江志》中载:“子城吴大帝所筑……晋郗鉴尝修,王恭更大改创。(11)”此外,《太平寰宇记》引《京口记》中的“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为万岁楼,西北楼为芙蓉楼”,根据调查以及名称推断,当时的万岁楼在今千秋桥附近,位于今鼓楼岗西侧。至此向北,其范围大致与铁瓮城西垣相重合,这就说明,王恭的“改制”可能也仅仅是在铁瓮城的基础上修缮和增筑城楼,并没有另外起一座规模巨大的城池。

需要说明的是,“晋陵罗城”的定名,可能不适用于花山湾古城。东晋时,京口作为晋陵的郡治,仅仅是太兴元年(公元317年)至咸和四年(公元329年)的十二年(12),具有临时性,可能与边防和控制流民有关,更多的时间里,晋陵的郡治被放在了丹徒和今天的常州一带。再者,“晋陵罗城”的说法在东晋并不存在,《晋书》中,“晋陵”作为地名较为常见,而“晋陵罗城”的说法则无一次被提及。唐代恢复晋陵后,治所在今天的常州而非京口。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天下十五道,江南东道润为会府(13)”,此时,京口地区已属润州,与晋陵所属的常州明显分隔两地。照此,花山湾古城既不可能是东晋的“晋陵罗城”,又不是唐代的晋陵,那么可以解释的说法是,“晋陵罗城”的字样,标明的是制砖人的籍贯。根据铭文砖上的字体、书写格式等,断定其与东晋城砖相异(14)。《江苏镇江市花山湾古城址1991年发掘简报》以及其后的《江苏镇江花山湾古城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均将“晋陵罗城”砖的年代断为唐,应该与事实接近。

又,晋陵罗城遗址若为唐代润州城,则与文献记载存在抵牾。《唐书音训》载:“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15)”据此可知,唐代的润州城应在京口西部开阔地。南宋《嘉定镇江志》载,“东山,在城东二里,亦号花山(16)”,可见,南宋时的府城应在铁瓮城及以西,花山地区已不存城池。如果文献记载无误,那么,花山湾古城既非唐代初置“润州”时的润州城,也不是南宋的府城,其建筑及使用的年代应该是唐中晚期至南宋。文献中关于唐代筑城的记载,分别是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王所筑的“东西夹城”和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镇海节度使周宝所筑的罗城。关于罗城的形制,文献中虽无详细记录,但对城门的名称、位置则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嘉定镇江志》载,罗城“共十一门”,东有两门,“北曰新开,南曰青阳(17)”。《至顺镇江志》中记载元时尚存的东门“青阳门”,“去府治二里(18)”,推测新开、青阳两门应均应该距离府治有二里左右。又根据古子城北门在“府治后”,判断元代的“府治”应在铁瓮城范围内。2010年对花山湾地区的发掘,发现城门门址一座,从距离上来看,在1000米左右,与“二里”的记载相差不大,只有罗城东垣的两座城门具有可能性,考古报告中亦将此门定为“新开门(20)”。由此推断,花山湾古地区发现的城垣应为罗城,是为唐代晚期的周宝所修筑。

关于罗城城垣的长度,文献中多有记载,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引《城邑考》:“更筑罗城,周二十余里。(21)”南宋《嘉定镇江志》记“罗城周回二十六里十七步(22)”,《至顺镇江志》也记郡城“二十六里十七步(23)”,可知罗城周长在二十里以上。根据考古发掘报告,花山湾古城的周长约为十里,与文献记载的二十多里相差甚远。可能的情况是,罗城的西部的城垣,叠压在今天镇江的市区之下,后代的府城即是在罗城西部城垣的基础上加筑的。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宋礼在前代城墙上加砌砖石,城“九里十三步”,清人实测发现城周不是九里,而是十二里多。如以十二里多计算,则与花山湾古城合计二十多里,则与文献所载接近。

从1984年的考古发掘资料看,西墙较其他三面城墙,出土了较多宋代的遗迹、遗物。如在西墙A、D段,发现了模印有“镇江府城”、“府城砖”、“镇江水军”等字样(24)。“镇江”的称谓,是在宋徽宗政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出现,所以这些城砖应是宋代或以后烧制,结合文化层分析,此应为宋代的城砖。以西墙C段为例,在此处开有探沟T2,发现五层文化堆积,其中第三层是夯土,包含大量宋代陶瓷、砖瓦,第四层也是夯土,出土夯窝、夯土间厚均与第三层相似。如果第三层中未发现有晚于宋代的遗物,那三、四层应为宋代的夯筑城墙无疑。由此推测,西墙与其他三墙可能并不建于同一时期。文献记载罗城“二十六里十七步”,那么罗城在经南C段向西后,可能并不是弯折向北与西A段相连,而是在大学山南麓向西南弯折,进而围合成一个大圈,将铁瓮城、后代的府城围合在内。西墙叠压下即使有唐代的夯土,也很有可能是王所建东夹城的西垣。宋代城砖及夯筑遗迹仅在西墙发现,北、东、南三墙在三次发掘报告中均未提及有出土,可能宋代府城沿用了部分唐代罗城、夹城的部分城墙加筑而成,花山湾地区的罗城则弃之不用

根据上述推论,可推测该地区城市发展的沿革是:三国时期,吴国建铁瓮城;东晋时郗鉴和王恭先后在铁瓮城的基础上加筑;唐代建润州城,子城位于铁瓮城处,并新建城垣,将子城围合,但并未包含花山湾古城。后又建有东西夹城。唐晚期周宝建罗城,囊括了花山湾古城、铁瓮城、明清府城的范围。宋代加筑城垣,但花山湾古城部分弃之不用,仅在铁瓮城及以西部分筑城。上述推断,仅是根据文献、考古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揭开真正的事实,还需要对该地区进行更加细致、更大范围的调查和发掘。

注释:

(1)刘建国.晋陵罗城初探[J].《考古》.1986年第5期.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O].卷二十五.

(3)房玄龄等.晋书・郗鉴传[O].卷六七.中华书局.1974.

(4)(元)脱因修、俞希鲁.至顺镇江志[O].卷二.中华书局.1990.

(5)司马光.资治通鉴[O].卷二五六.中华书局.1956.

(6)(明)李一阳.府治后垣记.[O]

(7)(南朝)顾野王.舆地志[O]

(8)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J].《燕京学报》,第15期。

(9)房玄龄.晋书・郗鉴传[O].中华书局.1974.一七八页.

(10)(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府志[O].卷二十.江苏古籍.1999.第八六二页。

(11)(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府志[O].卷二.江苏古籍.1999.第九页.

(12)韦正.试论六朝时期的镇江古城[J].《东南文化》1993年6期.

(13)(南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卷一[O].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第二八二六页.

(14)刘斌.镇江“晋陵罗城”命名问题的探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5)(清)张九征、何、程世英等.康熙镇江府志[O].卷五十四.

(16)(南宋)卢宪.嘉定镇江志[O].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第二八三二页.

(17)(南宋)卢宪.嘉定镇江志[O].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第二八三一页.

(18)(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府志[O].卷二.江苏古籍.1999.第八页.

(20)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花山湾古城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

(2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O]卷二五引《城邑考》.

(22)(南宋)卢宪.嘉定镇江志[O].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第二八三二页.

(23)(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府志[O].卷二.江苏古籍.1999.第八页.

(24)镇江博物馆.镇江东晋晋陵罗城的调查和试掘[J].《考古》.1986年第5期.

(25)镇江博物馆.镇江东晋晋陵罗城的调查和试掘[J].《考古》.198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唐山市八中范文5

关键词:凤台 茅仙洞 清天观 寿唐关 摩崖石刻 慰农亭 罗平

淮南市凤台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偏北、淮南市的西部,南隔淮河与古城寿县相望,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凤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峡山口就有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动物骨骼和陶器,夏商时期淮夷人在此繁衍生息,西周时建立了有史可考的州来国。但是,由于野外考古发掘工作的滞后,在凤台县境内遗留下的遗迹发现较少。淮南市文物管理所先后通过开展三次(1958年、1985年、2007年)全市范围内的全国性文物普查活动,最近几年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陆续申报了四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可以粗略地了解凤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若干历史面貌。对此,我做一简单的梳理,希望能有助于促进凤台文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凤台县境内现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它们是:

一、茅仙洞、清天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仙洞、清天观,是位于凤台县城南约3.5公里处的茅仙洞风景区内的两个景点。

茅仙洞,秦代时称子期洞,因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茅氏三兄弟曾在此修炼而改名。茅仙洞位于八公山余脉淮上双峰山(古称三峰山)之阳,洞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传说西汉时期茅盈、茅固、茅衷曾在此修道。茅盈,汉景帝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人,字叔申,十八岁弃家入恒山(古称横山)修道,后隐居江苏句容句曲(茅山),修炼兼采药为人治病。相传,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其弟茅固、茅衷也弃官寻之。兄弟三人在此边学道边建观,世称“三茅真君”,茅仙洞也由此得名,故三峰山又称“西茅山”。 茅仙洞踞于双峰山南侧,依山面淮,旷视原野,淮水自东向西倒流,是久负盛名的淝水三湾之地,古往今来,历史演绎,涌现出众多古文化名人,有“碧溪百里传佳话”之说,洞口上筑三茅殿。自汉至今,多次废兴,现保存完好。

凤台县及其东部的淮南市区,西汉时期是淮南国的京畿要地,淮南王刘安曾分封于此。在汉代,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十分风行,上自皇帝下至平民,都召集方士炼丹制药、磨玉食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自江苏的三茅兄弟隐身于八公山上,苦心炼丹就显得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了。

清天观,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秋由当时住持道长苏理纯监修,二进院落并留有碑记。其建筑布局巧妙利用山势建成戒台式宫观,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东西走向中心轴线,汇集了南北建筑风格,有歇山式、悬山、硬山式飞檐等。1985年增建前山门使其为三进院落,现由前山门、中殿、后大殿组成。除右侧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为后期修复。清天观于1984年恢复对外开放。

清天观是在茅仙洞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两千多年来,茅仙洞历经沧桑,几经兴衰,僧道交替居守,几易其名。历代名人辈出,有着丰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至民国时已是江淮一带有名的道教圣地。茅仙洞(清天观)历代涌现出无数名人高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西汉茅氏三兄弟、唐代高僧道树和尚、明代高僧昭果、清代莲谷大师等。清天观道院为道教圣地,是安徽省内三大道教名观之一,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重点宫观,同时又是全国稀有的“佛道并尊”宗教活动场所。

二、寿唐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唐关位于凤台县城南三公里、三峰山东1公里处。关隘现仅存拱形关口,为块石条砖混合式拱券结构,南北走向偏东10度。南北通长18.80米,东西宽2.56米;南向通高4.41米,北向通高3.87米。南向券门两侧各用块石砌筑,共8皮,其高1.96米,块石规格不一,用白灰膏嵌缝;块石之上用条砖起拱,先站砌一皮,再扁砌一皮,然后又站砌一皮,最后扁砌一皮收拱,并向外挑出6厘米。北向拱券做法与南向同,因地势高于南向,因此券门两侧块石砌筑只有6皮,拱券内先用块石砌筑,共6皮,其上是条砖起拱,共37皮,错缝扁砌,白灰膏嵌缝,灰缝宽1-1.3厘米不等。东西两边石墙有收分,比例为10%。拱券顶上现为土墩。

凤台是古代战争中的屯兵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春秋战国时吴楚于此争霸,五代后唐时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寿唐关始建于公元95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兵马被后周军队围困于寿州,南唐主帅石景达率兵救援,据八公山于后周对峙,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为对付南唐的援兵,周世宗命令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相呼应,便遗留下了重要军事要塞遗址――寿唐关。

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得名。传说,北宋乾德年间,赵匡胤率兵讨伐南唐军,结果被南唐大军围困于寿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况危急时,刘金定选精兵五千,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勇解寿州之困,大破南唐。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将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今天楼阁虽已荡然无存,但那雄关漫道仍赫然在目,关下一块突出的巨石上,还留有深深的马蹄印,据说那就是当年刘金定操练兵马时所留下的印痕。

寿唐关不仅是军事上的要塞,同时也是交通关隘。历史上重要的鄂君启节车大道,就从寿唐关通过。这条重要的交通命脉,据说是楚幽王时期修建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尽管这条陆路交通线因科技的发达和桥梁的建筑而重新改道,但基本的路线相差不大,只不过避开了土岗和洼地。可见古人在交通路线的勘测上,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

三、摩崖石刻、慰农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位于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东南侧,北距慰农亭约80米。石刻文字在西硖石南端面淮的东侧峭壁上。摩崖石刻面积27.28平方米,字若碗口大小,由于近800年的风雨剥蚀,现字迹漫漶。

南宋度宗淳熙十年(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南下,兵至寿县正阳关一带,南宋度宗深知硖山口是阻御元兵从水上南下的重要军事关隘,于是“朝廷以银二万两命寿春措置边防”,寿阳都统夏松奉命筑硖石城。筑城告竣,夏松亲书《筑城记》,全文为:“硖石两岸对峙,旧立二城,以为长淮津要。去腊巳城筑东岸,西岸犹榛芜荆棘。今负松弛檄总统舟师,攻剿正阳虎巢,给假。秋,奉阃命创筑,同都统孙位、都统彭宗位,都统孙应武,率步将士,协力用工,不一月城成,以复版图之旧。咸淳甲戊仲秋朔日,寿阳夏松题石。”该石刻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为研究南宋咸淳年间南宋兵与元兵对峙、攻防的历史实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淮南地区在南宋末年的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慰农亭位于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东南侧淮水边侧孤岛之上。慰农亭,又称禹王亭,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四柱方亭,石柱飞檐,亭柱上刻有光绪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杨手书对联,由石匠刻勒于迎淮的两石柱上,文为“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石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该亭柱为石质,共四根,亭栏为石质,亭顶为木结构,亭盖内面中部绘有太极图,顶上有脊兽蹲立坐卧,下有兽面瓦当走檐。临河一面,以两只精美石雕镇水牛头作基础。亭西南侧有一古皂角树。

清初,凤台属凤阳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廷批准,与寿州分设一县,因县北有凤凰山而得名“凤台”,县衙设在今寿县城东北角。同治二年(1863年),移县治于下蔡,下蔡遂改名为凤台,沿革至今。

1992年,因该地水利拓宽工程,致使慰农亭现伫立在西硖石孤岛之上。

四、罗平烈士墓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平烈士墓位于凤台县南平山公墓内。原在古店集,1964年秋迁入凤台县城南南平山陵园内。

罗平(1909-1948),原名罗怀德,安徽省寿县仇集人,于1931年在皖南参加红军,1934年入党,参加过皖南红军游击队,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延安抗大学习,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副团长等职。罗平烈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声名远扬,功勋卓著,全身负伤达72处。其中有: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战;1946年涡阳攻城战,率部一举歼灭一个团;1947年的颜寨战斗,消灭了伪亳县长警备队的一个中队和一个镇公所的卫队,缴获长短枪一百七十余支;以后又进行八里庄夜袭战,伪凤台县长警备队的三个中队如惊弓之鸟,未敢抵抗闻风而逃;1948年5月在凤台潘集区王圩孜(现属淮南市)战斗中,罗平亲临指挥,表现英勇顽强,将新编七十四师一个营打得落花流水,罗平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时年四十岁。

罗平烈士墓现为凤台县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唐山市八中范文6

关键词:民族元素;唐山;骨质瓷;茶具;发展

1.研究背景

民族元素在唐山骨质瓷茶具中的应用研究从属性、材质、设计上追溯其形成的根源。首先是其属性――也就是喝茶的用具;其次是材质――骨质瓷;最后是在前者基础上设计――民族元素。

1.1茶具设计与茶文化。中国古代茶具设计的每一次革新都与其实用性紧密联系。我们知道唐朝人喝茶是煎茶,宋人喝茶用点茶法,明代时完全抛弃了唐人和宋人的喝茶方式,茶具也是根据喝茶方式的不同而有新的设计。

中国茶道文化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据《茶之道》记载每当时代变革后,由于经济原因或是皇朝领导的主流思想的变化,饮茶方式会变化,茶具随之有丰富的变化。宋的点茶法与明代的“瀹饮”这两种古代不同喝茶方式来分析茶具设计上的改变。

宋人用点茶的方式,点茶在这里的意思是滴注的意思。即把用绢纸紧密地裹团茶、烘焙、捶碎、在茶碾中磨碎、筛罗,用茶末放入茶盏,用茶瓶或执壶注水点缀。其中由于要把沸水快速冲入有茶末的茶盏中,这里的盛沸水的执壶(在当时也叫注子)的非常细壶嘴造型体现了宋人点茶的饮茶习惯。茶杯也是宋代建窑所产的黑色茶盏。之所以用黑色茶盏是因为当时宋人饮茶“以茶白为贵”。宋代蔡襄在《茶录》记载,“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茶色白、宜黑盏”等。到了明代的喝茶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明朝是朱元璋皇帝从经济角度考虑,废团茶改散茶,这一举动彻底革新了明代之后的人们饮茶的方式。朱权的著作《茶谱》中描写他发明的瀹饮。即用茶壶盛散茶,沸水入茶壶,篦去茶叶饮茶水。不再用唐宋人所饮的茶末。这种用茶壶泡茶的方法,直接影响了茶具的造型,明代后茶杯变小、茶壶的嘴不被要求流水的速度感,所以不用过细。由于要观茶色,明代以后,不同于宋时所用的黑色茶盏,白瓷杯被放在重的位置。

1.2唐山骨质瓷与民族元素。骨瓷,是18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人发明,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唐山成功的烧出了第一炉被国际公认的骨质瓷产品,并大量出口。

唐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瓷都,在1964年就开始了骨质瓷的研制工作,并于1973年获得成功。唐山骨瓷是世界公认的最高档的瓷种,该地生产的骨瓷属中国首创,填补了中国高档瓷生产的空白,开创了中国骨质瓷产业发展的纪元。该地生产的骨质瓷主要销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多个国家。

红玫瑰骨质瓷在1986年,已经可以年产骨瓷198万件,其中出口116万件。外销至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所产中、西餐具也为首都以及其他各大城市的高级宾馆所青睐。到80年代后期,各高级饭店已经几乎无不使用唐山骨瓷,它已成为高档国瓷中的佼佼者。

1.3民族元素。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只有具备上面四个特征的、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才能称作民族。

时代政策等背景从根本上影响了民族元素的陶瓷造型与装饰。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代青瓷凤头龙柄壶(图1)。这件瓷器很好的说明了唐代开放和吸收力极强的时代特征,国立强盛,政策开放。器物有明显的西域特征,“除了龙柄和风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装饰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马未都说收藏记载。又如,辽代耶律羽之墓现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白釉皮囊壶》(图2)。正如其名,皮囊壶顾名思义是用皮革制作的,这种材质不易碎、轻便、方便契丹族游牧民族游猎使用,后来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契丹民族开始使用中原的瓷器壶。有意思的是材料换成了瓷器,使用瓷质的壶仍旧用以前的造型。是出于契丹人的民族感情。

本文从骨质瓷茶具上来研究民族元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骨质瓷研发成功的最初的十几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十几年主要有两种民族元素的体现。

“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大量唐山骨质瓷作为高档瓷出口至早期唐山骨质瓷的运用民族元素上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出口了很多带有民族元素的骨质瓷。中国骨质瓷在国内第一次登台亮相的地方叫“东方明珠”,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北京第一家香港中餐店。当时那里是北京唯一的“西方窗口”,所有刚刚进驻北京的外商们均汇聚与此,在此吃饭,在此聊天”。

2.民族元素在唐山骨质瓷茶具的发展研究

(1)八十年代的骨质瓷茶具背景就是刚改革开放初期,唐山的骨质瓷研发成功不久,经过一系列探索后,1986年唐山骨瓷市场迎来第一次高峰。此时期唐山骨质瓷以出口为主,其余作为酒店用瓷和高档礼品等,因为价格昂贵基本不做民用。比如唐山骨质瓷的代表企业红玫瑰陶瓷厂。这一时期的民族元素茶具主要表现为欧美风走的是国际路线。国内主要是采用神话故事作为装饰。

(2)九十年代同八十年代借着改革开放机遇,唐山骨质瓷产业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声誉逐年提高。1997年,唐山红玫瑰骨质瓷代替英国瓷器为香港回归餐宴提供日用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唐山骨质瓷杯子,杯子背后的“一孩好”的文字是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语。此时是杯子为宣传中国特色之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工具,这样的宣传语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元素,这是设计审美以外的另一个角度,这种应用是作为宣传功能。

1991年5月15日至30日,香港举办一年一度的亚洲酒店用品展览会,唐山第一瓷厂前往参展。这是中国骨质瓷第一次在国际高端市场亮相。1986年后,唐山骨质瓷成为国内进驻北京的五星级饭店的用瓷首选。

(3)二十一世纪前十年,这段时间的特点是骨质瓷的设计种类繁多。从一些出口的骨质瓷来看,明显改变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异域民族元素的尴尬场景。十年间,中国经济腾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界级的项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骨质瓷茶具越来越成为普通百姓的能够支付的起的瓷器。2000以后国营企业体制改组,骨质瓷厂转为私营制。激烈的市场竞争了来了恶意竞争但不可否认同时推动了骨质瓷产品多样化。

3.小结

瓷器、茶叶、丝绸、中国绘画、汉代画像石、龙图腾、京剧脸谱等都是极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元素。其中多样的茶叶和茶具承载着中国茶文化。提取怎样的民族符号应用在茶具上,使其更大气,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和开放后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魅力。目前唐山陶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民族元素的设计是依着葫芦画瓢,直接把传统的元素照搬上来。然而当代设计更多在于经过提炼和创造,把传统的元素用到新的设计,让传统元素在当代复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潘耀昌译.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罗荡药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中级财务会计

下一篇英文情信